战争制胜因素与信息化战争(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争制胜因素与信息化战争
摘要:本文从战争制胜因素分析,分别论述了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经济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在现代战争的作用,其后重点阐述了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比较了信息战和信息化战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现代战争的要求,最后对战争制胜因素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现代战争制胜因素信息化
战争的制胜因素,是在战争中保障克敌制胜的各种条件,主要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地理条件和民族尚武传统、统帅才能、战争指导艺术等因素[1]。概括起来,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大体上是三个方面,一是战争的政治目的与性质;二是战争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三是战争指导能力与艺术。
政治因素,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主要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的性质、内外政策、政治组织力、政治动员力和进行战争的政治目的与性质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和集中表现。政治决定战争的目的和性质。战争的政治目的和性质,是影响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因为它决定着军民在战争中的政治情绪、对待战争的根本态度和战斗意志等,进而决定着战争力量和潜力的发挥程度。革命战争、反侵略战争的政治目的,为人民的利益而战,能广揽人心,得道多助,军民积极参战,能充分发挥战争力量和潜力,去夺取战争的胜利。反革命战争、侵略战争,政治目的反动,不得人心,失道寡助,难以取胜。如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和前苏联,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美国在发动侵朝、侵越战争中,苏联在发动侵略阿富汗的战争中,都未能征服弱小的朝鲜、越南和阿富汗,都以失败而告终。
军事因素,是直接影响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国家的武装力量、军事科学、国防建设、国防经济、战争准备、后方建设与战略物资储备、后备力量建设与兵员储备等。武装力量,是军事因素中的主体。国家武装力量的数量与质量,军队的科学编组与武器装备的数量、质量,部队的军政素质和纪律、作风建设,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水平,统帅才能和军官的组织、指挥能力等,这些因素的优劣,决定着战争的力度和强度的高低,直接地影响着战争的胜负。其他的军事因素,都是为着提高军队战斗力和夺取战争胜利服务的。
经济因素,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国家的经济体系、经济设施、经济实力和潜力。国家的面积大小、人口众寡、矿藏多少、地理位置等因素,决定着国家在战争中发展战争力量、开发战争潜力的程度。国家经济因素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又受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和进行战争的政治目的的影响。基本的规律是,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正义战争的一方,比反动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非正义战争的一方更能发挥国家经济实力和潜力的作用。这一规律决定着敌对双方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教育卫生业、邮电通信业、
建筑业等等经济部门为战争服务的程度。国家经济部门为战争服务的能量,又受国防工业体系和战备交通体系健全程度的影响。再富有的国家、有再强大的经济实力,若是没有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和战备交通体系,便不能为武装力量制造和输送所需的作战工具和作战物资。随着军队、武器的发展,战争强度不断提高,战争消耗随之增大,使战争对经济和国防经济的依赖越来越大。在当今和未来,要打赢现代化的反侵略战争,必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国防工业,才能保障战争的胜利。
科学技术因素,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先导条件,主要包括国家和军事领域的科研机构、科技队伍、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尖端技术,以及军民的文化素质等方面。这些因素,是生产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其水平高低,关系着国家战争力量的高低。一种高技术武器,就是一种巨大的战斗力。如在以往战争中“千架大轰炸”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当今一枚大、中型核导弹就能完成。要打赢高技术战争,必须发展高技术武器和器材[2]。
1985年,美国人小阿尔贝·加洛塔首次提出了信息战的概念。信息战与信息化战争是不同的,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新的战争形态,而信息战是一种新的战争形式。2001年美国国防部的报告指出,“信息作战是指那些为影响敌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同时保护己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所采取的行动。信息作战还包括那些在非战斗或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为保护己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所采取的行动”。
信息本身既不是兵器,也不是手段。信息作为主角是因为作战的主要任务是获取信息、控制信息、破坏敌方的信息系统、压制敌方利用信息的能力,作战的主要工具是信息技术和信息装备,主要目的是取得信息控制优势,并使其转化为指挥决策的优势,辅助其它作战领域共同完成对敌方的威慑和打击任务。所以信息战的全称应该是使用信息装备,以控制信息为主要目的战斗。它包括三个主要过程:信息保障,信息对抗和信息防护。
在中国古代,孙子就已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的思想。谋,是计谋,是对事物未来发展的判断和把握及对应的措施。计谋离不开信息,并且主要是伴随信息的产生和变化而来的。与传统战争不同的是,现代战场上的信息战既可在战时的刀光剑影中实施,也可在平时的环境中实施。尤其是在平时,为在未来进行的战争到来之前做好各种准备,必须完成大量的信息作战任务,为取得未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传统的陆战、海战和空战是以掌握着物质和能量为主要特征武器系统的部队在物理空间(陆地、海上和空中)为夺取区域控制权而进行的斗争。这些区域可能是政治或经济中心(如大中城市),原料能源基地(如油田、铁矿等),战略要地(如交通枢纽、制高点等),也可能是军事行动区(如空中的飞行区域、海上
的交通航道)等。斗争的直接目的是制服对方,控制有关的区域[3]。
信息战作为一种作战样式,完全可以和火力战与机动战相提并论,但必须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仅仅进行信息战是不能“屈人之兵”的。通过信息战,技术占优势的一方可以为火力战和机动战提供可靠的情报,为火力打击和快速机动提供相对安全的环境,可以根据对方的行动,采取更有利于己方的作战行动。
信息战的基本模式与传统的作战模式相似,也有防御与进攻。信息的防御可分为积极防御和被动防御两种。被动防御是指在获取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和过程后,在向己方信息系统输入前,采用信息识别、防火墙等技术措施和人工检查等方式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控,剔除虚假信息和含有病毒的有害信息。积极防御是指对敌方可能实施攻击的节点进行监控,采取主动式的安全措施。如:在敌方可能入侵的计算机网络节点设置逻辑“炸弹”或病毒,使敌方在入侵和使用这些信息时造成信息系统的瘫痪。
以往的战争,主要是兵力和火力的较量,是机械与机械的较量;现代战争不仅仅是兵力和火力的较量,也不仅仅是机械与机械的较量,同样也是信息之间的较量。在战争中,没有信息战的火力战和机动战是低效率的,而没有火力战和机动战的信息战是虚妄的。在信息化的战争中,这些作战形式共生共存,综合演绎出一幕幕更加高效、壮观的战争剧。
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者关系中,物质是信息的载体,能量是信息运动的动力,脱离了物质和能量,信息就不覆存在。所以,在作战中,对物质的破坏将是最彻底的破坏。这是在信息化战争中,不能轻视火力战和机动战的一个重要原因。用病毒侵害计算机可以造成它的一时瘫痪,而用炮弹摧毁计算机,则造成它的永久性失效。这也是为什么在信息化战争的今天,我们仍然必须面对大炮、坦克、飞机和导弹,仍然要面对以炮击、轰炸为主要特征的火力战和以地面突击、机降、伞降为主要特征的机动战的重要原因。切断能量供应也可以制约对方的信息作战能力。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使用石墨炸弹等袭击前南斯拉夫的发电厂,严重地消弱了前南斯拉夫的地面通信、广播宣传等能力。遏制电力供应,有效地限制了有组织的和个人的利用计算机通过互联网攻击北约网站的行为[4]。
信息战不能替代陆战、海战和空战,这是因为战争最终要解决的是空间和时间的控制权问题。信息,由于其无限性和变化性,要做到完全和绝对的控制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所谓制信息权,在实际作战中只是降低了对方在信息控制上的能力,使得对方在电磁波、光波、声波和网络等领域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下降,在侦察、监视、通信、导航、制导等方面的行为受到阻碍,但对方并不会完全失去信息能力,信息装备可以做降额使用。如:作用距离200km的雷达受到电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