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ffc006a02768e9950e7380f.png)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工资=价值:不赚不赔 工资>价值:亏本 工资<价值:价值增值(资本家) 价值增值过程中的劳动: 1)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2)剩余劳动,无偿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 本家与雇佣工人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资本——不可变资本 价值转移:生产资料价值→产品价值 2)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可变资本 价值再生产>劳动力价值(工资)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进一步揭示了剩余 价值的源泉。这表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 的,也不是由不可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 雇佣的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 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 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由此具有 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质,由此,资本主义所有 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与雇佣劳动 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体现。
4.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一节商会 生产力低下 集体劳动、生产资料归氏族所有、 全体成员共同占有劳动产品 无阶级、无剥削、无私 有制 奴隶社会 生产力有较大发展:普遍使用金属工具、城乡分离、体 脑分工出现 奴隶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奴隶 劳动被残酷剥削 封建社会 封建地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农民被剥削(地租)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资本家占有劳动要素: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1、工人在资本家 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1、劳动 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产品价值=原料+生产成本+劳动 价值=产品价值-不变成本=劳动 利润=价值增值-工资支出=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ppt课件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2c44c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17.png)
3 生产者的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质只有采取商品之间即物与物之
间相交换的形式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
一、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 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
创立奠定了基础。
2 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
基本经济形式:自然经济
一、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 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2 商品经济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二因数
使用价值 价值
物品能够满足人们 某种需要的属性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 差别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的社会属性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生产力水 平提高
氏族间交换 剩余产品
产品被私 人占有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 奴隶社会
• 首个阶级剥削社会 • 奴隶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 • 普遍使用金属工具,大量使用奴隶进行协
作劳动,首次出现城乡分离和体脑分工
奴隶主贪 欲增大
对奴隶进行野 蛮奴役和残酷 剥削
对自由农民和小 手工业者不断增 加兵役苛捐
生
的 条 件
私有制
劳动是生产 者的私事
社会劳动
矛 盾
私人劳动
一、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产生商品拜物教的必然性
1 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只有采取商
品的形式才能进行交换,人类劳动的等同性 只有采取同质的价值形式才能在交换中体现 出来。
5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5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1857f4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1.png)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自然经济含义:以分散、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的经济形式。
生产目的: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生产为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需要而不是为交换的经济形式。
发展情况:1.是原奴封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
2.随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逐渐瓦解,并随封向资过渡,主导地位被商品经济代替。
3.即使逐步解体也难完全退历史舞台。
一些发展中国家农村落后地区即使商品经济发展仍广泛存在。
商品经济含义: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产生条件一是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形成专门生产不同商品的经济单位,产生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二是私有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私人占有,想得别人产品满足需要,只能进行交换。
区别第一,各自所适应的生产力水平、社会分工是不一样的。
第二,最大区别在于自以使用价值为目的,商以交换为生产目的,交换体现其本质。
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二因素商品:用来交换能满足人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或两属性,是二者矛盾统一体。
对立1.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反映人与自然物质关系(商品自然属性)&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体现生产者间的一定社会关系(商品社会属性)&质的规定性上相同(因而可以交换,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3.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统一1.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劳动二重性对立具体劳动: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也称为有用劳动。
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的看法和想法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的看法和想法](https://img.taocdn.com/s3/m/6ab1f10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0d.png)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的看法和想法我们要明确一点,资本主义并不是一个“好”或“坏”的概念。
它只是一种经济制度,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一样,资本主义也有其独特的魅力。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它的缺陷和问题。
那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吧!1. 资本主义的本质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人们通过雇佣劳动力来生产商品,然后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这种制度的核心是“利润最大化”,即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这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基本特点。
2. 资本主义的规律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几个阶段:自由竞争阶段、垄断阶段和国家干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规律:(1)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市场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等因素都会影响经济活动的运行。
因此,我们需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2)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政府的角色也不容忽视。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3. 对资本主义的批评虽然资本主义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
例如,贫富差距的扩大、环境污染、社会不公等问题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这些问题,努力寻找解决之道。
4. 对资本主义的展望展望未来,我相信资本主义仍然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资本主义制度将更加完善,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新的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的来说,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总结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79591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8.png)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总结
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体系,其本质是以私人占有和利润为目的的生产方式。
资本家通过投资资本来购买生产工具和人力资源,以制造商品或提供服务,并通过销售获得利润。
资本主义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利润优先原则:资本家在投资和生产决策上,优先考虑自己的利润和资产增值。
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是以企业家的个人利益为驱动的。
2. 自由市场竞争:市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核心,资本家和消费者在自由市场中进行竞争,从而促进价格、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扭曲市场竞争的的垄断与垄断竞争会干扰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运行。
3. 市场供求平衡:根据市场供需关系,价格和数量的调整会一直进行,直到达到供求平衡。
因此,价格是在市场供求作用下决定的,而不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威机构设定。
4. 生产力提高: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增强生产力,通过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创新和组织架构调整等方式推动经济增长。
高效的生产力提高了社会财富的总量。
5. 无定形和动荡: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不稳定性,由于经济周期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存在,资本主义经济难以保持稳定,周期性地格局变化。
总之,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以市场和资本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其发展受到利润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虽然它能刺激生产力和提供商品和服务,但也常伴随着经济周期性动荡,所以资本主义社会需要探索出适应社会需求和制度安排的解决方案。
2024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规律考点
![2024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规律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d77f7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4.png)
2024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规律考点2024年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考点在探讨2024年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时,我们需要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角度来分析。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其本质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市场竞争。
而在2024年,资本主义的本质依然不会改变,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利润最大化。
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金融机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都以追求利润为首要目标。
在2024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企业将更加注重创新和效率。
科技创新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推动经济的发展。
市场竞争将继续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律。
市场竞争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础,它通过价格机制和供需关系来调节资源的配置。
在2024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全球市场的竞争将更加紧张。
企业将不断寻求创新和优化,以获得竞争优势。
同时,消费者也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个性化需求,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竞争的加剧。
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受到政治环境和制度的影响。
在2024年,随着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关系的调整,国家之间的政治竞争将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各国政府将通过调整经济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来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将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还会出现一些新的规律。
例如,数字经济的兴起将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特征。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2024年,数字经济将进一步融入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改变传统产业的运作方式,促进经济的创新和升级。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规律。
在2024年,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将愈发严峻,各国政府和企业将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同时也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商机。
2024年资本主义的本质依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市场竞争,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与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与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81cf22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9.png)
资本主义的本质与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过程中的剩余价值,以实现自身利润和扩张的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的规律包括:
1.货币资本的积累和利润的追求是资本家行为的基础:资本家
通过生产和投资获取更多资本,以实现更高的利润率。
2.竞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资本家为争夺市场和
获得更高的利润率进行激烈的竞争。
3.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资本家通过
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来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4.贫富分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制度下,富人会越来越富,穷人会越来越穷,贫富差距会不断扩大。
5.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经
济在周期性上升与下降,经济危机和经济泡沫会不断出现和爆发。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0f2e8ca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4.png)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一、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1、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商品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
(4)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本质上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商品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2)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它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
(4)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及其作用(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第二,劳动者一无所有。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e49024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7.png)
资本主义是一种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
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实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中,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明显,如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但劳动工人的生活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政治上无权,经济上更加贫困。
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利益至上,即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生产行为都是为了获取利益和赚钱,而这与道德和正义无关。
在这个制度下,市场和竞争是决定企业和个人命运的关键因素。
资本家通过投资和风险管理获得利润,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和改进技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劳动力、制度、资金和技术等。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组合起来,创造出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
这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基本经济规律。
总的来说,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以利润为中心,以市场和竞争为手段,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而其规律主要体现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和特性,以及资本家通过资本的增值获取利润的行为方式。
这也是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作机制的关键。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dbdb41b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8.png)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一、本质特征。
1. 私有制为核心。
- 资本主义啊,最根本的就是私有制。
就好比这世界上的东西,都得有个私人老板来管着。
大到工厂、企业,小到街边的一个小店铺,都是私人的财产。
这私有制就像是资本主义的心脏,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围着它转。
比如说,那些大资本家,他们拥有大量的财富,像土地、机器设备啥的,然后用这些东西来赚钱。
这就跟咱们在一个游戏里,有人一开始就有好多厉害的装备(生产资料),然后靠这些装备去打更多的怪(赚取利润),而这些装备都是他自己私有的,别人不能随便用。
2. 追求利润最大化。
- 资本家们啊,那眼睛里就盯着利润呢。
他们做啥买卖,开啥工厂,想的都是怎么能赚更多的钱。
就像开饭店的老板,他会想尽办法降低成本,菜买便宜点的(当然不能太影响质量,不然顾客就跑了),请的服务员工资也不能太高,然后把菜价定得能让自己赚最多的钱。
这就好比是一群饿狼,到处找最肥美的猎物(利润最高的生意),只要能赚钱,就会想尽各种办法。
而且啊,为了利润,他们还会不断地扩大生产,就盼着能把自己的产品卖到全世界,赚得盆满钵满。
3. 雇佣劳动制度。
- 这资本主义离不开雇佣劳动。
资本家有生产资料,可光有那些机器、厂房啥的还不行,得有人干活啊。
于是就雇佣工人。
工人呢,就像一颗颗小螺丝钉,被拧到资本家的生产机器上。
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赚钱养家。
比如说在工厂里,工人每天在流水线上辛苦工作好几个小时,生产出一堆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大部分利润都被资本家拿走了,工人就拿那么点工资。
这就有点像地主和佃农的关系,只不过现在是在工厂里,工人给资本家打工。
4.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 在资本主义社会,啥东西都能变成商品。
不仅是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像衣服、鞋子、汽车啥的,就连人的劳动力、知识、艺术作品有时候都被当成商品来买卖。
比如说,一个画家画了一幅画,他可能会把这幅画拿到市场上去卖,就像卖一个普通的商品一样。
而且商品的交换非常频繁,市场就像一个超级大的集市,各种各样的商品在里面流通。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16a8009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e.png)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其本质是基于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运作。
它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利润追求和经济自由等方面。
资本主义的本质在于私有制。
私有制意味着生产资料归个人或企业所有,人们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财产。
这种私有制的存在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私有制使得个人或企业有动力去增加自己的财富,追求利润最大化。
资本主义的本质在于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指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和分配的经济模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市场经济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市场竞争使得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以争取更多的消费者。
同时,消费者也通过市场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市场经济的运作使得资源能够高效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利润追求和经济自由等方面。
首先,市场竞争是资本主义的核心规律之一。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创新,提高效率和质量,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市场竞争也会导致低效企业被淘汰,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利润追求是资本主义的动力之一。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投资者的回报来源。
企业通过创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等手段来追求利润。
利润的追求激励了企业投资和创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经济自由是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
资本主义社会注重个体的经济自由和自主选择。
个人和企业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财产和劳动力。
经济自由为个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机会。
总结起来,资本主义的本质在于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其规律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利润追求和经济自由等方面。
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市场竞争和利润追求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个体带来了更多的经济自由。
在资本主义的运作下,经济资源能够高效配置,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然而,资本主义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环境破坏等,需要通过政府的干预和调控来解决。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970909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3.png)
67 LOREM
10 LOREM
资本主义的本质
资本主义的本质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资本家利用资本来控制生产过程,并通过剥削雇佣工人 来获取利润。资本家通过投资购买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组织生产活动。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控制生产过程,使工人成为雇 佣劳动者,并从其创造的剩余价值中获取利润
资本主义的本质与规律的关系
另一些人则认为,资本主义已经 走到了尽头,需要一种新的经济 制度来取代
02
例如,一些人主张建立社会主义 或共产主义的经济制度,通过公 有制和计划经济来保障经济的公 平和稳定
01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和规律已经无法解决人类社会面 临的问题,需要一种更加公正、 平等和可持续的经济制度来取代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xxxxx:xxx
-
1
资本主义的本质
2
资本主义的规律
3
资本主义的本质与规律的关系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经济术语。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 规律"。剩余价值的生产即资本价值 增殖的规律。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 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其本质是 资本家通过投资和经营,掌握生产资 料,控制生产过程,并从中获取利润。 资本主义的规律包括市场机制、竞争 机制、创新机制和资本积累机制等, 这些机制共同作用,推动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
竞争机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另一 个重要机制。它通过企业之间的 竞争,推动市场的发展和进步。 竞争机制的作用在于促使企业不 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 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在 市场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资本主义的规律
创新机制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6010fa4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d.png)
表现得尤为突出
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
资本主义的危机
资本主义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最典型的危机形式,它主要表现为商品生产过剩、生 产资料浪费和失业率上升。这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和无计 划性,导致市场上出现过多的商品和货币。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给社会带来 了巨大的损失,包括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社会动荡等
x
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模式,以 实现更加公正、平等和可持续的发展
汇报结束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
01
金融危机
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 种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货币危机和信用危机。当资 本家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时, 就会导致货币贬值和信用崩 溃,进而引发金融危机。这 种危机不仅影响了资本家的 利益,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 经济稳定
02
社会危机
这是资本主义危机的一种表 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社会 不公和阶级矛盾激化。随着 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不公 现象日益严重,阶级矛盾也 日益激化。这种危机不仅影 响了社会的稳定,也影响了 政治制度的稳定
3
P 1 ART
资本主义的 本质及规律
COMPANY LOGO
1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其本质是资本家通过控制 生产工具和劳动力,实现对剩余价值的剥削
x
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私有制、市场经济、利润追 求和竞争
马原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马原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5866a51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d.png)
剩余价值论
联系实际
第 11 页
例如在媒体、广告、影视、通讯、 物业、房地产、旅游、商贸、金融、 交通、医疗和教育等行业,他们所 提供的是“无形的产品”(即服 务),而他们能否获得利润,往往 与市场、行情、季节、气候、心态、 时尚、习俗、信仰、潮流、性别、 年龄、民族、宗教、心理、道德等 诸多因素有关,要想计量剩余价值 的多少,真的是难上加难!
剩余价值论
历史起源
第9页
封建社会 剩余价值的生产广泛存在,地主收的地租及国家收的各种捐税,
皆来源于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众所周知, 其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及国家的财政收入皆来 源于工人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论
理论意义
第 10 页
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 阐明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 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剩余价值论
联系实际
第 12 页
剩余价值论
基本含义
第6页
剩余价值论
历史起源
第7页
原始社会前期 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尚不能满足自身及 家庭的需要,人在很多时候处于忍饥挨饿的境地,故难以创造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论
历史起源
第8页
原始社会末期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除满足自身及家庭需 要外,尚有少量剩余,故能生产少量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的本 质及其规律
剩余价值论
Theor y of Surplus Value
CONTENTS
目 录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f2836bc2e3f5727a4e9620b.png)
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的,社会生 产的商品显得过剩
周期表现: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起始阶段
上层建筑 (政治文化理论)
本质:资产阶级统治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
剩余价值的分配过程
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的形成:由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竞争而形成
平均利润遵循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
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时,商品价值转化为商品的生产价格,商品的生 产价格=生产成本+ 平均利润
本质: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本质及类型 类型:不变资本C(购买生产资料的价值)与可变资本V(购买劳动力的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能够创造出比其自身价值更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
从形式上看,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生产商品) 从实质上看,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占有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出来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m′ = m / v,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 为可变资本。还可以表 示为,m′ = 剩余劳动/ 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反映了资 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
商品经济基本矛盾 内容: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有劳动力(自由劳动者)且仅有劳动力(没有任何生产资料)
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劳动力的价值=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生活资料的价值= 资本家投入的可变资本V=工资=维持自身生存的生活资料价值+培育后代生存的生活资 料价值+接受培训再教育的费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584651c80b4c2e3f5627635d.png)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一部分条件较好的作坊主
为了保护城市手工业者 的生产稳定,限制竞争,在 城市里出现了各类商人和手 工业者组成的行会,这些行
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添置设备, 增加雇佣工人数量,盐城劳动 时间,逐渐富裕起来并成为最 早的工业资本家;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
所有制
所有权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 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 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 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 剩余产品
所有制一旦上升到法律 的高度,就成为一种排他性 权利,它强制地规定了人们 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 权力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 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 际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
对规律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占统治地 位的社会的财富, 表现为“庞大的 商品堆积”,单 个的商品表现为 这种财富的元素 形式。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原》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马原》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07ed27cdcfc789eb162dc8d0.png)
意义 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即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生产相对过剩(是生产太多,而人买不起,不是大多不买的绝对过剩)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无法通过资本主义内部改革解决) 具有周期性苏 高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根本内容 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两个基本方面 对内 政治统治职能 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对外 对外交往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 度等(无军事制度) 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它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权 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 民主是金钱操作下的民主,资产积极经营统治下的民主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
2.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目的 自然经济 以自给自足为特征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社会分工的出现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补充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劳动产品最终归消费者所有 在共产主义社会,也有分工,但无交换,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均归人民所有
第二节 剩余价值理论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者是自由人 劳动者无其他商品可以出卖
2. 劳动力商品 价值构成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于1867年9月在汉堡出版,其影响力历经150年风雨而不衰,至今对我们分析、理解现实经济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十分丰富,其中“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论是()。
A.价值规律理论B.商品二因素理论C.劳动二重性理论D.剩余价值理论2、在马克思看来,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都是由A.金银构成的B.价值构成的C.货币构成的D.使用价值构成的3、“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
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
”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
A.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4、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5、马克思指出“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的二重性是指()。
A.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6、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B.商品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的7、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行为。
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
A.两种不同的商品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B.两种不同的商品对人们有相同的效用C.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D.两种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8、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解决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
A.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商品交换的实现C.能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的出现D.价值规律发挥作用9、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10、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
”下列对恩格斯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才能实现B.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商品才能实现等价交换C.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价值规律才能表现出来D.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价值才能决定价格11、在人类历史上,自从出现商品交换以来,商品的价值形式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依次是()。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B.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C.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12、马克思认为“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换句话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这句话说明了()。
A.货币的本质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一回事C.货币的基本职能D.只有货币才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13、作为商品的笔记本电脑,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笔记本电脑本身的各种功能B.笔记本电脑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C.为购买笔记本电脑消费者所付出的货币D.用来支持笔记本电脑的软件14、在市场上,一台液晶电视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实在的货币B.信用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现金15、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16、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在劳动力价值构成上,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与其他商品相比还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这就是()。
A.它完全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B.它是由劳动者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决定的C.它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D.它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17、马克思指出,“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转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
”这里所说的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是指()。
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个别劳动D.社会劳动18、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其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
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
A.劳动补偿B.价值补偿C.实物补偿D.增殖补偿19、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中()。
A.不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加B.可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加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同步增加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同步下降20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500万元,其中一次生产耗费不变资本100万元,购买劳动力部分为100万元,生产出商品价值400万元。
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
A.300%B.200%C.150%D.100%21、某服装厂因为产品款式陈旧导致产品大量积压最终走向破产,这在资本循环中表现为()。
A.货币资本不能转化为生产资本B.生产资本不能转化为商品资本C.货币资本不能转化为商品资本D.商品资本不能转化为货币资本22、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 )。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C.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2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除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
A.资本主义技术构成的提高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C.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D.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24、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B.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D.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2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文学、艺术和宗教B.道德、伦理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哲学、历史26、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级表示不满。
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
A.劳资冲突的集中体现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27、生产逐渐发展,工人就业增加,物价稳定上升,企业利润增加,这是()。
A.危机阶段的特征B.萧条阶段的特征C.复苏阶段的特征D.繁荣阶段的特征2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私人垄断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办厂等是()。
A.国家资本输出B.私人资本输出C.货币资本输出D.生产资本输出29、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30、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3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在这里,“超过一定点”指的是()。
A.收回了预付资本的价值后,继续进行投资B.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资本后,扩大生产规模C.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D.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32、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B.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问题C.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D.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D.生产过多超过劳动人民需要的矛盾34.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35.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质的直接表现是()A.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B.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C.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D.政府实施反映资产阶级意志的政策3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B.选举制度C.文官制度D.国家制度37.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A.宪法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B.民主的原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C.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D.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了私有制的限制38.资本主义国家选举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39.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40.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