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下册弟子规

语文二年级下册弟子规
语文二年级下册弟子规

弟子规

(一)

国学经典再现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我是小助手

弟子:是指做学生的少年。

规:即行为规范。

训:教诲。

悌:尊重兄弟姊妹。

谨:小心谨慎。

信:诚实守信。

我是小翻译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行为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考考你的智慧

1.圣人训一句中的圣人指的是。

2.悌的读音是:。

3.你知道的古代启蒙读物都有哪些呢?

弘扬传统文化

许武教弟

汉朝许武,有三个兄弟,父亲很早就过世了,两个弟弟一个叫许宴,一个叫许普,年纪还非常小。在过去传统的家庭里长兄如父,父亲过世了,身为长兄的许武,必须要肩负家庭的重任,不但要负责生计,更要提携照顾两个弟弟。

许武知道他的责任非常重大,白天到田里劳作时,就把弟弟安置在树下荫凉的地方,教两个弟弟学习如何耕种;晚上回家时教两个弟弟读书,非常辛劳。如果两个弟弟不肯受教,他就跑到家庙向祖先禀明,今天我教导不利,所以两个弟弟才不受教。他把所有的责任自己承揽下来,在祖先面前告罪,是自己的过失,忏悔自己没有尽心尽力,直到两个弟弟哭泣着来请罪,许武才起立,而且他始终没有严声厉色地对待弟弟。

后来许武被推荐为孝廉。为让两个弟弟也能够成名,跟他一样被举孝廉,就故意把家产分为三份,自己取最好的,让弟弟得到的又少又不好,让所有亲朋好友、邻里都骂这个哥哥贪婪,推崇两个弟弟谦让。等到弟弟在品德、学问和产业上有一点点成就,也被推举为孝廉时,哥哥才把亲朋好友聚集在一块,把他成就两个弟弟的苦心表露出来。当场的人都非常惊讶,许武竟然是这样的长兄,疼爱他两个弟弟,提拔他两个弟弟,如此地用心良苦!

(二)

国学经典再现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静听,

父母责,须顺承。

我是小助手

呼:呼唤。

勿:不要。

命:命令。

行:行动。

教:教育、教导。

须:必须。

顺承:顺从承受。

我是小翻译

父母呼唤,要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考考你的智慧

1.“应”在这里的读音是:。

2.父母教育我们的时候,我们要:。

3.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传统的礼仪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如果你没有做错事,但是父母在责备你,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呢?

弘扬传统文化

拾葚异器

孝顺,并不是简单的做样子,而是时刻把父母记在心里。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对母亲特别孝顺。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蔡顺拾桑葚时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三)

国学经典再现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返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我是小助手

则:就要。

凊:(qìng)清凉。

省:(xǐng)看望父母、尊亲。

出:出门。

我是小翻译

冬天要为父母把被子弄温暖,夏天要为父母把被子扇凉。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他们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考考你的智慧

1.在这四句中,找出三组反义词:

()—()()—()()—()

2.找出一个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3.黄香为父温席被传为二十四孝之一。请你去了解一下这个故事,说说你应该向黄香学些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

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

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

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

丘吾子哽咽地说:“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

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

(四)

国学经典再现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我是小助手

擅:擅自。

苟:如果。

亏:亏欠。

我是小翻译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考考你的智慧

1.生活中,我们面对小事情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

2.生活中,我们面对不是自己的物品的诱惑时,正确的做法是。

3.如果你在文具店里看到了一样很喜欢的玩具,并且你自己有压岁钱,你就把那玩具买了下来。你这样做,对吗?

弘扬传统文化

封坛退鲊

东晋名将陶侃曾经在老家做过管理渔业的小吏。一次,他让同事把一坛腌鱼带到家里,送给母亲。他的母亲湛氏问:这是从哪里来的?

同事说:是官府的。

陶母就将腌鱼封好并且回信,信中责备陶侃:“你身为官吏,把官府的物品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忧愁啊!”

这件小事深深地印在陶侃的脑海中。后来他做县令时,自己从不贪污,对部下管理也很严格。上面有人下来视察工作,想找他岔子,但找来找去抓不到把柄,只好离去。

(五)

国学经典再现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我是小助手

具:满足。

恶:嫌弃,厌恶。

去:去除。

贻:给…留下。

羞:羞愧。

我是小翻译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有损道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考考你的智慧

1.“亲所恶”中的“恶”的读音是。

2.“身有伤”与“德有伤”中的“伤”有何异同?

3.随着独生子女的盛行,“子”所好,力为具,“子”所恶,谨为去。你的父母是不是如此对你呢?这样的做法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危害呢?

弘扬传统文化

郯子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郯国国君,也是古代的一位大孝子。

他的父母年纪大了,都患眼疾,很想吃鹿乳。郯子听说鹿乳可以治好双亲的眼疾,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想尽办法混入鹿群之中。终于有一天,他得到鹿乳,带回家让父母喝了。

在取得鹿乳的过程中,有一次,一个猎人误认披着鹿皮的郯子是鹿,正要射他,郯子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被他的孝心感动,护送郯子出山,并且将这件事告诉了大家。

从此国君鹿乳奉亲的孝顺故事也成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六)

国学经典再现

亲爱我。孝何难;

亲恶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我是小助手

方:才

谏:劝告。

更:改过。

怡:使……愉快

复:重复。

号:哭号,

挞:打。

我是小翻译

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

考考你的智慧

1.选择下列字在本段中的正确读音。

更(gèng gēng)号(hào háo)挞(tà dà)

2.“怡吾色”中的怡是使动用法,表示使……愉快,文中还有一字的用法和“怡”字一样,是。

3.你的父母有什么值得你劝谏的过失呢,你想怎么劝谏呢?

弘扬传统文化

唐太宗劝谏

唐太宗李世民,当他年纪很轻的时候,他随着父亲李渊到处平定,当时因为天下很乱,所以他就陪着父亲一起打仗。在当时父亲有一个决策,就是连夜拔营要攻打另外一个地方。他的儿子唐太宗,当时还没有当皇帝,儿子李世民就跟父亲说:这样做的话,我们可能没有办法成功,因为可能后面有埋伏,前面不但不能得到胜利,可能后面又被围剿,反而不利我军。当时唐高祖(也就是他的父亲),他不采纳。三次之后,他不采纳。

眼见明天父亲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唐太宗就在这个帐篷外面嚎啕大哭,哭得非常伤心。为什么很伤心?他知道父亲这个举动是错误的,从整个局势来看,唐太宗已经看出他相当的危险。后来他的父亲李渊,在这个帷幕里头,在帐篷里头,突然听到外面有

很大的哭声,而且哭得非常的伤心,所以他就走出去看。看了之后,他才晓得他的儿子在那里哭泣,于是他就问他是什么原因。唐太宗这个时候就做最后一次的,就跟父亲劝解,说他为什么哭泣的原因。他希望能阻止父亲的这一项军事行动,但是父亲不能采纳,他非常的伤心,非常的难过,就在那里唉声叹气。他的父亲看到儿子这么伤心,他所分析的道理又这么的中肯,又这么有道理,所以父亲就及时停止这项军事行动。后来唐高祖跟他儿子太宗,就终于平定各地的这些贼寇,所以奠定了唐朝的基业。

(七)

国学经典再现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我是小助手

疾:病。

绝:杜绝。

祭:祭祀。

事:对待。

我是小翻译

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熬煮汤药,要先尝冷热,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

考考你的智慧

1. “亲有疾.药先尝”的意思正确的是:()

(A)父母生病吃药时,子女的要先尝一尝熬好的药是不是可口。

(B)父母生病吃药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熬煮汤药,要先尝冷热。

(C)父母生病吃药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熬煮汤药,要先尝一尝药是不是对症。2.对“丧尽礼”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

(B)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

(C)办理父母亲的丧事一定要风风光光,能有多豪华就有多豪华。

3.爸爸妈妈生病了,你应该如何去照顾他们呢?

弘扬传统文化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

母亲薄太后卧病期间,文帝刘恒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长达三年之久。

不仅如此,汉文帝在位时期,重德治,兴礼仪,重视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终于开创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

(八)

国学经典再现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我是小助手

道:作动词用,按道理、规矩对待。

睦:和睦。

轻:看轻,轻视。

怨:怨气、怨恨。

忿:忿恨,愤怒。

泯:消除。

我是小翻译

哥哥姐姐要友爱弟弟妹妹,而弟弟妹妹也要懂得恭敬哥哥姐姐,兄弟姐妹就能和睦相处,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产生怨恨的事情自然就消失了。

1.找出一对近义词和反义词。

()—()()—()

2.把“财物轻”换一个字序,保持意思不变:。

3.你有没有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你应该如何和他们相处呢?

弘扬传统文化

田真叹荆

隋朝时候,有一家人家姓田的,他家里同胞弟兄们,一共有三个,大的名叫田真,第二个名叫田庆,小的名叫田广。弟兄们三个人,要分家了,家里的钱财产业,都已经议定平均分派。

但是堂前素来有一棵紫荆花树,长得来非常的茂盛,因此议定把这棵紫荆花树,也匀均分做三份。哪里晓得这棵紫荆树,还没有等他们来分,就顷刻枯死了。

大哥田真见了,叹口气说道,树木呢,原来是同株连根的,一知道将要分砍了,所以顷刻憔悴。照这样看起来,那么我们的人,还及不来这株树木呢。因此悲伤得不得了。兄弟们仍旧同住不分,大家更加友爱了,那棵紫荆树竟依旧像从前一样的荣茂起来。

(九)

国学经典再现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我是小助手

长:这里表示长辈。

即:马上

见:即“现”,表现、炫耀。

我是小翻译

用餐、就座或行走,应该谦虚礼让,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称呼长辈,不可直呼姓名;长辈面前,不可炫耀才能。

1.这里的“长”字的读音为。

2.“或”在这里的意思和下列哪个词语相近呢?

A.无论

B.如果

C.或许

3. 《孔融让梨》里的孔融是如何做到谦让?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样做呢?

弘扬传统文化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在他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十)

国学经典再现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我是小助手

疾:同急。

趋:快走。

揖:作揖。

犹:任然。

余:多。

我是小翻译

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

考考你的智慧

1.“疾”在这里同“急”,用这个意思可以组词为。

2. “乘下车”中的“车”的读音为,在一种传统智力玩具中,相同的字读音相同,这种玩具是。

3.你平日里对待师长是怎样的呢?学过这段之后你有什么收获呢?

弘扬传统文化

程门立雪

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

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是已经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众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十一)

国学经典再现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我是小助手

命:命令。

宜:适宜。

迟:迟缓。

起:起立。

视:视线。

我是小翻译

长辈站立时,晚辈不能坐下,长辈坐下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下。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考考你的智慧

1.这段话告诉我们,和长辈说话时的声音要。

2.这段话告诉我们,和长辈说话时的视线要。

3.你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交谈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读过这段话,你是不是能明白和人谈话的一些礼貌了呢?

弘扬传统文化

孔子拜师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

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十二)

国学经典再现

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

便溺回,辄净手。

我是小助手

朝:早晨。

眠:睡觉。

至:到达。

盥(guàn):洗脸,洗手。

兼:同时。

辄:立即。

我是小翻译

早上要早点起床,晚上也别很早就睡觉。因为时光宝贵,应当好好珍惜。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考考你的智慧

1.找到两组反义词:

()—()()—()

2.“朝”在这里的读音是。

3.这里提到了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你养成了吗?

弘扬传统文化

闻鸡起舞

西晋时的祖逖,从小勤练武术,钻研兵法,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

刘琨也是个有抱负的年轻人,两人很快便成为好朋友。这天晚上,半夜过后,祖逖忽然被一阵鸡鸣声吵醒,他连忙把刘琨唤醒说:“这鸡鸣声把人吵醒,虽然很讨厌,但我们可以趁此机会早些起床练习武艺。”

“好啊!”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两人来到院子里,专心地练起刀剑来。

从此,两人每到夜半,一听到鸡鸣,便起床练剑。

当时,祖逖看到国家被匈奴军队攻陷了很多城池,非常着急,立刻上书皇帝,请求率兵北伐,收复失地。

皇帝很高兴,封祖逖为“奋威将军”,带领军队北上。由于祖逖和刘琨作战英勇,不久便收复了很多北方的城池。

(十三)

国学经典再现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我是小助手

冠:帽子。

履:鞋子。

俱:都。

置:放置。

顿:放置。

致:导致。

我是小翻译

要注重服装的整齐清洁,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一切穿著以稳重端庄为宜。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定位放置,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

考考你的智慧

1.“污秽”的读音是,意思是。

2.“冠”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的读音为(guàn guān)。

3.你有没有找不到鞋子的时候呢?读完这段,你觉得自己的衣物应该怎样放置呢?

弘扬传统文化

宣子守敬

在春秋时代,有位赵宣子,他是晋国的一位大臣。当时晋灵公昏庸无道,因为他是大臣,所以时时都去劝导晋灵公。后来晋灵公觉得很不耐烦,就雇了杀手要杀他。雇佣的杀手叫锄麑,到了赵宣子的门口,看到赵宣子还没有上朝,但是已经穿得整整齐齐,在那里稍微休息打盹。因为他非常地恭敬赵宣子,所以锄麑看了以后很感动,心中生起对他的崇敬。心里就想,连这

样一点细微之处都很谨慎、很恭谦的人,一定是国家的栋梁,是国家的主人。假如把他杀了,我就对不起国家。但是我已经答应国君的命令,假如我没有杀赵宣子,我又失信于国君,所以锄麑当下就撞槐树自杀。赵宣子因为做到“冠必正,纽必结”,做到了衣冠工整,才赢得锄麑对他的尊敬,而躲过一劫。

(十四)

国学经典再现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我是小助手

贵:以……为贵,注重。

洁:整洁。

华:华贵。

循:遵循。

分:身份,地位。

称:相称。

适:恰好。

过:超越。

则:准则,法则,这个准则指人饮食应有节制,应有度。

我是小翻译

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康。

考考你的智慧

1.食适可,其中蕴含一句成语是。

2.正确对待衣物价值的态度应该是。

3.你还知道哪些正确的饮食习惯?

弘扬传统文化

光父教子

司马光是宋朝的一位名臣。有一次,他跟姊姊在剥青核桃。姊姊刚好有事离开了一会儿,他们家的仆人就对他说,你只要用热水烫一下就很好剥了。后来他姊姊一回来,看他剥得特别快,剥了很多,就问他:“你如何剥得这样快?你何以知道要用热水烫一下?”司马光立即回答,我自己本来就会的。他的父亲听到了很警觉,立刻告诉司马光:“自己有多少本事就说多少话,不要欺骗别人去逞能。”父亲慎于始,初次逞能撒谎,就帮他纠正过来,才成就了司马光的德行。司马光曾经说过:“平生所为之事,无有不可语人者。”谁的功劳?父亲家教的功劳。所以,我们无论在谁的面前都要谦卑,不要说大话。

(十五)

国学经典再现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髀。

我是小助手

拜:鞠躬。

践:踏。

阈(yù):门槛。

跛倚:斜靠。

箕踞:随处而坐,腿乱伸开。

髀(bì):大腿。

我是小翻译

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不慌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站相,须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问候他人时,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进门时脚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时身体也不要站得歪歪斜斜的,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更不可以抖动。

考考你的智慧

1.按要求连线

站如松步从容

立端正

坐如钟勿跛倚

勿箕踞

行如风勿摇髀

2.你平日的行动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吗?你以后会这样要求自己吗?

弘扬传统文化

邯郸学步

战国时候,燕国有个青年人,他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特别有风度,走起路来又潇洒又优雅,那姿势特别好看。于是,燕国青年决定要去赵国学邯郸人走路的姿势。

他来到大街上,迎面走来一个人,年龄和这位燕国青年相仿,那走路的样子实在令人羡慕。于是燕国青年便跟在他后面摹仿,那人迈左脚,燕国青年也迈左脚,那人迈右脚,燕国青年也迈右脚,稍一不留心,他就搞乱了左右,搞得他十分紧张,哪还顾得了什么姿势。眼看那人越走越远,燕国青年渐渐跟不上了,只好又回到原地。接着他又盯住了一个年纪稍大的人,他又跟在别人身后一步一趋地学走路,引得街上的人都停下脚步观看,有的人还捂着嘴笑。几天下来,他累得腰酸腿疼,但学去学来总是学不像。

燕国青年心想,学不好的原因肯定是自己原来走惯了的老姿势和步法,于是,他下决心丢掉自己原来的习惯走法,从头开始学习走路,一定要把邯郸人的步法学到手。

可是,一连过了好几个月,燕国青年越学越差劲,不仅没学会邯郸人的走法,而且还把自己原来是怎么走路的也全忘了。无奈盘缠已经花光,,燕国青年只好在地上爬着回去了。

(十六)

国学经典再现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我是小助手

揭:掀开。

触:碰触。

棱:棱角。

执:拿着。

虚:空的。

盈:装满了东西。

我是小翻译

进入房间时,揭帘子动作要轻一点、慢一些,避免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或转弯时,应小心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拿东西时要注意,即使是拿着空的器具,也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考考你的智慧

1.这四句中,有两句表示因果关系,试着找出来。

2.在文中找出下面两个字的反义词。

实——()亏——()

3.家里有人在休息,我们在出入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弘扬传统文化

不欺暗室

遽伯玉,春秋时卫国的大臣,他是卫国有名的贤人,他为人十分正派,很得卫灵公的信赖。有一天晚上,遽伯玉乘马车经过王宫门口。按照当时的礼节,臣子乘车经过王宫门口时应该敬礼示意后再离开。但到了晚上宫门已经关闭,又没有人看见,臣子不行礼也是可以的。但遽伯玉认为既然定了这个礼节,就不管是什么时间,有没有人看见,自己都应该遵守。所以,他到了宫门口以后,就停车下来恭恭敬敬地向王宫行表情达敬意,然后再上车继续前行。

这时,正好卫灵公还没有睡,他正在宫里和夫人南子说话。他听见宫外有马行驶的声音,知道马车是从东往西走的,到了宫门口还停了一会儿。

他就问南子说:“这是谁呀?怎么会在宫门口停下呢?”

南子说:“坐车的人肯定是遽伯玉,他乘车从东边往西边去了。”卫灵公觉得奇怪,就问:“你怎么知道那一定是遽伯玉呢?”

南子说:“遽伯玉是有名的忠臣、贤人,他光明正大,表里如一,他不会在公开场合故意表现自己来博取名声,也不会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做不该做的事。他最遵守礼节,就是没人看见,他也决不会忽略自己应尽的礼数。刚才一定是他坐车经过宫门,下车行了礼以后才离开。”

(十七)

国学经典再现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我是小助手

忙:匆忙。

畏:畏惧。

轻略:轻忽,粗略。

绝:一定。

邪僻:乱七八糟的事

我是小翻译

做事不要着急,因为越着急容易出错,不要畏惧困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一定不要接近,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一些乱七八糟的事也要谢绝,不听、不看,不要好奇的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

考考你的智慧

1.遇到事情,正确的做法是。

2.对待一些不好的场所或事情,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3. 小明的哥哥常常进入网吧上网,一上就是一天,把吃饭都忘记了,这样好不好?我们上网的环境应该是怎样的?

弘扬传统文化

杨震拒金

汉朝时代有个人叫杨震。他为官非常清廉,而且常常帮助国家举荐一些好的人才,为国服务。当时他在东莱做太守,就举荐了一个读书人叫王密,举荐他当昌邑令,就是昌邑的县官。王密很感谢他,所以有一天晚上就带了一些黄金去送给他,杨震看到他送来的黄金,就跟王密说:“我很理解你,还举荐你做官,你为何如此不理解我,还要送我黄金?”王密说:“没有关系,只是我一点心意,绝对没有人知道。”杨震就说:“何以会没人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也知。”所以,一个人的品德在何处容易被人看出来?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才能显现一个人的节操。王密听完之后,觉得很惭愧,就把黄金带走了。

因为杨震非常地清廉,这个榜样也传给了他的后代子孙,他的儿子秉、他的孙子赐、他的曾孙彪,官职都做到三公的地位,都是国家的栋梁之臣。

小学生《弟子规》选读(二年级)

小学生《弟子规》选读 月下荷影选编 弟子规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衣贵洁不贵华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步从容立端正缓揭帘勿有声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亲仁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国学经典诵读之《弟子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试用版) 主编:翟杨琴

目录 《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内容简介…………………………………………()《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总叙」就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这七大段,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结劝,最后结束了,劝导大家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讲了一百一十三则。 《弟子规》内容简介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一点肯定是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全文仅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从清朝中晚期开始,这本书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相媲美。 《弟子规》全文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弟子规》经典诵读

五年級一班主题班会设计——《弟子规》经典诵读 一、活动目的: 1、用颂、唱、舞、踢毽子等多种活泼的形式进行经典新演绎。 2、生动再现博大精深的的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3、热爱经典,热爱传统文化。 二、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 2、制作邀请卡,邀请家长与嘉宾参加班会。 3、学生每人以自己喜爱的形式演绎一段《弟子规》。 4、准备打击乐器:三角铁、铃鼓等。 三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引领学生以手击拍,营造庄严,肃穆的浓重气氛。 齐: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一种思想,各得两种思想。 (二)主持人 甲: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吐露新芽; 乙: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 甲: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 合:我们为了感激经典——今天在此展示自己。 第一部曲:古韵新风诵经典。 [1] (三击掌后,全班以各种击掌、击拍形式齐背《弟子规》“谨而信”片断。) [2] 乙:“万事孝为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世人所称道,所敬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经典之作。像“弟子规”之类的小孩都能朗朗上口。有时虽然不求甚

解,但是熟背之后,却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去终身消化,理解,受益。 第二部曲:云中谁寄锦书来。 [1]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不辞辛苦,请假前来参加我们的主题班会。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关心厚爱。看到我们天天吟诵《弟子规》,他们肯定有许多感慨。下面,请父母代表说说心里话,掌声欢迎。(三位家长发言。) [2] 谢谢爸爸妈妈。让我们大声说出我们的心里话:(引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叠颂形式) 第三部曲:妙在心声当歌吟。 甲: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就像一座巍峨的大山,静静立在时光的河流中。 乙: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是一座能变化色彩的大山,不同的时光有着不同的色彩。 甲:如此精妙的《弟子规》,光诵读真不过瘾。 乙:那你就唱呗! 甲:唱?能行吗? 乙:当然能行,妙在心声当歌吟嘛。绅士们,准备。 (门边组齐唱《行而有余力则以学文》部分,配旋律《外婆的澎湖湾》。) 甲:诶,真的能唱诶。而且是《外婆的澎湖湾》的旋律。 乙:再请欣赏这边的“《菊花台》”。 (窗户组齐唱《总序》部分,配《菊花台》的旋律。 甲:真不愧是“妙在心声当歌吟”哪。不过,如今举国上下一片和谐,咱们也应该和谐和谐才是。 全班齐唱《泛爱众而亲仁》部分,配《清晨》的旋律。 第四部曲:时时处处闻经典。 乙:现在,进入经典文化展示的第四环节“时时处处闻经典”。 1、4人短绳跳诵经典。直至剩最后一个人方停。 2、4人踢毽子颂经典。直至剩最后一个人方停。

小学二年级弟子规教案

小学二年级弟子规教案 【篇一:二年级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总序 教学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会背《弟子规》总叙。 教学过程: 一、介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 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 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 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 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中的“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你们知道“弟子”指 的是谁吗?是孔子的弟子吗?是指小孩子吗?还是指其他什么人呢?(学生讨论)实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规》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弟子规》 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们学习总序。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 1、听泛读《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理解“总叙”的意思。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以上的事都做了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做学问了。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四、讲故事:《大舜的故事》——孝 五、礼仪 1、回答问题要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2、学习鞠躬。 六、作业 1、背诵《弟子规》总序。 2、回家给父母捶捶背。 板书设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篇二: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弟子规》】 二年级第四周国学教案 课题:《弟子规—入则孝》 授课教师:冯永婷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 3、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 1、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2、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让小朋友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齐声背诵。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弟子规

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弟 子规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二年级第四周国学教案课题:《弟子规—入则孝》 授课教师:冯永婷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 3、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 1、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2、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让小朋友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齐声背诵。 师: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学习、理解内容: 1、师:“谁能来读一读今天学习的内容?” A、请2名学生读 B、生评议 2、师:“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读和背诵,我们来学习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五年级经典诵读材料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弟子规、国学教材

黄鹤小学五年级经典诵读资料一、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1汉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南北朝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唐作者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唐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唐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唐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8春晓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唐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唐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2鹿柴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 古朗月行李白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唐望庐山瀑布李白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8赠汪伦李白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9李白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 早发白帝城李白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1望天门山李白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2 别董大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3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6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27孟郊唐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8江雪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年级语文下册弟子规

二年级语文下册弟子规 [一] 国学经典再现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我是小助手 弟子:是指做学生的少年。 规:即行为规范。 训:教诲。 悌:尊重兄弟姊妹。 谨:小心谨慎。 信:诚实守信。 我是小翻译 二年级语文下册弟子规行为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考考你的智慧 1.圣人训一句中的圣人指的是。 2.悌的读音是:。 3.你知道的古代启蒙读物都有哪些呢? 弘扬传统文化 许武教弟 汉朝许武.有三个兄弟.父亲很早就过世了.两个弟弟一个叫许宴.一个叫许普.年纪还非常小。在过去传统的家庭里长兄如父.父亲过世了.身为长兄的许武.必须要肩负家庭的重任.不但 要负责生计.更要提携照顾两个弟弟。 许武知道他的责任非常重大.白天到田里劳作时.就把弟弟安置在树下荫凉的地方.教两个弟弟学习如何耕种;晚上回家时教两个弟弟读书.非常辛劳。如果两个弟弟不肯受教.他就跑到家庙向祖先禀明.今天我教导不利.所以两个弟弟才不受教。他把所有的责任自己承揽下来.在祖先面前告罪.是自己的过失.忏悔自己没有尽心尽力.直到两个弟弟哭泣着来请罪.许武才起立.而且他始终没有严声厉色地对待弟弟。

后来许武被推荐为孝廉。为让两个弟弟也能够成名.跟他一样被举孝廉.就故意把家产分为三份.自己取最好的.让弟弟得到的又少又不好.让所有亲朋好友.邻里都骂这个哥哥贪婪.推崇两个弟弟谦让。等到弟弟在品德.学问和产业上有一点点成就.也被推举为孝廉时.哥哥才把亲朋好友聚集在一块.把他成就两个弟弟的苦心表露出来。当场的人都非常惊讶.许武竟然是这样的长兄.疼爱他两个弟弟.提拔他两个弟弟.如此地用心良苦! [二] 国学经典再现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静听. 父母责.须顺承。 我是小助手 呼:呼唤。 勿:不要。 命:命令。 行:行动。 教:教育.教导。 须:必须。 顺承:顺从承受。 我是小翻译 父母呼唤.要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考考你的智慧 1.“应”在这里的读音是:。 2.父母教育我们的时候.我们要:。 3.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传统的礼仪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如果你没有做错事.但是父母在责备你.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呢? 弘扬传统文化 拾葚异器 孝顺.并不是简单的做样子.而是时刻把父母记在心里。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对母亲特别孝顺。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年级经典诵读《弟子规》带拼音

. 一年级经典诵读《弟子规》 dì zǐ guī 弟子规 zǒng xù 【总叙】 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 rù zé xiào 【入则孝】 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wù suī xiǎo wù sī cáng gǒu sī cáng qīn xīn shāng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qīn suǒ hào lì wèi jù qīn suǒ wù jǐn wèi qù

.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shēn yǒu shāng yí qīn yōu dé yǒu shāng yí qīn xiū xián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qīn yǒu guò jiàn shǐ gēng yí wú sè róu wú shēng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jiàn bú rù yuè fù jiàn hào qì suí tà wú yuàn chuáng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sāng sān nián cháng bēi yè jū chù biàn jiǔ ròu jué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sāng jìn lǐ jì jìn chéng shì sǐ zhě rú shì shēng 【出则弟】 xiōng dào yǒu dì dào gōng xiōng dì mù xiào zài zhōng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cái wù qīng yuàn hé shēng yán yǔ rěn fèn zì mǐn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huò yǐn shí huò zuò zǒu zhǎng zhě xiān yòu zhě hòu

弟子规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袁老一中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弟子规》具体阐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守则规范。内容包括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文明等,通过学习《弟子规》不仅可以增长见识,增加涵养,而且可以从中吸取智慧,陶冶性情,从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明。 一、指导思想 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校将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让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校开展学习《弟子规》活动,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学生养成教育。 二、活动目标 1、用《弟子规》浸润学生思想,培养学生正气,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行。 2、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学生能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校风。 3、通过诵读《弟子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增加识字量、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形成文章——文化——文明的校园环境。 4、通过诵读《弟子规》,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 三、组织领导 组长:潘保冬 成员:各班班主任 四、学习对象 全体学生 五、活动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 为了使师生充分认识学习《弟子规》活动的意义,学校首先召开教师会、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会,使有关教师重视起来。向学生宣传动员,积极营造学习《弟子规》的良好氛围。 (二)学习方式 读:每天朗读10分钟,对《弟子规》必须熟读会背。 写:一是与学生的书法练习结合起来,二是让学生写学习《弟子规》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行:通过教师率先垂范,让学生认真践行《弟子规》,落实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 评:通过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使学生保持学习活动的兴趣,使学习活动开展得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

二年级弟子规检测题优选稿

二年级弟子规检测题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二年级《弟子规》检测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给加点字正确的注音。(共8分) ①首孝悌. A.dì B.t ì ②丧. 尽礼 A.sàng B.s āng ③长.者先 A.zh ǎng B.cháng ④疾趋揖. A.y ī B.jí 二、看拼音,选择正确的字。(共10分) ①父母教,须jìng 听A.敬 B.近 ②出必告,f ǎn 必面 A.反 B. 返 ③事虽小,勿shàn 为A.擅 B.善 ④兄道友,弟道g ōng A.恭 B. 公 ⑤言语忍,fèn 自泯 A.愤 B.忿 三、上下句连线。(每题2分,共16分) 亲爱我 昼夜侍 长者先 尊长前 物虽小 事诸父 称尊长 泛爱众 声要低 幼者后 孝何难 不离床 如事父 勿私藏 而亲仁 勿呼名 四、选择(在正确答案后边打√)。(每题4分,共16分) 1.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 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 A.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 ) B.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 ) 2.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 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 做。 A.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 ) B.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 ) 3.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 或太热。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 母太远。 A.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 ) B.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 )

经典诵读弟子规大字注音免费

阳光教育国学馆经典诵读 dì zǐ gu? 弟子规 zǒng xù 【总叙】 dìzǐgu? shang r?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fàn ài zh?ng ér q?n r?n yǒu yúlì z?xu?w?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rùz?xiào 【入则孝】 fùmǔhūyìng wùhuǎn fùmǔmìng xíng wù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fùmǔjiào xūjìng t?ng fùmǔz?xūshun ch?ng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dōng z?wyn xiàz?qìng ch?n z?xǐng hūn z?dìng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chūbìgào fǎn bìmiàn jūyǒu cháng yawúbiàn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shìsu?xiǎo wùshàn w?i gǒu shàn w?i zǐdào ku?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wùsu?xiǎo wùs?cáng gǒu s?cáng q?n x?n shüng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q?n suǒhào lìwai jùq?n suǒwùjǐn wai qù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shyn yǒu shüng yíq?n yōu d?yǒu shüng yíq?n xiū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q?n ài wǒxiào h?nán q?n zyn gwǒxiào füng xián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q?n yǒu gu?jiàn shǐgyng yíwúsar?u wúshyng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弟子规-二年级经典诵读

二年级经典诵读 九月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十月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十一月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十二月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三月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四月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五月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败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六月 房室清墙壁净书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

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诵读 弟子规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之《弟子规》校本教材 主编: 目录 《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内容简介…………………………………………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总叙」就

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这七大段,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结劝,最后结束了,劝导大家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讲了一百一十三则。 《弟子规》内容简介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一点肯定是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全文仅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

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从清朝中晚期开始,这本书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弟子规》全文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二年级弟子规教学计划

一二年级《弟子规》教学计划 西河口社区中心小学姜涛涛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让小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展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活动非常有必要。为使一二年级诵读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切实提高其实效性,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诵读《弟子规》经文。 2、培养学生立身处世谨言慎行、言而有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实施方法: 把《弟子规》的学习与“传统文化”的学习结合在一起,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弟子规》的学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作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坚持读背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每天早上或晚上,要求全班学生集体诵读《弟子规》。 学校把《弟子规》引进课堂,要求班主任带领诵读,语文教师要把弟子规教育融入本学科的教学中去。朗诵是背诵和理解的基础,通过诵读,让学生理解,让《弟子规》的精华渗透到思想中去,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弄懂经文的意思,将进

行一系列的模拟情景教学,把课堂模拟成家、公园、餐桌、公共场所等地方,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明白礼仪的要求,让文明礼仪更好地在生活中践行。 2、教师引领 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多以故事形式进行讲解经文的意思,老师的语言要显浅易懂,让学生通过听故事受到启发教育,弄明道理。语文老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如:读《弟子规》中“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可以结合古代舜孝敬父母的故事和闵子骞受到后母的虐待,仍坚持尽孝的故事等等。这样,既有理论又佐以生动,有益的传说、故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和趣味性。 3、感悟经典 经典世界相对现在生活来说是静止的,是灰色的,但是只要学生以自己的生命活力去充实,以自己的生活理解去解读、力行,经典就会真正浸润心灵。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要求二年级学生收集有关事例说明展开讨论、辩论,从中感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反省自己的行为,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4、抓住契机进行教育 践行《弟子规》,对照《弟子规》生活力行表,反思自己的不足,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如:早晨起床,自己叠被子。(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主动刷牙洗脸。(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

一年级经典诵读《弟子规》带拼音

一年级经典诵读《弟子规》 dì zǐ guī 弟子规 zǒng xù 【总叙】 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 rùzéxiào 【入则孝】 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shì suī xiǎo wù shàn wéi gǒu shàn wéi zǐ dào kuī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wù suī xiǎo wù sī cáng gǒu sī cáng qīn xīn shāng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qīn suǒ hào lì wèi jù qīn suǒ wù jǐn wèi qù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shēn yǒu shāng yí qīn yōu dé yǒu shāng yí qīn xiū

qīn ài wǒ xiào hé nán qīn zēng wǒ xiào fāng xián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qīn yǒu guò jiàn shǐ gēng yí wú sè róu wú shēng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jiàn búrùyuèfùjiàn hào qìsuítàwúyuàn qīn yǒu jí yào xiān cháng zhòu yè shì bù lí chuáng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sāng sān nián cháng bēi yè jū chù biàn jiǔ ròu jué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sāng jìn lǐ jì jìn chéng shì sǐ zhě rú shì shēng 【出则弟】 xiōng dào yǒu dì dào gōng xiōng dì mù xiào zài zhōng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cái wù qīng yuàn hé shēng yán yǔ rěn fèn zì mǐn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huò yǐn shí huò zuò zǒu zhǎng zhě xiān yòu zhě hòu zhǎng hū rén jí dài jiào rén bù zài jǐ jí dào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 chēng zūn zhǎng wù hū míng duì zūn zhǎng wù xiàn néng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lù yù zhǎng jí qū yī zhǎng wú yán tuì gōng lì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qí xià mǎ chéng xià jū guò yóu dài bǎi bù yú

一年级经典诵读书目《弟子规》

弟d ì子z ǐ规ɡu ī 【总z ǒn ɡ 叙x ù 】 弟d ì 子z ǐ 规ɡu ī 圣sh an ɡ 人r ?n 训x ùn 首sh ǒu 孝xi ào 悌t ì 次c ì 谨j ǐn 信x ìn 泛f àn 爱ài 众zh ?n ɡ 而?r 亲q īn 仁r ?n 有y ǒu 余y ú 力l ì 则z ? 学xu ? 文w ?n 【入r ù则z ?孝xi ào 】 父f ù 母m ǔ 呼h ū 应y īn ɡ 勿w ù 缓hu ǎn 父f ù 母m ǔ 命m ìn ɡ 行x ín ɡ 勿w ù 懒l ǎn 父f ù 母m ǔ 教ji ào 须x ū 敬j ìn ɡ 听t īn ɡ 父f ù 母m ǔ 责z ? 须x ū 顺sh ùn 承ch ?n ɡ 冬d ōn ɡ 则z ? 温w ēn 夏xi à 则z ? 凊qing 晨ch ?n 则z ? 省x ǐn ɡ 昏h ūn 则z ? 定d ìn ɡ 出ch ū 必b ì 告ɡào 反f ǎn 必b ì 面mi àn 居j ū 有y ǒu 常ch án ɡ 业y a 无w ú 变bi àn 事sh ì 虽su ī 小xi ǎo 勿w ù 擅sh àn 为w ?i 苟ɡǒu 擅sh àn 为w ?i 子z ǐ 道d ào 亏ku ī 物w ù 虽su ī 小xi ǎo 勿w ù 私s ī 藏z àn ɡ 苟ɡǒu 私s ī 藏z àn ɡ 亲q īn 心x īn 伤sh ān ɡ 亲q īn 所su ǒ 好h ǎo 力l ì 为w ?i 具j ù 亲q īn 所su ǒ 恶a 谨j ǐn 为w ?i 去q ù 身sh ēn 有y ǒu 伤sh ān ɡ 贻y í 亲q īn 忧y ōu 德d ? 有y ǒu 伤sh ān ɡ 贻y í 亲q īn 羞xi ū 亲q īn 爱ài 我w ǒ 孝xi ào 何h ? 难n án 亲q īn 憎z ēn ɡ 我w ǒ 孝xi ào 方f ān ɡ 贤xi án 亲q īn 有y ǒu 过ɡu ? 谏ji àn 使sh ǐ 更ɡan ɡ 怡y í 吾w ú 色s a 柔r ?u 吾w ú 声sh ēn ɡ 谏ji àn 不b ù 入r ù 悦yu a 复f ù 谏ji àn 号h ào 泣q ì 随su í 挞t à 无w ú 怨yu àn 亲q īn 有y ǒu 疾j í 药y ào 先xi ān 尝ch án ɡ 昼zh ?u 夜y a 侍sh ì 不b ù 离l í 床chu án ɡ 丧s àn ɡ 三s ān 年ni án 常ch án ɡ 悲b ēi 咽y àn 居j ū 处ch ù 变bi àn 酒ji ǔ 肉r ?u 绝ju ? 丧s àn ɡ 尽j ìn 礼l ǐ 祭j ì 尽j ìn 诚ch ?n ɡ 事sh ì 死s ǐ 者zh ě 如r ú 事sh ì 生sh ēn ɡ

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弟子规

弟子规 (一) 国学经典再现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我是小助手 弟子:是指做学生的少年。 规:即行为规范。 训:教诲。 悌:尊重兄弟姊妹。 谨:小心谨慎。 信:诚实守信。 我是小翻译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行为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考考你的智慧 1.圣人训一句中的圣人指的是。 2.悌的读音是:。 3.你知道的古代启蒙读物都有哪些呢? 弘扬传统文化 许武教弟 汉朝许武,有三个兄弟,父亲很早就过世了,两个弟弟一个叫许宴,一个叫许普,年纪还非常小。在过去传统的家庭里长兄如父,父亲过世了,身为长兄的许武,必须要肩负家庭的重任,不但要负责生计,更要提携照顾两个弟弟。

许武知道他的责任非常重大,白天到田里劳作时,就把弟弟安置在树下荫凉的地方,教两个弟弟学习如何耕种;晚上回家时教两个弟弟读书,非常辛劳。如果两个弟弟不肯受教,他就跑到家庙向祖先禀明,今天我教导不利,所以两个弟弟才不受教。他把所有的责任自己承揽下来,在祖先面前告罪,是自己的过失,忏悔自己没有尽心尽力,直到两个弟弟哭泣着来请罪,许武才起立,而且他始终没有严声厉色地对待弟弟。 后来许武被推荐为孝廉。为让两个弟弟也能够成名,跟他一样被举孝廉,就故意把家产分为三份,自己取最好的,让弟弟得到的又少又不好,让所有亲朋好友、邻里都骂这个哥哥贪婪,推崇两个弟弟谦让。等到弟弟在品德、学问和产业上有一点点成就,也被推举为孝廉时,哥哥才把亲朋好友聚集在一块,把他成就两个弟弟的苦心表露出来。当场的人都非常惊讶,许武竟然是这样的长兄,疼爱他两个弟弟,提拔他两个弟弟,如此地用心良苦! (二) 国学经典再现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静听, 父母责,须顺承。 我是小助手 呼:呼唤。 勿:不要。 命:命令。 行:行动。 教:教育、教导。 须:必须。 顺承:顺从承受。 我是小翻译 父母呼唤,要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考考你的智慧 1.“应”在这里的读音是:。

小学生经典诵读弟子规社团活动方案

小学生经典诵读《弟子规》社团活动 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意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目的: 《弟子规》这本书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它比《三字经》更通俗易懂,更易让人接受,是一本启蒙养正,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1.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学生能够弘扬国学文

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校风。 2.通过诵读《弟子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形成文章——文化——文明的班级环境。 3.通过诵读《弟子规》,让学生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增长见识、增加涵养、吸取智慧,培养学生优雅性情和敦厚人格。 4.通过诵读《弟子规》,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 三、活动对象: 林疃小学二年级所有学生 五、活动内容及实施措施 1.利用班会诵读《弟子规》,每天的晨读课利用前10分钟的时间诵读,每周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以诵读《弟子规》为主。 2.充分利用班上黑板的作用,开辟《弟子规》诵读专栏,即拿出黑板的一小部分每天定期抄写更换《弟子规》内容。

弟子规唱读稿(二年级)

《弟子规》唱读稿(二年级) 【总叙】 dìzǐguī shangr?nxùn shǒuxiàotì c ìjǐn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fànàizh?ng ?rqīnr?n yǒuyúlì z?xu?w?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rù z? xiào 【入则孝】 fùmǔhū yìngwùhuǎn fùmǔmìng xíngwù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fùmǔjiào xūjìngtīng fùmǔz? xūshùnch?ng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dōngz?wēn xiàz?qìng ch?nz?xǐng hūnz?dìng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chūbìgào fǎnbìmiàn jūyǒucháng yawúbiàn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shìsuīxiǎo wùshànw?i gǒushànw?i zǐdàokuī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wùsuīxiǎo wùsīcáng gǒusīcáng qīnxīnshāng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qīnsuǒhào lìwaijù qīnsuǒwù jǐnwaiqù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shēnyǒushāng yíqīnyōu d?yǒushāng yíqīnxiū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qīnàiwǒ xiàoh?nán qīnzēngwǒ xiàofāngxián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qīnyǒugu? jiànshǐgēng yíwúsa r?uwúshēng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jiànbúrù yuafùjiàn hàoqìsuí tàwúyuàn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qīnyǒují yàoxiāncháng zh?uyashì bùlíchuáng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chū z? tì 【出则弟】 xiōngdàoyǒu dìdàogōng xiōngdìmù xiàozàizhōng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cáiwùqīng yuành?shēng yányǔrěn fanzìmǐn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