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与酒
唐朝诗人与酒的故事

唐朝诗人与酒的故事《唐朝诗人与酒的故事》要说唐朝诗人和酒啊,那可有得聊啦。
就说李白吧,那可是出了名的爱酒。
咱先讲个事儿啊。
有一次李白受邀去参加一个宴会,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大家都知道李白爱喝酒,早早地就给他备好了美酒。
李白一到,看到那一大桌的酒,眼睛都放光了。
他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下就开始喝起来。
旁边的人都看着呢,只见他一杯接着一杯,喝得那叫一个痛快。
喝到兴头上,李白开始吟诗了,那诗句随口就来,把大家都给震住了。
他一边喝一边还和旁边的人讲他以前喝酒的趣事呢。
他说有一回他自己一个人在江边喝酒,喝着喝着就醉了。
然后看着那江水,觉得就像一条巨大的酒带,他还差点跳进江里去喝酒呢。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
这酒啊,对于李白来说就像是灵感的源泉。
他喝了酒之后,那诗写得更是豪情万丈。
像什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简直就是把对酒的喜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他诗人也和酒有着不解之缘呢。
比如说杜甫,别看他平时忧国忧民的,喝酒的时候也是很放得开的。
还有王维,据说他在山间隐居的时候,也会时常小酌几杯,然后看着那美丽的景色,诗兴大发。
唐朝的诗人们仿佛把酒当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了酒,他们的诗更加生动,更加有魅力。
他们与酒的故事,就像那醇香的酒一样,一直流传至今,让人回味无穷啊。
你说,这唐朝诗人和酒的关系是不是特别奇妙呢?咱以后也可以学学他们,时不时喝点小酒,找找写诗的灵感,哈哈。
总之啊,唐朝诗人和酒的故事那是说也说不完,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趣味和情感。
让我们在这些故事中,感受那个充满诗意和酒香的唐朝吧!。
陶渊明带酒的诗句

陶渊明带酒的诗句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中经常出现与酒有关的主题。
以下是一些陶渊明的带酒的诗句: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陶渊明《九日闲居·并序》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陶渊明《饮酒·其四》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陶渊明《饮酒·其八》
“清晨闻扣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陶渊明《饮酒·其九》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陶渊明。
古代喝酒诗词

李白的《将进酒》:"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豪放的饮酒态度和对人生乐趣的赞美。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饮酒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饮酒之乐的热爱。
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 这首诗通过对饮酒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对饮酒进行了赞美:"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 这里描述了一位名叫知章的人,他在饮酒时的豪迈行为。
陆游的《饮酒》:"六十四民安在哉?千八百国俱烟埃。
世人一沤寄巨海,对酒不醉吁可哀!" 这首诗虽然不是直接描写饮酒,但通过饮酒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无奈和悲哀。
古代诗人与酒的关系

古代诗人与酒的关系
酒与诗,是古代诗人们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古代文学中,与酒相关的诗歌作品众多,描绘了诗人们与酒的交流、喜怒哀乐之间的情感纠葛。
首先,诗人们将酒作为一种抒发情感的媒介。
酒可以借助其豪情万丈、醉人心魄的特点,使得诗人们在动情之际更加真切地表达内心的喜悦、失落、愤怒和渴望等情感。
例如,唐代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借助酒的力量,表达了对逝去爱人的思念之情,将个人痛苦与酒的陶醉相融合,形成了令人动容的诗作。
其次,酒也被诗人们用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存在。
在古人看来,酒可以放松思绪,消除烦忧,帮助他们在烦闷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真实的自我。
唐代诗人杜牧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写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他借酒来疗愈自己的心灵创伤,思考人生的無常和转瞬即逝。
此外,酒也被诗人们用来与友人共饮,分享欢乐与友谊。
古代文人雅士常常聚集于酒宴之上,品味美酒、吟咏诗作、交流心得,创造出许多经典的诗歌作品。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成就了他的声名,也凝聚了与友人共饮时的欢乐时光。
总而言之,古代诗人与酒之间形成了一种深厚的情感纽带。
酒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帮助诗人们更好地表达情感、思考生命的意义,并在亲友间创造美好的回忆。
虽然时代变迁,但酒与诗的关系始终延续至今,成为文学世界中永恒的主题。
和酒有关的古代故事

和酒有关的古代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李白的大诗人,那家伙可是超级爱酒啊!
有一次,李白游历到一个小镇。
他呀,身无分文,却一心想着喝酒。
他走进一家小酒馆,对着掌柜大喊:“掌柜的,快给我上酒!”掌柜有点为难地说:“客官,您还没给钱呢。
”李白眼睛一瞪,大声说:“哎呀,我李白喝酒什么时候给过钱呐?”您瞧瞧,他多牛气啊!
这时候,旁边有个书生忍不住说:“这怎么行呢?喝酒就得给钱呀。
”李白瞥了他一眼,说:“你懂什么?酒可是我的灵感源泉!没有酒我怎么写诗啊?”说着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哇,真是痛快!”
旁边的人都惊呆了,这李白怎么这么疯狂啊。
但李白可不管别人怎么看,他继续喝着酒,还吟起诗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家都被他的诗给吸引住了,纷纷鼓掌喝彩。
难道这就是酒的魔力吗?让李白如此豪放不羁,如此潇洒自在!这酒和李白的故事,真是让人感叹不已啊!。
跟酒有关的诗句和故事

跟酒有关的诗句和故事酒,是一种古老的饮料,也是一种文化。
在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古人们用诗词歌颂酒,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句和故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跟酒有关的诗句和故事。
一、酒的美好1.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深院静,无人见,绽红梨。
世事如棋,牵动青丝。
携壶履印,江南好。
”——唐代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其中“携壶履印,江南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和美酒的赞美。
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唐代李白《将进酒》这是李白的代表作,其中“金樽”和“月”都是象征酒和美好的意象,表达了人生短暂,要尽情享受的主题。
3.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清风明月皆有愁,故人何处归?”——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这首诗是王之涣在登高望远时作的,其中“千金纵买相如赋”和“清风明月皆有愁”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而“故人何处归”则是一种对离别的感慨。
二、酒的故事1. 岳飞的“滴血战盟”宋代岳飞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将领,他曾经在南宋抗金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而他的“滴血战盟”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据传,岳飞在一次饮酒时,借酒劲起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滴水穿石,终于会磨损。
我们这些忠诚的将士,必须用自己的鲜血来铸成战盟,誓死抗敌,绝不投降。
”于是,他就用刀在手腕上划了一道口子,将鲜血滴在酒杯里,然后让所有将领都喝了酒,以此来立下“滴血战盟”。
2. 贾岛的“饮中八仙歌”唐代诗人贾岛的“饮中八仙歌”是一首著名的饮酒诗。
据传,贾岛在一次饮酒时,看到了一群醉汉,他就写下了这首诗。
其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一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3. 李清照的“如梦令”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是一首描写饮酒的词。
据传,李清照在一次饮酒时,与好友王安石一起创作了这首词。
其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古代文人墨客与酒的故事

古代文人墨客与酒的故事文人墨客、迁客骚人,多半好酒。
王羲之醉酒《兰亭序》名世,张旭酒后狂草惊人;李白斗酒诗百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代文人墨客与酒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陶渊明: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诗酒人生”形容陶渊明再恰当不过了,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以嗜酒著称的大诗人之一,他的饮酒诗字字珠玑,每首都有着诗酒话人生的真意,不管是借酒消愁也好,借酒助乐也罢,酒是陶渊明人生中不得不提必不可少的东西。
诗酒人生,借着酒,陶先生为我们赋出了多少的千古绝唱。
陶渊明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徒!喝酒的名气是很大的。
他曾以调侃、自嘲的笔调写过一篇叫《五柳先生传》的自传,其中便谈到自己是这样好酒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一定是因为他好饮成性,远近闻名,所以才时常被人邀请赴宴。
还有一件事也可以体现出陶渊明嗜酒的程度,那是他官居彭泽令的时候。
“公田悉令吏种秫稻。
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分给他的公田,他本来想全种秫,也就是现在的黏高粱,用以酿酒。
在他妻子的固请之下,他才答应拿出五十亩来种粳,也就是稻米。
酒就是他的粮食。
这个嗜酒如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却独独为酒而折腰。
李白:人称“酒仙”历史上大概没有哪个文人与酒的关系之亲密和嗜酒的名望之大,能和李白相提并论。
只需翻翻李白的诗集,就不难发现,在他的生活中简直无处不有酒。
如昆剧中有《太白醉写》,京剧、川剧、秦腔等十几个剧种都有相似的剧目。
又如李白佯醉痛骂杨贵妃的义儿安禄山的故事,在京剧中叫《金马门》,也叫《骂安》;川、湘、汉、滇、桂剧及同州梆子、河北梆子都有此剧目。
在我国知名画家的著作中,也有“李白脱靴图”“李白捉月图”“太白醉酒图”等,无一不是反映李白与酒不可分割的情缘。
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诗歌中的“酒”,不单是呈现他个人生平的画卷,更是折射出他所生活的唐朝社会的历史缩影,他诗歌中的“酒”不仅是一生波折、大起大落的“良液”,更是散发着忧国忧民情怀的“佳酿”。
诗人陶渊明写酒的著名诗句

诗人陶渊明写酒的著名诗句
古代的文人们喜欢喝酒,其实是有着一种说不明白的情怀在里面的,喝酒,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更多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追求。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诗人陶渊明写酒的著名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1. 《饮酒诗》魏晋: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2. 《五柳先生传》魏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3. 《杂诗》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4. 《归园田居》魏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5. 《读山海经》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十首与酒有关的唯美诗词,诗情浓郁,意境幽深

1、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出自唐·杜甫《漫兴》。
不要为世俗的事烦恼,姑且饮尽这有限的酒。
2、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出自宋·晏殊《踏莎行》。
借酒浇愁,逃入梦中,确实都能让人暂时摆脱现实的烦愁,但是醉酒总有醒来的时候,好梦也有惊破之时。
酒醒梦残之后,夕阳西下、庭院深深,面对此景,又会产生何情呢?让人回味,让人沉吟。
这句描写伤春的郁闷之情。
3、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出自宋·欧阳修《浪淘沙》。
东风,春风。
这句诗以拟人修辞手法,将春风人格化,通过“与春风从容饮酒”的浪漫之想,表达诗人想多留住春天几天的殷切之情。
4、醉眠芳树下,半被落花埋。
出自唐·卢纶《春词》。
这句描写暮春时节把酒赏花、醉眠花下的文人情趣。
“落花埋”是夸张,言落花之多,由此呼应了前句“醉眠”,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感伤之情。
5、春与繁华俱欲谢,愁如中酒不能醒。
出自元·倪瓒《三月一日自松陵过华亭》。
繁华,指繁花。
中酒,醉酒、病酒。
春天将随繁花落尽而逝去,忧愁就像喝醉了酒不能醒。
这句描写春暮感伤之情,表现的是一种伤春惜春的文人情怀。
6、数杯黄菊酒,千里白云天。
出自唐·姚合《九日寄钱可复》。
黄菊酒,指重阳节所喝的菊花酒。
这句描写重阳节登高饮酒、遥想友人的深切之情。
“千里”是夸张,意在强调与友人相隔距离之远。
7、林花落处频中酒,海燕飞时独倚楼。
出自唐·戴叔伦《寄司空曙》。
中酒,指醉酒。
这句描写对花饮酒频频醉、独倚高楼看燕飞的情景,表达的是一种惜春之情。
8、一曲古阳关,莫惜金尊倒。
出自宋·美奴《卜算子》这句描写在哀怨的琴声中朋友对饮而抒依依惜别之情的情景。
朋友对饮,本是人生一大快事。
但若是惜别时对饮,那心情自然就不一样了。
正因为如此,为了解除喝闷酒气氛的凝固压抑之感,便想到了以琴曲解闷。
可是,琴声所奏出的却是《古阳关》乐曲的离情别绪之音,这益发增添了离情别绪的悲情。
古代四位诗人与酒的故事

古代四位诗人与酒的故事段汝霖白衣送酒陶渊明东晋出色诗人,平生好酒,但因为家里富裕不克不及经常买喝.有一年重阳节,他因没有酒喝而深感忧?,就到屋旁的菊篱下采摘花儿,并久久地坐在菊篱边上.这时,正好江州刺史王弘派白衣(官府差役)送酒来,于是陶渊明就愉快地拿起酒,尽饮至醉,而后才由他人扶回家中.今后人们便用这则典故,形容所盼望的器械,同伙正好送来,遂人心愿.金龟换酒李白唐代巨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第一次从蜀地来到京师长安,住到一家商号里,秘书监贺知章久闻李白的诗很有名,现得知他来到京师,便立刻前去拜访.刚一会晤,贺知章就赞扬李白边幅堂堂,气度轩昂,并索求李白的诗文来拜读.李白见其立场诚恳,当即就掏出《蜀道难》一诗送给他.贺知章读完,赞声不断,以为李白是从天上谪到人世的仙人,就称之为“谪仙”,深有相知恨晚之感.随之又解下腰间所佩的金龟,换酒来与李白喝,直到大醉方停.此后,贺知章每日约见李白,又到处颂扬他,李白从此名声大震.醉酒杜甫为唐代巨大的实际主义诗人.上元二年,严武镇守成都,奏杜甫为节度使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并安插他在本身的帐下作幕僚.严武与杜甫是世交,尽管他的职位在杜甫之上,可他对杜甫仍很有礼貌.不过,杜甫有时却不修容貌,不顾外表.严武偶然到他家,其连头巾都不带.有一次,杜甫喝醉了酒,坐到严武的椅子上,且瞪着眼对严武说:“严挺之(严武父名)乃有此儿!”严武是位节度使,性情暴猛,看到杜甫如许的举措,概况虽装着不在乎的样子,实际却怀恨在心,想杀杜甫.后来只是因为严武母亲阻挡,杜甫才没被杀失落.斗酒读《汉书》苏舜钦北宋有名诗人,字子美,为人豪迈不羁,且又爱好喝酒.他年青时,曾住在其舅父杜祁公家,每晚念书都要喝一斗酒.一日,杜祁公偷偷到书房看苏子美念书,来到书房前就听到苏子美正在读《汉书·张良传》中有关“张良与客椎击秦始皇”的语句,读毕,只见苏子美拍掌说:“惜乎,击之不中!”随即便满满地饮了一杯酒.接着当他再次听到苏子美读“张良鄙人邳碰到刘邦”的语段时,又见他拍掌赞叹说:“君臣相遇,其难如斯.”说完又将一杯酒喝个精光.杜祁公见其如许,就笑着说:“有如斯下酒物,一斗缺少多也.”。
关于喝酒的古诗词

关于喝酒的古诗词在中国古代,酒文化与诗词有着密切的联系。
许多古代诗人喜欢喝酒,他们在诗词中经常写到酒,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人生体验。
以下是一些关于喝酒的古诗词: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多首与酒有关的诗词。
在《将进酒》中,李白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的乐观和豪爽,他主张尽情地享受生活,不浪费时光。
在《月下独酌》中,李白又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的孤独与自得其乐,他善于与自然和谐相处,从饮酒中寻找乐趣。
另外一首脍炙人口的与酒有关的古诗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这里的“醉”象征着一种洒脱、豪迈的人生态度。
辛弃疾在另一首《水调歌头·游泳》中也写到了喝酒:“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词中,辛弃疾借助酒来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除了李白和辛弃疾,还有很多其他古代诗人也在诗词中写到了酒。
比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无奈。
又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除了诗词之外,古代的酒文化还体现在许多方面。
比如在古代的宴会上,喝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宴会上的酒有各种名目,如“流霞”、“玉液”、“甘露”等等,名目繁多。
古代的酒器也很有特色,如青铜器、瓷器、玉器等。
其中最著名的酒器之一是“夜光杯”,据说是用玉石雕刻而成的精美酒杯。
总之,中国古代的酒文化与诗词紧密相连。
通过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
同时,这些古诗词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古代诗人饮酒作诗

古代诗人饮酒作诗说到爱酒的诗人,那可就多了,李白、苏轼、陶渊明、李贺等都是喜欢饮酒,且饮酒后都诗兴大发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古代饮酒的诗人和他们饮酒作的诗吧!一、李白人人都说李白是“诗仙”,杜甫却说他是“酒中仙”,而在皮日休笔下,他“身是酒星魄”。
酒,对他来说是人生的必需品,更是浪漫诗文的灵感来源。
1.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月下独酌四首》2.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3.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三首》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5.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山中与幽人对酌》6.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梁园吟》7.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8.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客中行 / 客中作》9.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将进酒》10.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赠郭将军》二、苏轼作为千年一遇的旷世奇才,苏轼在各个领域都有过非凡的成就。
苏轼爱吃,更爱喝,甚至还自己酿酒,还写下了专业论文著作《东坡酒经》。
1.酒勿嫌浊,人当取醇。
——《浊醪有妙理赋》2.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4.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渔父·渔父醒》5.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6.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满庭芳·蜗角虚名》7.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南乡子·和杨元素》8.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鹊桥仙·七夕》9.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
——《浣溪沙·荷花》10.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诗词五首——饮酒》课件

再
已经忘了要怎样表达。
现
品诗
三.再读诗——感知画面美
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 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 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 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 鸟、日、人景,由近及远,构成了一幅质朴 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 景。
六.艺术特色: 1、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 前四句叙事含理(人境——无喧——心 远——地偏); 中间四句写景寓理(采菊——见山—— 日夕——鸟还); 最后两句抒情悟理(真意——忘言) 整首诗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2、平易朴素的语言中富于情趣与理趣。
七.课外阅读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 豆/ 南 山 下,草 盛/ 豆 苗 稀。 晨 兴/ 理 荒 秽,带 月/ 荷 锄 归。 道 狭/ 草 木 长,夕 露 /沾 我 衣。 衣 沾 /不 足 惜,但 使 /愿 无 违。
诗歌主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 后的辛勤劳生活,表达了诗人归 隐园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 高贵品质。自食其力,以保持高 洁人格的思想感情。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 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但把这首诗和 其他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 它的特殊内涵。
联系背景,知晓风格 品味语言,理解感情 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四.一品诗——感知意境美 远
思考:1.为什么“无车马喧”?
离 名
“车马喧”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利根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 本
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等。
原
因
2.“心远地自偏” “远”的对象是什 么?
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 凡脱俗。
关于酒的诗句大全欣赏

【导语】酒是⼀种灵感和情感催化剂。
古代的诗⼈描写酒的诗句也有很多,下⾯就和⽆忧考⼀起来欣赏下,欢迎阅读! 【篇⼀】 1、绿酒初尝⼈易醉。
——晏殊《清平乐·⾦风细细》 2、今⽇⽃酒会,明旦沟⽔头。
——卓⽂君《⽩头吟》 3、绿蚁新醅酒,红泥⼩⽕炉。
——⽩居易《问刘⼗九》 4、何时⼀樽酒,重与细论⽂。
——杜甫《春⽇忆李⽩》 5、开轩⾯场圃,把酒话桑⿇。
——孟浩然《过故⼈庄》 6、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温庭筠《送⼈东游》 7、笑尽⼀杯酒,杀⼈都市中。
——李⽩《结客少年场⾏》 8、今年花胜去年红。
——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9、酒⼊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0、谁问旗亭,美酒⽃⼗千。
——贺铸《⾏路难·缚虎⼿》 【篇⼆】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2、寒夜客来茶当酒,⽵炉汤沸⽕初红。
——杜⽾《寒夜》 3、垂杨紫陌洛城东。
——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4、落魄江南载酒⾏,楚腰纤细掌中轻。
——杜牧《遣怀》 5、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 6、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陶渊明《饮酒·其五》 7、兰陵美酒郁⾦⾹,⽟碗盛来琥珀光。
——李⽩《客中⾏》 8、酒筵歌席莫辞频。
——晏殊《浣溪沙·⼀向年光有限⾝》 9、千⾥莺啼绿映红,⽔村⼭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10、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故⼈。
——王维《渭城曲》 【篇三】 1、⽆花⽆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王禹偁《清明》 2、三五年时三五⽉,可怜杯酒不曾消。
——黄景仁《绮怀》 3、⼩园⾹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曲新词酒⼀杯》 4、云破⽉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调数声持酒听》 5、沙上并禽池上暝。
——张先《天仙⼦·⽔调数声持酒听》 6、送春春去⼏时回。
——张先《天仙⼦·⽔调数声持酒听》 7、酒浓春⼊梦,窗破⽉寻⼈。
与酒有关的典故

与酒有关的典故酒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
这些典故不仅仅是关于酒的传说和故事,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的瑰宝。
以下是与酒有关的十个典故,让我们一起领略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酒仙李白李白被誉为“诗仙”,同时也是一位酒仙。
他的许多诗作都是在醉酒状态下创作出来的,如《将进酒》、《月下独酌》等。
李白的酒诗不仅展现了他的豪放不羁,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二、杯酒释兵权北宋初年,宋太祖通过一次酒宴成功地解除了大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军权,这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这个典故不仅反映了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权力斗争的微妙和智慧。
三、酒池肉林“酒池肉林”典故出自商纣王时期,描述的是纣王奢侈荒淫的生活。
他建造了大型的酒池和肉林,整天这个典故被用来形容极度奢侈和放纵的生活方式。
四、青梅煮酒论英雄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在一次青梅煮酒的宴会上讨论天下英雄,预言了未来的局势。
这个典故常用来形容英雄间的豪情壮志和深沉谋略。
五、鸿门宴项羽在新丰鸿门设宴招待刘邦,表面上是宴请刘邦,实际上是暗藏杀机。
在这次宴会上,发生了许多曲折离奇的故事,最终刘邦得以逃脱。
这个典故常用来形容暗藏杀机的宴会或危险的局面。
六、温酒斩华雄三国时期,关羽在温酒未冷的时间内斩杀了敌将华雄,展现了他的英勇无比。
这个典故不仅展示了关羽的武勇,也体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英勇。
七、醉打蒋门神《水浒传》中的武松为了给兄长报仇,在醉酒状态下打死了恶霸蒋门神。
这个典故表现了武松的英勇和正义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黑暗面。
八、酒神杜康杜康被认为是酒的发明者,因此被尊称为“酒神”。
这个典故说明了古代中国酿酒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也体现了人们对杜康的尊敬和崇拜。
九、斗酒诗百篇唐朝诗人李白有“斗酒诗百篇”的豪放之举,意指他在醉酒状态下创作出大量的诗歌作品。
这个典故不仅展示了李白的才华横溢,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酒与文学创作的独特理解。
十、把酒当歌曹操在《短歌行》中写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了他面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和对酒的特殊情感。
古代诗人饮酒的场景

饮酒:古代诗人诗意生活
1.静夜思:李白独自坐在月下,一边喝酒,一边吟诗。
他挥舞着手中的酒杯,
感慨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此时的他,情感深沉,思维活跃,一首首优美的诗篇从他的心中涌出。
2.清明山居图:王维在青山绿水间,坐在小屋前,手持酒杯,欣赏着周围的
景色。
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平静的笑容。
这个场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让人感到生活的美好和舒适。
3.夜宴桃李园:杜甫与朋友相聚在桃李园中,大家坐在花丛中,手持酒杯,
欣赏着月光和美景。
他们欢声笑语,畅谈人生,互相敬酒。
这个场景给人一种欢乐、热烈的感觉,展现出诗人和朋友们的亲密关系。
4.登高远望:孟浩然登上高山,举目远望,手持酒杯,感慨着大自然的壮丽
和人生的意义。
他心潮澎湃,诗兴大发,一首首豪迈的诗篇从他的心中喷涌而出。
这个场景给人一种豪迈、豁达的感觉,展现出诗人的远大胸怀。
5.江南春:白居易漫步在江南的春天里,手持酒杯,欣赏着绿树成荫、百花
盛开的景色。
他沉浸在这美好的春光中,心中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这个场景给人一种愉悦、轻松的感觉,展现出诗人的美好心情。
这些场景都是古代诗人饮酒时的写照,透过这些场景可以看到诗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
关于李白诗人与酒的故事

关于李白诗人与酒的故事李白是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这诗仙的由来与酒还有点渊源。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李白诗人与酒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李白与酒的渊源说到李白,或许家国是可以不提的,或许时势是可以不顾的,但是“酒”是不得不说的,对于李白来说,或许除了他的诗,真正陪伴他的只有酒,他不像杜甫,沉郁顿挫,不喝酒也能过,他的诗更多的体现他个人的魅力,那种自由自在的畅想,而在这样的时候酒就是他最好的伴侣,他是诗仙,他也是酒仙。
杜甫曾经写过《饮中八仙歌》,其中提到李白是这么说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是的,酒后的李白就是这么的狂放,就是这么的傲气,这时候的李白散发出的不羁的光芒,是令人敬仰的。
李白的生活中处处有酒,也时时刻刻都离不开酒,花前月下、亭台楼阁、皇宫宴席、孤舟独饮,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落魄之际,李白都在饮酒,似乎喝酒已经深入到了李白的灵魂深处,只要有酒,李白就能快乐。
《将进酒》是李白一生中对于喝酒最好的诠释,高兴时他劝人喝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寂寞难耐的时候他也劝人喝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而且他喝酒还喜欢叫上一大堆的人,大家热热闹闹的“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不是人,他是谪仙,他只是从天上来凡间度假的,所以人间的生活和他格格不入,所以人间的繁华被他弃若敝履,而只有在酒后,李白才能回到自己的世界之中,才能有“一醉累月轻王侯”的畅快淋漓,才能有“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上高楼。
”的洒脱豁达。
于是李白和酒相伴了一生,在半醉半醒中渡过了自己的一生。
李白简介李白古代的浪漫诗人,出生于公元701年,家世和出身不详,据说是在西域碎叶城出生的,后来跟着父亲到了绵州昌明。
关于他的高祖有说法是兴圣皇帝,也有人推测是唐太宗的兄弟。
李白五岁的时候开始识字读书,这其中还发生了铁杵磨针的故事。
李白十五岁的时候就能写诗作赋了,并接触到了道教,在游历过相邻周郡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因而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开始远游。
古代喜欢喝酒的诗人有哪些

古代喜欢喝酒的诗人有哪些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文学作品里显现的尤为突出,在诗词中,酒成为一种表达感情的媒介,诗人和词人们喜欢通过饮酒后的醉酒状态来抒发自己内心感受。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代喜欢喝酒的诗人,欢迎大家阅读!
1、李白
李白斗酒便有诗百篇,喝醉了就在长安街道上的酒肆中睡觉,君王看见以后唤他上船,李白不屑一顾,自称为“酒中仙”。
在他的一生当中,后人眼里的李白,轻狂、天才、爱酒这三个标签缺一不可。
2、白居易
作为李白的粉丝之一,白居易诗写得好,喝酒也没有落于下风。
在他的家中有一个酒库,床头也时常摆放着酒坛,白天要喝,晚上要喝,一个人要喝,有朋友来更是要喝。
他在山间野地喝过酒,在寺庙道观也要喝,赏雪要喝,泛舟也要喝。
3、杜甫
杜甫不用多说,比起白居易,和李白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杜甫堪称李白的头号粉丝,正如后世所调侃的那样:李白爱写酒,杜甫爱写李白。
杜甫是个称职的粉丝,要学习偶像写诗,更要学习偶像喝酒。
普普通通的喝酒自然不是偶像喝酒的精髓,所以白日放歌和纵酒再搭配不过。
4、苏轼
苏轼作为一个晚辈酒喝的倒是温婉了些,但是他和酒的缘分可不浅,毕竟他自己也说过:“使我有名全是酒,从他作病且忘忧”。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赏月的时候喝酒,于是就有了《水调歌头》,赤壁游玩的时候喝酒,就有了《赤壁赋》。
5、陶渊明
陶渊明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在路边悠然采菊花的隐士形象。
一生不得志的陶渊明除了爱菊,剩下的便是爱酒了,即便在穷困潦倒需要靠友人救济的时候,朋友除了给他粮食,总要附带送上两坛酒,想来
也是对他的性情十分了解了。
酒与诗人的诗句

酒与诗人的诗句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片段)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别的不说,自从这首诗后,杏花村酒,名扬天下,这就能说明一切。
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春游王令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凉州曲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就像战场的壮行酒,不过更过于悲壮。
少年行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关于酒的古诗词

关于酒的古诗词
酒,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们对酒的热爱也是众所周知的。
古代的诗人们也经常用酒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写出了许多关于酒的古诗词。
比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首诗歌
把酒与人生的短暂相比,提醒人们要把握时间,尽情享受人生的美好。
另一首著名的酒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首诗歌把酒与英雄豪杰联系在一起,把酒当作是英雄豪杰的象征,表达了古人对酒的尊重。
还有一首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明月清风月照人。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银盘里一面横,青玉杯中一两清。
欲饮琵琶马
上催,解缆楚云开口说。
”这首诗歌把酒与月亮联系在一起,把酒当作是月亮的象征,表
达了古人对酒的热爱。
以上就是关于酒的古诗词,它们把酒与人生、英雄豪杰、月亮等等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古
人对酒的热爱,也提醒人们要把握时间,尽情享受人生的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人与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许是酒能给诗人们带来思想的自由驰骋,带来文章的生花妙笔,中外的许多诗人都喜欢饮酒,而在中国的古代,有一群诗人,更是嗜酒如命,而且喝酒喝出了豪气,喝出了名气,更喝出了才气。
与酒为伴,诗人们便少了些红尘俗世的无奈与落寞,平添骨子里的几许潇洒、飘逸、放纵。
有酒壮胆,诗可如利器,亦可如珍馐,也可似音乐,还可以像美人。
在酒的世界里,诗人兴然执笔,酣畅恣肆,摆脱了所有内外的束缚,进入到艺术创作的自由王国,于是创作出了大量流传千古的不朽佳作。
饮酒,饮出了才气,且最为浪漫的,莫过于唐朝。
那是一个繁华鼎盛、空前绝后的朝代。
那个年代,令人怀念,令人魂牵梦萦。
唐朝的诗人与酒结下了千古奇缘,李白与白居易堪称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李白终生嗜酒,喝酒的名气几乎与他的诗歌不相上下。
人们称李白为“诗仙”,更不忘给他配上一个相当的雅号“酒圣”、“醉圣”。
李白钟情于酒,酒也成就了李白。
李白的一生写下了大量以酒为题材的诗作,如《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将进酒》、《山中与幽人对酌》、《月下独酌》等,其中《将进酒》可谓是中国酒文化的宣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饮酒后,才思更为敏捷,精神更为超拔。
有杜甫的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其情其景,令人叹服!
中唐大诗人白居易一生与酒为伴,更喜欢与众人共饮同乐。
每当良辰美景,他便邀客而至,先拂去酒坛上的灰尘,然后打开诗匣,再捧出丝竹。
于是乎,一面饮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
席间,有家僮奏《霓裳羽衣曲》,小妓歌《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
白居易六十七岁时,写下了《醉吟先生传》。
文中的醉吟先生,实指自己。
饮酒,能够饮出真性情者,莫过于陶渊明。
“彭泽去家百余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因贪酒,而求官,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刚正人格,让诗人忍痛割爱,高唱《归去来兮辞》,然后退隐田园。
即使在清苦的田园生活中,诗人仍“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保持着一种自娱的生活心态。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人不是一个种田好手,但绝对是一位酿酒大师。
这样一位酒不离身,身不离酒的伟大诗人,有时也会陷入窘境: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即便如此,诗人对酒的嗜好仍丝毫不减。
陶渊明晚年的时候,有一次已经断炊很久了,正逢江州刺史檀道济到访。
檀刺史赠之以酒肉,却被诗人断然拒绝。
陶渊明固然好酒,但更坚守自己的志趣。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这恐怕就是陶渊明从酒中悟出的人生意趣吧。
饮酒,饮出了豪放大气的莫过于苏轼。
苏轼一生坎坷,仕途艰难。
但几乎一生都豁达开阔。
这与他从酒那里取得了人生之道、生活之理不无关系。
“酒醒还醉还醒,一笑人间千古”、“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
苏轼与同僚、下级以及乡野百姓,都相处得极为融洽,这其中,酒,是桥梁。
苏轼的许多名篇,大多是酒后所作。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等。
饮酒,可以使人变得放荡。
这一类诗人中以北宋大词人柳永为最。
少年时代的柳永才华横溢、志向远大。
曾到汴京应试,由于当时的宋仁宗重“策对”而轻词曲,重理学而轻文学。
再加之柳永擅长词曲,常为歌妓们填词作曲,所以仁宗皇帝送
了他四个字:且去填词。
柳永受到这种轻蔑和打击后,从此变得玩世不恭,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最终过起了放荡不检、妓院为家的流浪生活。
官场失意,情场得意。
偎红依翠,醉酒高歌,词人的才华在这里派上了用场,并将之发挥得淋漓酣畅。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拥香衾,欢心称,无限狂欢乘酒兴”等等。
在中国古代,嗜酒者多矣,喜饮者更多。
诗人们喜欢饮酒,不外乎两个原因。
其一为了规避尘世的烦扰,求得心灵平静,不免要借酒浇愁,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其二,有一部分诗人,起先是出于各种原因而沾上了酒,而后发现大脑在酒精的麻醉之下,能激发出创作灵感,同时可以摆脱某些固有的束缚,而让诗词创作进入到自由的境界,使创作能力得以提升,于是乎,对酒情有独钟起来。
诗人们醉酒后,喜欢给自己起个雅致的称呼。
蔡邕称自己为“醉龙”,皮日休自称“醉士”,王绩称“斗酒学士”,最有名的恐怕要数“竹林七贤”中的刘伶了。
因嗜酒如命,被世人称为“酒鬼”。
时传“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伶”,他的一生与酒共存亡。
杯中长日月,酒里见精神。
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那些嗜酒的诗人们,已然离我们远去,在他们传诵千古的佳作中,后世的人们依稀品味着,欣赏着,沉醉着……
其实,人生中的诸多不如意,是上帝在考验我们每一个人,不过,因人而异,各有不同。
这就需要我们去学着调节,去学着理性看待。
既不沉湎于狂饮之中,寻求片刻的麻醉而导致损伤健康的身体,也不看破红尘,消极遁世。
只要掌握好人生的方向盘,善于变换角度思考,积极乐观面对,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随着自己的心意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菜根谭》中的这句话,愿意与诸位嗜酒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