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向“”靠近文档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2篇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8a4f6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c.png)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 (3)《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 (3)精选2篇(一)《师道:为师亦有道》是一本关于教育与教学的书籍,它强调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责任。
在阅读这本书后,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第一,教师是社会责任重大的职业。
书中强调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成长。
这使得教师的职业角色超越了传统的教育界限,成为社会的引导者和榜样。
第二,教育要注重个体差异和学生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书中提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潜力。
第三,教师要不断学习和进步。
教育是一个不断更新的领域,教师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书中提到了教师要具备的各种技能和能力,如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等。
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教育的需求。
第四,教育要关注整体发展。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书中提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交能力等。
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师道:为师亦有道》通过探讨教育的本质和教师的角色,引起了我对教育的思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充满责任和挑战的工作。
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不断学习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
这本书对我在教育道路上的自我成长和追求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 (3)精选2篇(二)《师道:为师亦有道》是一本关于教育和师生关系的书籍,它探讨了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建议。
从我的阅读中,我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启示和心得。
首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引导者。
学习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
![学习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0dba33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0.png)
学习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学习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读着《师道:为师亦有道》,我反思自己的工作,发现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教育这片沃土中走过了二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自己总觉得对待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是易如反掌的事,有点飘飘然,也就有点倚老卖老的坏习惯了。
其实教师肩负培育“祖国花朵”的重任,首先应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刻苦学习各类知识,让自己的知识面尽量最大化,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使知识不老化,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在教学中开展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并一直笔耕不辍,才至于误人子弟。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的“一桶水”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应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来充实、更新。
正如书中所说,“发现自己的书架已经尘封多日,说明你的精神已经开始空虚。
这时你就应该去亲近那些久违的书籍,在读书中滋养你的心灵,滋润你的生命。
如果发现你的精神财富支出得厉害,甚至消耗殆尽,这时,你就应当建立心灵帐本,把所缺的、所丢的、所消磨的东西列一个清单,然后制订计划,设计方案,努力弥补,让精神财富重新回到你的心灵之仓。
”读书,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追求。
因此,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思想。
教师,需要学识。
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神采飞扬。
学识源于读书,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如果教师不能把握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地读书,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
年纪再大,也别倚老卖老,不然,光凭一大把赤裸裸的年纪,没有渊博学识的教师是得不到社会与学生应有的尊重的!读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教师,需要读书。
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
读书的人是天上的星星,明亮中多了一份深邃。
要想做一个有主见有内涵的现代教师,读书仍然是必经之路。
只有读书,才能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炼成为值得学生终身阅读的“圣贤之书”。
教师读书笔记《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
![教师读书笔记《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9fc7703a5e9856a561260e2.png)
教师读书笔记《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师道:为师亦有道》——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已经被它深深吸引了。
于是,借来同事的书,利用暑假细细研读。
第一次翻到目录,我就更兴奋了。
这明明就是无数优秀的一线教师传递给我们的宝贵的经验和心声。
无论是老师的自省,还是站在学生角度的思索,或是实践中的疑惑都使我受到极大的启发。
可以说这本书为我的成长积蓄了更丰富的资源。
然而合上书本,《“夜莺”的歌声该停歇了》这篇文章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文中,作者建议删掉教科书中《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两篇课文。
作者认为这两篇课文是在歌颂和宣扬儿童直接参加战争的事迹,并在文中一再强调这两篇文章违反了《联合国禁止儿童参加战争公约》。
我执教过这两课,但我在备课和上课时,脑海里呈现的仅仅是“夜莺”和雨来聪明、机智、勇敢、坚毅的可爱而伟大的形象。
而且课堂上我们希望孩子通过这两课的学习所明白的也正是这一点。
再者,抗日战争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段不容忘记的历史。
抗日战争中有很多像雨来一样伟大的孩子。
这些伟大的孩子难道就因为一个公约而应该被忘记么?那么照作者的思路,我们更不应该学习《王二小》,因为文中敌人残忍的杀害了我们的小英雄。
呜呼哀哉!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如果我们的孩子渐渐淡忘了这些英雄,渐渐淡忘了这段历史,那么我们革命前辈以鲜血传承的革命品质也将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我坚信,学者在编教科书时,也在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但是《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王二小》诸如此类的课文,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最合适的知晓那段历史的敲门石。
在不久的将来,在他们正式开始学习这段历史的时候,他们会有更深的理解。
我也相信,这些小英雄的形象会在他们心中萌芽,并灌入新时代的给养,从而衍生出责任感、使命感,使自己成为时代英雄,例如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等。
因此,我也要说,“夜莺”的歌声不该停!。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精品文档】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8aeb11c0b4c2e3f572763de.png)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
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
暑假,认真学习了马朝宏老师主编的《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收录了《中国教师报》“新观察”版发表的一线教师所撰写的评论和教学随笔。
所收录文章虽历时六年,但仔细体会发现这些文章都倡导和追求一个信念,那就是:尊重生命、以生为本。
正像这本书在序言中说: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
“尊重生命以生为本”就是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下,强调教师要心系学生,把学生的事情、利益,尤其是学生的成长发展时刻放在心上,努力引导、培养学生,竭力关爱、服务学生。
一、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以人为本”理念,要求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感情、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中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对学生应多有信任、理解和宽容,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
学《师道:为师亦有道》有感
![学《师道:为师亦有道》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c63969631711cc7931b7164c.png)
学《师道:为师亦有道》有感今年暑假,我仔细研读了马朝宏老师所著的《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拿到这本书仔细看看封面,悟悟书名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顿悟。
师道就是老师说,第一个道是说的意思,第二个道是路径、方法的意思。
为师有道,道在何方?本书立足教师成长,审视教育本真,解读教师生命状态,分享教师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
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
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是为师之道,更是为师之德!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
标题简洁而概括。
这本书都是收录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正如前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
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
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
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的美好。
”这本书中的文章给了我很多启迪和思考,也使我感受到智慧的快乐,也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思考自身现在的问题。
其中《学习的动机和快乐》这篇文章给我的思考不是文章本身的哲理:“孩子之所以厌学,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和老师喜欢控制他,父母和老师太喜欢使用口头奖励,物质奖惩等外部因素控制孩子了,而不去想方法增强的内在动机。
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始动机,做什么都在乎外部的评价。
”我思考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浮躁的,功利的社会,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我们的周围都是这样,我们如何做好自己,如何利用外部动机?我又思考:我们有多少教师享受到职业的快乐?我们的孩子又有多少享受到成长的快乐?为什么我们都希望快乐的成长,可事实不是这样,是谁偷走我们的快乐?这些思考,又使我们回到教育的目的上来。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414b50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1.png)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师道:为师亦有道》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通过对教师职业的思考和教育实践的案例分析,探讨了如何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联系,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等问题。
阅读这本书让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于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的基本看法和认识,它是教师行为的指导原则。
一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深入了解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知识,还要不断学习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其次,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支持和指导。
此外,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育的基础。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教师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质,让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和发掘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引导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塑造他们健康、快乐的人生。
总的来说,读《师道:为师亦有道》让我深刻认识到做一名教师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进步,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引路人,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向“优秀”靠近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向“优秀”靠近](https://img.taocdn.com/s3/m/e851440e195f312b3069a523.png)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向“优秀”靠近关于《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向“优秀”靠近》,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小假,丝丝春雨像缠绵的少女,轻叩大地的心扉。
在“滴答——滴答”雨声的伴随下,我读完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
它荟萃了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教学随笔,一篇篇具有生命力的文章审视了教育的本真,解读了教师的生命状态,分享了教师成长策略,明晰了教师立场,重塑了教师信仰。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这样几个关键要素。
一、守住一盏明灯——理想一直都敬佩于孔圣人的学识才能,今天读了《那盏心中的明灯》,才觉得他更让人钦佩的应该是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当各诸侯国在追名逐利时,他全然不顾名利的诱惑,带领弟子在列国间奔走十四年,即使在饥饿困苦中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
理想是一盏明灯,照亮心扉,指明前行的方向。
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踏踏实实地坚守在教育的岗位,专心致志地、心无旁骛地教书育人。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教师的心中已经不小心地熄灭了这盏理想之灯。
近年来,商机和诱惑像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充斥在教师的身边,也有不少教师禁不起诱惑将视角转向其中,热衷做淘宝和微商,一些学校和办公室里出现了不和谐的风景。
还有的教师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别的行业光鲜亮丽,教师行业黯淡无神,天天在怨声载道中昏昏度日。
教育是一个良心活,缺少教育理想,我们既愧对自己的良心,又感受不到教育生活的情趣。
这是一个浮华的社会,我们应该守住心中的一盏明灯——理想,只有守住理想才能脱离低级趣味,只有守住理想才能凝神聚力投向学生和教学,只有守住理想才能听到学生成长拔节的美妙声响。
守住理想,教育就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享受;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这样的教育人生岂不更美好更有高度? 二、播种一颗种子——爱心有人问李镇西老师:“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1]爱心是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doc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doc](https://img.taocdn.com/s3/m/a30980c3a98271fe910ef9aa.png)
面目可憎、俗不可耐”;那么,长时间不读书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教育者。
暑假又到了,学校推荐了几本书,人要活到老就应学到老,我是一个只会买书,但是很少看书的人。
把书买到家,总是心中想会有时间看的;直到今天,看的也很少。
但是我要写作业的,于是,匆匆看过一些,并把一些自己的学习内容和一些感悟写下来,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教育教师读物,其主旨正如书的封皮上所写:“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
”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
标题简洁而概括。
这本书都是收录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正如前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
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
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
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的美好。
”这本书中的文章给了我很多启迪和思考,也使我感受到智慧的快乐,也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思考自身现在的问题。
不要抢占学生的舞台学习的动机和快乐:这篇文章给我的思考不是文章本身的哲理:“孩子之所以厌学,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和老师喜欢控制他,父母和老师太喜欢使用口头奖励,物质奖惩等外部因素控制孩子了,而不去想方法增强的内在动机。
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始动机,做什么都在乎外部的评价。
”我思考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浮躁的,功利的社会,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我们的周围都是这样,我们如何做好自己,如何利用外部动机?我又思考:我们有多少教师享受到职业的快乐?我们的孩子又有多少享受到成长的快乐?为什么我们都希望快乐的成长,可事实不是这样,是谁偷走我们的快乐?教师,需要读书。
学习师道:为师亦有道感悟.docx
![学习师道:为师亦有道感悟.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2a914b7647d27284b7351c4.png)
学习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暑假期间,教委办分发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安排我们拜读,我感到很幸运。
读完之后,感触也很深。
这虽然是一本其貌不扬的书,但却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畅销的读物之一,也许你只需要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把它读完,但它传递给你的理念却让你掩卷深思,它教会我们独立思考,且思且行,不断认识自己,认识教师这个职业,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智慧有加、人格健全的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的品质的人,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
或许有人说,唐朝诗人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写的不就是老师吗?很伤感,很凄凉啊!是的,辛苦劳累,呕心沥血,正是教师职业的特点。
一堂堂人生课,教师循循诱导,谆谆教诲;一册册作业簿,教师要轻轻展开,细细品评;一个个疑问,教师苦苦思索,耐心解答……教师之苦在于劳心。
但是,教师职业又可以作另外的诠释。
年轻的教育家袁卫星老师说:“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有一句歌词唱的好:“平平淡淡才最真!”我认为我们教师要以关怀学生的幸福为原则。
幸福有多远,我们为师者要像对待一个人一样的给予学生幸福,给予学生幸福从被爱、接纳、欣赏开始,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爱,接纳学生的个体差异,欣赏学生的个性。
有人说,做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因为我们面对的不只是一名学生,而是他的整个家庭、你要操心的不只是他们的学习,还有他们的精神。
于是,我们就在这样一种平凡与平淡中用自己的良心去付出,实实在在、默默无闻、不求索取——这,有谁说不是一种高尚的奉献呢?没有奉献,何来爱的回报?就是这种平静的奉献,这种源自良心的付出让我们活得更加充实,更加幸福!教师这个职业虽是平淡的,但有真情在,是幸福的。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幼儿园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8472e45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a.png)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幼儿园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是关于“师道为师亦有道”的。
听了以后,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心里有点想法。
老师说,做老师也有很多讲究,不只是教我们写字、做题目,还要做我们榜样,教我们怎么做一个好人。
哇,老师每天都要教这么多事情,真是辛苦啊!
我记得老师还说,作为老师,不只是要教我们知识,还要教我们怎么有礼貌,怎么尊重别人,怎么在班级里做一个好朋友。
每次我做错事,老师都会耐心地提醒我,告诉我该怎么改正。
我好像也明白了,老师教的,除了字和算式,还有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也想长大以后做个像老师一样的人,能够帮助别人,做个有道德的人。
以后我在幼儿园里,要更听老师的话,做个乖孩子,和小伙伴们做好朋友,大家一起进步!嘻嘻,我要努力哦,老师一定会喜欢我这样做的!
—— 1。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1ce185b4afe04a1b171de3f.png)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提要: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
教育的实质在于开启智慧、健全人格,塑造心灵,培养自主性、创造力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后,我颇有感触:为师有道,道在何方?本书立足教师成长,荟萃一线教师精彩评论和教学随笔,审视教育本真,解读教师生命状态,分享教师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
为师之道,更是为师之德!通过细细的揣摩,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
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
教育的实质在于开启智慧、健全人格,塑造心灵,培养自主性、创造力。
遵守师道就要就要尊重学生人格,不侮辱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遵守师道就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去质疑甚至去异想天开;遵守师道就要要大教育胸怀,关注一切学生,关注学生的一切。
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
对学困生负责。
帮助学困生是教学工作的重任,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学困生。
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上、情感上应给予特殊的关顾,如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使他们从心底知道老师时刻关注他们的进步。
总之,为师亦有道,根本在于尊重生命,以生为本,让学生都能在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这应该是我们心中最美的愿望!。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体会心得:向“出色”挨近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体会心得:向“出色”挨近](https://img.taocdn.com/s3/m/dd031fa7a8956bec0875e3e5.png)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体会心得:向“出色”挨近清明节小假,微微春雨像缠绵悱恻的美少女,轻叩地面的心弦。
在“滴嗒——滴嗒”雨的声音的随着下,我看完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
它汇萃了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教学随笔,一篇篇具备活力的文章内容思考了文化教育的本色,讲解了老师的性命情况,共享了教师成长对策,明确了老师观点,重构了老师信念。
看完这本书,我认为变成一名出色的老师务必具有那样好多个重要因素。
一、守好一盏明灯——理想化一直都钦佩于孔圣人的见识才可以,今日读过《那盏心中的明灯》,才感觉他令人敬佩的应该是他对理想化的固执追求完美。
当各诸侯王在追逐名利时,他不得而知名与利的引诱,领着徒弟在列国间奔波十四年,即便在挨饿艰辛中也永不放弃自身的理想化追求完美。
理想化是一盏明灯,点亮心弦,指出向前的方位。
一名出色的老师一定必须有坚定不移的坚定理想信念,才可以安安稳稳地恪守在文化教育的职位,全神贯注地、心无杂念地立德树人。
殊不知,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发展趋势,许多老师的心里早已一不小心地灭掉了这盏理想化之灯。
近些年,创业商机和引诱像如雨后春笋地生长发育起來,充溢在老师的身旁,也是有许多老师经不起引诱将角度转为在其中,热衷于开淘宝店和微商代理,一些院校和办公室里发生了不和谐的景色。
也有的老师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感觉其他领域光彩照人,老师领域暗淡没神,每天在叫苦不迭中头昏昏过日子。
教育是一个良知活,缺乏文化教育理想化,大家既有愧自身的良知,又体会不上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的乐趣。
这是一个喧嚣的社会发展,大家应当守好心里的一盏明灯——理想化,仅有守好理想化才可以摆脱庸俗,仅有守好理想化才可以凝神聚力看向学员和课堂教学,仅有守好理想化才可以听见学员发展抽穗的美好响声。
守好理想化,文化教育就并不是一种放弃,只是一种享有;并不是维持生计的方式,只是日常生活的自身。
那样的文化教育人生道路岂不更幸福更有高宽比?二、栽种一颗种子——善心有些人问李镇西教师:“当一个优秀老师最基本上的标准是啥?”他不加思索地那样回应:“有着一颗爱学生的心!”[1]爱心是全部的老师都应当具有的最基本上的标准。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经验领悟向优秀靠近经验领悟范文大全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经验领悟向优秀靠近经验领悟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a2ad24add3383c4ba4cd229.png)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向“优秀”靠近(2)_心得体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尊严是儿童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
”[4]尊重学生就要爱护学生自尊心,不要用冷嘲热讽侵蚀学生的尊严,不要用不文明的动作伤害学生的自尊!四、拥有一种情怀——诗性一次给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到高中时期去马陵山野炊,学生们异口同声地问:“老师,你高中在哪儿上的?这么幸福啊!”他们个个满脸红光,小眼里放射着羡慕的光芒.学生们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对美、对自然、对自由的向往。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拥有一种诗性情怀,让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让学生们的生活色调更多彩。
当春天鼓起了第一朵花苞,领着学生去触摸生命的绽放;当满校园铺满了新绿,带着学生去轻嗅生命的清香;即使绿色消失了,也可以引导学生欣赏金黄的美丽,捡拾飘零的落叶。
冬天更有一番别致的风景。
今年第一场雪,早上我领着学生在白雪皑皑的校园里拍照留念,学生千姿百态,每一张笑脸都表明了他们心中的幸福和满足。
中午,我刚到学校,一群学生就拉着我向校园杉树林跑去,原来他们给我堆了几个雪人,每个雪人都系着红领巾,笑眯眯的.充满诗性情怀的教师更能轻易走进学生的心灵,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美好的教育意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尊敬的教育者们,请时刻都不要忘记:有一样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式都没有作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
"[5]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儿童拥有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让我们像王呈伟老师那样少一点功利焦虑,多一点诗性张扬!五、保持一种状态——学习朱永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说:“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6]现代日新月异,知识更替迅速,尤其是教育行业,面对的是生命的塑造,心灵的教育,各种理念和精神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要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来适应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需要热爱读书,读一些教育专著,学习教育们睿智的教育方法和他们对于教育对于学生的热爱;读一些专业书籍,锤炼巩固专业知识;读一些教育,观察教育动态;读一些文学书籍,提高文学素养;读一些哲学方面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把握教育教学的规律;此外还有必要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这样可以和学生引起情感共鸣,更有利于建立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 精品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7f5f1a43f242336c1eb95ea2.png)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正像这本书在序言中说: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外一个生命的影响.尊重生命以生为本就是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下,夸大教师要心系学生,把学生的事情、利益,特别是学生的成长发展时刻放在心上,努力引导、培养学生,极力关爱、服务学生.一、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以人为本理念,要求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感情、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中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对学生应多有信任、理解和宽容,建立人性的、***的、的师生关系.如何才能真正地尊重学生呢?(一)教师要同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教师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不可粗鲁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要耐心肠听取他们的意见,有时乃至是错误的意见.(二)教师要由衷的信任学生,信任是催人向上的气力,信任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固然,信任不即是放纵.(三)教师要善于自我克制,特别是在震怒和急躁的情绪下,要沉着、冷静,不能意气用事,更不能迁怒于学生.二、全面了解,关爱学生要做到以生为本,全面增进学天生长发展,还得要全面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受长时间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只关注自己的课堂,而不关注学生的课外;只关注学生对自己如何,而不关注学生对他人怎样;教师教书育人,不单单是传授知识,还要育人为先,增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尽心尽职,服务学生安心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这是各行各业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作为塑造灵魂的教师更应如此.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教师更要心系学生、服务学生,要有诲人不倦、忘我奉献的精神,努力进步职业道德.四、坚持依法教育学生教师教育学生的行为、举止、内容、权益等不得与国家各种法律相冲突、相违反.然而在夸大依法治国的今天,一部份教师的法律意识却很淡薄,乃至知法犯法.在这些教师眼前,学生最基本的一些权益,如受教育权、人格权、人身权等都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何谈得上以生为本、全面发展学生?所以遵守师道就要就要尊重学生人格,不欺侮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遵守师道就要遵守教育教学规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往体验、往探究、往质疑乃至往想入非非;遵守师道就要要大教育胸怀,关注一切学生,关注学生的一切(学习成绩、身体健康、心里健康、道德养成等).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今年暑假,领导为我们全体教师推荐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借到这本书仔细看看封面,便勾起了我浏览与求知的欲看,为师有道,道在何方?本书立足教师成长,荟萃一线教师出色评论和教学随笔,审阅教育本真,解读教师生命状态,分享教师成长策略,明晰教师态度,重塑教师信仰.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做一个有思想、有寻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本书是一本教育教师读物,其主旨正如书的封皮上所写:审阅教育本真,聆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态度,重塑教师信仰.这也是为师之道,更是为师之德!通过细细的琢磨,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愿与大家一同分享:这本书在序言中说: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外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的实质在于开启聪明、健全人格,塑造心灵,培养自主性、创造力,我觉得要想给孩子们一个健全的人格,一个健康的心灵,和我们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所以,一个老师的师德是十分重要的,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做一个有思想、有寻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本书为我今后如何更好地成为一位优秀教师指明了方向.做为教师,应当为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不断地学习储备各种知识,时时进步本身的素质.我们首先得使我们的知识不老化,所以得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满足已有的那点滴学问.由于学生可以谅解一个吹毛求疵的老师,但不能谅解一个无知无能的老师.所以,由一桶水到一条源远流长的河的演化,是我们做为教师的知识寻求的觉醒.只要还在教学岗位上,就要不断地寻求.读书,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寻求.因此,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当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思想.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读书的人是天上的星星,明亮中多了一份深邃.要想做一个有主见有内涵的现代人,读书依然是必由之路.只有读书,才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寻求、积淀自己的教育聪明,才能修炼成为值得学生毕生浏览的书.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一直以来,人们对教师的定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关怀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影响学天生长的重要他人.好的老师能让人一生幸福,不好的老师能让人一生痛苦,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都要成为学生重要他人.如何成为学生重要的他人呢?《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书中精选了2019年—2019年的《中国教师报》新观察版,以评论和教学随笔为主,展现了一线教师的思考;本书以态度、信念、冷眼、策略、忧思五大板块,审阅了教育本真,聆听着教师忧思,分享了成长策略,明晰了教师态度,重塑教师信仰.如何成为学生生命中重要的他人呢?我以为教师必须要特别有爱心、要有学问、有修养、爱读书.在《师道:为师亦有道》一书中谈到: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外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聪明,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定,进而到达独立行到,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教育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得美好.教师的职责是尊重、鼓励、唤醒.首先教师要关心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亦师亦友的关系,才能让孩子觉得老师、学校都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童年是快乐的.对学生的一句关心的话,一句表扬的话,一个笑脸,一个赞美人的手势,一张喜报,一个嘉奖,都会让学生感遭到暖和.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多一些选择,多一些空间,让学生感受教室是布满生命气味,学校是布满生命暖和.。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f9556c99a417866fb94a8e61.png)
《师道:为师亦有道》念书心得教师,需要学问。
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有关知识经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讲堂上左右逢源、神彩飞扬。
学问源于念书,处在不停的发展变化之中。
假如教师不可以掌握准时代的脉搏,不停地念书,拓展视线,增加学问,不单不可以教勤学生,反而会由于自己的落后而阻碍学生的发展。
可见,念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教师,需要念书。
念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
作家祝勇说: ( 念书 ) 像呼吸、吃饭同样自然,因此,真实的念书人,其实不张扬自己书读得多。
念书之于教师,就像歌手之于练声、枪手之于打靶,念书是教师的看家本事,一定融入到教师的平时生活中去。
北宋诗人黄庭坚说:三日不念书的人面目可憎、俗不行耐 ; 那么,长时间不念书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教育者。
暑期又到了,学校介绍了几本书,人要活到老就应学到老,我是一个只会买书,可是极少看书的人。
把书买到家,老是心中想会有时间看的;直到今日,看的也极少。
可是我要写作业的,于是,急忙看过一些,并把一些自己的学习内容和一些感悟写下来,我以为,这本书是一本教育教师读物,其要旨正如书的封皮上所写:审察教育本真,聆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清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崇奉。
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
标题简短而归纳。
这本书都是收录一线教师的教育议论和漫笔,正如序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使教师的发展。
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 ‘ 创新 ’ ,只要要教师一直理解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第一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
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品,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虑,独立判断,从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广博,精神坚毅的人。
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同样生活,像人同样活的美好。
这本书中的文章给了我好多启示和思虑,也使我感觉到智慧的快乐,也从另一个角度审察,思虑自己此刻的问题。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079de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73.png)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1读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不得不佩服这些作者的细致的洞察力和表现力。
我喜欢这样一段话:“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可能有其生长期长短的区别,有果实生长的差异,但都是一粒粒能向阳,能生长的种子。
”“一粒粒能向阳,能生长的种子”!这是多么形象有多么朴实的比喻!每一个刚入校园的孩子,都是怀揣着好奇,怀揣着希望的。
他们期待着走进校园,学习并认识他们所不了解的世界。
这是一个个充满探究的生命,对己对物都满怀欣喜,毫无芥蒂。
但我们可以看到若干年后,这些“种子”有的完全变了样,对学习不再好奇,不再探究,甚至于厌烦!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
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
读了此书我也深深的感悟到教育的希望在于我们每位教师的成长,离开了教师,任何制度、观念、政策都只能停留在空中。
我们应该为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而不断的学习储备各种知识,时时提高自身的素质,使我们的知识不老化,得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满足已有的那点滴学问。
因为学生可以原谅一个吹毛求疵的老师,但不能原谅一个无知无能的老师。
所以,由一桶水到一条源远流长的河的演变,是我们作为教师的知识追求的觉醒。
只要还在教学岗位上,就要不断的追求。
有读书,才能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炼成为值得学生终身阅读的“圣贤之书”。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2放假期间我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了马朝宏主编的《师道:为师亦有道》一书。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4篇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b4cd3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e.png)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4篇《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体会1趁着暑假我拜读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是一本教育教师读物,其主旨正如书的封皮上所写:“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
”里面的文章都是一线教师自己写的,他们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探求教育的本质,力求自己遵循教育规律,儿童成长的规律——这就是为师之道。
道即规律,道即孜孜的追求规律。
而不是评职称,拼分数,或者获得什么职务和奖励。
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
标题简洁而概括。
这本书都是收录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正如前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
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
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
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的美好。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更多的时候,在想着今天学生该交给我什么书面作业,字迹是否工整认真。
我们几乎没有想到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和学生一起做什么。
是带领他们到阅览室,还是去游泳池?篮球馆或许更好?我们很少揣摩学生的心思,他们今天是想学习高雅的舞蹈、悠扬的二胡,还是自由飞翔般的水上运动……其实,教育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难。
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
同样的,教师呢,作为活在孩子中间的成年人,和学生一起面对世界,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目的,要努力把舞台还给学生。
先学后教这种模式,课堂不喧嚣很宁静,学生能够沉下心来,静悄悄地学,静悄悄地思,只有心与课堂环境都静,学生才能学得进去,学得扎实。
当自学指导中的问题提出后,学生能自学会的,教师就不要讲,不要急于给出答案,但是遇到学生通过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还是要讲。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5b811c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0.png)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1《师道:为师亦有道》——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已经被它深深吸引了。
于是,借来同事的书,利用暑假细细研读。
第一次翻到目录,我就更兴奋了。
这明明就是无数优秀的一线教师传递给我们的宝贵的经验和心声。
无论是老师的自省,还是站在学生角度的思索,或是实践中的疑惑都使我受到极大的启发。
可以说这本书为我的成长积蓄了更丰富的资源。
然而合上书本,《“夜莺”的歌声该停歇了》这篇文章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文中,作者建议删掉教科书中《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两篇课文。
作者认为这两篇课文是在歌颂和宣扬儿童直接参加战争的事迹,并在文中一再强调这两篇文章违反了《联合国禁止儿童参加战争公约》。
我执教过这两课,但我在备课和上课时,脑海里呈现的仅仅是“夜莺”和雨来聪明、机智、勇敢、坚毅的可爱而伟大的形象。
而且课堂上我们希望孩子通过这两课的学习所明白的也正是这一点。
再者,抗日战争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段不容忘记的历史。
抗日战争中有很多像雨来一样伟大的孩子。
这些伟大的孩子难道就因为一个公约而应该被忘记么?那么照作者的思路,我们更不应该学习《王二小》,因为文中敌人残忍的杀害了我们的小英雄。
呜呼哀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如果我们的孩子渐渐淡忘了这些英雄,渐渐淡忘了这段历史,那么我们革命前辈以鲜血传承的革命品质也将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我坚信,学者在编教科书时,也在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但是《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王二小》诸如此类的课文,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最合适的知晓那段历史的敲门石。
在不久的将来,在他们正式开始学习这段历史的时候,他们会有更深的理解。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2篇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66c3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0.png)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精选2篇(一)读完《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我深深被其所传递的信息所打动。
这本书以教育为主题,表达了作为教师也应该有一种对道德的追求和承担的态度。
首先,我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了教师的责任感。
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工程师,他们肩负着培养和引导下一代的重任。
在书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和案例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强烈的责任感。
只有这样,才能够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
其次,我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道德修养。
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学习,而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在书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和案例强调了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修养。
最后,我深深被书中所传递的积极正能量所感染。
在这个浮躁和功利的社会,教育需要有一种温暖和关怀。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
在书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和案例告诉我们,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给予学生关爱和鼓励,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来影响和激励学生。
总之,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温暖的教育之书。
通过阅读,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作为教师我应该具备的道德、责任感和关爱。
这本书不仅对教育工作者有启发,也对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种积极的影响。
我会把这本书中的智慧和精神融入到我的教育实践中,努力成为一名有道德修养和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精选2篇(二)的老师学习,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这本书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 -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向那些已经取得成功的老师学习。
这些教师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他们的教学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
通过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方法,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些关键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教师。
其中一种方法是观察和模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向“”靠近文档Experience from reading "teacher's way: being a teache r also has a way": approaching the document of "excelle nce"编订:JinTai College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向“”靠近文档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清明小假,丝丝春雨像缠绵的少女,轻叩大地的心扉。
在“滴答——滴答”雨声的伴随下,我读完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
它荟萃了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教学随笔,一篇篇具有生命力的文章审视了教育的本真,解读了教师的生命状态,分享了教师成长策略,明晰了教师立场,重塑了教师信仰。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这样几个关键要素。
一、守住一盏明灯——理想一直都敬佩于孔圣人的学识才能,今天读了《那盏心中的明灯》,才觉得他更让人钦佩的应该是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当各诸侯国在追名逐利时,他全然不顾名利的诱惑,带领弟子在列国间奔走十四年,即使在饥饿困苦中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
理想是一盏明灯,照亮心扉,指明前行的方向。
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踏踏实实地坚守在教育的岗位,专心致志地、心无旁骛地教书育人。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教师的心中已经不小心地熄灭了这盏理想之灯。
近年来,商机和诱惑像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充斥在教师的身边,也有不少教师禁不起诱惑将视角转向其中,热衷做淘宝和微商,一些学校和办公室里出现了不和谐的风景。
还有的教师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别的行业光鲜亮丽,教师行业黯淡无神,天天在怨声载道中昏昏度日。
教育是一个良心活,缺少教育理想,我们既愧对自己的良心,又感受不到教育生活的情趣。
这是一个浮华的社会,我们应该守住心中的一盏明灯——理想,只有守住理想才能脱离低级趣味,只有守住理想才能凝神聚力投向学生和教学,只有守住理想才能听到学生成长拔节的美妙声响。
守住理想,教育就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享受;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这样的教育人生岂不更美好更有高度?二、播种一颗种子——爱心有人问李镇西老师:“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心是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
你可以没有高深的学问,但一定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样,学生在你的关爱下才能更健康阳光地成长!爱心是对古怪学生的理解,是对犯错误学生的宽容,是对困难学生的耐心,是对残缺学生的赏识,是对缺少亲情学生的关注……爱心包含在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温和的眼神,一个温柔的抚摸,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真切的行动……一次傍晚放学,我推着车子走到校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我面前,是班上的张佳文。
我疑惑地问她怎么还没走,她告诉我说她妈妈不在家,早上妈妈委托舅妈来接的,但是舅妈还没来。
我示意她坐在电车后座上,她腼腆地坐了上去,我小心翼翼地载着她,生怕把她带跌倒,因为当天下了新年的第一场雪,到处都是泥泞。
可是刚走到半路,电车就没电了,我只好慢慢悠悠地骑着,到了高坡的地方,为了省电,我就下车卖力地推着,就这样坚持着,终于把她送到了她舅妈家。
转回家时,电车已经偃旗息鼓了,我只有推着往家赶。
夜幕渐渐垂下,虽说有一钩月牙,却透着寒光,与两边的阴森的坟地相应。
我冷汗涔涔,像个孩子似的用尽浑身力气推起电车就向家里飞奔。
到了家里,打开手机,看到了手机上这样一条短信:老师,谢谢您!您到家了吗?张佳文。
虽然只有十几个字,但很温暖,因为它是一颗爱心撼动另一颗爱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用爱心去教育,教育就会变得简单动人的多。
三、学会一种艺术——尊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希望得到尊重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
”我们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会尊重学生是一种贴心的教育艺术,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可以开启学生封闭的心灵,可以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道路。
尊重学生就要像邓树松老师在《教育的“命运”与“缘分”》中指出的:尊重不同的“命”,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同生在一个森林里,但有挺拔的乔木,也有繁茂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蔓;有鲜艳的花朵,也有翠绿的小草……自然界如此,人亦如此,学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和发展的差异。
我们要承认并正确对待这种差异,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因人施教,不要嫌贫爱富,责难智力落后的学生。
尊重学生就要做到慎用对比,不要在公开的场合高高地捧起优生的优点,狠狠地贬低差生的不足,让差生无地自容,产生自卑,甚至人格和心理的障碍。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老师,您听我说》,其中有一条就证明了这一点:老师,在教室内,不要把另一位同学当作我的表率,我可能因此而恨他,也恨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尊严是儿童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
”尊重学生就要爱护学生自尊心,不要用冷嘲热讽侵蚀学生的尊严,不要用不文明的动作伤害学生的自尊!四、拥有一种情怀——诗性一次给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到高中时期去马陵山野炊,学生们异口同声地问:“老师,你高中在哪儿上的?这么幸福啊!”他们个个满脸红光,小眼里放射着羡慕的光芒。
学生们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对美、对自然、对自由的向往。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拥有一种诗性情怀,让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让学生们的生活色调更多彩。
当春天鼓起了第一朵花苞,领着学生去触摸生命的绽放;当满校园铺满了新绿,带着学生去轻嗅生命的清香;即使绿色消失了,也可以引导学生欣赏金黄的美丽,捡拾飘零的落叶。
冬天更有一番别致的风景。
今年第一场雪,早上我领着学生在白雪皑皑的校园里拍照留念,学生千姿百态,每一张笑脸都表明了他们心中的幸福和满足。
中午,我刚到学校,一群学生就拉着我向校园杉树林跑去,原来他们给我堆了几个雪人,每个雪人都系着红领巾,笑眯眯的。
充满诗性情怀的教师更能轻易走进学生的心灵,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美好的教育意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尊敬的教育者们,请时刻都不要忘记: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式都没有作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儿童拥有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让我们像王呈伟老师那样少一点功利焦虑,多一点诗性张扬!五、保持一种状态——学习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说:“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知识更替迅速,尤其是教育行业,面对的是生命的塑造,心灵的教育,各种理念和精神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要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来适应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需要热爱读书,读一些教育专著,学习教育大师们睿智的教育方法和他们对于教育对于学生的热爱;读一些专业书籍,锤炼巩固专业知识;读一些教育杂志,观察教育动态;读一些文学书籍,提高文学素养;读一些哲学方面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把握教育教学的规律;此外还有必要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这样可以和学生引起情感共鸣,更有利于建立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
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不仅要热爱读书还要热爱写作。
写作是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记录下来,以便从中总结经验。
许多教育家或优秀教师都有写作的习惯,甚至将写作当成生活本身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5点钟就起来写《教育日记》,我国特级教师李镇西一直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记》和《教育随笔》,他的一部部作品都来源于每天点点滴滴的积累。
苏霍姆林斯基说:“懒惰和空谈是教师成长的最可怕的敌人。
”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需要克服懒惰,需要一份宁静的心境,需要耐得住寂寞,不要迷恋觥筹交错,不要热衷穿着打扮,从而陷入浮华的现代社会。
六、永葆一种品质——思想法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一名教师如果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知识和思想,即使他饱读史书,也是一个缺乏灵魂之钙的教师,他在教育和教学上也不会走得太远。
《教学的尊严在于思想》这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文中列举的两位循规蹈矩的老师其实就是我们许多老师自己。
我们不少老师备课跟着大纲走,作业跟着标准答案走,甚至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都要竭尽全力将学生的答案引向参考答案的方向,我们充当了传授知识的机器,而失去了自己的思想。
教学应该充满创造性,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善于思考,有胆识,有魄力,敢于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情况打破大纲打破常规。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要善于学习,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但不能完全“拿来主义”,要取其精华。
要善于实践,善于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优缺,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更要善于创新,打破常规。
思想是一种尊严,拥有自己思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近日,读到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一篇文章——《我们教给你们一个孩子》,他在文中这样发问:今天早晨,我教给你们一个欢欣又颖悟的孩子,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我不禁冷汗涔涔,感到我们教师双肩责任的沉重!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我们要时时刻刻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修炼自己,力争向“优秀”靠近,才能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得美好,才能让家长那颗焦灼不安的心归位!--------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