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件:《第2课 祝福》课件(共60张PPT)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件:《第2课 祝福》课件(共60张PPT)
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 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 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易满足
2017/3/20
再 到 白头绳——再嫁再寡,夫死子亡;乌裙,蓝夹袄 , 鲁 月白背心——生活依旧;脸色青黄,消失血色 镇 “没有精神的眼光”——在遭受夫死子亡的打击 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形容枯槁; “顺着眼”, “眼角上的泪痕”是她善良性格的 体现,目光呆滞,饱含无限辛酸; 突出了她内心的悲哀无奈,
课文朗读
为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寒暄 门槛 草窠
2017/3/20
xuān
送灶 咀嚼
zào
陈抟 渣滓
tuán
朱拓 炮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à
荸荠 窈陷 唾弃
bíqi
kǎn jŭjué kē
蹙缩 一瞥
zǐ páoluò yǎo
牲醴

xīn
歆享 驯熟

tuò
pánshān piē xùn
蹒跚
yăn
俨然
xūn
醉醺醺
本文生难字
祝 福
《祝福》选自小说集《彷徨》,是其中
最著名的小说,写于1924年。
创作背景及时代意义: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 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民主、科学”,而阻止中国进入民主、 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 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 女则是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鲁迅选 择妇女题材,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 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2017/3/20
封建思想:
4、祭祀。对祖先的崇拜也是封建文
化思想的一个方面。血缘制也是封建秩 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鲁四老爷对祭 祀非常重视,像已经是“罪人”的祥林 嫂,不配在仪式中扮演哪怕是最小的角 色。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四书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的《大 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 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 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 “四书”。
“祝福”习俗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 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 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 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1.识字注音
瓦楞.( lénɡ ) 朱拓.( tà ) 尘芥.( jiè ) 形骸.( hái ) 窥.探( kuī ) 山墺.( ào ) 捺.上花冠( nà ) 荸.荠.( bí )( qi ) 草窠.( kē ) 驯.熟( xùn ) 搭讪.( shàn ) 怔.怔( zhènɡ )
渣滓.( zǐ ) 窈.陷( yǎo ) 歆.享( xīn ) 牲醴.( lǐ ) 蹒.跚( pán ) 谬.种( miù )
(3)沸反盈天·沸沸扬扬 辨析:两者都有“喧闹”的意思。“沸反盈天”形容人声 喧嚣杂乱。“沸沸扬扬”多形容议论纷纷。“沸反盈天”是指 声音大而嘈杂,而些官员的惯性思维和 条件反射,张口就说。至于事件的真相,哪怕舆论已经
沸反盈天 ,我自岿然不动,死不认账。 ②据派出所民警介绍,孩子打老人的事情在村里闹得
应用:①“汽车下乡”政策 终止 引发市场连锁反应。
②在公证员和 100 多位房主的现场见证下,成都市锦江区 危房改造中心宣布 中止 一项中心城区的拆迁计划。
4.成语积累 (1)心平气和: 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2)逍遥自在:没有什么约束,自由自在。
(3)百无聊赖: 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4)沸反盈天: 形容人声喧嚣杂乱。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课《祝福》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课《祝福》课件
祝福带给人们温馨、甜蜜、 喜悦等情感,增强了人与 人之间的联系和感情。
祝福的传承与创新
祝福既有传统文化的渊源, 也在创新中不断更新、变 革和演绎。
总结
• 祝福的概念 • 祝福的分类 • 祝福的表达方式 • 祝福的文学表现 • 祝福与现实生活 • 祝福的重要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2课《祝福》ppt课件
欢迎来到《祝福》ppt课件,本节课将为你介绍祝福的概念、分类、表达方式 和文学表现。
祝福的概念
祝福的定义
祝愿人们获得幸福、成功、美 满等美好事物的行为。
祝福的形式
可以是口头的表达、文字的寄 托,也可以是习俗、礼仪或象 征。
祝福的意义
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具有滋润人心的作用。
祝福的分类
离别祝福
表达离别时对人们的祝愿,如旅行、工作调 动、离职等。
新年祝福
祝福人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代表着新一年的希望与美好。
生日祝福
祝福人们生命长久、幸福美满等,是一种常 见而隆重的祝福。
婚姻祝福
祝福新人新婚快乐、幸福美满,为 matrimonio 认同与祝福。
祝福的表达方式
如杜甫《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中的“酹江月”、郑谷《上元江口感兴》中的“挹陶 然冰清”,常成为后人传颂的佳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祝福与现实生活
祝福体现了人们美好向往和传递爱与温暖的情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积极的 影响。
祝福与现实生活
祝福的社会意义
祝福在社交礼仪、职场沟 通、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扮 演着重要角色。
祝福的生活作用
口语祝福
适合节日祝福、场合祝福等, 可以借助情感和语言来增强表 达效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

《祝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3、注意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倒叙写作手法。

4、体会祥林嫂的悲剧色彩,理解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难点与重点】1、故事情节2、倒叙的作用3、祥林嫂的生活与人生【教学方法】点读法、引读和分析、合作与探究、归纳和总结【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鲁迅先生笔下有这样一个人物:她,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面容枯瘦,目光呆滞、头发蓬乱。

她的名叫祥林嫂,她是旧中国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她以自己的悲惨遭遇鞭笞者黑暗的社会,惊醒着愚昧的世人,昭示着“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中国妇女的凄惨人生,它定格在一代代读者的心里,让我们铭记和惊醒。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先生的《祝福》,去了解体会文中受害者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二、学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1、阅读全文,按小说的基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六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思考:本文开头写的是什么?为何将结尾放在前面?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背景和结局;小说采用的是倒叙的修辞手法;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阅读追根兴趣,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3、情节概括序幕:鲁镇准备祝福结局:祝福之夜惨死开端:逃避初到鲁镇发展:被逼卖到贺家高潮:再寡再到鲁镇尾声:鲁镇正在祝福第二课时了解祥林嫂的一生一、祥林嫂的人生轨迹1、教师引导关注时间性和事件性的词汇和句子,“二十六七之前;二十六七;二十七八;二十八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岁;三十七八岁”这几个重要的时间点。

2、学生筛选信息,阅读归纳主要事件。

二十六岁之前:与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春季死了丈夫,冬初逃出来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课《祝福》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课《祝福》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常常被视为弱者,缺乏独 立自主的权利。
《祝福》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 基人之一。
创作背景
《祝福》创作于1924年,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 中的一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通过主人公“我”的 视角,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
分析《祝福》中的其他人物形象
总结词
分析人物形象应从人物性格、行为特点、在情节中的作用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人物背后的意义和价 值。
详细描述
在《祝福》中,除了主人公祥林嫂外,还有其他许多人物形象。学生需要选择其中一两个人物进行分 析,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以及在情节中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和意义,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4
小说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旧社会底层民众的苦难和无助, 表达了对他们深深的同情和关怀。
03
课堂互动
小组讨论: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词
探讨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其背后的社会根源。
详细描述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祥林嫂的悲剧原因,包括封建礼教的束缚、社会冷漠 与歧视等因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02
课文分析
故事情节梳理
简述故事情节
《祝福》讲述了一个旧中国农村妇女祥林嫂在贫困和悲惨中死去的故事。她经历了失去丈夫、 儿子、被迫改嫁等不幸,最终在祝福的鞭炮声中悲惨地死去。
人物形象分析
祥林嫂的性格特点
01
输标02入题
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善良、朴实的农村妇女,她对生 活充满希望,但命运却对她极其不公。她经历了多次 不幸,但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信念。

高中语文 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 第2课 《祝福》课件(共62张ppt)

高中语文 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 第2课 《祝福》课件(共62张ppt)

5.看感情色彩。很多实词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区分实
词从感情色彩入手,也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如:“干涉”是 贬义词,“干预”是中性词。“沟通”是中性词,“勾通”是贬义词。
需要提醒的是,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时,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
要注意与修辞结合的褒义贬用和贬义褒用现象。如:近来,他 的学习“进步”很快,这与老师生病,疏于管理有关。“进步”是褒 义的,但根据语境“与老师生病,疏于管理有关”分析,“进步”的 确切含义应该是褒词贬用。
《彷徨》
《彷徨》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作于五四 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 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 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彷徨》表现了他这 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 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 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 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 下而求索。”
二、辨识字形
①ɡuǐ( wéi(
)辩 )杆
②xhiēǎnnɡɡ((
)乐 )通
形hái( )
③惊hài( hé(
) )心
弹hé( )
chà( ④chà(
chà( 叱zhà(
)异 )紫嫣红 )傺
)
答案 ①诡 桅 ②享 亨 ③骸 骇 核 劾 ④ 诧姹侘咤
⑤烟 和ǎǎii((
) )
⑦ cù( bié(
)缩 )脚
新知导学·常识积累
[ 资料助读 ]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 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一字豫山、 豫亭。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 命家。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 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 的影响,先在日本学医以图救国,后弃医从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3人教版课件:1.2 祝 福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3人教版课件:1.2 祝 福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节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诗歌起句 紧扣题目,渲染出春节的喜庆气氛,次句写人们喝着屠苏酒,感受着暖洋洋的 春风。第三句以象征的手法,喻示着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第四句“新桃换旧 符”既写了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整首诗笔调轻松明快, 在叙事与绘景之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赞叹。
□ 王安石
注释: ①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②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 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③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④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 邪避瘟疫,求得长寿。⑤曈曈: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⑥桃:桃符,古 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 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你铁血丹心,呼唤光明,为了饱经 沧桑的祖国,为了水火之中的国民,上下求索,九死不悔。你将炽热的目光投向 底层的人民,把自己的悲悯倾注到如椽巨笔之下,让思想的熔浆汇成滚烫的激流。 《祝福》《孔乙己》《阿 Q 正传》灼到了国人隐秘的伤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纸面上流淌的文字如同泣血杜鹃,不信东风唤不回。
精诵读·晨风吟咏
[经典国学] 先贤语录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古文今译 把天下人的快乐当作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作忧愁,这样还 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知行启迪 所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更为完整地显示了孟子政治学 说中的“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同乐”的民本主义思想。
☆美文鉴读 导读:文章以书信的形式,写出了不怕“周树人”的原因。重点非常突出, 不蔓不枝,直入主题。其中有对鲁迅文章的深中肯綮的评价与体会,也有对鲁 迅人格魅力的景仰。运用第二人称,让读者有了一种面对面倾诉的感觉,没有 了距离感,感到非常亲切。这种形式,可谓独具匠心,别开生面。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2课祝福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2课祝福

2、语言描写
找对话
论特点
•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9-15) 封建迷信桎梏下
矛盾的心理
• 对四婶讲阿毛(68\69 ) 痛苦、自责
• 对大家讲阿毛(78) 麻痹、空虚

与柳妈的对话(90-101)
精神重压, 陷入恐惧
3、行动描写 • 找行动
• 反对再嫁——(60)逃、撞 • 怕被分身——(100)捐(门槛) • 怀疑灵魂——(9-15)问
“五常”,也叫“五伦”,仁、义、礼、智、信。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三从”。
“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即妇女的思想品德、 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及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束 缚。
夫妻有别“别”在何处?
男人可以借七种借口遗 弃妻子并可拥有三妻四妾 。 女人只能必须遵从三从(幼 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
功)。且“从一而终”,嫁 鸡随鸡,嫁狗随狗,“活是 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
宋明程朱理学:
“存天理,灭人 欲 ”“饿死事小,失 节事大”
在女子充当男子附属品的社 会里,娘儿们的颈项上、耳朵上 的链儿、环儿都是古代奴隶身 上的链铐演变来的。它们好像 是富贵的象征,其实是苦难的标 记。
(鲁迅)
6、讨论:祥林嫂之死?谁是凶手?
到新的“满足”时,便用“又尖又冷”的声调和语言
私而又笨拙的人! 奚落她。封建思想的腐蚀,使他们失去了同情心,变
得麻痹、冷漠。短工的一句“还不是穷死”的道出了 人们对祥林嫂的轻视和冷漠。
小说中的“我”是凶手吗?
(11-32)
一个善良、懦弱、妥 协稍微有一点良知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课件(34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课件(34张PPT)

第四 处
①寄托作者对亡灵的沉重哀悼。
②含蓄表现出下层百姓在沉重封建思 想统治下无法抗拒的命运。
拓展练习
小说《祝福》中鲁四老爷是一个 地方乡绅,他统治着陈旧、腐朽的鲁 镇。请你用较为精妙的语言为鲁四老 爷画一幅像(写一段肖像),字数不 少于120字。
四叔看法 认为她败坏风俗、不干净 鲁镇男女 厌烦、取笑她
有 能与儿子相见 疑惑 灵魂的有无
无 恐惧被锯两半
最终结局 凄然死去
分析祥林嫂形象(肖像描写)
肖像一
头扎白头绳
为亡夫戴孝,恪守妇道
乌裙,蓝夹袄, 月白背心
典型农村妇女打扮,质朴

到 脸色青黄
营养不良,备受婆家虐待

镇 两颊还是红的
生命力还顽强
描社 写会 作环 用境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交代人物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 3、揭示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 4、暗示下文人物的性格或命运
5、突出(深化)文章的主题
《祝福》中三次描写“祝福”的环境的作用
开篇 ①以祝福爆竹声的热闹景象反衬后文祥林 1处 嫂的悲惨命运,增强了文章反封建的主题。
②晚云压抑的景象暗示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草木等。


社会环境
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政治 气候,建筑、陈设以及风俗、
文化等。
《祝福》的社会环境描写
祝福景象 特征:热闹而压抑
社 会 环 境
(开头) 禁忌: 妇女不能参与
封男
祝福介绍
建尊
(开头)
守女 三如此:年年、家家、今年 旧 卑
祝福景象 特征: 热闹而带寒意 (结尾)
社会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
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课件 (共13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课件 (共13张PPT)
学习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情节结构 2、剖析悲剧原因,探索小说主题
• 教学重点:剖析悲剧原因
• 教学难点:剖析悲剧原因
在中国的现代作家中,没有 哪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有鲁迅这们深刻而又具体,没 有哪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 判有鲁迅这样执着而又犀利, 那么是谁让祥林嫂落到了那么 悲惨的境地?让我们走进《祝 福》,走进我们民族的昨天, 也走进鲁迅先生伟大的心灵
四、对比迁移
窦娥与祥林嫂在改嫁的情节上有 相似之处,试对比两人对此的异同。
同: 都受到所处时代思想的限制,都受到 封建节烈思想的影响,认为从一而终,不 肯再嫁。
异:祥林嫂满足于奴隶式的生活, 窦娥有主见,坚决不嫁,即使张驴儿用 人命官司要挟,不为所动,情愿见官,最 后更是责天骂地,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文本探究
一、请同学们找出谁是杀害祥林嫂的 凶手? 鲁四老爷、四婶、 婆婆、大伯、 柳妈
鲁镇的人们
“我”
自己
2、祥林嫂的死与这些人有什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麻木不仁 自私保守 迂腐冷漠
4、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鲁镇人 们这样的性格特点呢 ?
从犯罪学的意义上来说,大家都不是凶 手,然而,从精神实质上来说又都是凶手。 祥林嫂悲惨死去的社会根源,归根到底, 是封建礼教杀死了祥林嫂。正像许寿堂先 生所说:“《祝福》描写的是一个旧社会 中的女性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 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 嫂。”
主题概括:
这篇文章深刻揭露封建思 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反映劳 动妇女的悲惨命运
本文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 代,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以 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 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 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 级的军阀官僚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 有被推翻,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 日益贫困,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 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妇女是中国封建 思想的最大受害者。封建的“政权、族权、 神权、夫权”严重束缚着他们的身心。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2课《祝福》课件(共48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2课《祝福》课件(共48张PPT)
返回
9.第102、106自然段,祥林嫂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捐门 槛,说明了什么?
[对应考点:归纳概括] 提示:说明神权迷信已残害、扭曲了祥林嫂的灵魂, 她受尽封建礼教与迷信的迫害,却又自觉维护封建礼教与 迷信。
返回
三、阅读课文第 112 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祝福景象―→反衬祥林嫂的悲惨 尾声——前后照应、深化主题
吃素、不 柳妈 杀生的善
女人
思想
行为
同情祥林嫂, 反对她再嫁, 虔诚、迷信, 传播和祥林嫂 深受封建礼 的谈话以作谈 教和封建迷 资;蛊惑祥林 信的毒害 嫂,劝她捐门 槛
后果
给祥林嫂以 精神重压, 给她带来痛 苦
返回
身边 的人
身份
鲁镇 的其 他人
普通劳 苦人民
思想
行为
后果
落后、保守、 起初同情, 冷漠、麻木,后来取笑, 冷漠无情的 深受封建礼 仍叫她祥林 民众是“杀 教和封建迷 嫂,音调和 害”祥林嫂 信的毒害 先前很不同; 的帮凶
返回
二、阅读课文 66~111 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祭祀时的清闲―→疑惑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倾诉她的悲哀―→迷茫
捐门槛―→精神崩溃
返回
(二)解读文本精要 6.第68自然段,“我真傻,真的”这句话多次出现 表现了什么?
[对应考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提示:表现了祥林嫂对阿毛的死无比懊悔和内疚之情。 对阿毛的死因经过叙述得越详细,就越能表现祥林嫂内心 的悲痛。
形hái骸 (3)惊hài 骇 言简意gāi 赅 shú 赎 买 (5)dú渎 职 案dú牍
miù 谬 种
(2)杀lù

绸móu 缪
(4)p伶ìnpīn聘g礼俜 驰chěng骋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页,共26页。
这种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
倒叙除了制造悬念,还有暗示情节的悲剧性的作用。
运用倒叙的方法一定要注意衔接,文中哪 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 为顺叙的?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 了。”
第六页,共26页。
请思考:
一:祥林嫂的悲剧在“鲁镇”这个“舞台”上
• 5:结尾的祝福景象:这一段景物描写是由回想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 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照应,这一段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 烈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些“醉醺醺” 蹒跚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 只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这个结尾,以“我”的感受来写景,深化了旧社会 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
指“不顺”.如;拗口.亦读(aǒ) 指“弄弯使断”.如:把竹竿拗断.
请牢记!
第三页,共26页。
情节与结构
你能自己
整理出 来吗?
眼前
序幕 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 寂然死去
回忆
开端 初到鲁镇 ,帮工鲁家
发展 被迫改嫁,被卖深山,勤劳谋生

高潮 丧夫失子,再到鲁镇
眼前
尾声 祝福之夜,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来演绎,“鲁镇”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在那里 表现出怎样的事态风情?
关键词: 封闭、落后、迷信
定 位: 礼教、迷信和冷漠的坟墓
第七页,共26页。
二:祥林嫂死了,死因是什么?自然死 亡?自杀?他杀?
• 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 系?
• (鲁四老爷、四婶、婆婆、大伯、卫老婆 子、柳妈)
• 这些人是如何将祥林嫂逼上死地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第2课《祝福》(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第2课《祝福》(共17张PPT)

作业
推荐阅读:
鲁迅作品《阿Q正传》《在酒楼上》
设计意图:
通过广泛阅读,感受鲁迅作品的艺术风格。
然而她反而满足,口角 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 上也白胖了。
设计意图:通过反差,更
能看出人物命运的悲惨。
鲁迅先生《 灯下漫笔》

福 “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 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 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 如此”,有的时候“想 做奴隶而不得”。
“想做奴隶而不得” “暂时做稳了奴隶”
初到鲁镇 (稳) 被抢回卖入深山(不得) 再婚后短暂的幸福生活(稳) 夫死儿死(不得) 再到鲁镇(稳) 鲁镇人们的嘲笑和鄙视(不得) 被赶出门变成乞丐(不得) 孤独凄凉地死去(不得)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于小说并不陌生,相对的 也比较喜欢阅读小说。但是学生阅读中关注 的更多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仅停留在感性 的认识上,缺乏理性的思考,能说出好,但 不知从哪些角度说出好在哪,知其然,不知 其所以然,缺乏鉴赏小说的基本知识所以老 师要适时采取情况,引导学生从情节入手, 学会归纳总结人物形象,深入分析文章的主 题,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情节的概述,深化小说的
主旨。
小结:
人生如梦,纵观祥林嫂的一生,却是一场 痛苦的梦境。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 还是被社会压垮了,人们一边嫌弃她,一边 雇佣她;一边要求她从一而终,一边要卖她 逼嫁;一边要她捐门槛,一边捐了门槛也不 算。勤劳质朴的祥林嫂就这样被封建礼教无 情地吞噬了!

鲁福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肆· 教学重难点 伍·教学方法 陆·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一 篇课文,因为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 触到小说的鉴赏,所以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也是力图让学生掌握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提高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 下基础。小说《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 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 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 残与迫害以及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教学课件(34张)(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教学课件(34张)(共34张PPT)

五张账单 ▲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 ▲初到鲁家的工钱:每月五百文 ▲婆婆从鲁家支走的工钱:一千七 百五十文 ▲卖祥林嫂的钱:八十千;娶亲费 用:五十千;剩余:十多千 ▲捐门槛的价钱:十二千(十二元 鹰洋)
暗 示
社 会 环 境 自 然 环 境
封建迷信的毒害 封建礼教的束缚 封闭的农村社会 群众的淡薄、冷漠 鲁镇 旧历的年底 雪天

论特点
安分 再受打击,内 心痛苦 精神有些麻木
又有希望 再受打击 麻木 一丝希望
初到鲁镇—
不让祝福— 失神、窈陷 行乞— 眼珠间或一轮
问有无灵魂— 忽然发光
人物形象——祥林嫂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 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 强,但在旧社会她却不但不能掌 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 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 的人物,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政 权
族 权
封建礼教
封建迷信
夫权
神 权
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 的人、冷酷的人和自私的人,是一
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
上增加痛苦。
——丁玲
研究阅读
1、小说描写了几次“祝福”?在
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2、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
Hale Waihona Puke 祝福祝福1: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
根源,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语言特色:
沉郁的色调传达 悲哀的感情
老舍:一篇作品须有个情调。情调
是悲哀的,或是激昂的,我们的语 言就须恰好足以配合这悲哀或激昂。 比如说,我们要传达悲哀的感情, 就须选择些色彩不太强烈的字,声 调不太响亮的字,造成稍长的句子, 使大家读了,因语调的缓慢、文字 的暗淡而感到悲哀。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祝福》30张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祝福》30张课件

•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和“祥林嫂似乎很局 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 雪花”。 •暗示着下文柳妈的话即将带给祥林嫂巨大 的心理阴影,起到了暗示情节的作用。 •远处的爆竹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 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 市镇。 •借雪的飞舞,暗示封建势力猖狂,更为含 蓄地展示出了下层劳动人民无法抗拒的雪 样命运。
第2课 祝 福
鲁 迅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 家。主要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 《热风》等十五部
不以为然 : 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
被封建思 想支配, 不觉悟。 麻木、愚 昧、冷漠。
讨论:作品中“我”的形象
也许有--自以为慰藉,不忍心增其烦恼 也未必--意识到增添苦恼,只好吞吐,支吾其辞 说不清--怕负责任的含混之辞 小结:“我”说不清,表现我的软弱性,对帮助祥林嫂 摆脱封建迷信毫无力量,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提出 的问题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
情节梳理
小说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旧时代劳动妇女形 象——祥林嫂。
如此一个小人物,却在一生中做了几件惊天动地 的“大事”。请按时间顺序用几个动词概括。
逃——撞——捐——问
有人说,鲁迅小说人物几乎都是“病态”的, 祥林嫂也是。你怎么理解她的“病态”?请 围绕四件事谈谈。

祥林嫂为何要逃? 祥林嫂是一个不安分的女人吗? 祥林嫂逃出之后获得了什么样的生活?
受封建礼 教和封建 迷信思想 的毒害
柳妈
和祥林嫂一样是 旧社会中受压迫的劳 动妇女的形象,她虽 然同情祥林嫂,但由 于受封建礼教和封建 迷信的毒害很深,最 终也造成了祥林嫂的 悲剧。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鲁迅说,刻画一个人,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祥林嫂的眼睛概括了祥林嫂一生的不幸,鲜明地表现了人 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祥林嫂被封建礼教 和封建思想一步步逼到绝境的过程。真可谓是“一圈眼神细刻 画,写尽人生悲苦命”啊!
②第二次是对祥林嫂死后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的描写。鲁 镇旧历的年底雪天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出祥林嫂死后 的凄凉和“我”的“沉痛”心情。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 “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舒畅”是愤激和 沉痛之语。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 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1.本文以“祝福”为题目,有什么深刻含义? 【对应考点】分析标题的内涵。 【提示】解答时要与小说的主题、人物以及作者的情感联 系起来。
【答案】①以“祝福”为题可以突出主题。祝福是鲁镇的 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充满了“男尊女卑”等封建礼教色彩,祝 福之时也正是封建思想对人们影响和制约最深的时候,也是人 们对祥林嫂歧视和迫害最厉害的时候,封建势力通过祝福杀死 了祥林嫂,祥林嫂又死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 无限的幸福”的祝福声中。这个标题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 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在读者面前,形成强烈的 对比,在表现主题方面更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②“祝福”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是人物命运转 变的契机和背景。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 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祝福展示了初到鲁镇 的祥林嫂的勤劳能干,祝福也使一向勤快的祥林嫂受到了鲁家 的冷遇和歧视,即使她倾其所有,花费了“历来积存的工 钱”“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也没有改变。这使她受到了致命 的打击,“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 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最后她 被逐出鲁家,沦为乞丐,惨死雪夜。

《祝福》说课稿

《祝福》说课稿

《祝福》说课稿《祝福》说课稿《祝福》说课稿1一、说教材《祝福》是人教版高一下册教材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单元的重点是小说的学习。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很多同学在学习小说时兴趣很大,但是兴趣点集中在故事情节。

因此,在小说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

《祝福》是一篇典型的传统小说,它是大文豪鲁迅先生写于1924年2月的一篇思想内涵深沉博大、艺术形式已臻完美的传世名作。

无论是情节,人物还是环境,在这篇文章中都有非常形象生动的描写。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学会分析小说三要素,品味语言,提高小说的鉴赏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的释义及注音;明白《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塑造、小说环境、悲剧原因等课文重点。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分析小说三要素方法鉴赏小说,提高小说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写作主题,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到封建思想与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2、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教学难点: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与小说主题四、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因此,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认为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既要学会独立思考,又要学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我的具体方法是:1、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2、自主探究法:提出问题让学生整理答案3、点拨法:通过点拨,拓展思路4、归纳总结法:根据大家的集思广益,得出问题答案五、说学法我认为做一百道题不如掌握一个方法。

对于学习,掌握学法尤为重要。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主要是1、讨论法(通过讨论思考,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2、质疑法(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3、让学生养成分段、做笔记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逐渐学会阅读小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祝福》(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
姓名
梅小芳
单位
汉中市西乡二中
课型
听说阅读课
课时
3课时
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是否采用多媒体

一、教材分析
《祝福》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实用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鲁迅先生一篇经典的小说了,无论教材如何变化,这篇文章都为所有编写者亲睐。其中小说塑造的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更是散发着无尽的魅力。鲁迅在作品中发扬了批评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对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村社会现实,多侧面地作了真实的艺术再现,深层次地剖析了社会痼疾,充分地暴露了农村封建势力的罪恶,精锐地揭示了社会本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同时还要通过理解作品对人物的塑造,掌握多种塑造人物的方法,欣赏人物语言,品位语言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可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鲁迅主要文学作品及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拓宽知识面,为下文深入研读ຫໍສະໝຸດ 迅作品做准备(二)作者作品介绍
教师补充:什么是小说及小说三要素
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各种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
小说三要素:
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
2、这种叙述方式有何特点及作用?
3、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
1、在序幕后写出了故事结局,属倒叙手法。
2、:(1)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呢?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2)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一边是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一边是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二、学情分析
本文是鲁迅的代表著作之一,背景深,内容多。学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孔已己》《社戏》《故乡》等,但《祝福》对学生来说,难度仍然很大。因而鉴赏这篇课文应建立在学生熟读文章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进行鉴赏。教学时不应面面具到,必须突出鉴赏小说中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难点即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情节:理结构:序幕—开动—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学生回忆鲁迅,教师补充。
2、时代背景:《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发 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54――65 孟春之时,被卖改嫁(第40段)
高 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66――111 暮春之时,痛失爱子(第67段)
尾 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112
整体感知,理清情节,考察学生概括能力
(四) 分析小说情节结构特点
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1、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呢,还是另有特点?
鲁迅先生曾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封建社会概括为两个时代“……”,在《狂人日记》中他说:“中国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环境当中生活着的中国百姓,不敢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可就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社会冷漠的拒绝。这即所谓先生所说“想做奴隶而不得”。在天地圣众歆享牲醴的爆竹声中,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躺在了写着“吃人“二字的历史上!今天,我们一起来看鲁迅先生的《祝福》。
三、教学资源与策略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音频、幻灯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学策略: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质疑、阅读、小组交流等环节让学生整体阅读感知小说内容,理清小说情节结构,分析典型形象的塑造以及认识主题,在分析形象的过程中欣赏小说语言,品味语言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速浏览课文,思考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安排的?
指名学生回答各部分的相关的内容要点后再显示
情 节 内 容 起讫段落 时间序 幕 :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1――2结 局 : 祥林嫂寂然死去 3――33迎春之时,一命归天(第28段)
开 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34――53 春日之时,丈夫死亡(第35段)
五、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1、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2、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知人论世
(三)分析情节,概括要点
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祥林嫂。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必须先来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才能准确地把握住祥林嫂的形象,才能真正领会小说的主题。一般小说的故事情节大体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组成,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本文的情况怎样?
补充知识: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农历正月。又叫初春。同样有孟冬,孟夏,孟秋。仲zhòng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同样有仲夏(盛夏),仲秋,仲冬。季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三月,又叫暮春、晚春:暮春三月。晚秋:秋季的末期,暮秋、深秋。同样有暮冬、深冬。夏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