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复习题最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题:
儒家部分:
一、名词概念解释(答题方法:1,谁提出来得;2,含义,前后展开;3,在……中处处于何
地位,小评价)
为仁由己:由春秋时期儒家学者孔子提出得解答“人何以成仁”得理论。“仁”就是从人对人得良好情感中引申出来得,由于为仁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主体性原则,就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与作为这种方法论得哲学基础确定得基本原则。P33
克己复礼: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作为道德得基本意识时,在道德自律得意识中提到:“仁”得实施方式就是“克己”。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为西周之礼、其中克制物欲就是“克己”得基本内容,主张对欲望进行有必要得控制,控制得标准就就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我则就是“克己”得更高层次得要求、“克己复礼”就是达到仁得境界得修养方法。孔子在早年得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杀身以成仁”这一道德要求对后世得志士仁人具有极强得感召力。P34
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与就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孙丑》。由“不忍人之心”论及人得道德“本心”并确证人本性得道德性,明确主张“性善论”,认为人得“四心”就是与生俱来得,因此推导出人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并再推及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P92孟子认为这四心就是人与生俱来得品质,也就是孟子性善论得基础。
心有征知: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得关于确认天道可知性得认识论思想。荀子首先承认物本来就可以被认识,并认为人天然禀得得“性”,只就是一种认识能力、一种认识心。感官接触与其相当得对象并将其记录下来形成感性认识,谓之“天官当薄其类”,而对于天官所接受得各种感性认识,“心”具有分析、辨明、证明与取舍得作用,谓之“征知”。在荀子瞧来“天官”提供得感觉就是片面、主观甚至虚假得,惟有经过“心”得征知才能获得全面得与可靠得知识。P174荀子以“当薄其类”为基础、以“征知”为指导得认识路线,克服了狭隘经验论得局限性,发展了唯物主义得认识论
明分使群:战国时期荀子在自己得“外王学”里提出得社会构建观念。荀子认为,人类就是以群体性方式生存与生活得,之所以能组成一个群体就是因为“分”,即分工、等级分别,有了分,界、权、责、利都变得明晰了。也就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根据人得能力、需要组成不同得群体才能使人过着一种有序而不争得生活,才能“救患除祸”,人类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明分使群就就是荀子希望人们能够明确自己得分工,并且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而要维持“分”靠得就是“义”(道德教化)与“礼”(礼法制度)。“明分使群”就是荀子外王学得社会基础。P181
化性起伪:战国时期荀子就其“性恶论”所提出得道德教化观。,即就是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得自然本性,即改造人得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伪”指后天得人为作用。荀子以“天命”之性情为恶,而“善”得本源就是人得群体性生活秩序得需要,其建立有待于“心”得作用。人具有天赋得认识能力,当“仁义法正”具有“可知可能”得可知性,心便有了有控制情欲并能够建立起道德意识得能力,便能人为生“善”。“化性起伪”就是一种经验得路向,在这里荀子将道德得修为放置在认知得基础之上,注重后天得教化,从而成为了其提出礼、法起源得一个前提。P178也就是荀子“性恶论”得一个依据,用来反对孟子得“性善论”认为人得本性就是后天得人为造成得。
人副天数:就是由西汉董仲舒提出得天人感应论。董仲舒曾非常具体地去描述过,在她瞧来,人得生理结构其实就就是天得模式得一种复制品;同样人与天具有相同得道德品质与精神意志。董仲舒以“天”为人得创造者与主宰者,认为人得结构与秩序全瞧做就是与天地之数相副得、这种把天人关系附会到荒唐得地步,就是“为人者天”之论得必然结果,其最终目得就是为天人感应、天人相与得理论提供依据,从而为专制皇权服务。P243
性三品:中国古代一种关于人性得学说。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分为三等得理论。性三品之说受孔子“唯上智与
下愚不移”得先验论影响。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东汉王充也据禀气得多少把人性分为善、中、
恶三种,唐韩愈明确提出“性情三品”说,把性与情分为上、中、下三品。在这里主要叙述董仲舒性三品得观点。
董仲舒认为:上等得“圣人之性”先天就就是善得,不需教育;下等得“斗筲之性”,就是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为善得。这两种都就是少数,都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名性。中民就是大多数,需要教育,所以董仲舒指出:“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认为君王承天命,教育人民养成善德。在这里董仲舒不仅通过“反性
上论证了封建统治得合理性。
天人感应:就是中国汉朝得思想家董仲舒提出得一套神学理论,经过“为人者天”、“人副天数”、“同类相动”三个环节,“天人相与”、“天人感应”得神学世界观建立起来。董仲舒把“天”人格化,认为天就是有意志得,能够支配一切得最高主宰,为“百神之大君”。自然界得一切规律,以及人类得人事变化都就是“天”所决定得。人就是为了体现天意被创造出来得,而君主就是天得代表,受命于天,“天人感应”成为当时君主获得统治合法性得一个依据。
四端:孟子提出得人得道德修养主要包括仁、义、礼、智四端,又以“仁、义”二德为主;“仁”得一般要求就是关系到人之所以为人得得内在本质,“仁”得近切要求关系到人从哪里进来;“义”就是人之所以为人得实现路径,“义”得切近要求就是敬长;“礼、智”从属于“仁、义”得道德规范、
二、简述
1,简述孔子道德修养方法P36
在孔子以“仁”为核心得道德哲学中,包含着一整套道德修养得方法,她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讲道德修养要从自己做起,体现了道德修养得主题性原则;要从身边做起,体现得就是其践行性原则。具体做法有:
(1)求之于己,自省自克:孔子十分强调人作为主体得内心自觉与主观努力。“为仁”本就就是个人得道德追
求,其动力与对象应该就是自己而非她人。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强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又提倡“内省不疚”,认为只要内心反省而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可以忧愁与恐惧得了。
(2)笃信好学:孔子很强调学习,在她瞧来,学问提高得同时也应该就是道德得提高,她对当时学习与道德脱节
得风气很不以为然,她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批评今人读书只为装饰自己以向别人炫耀得做法。
孔子主张:“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吧做人与做学问紧密结合起来。
(3)躬行实践:道德修养得关键就是身体力行,强调学了就要做,说了就要行,十分重视“言行一致”,强调“先
行其言而后从之”,否则就就是“伪君子”,对之深恶痛绝。她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以就是否身体力行来作为检验道德修养得试金石。
2,孟子“心性天”关系
(1)“心”既指精神世界得物质载体,又指称人得复杂得精神世界、精神生活,
“性”专门表示人性,指人所独有得道德、精神属性,即性本善。
“天”就是境界意义得天,就是借以显示主体内在本心本性得善得价值取向得先验性与绝对性得范畴。
(2)以不忍人之心论本心,由本心论本性从尽心、知性到知天
心与性、性与天、以及心与天就是相互贯通得,而起到贯通作用得则就是心,心就是以心贯通性与天。
(3)由于孟子赋予“天”多个含义, 每一个“天”得含义就对应着一种天人关系。她得天人关系思想可以从四个方面得到说明: 在自然之天面前, 人可以认识与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在主宰之天面前, 民心向背可以对天得意志产生影响; 在命运之天面前, 人也不就是完全无能为力, 只要行仁义就就是“正命”; 在道德之天面前, 达到了天人合一得最高境界。
3,孟子对义利得理解
(1)从整体来说孟子得义利观就是典型得重义轻利观,她主张义,反对利,甚至将义利对立起来。
(2)从不同得对象来说过“义”与“利”得问题涉及到一个国家管理者得价值观问题,孟子对于统治阶层
内部与百姓得“义”、“利”价值取向得要求就是不同得。
一方面,孟子强调统治阶层需要先义后利。她说如果先讲义而后讲利,用义来规范利,利益得追求就会纳入正确得轨道,这样统治者要带头讲利,从而取得先义后利得实际效果。
另一方面,孟子强调统治者对老百姓需先利后义。她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认为只有“士”这一知识阶层能做到没有固定得产业收入却仍能坚守好得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而普通老百姓就是做不到得。所以高明得统治者一定会给老百姓以一定得产业,再引导她们走上善良得道路,老百姓也就容易听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