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哲学史北大版考研真题

中国哲学史北大版考研真题

中国哲学史北大版考研真题

以下是中国哲学史北大版考研真题的一些问题和答案,其中文中没有标题相同的文字。

问题一: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有哪些学派?

答案: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有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墨家学派、名家学派、法家学派等。

问题二: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仁爱、仁义礼智信五常,强调人伦的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问题三: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答案: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他们强调返璞归真,追求自然和谐,主张“无为而治”。

问题四:墨家学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墨家学派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战争和暴力,强调公平正义,主张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问题五: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答案: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荀子和韩非子。他们注重政治实践,主张法治、重视统治者的才能和治理的效果。

问题六:法家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法家学派主张法治,注重制度和法律的建设,主张以法律来约束和管理社会,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统治者的权力强化。

问题七: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道德伦理观念、教育体系、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以上是对中国哲学史北大版考研真题的一些简单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哲学史考研章节题库-简答题【圣才出品】

中国哲学史考研章节题库-简答题【圣才出品】

中国哲学史考研章节题库-简答题【圣才出品】

章节题库

二、简答题

1.谈谈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气”与“阴阳”的学说。

答: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气”与“阴阳”学说出现春秋时期。

(1)雏形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在西周都城镐京附近发生了地震,太史伯阳父指出:“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上》)伯阳父首次提出了“气”的概念,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天地之气”,其间有一定的次序,人事秩序出现混乱就会引发天地之气呈现失序状态。他认为天地之气分为阳气和阴气,地震的成因就在于阴阳两种气、两种力量失去了其固有的秩序,即阳气被阴气压住后,伏在地下不能上升、散发,从而导致了地震。

(2)观念的出现

“气”与“阴阳”的观念出现在春秋初期。春秋时期普遍用阴阳二气解释星象、气候、灾害、音律、疾病等现象,以“气”与“阴阳”的范畴来阐释宇宙的秩序与关系,说明宇宙之生成演化。

2.简论孔子的“正名”思想。

答: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正名”思想是其提纲挈领性的政治思想。

(1)提出

春秋后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礼崩乐坏,且不断发生臣弑君、子杀父的暴行。对此,孔子力图恢复周礼权威,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秩序,而其首要任务是“正

名”。《论语·子路》篇记载,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

奚先?”子日:“必也正名乎!”理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内容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为君者应该有“君”的样子,为臣者应该有“臣”之样,君之实要符合“君”之名,臣之实要符合“臣”之名,父子亦如此。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包含了一定的义务与责任,君、臣、父、子皆是社会关系中的名,都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孔子“正名”思想的涵义就在于此。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

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 4 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

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

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

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

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

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

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

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

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

(NEW)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405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

题(回忆版)及详解

第一部分 中国哲学史

1.简述易经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哲学内涵。

答:(1)天道

①《易传》哲学继承儒家的“修人道以证天道”与“明天道以弘人道”的传统,把天道与人道统一了起来。

②天地阴阳之气使万物得以生、成、长、养;人承接天地之气,继承“道”而参与、赞助天地万物,那就是善;成就天道的事业正是人的本性。

③《易》道即天地之道帮助、促进、贞定万物各自的本性,保存万物的存在,道义正是从这里出来的。在人性论上,这就寓含有人的善性源自天道,源自宇宙生生之德,同时又强调人的后天努力,效法天道、扩充其性的双重含义。

(2)从天道到人事

①三才之道是是顺着天道下贯而来的,是顺天、地、人的性命之理而来的。

②就人之道而言,是义理、是仁义。道是过程,理是其中的道理。

③人之本性也就是人所以为人之理,按《易传》的讲法,这是乾道下贯的结果。

(3)总结

①《易传》的人性论既包含有天赋人性说,即“天命之性”是善的,具有一种超越意义、价值意义;又不排斥材质主义的“气命之性”,即人的材质也在灭地之气的流行中形成,气可以鼓动,气有力量。这就为尔后哲学史上的“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理”与“气”之争埋伏笔。

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答案

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答案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

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武汉大学2015研]

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天地不会偏爱任何事物,在天地眼中,万物与刍狗没有分别,即世界上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平等的,出自老子《道德经》。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河上公对这句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其意是指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其自然,将万物看作刍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滥觞,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3“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

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本始”是指原始,本初。“材朴”是指资质朴素。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NEW)山东大学612中国哲学史(不含近代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山东大学612中国哲学史(不含近代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二、简答题 1.董仲舒神权政治论 答:(1)“人副天数” ① 内容 “人副天数”是董仲舒神权政治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董仲舒认为, 在肉体或精神方面,人都是天的副本。他认为人是天的投影,人的形 体、身躯、脏腑都是仿效天的产物,头如天圆、耳目如日月、鼻口如风 气、骨节合天数、大骨节合月数、五脏对应五行、四肢犹如四季、眨眼 犹如昼夜,因此天是使人之所以为人的本原与依据。 ② 结论 董仲舒提出了他的天人感应论。既然“人副天数”,“为人者天”而 又“天辨在人”,因而,人的行为必会在“天”上得到反应,天人谴告由此 而来。 (2)“尊天受命”的社会伦理观 董仲舒重新树立“天”的权威,重新神化已经趋向自然意义上 的“天”,赋予“天”以神秘性和宗教性。同时将“天”人格化,把“天”看作 是有意志的。主要表现如下:
① 天不但是宇宙万物的最高本原,也是社会等级秩序和伦理准则的 惟一来源;
② 社会最基本的三种人伦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妇,为尊卑有序的 等级关系,但最终都受命于天;
③ 社会的伦理秩序是与阴阳五行相应合的,阳居矛盾的主导方面, 阴处于从属地位;
④ 董仲舒还用五行、四时来附会人伦关系与道德准则。 但董仲舒神化“天”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实到现实人间的政治生活 中,即要为其“君权神授”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三纲五常”的封建等。 (3)“尊君”、“一统”的政治观 ① “尊君” 在“三纲”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君臣关系,因此,论证“君权至上”是董 子政治观中的核心思想。君权来自皇天所授,那么,君王就具备了常人 所没有的双重权威:道德与天意。显然在“人理副天道”的理论构架中, 君王成了贯通天人的中心环节。君王既然是“德侔天地”、“皇天右之”的 人间权威,那么“尊君”就是尊天、敬德的必然结论。 ② “一统” 董仲舒借天意为中央一统天下服务,打击地方分离势力。他认 为“一”是《春秋》的基本精神,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大一统”。不但要政 治“一统”,而且要思想“一统”。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认为 惟其如此,君主独裁的中央集权制度才得以巩固。

(NEW)湖南大学岳麓书院843中国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湖南大学岳麓书院843中国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

第一部分 湖南大学843中国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

2010年湖南大学843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

2009年湖南大学827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

2007年湖南大学403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05年湖南大学440 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 兄弟院校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

2015年北京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南开大学863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山东大学612中国哲学史(不含近现代)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中山大学813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2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 湖南大学843中国哲学史历年考

研真题

2010年湖南大学843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

2009年湖南大学827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

2007年湖南大学403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含部分

答案)

2005年湖南大学440 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 兄弟院校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

2015年北京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前识

答:“前识”是指对于事物的预见,是先秦老子的哲学术语。《老子》三十八章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认为,前识是华而不实的,它不表示人的聪明,反而是愚蠢的开始。因为前识是智慧的产物,而老子认为,“慧智出,有大伪”。有了智慧,便出现了许多的人为,人为又与道相违背,所以人的智慧是应该摒弃的,前识是应该抛弃的。韩非认为,人在事物发生之前就发表议论,在事情发现之前就有认识,叫前识。王弼《老子注》将“前识”解释为“前人而识”,即先于他人而认识。

中国哲学史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中国哲学史考研题库-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三纲八目(《大学》)[山东大学2018年研]

答:三纲八目是《大学》中“三纲领,八条目”的简称。其中,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自我实现。

2.三才之道[浙江大学2018年研]

答:三才,又作“三材”,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①指天、地、人,兼指天道、地道、人道。《易传·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东汉王符《潜夫论》称:“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②指人的形、气、神。北宋邵雍《观物外篇》:“神统于心,气统于肾,形统于首。形气交而神主乎其中,三才之道也。”

3.五德终始[浙江大学2018年研;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五德终始是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

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作解释。他认为虞(舜)、夏、殷、周的历史是一个胜负转化的发展过程。它按照土、木、金、火、水依次相胜而具有阶段性,又循环往复而具有周期性,矛盾运动推动着“五德转移”,又决定着“并世(当世)盛衰”。在每一发展阶段都存在着阴阳两种势力的矛盾和斗争。两者交争,历史属于斗争中的胜利者。这种五德相胜又是被机械的周期律预先决定的,王朝的兴起必有天意符瑞作为象征和验证。五德终始说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NEW)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

2005年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

2006年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

2010年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1年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5年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6年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6年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05年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

史考研真题

2006年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

史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共70分,每小题10分)

1“仁”的基本内涵及其影响。

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释义。

3“三表法”的认识论意义。

4孟荀人性论之比较。

5“理一分殊”的思想源流和哲学实质。

6张载的“一物两体”说。

7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

二、论述题(共80分,每小题20分)

1从“能所”关系看王夫之的主客观关系学说。

2从严复、孙中山的认识论思想看近代思维方式的确立。

3康有为的变易进化观念及近代进化哲学。4梁启超中西融合的变化观。

2010年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论述题(任选三个作答)

1试论述孔子的仁、礼与中庸哲学范畴。

2试论述老子的“道法自然”和“反者道之动”。

3试论述墨子的“尚力”“非命”与“三表”。

4试论述孙子的认知学说。

5缺失。

二、简答题(任选五个作答)

1《论衡》。

2《神灭论》。

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

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

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哲学史的研究对象是()。

A. 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

B. 哲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C. 哲学学派的形成和演变

D. 哲学文化的历史背景

2. 下列哪位思想家被誉为“中国哲学之父”?

A. 孟子

B. 庄子

C. 孔子

D. 老子

3. 儒家学派主张的核心理念是()。

A. 仁爱

B. 自由

C. 知识

D. 审美

4. 以下哪位古代思想家提出“天人合一”的观点?

A. 庄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孟子

5. 墨家学派注重的是()。

A. 社会公平

B. 个人发展

C. 祭祀仪式

D. 自然和谐

二、判断题

1. 道家学派强调个体的努力和追求,而儒家学派则注重社会伦理和

家庭责任。()

2. 墨家学派主张以爱德来推动社会进步,反对战争和争斗。()

3.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4.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天生都有善良和正直的本性。()

5. 佛教的发展和传播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充实了中国

哲学的内涵和外延。()

三、简答题

1. 简述道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2. 解释儒家学派的核心理念“仁”。

3. 通过对孟子和孔子思想的比较,说明两位学者在儒家学派中的位

置和影响。

4. 请列举三位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名字,并简要介绍他们的思想。

5. 阐述墨家学派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和强调。

四、论述题

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既有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也有学派内部的分歧

和演进。请以儒家和道家为例,对比两个学派的思想特点和影响,以

及他们对中国哲学史的重要意义。

注意:以上试题仅为参考,请根据考试具体要求和题目来编写文章。

202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初试试题真题

202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初试试题真题

202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哲学史初试试题

业务课名称:中国哲学史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名词解释、

1. 思孟学派。

2.齐物论。

3.一分殊

4.佛性。

5.《易传》

6.《孟子字义疏正》

二、简答(五选四)

1.简述玄学中的以无为本理论。

2. 朱的理气观。

3. 禅宗的明心见性思想

4.简述“性即理”观点。

5.王船山的性日生日成论

三、论述(三选二)

1.论述老子的天道观

2.有人认为,朱意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谈谈你的看法

3.有人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849中国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专业课考试试题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849中国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专业课考试试题

目 录

2014年清华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2年清华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1年清华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0年清华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清华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

(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7*10

1.善不受报

答:善不受报是东晋高僧竺道生法师提出的佛教术语。“善不受报”是指修行方法的目的,不在于做事以求好的结果。道生认为未受到佛法精髓的世俗人的善行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善不受报的提出,旨在打碎众生施功望报的世俗之心。只有舍弃回报之心,才能促使自己最终悟道、得道。因此,善不受报不是阻止人们祛恶行善,而是鼓励向善的精神,不为任何目的地从事善的活动。

2.太极图说

答:《太极图说》是北宋周敦颐的哲学著作。受《周易·系辞传》的启发,提出“无极而生太极”为核心的宇宙观。周敦颐的“阴阳互化而万物出”的宇宙衍化论,蕴含事物相互转化、动态平衡的哲理,阐

明“万”与“一”的关系问题以及“立人极”的思想。《太极图说》明代编入《周濂溪集》。

3.心即理(陆九渊)

答:“心即理”是南宋陆九渊提出的心学命题。他认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陆九渊认为“理”是宇宙之内,万物运行规律以及人类社会赋予的伦理;“心”是指求学问道以明理之心。从本原

上看,理对于心,是天之所赋;从实践生活上看,心理关系主要通

过“公”、“同”来实现合一的。他主张通过克除私欲,将心提升到理的层面上,这是合心于理式的“心即理”,也是陆九渊心学的重心所在。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着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

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的理论和政治纲领,孙中山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12、【道法自然】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语。《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否定了宇宙间有意志的主宰存在,但老子由此反对人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13、【中庸】儒家的哲学范畴。即在处理事物的矛盾时应当掌握的合适的“度”。

14、【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自然观和人的活动归结为五种物质因素,含朴素唯物主义因素。战国秦汉间出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5、【理学】又称道学、新儒学。宋元明清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吸收了道家和佛教哲学思想而产生的新儒学。它以性命义理为核心,是宇宙论、认识论和道德学说高度统一的思辨哲学。它以“理”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和宇宙本体,取代了传统儒学思想的“天”的地位。南宋以后,被统治者奉为官方哲学。明清之际,从理学内部分化出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对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批判。

16、【致良知】明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思想。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心为万物之本,故良知亦为万物之本。王守仁良知实际上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概括。

17、【三表】墨子提出的检验言论与认识是非的标准。表,指法、仪;三表即三条标准。墨子认为,人们的言论与认识是非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即:“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以历史经验判断言论事非;以广大民众的直接感性经验为是非依据;以言论和认识的实际效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带有浓厚的经验论色彩,并以之论证天志和鬼神的存在。

18、【阴阳】本义为日照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后来用以指气和事物所包含的对立因素。

19、“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总纲,同时也是道的第2层含义,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20、【性善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21、【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22、格物致知: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始见于《礼记•大学》。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体认人所固有的理的过程。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连结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方法。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认为格为正,物为事,致为至,知为良知。因此,格物也就是致良知的工夫。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他认为,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人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

23、离间白:(关于成就,其一是人们向来认为先秦的名家就是名学,其主要的辩论,就是“合同异”,“离间白”。而冯氏则认为先秦辩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