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综述
有机高分子磁性材料研究综述
![有机高分子磁性材料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315ce8d71fe910ef12df888.png)
有机磁性材料研究综述摘要:有机磁性材料是最近二十多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的功能材料,因为其结构的多样性,可用化学方法合成,相比传统磁性材料具有比重低、可塑性强等等优点,因此在新型功能材料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高分子有机磁性化合物的发展和研究近况,及其有机高分子磁性材料的分类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有机磁性材料结构型复合型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organic magnetic material Abstract: organic magnetic material is a new functional material in recent twenty years,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of its structure, synthetized by chemical method ,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agnetic materials with a low specific gravity, high plasticity, and so on, so it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new functional materials.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status of high polymer organic magnetic materials’compounds, classifi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Key word: organic magnetic material intrinsic complex一、简介历史上记载的人类对磁性材料的最早应用是中国人利用磁石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性,将天然磁石制成的司南,这一发明对航海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完整word版,功能高分子材料综述
![完整word版,功能高分子材料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e86d16381c758f5f61f67d8.png)
功能高分子材料综述【文摘】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各种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和合成、结构和性能关系以及作为新材料的应用技术,它的重要性在于所包含的每一类高分子都具有特殊的功能。
它主要包括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电、磁功能高分子材料、声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液晶、医用高分子材料几部分,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分子结构、组成与形成各种特殊功能的关系,也就是从宏观乃至深入到微观,以及从半定量深入到定量,从化学组成和结构原理来阐述特殊功能的规律性,从而探索和合成出新的功能性材料。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工程上应用较广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一些功能高分子材料,如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反应型功能高分子、光功能高分子、电功能高分子、医用功能高分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等。
【关键词】材料;高分子;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定义为:与常规聚合物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聚合物大分子(主要指全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的聚合物)都应归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范畴。
而以这些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结构组成、构效关系、制备方法,以及开发应用的科学,应称为功能高分子材料科学。
功能高分子材料科学是研究功能高分子材料规律的科学,是高分子材料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与其他科学领域交叉度最高的一个研究领域。
它是建立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之上,并与物理学、医学甚至生物学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对物质、能量、信息具有传输、转换或贮存作用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的一类高分子材料,有时也被称为精细高分子或者特种高分子(包括高性能高分子) 。
其于20 世纪60年代末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发展迅速,已成为新技术革命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
功能高分子是指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它们之所以具有特定的功能,是由于在其大分子链中结合了特定的功能基团,或大分子与具有特定功能的其他材料进行了复合,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高分子材料论文综述
![高分子材料论文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f307821a6c30c2259019e4b.png)
四、PMMA的性能
(2)表面硬度不足,易被硬物擦伤、擦毛而失 去光泽。 (3)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在Tg下受温度影响较 小;而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对温度较敏感。 (4)可通过与极性组分共聚,加入交联剂使其 形成网状结构,经拉伸形成丁香结构等手段来提 高其力学性能。
四、PMMA的性能
3、热性能 (1)属于易燃材料,点燃离火后不能自熄,火焰 呈浅蓝色,下端为白色。燃烧时伴有腐烂水果、 蔬菜的气味。 (2)PMMA可在-60~65℃范围内长期使用,短 时使用温度不宜超过105℃。 (3)比热容比大多数热塑性塑料低,有利于它快 速受热塑化。
高分子材料论文
——有机玻璃---PMMA
一、有机玻璃的概念
有机玻璃: PMMA是以丙烯酸及其酯类聚合 所得到的聚合物统称丙烯酸类树酯,相应 的塑料 统称聚丙烯酸类塑料, 其中以聚甲基丙烯酯甲酯 应用最广泛。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写 代号为 PMMA,俗称有机玻璃。
二、有机玻璃的诞生和发展
• • • •
特点: 表面光滑、色彩艳丽,比重小,强度较大, 耐腐蚀,耐湿,耐晒,绝缘性能好, 隔声性好。 形状: 可分管形材、棒形材、板形材三种。 1、光学性能 PMMA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这 也是其俗称“有机玻璃”的由来。PMMA 折射率 1.49 ,透光率92%。无机硅酸盐玻璃, 折射率 1.5左右,透光率80%。
高分子材料聚合工艺综述
![高分子材料聚合工艺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0fb3e5fcf84b9d528ea7afd.png)
高分子材料聚合工艺综述姓名:***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301班学号:**********高分子材料聚合工艺综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301班王庆阳 0707130104摘要:介绍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工业合成工艺,以及产品的形貌及使用性能。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合成工艺;自由基聚合;缩合聚合;逐步加成聚合一、前言高分子材料作为新时期的全新全能型材料,是现代人类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发展高新科技的基础与先导,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将会使人类支配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到一个新的水平,对人类的发展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促进。
而作为高分子材料生产的工业基础,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艺及其重要,因为它不仅关乎到高分子材料后续产品的性能,并且易于改良、优化从而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因此,本文将对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合成工艺,即:自由基聚合工艺、缩合聚合工艺、逐步加成聚合工艺,作简单的探讨,为今后在高分子材料工业合成方面的学习及工作奠定基础。
二、自由基聚合工艺2.1综述自由基聚合反应是当前高分子合成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化学反应之一。
工业中,我们将自由基聚合工艺定义为:单体借助于光、热、辐射、引发剂的作用,使单体分子活化为活性单体自由基,再与单体连锁聚合形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通过高分子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由基聚合化学反应主要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三个“基元反应”;同时,在链引发阶段,我们通常选择引发剂作为产生自由基的物质,并通过改变自由基的种类来适应不同的聚合生产工艺。
通常而言,我们将自由基聚合工艺,以实施方法的为分类标准,继续细分为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每种聚合方法聚合体系、产品形态、产品用途各具特色,具体可见表2-1 高聚物生产中采用的聚合方法、产品形态与用途。
下面,我们将对这几种自由基聚合工艺的聚合体系组成、产品形貌及性能、适用范围做详细介绍。
表2-1 高聚物生产中采用的聚合方法、产品形态与用途表2.2本体聚合生产工艺我们将本体聚合定义为:在无其他反应介质存在的情况下, 单体中加有少量引发剂或不加引发剂依赖热引发的聚合实施方法;因为该种聚合方法得到的产品为块状,故又称“块状聚合”。
和高分子相关的文献综述
![和高分子相关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5a2c7c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d.png)
和高分子相关的文献综述高分子材料是一类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它们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医学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
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合成方法、结构与性质关系、表面改性、功能化等方面。
合成方法是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基础,不同的合成方法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质的高分子材料。
例如,聚合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合成方法,通过将单体分子连接起来形成大分子,从而得到高分子材料。
另外,也可以利用化学修饰方法对已有的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使其具有特定的功能。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关系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往往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和链的排列方式。
例如,在聚合物中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可以改变其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电学性能等。
此外,高分子材料的链的排列方式也会影响其物理性质。
例如,线性聚合物和交联聚合物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热膨胀系数。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是提高其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性质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改变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性质,可以实现对其润湿性、抗菌性、耐腐蚀性等性能的调控。
例如,聚合物表面的修饰可以使其具有亲水性或疏水性,从而实现不同的应用需求。
另一方面,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团或添加剂,可以赋予高分子材料特定的性能和应用。
例如,聚合物中引入荧光基团可以使其具有荧光性能,用于生物成像和传感应用。
另外,高分子材料还可以通过掺杂纳米颗粒或添加纳米填料来实现特定的性能,如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等。
总结起来,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涉及到合成方法、结构与性质关系、表面改性和功能化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得到具有特定性能和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新材料,还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北化-高分子材料综述
![北化-高分子材料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c2858cf5ef7ba0d4a733bde.png)
第二章热塑性塑料第一节聚乙烯⏹1.1 预备知识⏹1.2 聚乙烯的品种与合成条件⏹1.3 聚乙烯的结构与性能特点(重点)⏹1.4 聚乙烯的应用⏹1.5 聚乙烯的改性——交联PE(重点)⏹1.6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重点)1.1 预备知识<1>熔体流动指数(MFI):在规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试样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出料模孔的总重量(克)。
单位:g/10min。
MFI的大小与分子量大小基本成反比。
砝码重2160g,料筒内径9.544mm,出料模孔内径2.095mm,长8mm。
<2>热变形温度(HDT):塑料试样在静弯曲负荷作用下,浸入一种等速升温的液体(或空气)传热介质中,当试样受热变形,变形量达到一定时的温度。
压力 1.82MPa或0.46MPa,升温速率2℃/min 或5℃/min<三> 维卡温度(维卡软化温度),是指测定高分子材料在合适的液体传热介质中,在一定的负荷、一定的等速升温条件下,试样被1毫米2压针头压入1毫米时的温度。
<四> 固体线膨胀系数⏹固体的膨胀比气体和液体小得多,直接测定固体的体积膨胀比较困难。
但根据固体(非晶体或多晶体)在温度升高时形状不变可以推知,固体在各方向上膨胀规律相同。
因此可以用固体在一个方向上的线膨胀规律来表现它的体膨胀。
⏹通常定义,固体在温度每升高1℃时,在某一方向上的长度增量ΔL /Δt 与室温下(严格些应是0℃时)同方向上的长度L 0之比,叫做固体的线胀系数α,(Linear expansion factor)00t 0)/()(/L t t L L L t L --=∆∆=α1.2 聚乙烯的品种和合成条件<1>聚乙烯的定义聚乙烯是乙烯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分子式为:英文为:polyethylene, 缩写为:PE 。
CH 2CH 2n<二> 聚乙烯的单体来源单体来源主要来源:石油烷烃热裂解、分离精制。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高分子材料主要产品及分公司分布综述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高分子材料主要产品及分公司分布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889eadf33d4b14e8524680b.png)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高分子材料主要产品及分公司分布综述摘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 )是中国石油集团最大的控股子公司,主要经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炼制、储运、销售等主营业务。
该公司已于2000年4月在香港和纽约两地成功上市,目前中国石油集团拥有其90%的股权。
公司生产商品燃料油等六大类炼油产品以及合成树脂等六大类数千种牌号炼化产品。
关键词:石油;生产;炼油产品;合成树脂前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英文缩写:CNPC)系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是实行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综合性石油公司。
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原油、天然气生产、供应商和最大的炼油化工产品生产、供应商,中国石油集团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油气炼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等各个领域,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石油集团在中国境内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拥有13个大型特大型油气田企业、16个大型特大型炼油化工企业、19个石油销售企业和一大批石油石化科研院所和石油施工作业、技术服务、机械制造企业,在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南美等地区拥有近30个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项目。
一、高分子材料主要产品润滑剂产品,按用途分为车用润滑油、工业润滑油、合成润滑油脂、金属加工油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电子、兵器、船舶、汽车、机械加工、冶金、炼油化工和仪器仪表等领域。
石油沥青分为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道路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管道防腐沥青、电缆沥青、防水防潮石油沥青、橡胶沥青、油漆石油沥青、绝缘沥青等。
近几年来,本公司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等产品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赛车跑道、桥梁路面等。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综述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b538c5aad02de80d4d84026.png)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课题名称:感光高分子材料系别:轻工工程系专业:__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__ _班级:10工艺试点学生姓名:刘振杰指导教师:卜建新感光高分子材料【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感光高分子的发展简史以及感光高分子的分类和在日常生活中、工业中的应用,主要研究重氮树脂型光敏材料、自组装型超薄胶印版、化学增幅与无显影光刻胶及刻蚀技术,和当今感光高分子的主要研制课题。
【关键词】感光高分子感光聚合物光致变色高分子一、简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感光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
所谓感光高分子材料就是对光具有传输、吸收、存储和转换等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二、研究方向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光与半导体相融台的高技术将引人注目。
高分子材料的感光特性引起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兴趣。
高分子材料的功能特性主要有:①化学变换功能(感光树脂、光学粘接剂、光硬化剂等)。
②物理变换功能(塑料光纤、光盘、非球面透镜、非线性光学聚合物、超导聚合物等)。
②医学化学功能(抗血栓性聚合物人工畦器等)。
④分离选择功能(微多 L膜、逆透过膜等) 由此可见,具有感光的高分子材料占居多数,它们的产品在市塌占有的份额很大。
像非线性高分子材料这样的尚未达到实用化的高分子材料更是为数众多该材料的通感光与光的化学、物理变化功能是有很大差别的。
前者的典型代表是光纤和各种透镜。
对这些材料不殴要求透明性强。
如要求、光纤材料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范围内的透明性极其严格。
标准的塑料光纤(POF)是由PMMA制成的,具c—H 基,故不能避免红外吸收。
为了提高透明性而研制羝化物光纤。
用于制作透镜的材料必须具南高范围的折射率和分散特性这一点,有机高分子材料与无机玻璃类材料相此,者处于劣势。
塑料材料具有优良的成形性,宜用来生产诸如形状复杂的非球面透镜等高性能透镜。
CD用的透镜,主要是用PMMA材料制作。
制作透镜用的PMMA工业材料市塌规模看好要求它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低的吸水性其中具有脂环式结构的塑料市埸将有扩大趋势。
高分子材料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综述
![高分子材料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10983f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c.png)
高分子材料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综述摘要:化妆品是广大女性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化妆品的需求呈现出了明显增加的趋势。
化妆品的使用质量和使用效果,成为了目标客户群体选购化妆品时注重的要点。
在化妆品中使用高分子材料,能够让化妆品的使用质量和效果得到有效突破,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分类研究法的使用,对高分子材料在化妆品种的运用展开详细的综述。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化妆品;应用综述引言: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大环境背景下,许多新材料的使用为生活用品的设计与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化妆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品牌化妆品之间的竞争呈现出了白热化的趋向,为了谋求更为良好的化妆品竞争效果,许多品牌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在化妆品中添加新材料配方。
譬如有些参与面部护理研究设计的人员,为面部护理开发出了多款不同功能、不同效果的产品。
这些产品既包含了日霜、夜霜,粉底、营养液等,又包含了去角质、去淡纹产品,还有去血丝等诸多不同功能的产品。
这些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离不开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因此对高分子材料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展开论述是很有意义的。
一、高分子材料在化妆品中的作用分析不同化妆品在配方上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配方上的差别会直接影响到化妆品的使用功效。
就目前而言,化妆品从种类上可被划分为水,染料,香料,防腐剂,抗氧化剂,活性物质等。
高分子材料在化妆品的使用过程中能够起到增稠和乳化的作用。
乳化作用的发挥,能够让相应化妆品的可控性和均匀性得到有效提升,也能使得产品稳定性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在化妆品中添加使用高分子材料,使得原本需要慎重考虑的清水清油平衡值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这能够让产品性能得到更为明显的突破。
还有一些高分子材料的使用,能够让化妆品本身的保湿功能得到全面的完善,譬如在保湿面膜的配方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有些研究人员会添加一定的聚丙烯酸树脂和聚乙烯醇,这能够使得保湿面膜的保湿功效得到更为全面的发挥。
现代高分子材料发展前沿
![现代高分子材料发展前沿](https://img.taocdn.com/s3/m/a98089c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2.png)
高份子材料的发展前沿综述近年世界高份子科学在诸多领域取得重要发展,主要是控制聚合、超份子聚合物、聚合物纳米微结构、高通量筛选高份子合成技术、超支化高份子、光电活性高份子等方面。
1 高份子合成化学高份子合成化学研究从单体合成开始,研究高份子合成化学中最基本问题, 探索新的催化剂体系、精确控制聚合方法、反应机理以及反应历程对产物会萃态的影响规律等,高份子合成化学基础研究具有双重作用,一是运用已有合成方法研究聚合物结构调控;二是设计新的合成方法,获得新颖聚合物。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高份子合成化学领域中,前沿领域是可控聚合反应, 包括立构控制,相对份子质量分布控制,构筑控制、序列分布控制等。
其中,活性自由基聚合和迭代合成化学研究最为活跃。
活性自由基聚合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活性自由基的发展前景,特殊是工业应用前景以及未来研究工作趋势是令人关心的问题。
对于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在较低的温度下能快速进行聚合的研究是目前受到关注的研究方向。
迭代合成化学是惟一可用来制备多肽、核酸、聚多糖等生物高份子和具有精确序列、单分散非生物活性高份子齐聚物的方法。
树枝状超支化高份子的合成就是此合成策略的成功应用例证之一,是过去 10 年高份子合成中最具影响力的发展方向。
树枝状超支化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球形份子形状,份子尺寸,支化图形和表面功能性赋予它不同于线型聚合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高份子合成化学发展需注意以下几点:(1)与无机化学、配位化学、有机化学等的融合与渗透,吸取这些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开辟新的引起/催化体系,这是合成化学的核心,是高份子合成化学与聚合方法原始创新发展的关键。
对于传统的工业化单体,需要利用新型引起/ 催化体系和相应聚合方法,研究开辟合成新的微观结构的聚合物新材料。
(2)与有机合成化学和高份子化学密切结合,将有机合成化学的先进技术“嫁接”到高份子合成化学中,研发高份子合成的新方法,实现高份子合成的可设计化、定向化和控制化,这里包括通过非共价键的份子间作用力结合来“合成”超份子体系。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综述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9c0a43cc281e53a5802ffb6.png)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综述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行,人们各种材料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就研究出了高分子复合材料,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而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就是这项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而在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出现的早期,通常将其作为良好的电绝缘体,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的在电力系统中使用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本文就对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进行了介绍,将其基本的导电理论以及特殊的效应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重点讨论了当前阶段中的应用以及研究进展,以使人们对其更好的了解。
关键词: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电性;应用导电高分子材料就是在高分子材料的基础上,根据使用的要求,加入了相应的导电体,经过多重技术的处理之后,使其具有了较高的导电能力。
而由于这种材料在制造的过程中,使用对材料的要求不高,使用的技术加工手段简单,使用的生产成本较低,导电性能较好等原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因此,为了使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当前阶段中更好的应用,在当前的科学研究中,加强对其进行研究成为了必然趋势。
1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电理论1.1 统计渗滤模型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电理论中,首先就是统计渗滤模型,这一模型通常是几何模型为基础上建立的,就是将复合材料中基本物质使用一定技术将其抽象化,使其存在一定形状的分散体系,然后根据一定的机理要求,将其进行重新的排列,使其重新组合成一个整体,使高分子材料中的基本物质成为了连续相,而加入的导电体材料根据其功能的不同,有些成为了连续相,有些成为了分散相,这些有效的分散相以及连续相,就在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中构造出了导电通道。
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上,对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电阻率与导电体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在两者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建立统计渗滤模型时,根据不同的需求,将基本物质抽象为形状、大小不同的球型、规则的多面体等,同时将导电体抽象成连续性的珠串等[1]。
药用高分子材料综述范文
![药用高分子材料综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8ba2bf1a37f111f1855beb.png)
年级:10级专业:预防医学班级:1班姓名:XX 学号:10257000XX微胶囊技术综述XX(成都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成都612000)摘要:本文综述了高分子材料众多技术中的微胶囊技术,着重分析了微胶囊的制备原理;微囊剂的合成材料和微囊剂的分类。
此外,文章最后阐述了微胶囊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microcapsule technology which is one of many polymer materials technology ,pay more eyes On the analysis of microcapsule preparation principle; the main component of microcapsule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llirod agent. What’s more, the paper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apsule techniques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the end.关键词:微胶囊;制备;应用;展望中图分类号:T924;TQ46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微胶囊技术是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为壳材料,将固体颗粒,液体或气体作为芯材料包覆形成的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一种微型胶囊技术[1]。
制备微囊剂,可选用水溶或水不溶性高分子材料,随着高分子材料研究的进展,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在微囊剂中的应用也逐日增多。
应用较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有明胶、淀粉、白蛋白、聚丙烯酸-淀粉接枝物、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乳酸共聚物、聚甲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烷基酯、乙基纤维素等。
当然这就使得微胶囊的种类日趋繁多,主要组成部分也在相应的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同时,微胶囊的用途广泛,从而使得研究微胶囊的用途也成为了发展的必要。
超强吸水高分子材料
![超强吸水高分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d772b4b650e52ea55189888.png)
Super 普通吸水材料
SAP
Ab s o rb e nt po lym e r
超强吸水高分子材料综述
SAP优点
吸水能力高:可达自身重量的几百倍至几千倍。
Super 吸水前
吸水后
Ab s o rb e nt po水能力高:即使受压也不易失水
SAP优点
Super 观看保水能力演示 Ab s o rb e nt po lym e r
纤维素系
合成高分子系
纯合成高分子
聚丙烯酸类
聚丙烯酸钠交联物 丙烯酸—乙烯醇共聚物 丙烯腈聚合皂化物 其它
聚乙烯醇类 聚乙烯醇交联聚合物 乙烯醇—其它亲水性单体接枝共聚物 其它
天然高分子加工产物
淀粉类 淀粉—丙烯腈接枝聚合水解物 淀粉—丙烯酸共聚物 淀粉—丙烯酰胺接枝聚合物 其它
纤维素类 纤维素接枝共聚物 纤维素衍生物交联物 其它
n-2
OH
CH CN m
水解
NaOH
CH2OH
O
OH O
O
OH
CH2 CH
n-2
2HNOC
沉析
烘干
CH2 y
粉碎
CH x
COONa
中和 湿料
纤维素吸水树 脂干料
原料
糊化
通氮净化
产品
粉碎
调PH 干燥 离心中和
超强吸水高分子材料综述 优点
一、吸 水 原 理
用途
二、分类
三、基本结构
四、SAP结构 五、合成高吸水分子中一些重要术语 六、接枝共聚反应实例
合成系
工艺简单,吸水、 保水能力强 吸 水速度较快耐水
与优 点
联
系
共 同 点
储量丰富,可不断再生,成本低; 无毒且能微生物分解,可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综述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3fc1b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6.png)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综述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其主要特点是分子链结构较长,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变形性能。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是将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技术,制成所需要的成品制品的过程,是高分子材料应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就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工艺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一、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工艺方法1.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是一种用于制作高分子材料制品的主要方法,其原理是将加热熔化的高分子材料通过注射器注入模具中,经冷却后形成所需的成品制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批量较大的制品,成品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2.挤出成型挤出成型是将加热的高分子材料通过挤出机挤压成型,是一种连续生产的方法。
挤出成型适用于生产各种型材、板材、管材等,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3.压缩成型吹塑成型是将高分子材料挤出成管状,再通过内部加压气体吹出成型,适用于生产一些薄壁产品,如塑料瓶、塑料薄膜等。
5.旋转成型旋转成型是将液态高分子材料置于模具中,在模具旋转过程中形成所需的成品制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一些中空、对称形状的制品。
1.包装领域高分子材料在包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塑料瓶、塑料袋、泡沫塑料等,这些制品都是通过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制成的。
高分子材料包装制品具有成本低、制造周期短、重量轻、抗冲击性好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包装行业的青睐。
2.建筑领域高分子材料在建筑领域应用也十分广泛,如塑料管道、塑料隔热材料、弹性地板等。
这些制品通过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制成,具有耐腐蚀、耐老化、绝缘性能好等特点,因此在建筑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3.汽车领域4.医疗领域1.绿色环保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也趋向于绿色环保。
未来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将更加注重材料的可降解性和可循环利用性,研发出更环保的成型加工工艺和材料。
2.智能化生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也将实现智能化生产。
未来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将更加注重自动化、数字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
高分子材料发展历程综述
![高分子材料发展历程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281e5c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1.png)
高分子材料发展历程综述
高分子材料是指由大分子结构构成的材料,一般可以用来构筑填充剂,密封剂,涂料,装饰、缓冲、吸附、绝缘等材料。
近二百多年来,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始终很精彩。
19世纪末,著名的德国发明家豪斯·瓦尔特·韦伯研制了第一种人造高分子,用葡萄糖丙交联来制造塑料,利用活性助剂
调节塑料物理性能,从而发明出高分子研发故事一曲。
20世纪早期,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开始发力:1904年,美国科学家乔治·邓特·拉里
利发明了第一种塑料,即聚甲醛;1909年,美国科学家乔治·马歇尔·路德利发明了第一种涤纶,即聚酯聚乙烯。
之后,各种高分子材料不断发展,例如:甲苯材料——聚苯乙烯,醋酸环氧乙烯;乙醇醚醚材料——环氧树脂,聚氨酯;硅酮类材料——硅橡胶,模塑硅酮。
20世纪5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近几十年来全球经济增速的加快,高分子材
料的生产和应用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制造成本急剧降低,运用领域扩大,无论在任何行业,都受到很大的好评。
20世纪60年代,高分子材料又与复合材料和低流动性高分子材料一起进入一个新的
阶段。
分子级复合材料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高分子材料的形象,使其走了一条性能
更高,价格更低的新道路。
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高分子材料整体材料性能以及特性以及加工工艺也经历
了极大的改观,物理和机械性能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可以说,高分子材料的未来发展前景
一片光明。
总而言之,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它在构筑现代社
会科技发展框架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是近两百多年来的一个重要科技成果。
高分子材料改性综述
![高分子材料改性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a66dd7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7.png)
高分子材料改性综述在当今的社会中,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 是现代工业和高科技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由于材料单体的种类有限, 而且材料单体的单一的某的些性能比较差, 不符合人们所求, 所以要对其材料经行改性。
所谓的改性是通过物理, 机械和化学等作用使搞分子材料原有的性能得到改善。
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即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在终多的改性方法中, 共混改性是最简单的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他可以在各种加工设备中完成, 通过共混改性可以使高分子材料得到比较好的性能上的提升。
并且是现在应用最广的改性方法之一。
化学改性可以赋予高分子材料更好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 现在常用的有无轨共聚, 交替共聚, 嵌段共聚, 接枝共聚, 交联和互穿聚合物网络等技术, 化学改性能得更高的性能比物理改性, 但化学改性比物理改性的成本一般会更高, 而且工艺过程更复杂, 设备的要求更高。
还有填充与纤维增强改性, 表面改性, 共挤出复合改性, 对于公挤出复合改性一般用于管材等应用会比较多一高分子的共混改性高分子共混改性的目的和作用有: 1可以从各高分子组分的性能中取长补短, 获得更优越的性能的材料, 2还可以改善其高分子的加工性能。
3或者还可以制备新型的高分子材料, 聚烯烃与壳聚糖共混可以获得抗菌功能的材料。
4还可以使一些材料原本比较贵, 通过改性在不降低其原有的材料性能上可以使材料的成本更低。
在高分子的改性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材料共混时他们的相容性, , 两种高分子能否相容就取决他们共混工程的自由能的变化, △Gm=△Hm-T△Sm≤0由于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共混的过程熵变化很小, 如果高分子之间不存在特殊的相互作用, 共混过程通常是吸热过程, 也就是△Hm>0,因此绝大多的高分子共混时不能达到分子水平的共混,因此要他们自由相容是很困难的,这样我们就要借助其他方法来使他们相容,如增容剂.增溶剂是能使不相容的两种高分子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稳定的共混物.增容剂大体可以分为反应型和非反应型的.反应型指共混时伴随化学反应与共混组分生成化学键,而非反应型只是起到乳化剂的分散作用,可以降低其相界面的张力,从而达到增容的目的.非反应型的有A-X-B,A-C.D-B.C-D等其中A-X-B具有A,B两种链段的嵌物, A-X-B型可以对多种共聚物增容.对于非反应型的增容剂: 1嵌段共聚物比接枝共聚物更有效2,二嵌段共聚物优于三段的.3接枝共聚物增容效果优于星型和三嵌段.4当共聚物的链段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或等于其均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效果比较好,反应型增容剂,有高分子和低分子两种,对于所有的低分子都是反应型,而高分子有反应型和非反应型增容剂.反应型增容剂主要是有一些可以与共混组分反应的官能团的共聚物,他们适合相容性差的又带有反应官能团的高分子之间的增容.反应增容剂对于他们参加反应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 1反应性曾容剂与共混高分子组分反应而增容, 2使共混高分子先有官能团在凭借他们相互反应而增容。
生物医用高分子综述
![生物医用高分子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4e21a69af1ffc4ffe47acd9.png)
生物医用高分子研究进展代路杨化基一班2008301040009(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430072)引言:高分子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工合成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医学发展和临床应用,证明医用高分子材料在人体内外, 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而医学的进步,,又给高分子材料提出了大量新的课题, 使其向“精细化”、“功能化”的方向发展,赋予了高分子材料以新的生命力。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指用于生理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生物体组织或器官,增进或恢复其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研究领域涉及材料学、化学、医学、生命科学。
在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可谓异军突起,目前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一个重要分支。
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中有的可以全部植人体内,有的也可以部分植入体内而部分暴露在体外,或置于体外而通过某种方式作用于体内组织。
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高度发展,又使得利用生物体合成生物材料成为可能。
此类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备受世人瞩目。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近年来的应用研究及发展状况,综述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特点,评述了医用高分子材料在人工脏器、医疗器械及药剂方面的应用,介绍了活性/可控聚合方法合成生物医用高分子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特性要求、研究成果、发展趋势、综述正文:1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概述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可对有机体组织进行修复、替代与再生,具有特殊功能作用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可以利用聚合的方法进行制备,是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组成之一。
由于医用高分子材料可以通过组成和结构的控制而使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耐生物老化,作为长期植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和物理、机械性能,易加工成型,原料易得,便于消毒灭菌,因此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已成为生物材料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品种,近年来发展需求量增长十分迅速。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166656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e.png)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在现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类别,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一、高分子材料的定义与分类高分子材料是由大分子化合物(分子量通常在10^4至10^6量级)构成的材料系统。
根据其结构和性质的不同,高分子材料可分为线性高分子、交联高分子、支化高分子等多种类型。
二、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聚合反应、缩合反应、开环聚合、改性反应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研究人员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材料合成。
三、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与表征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与表征是研究该领域的关键内容之一。
其中,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是研究的重点。
通过使用各种表征手段,如拉伸试验、差示扫描量热法、电导率测试等,可以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质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估。
四、高分子材料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高分子材料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聚合物材料在塑料工业、橡胶工业、纤维工业等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分子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器件等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生物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类型,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生物工程等领域。
五、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其中,纳米复合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这些新兴研究方向的涌现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六、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挑战与展望虽然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如高分子材料的工艺性能、稳定性、可持续性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因此,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分子材料研究需要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和应用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饱和聚酯合成及加工工艺进展摘要:本文介绍了不饱和聚酯合成与加工工艺,不饱和聚酯的由来以及一些不饱和聚酯的最新科研成果,包括不饱和聚酯的合成原料、加工助剂、不饱和聚酯的改性以及新型的加工工艺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不饱和聚酯(UP);合成;加工工艺;改性;进展0前言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热固性树脂中用量最大的树脂品种,也是FRP制品生产中用得最多的基体树脂。
UPR生产工艺简便,原料易得,耐化学腐蚀,力学性能、电性能优良,可常温常压固化,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防腐、汽车、电子电器等多种复合材料。
近年来,由于苯乙烯等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对低端产品的冲击很大,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的效益下滑。
面对严峻的形势,各国纷纷加大研究开发的力度,研究出多种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1不饱和聚酯的概述1.1不饱和聚酯的定义人类最早发现的树脂是从树上分泌物中提炼出来的脂状物,如松香等,这是“脂”前有“树”的原因。
直到1906年第一次用人工合成了酚醛树脂,才开辟了人工合成树脂的新纪元。
1942年美国橡胶公司首先投产不饱和聚酯树脂,后来把未经加工的任何高聚物都称作树脂。
但是早就与“树”无关了。
树脂又分为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两大类。
对于加热熔化冷却变固,而且可以反复进行的可熔的树脂叫做热塑性树脂,如聚氯乙烯树脂(PVC)、聚乙烯树脂(PE)等;对于加热固化以后不再可逆,成为既不溶解,又不熔化的固体,叫做热固性树脂,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
“聚酯”是相对于“酚醛”“环氧”等树脂而区分的含有酯键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
这种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经缩聚反应而生成的,而这种高分子化合物中含有不饱和双键时,就称为不饱和聚酯(英文名Unsaturated Polyester简称UP)。
因此,不饱和聚酯可以定义为由饱和的和不饱和的二元酸(或酸酐)与多元醇缩聚而成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
不饱和聚酯是一种线性不饱和聚脂,当其在热、光照、高能辐射以及引发剂的作用下与交联剂反应,固化成为一种不溶不融的高分子网状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英文名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简称UPR)。
但这种聚合物机械强度很低,不能满足大部分使用的要求,当用玻璃纤维增强时可成为一种复合材料,俗称“玻璃钢”(英文名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简称FRP)。
"玻璃钢"的机械强度等各方面性能与树脂浇铸体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1.2不饱和聚酯的发展历史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发展至今大约有70多年的历史,在这么短的时期内,不饱和聚酯产品无论从产量还是从技术水平方面均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而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先后引进了美国、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制造技术,使我国多年来依赖手糊生产玻璃钢的成型技术得以改进。
我国玻璃钢市场欣欣向荣,促进了国内不饱和聚酯树脂向多品种、多用途方向发展,开发出如拉挤树脂、RTM 用混杂树脂、乙烯基树脂、腻子树脂、玛瑙树脂、高氧指数阻燃树脂、喷涂树脂、柔性树脂等,另一特点是浇铸用、涂料用树脂产量急剧上升,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差距。
目前,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已发展成为热固性树脂行业中最大的品种之一。
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发展过程中,从产品专利、商业杂志、技术书籍等方面的技术信息层出不穷。
至今每年都有上百项发明专利是关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
由此可见,不饱和聚酯树脂制造和应用技术随着生产的发展也日益成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完整的生产与应用理论的技术体系。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不饱和聚酯树脂对于一般用途来说,具有特殊意义的贡献。
2不饱和聚酯的合成2.1不饱和聚酯的合成原料(1)二元醇乙二醇是结构最简单的二元醇,由于其结构上的对称性,使生成的聚酯树脂具有明显的结晶性,这便限制了它同苯乙烯的相容性,因此一般不单独使用,而同其它二元醇结合起来使用,如将乙二醇和丙二醇混合使用,可提高聚酯树脂与苯乙烯的相容性;如果单独使用,则应将生成树脂的端基乙酰化或丙酰化,以改善其相容性。
1,2丙二醇由于结构上的非对称性,可得到非结晶的聚酯树脂,可完全同苯乙烯相溶,并且它的价格相对讲也较低,因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二元醇。
其它可用的二元醇有:一缩二乙二醇——可改进聚酯树脂的柔韧性;一缩二丙二醇——可改进树脂柔韧性和耐蚀性;新戊二醇——可改进树脂的耐蚀性,特别是耐碱性和水解稳定性。
以上几种二元醇,或由于树脂柔韧性太大而失去强度,或应改善树脂与苯乙烯相溶性,它们一般不单独使用,应和其它二元醇混合使用。
具有高度耐用化学腐蚀的聚酯树脂,常常用双酚A或氢化双酚A作原料,为生成一种适合与二元酸反应的二元醇,双酚A应预先同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反应,生成两端具有醇羟基的二元醇,如D-33二元醇。
用氯化或溴化的二元醇,不仅表现出阻燃性,也改善了耐蚀性。
加入少量的多元醇,如丙三醇和季戊四醇,可较大程度地改善树脂的耐热性。
(2)不饱和二元酸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双键,一般由不饱和二元酸原料提供。
树脂中的不饱和酸愈多,双键比例愈大,则树脂固化时交联度愈高,由此使树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树脂的固化物有较高的耐热性,在破坏时有较低的延伸率。
为改进树脂的反应性和固化物性能,一般把不饱和二元酸和饱和二元酸混合使用。
顺丁烯二酸酐(马来酸酐)和顺丁烯二酸(马来酸)是最常用的不饱和酸。
由于顺丁烯二酸酐具有较低的熔点,并反应时可少缩合出一分子水,故用得更多。
反丁烯二酸(富马酸)是顺酸的反式异构体,虽然顺酸在高于180°C缩聚时,几乎完全可以异构化而变成反式结构,但用反丁烯二酸制备的树脂有较高的软化点和较大的结晶倾向性。
其他的不饱和酸,如氯化马来酸、衣康酸和柠康酸也可以用,但价格较贵,使用不普遍。
此外,用衣康酸制造的树脂,也会出现树脂与苯乙烯混溶稳定性的问题,尽管氯化马来酸含26%的氯,但要作为阻燃树脂使用,含氯量仍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入其它阻燃成分。
(3)饱和二无酸加入饱和二元酸的主要作用是有效地调节聚酯分子链中双键的间距,此外还可以改善与苯乙烯的相容性。
为减少或避免树脂的结晶问题,可将邻苯二甲酸酐作为饱和二元酸来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所得的树脂与苯乙烯的相溶性好,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良好的综合性能。
此外,邻苯二甲酸酐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因此是应用最广的饱和二元酸。
间苯二甲酸与邻苯二甲酸酐相比,改进了邻苯型聚酯中由于两个酯基相靠太近而引起的相互排斥作用所带来的酯基稳定性问题,从而提高了树脂的耐蚀性和耐热性,此外还提高了树脂的韧性。
间苯二甲酸可用于合成中等耐蚀的不饱和聚酯树脂。
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相似,用对苯二甲酸制得的聚酯树脂有较好的耐蚀性和韧性,但这种酸活性不大,合成时不易反应,应用不多。
用脂肪族二元酸,如已二酸和癸二酸部分替代上述饱和二元酸,可增加所得树脂的柔韧性耐冲击性,但一般不单独使用。
饱和二元酸不同对酯键的空间位阻作用也不同。
2.2不饱和聚酯的引发剂引发剂是能使单体分子或含双键的线型高分子活化而成为游离基并进行连锁聚合反应的物质。
引发剂一般为有机过氧化物,常用的有机过氧化物主要有: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月桂酰、过苯甲酸叔丁脂、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甲乙酮。
这些有机过氧化物要超过临界温度才具有引发活性,而且温度一般都在60℃以上,对于固化温度要求在室温时,就不能满足要求。
这时就需要加入能降低有机过氧化物分解温度的促进剂。
有效的促进剂有二甲基苯胺、二乙基苯胺、二甲基对甲苯胺、一些可以变价的金属皂等。
2.3不饱和聚酯的交联剂交联剂除在固化时能同树脂分子链发生交联产生体型结构的大分子外,还起着稀释剂的作用,形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树脂溶液。
苯乙烯是最常用的交联剂,其优点:苯乙烯为一低粘度液体,与树脂及各种辅助组分有很好的相溶性。
与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共聚时,能形成组分均匀的共聚物。
苯乙烯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有利于降低树脂和玻璃钢制品的成本。
苯乙烯的缺点是蒸气压较高、沸点较低(145°C )易于挥发,有一定气味,造成施工条件较差,应采取一定的劳动保护措施。
目前,一些国家提出应把苯乙烯在空气中的含量降低到100ppm (420 mg/m3)以下。
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苯乙烯用量,还可影响其它性能,苯乙烯用量增加,使树脂溶液粘度降低和树脂体系双键含量增加,因而凝胶时间缩短、软化点增高,树脂耐蚀性增加,固化时收缩率增加,反之亦然。
一般,苯乙烯的加入量应以保证施工时所需粘度为佳。
根据对树脂性能和用途的特殊需要,还可选用许多其它种类的交联剂(如乙烯基甲苯、二乙烯基苯等),但它们的应用量都远不能与苯乙烯相比。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交联剂,因其折射率较低,接近玻璃纤维的折射率,并具有良好的耐风蚀性,故主要用于制造透明玻璃钢制品。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缺点是沸点较低(1000℃--1010℃),挥发性更大;价格较高;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酯树脂中不饱和双键的共聚倾向小,产物交联度较低、结构较疏松且制品表面硬度也较柢。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单位作为交联剂时,所得制服品的耐热性和电性能均较好,固化时放热较少,收缩率较低,适宜做大型制件和要求尺寸稳定性好的制品。
缺点是要加温固化,粘度较高,价格也较高。
除此之外,a--甲基苯乙烯因其固化时有较低的收缩率和制品韧性较好,适用于浇铸和密封用的配方中;氯化和溴化苯乙烯适用于阻燃制品;三聚氰酸三丙烯酯作为交联剂可提高制品的耐热性。
但这些交联剂由于价格较高而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2.4不饱和聚酯的阻聚剂在自由基聚合反应里,一些微量物质的加入,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延缓或减慢聚合的速度,这类物质称为阻聚剂。
阻聚剂通常在缩聚反应结束后加入,既可避免在较高温度下树脂与苯乙烯单体混溶时发生凝胶,也可延长树脂溶液产品的贮存期。
和聚合单体一样,阻聚剂也和树脂体系里的自由基发生作用,产生新的自由基,但不同的是自由基同阻聚剂反应生成的新自由基一般不再发生链增长反应,它们或比较稳定,或相互作用进行链终止反应,实质上起着吸收和消耗系统里产生的自由基的作用,从而表现出明显的阻聚作用。
对苯二酚是最常用的阻聚剂,其用量视树脂的种类而异,常用量为树脂总量的0.5/10000 到5/10000。
温度不同,各种阻聚剂的阻聚效果也不同。
例如,叔丁基邻苯二酚在中温(约600℃左右)起阻聚作用;环烷酸铜在室温下起作用。
这两种化合物也是常用的阻聚剂。
又如,空气中的氧在常温下对树脂有明显的阻聚作用(这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室温固化时表面发粘的原因所在),但在高温下氧却表现出明显的促进聚合的作用。
对不同的交联剂单体,阻聚剂的效果也不相同。
如对苯二酚对苯乙烯单体有良好的阻聚效果,,但对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阻限聚效果却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