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i角检查记录表(样表有计算公式)
测量仪器自检记录表(水准仪)
![测量仪器自检记录表(水准仪)](https://img.taocdn.com/s3/m/807dc49a89eb172ded63b7b1.png)
水准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
检查仪器:索佳C320 编号:CL-02-S017 检查日期:2015年3月27日
观测:鲁敬卫记录:李海清复核:冯仲河
水准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
检查仪器:索佳C320 编号:CL-02-S018 检查日期:2015年3月27日
观测:鲁敬卫记录:李海清复核:冯仲河
水准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
检查仪器:索佳C320 编号:CL-02-S018 检查日期:2015年4月15日
观测:鲁敬卫记录:李海清复核:冯仲河
水准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
检查仪器:索佳C320 编号:CL-02-S017 检查日期:2015年4月15日
观测:鲁敬卫记录:李海清复核:冯仲河
水准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
检查仪器:索佳C320 编号:CL-02-S017 检查日期:2015年5月3日
观测:鲁敬卫记录:李海清复核:冯仲河水准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
检查仪器:索佳C320 编号:CL-02-S018 检查日期:2015年5月3日
观测:鲁敬卫记录:李海清复核:冯仲河
水准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
检查仪器:索佳C320 编号:CL-02-S018 检查日期:2015年5月20日
观测:鲁敬卫记录:李海清复核:冯仲河
水准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
检查仪器:索佳C320 编号:CL-02-S017 检查日期:2015年5月20日
观测:鲁敬卫记录:李海清复核:冯仲河。
光学水准仪i角检验方法以及原理
![光学水准仪i角检验方法以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02a34169eae009581bec10.png)
光学水准仪i角的检验方法小结i角的检验记录编号:DSZ2-230972 日期:2011-6-10 时间:PM04:00观测者吕庆辉使用仪器苏州一光DSZ2 记录者王伟标尺曹志成像清晰稳定检查者杨同州仪器站观测次序标尺读数高差a-b(mm)i角的计算A尺读数a B尺读数bJ11 1.058 0.962 96 A、B标尺间距S=20.6m2 1.122 1.026 963 1.198 1.101 97 2Δmm=(a2-b2) -(a1-b1)=-0.75mm4 1.268 1.173 95中数a1=1.1615 b1=1.0655 96J21 1.544 1.448 962 1.464 1.369 9510*-0.375=-3.75”3 1.285 1.190 954 1.143 1.048 95中数a2=1.359 b2=1.264 95.25如下附图:注解:1、在J1和J2处,分别以四个不同的仪器高度进行观测A、B,并按照表格要求进行填写。
2、测量中,有一个常数ρ=(180/3.14159)*60*60=206265,它是把角度化为弧度时的一个常数,在测量误差推算时经常要用到。
换句话说当一个角度有1秒的误差时,206265米长的距离上垂直于方向线的误差是1米,这个1米是这么得来的:半径为206265米,其1秒所对应的弧长为L=R*弧度,即L=206265*(1”/206265)=1米!相对于如此大的半径,弧长可认为是直线,即如上所说,垂直于方向线的距离是1米。
通过这个常数,我们可以很快的计算出由于i角在L米距离上引起的误差是多大,比如i角是5秒,在水平距离是1000米上,引起的误差是▲=5(秒)*(1000米/206265”)=0.024米=24毫米,这对于现场计算误差有很大的帮助!3、i角的计算原理是:利用了三角形的中线定理,理论HA-HB=HBA,在J1处测得数值,由于i角引起了误差,产生了在A尺读出HA+▲,在B尺读出HB+2▲,则高差HBA1’= (HA+▲)- (H B+2▲)=HA-HB-▲= HBA-▲;在J2处测得数值,由于i角引起了误差,产生了在A尺读出HA+2▲,在B尺读出HB+▲,则高差HBA2’=(HA+2▲)- (HB+▲)=HA-HB+▲= HBA+▲;HB A1’- HBA2’= (HBA-▲)-(HBA+▲)=-2▲。
水准仪i角检验报告
![水准仪i角检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9523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3.png)
水准仪i角检验报告
一、关于i角的检验
望远镜视准轴和水准管水准轴都是空间直线,如果它们互相平行,那么无论是在包含视准轴的竖直面上投影还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都应该是平行的。
对竖直面上的投影是否平行的检验称为i角检验,水平面上投影是否平行的检验称为交叉误差检验。
对于水准测量,重要的是i角检验。
如果i=0,则水准轴平行后,视准轴也是水平的,满足水准测量基本原理的要求。
二、原理与检验方法
示意图如下
三、检验观测计算表
观
示意图示意图
A尺B尺高差
h AB’/mm
A尺B尺高差
h AB’’/mm
2
AB AB
AB
h h
i
S
ρ
'''
-
=
四、检验结论
i=+4”≤±20”
得,检验的i角符合限差要求。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光学水准仪i角检验方法以及原理
![光学水准仪i角检验方法以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02a34169eae009581bec10.png)
光学水准仪i角的检验方法小结i角的检验记录编号:DSZ2-230972 日期:2011-6-10 时间:PM04:00观测者吕庆辉使用仪器苏州一光DSZ2 记录者王伟标尺曹志成像清晰稳定检查者杨同州仪器站观测次序标尺读数高差a-b(mm)i角的计算A尺读数a B尺读数bJ11 1.058 0.962 96 A、B标尺间距S=20.6m2 1.122 1.026 963 1.198 1.101 97 2Δmm=(a2-b2) -(a1-b1)=-0.75mm4 1.268 1.173 95中数a1=1.1615 b1=1.0655 96J21 1.544 1.448 962 1.464 1.369 9510*-0.375=-3.75”3 1.285 1.190 954 1.143 1.048 95中数a2=1.359 b2=1.264 95.25如下附图:注解:1、在J1和J2处,分别以四个不同的仪器高度进行观测A、B,并按照表格要求进行填写。
2、测量中,有一个常数ρ=(180/3.14159)*60*60=206265,它是把角度化为弧度时的一个常数,在测量误差推算时经常要用到。
换句话说当一个角度有1秒的误差时,206265米长的距离上垂直于方向线的误差是1米,这个1米是这么得来的:半径为206265米,其1秒所对应的弧长为L=R*弧度,即L=206265*(1”/206265)=1米!相对于如此大的半径,弧长可认为是直线,即如上所说,垂直于方向线的距离是1米。
通过这个常数,我们可以很快的计算出由于i角在L米距离上引起的误差是多大,比如i角是5秒,在水平距离是1000米上,引起的误差是▲=5(秒)*(1000米/206265”)=0.024米=24毫米,这对于现场计算误差有很大的帮助!3、i角的计算原理是:利用了三角形的中线定理,理论HA-HB=HBA,在J1处测得数值,由于i角引起了误差,产生了在A尺读出HA+▲,在B尺读出HB+2▲,则高差HBA1’= (HA+▲)- (H B+2▲)=HA-HB-▲= HBA-▲;在J2处测得数值,由于i角引起了误差,产生了在A尺读出HA+2▲,在B尺读出HB+▲,则高差HBA2’=(HA+2▲)- (HB+▲)=HA-HB+▲= HBA+▲;HB A1’- HBA2’= (HBA-▲)-(HBA+▲)=-2▲。
水准仪i角检测表
![水准仪i角检测表](https://img.taocdn.com/s3/m/e9fa1395eefdc8d377ee327a.png)
水准仪ί角检测表
工程名称:
仪器型号出厂编号观测人
观测日期观测时间检查人
仪器在A、B两尺之间仪器靠近B尺一侧a1 b1 h1 a2 b2 h2
DAB ί角的计算ί= (h2-h1)ρ/DAB 计算结果检测结论
检测方法:(1)在平坦地面上选定相距约80m的A、B两点立水准尺。
先量出与A、B距离相等的O1点,安置水准仪,分别读取A、B两点水准尺的读数a1和b1,得A、B点之间的高差h1。
h1=a1—b1
(2)把水准仪安置在距B点约3m的O2点,此时测得高差值为含有ί角误差的高差值h2。
h2=a2—b2
则ί角可按照上述公式计算。
式中DAB为A、B两点平距,ρ=206265″。
对于DS3型水准仪,ί角值大于20″时,需要进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