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

合集下载

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作者:朱凯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10期摘要: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资本市场确实存在着与管理的动机、条件和行为,管理层会进行盈余管理。

那么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如何?国内外学者都是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的:(1)市场能否识别盈余管理行为? (2)盈余管理具有正面效应还是负面效应?关键词:盈余管理;经济后果一、国外研究现状??(一 )市场能否识别盈余管理行为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在有效的市场中,投资者能够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发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国外学者对于市场能否识别盈余管理的研究出现了不一致的结果。

国外学者早期的研究认为,市场能够识别盈余管理行为。

汉德 (Hand,1992)的研究表明,投资者能够识别物价上涨期间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公司,并且对相应的报告盈余的下降反应并不敏感。

然而,其他学者的研究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并不认为市场可以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Beneish(1997)选取违背一般公认会计准则的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的,结论发现这些没有遵守一般会计准则的企业,在违背准则的后两年,这些公司得到了十分明显负的非正常回报,这一结论充分的说明了投资者没有完全发现这些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二 )盈余管理具有正面效应还是负面效应一种观点认为盈余管理具有正面效应。

希利和瓦伦 (1999)的研究发现,虽然一些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可能会违背会计准则关于可靠性的要求,但是也正是因为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斯科特 (2000)研究发现,当企业签订的契约缺乏灵活性的时候,企业管理层如果采取盈余管理行为,能够对未来的期望做相对出灵活处理,从而将这些内部的消息更加准确的反应给相关的报表使用者。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盈余管理具有负面效应。

德科等 (1996)对初次宣布有盈余管理行为时的公司的股价进行研究发现,那些公司在被对外报道盈余管理后,资本市场都有一定程度的反应,股票平均下降 9%;同样, Teoh、Wong和 Rao(1998)在对 IPO和进行 SEO之后发现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这些被发现盈余管理的公司股价都在这之后大幅度下降。

浅谈盈余管理及其效应

浅谈盈余管理及其效应

浅谈盈余管理及其效应【摘要】盈余管理是公司在报表中对盈余数据进行操纵的行为,主要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

盈余管理的动机包括维护公司形象、推动股价上涨等。

盈余管理的效应涉及到公司治理、股东利益保护等方面。

盈余管理常见手段包括盈余平滑、盈余操纵等。

影响因素主要有公司规模、行业竞争程度等。

监管措施包括强化内部控制、加强审计监管等。

盈余管理存在的风险包括损害公司声誉、降低投资者信任度等。

未来发展趋势包括趋向透明化、加强监管力度等。

盈余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影响公司形象、投资者信任度等方面。

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包括影响公司价值、影响公司业绩等。

挑战与机遇包括应对监管要求、抓住市场机会等。

盈余管理对公司的影响深远,需要公司高度重视。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效应、常见手段、影响因素、监管措施、风险、未来发展趋势、重要性、公司发展、挑战、机遇。

1. 引言1.1 什么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使盈余数据呈现一种符合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的状态。

盈余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调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达到改变财务报表盈余水平的目的,从而影响公司的股价或其他利益。

盈余管理可以通过调整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机、调整资产和负债的估值方法、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等手段来实现。

盈余管理并非完全负面,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公司应对市场波动和经济环境变化,提高公司价值。

过度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下降,损害公司长期发展和声誉。

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需要谨慎操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盈余数据的真实与可靠,维护公司良好形象和发展前景。

1.2 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动机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释。

公司可能通过盈余管理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例如通过在财务报表上增加收入或减少费用,从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价。

公司的管理层可能因为个人利益或绩效考核等因素而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市场竞争激烈、压力大的行业中的公司可能更容易出现盈余管理的动机,以保持市场地位和吸引投资者。

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及其治理

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及其治理

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及其治理近年来,由于虚假会计报告信息的屡屡出现,特别是安然、世通、施乐公司等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对利润操纵“谈虎色变”,其实利润操纵和盈余管理是不同的。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从更好地实现其经营目标出发,在会计法规和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前提,通过会计估计的合理变更、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交易事项的时点控制及关联交易的适度调节来修正财务报告,以达到平衡收益、稳定股价、合理避税、规避风险等目的,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一种行为。

而利润操纵则是采用不合法的手段改变企业的盈余信息,以不合法的手段来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

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利润操纵的经济后果则百害而无一利,除了企业管理当局人员能中饱私囊外,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甚至政府都深受其害。

企业通常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资本化、借款费用资本化、债务重组等方法合理地进行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度”,过度盈余管理的结果会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信息质量下降,进而损害到报表使用者的利益。

过度盈余管理是违背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的行为,同时它也会对公司的长期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银广夏事件以后,许多股民在凄风苦雨中含泪出局,退出仅剩零头的本资,有些股民甚至发誓宁愿过“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的日子,也要远离股市,与股市老死不相往来。

这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过度盈余管理现象比较普遍,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目前还处于和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不少制度的设计上还存在不足,为上市公司实施过度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

而且我国在监管过度盈余管理方面的规定尚不完备,打击的力度不够大,使得进行过度盈余管理的收益远远大于成本,从而造成了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现象的普遍存在,其调整盈余的数额之大、程度之深,远远超过了正常的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动因及后果【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盈余管理:动因及后果【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盈余管理:动因及后果【会计实务经验之谈】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为了不被社会所淘汰,会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以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企业是理性经济人,由于委托代理关系,股东要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而经理层要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想方设法地进行盈余管理,甚至利润操纵。

所谓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的管理层为实现自身的效用或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

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基本特征: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

第二,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当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即管理当局是有意图的。

第三,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得自身利益。

利润操纵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自身或企业的利益,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或采用其他方法,人为地调节企业利润的行为。

利润操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盈余管理的动因有终极动因和中介动因。

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动因是获取私人利益。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想使各自的获益最大化。

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管理报酬契约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理论上,以企业增值作为经理报酬的标准最为合适,但由于企业市场价值的不可观察性等多种因素,实务中采用会计报告收益作为经理报酬的标准,管理报酬契约成为了会计报告收益的一个正值的线性函数,并产生了分红计划假设。

分红计划假设是指经理人员有可能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将报告收益从未来期间转至当期。

分红计划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它尽量使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活动向股东的目标靠拢,管理报酬契约使经理成为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者,在增加企业价值的同时增加自身利益,这就产生了效率性,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另一方面,它又使管理者更具有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机会主义动机。

例如净利润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或者高于其上限,管理者会进行利润平滑。

真实盈余管理的隐蔽性手段及经济后果

真实盈余管理的隐蔽性手段及经济后果

在 盈 余 管 理 的研 究 中 . 从 实施手段来看 , 盈 余 管 理 可 以进 一 应计 项 目盈 余 管 理 . 而忽 视 了真 实 盈 余 管 理 。 文 献 综 述 步 划 分 为 应 计 项 目盈 余 管理 和 真 实盈 余 管 理 .后 者 被 定 义 为 公 2 司管 理 者 通 过 构 造 真 实 交 易 活动 或 控 制交 易具 体 发 生 时 点所 达 自2 0世 纪 8 O年 代 开 始 .西 方 就 致 力 于 对 盈 余 管 理 的研 究 。 成 的盈 余 管 理 与 应 计项 目盈 余 管 理 相 比 . 真 实 活 动 盈 余 管 理 的 目前 . 国内外对于真实盈余 管理的研究 . 主要在其 存在性 、 手段 、 方式更加隐蔽 . 使 外 部 投 资 者 也 更 加 难 以分 辨 。安 然 事 件 之 后 , 动 机 、经 济后 果 研 究 以及 与 应 计 项 目盈 余 管 理 活动 比较 等 方 面 。
( 河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河南 开封 4 7 5 0 0 1 )
[ 摘 要】 本 文通 过 对 真 实盈 余 管理 研 究 现状 的 介 绍 。 提 出应 重视 对 真 实盈 余 管理 的 研 究 , 并 对其 手段 以及 所带 来的 经 济后 果
做 了初 步探 讨 。 [ 关键词 】盈 余 管理 ; 手段 ; 经 济 后 果
2 0 1 4年 4月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h i n a Ma n a g e me n t I n f o r ma i f o n i z a t i o n
Ap r . , 2 01 4 Vo L 1 7. No . 7
第 1 7卷第 7期

培. 邵君 拈

盈余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差 , 有些学 者试 图 使 用某些 特殊 的应 计项 , 例如 坏账
一 88 一
损失备 抵 ( M c iN c hol s & W i〕so n , 19 8 8) , 或者 针 对 特 殊
行业 的应计 项 , 如 保 险 行业 的赔 偿 金 准备 ( Be va e r &
M cN ic ha h , 19 8 ) , 银 行 的贷款 损失 准备 等等 。 M c N i e h o 卜( 2仪刃 ) 指 出使 用 特 殊 应 计 项 的好 处 ,
利润 中分 离操 控性应计 利润 。 1 . 海利 模 型 。 He al y ( 19 85) 通过 比较根据 不同盈
余` 爹理 变量分 组 的平均 总 的应 计 项 ( 通 过 除 以 前 一 年 l 自总资产进 行修正 ) 来 检 验盈 余管理 。 他假 设 非 操 , 乍性 应计利 润在所 有期 间都发 生 。 估计 期 的总应
, 19 1 ) 、 修正 的琼
Oan 斯模 型 ( D ec h o w , S】 & S w e e n ey , 19 5 ) 、 产 业 模 型
( D` 。 h o w an d 1S 0 an , 19 1 ) 。 采 用 这 些 方 法 检 验 盈 余
管理现象的有效性取决于模型能否有 效地从 总应计
( 19 8)
检 验 了首 次公开发 行公 司发行前 后 的折 旧 和坏账 准
备政 策 , 发 现相对 于 非 D叹〕 的对 比公 司 , 他们 在发 行
及 以后年 份更倾 向于通 过折旧 和 坏账政 策来 调增盈
余。 对 于某 些 特定 行业 来说 , 存 在 大量 的非 常 依赖
于主观判 断 的具 体的特 殊应计 项 。 由于银行 的贷款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与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与盈余管理
维普资讯
【 摘要 】 会 计准则的经济后 果与盈余管理存在着密切的关
系。 由 于会 计 准 则 具 有 经 济 后 果 , 而会 计 准 则 制 定与 执 行 中 因 出现 了大 量 的 盈 余 管 理 行 为 。 要 遏 制 盈 余 管理 . 要 完善 会 计 就 准则 的 制 定机 制 , 可 能地 保 证 会 计 准 则 的公 平 与 有 效执 行 。 尽

的经济后果 。
二、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对盈余管理的激励 盈余管理是 会计报告人 为获取个 人利益或 局部利益 而采
取 的一系列 活动 ,包括在会计 准则制定 时干预准则的 内容 , 在 会计准则执行 中选择更有利 的会计 处理 方法或会计估计 、 规划
有失公允 的交易事项等等 , 行为最终导致财务报告 不能公允 该 地 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
则 )总是或多或 少地影响到有关方面 的利益。会计法规比较 重 , 大 的变动 , 会导致利益关系集团有关方面利益 的重新分配并会
产生相应 的社会影响 。” 会计 准则是所由政府有关部门 、 构制定。无论采取哪一种制定方 机
式 ,各方利 益代表通常会 利用制 定权 的争 夺制定 出有利于 自 己、 不利于他方 的会计准则 , 这种会计 准则可 能偏离 了会 计 中
并干预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 。
经 济后 果 , 是会计报告将影 响企业 、 府 、 政 工会 、 资者和债权 投 人 的决策行为 , 这些个人和 团体 的行 为又有可能对其它 团体产
生影响。简单地 说 , 就是不 同的会计准 则和 不同的会计 程序导
致各个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使
2 会 计 准 则执 行 中的 盈 余 管 理 行 为 、

企业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

企业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

企业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引言企业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通过选择适宜的会计政策和合理的会计估计,以及通过选择适当的会计准那么,来影响企业的财务业绩和盈余的分配。

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和经济后果。

本文将探讨企业盈余管理的概念、方法以及对经济后果的影响。

企业盈余管理是企业在财务报告编制和披露过程中,采取合法合规的措施,借助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制定,在符合会计准那么的前提下,对企业的经营盈余进行管理和操控的行为。

盈余管理可以通过调整合约条款、收入确认时点、本钱减值计提、资本化等方式来影响企业的盈余。

企业盈余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财务业绩,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影响企业的股东利益、管理层鼓励以及市场对企业的评价。

企业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会计政策选择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政策。

例如,选择合理的收入确认时点、本钱资本化水平和折旧方法等,来影响企业的盈余。

但需注意,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必须遵循会计准那么,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2. 会计估计调整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会计估计方法对企业的资产、负债以及准备金进行调整,从而影响企业的盈余。

例如,企业可根据预测未来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资产价值进行调整,以此降低盈余的波动性。

3. 盈余资本化企业可以将一局部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从而将其转化为资产。

这样做可以延迟费用确实认,在短期内提高企业的盈余。

但需要注意,资本化处理必须符合会计准那么的要求,不能违反相关规定。

三、企业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企业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股东利益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调整分配方案,从而影响股东的利益。

例如,企业可以选择发放股息或进行股票回购,来调整股东利益分配的比例。

2. 影响管理层鼓励盈余管理还可以影响企业对管理层的鼓励机制。

通过调整盈余水平,企业可以影响管理层的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从而引导管理层朝着企业目标努力。

盈余管理动机、手段及经济后果分析

盈余管理动机、手段及经济后果分析

0962021年10月 Financial Sight21世纪以来,中国的资本市场得到飞速发展,市场运行日趋规范。

但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缓慢,各种制度缺陷和监管漏洞仍然存在。

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企业抓住漏洞在合法的外衣下进行盈余管理,甚至采取舞弊、造假等手段欺骗投资者。

截至2020年1月31日沪深共有3781家上市公司,半年内就有448家公司因违规受到处罚,其中有12家公司因为财务造假被处罚。

2020年5月中国证监会出具了对新纶科技的行政处罚书,公布了三项违法事实:一是虚构贸易业务;二是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三是未按规定披露对外担保。

据此可以判断,近年来新纶科技存在盈余管理现象,有必要对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该公司2014—2019年财务报表中相关财务指标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特有的ST 制度,探究其盈余管理出于何种动机、采取何种手段以及造成了怎样的经济后果,最后提出建议,给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以建议和指导。

1 新纶科技盈余管理动因1.1 美化报表吸引投资上市公司通常希望在股市中得到更多投资者支持,实现规模效益,但投资者大都根据财务报表的数据选择业绩良好、潜力较大的公司进行投资。

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上市公司往往通过财务报表的数据隐瞒公司财务状况。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显示,新纶科技2013—2014年营业收入几乎没有变化,但2015年公司净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同时2015年新纶科技股价出现大幅度下跌,从最高点16.8元跌至4.5元。

公司为了稳定企业的股价,虚增利润美化财务报表,掩盖业绩下滑的事实。

1.2 节约交易成本不论是在购进原材料还是销售商品的过程中,企业在经营环节中势必会存在一部分的交易成本。

为了考察新纶科技的交易费用,本文选取了与其规模、市值以及行业排名相近的时代新材进行分析,分别研究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通过查阅新纶科技和时代新材2014—2019年财务数据进行整理后得出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与时代新材相比,新纶科技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总额都低了很多,尤其是在2016—2018年的差距更是明显,这也是新纶科技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因。

真实盈余管理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

真实盈余管理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

真实盈余管理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作者:朱朝晖葛王燕来源:《商业会计》2012年第23期摘要:随着会计准则和相关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可操作空间越来越小,管理层可能通过操纵真实业务活动来改变报告盈余。

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酌量性费用操控、生产操控以及销售操控这三种真实盈余活动行为对企业未来三期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生产操控和销售操控对企业未来经营绩效有显著相关,但酌量性费用操控对公司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盈余管理是对外报告的过程中一种有目的的干预行为。

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对真实业务活动的操纵,如研发支出、资本性投资、生产销售安排以及长期资产的处置等,来改变报告盈余的行为。

由于其基于真实的交易活动,具备正常交易的各个要素,其会计处理方式也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所以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与不具有任何操控目的的交易行为很难区分,不受会计准则的限制。

因此,在会计政策从紧、监管从严,在应计利润增加能力有限、诉讼风险增加情况下,管理层更倾向于通过操纵交易活动来实现盈余目标。

一、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与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相比,真实盈余管理具有真实性、隐蔽性好、灵活性的特点,但与此同时,它可能是次优的,会偏离最佳的经营决策的,并因此具有真实的经济后果。

鉴于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多样化及其隐蔽性,本文以生产经营活动中常见的三类正式活动操控行为为例研究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一)酌量性费用操控与企业经营绩效酌量性费用是指费用开支水平可由管理层决策产生和变更的费用,如研发费用支出、广告费、培训费等。

酌量性费用操控一般指通过削减研发、广告和日常费用开支来增加盈余。

技术创新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研发投资对企业竞争力、成长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削减当期研发支出可以直接增加当期会计收益,但可能因此降低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既而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会计学界与我国学者开始陆续致力于盈余管理的研究,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断增高。

近年来,伴随着美国安然事件,世通,施乐的财务舞弊案件以及我国银广夏事件,最近的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等层出不穷的财务舞弊,投资者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升高,而会计信息质量往往与盈余管理关系密切。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经济后果,资本市场一、盈余管理文献综述(一)国外盈余管理研究现状西方会计学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开始较早,加上证券市场产生较早且发展相较中国更成熟完善,各类财务数据更易获取,加之盈余管理在企业中存在普遍性,故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西方学者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

1。

1.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的概念及评价第一,schipper(1998)将盈余管理定义为:“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程序,目的是为了获取一些私人利益”;Healy&Wahlen(1999)对其的定义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及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Scott(2000)同样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利用会计选择权(包括会计政策选择权和会计估计权)来扩大自己的效用或公司价值的行为。

这些都是从盈余管理的动机角度来定义盈余管理的,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他们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为企业或自己牟利而采取的一种欺骗公众的行为。

第二,从盈余信息的真实性和盈余管理的合法性角度定义。

Goel&Thakor (2003)以及Levill认为所有赢余管理都具有欺诈性,盈余管理就是使有关盈余的报告反映管理当局期望的盈余水平,并不是一个企业真实业绩的表现,由此从报表上反映的盈余信息质量不高,他们对盈余管理持否定的意见;Marin(2000)认为,通过盈余管理形成的会计报表信息虽然缺乏真实性但也有合理和可利用的,不是一种欺诈性的报告,盈余管理是一种超越真实性报告与欺诈性报告边缘的行为或现象。

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的研究报告

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的研究报告

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的研究报告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财务数据的操纵,以便在经审计之后,能够创造虚假的财务报告,从而影响外界对企业的评价和投资。

尽管盈余管理在短期内可能会获得一些短暂利益,但它对企业未来业绩和长期发展造成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员工、投资者和顾客三个方面阐述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

首先,盈余管理对员工的影响。

企业的员工往往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他们的积极性、效率和满意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而盈余管理作为一种欺骗,会削弱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度。

当企业存在盈余管理时,员工往往会感到公司的经营不透明,他们的劳动成果得不到公正认可,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员工的不满容易转化为流失和投诉,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员工质量和效率,从而导致企业未来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下降。

其次,盈余管理会对投资者带来负面影响。

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欺骗投资者,往往追求短期财务盈利,不顾及长远的发展。

如果被揭露,企业的股价将大幅下降,投资者也会丧失对企业的信任。

进而,企业的融资成本将会上升,并对公司声誉和形象造成重大损害,使企业长期受到投资者的拒绝和遗弃。

其结果将是长期的商誉和资产损失,难以回复向好。

最后,盈余管理还会给企业的声誉与形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国际市场上,消费者、供应商和金融机构都很注重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如果企业被揭露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会导致企业声誉和信誉丧失,并影响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

消费者不再踏入其门店,投资者不再投入资金,最终导致企业的经营困境,甚至倒闭。

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对员工、投资者和消费者等各方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尽管盈余管理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些盈利,但从长期来看,它肯定不利于企业未来的生产和经营。

因此,公司应该遵守商业道德和法律规定,保持透明度,合规经营,这样才能够长远获得市场信任。

数据是对企业未来业绩影响的量化表现,数据分析是判断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的有效方法。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列出三个数据:员工流失率、股价变化率以及顾客投诉率,并进行分析。

真实盈余管理动机_手段_经济后果以及影响因素_一个文献综述

真实盈余管理动机_手段_经济后果以及影响因素_一个文献综述

·综—一个文献综述——15何苦密莹莹: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经济后果以及影响因素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

企业之所以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应计盈余管理容易引起政府监管部门和审计师的注意,其风险比较大,相比之下,真实盈余管理则更难以被察觉;二是应计盈余管理都会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无限操纵应计利润),当应计盈余管理不能满足经营者目的的时候,真实盈余管理就会被经营者利用。

她的这种观点,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支持(Gunny,2010;Cohen等,2010)。

Beatriz(2008)认为,相比与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董事层对企业真实经济活动的专业知识更为缺乏,不能分辨经营者所采用的投资计划是否是最优,而且,董事层也会在当期利润和以后各期利润之间进行权衡,这种信息不对称和权衡会导致经营者选用真实盈余管理。

Edelstein等(2007)认为,当应计盈余管理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如编制所得税会计报表,资产减值等项目不能税前扣除),企业经营者就会采用真实盈余管理。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企业经营者是存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动机的,而且这些动机都很合理,但是在中国企业中,特别是国有企业中,企业经营者盈余管理的动机往往与其政治目的牵连,这是中国企业独特的特征,也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下面我们讨论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

(三)真实盈余管理手段相比于手段单一的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更为复杂和多样性,在文献回顾的第一部分,已经显示了一些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手段:削减企业的期间费用(员工福利,员工培训费等)及延迟投资(Beatriz,2008;Dechow等,1991;M ittelstaedt等,1995);以降价折扣,赊销等方式加速销售或者直接出售企业各项资产(Bartov,1993;Gunny,2010);扩大生产量降低产品单位成本(Thomas等,2002;Roychowdhury,2006)。

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分析

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分析

过账面数 字的操纵或入账时间 的选择来提高盈利。 另外由于可通过改变 企业具体管理决策而进行盈余管理 , 如缩 减广 告费和研究开发费等提高 盈利 , 故实施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企 业具体决 策的改 变。 () 2对债权人决策的影响。管理者与债权人 的契 约是出于保护债权 人 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债权人在签订借款合 同时 , 考虑盈余管理的 要 存在 。 债权人作为信息 劣势者为了保护 自己的权益而要求管理者对某些 财 务指标 做出保证 , 当企 业违反时就会 对企业采取一些 限制措施 , 如 例 禁止或减 少发放股利 , 限制企 业借入新 的债务等 , 防备企业 通过盈余 管 理 以掩盖真实偿债能力 。 另一方 面, 也会为盈余管理 留有余地。 由于债务 条件 的刚性 , 经理人在 即将违 反契约协定 时往往采取盈余 管理 . 通过提 前处置资产等方式防止违约 , 以减 少企 业所受到的损失或重新谈判而增 加的成本 , 维护契约各方的利益 。 () 3对作为会计准则和监 管规范制定者 的政府决策 的影响。由于我 国 的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 , 各个企业参与的程度不如西方企业 明显 , 但随 着准则制定的民主化进程和对各个企业利益的直接触及 , 各个企业参与 的 意识必将 不断的强化。政府制定会计准则和证券监管等规范时 , 也要考虑 到企业盈余管理 的情况 , 如是否会导致企业进行盈余管理 , 如会导致盈余
盈余 管理之所以会产生经 济后果 , 因为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 是 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 , 导致企业利 害关 系集团不 同的利 益分配 结果和投 资决策行 为, 进而影响社会 资源的配置效率 和结果 。最 为明显 的就是 会 计政策的改变会影响公司的利润 , 公司利润往往 又是 制定各 种契约常 而 用的依据 , 这就可能影响经理人 员的决策行为 , 变公司的投资经营 活 改 动, 从而影响到公司的价值。譬如 , 就经理人员 的奖金计划而 言 . 最常见 的计划是 以盈利水平作 为奖励 依据 ;债权人与公 司所 订的债务契约而 言, 通常会规定相关 的财务 比率 , 样公司 的盈利水平 就直接关系到是 这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长期业绩受损
从长期来看,归类变更盈余管理会对公司业绩产生 负面影响,因为这种行为会损害公司的稳健性和可 持续性。
风险水平上升
由于归类变更盈余管理可能使公司面临更高 的监管风险和法律风险,因此会导致公司的 风险水平上升。
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01
误导投资者判断
0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增加投资风险
03
影响投资者信心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 对公司的真实业绩和未来发展做 出错误的判断。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构建回归模型,并选 取合适的样本进行检验。同时,我们还将采用案例分 析的方法,对某些企业进行的归类变更盈余管理行为 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其具体操作手段和潜在动机。
02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概述
定义与类型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通过改变财务报表中收入和费用的归类,以实现特定的财务目标或满足 某种特定标准。
由于归类变更盈余管理可能使公 司面临更高的风险,因此会增加 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会损害公司的 声誉和信誉,进而影响投资者对 公司的信心。
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市场反应不稳定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可能导致市场对公司的反应不稳 定,从而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
信息不对称加剧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会加剧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使 投资者难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影响因 素与经济后果
2023-11-07
目录
• 引言 •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概述 •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 •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 案例分析 • 研究结论与建议
01

盈余管理利弊及对策

盈余管理利弊及对策
1.3盈余管理仅影响会计报告盈利而非实际盈利
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运用的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社会的实际盈余,但会改变实际盈余在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或不企业的分布。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只会影响到企业某期或不同企业的会计报告盈余,而不会增加或减少全社会中的实际盈余。
1.4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有明确的界限
盈余管理之所以与会计造假有明确界限,是因为虽然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主体盈利,但区别在于会计造假属于违规行为,而盈余管理是指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实施的变更盈余信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从最直观的角度上来看,盈余管理可以帮助获得一定程度的经济利益,或者同等程度上蒙受最小的亏损。该种利益是局部的,小范围的,但盈余管理不当也会发展成为会计造假,可能有时候会危害整个社会的福利,甚至违反会计法律,造成不容小觑的损失。两者之间虽然有明确的区别,但也能相互转化,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
1对盈余管理的解释
1.1盈余管理的主体
主体为企业管理当局(包括董事会和经理),而非公司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只是按照指令进行操作。盈余管理的决定权掌握在董事会、公司经理和部门经理手中,并且由董事会及管理层对企业盈余管理信息的披露起决定作用。换言之,对于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运用选择的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等,他们扮演着运用盈余管理的主要角色。而会计人员只是按照规定的指令而做举动,即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只是起辅助的作用。
2盈余管理的利弊
2.1合理范围内的盈余管理有其有利的一面
2.1.1合理范围内的盈余管理有助于解决契约的刚性和不完备性
按照契约观来看,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契约发生和订立,因而由此产生的契约成本是不容忽视的,若能避免或减少产生契约成本,能为企业减少一笔不小的开支,从而最大化企业价值。契约成本的产生来由于企业本身的经营具有不确定性,因而相应就具备了刚性和不完备性两个特征。刚性是指契约一经订立便不能轻易改变,不具有灵活性;不完备性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并且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一定机会主义行为。契约中有相关指标,比如企业的债务等,若企业的相关指标超出订立契约时的标准,那么就很可能出现违约的情况,相应会带来再次谈判的成本。若企业能够通过盈余管理来使相应指标数值低于契约中要求的范围内,就能够有效的避免企业蒙受违约的损失,若使用得当,这对企业来说是有益的。

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

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
➢ 关注会计政策和估计的变更:什么理由,影 响多大?
➢ 关注关联交易:单独披露,比例、价格?
➢ 关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没有持续性的收益, 如,委托理财收益,营业外收入,财政补贴收 入。
➢ 关注企业前后年度业绩的变化:原因,风险 与前景问题。主业、投资、营业外?
➢ 关注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信息的可信性,公 司运作的评价。董事会人员的构成,如来源是 否分散,有无独立董事及其比例,董事长与总 经理是否一人担当等。
➢ 利用非经常性损益 出售或置换资产 补贴与减免(税收) 债务重组:有用吗?
➢ 会计变化 变更折旧年限或折旧方法 变更坏账的估计比例或方法
变更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VS. 权益法。
变更报表的合并范围 问题:单纯依赖会计准则能解决盈余管 理的问题吗?比如,公允价值改为账面 价值是否能解决问题,案例,2000年报 十大不该发生的新闻(ST陕长岭)。
问题讨论: 如何判断下属公司是否进行盈余管理
关键是判断下属公司经理层是否具有盈余管理的 动机,下列情形下属公司管理层可能具有较强 的盈余管理动机:
l 对下属公司定有任期目标制和业绩考核指标: 满足目标和指标
l 定有年度奖励计划 l 经理人员变更 l 微利或巨亏 l 面临连任或提升 l 业绩大幅波动或变脸 l 债务契约 l 税收动机
➢ 信号动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内幕信 息、发展前景。
l 盈余管理的模式 巨额冲销:Big Bath,应用情况? 收益最小化 收益最大化 收益平滑
l 盈余管理的手段
➢ 收入确认 提前确认:案例,有条件的销售,年前销年后,
分期收款销售等。 延后确认:现提货,后开票。 凭空捏造收入 :对开增值税发票
l
14、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假如你必须战斗或者在市场上取得最有利的地位,你就不能不冲锋、奔跑和大步行进。2021年10月12日星期二上午2时38分26秒02:38:2621.10.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盈余管理的好处 Ø 传递内幕信息的一种工具:信息不畅 传递内幕信息的一种工具: 问题(blocked communication),某一项 问题 , 目的发展前景(盈利的趋势 盈利的趋势), 目的发展前景 盈利的趋势 ,持续盈利能 力等。 力等。反映了管理层对企业前景的判断 和信心。 和信心。 Ø 契约不完善:订立时不可能考虑将来 契约不完善: 的方方面面。譬如, 的方方面面。譬如,避免违反债务契约 (出口退税质押贷款 ,管理报酬契约的以 出口退税质押贷款), 出口退税质押贷款 丰补歉(公交企业的非典影响 。 丰补歉 公交企业的非典影响)。 公交企业的非典影响
盈余管理的手段
收入确认 提前确认:案例,有条件的销售,年前销年后, 提前确认:案例,有条件的销售,年前销年后, 分期收款销售等。 分期收款销售等。 延后确认:现提货,后开票。 延后确认:现提货,后开票。 凭空捏造收入 :对开增值税发票 费用确认 费用资本化 延期确认费用: 延期确认费用:利息费用不预提 提前确认费用: 提前确认费用:预付款项作为费用 费用不入帐: 费用不入帐:费用凭证不入帐 待处理财产损失、潜亏挂帐:账实不一致不予处 待处理财产损失、潜亏挂帐: 案例, 理。案例,政府部门批准费用挂帐 在建工程长期挂账
问题讨论: 问题讨论: 如何判断下属公司是否进行盈余管理 关键是判断下属公司经理层是否具有盈余管理的 动机,下列情形下属公司管理层可能具有较强 的盈余管理动机: o 对下属公司定有任期目标制和业绩考核指标: 满足目标和指标 o 定有年度奖励计划 o 经理人员变更 o 微利或巨亏 o 面临连任或提升 o 业绩大幅波动或变脸 o 债务契约 o 税收动机
人力资本的动机:提升、经理人员变更、 人力资本的动机:提升、经理人员变更、 经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抬高收购门槛 抬高收购门槛) 经理人员的自我保护 抬高收购门槛 信号动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信号动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内幕信 发展前景。 息、发展前景。
盈余管理的模式 巨额冲销: 应用情况? 巨额冲销:Big Bath,应用情况? 应用情况 收益最小化 收益最大化 收益平滑
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
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
1、 盈余计量 、 怎样定义收益/盈余的概念 盈余的概念: 怎样定义收益 盈余的概念:取决于盈余报 告的目标 盈余用于计量创造的财富(过去创造的财 盈余用于计量创造的财富 过去创造的财 富) 资本保全观: 资本保全观:与经济理论一致 财务资本保全: 财务资本保全:历史成本计量 实物资本保全: 实物资本保全:现时成本计量 历史与现值会计
契约动机 Ø 补偿计划:奖励方案的设计,货币奖金 补偿计划:奖励方案的设计,货币奖金VS. 股票期权。问题:年薪制如何设计? 股票期权。问题:年薪制如何设计? Ø 债务契约 税收动机: 税收动机:减轻税负 问题:股价VS.税负矛盾?会计与税法分腿走路 税负矛盾? 问题:股价 税负矛盾 政治和管制动机 政治成本”的概念, “政治成本”的概念,我国垄断性行业是否存 在政治成本的问题?如邮政、电力、 在政治成本的问题?如邮政、电力、电信等公 益事业行业。案例: 益事业行业。案例:广东省春节公路运输价格 听证会,民航运输价格听证会等。 听证会,民航运输价格听证会等。
影响现金流量的选择
“保守” 保守” 保守 会计
延迟销售 加速研发或广告投入
推迟研发或广告投入 加速销售
盈余管理: 好事”还是“坏事” 盈余管理:“好事”还是“坏事”? 盈余管理能否肃清? 盈余管理能否肃清? NO,本质上会计是主观性的,应计制会 ,本质上会计是主观性的, 计存在判断和估计。譬如, 计存在判断和估计。譬如,内幕信息难 以消除:随意应计项目(discretionary 以消除:随意应计项目 accruals)要求职业判断,如折旧费用、 要求职业判断, 要求职业判断 如折旧费用、 坏账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等。 坏账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等。
利用关联方交易 商品购销与劳务提供 托管经营: 托管经营:托管协议 转嫁费用负担 计收资金占用费 先置换,再出售。 资产置换 :先置换,再出售。 债务减免 :增加净资产的效用
利用非经常性损益 出售或置换资产 补贴与减免(税收 税收) 补贴与减免 税收 债务重组:有用吗 有用吗? 债务重组:有用吗?
实务中的交易观: 实务中的交易观:平衡盈余计量不 同目的的妥协产物(投资者与管理层 投资者与管理层) 同目的的妥协产物 投资者与管理层 收入费用观 收入与费用的定义: 收入与费用的定义:资产的流入或流 出 实现原则 配比概念 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盈余
资产负债表法 收入与费用的定义: 收入与费用的定义:净资产的增减 与资本保全观有关: 与资本保全观有关:增值观 国际会计实务的当今趋势: 国际会计实务的当今趋势:资产负债 表的确认与计量 无形资产的资本化与费用化: 无形资产的资本化与费用化:新经济 的影响 财务报表采用公允价值: 财务报表采用公允价值:审计师法律 责任的影响
中期报告 国际实务 中国现行实务及其可能的变化: 中国现行实务及其可能的变化:半年 报、季报 更频繁的报告能改进信息的有用性吗? 更频繁的报告能改进信息的有用性吗? 及时性, 及时性,公司够呛
3、
盈余管理
什么是盈余管理? 什么是盈余管理? 投机观与效率观:正面VS.反面 投机观与效率观:正面 反面 欺诈会计与激进会计: 欺诈会计与激进会计:操纵 (Manipulation )VS.管理 管理(Management) 管理 问题:欺诈与盈余管理的区别? 问题:欺诈与盈余管理的区别?是否违 反会计标准。 反会计标准。
盈余用于提供预测信息(将来的报酬 盈余用于提供预测信息 将来的报酬 和风险) 和风险 不同使用者的不同目的:投资者(报酬 报酬) 不同使用者的不同目的:投资者 报酬 与贷款人(风险 风险) 与贷款人 风险 经常发生与非经常发生的变化(经营业 经常发生与非经常发生的变化 经营业 务与非经营业务) 务与非经营业务 盈余用于计量效率(管理效率 管理效率) 盈余用于计量效率 管理效率 控制能力 避险行为
传统上以资产负债表法予以计量的例子: 传统上以资产负债表法予以计量的例子: 应收帐款、合同固定的现金流量(债券和 应收帐款、合同固定的现金流量 债券和 租赁)、成本与市价孰低法(通过计提减值 租赁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通过计提减值 体现公允价值) 体现公允价值 近期以以公允价值为导向的实务:养 近期以以公允价值为导向的实务: 老金和其他退休后的福利、 老金和其他退休后的福利、长期资产减 值、债券和权益性证券的计价
盈余管理的动机 资本市场的动机 Ø 初次发行股票:盈利要求、发行价格,2倍 初次发行股票:盈利要求、发行价格, 倍 限制。 限制。 Ø 避免亏损 Ø 报告盈余的增长:股价走势 报告盈余的增长: Ø 满足证券分析师的预期 Ø 上市政策:审批制(额度、指标)、核准制、注 上市政策:审批制 额度、指标)、核准制、 审批制(额度 册制,案例红光实业、海南凯立。 册制,案例红光实业、海南凯立。 Ø 配股政策 配股政策:10%、6%、现金分红等,案例 配 %、现金分红等 、 %、现金分红等,案例:配 股现象、 送 配 分 股现象、10送4配3分1? Ø 摘牌政策:ST、PT、*ST 摘牌政策: 、 、
关注管理层的说明:疑问能否自圆其说? 关注管理层的说明:疑问能否自圆其说? 关注会计政策和估计的变更:什么理由, 关注会计政策和估计的变更:什么理由,影 响多大? 响多大? 关注关联交易:单独披露,比例、价格? 关注关联交易:单独披露,比例、价格? 关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没有持续性的收益, 关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没有持续性的收益, 如,委托理财收益,营业外收入,财政补贴收 委托理财收益,营业外收入, 入。 关注企业前后年度业绩的变化:原因,风险 关注企业前后年度业绩的变化:原因 风险 与前景问题。主业、投资、营业外? 与前景问题。主业、投资、营业外? 关注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信息的可信性, 关注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信息的可信性,公 司运作的评价。董事会人员的构成, 司运作的评价。董事会人员的构成,如来源是 否分散,有无独立董事及其比例, 否分散,有无独立董事及其比例,董事长与总 经理是否一人担当等。 经理是否一人担当等。
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Ø 相关性 相关性(relevance):提高 提高 Ø 可靠性 可靠性(reliability):减弱,但没有绝 :减弱, 对的可靠性 结论 盈余管理不能盲目说成是坏事, 盈余管理不能盲目说成是坏事,它也有 好的一面。 好的一面。关键是盈余管理要能反映企 业的发展前景。 业的发展前景。
会计变化 变更折旧年限或折旧方法 变更坏账的估计比例或方法 变更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VS. 变更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 权益法。 权益法 变更报表的合并范围 问题: 问题:单纯依赖会计准则能解决盈余管 理的问题吗?比如, 理的问题吗?比如,公允价值改为账面 价值是否能解决问题,案例, 价值是否能解决问题,案例,2000年报 年报 十大不该发生的新闻(ST陕长岭 。 陕长岭)。 十大不该发生的新闻 陕长岭
操纵经济业务 操控信用政策 控制应收款项的账龄 控制研发投入 业务安排: 业务安排:非货币性交易分拆为货币 性交易 组织设计:子公司变为非子公司, 组织设计:子公司变为非子公司, 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 《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子公司定义 为直接控股或间接控股。 为直接控股或间接控股。 问题讨论:还有哪些盈余管理的手法?
每股收益 美国实务的历史:国际协调的证据, 美国实务的历史:国际协调的证据,每股收 稀释每股收益,完全稀释每股收益。 益,稀释每股收益,完全稀释每股收益。 对中国含义:案例,见年报。 对中国含义:案例,见年报。预期会发生什 么变化? 么变化? 分部报告 国际上最近的发展 中国现行的实务:分业务(行业或产品 行业或产品), 中国现行的实务:分业务 行业或产品 ,分 地区 分部信息有用吗? 分部信息有用吗?提高对将来前景的预测能 判断赚钱的产品、业务、地区及其变化。 力,判断赚钱的产品、业务、地区及其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