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浦区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_________·登建康赏心亭》)(3)“窗”是古诗词中的常见物象,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窗
抒发着晚年寂寞的情怀;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对妻子(或友人)的思念。
(4)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远眺时看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诗句中,哪两项蕴含的哲理最相近()()(3分)
A.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好友在一次重大考试中受挫,你想要送他一句话,下列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C.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3- -88题。(16分)
(1)目前国内网络微电影由于生存形态和创作动机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纪实微电影、剧情微电影、广告微电影和实验微电影。无论是哪种类型,网络微电影这一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影像小品文”,是除网络外无法通过其他媒体或以其他方式体验的艺术,是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是艺术发展尤其是影像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2)中国古典艺术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孕育的成果。从表面上,看网络微电影与中国古典艺术相距甚远,两者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网络微电影既然被称之为艺术,就包含在艺术体系之中,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有必要接受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艺术因素,并将之内化于自身的创作美学。
(3)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艺术发展中,绝句因其简洁的篇幅、巧妙的审美思维、高效的情感表达,一直深受诗人们的宠爱。凡诗人者,无不工绝句,这一现象甚至有些像当今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网络微电影。绝句的创作秉承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特点,于方寸间见意象、以有限中表无限,一般结尾意味无穷却又能合情合理。绝句以四句为体,正应了叙事的“起承转合”,于时空转换中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如柳宗元在《江雪》中所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面两句“千山”“万径”描述环境,类似于影视视听语言中的“大全景”的运用。于第三句镜头推进。由“孤舟”的全景至“蓑笠翁”的中景人物描写,最后聚焦到特写——“独钓”这一具体动作上,最后一句“独钓寒江雪”表达出钓鱼翁的孤寂,虽无声却意味深长。由此可以看出,绝句通常在构思上将互相冲突、互相对立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将事物的远近、大小、情思的刚柔、虚实相互融合,体现的是一种“阴阳相成”的创作美学。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曾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反观网络微电影所呈现的以视觉消费为主的创作目的,着实难以实现具有思辨目的的深度审美。除此之外,绝句因其体裁特点与微电影的创作美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可以成为微电影创作的选题资源。
(4)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有一种主张笔墨凝练、形象赋予意趣、创作随性率真的即兴绘画形式——小品画。小品画通常突出神情,其艺术效果强调形简而神生、笔简而意赅。
_________,小品画造型特点通常不会囿于写实,对形象的处理多用变形、抽象的艺术加工手段,以实现高度概括的目的。网络微电影其叙事强调概括,其视听强调凝练,________往往忽视概括和凝练以外神情意趣的追求。_________小品画对神情意趣的追求,这一独特的绘画形式才能走入千家万户。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闲情逸致也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普遍审美心理。
(5)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微电影的创作应考虑用户的接受习惯,应注重视听语言的高度
概括、画面信息的有效。微电影《一维》采用剪辑动画的形式,巧妙地融合了中国水墨画的神韵以及皮影艺术的元素,以古喻今地探讨了人性中的善恶。但从《一维》中也可以看出,以凝练的形式表达深奥的内容似乎是失败的。对微电影来说,由于观众的接收习惯,不适合通过繁杂的信息量来探讨宏大的主题,叙事元素也应同形式一样化繁为简。
(6)中国传统文化外援下的中国传统审美内涵以及与之相应的艺术特征决定了中国传统审美的标准与纬度。学者何乃英在其著作《东方文学概论》中提到东方古典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即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趣味中的意境和神韵。正如王国维
在《人间词话》中所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3.第(5)段的“叙事元素”,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第(4)段空格处依次选择的词语是()(2分)
A.因为
B.然而
C.因此
D.虽然
5.第(3)段中不属于“有意味的形式”是()(3分)
A.叙事的“起承转合”。
B.既有审美功能,又启人思考。
C.能将对立和冲突熔于方寸之间。
D.有蒙太奇的镜头的多角度切换。
6.第(5)段中举微电影《一维》为例,对其目的分析明确的一项是()(3分)
A.说明微电影不适合用繁杂的信息探讨宏大的主题。
B.说明微电影可以巧妙地融合中国其它艺术的元素。
C.说明微电影可以以古喻今地探讨人性的善恶。
D.说明微电影的形式一定要简洁,为观众们所接受
7.上文的题目最合适的选项是()(3分)
A.论中国古典艺术与网络微电影的关系
B.网络微电影包含的中国古典艺术元素
C.论网络微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
D.中国古典艺术对网络微电影创作美学的启示
8.有人认为第(6)段与全文关联不大,你如何理解?(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