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要点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教案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5ff2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5.png)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教案一、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设计与实施。
二、教学内容1.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概述–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定义和意义–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发展历程–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分类和要素2.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综合性原则–人本原则–公平和公正原则3.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方法和技术要求–数据收集和分析–城市承载力评估–空间布局优化–环境影响评价–资源利用和管理4.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实际工程项目案例分析5.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设计与实施–规划设计流程–规划设计原则–规划实施与管理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PPT演示等方式,介绍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国内外城市规划案例和实际工程项目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实际应用。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某个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案例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交流。
4.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到实际城市工程系统规划项目现场参观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式1.学生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成绩的60%。
2.学生课堂展示和讨论表现占总评成绩的20%。
3.学生小组设计方案和交流表现占总评成绩的20%。
4.期末考试(闭卷)占总评成绩的50%。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主教材:《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导论》(第三版),作者:李明,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目:–《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作者:高阳,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规划设计导论》(第二版),作者:王建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案例分析》(第一版),作者:赵军,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六、教学进度安排课程内容讲授时数备注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概述 2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1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方法 2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案例分析 2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设计实施 2复习与总结 1七、教学要求1.学生具备一定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基础知识。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培训课件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0c629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4.png)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培训课件一、引言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等诸多方面。
为了提高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专业人员的能力,本课程将系统介绍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概述2.1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定义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是指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道路、排水、给水、燃气、电力、通信等系统。
2.2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和居民生活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2.3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包括城市道路规划、排水系统规划、供水系统规划、燃气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规划、通信系统规划等多个方面。
三、城市道路规划3.1 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道路规划应遵循人车平衡原则、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3.2 城市道路规划的步骤1.确定道路规划的范围和目标;2.进行道路规划的调研和勘测;3.制定道路规划的方案;4.评估和优化道路规划的方案;5.提出道路规划的实施计划。
3.3 城市道路规划的案例分析以某城市的道路规划为例,分析其规划目标、方案以及实施情况。
四、排水系统规划4.1 排水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排水系统规划应考虑城市地形、降雨特点和排水设施的运行要求。
4.2 排水系统规划的步骤1.确定排水系统规划的目标和需求;2.进行排水系统规划的调研和数据采集;3.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排水设施的布置和设计;4.编制排水系统规划方案;5.完善和优化排水系统规划方案。
4.3 排水系统规划的案例分析以某城市的排水系统规划为例,分析其规划方案和建设情况。
五、供水系统规划5.1 供水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供水系统规划应考虑城市人口规模、用水需求、水资源和水质等方面的因素。
5.2 供水系统规划的步骤1.确定供水系统规划的目标和需求;2.进行供水系统规划的调研和数据收集;3.进行供水设施的选址和设计;4.制定供水系统规划方案;5.完善和优化供水系统规划方案。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总结重点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总结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75950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e.png)
第一、二章一、城市给水工程构成: 由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取水工程: 城市水源、取水口、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输水管净水工程: 水厂、清水库、二级泵站输配水工程: 输配水管道、水塔、清水增压泵站要求:水质,水量,水压任务: ①最大限度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水资源, 合理选择水源②确定城市自来水厂等给水设施得规模、容量③科学布局给水设施与各级给水管网系统④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等要求⑤确定水源与水资源得保护措施二、城市排水工程构成: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雨水排放工程: 雨水管渠、雨水检查井、雨水提升泵站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 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污水检查井、污水提升泵站、污水排放口三、城市供电工程构成: 城市电源工程: 城市发电厂、区域变电所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 城市输送电网、城市配电网八个标准电压等级:500kv, 330kv, 220kv, 110kv, 66kv, 35kv, 10kv, 380/220v任务: ①预测城市用电量、用电负荷、电源规划②输配电设施得规模、容量、电压等级③布局变电所、输配电网络④供电设施与线路得保护措施四、城市燃气工程构成: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组成。
气源工程: 煤气厂、天然气门站、石油液化气站燃气储气工程: 燃气储气站、液化石油气储存站输配气管网工程: 燃气输送管网、配气管、调压站。
任务: ①气源选择、用气量预测②布置燃气管网③保护措施④布置气源厂、气化站、输配气管网五、城市供热工程构成: 由供热热源工程与传热管网工程组成供热热源工程: 城市热电厂、区域锅炉房供热管网工程: 蒸气管道、热力泵站、热力调压站。
任务: ①确定集中供热对象、供热标准、供热方式②城市供热量、负荷、热源规划③布置供热管网④保温对策与措施、防护措施六、城市通讯工程构成: 包括邮政工程、电信工程、广播工程、电视工程邮政工程:邮政局所\邮政通信枢纽\邮亭\售邮门市部等电信工程:电信局\长途电话局\市话局\移动电话基站广播工程:广播台站电视工程:有线\无线电视台\有线电视及闭路电视光缆\电缆\光接点任务: 通信需求预测\通信设施得规模容量合理布局通信线路通信设施得保护措施七、环境卫生工程构成: 1垃圾处理厂、填埋厂;2 垃圾收集站、转运站;3环卫站、车辆场;4公共厕所任务: 1确定配置标准、垃圾收集及处理方式;2确定环境卫生设施得数量、规模;3布局环卫设施;4提出环卫设施得隔离措施;5提出垃圾回收利用措施;八、城市防灾工程构成: 城市消防、防洪、防震、防空袭、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城市消防: 消防站、消防给水管网、消防栓防洪: 防洪堤、截洪沟、排涝泵站等防震:加强建筑物、构筑物等抗震处理, 合理布置分布避灾疏散场地与道路。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68bf0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6.png)
1.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指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的技术性的城市基础设施。
2.六大系统①交通系统:对外交通系统和城内交通系统;②水系统:水资源、给水和排水设施;③能源系统:供电、燃气、集中供热设施;④通信系统:邮政、电信、广播、电视设施;⑤环境系统:环境卫生设施与环境保护;⑥防灾系统:消防、防洪(汛)、防空袭、防风(雷)、抗震等设施。
3..九大类①道路交通工程规划;航空交通、水运交通、轨道交通、道路交通②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③城市排水工程规划;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④城市供电工程规划;城市电源工程,输配电网络工程⑤城市燃气工程规划;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⑥城市供热工程规划;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⑦城市通信工程规划;邮政、电信、电视、广播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工程规划;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厂(场)。
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厂、公共厕所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⑨城市防灾系统工程规划。
消防、防洪(汛)、抗震、防空袭、救灾生命线系统。
4.城市供电系统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预测城市供电负荷(2)选择城市供电电源(3)确定城市电网供电电压等级和层次(4)确定城市变电站容量和数量(5)布局城市高压送电网和高压走廊(6)提出城市高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5.城市供电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图纸(1)城市电网系统现状图:电网系统较复杂的城市,要绘制35kv以上电网现状图。
(2)负荷预测分布图:分区的城市要编负荷预测分布图。
(3)城市电网系统规划图:图中表示电源、高压变电站位置和容量,高压网络布局和线路量向;敷设方式、电压等级、高压走廊用地范围。
6.城市供电工程系统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1)预测分区供电负荷(2)确定分区供电电源方位(3)选择分区变配电站容量和数量(4)进行高压配电网规划布局7.图纸(1)分区规划高压配电网平面布置图。
图中表示高压与电站分布,电源进出线回数、线路走向、电压及敷设方式。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培训课件PPT课件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培训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d907162b160b4e767fcfe7.png)
二.城市用水量预测
◆城市用水分类; ◆用水量标准 ; ◆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总规、详规); ◆城市用水量预测方法与小结 (一)城市用水分类
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水厂自用水和
未预见水量(含管网漏失水量) 1. 生活用水
构成: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 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压--应符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对于最小水头,一层10m,二层12m, 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加4m)。 注:最小水头就是从地面算起的最小水压。
5. 水厂自身用水、管网漏失水量、未预见水量
在计算用水量时通常用系数折算。 总用水量的10-20%。
(一)用水量标准
1、用水量指标
概念:用水量指标是城市规划期内不同供水对象单位人口、单位用地面积 或单位产值、单位产品等所采用的用水量定额,它是给水工程规划 中的一项基本数据。
要求:遵循国家规范、结合当地用水情况、考虑未来发展趋势。 结果:不高不低、保持弹性。 分类: (1)生活用水量指标; (2)公共建筑用水量指标; (3)工业企业用水量指标; (4)市政用水量指标; (5)消防用水量指标; (6)未预见用水估算。
3、确定水厂位置和净化方法;确定给水系统组成;布置城市输水管道及给 水管网;比较与选择给水系统方案。
(二)深度
1.总规中的给水工程规划 (1)确定用水量标准,预测城市总用水量;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
定取水方式和位置; (2)确定给水系统形式、水厂供水能力和厂址,选择处理工艺; (3)布局输配水干管、输水管网和供水重要设施,估算干管管径; (4)确定水源地的卫生保护措施。
3. 公共建筑用水量指标
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指标
建筑物名称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水,电,气)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水,电,气)](https://img.taocdn.com/s3/m/51d0a44a2e3f5727a5e962e8.png)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因此,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中传统的设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现代生活需求,与现代生活观点不符合。
【关键词】城市工程系统系统规划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心,将负担起更为艰巨的经济发展任务。
所以对城市的发展,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对当前城市系统规划建设从给水、排水、供电、燃气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水资源是十分重要、又很特殊的自然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中,水质水量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发生变化。
为了促进城市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如何选择用最低的基建技资和最少的经营管理费用,满足各用户用水要求,避免重复建设,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
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原则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考虑到城市发展、人口变化、工业布局、交通运输、供电等因素,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1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优先保证城市生活用水,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究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1.2开发水资源必须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研究。
在水源不足地区应当限制城市规模和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的发展。
1.3 给水工程的建设必须建立在水源可靠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就近水源。
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净水工艺和水厂平面布置,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少拆民房。
新建水厂应配套建设,除备用能力和根据城市规划对建设场地及施工复杂部位留有发展余地外,不宜在工艺设计参数上再留有挖潜余地。
管网的输配水能力应与水厂建设规模相适应。
1.4 城市供水工程规划应依靠科学进步,推广先进的处理工艺,提高供水水质,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尽量降低能耗,降低药耗,减少水量漏失。
1.5 城市供水应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城市规划之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规划之城市工程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e85c400bd64783e09122b55.png)
17
第18章 城乡住区规划
主要内容提要
★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住区的组成、功能与规划结构 ★住区规划设计 ★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 ★城市旧住区的更新规划
家
没有汽车线路的道路
我心目中的(理想的)住区是 什么样的?
居民的环境需求 ——生理需求 ——安全的需求 ——交往的需求 ——消闲的需求 ——美的需求
居住区——30000~50000人 居住小区——10000~15000人 组团——1000~3000人
2、住区规划的任务
3、住区规划的编制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确定住区要实现的功能和目标 确定居住人口数量规模(或户数)和用地的大小 拟定居住建筑的布置方式 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允许设置的生产性建筑)的内容、规模、数量、标准 、分布和布置方式 拟定各级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对外出入口位置、泊车量和停泊方 式 拟定绿地、活动、休憩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对不同阶段的方案进行必要的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满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 境的综合协调要求。
城市市政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市政工程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5082ae4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7.png)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工程规划的范畴一、城市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1、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定义与分类广义:城市基础设施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国广义的基础设施分为城市技术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大类。
狭义:我国城市建设中提及的城市基础设施,即为城市人民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常规的城市基础设施。
2、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构成与功能(一)城市交通设施系统的构成与功能1)城市航空交通工程(主要有城市航空港、市内直升机场以及军用机场等设施)2)城市水运交通工程(分为海运交通和内河交通)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包括市际铁路、市内轨道交通)4)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分为公路与城区道路交通)(二)城市水务设施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城市给水设施系统的构成与功能1)城市取水工程包括城市水源、取水口、取水构筑物、提升原水的一级泵站以及输送原水到净水工程的输水管等设施,还应包括在特殊情况下为蓄、引城市水源所筑的水闸、堤坝等设施。
功能一一将原水取、送到城市净水工程,为城市提供足够的水源。
2 )净水工程净水工程包括城市自来水厂、清水库、输送净水的二级泵站等设施。
功能一一将原水净化处理成符合城市用水水质标准的净水,并加压输入城市供水管网。
3 )输配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包括从净水工程输入城市供配水管网的输水管道、供配水管网以及调节水量、水压的高压水池、水塔、清水增压泵站等设施。
1)城市雨水排放工程有雨水管渠、雨水收集口、雨水检查井、雨水提升泵站、排涝泵站、雨水排放口、水闸、堤坝等设施。
功能一一及时收集与排放城区雨水等降水,抗御洪水、潮汛水侵袭,避免和迅速排除城区积水。
2)城市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包括污水处理厂(站)、污水管道、污水检查井、污水提升泵站、污水排放口等设施。
功能一一收集与处理城市各种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综合利用、妥善排放处理后的污水,控制与治理城(三)城市能源设施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城市供电工程的构成与功能1.城市电源工程1 )城市电厂是专为本城市服务的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站)、核能发电厂(站)、风力发电厂、地热发电厂等。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件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4bb8f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3.png)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概念、原则以及各个方 面的规划内容,帮助您全面了解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概述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是指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和城市安全进行系统性、综合性规划的过程。该规划的目的 在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并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网规划和排水管网规划,确保城市正常供水和排水。
2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道路规划、公交线路规划、地铁线路规划和自行车道规划,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 可持续性。
城市环境规划
绿化系统规划
公共绿地规划、人工湿地规划和小区绿化规划,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垃圾处理系统规划
规划防洪措施,减少城市洪涝 灾害风险。
防震设施规划
规划抗震设施,提高城市抗震 能力。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结论
重要性和必要性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是实现可持续 城市发展的关键,提高居民生活 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将越来越注重 节能环保、智能化和社会公平。
贡献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参与城市规划 和建设,为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做 出贡献。
垃圾收集规划和垃圾处理规划,实现垃圾资源 化利用和环境保护。
城市污染治理规划
1 大气污染治理规划
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3 噪声污染治理规划
控制噪声污染,保障居民安宁。
2 水污染治理规划
净化水体,保护水资源。
城市安全规划
消防设施规划
合理布局消防设施,增强城市 火灾防控能力。
防洪设施规划
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考试重点
![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ee11d1ba1aa8114531d91d.png)
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 系统若干个既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S= {A,R} S:系统A:系统内元素的集合;R:系统内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集合。
2. 系统的结构指的是组成系统的元素、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系统间的层次关系,是系统元素在时间与空间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是系统内部的描述。
3.系统的环境与系统对应的概念是环境,环境的定义为:系统之外的一切与系统本身相关联的要素构成的集合。
E={ X| X€ S,且与S具有不可忽略的关系} E:环境;X:环境中的元素(要素)。
4. 系统的模型?所谓模型是对于系统本质,主要特征的描述、模仿和抽象,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目的),以方便的形式向决策人提供必要的知识。
模型反映原型,也不等于原型。
5.中项中心当由两条互相垂直的线,分别将所有平面分布点以左右、上下等数量均分,这两条线交叉点即为中项中心。
6.平均中心又称分布重心, 它是以任一坐标系, 分别计算各点坐标x 及y 值的平均值7•绕曲指数绕曲指数是指AB两点间实际最短线路长度和AB两点间直线距离的比值,一般以%表示。
它反映了线路绕曲的程度&中位数-样本中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若样本个数为奇数,居于中间位置那个数即称为中位数,如果样本个数是偶数,取正中间两个数的算术平均值为样本的中位数。
1. 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 系统工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3. 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主要指由自然物(动物、植物、矿物、水资源等)所自然形成的系统,像海洋系统、矿藏系统等。
4. 人造系统:人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
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
![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https://img.taocdn.com/s3/m/684c35e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7.png)
(0,0)
(12,7)
(6,3)
(9,2)
(9,4)
(5,6)
(8,6)
(8,7)
(10,8)
(14,6)
(15,4)
(13,3)
(12,1)
=(5+8+8+9+6+9+10+12+12+13+14+15)/12=10.08
=(2+3+4+6+6+7+1+3+4+6+7+8)/12=4.75
中项中心
(6)决策
(7)实施
七、建立模型
1、什么是模型
所谓模型是对于系统本质,主要特征的描述、模仿和抽象,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目的),以方便的形式向决策人提供必要的知识。 模型既反映原型,也不等于原型。
七、建立模型
2、模型的分类
实物模型:
非实物模型:数学模型 逻辑模型 自然科学中的一切公式、定理都是某种原型的模型。 比如:F=ma
系统
环境
输入
输出
3、对系统的描述
3)系统的行为 系统的各种活动以及周围的影响,称为系统的行为。它是一系列输入与输出活动的集合。
城市系统
区域环境
输入
输出
3、对系统的描述
4)系统的功能 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功能是系统对外部的影响。是系统对环境的作用和输出。
4、系统的分类
每个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可以层层分解,分解为更小的子系统,最后层次是元素。元素是完成系统功能的最小单元。
3、对系统的描述
小区规划的规划对象系统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624cfb9f5335a8102d220ef.png)
因地制宜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区位
地理区位 经济区位
城市规模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小城镇
南水北调
——规划标准问题 ——区域与城乡协调问题 ——安全防灾问题 ——资源与环境容量问题
因地制宜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选址和布局中的安全考量
许多城市和城镇的选址历史形成 的,是无法改变的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标 题
管网的敷设方式
架空 地埋
城市综合管沟及共同沟
保证管线安全 检修连接方便 节省地下空间 投资费用较高
城市工程系统发展的趋势
集约化 生态化 智能化 小型化 安全化
风力发电
太阳能海水淡化
箱式配电所
小区中水处理站
沼气利用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研究的基础
专业知识
掌握城市规划编制的标准和要求 熟悉各种工程的专业规范 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工程系统的概念与范畴
城市工程系统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支撑系统,与 城市交通系统共同组成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能源工程系统——电力、燃气、供热 水工程系统——给水、排水 通信工程系统——邮政、通讯、广电 防灾工程系统——防洪、抗震、消防、人防 环保工程系统——环保、环卫
城市工程系统的重要性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814b99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4.png)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1. 引言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城市中各种工程系统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确保城市运行的高效和可持续性。
城市工程系统包括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燃气系统、电力系统、交通系统等。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提供安全、可靠和高效的基础设施。
2.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几个重要性:2.1 优化资源利用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可以通过科学的布局和设计,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例如,在供水系统规划中,可以通过优化供水管道的布局和设计,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并确保水资源的安全供应。
2.2 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可以通过合理的交通系统设计和规划,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例如,在交通系统规划中,可以根据交通流量和人口分布情况,科学地规划道路、交通枢纽和公共交通线路,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2.3 保障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在燃气系统规划中,可以确保燃气供应的安全稳定,为居民提供清洁和便利的能源,提高生活质量。
2.4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可以结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排水系统规划中,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降低雨水的排放量,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消耗。
3.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步骤城市工程系统规划通常包括以下的步骤:3.1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初期阶段,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包括人口分布、土地利用情况、交通流量、环境因素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城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后续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3.2 目标设定和需求分析根据对数据的分析,确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目标和需求。
例如,根据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预测,确定供水系统的需求量和水质要求。
同济大学考研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要点
![同济大学考研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9a3042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3.png)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范畴一.城市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1.我国通常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为工程性基础设施,它包含交通,水,能源,通信,环境,防灾等六大工程系统。
2.城市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生存,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是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3.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系统共同承担城市生命保障,“吐故纳新”之职能。
4.城市供电,燃气,供热工程系统三者共同承担保障城市高能,高效,卫生,方便,可靠的能源供给之职能. 5.城市通信工程系统担负着城市内外各种信息交流,物品传递等职能,是现代城市之耳目和喉舌。
6.城市防灾工程系统担负着防,抗主要自然灾害,人为危害,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城市安全等职能。
7.城市交通工程系统由城市航空交通,水运交通,轨道交通,道路交通等四个分项工程系统构成,具有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内部交通等两大功能.8.城市航空交通工程系统主要由城市航空港,市内直升机场,以及军用机场等设施。
9.城市水运交通工程系统分为海运交通,内河交通等两部分海运交通有海上客运站,海港等设施。
11.内河水运交通有内河客运站,内河货运摊区,码头等设施。
12.城市轨道交通工具系统分为市际铁路,市内轨道交通等两部分。
13.市际铁路交通:城市铁路客运站,货运站(场),编组站,列检场及铁路,桥涵等设施14.市内轨道交通:地铁站,轻轨站,调度中心,车辆场(库),地下,地面,架空轨道以及桥涵等设施。
15.城市航空交通,水运交通,市际铁路交通,公路交通组成了空中,水上,地面,地下等城市综合对外交通系统.16.市内轨道交通,城区道路交通组成了城市内部交通系统。
17.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等组成.18.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
19.高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1—10kV,高压配电网具有为低压配电网变,配电源,以及直接为高压电用户送电等功能.20.高压配电线路通常采用直埋电缆,管道电缆等敷设方式.21.低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220V-1KV,含低压配电所,开关站,低压电力线路等设施,具有直接为用户供电的功能.22.城市燃气工程系统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23.城市供热工程系统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第三章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一、城市用水量的预测2.城市用水分类生活用水:包括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生产用水: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用水市政用水:包括道路保洁、绿化浇水、车辆冲洗用水消防用水:扑灭火灾时的用水其它用水,包括水厂自身用水、管网漏水及其它未预见水量3.标准(居住生活用水标准、指标)会看那几张表。
一、综合生活用水标准(居民居住生活用水量标准和公共建筑用水量标准);二、工业企业用水标准(职工生活标准,淋浴用水标准,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三、市政用水(道路保洁、绿化浇水、车辆冲洗用水);四、管网漏损水量(按上述几项的10%~12%计算);五、消防用水量标准;六、未预见用水(上述1-4项的8%-12%)4.预测方法(概念、做法)1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规划人口数×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规划期末城市总用水量2单位用地指标法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规划期末城市总用水量3分类加和法:分别将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未预见及官网楼市用水分类进行预测,获得各类用水量,再进行加和的方法。
4年递增率法、线性回归法等方法5.用水量预测注意的问题1.注意预测方法的使用2.充分分析判别过去的资料数据3.影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4.应注意人口的增长流动5.应掌握城市用水的变化规律6.应注意城市自备水源的水量6.用水量的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1. Kd=年最高日用水量/年平均日用水量2.在规划设计年限中,用水量最多的一日用水量,称为最高日用水量,一般常用来确定给水设施的规模。
3.一般特大城市Kd取1.1~1.2,大城市1.15~1.3,中小城市1.2~1.5。
时变化系数1. Kh=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2.指最高日中最大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二、城市给水水源规划7.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1. 自由开发阶段2. 水资源基本平衡到制约阶段3. 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阶段8.水源分类①地下水源: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裂隙水、岩溶水、泉水;②地表水源:江河、湖泊、蓄水水库;③海水;④其它水源:微咸水、雨水、再生水9.城市水源选择1.水量充沛天然河流取水量≤河流枯水期可开采量地下水取水量≤可开采量2.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3.协调于其它用水的关系、结合城市的规划布局注意水源的防护与管理10.水源保护地表水源1.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的水域,重点保护。
2.取水点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严格保护。
3.水厂等给水设施周围划定不小于10米的保护范围。
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范围:江河饮用水水源:从取水点起算,上游1000 米至下游100 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200米以内的陆域。
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的水域、陆域;渠道上从输出口至其取水点的水渠水域及其两侧200米以内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范围:江河饮用水水源:从一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2000~2500 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200米以内的陆域。
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包括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和正常蓄水线以上200米内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湖泊、水库的河流的入口上溯2000~25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内的陆域。
准保护区:准保护区范围:江河饮用水水源:从二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5000 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200米以内的陆域。
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从二级保护区河道上界起上溯5000 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200米以内的陆域。
地下水源1.一级保护区:开采井周围2.二级保护区:影响开采井水源的保护区3.准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的主要补给区4.取水构筑物周围设置不小于10米的保护范围一级保护区:以取水井为中心,半径30~55米范围内;①禁止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②禁止从事农牧业活动;禁止倾倒、堆放工业废渣及城市垃圾、粪便和其它有害废弃物;③禁止输送污水的渠道、管道及输油管道通过本区;④禁止建设油库;⑤禁止建立墓地。
二级保护区:以取水井为中心,半径30~55米至60~110米的影响半径内;对于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水源地,①禁止建设化工、电镀、皮革、造纸、制浆、冶炼、放射性、印染、染料、炼焦、炼油及其它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已建成的要限期治理,转产或搬迁;②禁止设置城市垃圾、粪便和易溶、有毒有害废弃物堆放场和转运站,已有的上述场站要限期搬迁;③禁止利用未经净化的污水灌溉农田,已有的污灌农田要限期改用清水灌溉;④化工原料、矿物油类及有毒有害矿产品的堆放场所必须有防雨、防渗措施。
对于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水源地,禁止承压水和潜水的混合开采,作好潜水的止水措施。
准保护区:根据地下水水文地质和补给条件确定。
一般限定在二级保护区以外半径100米范围内。
①禁止建设城市垃圾、粪便和易溶、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堆放场站,因特殊需要设立转运站的,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并采取防渗漏措施;②当补给源为地表水体时,该地表水体水质不应低于《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③不得使用不符合《GB5084―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污水进行灌溉,合理使用化肥;④保护水源林,禁止毁林开荒,禁止非更新砍伐水源林。
11.城市缺水类型1.资源性缺水:水资源绝对数量不足2.水质性缺水:由于污染而导致缺少合格用水3.工程性缺水:给水工程设施不足而导致供水不足12.城市缺水规划对策开源:利用当地水资源、外地调水、加强污水的处理回用、开发海水、利用雨水节流:制定合理的用水政策(水价调控)、使用节水设备、分质供水三、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13.给水工程布置形式布置形式:统一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循环和循序给水系统、区域给水系统。
1.统一给水系统: 按照生活用水水质要求,由同一套管网供给生活、生产等用水特点:统一给水系统建设费用低、管理简单;没能充分体现节约用水;适用于中小城镇、开发区,各用户对水质要求差别不大,地形较平坦的地区2.分质给水系统:去睡构筑物从同一水源或不同水源取水,经过不同程度的净化过程,用不同的管道,分别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个用户的系统。
特点:分质给水系统可分开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也可分开生活用水中的饮用水和非饮用水;可以使城市的水资源优质优用,减少处理费用,节约用水;建设费用增加,管理系统复杂;适用于水资源紧缺的地区3.分区给水系统:将给水系统分为几个区,每个区有泵站和管网,管网之间有适当的联系(通常使通过泵站联系)。
并联分区,由同一泵站内的高压和低压水泵分别给低压区和高压区供水。
只有一个泵站,管理方便,供水安全;增加了高压输水管道的长度;适用于沿河岸发展且宽度较小的城市(高压区离水源较近)。
串连分区,整个管网都由低压泵站供水,高压区用水再由高压泵站加压。
减少了输水管道的重复建设,泵站扬程较小,压力小;泵站多,管理复杂;适用于垂直河流方向发展、供水区域狭长的城市(高压区离水源较远)。
特点:分区给水系统使管网中水压分布比较均匀,避免地势较低或靠近水厂部分的管道内水压过大,减少漏水量和减少泵站能量的浪费;会增加管道和泵站的建造和管理费用;适用于给水区域较大,地形起伏较大及远距离输水的情况。
4.循环和循序给水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水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或用作其他车间和工业部分的生产用水,则称作循环系统或循环给水系统。
特点:循环给水系统,包括中水系统,可以提高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增加建设费用;适用于水资源贫乏的地区。
5.区域给水系统:几个城镇或工业区集中在上游统一取水,沿线分别供水;或在干旱或水源贫乏地区,城镇或工业区只能远距离集中取水,这种将若干城镇或工业企业的给水系统联合起来的给水系统,称为区域性给水系统。
特点:区域性给水系统,能充分发挥规模效益,降低成本,能充分保障小城镇的用水安全和降低单位成本。
需要多城市协调,输水管较长;适用于同一流域的城市密集区域;以及城市周边小城镇地区。
14.给水工程布置原则1、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地形条件、水资源情况及用户对水质、水量和水压的要求等来确定布置形式、取水构筑物、水厂和管线的位置。
2、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比较方案,尽量以最少的投资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水压和供水可靠性的要求。
考虑远近结合,分期实施。
3、在保证水量的条件下,有限考虑水质较好,距离较近,取水条件较好的水源。
4、水厂位置影接近用水区,以便降低输水管道的工作压力和长度。
净水工艺力求简单有效,并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以便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
5、在满足供水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对管道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减少金属管道和高压材料的使用。
6、充分考虑用水量较大的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的可能性,努力发展清洁工艺,以利于节省水资源,减小污染,减少费用。
7、给水系统扩建时,应充发挥现在给水系统的潜力,改造设备,改进净水工艺,以利于节省水资源,加强管理,以便尽可能提高现有给水系统的给水能力。
15.地表取水原则地表取水口位置的选择:1.一般位于城镇的上游河段;2.海水取水口应避免风浪;3.水库取水口应在水库淤积区以外,靠近大坝;4.湖泊取水口应离开支流汇入口和藻类集中区,接近湖泊出口处;5.河流取水口应避开回水区和死水区;6.一般选择在主流稳定河床,水深不小于2.5~3.0m;7.弯曲河段,宜设在河流的凹岸16.地表取水构筑物的选址①设在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地点,宜位于城镇和工业的上有清洁河段;②具有稳定的河床和河岸,靠近驻留,有足够的水源,水深一般不小于2.5~3.0m;③尽可能减少泥沙、漂浮物、冰凌、冰絮、水草、直流和咸潮的影响;④具有良好的地质,地形及施工条件;⑤应与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相适应,全面考虑整个给排水系统的合理布置;⑥考虑天然障碍物和桥梁、码头、丁坝、拦河坝等人工障碍物对河流条件引起变化的影响;⑦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⑧设计最高水位应按100年一遇频率确定。
17.给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1.安全:工程地质条件好:不受洪水威胁;较好的环境卫生条件2.经济:交通方便,靠近电源3.考虑近远期发展:与用水区和取水构筑物距离合适18.水厂工艺流程混合、凝絮、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四、城市给水管网规划19.给水管网布置形式及原则布置形式:树状管网、环状管网。
树状管网:1.安全性差,易引起水质变化,造价较低2.用于小城镇或小城镇建设初期、3.用户分散地区、4.城市的小区和街坊内部环状管网:1.可靠性好,管线长度有所增加。
2. 一般城市管网为环状与树状结合布置。
布置原则:1.干管主要方向按供水的主要流向延伸;2.干管宜位于交通量不大的道路下,并尽可能位于高程较高处;3.考虑水压、水量的要求,合理增设加压泵站和水量调节构筑物(水塔、高地水池);4.保证饮用水水质清洁,避免饮用水与其它管网相连接20.给水量计算21.附属设施:泵站、水塔、水池1.泵站:水泵是输送和提升水流的机械, 在给水系统中必须利用水泵来提升水量, 满足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