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导致商朝灭亡的战役是哪一场战役?A. 巨鹿之战B. 牧野之战C. 长平之战D. 官渡之战2、战国七雄中,哪个国家的都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A. 齐国B. 韩国C. 楚国D. 秦国3、题干: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废除科举、开办学校”法令的是:A. 洪秀全B. 张之洞C. 张謇D. 康有为4、题干: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形成?A.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B. 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起步C. 工业品 birthdays 在中国的研发成功D. 中国第一辆汽车的试制成功5、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6、题干:以下哪个条约规定了中国必须赔偿巨额战争赔款,并割让香港岛给英国?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7、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A、孙武B、孙膑C、孙权D、孙子8、明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A、明太祖朱元璋B、明成祖朱棣C、明仁宗朱高炽D、明代宗朱祁钰9、题目:北魏时期,改革者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目的是什么?A. 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B. 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C. 提高北魏军队的战斗力D. 推行胡汉融合,推动民族融合 10、题目:以下哪个不是唐朝开元盛世时期出现的历史现象?A. 悠久的历史文化B. 巩固了中央集权C. 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富裕D. 民间艺术蓬勃发展11、北宋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其中?()A. 设立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B. 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C. 设立通判,分割地方行政权D. 设立转运使,分割地方财权12、以下哪项不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A. 设立内阁,分割宰相的行政权B. 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加强中央集权C. 采取“文字狱”等措施,严密控制知识分子D. 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13、下列哪个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南京条约(1842年8月)B、北京条约(1860年10月)C、马关条约(1895年4月)D、辛丑条约(1901年9月)14、《民报》作为重要的革命舆论工具,其领导人是谁?A、孙中山B、陈独秀C、李大钊D、汪精卫1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必修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墨池课堂

必修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墨池课堂1、98.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追求的东西不同啊!)他在遭受酷刑后,努力追求的“东西"是()[单选题] *A.仗义执言,策动大臣们上书为民请命B.报仇雪恨,策划组织活动反对汉武帝C.饱读诗书,游历汉朝各地的名山大川D.发愤著述,秉笔撰写不朽的历史巨著(正确答案)2、67.结束长期的分裂实现统一的政权有[单选题] *A.秦、西汉、隋、元B.秦、西晋、隋、元(正确答案)C.秦、西晋、隋、唐D.秦、西汉、西晋、隋3、继王羲之后,我国书法中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单选题] *A.柳公权B.吴道子C.欧阳询D.颜真卿(正确答案)4、77.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
皇帝们……牢牢掌握权柄。
材料中“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单选题] *A.设立南书房B.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C.设立军机处(正确答案)D.设立中书省5、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反映的时代特征是()?[单选题] *A. 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B.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正确答案)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单选题] *A.《史记》(正确答案)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7、35.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
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
”这直接导致了[单选题] *A.北宋建立B.黄巢起义C.唐朝灭亡D.“安史之乱”(正确答案)8、“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一般每周要在自营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被封予卫,都朝歌。
这里原是商王国的中心地区,殷商残余势力很大。
封康叔于此,主要是为了( ) A .控制关中地区 B .缓和社会矛盾C .保障政局稳定D .加强南北联系2.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
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 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中央集权制3.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
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
这种建筑布局( )A .利于邻里和睦B .受宗法影响C .体现宗教色彩D .突出皇权至上4.下表可以用来说明中国早期文明( )时期西部东部公元前2500年 陕西龙山文化 河南龙山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 公元前3200年 庙底沟二期文化 大汶口文化 公元前5000年 仰韶文化青莲岗文化A .相互之间交流频繁B .呈现多元化分布格局C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 .发展具有均衡性特征5.西周中晚期的五祀卫鼎、散氏盘、师永孟等青铜器,均有土地交换转让的铭文,其中一些还涉及了土地赔偿案件的审理程序。
这反映当时( ) A .土地私有制已确立 B .司法判决依据明晰 C .井田制度出现松动D .宗法分封体系崩溃6.西周诸国与中央之关系,大略分为甸、侯、卫、荒四种:甸为王畿内之采邑,侯即诸侯,卫盖旧部落之为附庸者,荒则封建所不及之边地也。
中央则以朝觐、巡狩等制度以保主属关系。
这表明西周( ) A .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B .分封制度强调血缘关系 C .地方控制方式的多样化D .天子直接管理卫荒区域第 2 页 共 6 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C .门阀士族日益衰落D .东晋维护正统的文化需要13.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厂特别针对欧洲人的喜好,前后设计出多款混合东西文化的出色产品,土耳其郁金香在1620年代风靡欧洲北部,景德镇陶工就在碟盘上画上郁金香。
历史必修2期末试卷及答案(正式)

高二历史选修3期末考试试卷(命题:咸萍审核:赫志学)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 “井田”与“私田”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A.所有权B.耕作方式C.使用权D.赋税形式2.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展B.耕作技术进步C.生产工具改进D.赋税制度改革3. 历代封建王朝重农抑商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商业活动容易造成社会秩序的不稳定C.中国社会的主要成分是农业人口D.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大多来自农民4. 右图是画家马塞斯在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名画《放贷者和他的妻子》。
这幅画反映的实质是A.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B.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C.金银价格下降,物价上涨D.拜金主义泛滥5.哥伦布的话在15世纪的西欧非常具有代表性,他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这种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C.黄金是欧洲人踏上新海岸所首先需要的东西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6.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创办洋务的重要代表人物,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千年未有之变局”他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主张,这表明李鸿章A.既主张办洋务,也提倡变革政治制度B.为了和戎,必须变革制度C.主张对外妥协退让,对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办洋务D.在保留封建体制条件下,变更传统的做法,引进外国技术办洋务7.瓦特改良蒸汽机的重要作用是A.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B.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C.使工厂得以普遍建立D.导致新交通工具的问世8.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从本质上说明了:()A.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封建主义农业文明是一大进步B.工业革命使工人生产积极性倍增C.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的一切因素D.科学与技产紧密结合产生成效9.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电力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C.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D.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1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异常曲折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压榨B.封建主义的阻碍C.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D.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11.下列探索时期我党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实践证明不正确的是:A.中共八大的路线政策B.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C.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2.近代中国首先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局面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局 B天津机器制造局 C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1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一战后的经济繁荣掩盖了危机隐患B.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市场的虚假繁荣C.股票投机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D.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产销矛盾日趋严重14.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A.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必修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表格内。
)1、“砍伐林木,清除地上的杂草,焚烧作为肥料,然后就挖坑下种”。
这种耕作方式应该是()A、“以牛田”B、“刀耕火种”C、灌溉农业D 、精工细作2、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
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B、郑国渠 C 、灵渠 D 、芍陂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4、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A、丝棉麻B、麻棉丝C、麻丝棉D、丝麻棉5、商品买卖重在诚信,下列朝代最早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的是()A、秦代B、汉代C、唐代 D 、宋代6、中国古代历朝大都强调“重本弃末”“强本弱末”“进本退末”,其目的()①发展农业②发展商业③限制手工业④限制城市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 、①③④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 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B.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C.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D. 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8、符合早期民族资本家张謇的是()A、创办了继昌隆缫丝产B、发起了洋务运动C、创办了发昌机器产D、曾经是清末状元9、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0、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合破坏是在()A、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战争期间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期间11、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题卡答案)

202X-202X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真题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农村B.沿海地区C.城市D.国营经济2.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B、根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关系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3.有人到X考察农业,在吐鲁番看到了一种古老的灌溉设施:从山地水源开凿的暗渠,延伸二三十公里,每隔肯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灌溉。
这种源于古代关中地区的灌溉设施是〔〕A.耦犁B.X C.郑国渠D.井渠4.图中素纱禅衣反映了哪个朝代的纺织成绩〔〕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5.以下哪些是国家设立的经济特区〔〕①X ②X ③X ④X浦东⑤X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6.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服。
腿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倡导婚姻自由B.易服、废止缠足C.全盘西化D.反清革命7.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市有了新的开展,表现在〔〕A.“夜市〞的繁盛 B.政府设立特意的机构进行治理C.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D.商业活动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8.战国时期的李冰曾经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A.X B. 郑国渠 C. 龙首渠 D. 成国渠9.新航路的开发带来的影响有〔〕①欧洲的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②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③欧洲金银价格下跌,物价暴涨④欧洲封建制度得以稳固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 D.①②10.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置土地。
这反映汉初实行〔〕A.海禁政策B.抑商政策C.奖励农耕的政策D.禁奢侈11.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民族工业〔〕A.较快开展B.出现短暂的春天C.受到沉重打击D.萎缩12.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开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异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局部资金,以猎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X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X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外表上却依附于日本。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进入高一,许多同学对于历史的学习有种畏难情绪,感觉很吃力,对于必修二的历史考试更加是十分头疼,做份历史试题,看看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符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的是()①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地位,原有的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②英、法、德、意等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二等、三等国家③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确立了统治地位④美国掌握着世界上最丰富的黄金储备A.①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下面是美国黄金储备在世界黄金储备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表上述数据说明( )A.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B.战后美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债务国C.美元成为黄金的代表,在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D.战后世界银行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3. 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
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 )A.维持美元价格B.赚取更多英镑C.支持浮动汇率D.制造金融混乱4.关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新确立,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A.美国拥有特殊地位,我们要彻底否定B.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值得肯定C.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方向发展,值得肯定D.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制度化方向发展,值得肯定5.“在对输出和输入、有关输出或输入及输出入货物的国际支付转账所征收的关税和费用方面,在征收上述关税和费用的方法方面……缔约国对来自或运往其他国家的产品所给予的利益、优待、特权或豁免……”这段规定最有可能出自( )A.《布雷顿森林协定》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文件》C.《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6.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答题集合含答案

材料题:1. ) 材料一: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事实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当代史》材料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实际出发,我们应当确立哪些具有长远意义指导方针呢?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在初级阶级,为了摆脱贫困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第二,必须坚持改革。
在初级阶段。
改革成为更迫切的历史要求。
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
第三,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在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尤其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共十三大报告材料三:1992年初,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中国当代史》材料四: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也只是对原有的体制进行小修小补;加上他的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一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
这一切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怎样的探索过程。
(2)与材料四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具有怎样的特点?2.)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开托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期末试卷及答案_统编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9全国乙卷)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近代西方社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A. 科学技术的进步B. 政治制度的完善C.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D. 世俗化的生活方式2、(2020全国甲卷)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演变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 唐朝实行“两税法”,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完全形成B. 宋代“不抑兼并”政策导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C. 明朝“一条鞭法”使得赋税负担更加合理,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D. 清朝“摊丁入亩”制度改变了封建地主的赋税负担,提高了农民的地位3、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之一是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到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特别是在哪一行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A、纺织业B、采矿业C、冶金业D、丝绸业4、中国历史上,明清两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在商业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键时期,出现了江南丝织业中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商人地主。
这说明:A、明清时期商业政策完全没有成效B、商业政策的实际执行存在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与变通C、重农抑商政策导致了江南丝织业的落后D、商人地主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5、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下列哪项政策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城镇企业体制改革C. 包产到户政策D. 建立特区制度6、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宏观调控方面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A. 实行固定汇率制度B.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C. 推行货币紧缩政策D. 逐步放开价格管制7、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B. 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 打破“大跃进”时期的错误做法D. 引入外资,发展乡镇企业8、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 1992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为了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9、1978年,中国的国有企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前的改革试点,这一改革试点的主要目标是()A、增加私营企业的数量B、增加农民的生产自主权C、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D、扩大农民的市场经营自主权 10、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开放了沿海城市,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A、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B、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与国际交流C、标志着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沿海地区D、确立了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11、下列关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的描述正确的是:A. 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土地制度的私有化B. 通过公私合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通过人民公社化运动实现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 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农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12、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放宽了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了股份制的多元化发展B. 推进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C. 加速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提高了城市化水平D. 引导外资企业进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13、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清末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 民间资本积累的增加C.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D. 洋务运动的推动1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作用主要表现在:A. 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B. 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增强C. 资源配置的灵活性提高D. 资源配置的规模扩大15、1953年起,我国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服务业16、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要转变。
高一历史第二学期(必修2)期末测试题.附答案doc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是()A、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B、统治者的正确决策C、生产工具的革新D、社会矛盾的缓和2、明清时期江南手工纺织业繁荣,政府却下令“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这则材料体现了封建政府是如何限制民间手工业的?()A、课以重税B、控制机户C、低价派织D、限制其规模3、《礼记·典礼》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这段文字反映的是下列手工业的哪一种()A、官营手工业B、私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4、下列日常生活所见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乘坐火车②穿机织棉衣③使用塑料水桶④看电视()A、④①③②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5、1931年10月18日凌晨,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
在下葬时,为纪念他的突出贡献,美国、各地()A、熄灭电灯一分钟B、轮船鸣笛三分钟C、教堂敲钟84响D、齐奏《英雄交响曲》6、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B、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C、自然经济占着统治地位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7、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根本原因是()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B、民族资产阶级经济力量薄弱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来自于官僚、地主、商人D、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双重压迫8、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是在()A、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9、下列不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是()A、上海的发昌机器厂B、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C、广东继昌隆缫丝厂D、福州轮船招商局10、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目的是()A 、打击民族资产阶级 B、取得美国的援助C、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D、实现外贸的对等权11、我们通常所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过渡时期”是指()A 、从解放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B、从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到新中国成立C、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12、新中国从1956年正式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其间曲曲折折,下列哪些活动显露了党在经济工作中犯了“左”倾错误()①中共八大指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②“大跃进”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全民大炼钢铁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下列关于经济特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政府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B、经济特区的设置带来了特区经济的快速发展C、国家对其在吸引外资、减免税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D、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14、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B、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在中共十五大上确立了()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16、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A、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通商要道B、《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C、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D、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17、英法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①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②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③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④使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18、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长沙市一中高2010级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科问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60分)1、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
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
如果以周朝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哪一项最为适当?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2、这是一项延续了两千多年并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制度。
当中央对地方管理不力时,很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君主不断强化自己的权力。
这项制度是:A、联邦制B、立宪制C、中央集权制度D、郡县制3、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宣称保护除了奴隶之外的自由民的权利。
这说明它:A、保护自由民的私产B、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4、有学者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他指的制度应当是:A、汉代的内外朝制B、唐代的三省制C、清代的八旗制度D、明代的内阁制5、有一份历史资料这样写道:“平民并不想担任那些只有好公民才能为全体带去安全而非毁灭的职位。
他们不想因为抽签而出任诸如最高统帅和骑兵指挥,因为他们了解,这些职务让杰出的好公民去担任比他们自己担当更加有利。
平民只想谋取有薪水和有家庭利益可图的职位。
”这段资料是对哪一个制度的批评?A、雅典的民主制度B、斯巴达的极权制度C、罗马的共和制度D、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6、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的产生方式是:A、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B、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C、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D、由众议院选举产生7、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A、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B、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C、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D、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8、关于《资政新篇》的评价,错误的是:A、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B、是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C、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D、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未能真正推行9、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10、右图所示的纪念碑纪念的是:A、甲午中日战争B、解放战争C、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D、辛亥革命11、“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下勇壮军魂。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必修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表格内。
)1、“砍伐林木,清除地上的杂草,焚烧作为肥料,然后就挖坑下种”。
这种耕作方式应该是()A、“以牛田”B、“刀耕火种”C、灌溉农业 D 、精工细作2、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
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B、郑国渠 C 、灵渠 D 、芍陂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4、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A、丝棉麻B、麻棉丝C、麻丝棉D、丝麻棉5、商品买卖重在诚信,下列朝代最早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的是()A、秦代B、汉代C、唐代 D 、宋代6、中国古代历朝大都强调“重本弃末”“强本弱末”“进本退末”,其目的()①发展农业②发展商业③限制手工业④限制城市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 、①③④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 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B.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C.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D. 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8、符合早期民族资本家张謇的是()A、创办了继昌隆缫丝产B、发起了洋务运动C、创办了发昌机器产D、曾经是清末状元9、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0、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合破坏是在()A、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战争期间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期间11、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50分)1.(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2.《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XXX、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
这说明了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C.纺织收益较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D.纺织业已经产生3.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材料中没有反映出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D.崇仁坊成为XXX新设立的商业区4.《四友斋丛说》记载:“往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往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材料中的“游手趁食者”指的是A.富裕大商人B.雇佣劳动者C.封建大地主D.手工作坊主5.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北欧诺曼人就曾远达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
可是XXX人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这是因为A.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不发达B.XXX人到达的地方比较偏远C.XXX人没有开辟通往中国与印度的XXX线D.XXX人没有带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黄金与原料6.在XXX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反动的力量,最集中体现这一点的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新航路的开辟D.大企业的出现7.XXX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Ⅱ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Ⅱ)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试题说明】: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姓名 座号座号座号1、答卷前,考生先把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填在试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上。
2、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不得使用铅笔和红笔。
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工整,考试完毕,只须交回答题卡。
4、本试卷分A B A B 两卷两卷两卷((理科学生只做A 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分钟;;文科学生A 卷和B 卷都要做卷都要做,,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钟.) )提示:以自信的心态去对待这次新的挑战,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认真对待,尽吾志而无悔。
提示:以自信的心态去对待这次新的挑战,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认真对待,尽吾志而无悔。
A 卷第Ⅰ部分(选择题,共30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品流通 ④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④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④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A . ①②③①②③B B.. ①②④①②④C C.. ①③④①③④D . ②③④②③④1.B 诗中反映的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是一种封闭式经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不可能促进商品流通,故③不正确。
2.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 (( ))A A、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B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C C、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D 、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2.B 商殃变法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在高中学习阶段,其实历史学科知识交叉多且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有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有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个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武王伐纣时,“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
这里的“诸侯”最主要指哪类人A.郡县官长B.方国头领C.商王子侄D.三公九卿2.《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禅让制3.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中国把传宗接代作为的孝顺,这种观念跟下列哪一制度关联( )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5.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
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材料表明其主张是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6.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7.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
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8.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变化。
人教版高一年级历史必修2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及答题卡)

人教版高一年级历史必修2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及答题卡)分值: 100分时量: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交纳赋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宋朝城市发展的表现不包括...A.有严格的经营时间限制 B.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C.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D.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3、四羊方尊和三星堆青铜礼器等青铜器铸造于A.原始社会 B.商周时代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4.18世纪中期,自诩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是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5、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
”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③④6、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的因素,不包括...A.汽车的发明 B.珍妮机的发明 C.飞机的发明 D.化学工业的建立7、推动工业革命开始和扩展的基本动力是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C.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D.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8、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A.A—B段B.B—C段C.C—D段D.D—E段9、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A.深圳 B.海南建省 C.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D.西部的开发10、费正清教授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1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建立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2、一位到中国访问的外国首相说:“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周年,是值得纪念的年份,能够在这样的一年举办奥运会,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崭新发展阶段,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附有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附有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2.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观原因是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铁家具、牛耕的出现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3.明清时期著名商帮出现,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A.苏商和晋商 B.浙商和晋商 C.苏商和徽商 D.徽商和晋商4.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5.16世纪的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宗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6.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推动了工厂的广泛建立,它对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影响是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终结 D.促进了英国重工业部门的发展7.菲律宾在1512年被麦哲伦发现后命名为圣拉萨鲁斯群岛(发现该群岛是12月17日,是该圣徒的节日)。
20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储、后来的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称该群岛为菲律宾(Ph ilippines)。
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A.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B.尊重了当地的文化[C.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D.带有宗教色彩[来源8.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包括①交通运输业②机器制造业③汽车工业④电力工业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9.如果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萌”来比之洋务运动,那么,这里的“插柳”最有可能是指A.培育了近代海防和教育 B.诱导了民族企业的产生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D.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10.小李查资料时发现这样的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对于必修二的历史复习,我们往往需要通过平日里的测试才能检测出来,因此我们需要做一份历史试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一、单选题1.西汉丞相公孙弘曾在相府建造“客馆”,开东阁门延接贤士,咨以时务。
公孙弘去世后,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六人先后为相。
期间,商讨国家大计的相府客馆,逐渐化为丘墟,变成了马厩、车库,和奴婢的住室。
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A.中央与地方斗争激烈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C.丞相有任免官员权力D.西汉时丞相更替频繁2.李雅书等在《古代罗马史》中说: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
由此可见罗马法A.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C.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3.1493年,哥伦布带回了他在新大陆采集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并广泛种植,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B.哥伦布彻底解决了亚欧大陆的饥荒问题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4.明朝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徐阶曾说:“人尝谓辅臣(内阁首辅)拟旨,几于擅国柄,乃不然。
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
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
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
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这反映出明代内阁首辅A.承担了丞相的职能B.不享有决策大权C.制约了皇权的膨胀D.成为最高行政长官5.元代王祯《农书》中记载:“九州之内,田各有等,土各有产,山川阻隔,风气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
”王祯在此强调的是A.农事安排要因地制宜B.农业生产要把握农时C.耕作技术影响产量高低D.土地肥力决定农作物产量6.据《中国古代经济史》记载:“明初的科举,南人及第者十倍于北人,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北分卷,勉强维持南北人数的均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表格内。
)1、“砍伐林木,清除地上的杂草,焚烧作为肥料,然后就挖坑下种”。
这种耕作方式应该是()A、“以牛田”B、“刀耕火种”C、灌溉农业 D 、精工细作2、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
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B、郑国渠 C 、灵渠 D 、芍陂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4、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的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A、丝棉麻B、麻棉丝C、麻丝棉D、丝麻棉5、商品买卖重在诚信,下列朝代最早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的是()A、秦代B、汉代C、唐代 D 、宋代6、中国古代历朝大都强调“重本弃末”“强本弱末”“进本退末”,其目的()①发展农业②发展商业③限制手工业④限制城市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 、①③④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 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B.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C.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D. 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8、符合早期民族资本家张謇的是()A、创办了继昌隆缫丝产B、发起了洋务运动C、创办了发昌机器产D、曾经是清末状元9、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0、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合破坏是在()A、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战争期间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期间11、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
因而西方人得出的结论就是()A、要阻碍中国纺织业发展B、机器不宜进中国C、要尽量收购中国的棉花D、要阻断对中国的面纱供应12、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这实际上就是()A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C 、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13、以下对于“ 文化大革命” 后果的认识,正确的是()① 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② 严重破坏我国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③ 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被毁弃,国民的素质下降④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差距加大A 、①②③④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④14、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A 、中共八大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五大D 、中共十四大15、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于()A、安徽、江苏B、江苏、四川C、安徽、河南D、安徽、四川16、我国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 、内地——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D 、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17、“西风东渐”,近代中国文化受到冲击。
下列属于中西结合的产物的是()①中山装②旗袍③四合院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8、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渠道和互动媒体,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信任度和安全感较低B、信息量过于丰富C、速度度快,应接不暇D、存在虚假信息19、17世纪被称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的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20、15世纪前后,某人想去印度淘金并达到了目的,他可跟随的船队是()①哥伦布②迪亚士③达·伽马④麦哲伦A、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③21、下列关于亚当·斯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曾经发表《国富论》一书B、其主张被英国议会所批判C、创立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D、正式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22、美国新总统奥巴马话一向比较严谨。
但他在20XX年2月24日国会演讲中却出现一项失误,将世界上最早发明汽车的人国籍说错了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世界上最早的汽车发明者是()A、美国人B、英国人C、德国人D、法国人23、19世纪中叶,日本被迫“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中国的门户被打开亚非拉多数国家成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这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世界各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C、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成熟D、各国积极加入世贸组织24、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时的总统是()A、门罗B、胡佛C、华盛顿D、林肯2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大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B、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C、社会各阶层与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D、生产与销售的矛盾26、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这样说:“1931年,世界各地的所有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或不在起作用的可能性。
”他这句话的背景是()A、美国资本主义被推翻B、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C、新中国建立D、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2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三十年时间内有一种经济理论在美国居于统治地位,这就是()A、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B、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C、供给学派理论D、货币学派理论28、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都体现出什么特点?()A、发展新经济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自由放任主义D、大规模国有化运动29、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A、具有威慑力的炮舰B、物美价廉的商品C、先进的通讯手段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30、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于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之中,这种状况被称为()A、高速增长状况B、“滞涨”状况C、“新经济”时代D、大萧条状况31、斯大林去世后对苏联经济进行改革的第一个苏联领导人是()A、哥尔巴乔夫B、勃列日涅夫C、安德罗波夫D、赫鲁晓夫32、哥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中导致思想发生混乱的是()A、经济上的“加速发展战略” B 、实施“新经济体制”C、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D、发动“8·19”事件33、2005 年 5 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时,普京总统说:“苏联解体是 20 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
”导致苏联解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根本原因)是()A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B 、戈尔巴乔夫实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C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D 、民族问题是毁灭联盟的火药桶34、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中心就是优先发展()A、重工业B、轻工业C、服务业D、金融业35、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在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苏联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以下最全面、准确的说法是()①内部技术落后②资金短缺③外部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威胁④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6、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37、“各个行星围绕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美元转。
”这一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B、联合国的成立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38、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相继建立主要表明:()A、世界经济全球化势头暂时受挫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重大进展C、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建立D、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化的受害者39、20XX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各国股市受到重创,巨幅下跌,有的国家甚至濒临国家破产,金融海啸席卷全球。
各国之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从原因方面说明了()A、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B、霸权主义愈演愈烈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40、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所带来的问题包括( )①环境污染②经济发展缓慢③能源危机④粮食短缺⑤传染病横行A、①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二、材料题(共3题,40分)41、(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树山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在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1958年10月28日,山东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材料四: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量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请回答:(1)材料一中“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的唱词反映了怎样的生产方式?(2分)为了保证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安稳,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实行什么样的农业政策?(2分)明清时期这种政策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不利的影响?(2分)(2)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新乐园”的幸福生活在当时能长久吗?为什么?(4分)(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回答该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4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瓦特和他改良的蒸汽机爱迪生和他创制的灯泡材料三:“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的时隐时现珊瑚岛也以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
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成果?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是什么?他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4分)(3)近代以来,哪些因素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4分)43、(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实行余量征集制,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层对粮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