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学生作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探究【内容概要】本文为了解决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现象,因而探究“生活化”的作文教学。
一、作文内容生活化,强调小学生的习作内容应以学生有体验的生活中来。
二、作文课堂生活化,强调把学生的生活引入课堂,在课堂上展示真实的习作情境,进行真实的习作交流;三、作文教学生活化,强调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让学生在示范中走进作文,在体验中写出作文,写出了充满童真、童趣的习作来。
【关键词】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生活化教学生活化生活是写作最宽广的舞台,写作是个体最独特的生命体验。
“生活化”是改变作文教学困境的必要手段,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做到生活化呢?一、作文内容生活化小学生作文有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现象:随意写的日记比课内作文好。
日记常常写的有情有趣,着实让大家欣赏;但是到了作文课上看到作文命题,就算老师精心指点,学生认认真真地完成,却常常空洞无物,缺少真情实感。
这是为什么呢?作文内容怎么来?——不能从靠回忆的命题作文来。
命题作文,其习作内容大多为回忆性的生活事件。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表示——“小学生不能从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开始,而是写观察作文,进行实物写生。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观察能力不强,生活经验少,内心感悟不深,因而生活储备少,缺乏生活的积累,让学生调动生活储备靠记忆来写作文,是十分困难的。
作文内容应以学生有体验的生活中来。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以写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应用文为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老师大力进行观察作文,实物作文,生活体验作文,活动作文、游戏作文,应用文等的训练,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及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所见所闻,加深个人的独特感受。
只有这样从生活中摄取和积累习作的素材,才能为习作开拓源头活水,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习作的热情和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责任的看法作文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责任的看法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我眼中的责任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关于责任这个话题。
责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它就像一根手中紧紧握着的绳索,把我们和生活、学习、家庭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在学习方面,我们有哪些责任呢?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觉得我最大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
上课时,我们要认真听讲,集中注意力,不可以东张西望或做其他小动作,那会影响老师的教学。
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也要按时完成,不能拖拖拉拉。
另外,我们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睡觉、做运动,保持身心健康,这样学习效率才会更高。
只有尽到了作为学生的责任,我们才能在知识的大海中扬帆远航。
其次,在家庭中我们也负有重要的责任。
我们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乖乖完成他们交代的事情,比如做家务、照顾小弟弟小妹妹等等。
我们还要体贴父母,主动分担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
说实话,有时候我也会觉得麻烦,但我知道这是我应尽的责任。
因为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很辛苦,晚上回来还要做家务,太累了。
所以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在尽自己的责任,也是在关爱父母。
除此之外,我们在生活中还有其他一些责任要尽。
比如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乱丢垃圾,不破坏公共设施;做一个有素质的人,不说脏话,不打架斗殴;做一个团结互助的同学,帮助身边的同伴等等。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责任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时刻谨记,努力去践行,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品行端正、处事循规蹈矩的好孩子。
责任虽然看似简单,但真正去履行时却需要勇气和毅力。
我们要克服各种诱惑和困难,坚持下去。
比如上学的路上,有时会看到一些漂亮的小甜点,会很想买来吃。
但我知道那样做会影响学习,所以我会克制住诱惑,尽自己的学生责任。
再比如,做家务的时候会觉得很辛苦、很累,想偷懒。
但我会想到这是应尽的责任,所以就坚持下去。
只要我们有决心,就一定能完成责任。
大家有没有发现,每当我们完成了一项责任,内心就会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这种成就感是最好的鼓励和奖赏。
有关小学生活的作文

有关小学生活的作文
小学生活。
小学生活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在小学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结交了很多朋友,也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
首先,小学生活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
每天早晨,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校园,听着晨读的声音,感受着清晨的清新空气,心情格外愉快。
在课间,我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一起分享着快乐。
下课后,我们一起走回家,聊着天,笑着谈笑风生。
这些美好的回忆,让我终身难忘。
其次,小学生活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老师们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我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数学、语文、英语……每一门学科都让我感到兴奋和好奇。
我在老师的指引下,逐渐懂得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也培养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这些知识,将成为我未来发展的基石。
最后,小学生活让我结交了很多朋友。
在小学里,我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在朋友
们的陪伴下,我感到了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难
忘的时光,分享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朋友们的友情,将伴随我一生。
总之,小学生活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在这段时光里,我
学到了很多知识,结交了很多朋友,也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
这
段时光,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我会永远怀念这段美好的
时光,也会珍惜这段时光给我的一切。
愿我们的友情永存,愿我们
的回忆永远鲜活。
作文范文之在实践中学习作文

在实践中学习作文【篇一: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写作】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写作《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写作。
”这为从根本上解决作文难题找到了一条出路。
何为贴近学生实际?就是写作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息。
”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之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写作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一点体会:一、学会观察——教学生写生活学生的生活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
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活泼而富有生命力。
可是一写作文内容就惊人的相似。
写老师总是加班加点,带病上课;写好事总是扶盲人过马路,拾到钱包交找失主;这千篇一律的选材,原因就是学生有生活但缺少观察,许多美妙的事物就因为学生“听而不闻。
视而不见”和学生“擦肩而过”。
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抓住写作时机,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对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的客观的描述。
1.热爱生活,是习作内容“生活化”的前提如教师带学生去大自然中收集作文的素材:春日去郊外踏春寻芳;夏天观“白雨跳珠”的景致;清秋赏金菊银桂,落叶红枫,寒冬组织学生在雪中嬉戏玩耍??又如,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课余爱好,交流家务劳动的心得??使学生感到生活就是这么丰富多彩,生活就是这么美好,从而人人争做热爱生活,美化生活,创造生活的小主人。
2.善于观察,是习作内容“生活化”的关键走进生活不等于有所发现,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想,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东西,去获得自己没有的感受。
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体验到的就是对生活的积累,就是习作的材料。
劳逸结合的作文小学生5篇

劳逸结合的作文小学生5篇“学习”不该只是拘泥再书本里的知识,而是要学以致用在生活上;若只会死读书,并不知道生活中应有的伦理道德,那也只是再浪费时间甚至赔上庞大的社会成本而已,偶尔做做自己喜爱的事,便能达成生命的平衡,人生说也理想也有欢笑,才是一条快乐的人生路。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劳逸结合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劳逸结合的作文1期末考试,是这个暑假的关键。
而我,却考得一塌糊涂。
在得知自己的成绩后,我就制订了“暑假计划”,看着一个个休息时间差不多被学习占完,我开始怀疑这个计划是否合理。
想了很久,毅然地放弃重写了一份。
因为我认为学习需要劳逸结合,并不能一味的钻在书堆里。
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至少读两部名著。
这一项我不知道我是否完成了的。
本来我叫姐姐帮我从她们图书馆借书回来的,但她们图书馆已经关闭了,只给我带回以前借的两本书,一本是《2017年中国故事精选》,另一本是《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新作精选》。
呵呵,书名有点长,时间也有一点久,是2017年的。
不过里面的文章风格都是我所喜欢的。
尤其是郭敬明的文章,有一点像随笔,进乎有种忧郁的感觉,亦真亦幻。
突然想起一件事,考试后在家。
在网上上看到80后作家韩寒对巴金、冰心等人的作品表示很“低级”。
而郭敬明自诩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
对这两个80后的作家,网络上议论纷纷。
对前者,大多对其持有鄙夷态度,称其不会评价,。
而对于后者,支持与不支持形成两派,也有人说“是他自封的吧!”对于韩寒这件事,不少人拥护巴金、冰心,我挺欣慰的,在这个金钱、利欲熏心的社会,能不忘这些老前辈。
但我也并不反对韩寒的话。
说实话,我并没有读巴金、冰心的'什么作品。
只读过几遍巴金的《家》以及冰心的几篇小文。
我不反对韩寒的话,是因为韩寒敢说,不管对错与否,敢说就好,至少也代表了小部分人的心声。
德高望重的作家被戴上光环,人们不容置疑。
仔细想想,他们也会有败笔,也会有错误,需要人们指出,对这件事,我持中立态度。
五年级下册读《写读后感》要有联系生活实际四百字

五年级下册读《写读后感》要有联系生活实际四百字
《读后感:从书中看生活》
五年级下册的教材中,有一篇关于如何写读后感的文章。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故事之后,产生的思考和感悟。
但在实际生活中,读后感不仅仅是文字的反馈,它更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内心的世界。
记得我读过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和他的朋友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最终友情变得更加深厚。
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起了我和自己的好友。
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也曾经遇到过困难和误会,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更加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生活就像这本书,每一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故事。
而读后感,就是我们对这些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书中的某个情节而感动,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书中的某个道理而豁然开朗。
这些都是书给我们带来的财富,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宝贵经验。
所以,写读后感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更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生活。
每一本书,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它们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美好,也让我们明白生活的真谛。
让我们珍惜这些感悟,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浅谈农村小学生基于生活化的作文互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生基于生活化的作文互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是教育界和家长关注的重点问题。
随着农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也逐渐受到重视。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作文教学缺乏积极性,导致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开始探索基于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方法。
生活是农村小学生最熟悉的,也是最感兴趣的。
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本研究试图探讨基于生活化的作文教学在农村小学生中的实践与研究,以期为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在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中,由于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往往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对于农村小学生基于生活化的作文互动教学进行实践与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生活化的作文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作文互动教学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格素质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通过对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可以为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全面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农村小学生基于生活化的作文互动教学进行实践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内涵生活化作文教学是指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创作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让学生从身边的人事物中找到写作的灵感和素材,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活化作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的课余生活小学生作文

我的课余生活小学生作文我的课余生活小学生作文(通用54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课余生活小学生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课余生活小学生作文篇1我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多彩呢!有看书、有绘画,还有跳绳。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看书。
我的书可多了,妈妈特意给我买了一个大箱子,我把书都放进大箱子里,结果一个大箱子还放不下呢!连我放玩具的柜子也放满了。
吃饭的时候,我总是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像一位小书迷。
晚上,上床后我也要拿起一本书看,妈妈看见了说:“灯光这么暗,会近视的。
”听了妈妈的话,我心想:“我可不想戴眼镜。
”于是,只好把书合上,但做梦时我都还在想书中的故事情节。
书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也让我增长了知识,所以我特别喜欢看书。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热爱读书,那么,课余,我们一起聊聊书中快乐的故事吧。
我的课余生活小学生作文篇2放学了,我把老师留的作业认真地完成后,就伸了伸懒腰,撒娇地说:“妈妈,我想做手工,作业已经做完了。
”妈妈笑着点点头。
我赶快拿出卡纸、剪刀、双面胶和粘贴,准备做一块画板。
首先,我用浅蓝色的硬纸板剪成长方形,当做画板的封面,再用粉色的卡纸,剪成四张小纸条,粘在硬纸板上的四边,做它的外框,我拿出最喜欢的四个可爱的小粘贴,分别粘在四个角上,这样,我就有一块漂亮的画板了。
我认为,做手工可以让我们变得心灵手巧,要什么就能变出什么,好像一位万能的魔法师。
每天,我的课余生活十分丰富!我的课余生活小学生作文篇3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爱唱歌,爱画画,但我最喜欢的是滑蛇板。
每当我看见小朋友玩的时候,心里默默地想:如果我能拥有一个蛇板该有多好哇!终于有一天,妈妈真给我买了一个蛇板。
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每当我吃完晚饭的时候,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练滑蛇板。
我第一次练的时候,就摔了一个大跟头。
把小学生作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把小学生作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小学生作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大理州巍山县青华乡中心学校王有权内容摘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把小学生作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结合作文教学内容,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
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活小学生怕写作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提高,这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一大困惑,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把小学生作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下面根据笔者近十年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感受例文,联系实际。
让学生感受例文中的一些情景,联想现实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例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有许多文章能再现生活中的情境,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读着此类文章使人感到就像是回到生活中一样,要把生活渗透到作文教学中来。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把生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把生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它虽然立足于文本,但又从根本上超越了文本,让学生可以在掌握课文原有的语言材料和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借用、模仿、延伸或扩展。
把例文中的情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的感受会十分亲切,深刻。
而且写起文章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人教义务版第九册第六课《荔枝》的时候,让学生体会文中母亲临终前也舍不得吃一颗荔枝,而要把它留给自己的子女和孙子,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生活实际中自己的亲人是如何关心自己的,这样既深化了学习内容,又为学生本单元的习作“写关心疼爱自己的一个人”打下了伏笔。
同样,像《地震中的父与子》、《挑山工》、《少年闰土》等课文的教学也能达到这种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生活实际的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比如,在学习成语时,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实际的情景来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成语,增强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
比如,在教学作文时,可以让学生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感受,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亲和力和实际意义。
另外,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与社会实际的联系。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社会活动中感受语文的力量和价值。
比如,在学习新闻报道时,可以让学生关注身边的新闻事件,通过分析、评论等方式进行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社会中感受语文的实际作用。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
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会语文的魅力。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读后感要联系生活实际写500

读后感要联系生活实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乏读书的爱好者,他们热爱阅读,享受在书中沉浸的时光。
然而,对于我来说,阅读并非只是为了消遣或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所读之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之成为自己成长的一部分。
阅读是一种与作者交流的过程,通过书中的情节、人物和思想,我们可以体会
到作者的感受和想法。
然而,读完一本书之后,如果不能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那么阅读对我们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在我的观点中,读书是为了提升自我,改变思维方式,引导实践行动。
读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还可以指导我们在实践中不
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比如,我曾读过一本关于人际关系的书籍,书中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处理人际冲突。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就尝试将书中的理论应用到实际中,与同事和家人交流时更加主动、开放,处理矛盾时也更加冷静和理性。
另外,通过将读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当我们能
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观点以及感悟进行有机结合、创新整合时,我们就能够产生新的见解和想法。
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解决问题,还可以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成就感。
总的来说,读书应该是一个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知
识或放飞思绪。
通过将所读书籍与自己的生活、工作实践相联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和能力,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
因此,读后感要联系生活实际,方能更好地实现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小学生生活日记

小学生生活日记
今天是个美好的一天,我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和妈妈一起吃早餐。
妈妈做了我
最喜欢的鸡蛋饼和牛奶,真是太美味了!吃完早餐,我背上书包就和妈妈一起出门了。
上学的路上,我和同学们一边走一边聊天,感觉特别开心。
到了学校,老师开
始上课了。
今天我们学了数学和语文,老师讲得很有趣,我听得津津有味。
放学后,我和朋友们一起玩耍。
我们玩了跳绳、踢毽子和捉迷藏,真是玩得不
亦乐乎!傍晚时分,我回到家里,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晚餐。
今天晚餐有炒菜和米饭,我吃得津津有味。
晚饭后,我开始做作业。
虽然有点枯燥,但我知道只有认真完成作业才能学到
更多知识。
做完作业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一会儿电视,然后就去洗漱准备睡觉了。
今天是个充实而快乐的一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朋友们玩得很开心。
希望
明天也能和今天一样快乐!。
关于小学生活的作文

关于小学生活的作文
小学生活。
小学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
在这段时光里,我们学会了读书、写字、算数,也结识了许多朋友,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首先,小学生活就是学习的生活。
在小学里,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比如汉字、拼音、数学、科学等等。
老师们用他们的爱心和耐心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让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
每天上课,我们都会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努力学习。
有时候还会有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比如实验课、美术课、音乐课等等。
我们都非常喜欢这些课程,因为它们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小学生活就是玩耍的生活。
放学后,我们会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比如踢足球、打篮球、跳皮筋、玩捉迷藏等等。
我们还会一起做游戏、聊天、分享彼此的快乐和烦恼。
在学校的操场上,我们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我们在玩耍中学会了团结、友爱,也锻炼了我们的身体,让我们变得更加健康、快乐。
最后,小学生活就是成长的生活。
在小学里,我们不仅学会了
知识,还学会了做人。
我们学会了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学会了守
纪律、讲卫生。
我们还学会了独立、自理,懂得了爱护自己和别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慢慢长大,变得更加懂事、懂得关心别人。
总的来说,小学生活是充满了欢乐和收获的生活。
在这段时光里,我们学会了知识,结识了朋友,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这段美
好的时光将会成为我们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希望我们都能珍惜这
段时光,努力学习,健康成长,让小学生活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美好
的一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我认为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
教师要善于以放为主,以扶为辅,认真评议,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作文水平。
一、感受生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在感悟中去发现美,进而去表现美,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个性回归作文。
作文教学专家李白坚认为:“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反之,作文也就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
”沟通学科间的联系,把作文和学科学习相联系起来,不仅拓宽学生的写作素材,创设了丰富的写作情景,而且教会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学习能力,从而达到作文和学科教学的共同提高。
(一)注意观察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兴趣,训练观察能力,形成初步的探索大自然的能力,并学会用语言总结自己的观察、探索的内容。
学会在自然界中观察动物,观察大自然,在课上观察科学实验,在美术课上学生写生、临摹、制作各种小物品,设计喜欢的东西,既学会认识形、色的方法,提高描绘物体形态、色彩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在体育课上学会观察描绘把握动作,增强动作的协调性。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小学生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
热爱生活,心中的话才会淌出源源清流。
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
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
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
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
自信、实践、拼搏奋斗相关的作文素材

自信、实践、拼搏奋斗相关的作文素材示例文章篇一:《自信、实践、拼搏奋斗:成长的三大法宝》我呀,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生,可是我在生活里发现了超级厉害的三件东西,就像游戏里的超级装备一样,那就是自信、实践和拼搏奋斗。
今天我就想跟大家唠唠这三件法宝有多厉害。
先说说自信吧。
自信就像是我身体里的小太阳,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让我暖洋洋的。
我有个好朋友叫小明,他呀,以前特别胆小。
有一次老师让他上台背古诗,他站在台上脸红红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
后来我就跟他说:“小明啊,你背得可好了,在家里给我背的时候那么大声,那么流利,你就当台下都是大萝卜,没什么好怕的。
”其实呀,他就是缺少自信。
后来又有一次机会,他又要上台讲故事了。
他上台之前我就看他在那儿给自己打气,嘴里念叨着:“我能行,我背得可熟了。
”结果呢,他站在台上的时候,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声音又响亮又清晰,故事讲得可精彩了。
这就是自信的力量啊。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就像一艘没有帆的船,只能在海里瞎漂,永远也到不了想去的港口。
咱们想想看,要是你每次做事情之前,心里就有个声音在说“我不行,我肯定做不好”,那这事儿能做好才怪呢。
就像跑步比赛,你还没跑呢,就觉得自己肯定跑不过别人,那你还跑什么呀?所以啊,自信是特别重要的,它是我们做事情的动力源泉。
再来说说实践。
这实践啊,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好多知识的大门。
我们在学校里学了好多知识,可要是光把这些知识放在脑袋里,不去用,那这些知识就像放在仓库里的宝贝,一点用都没有。
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
我在书上看到种小豆芽特别好玩,我就把种豆芽的步骤都背得滚瓜烂熟。
可是呢,我一直没有动手去种。
后来有一天,我想试试,按照书上说的找来豆子,找个小盆子,给豆子浇水,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结果发现,实际做起来和书上说的还是有点不一样呢。
有些豆子没有发芽,我就开始想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水浇多了?还是阳光不够呢?这时候我才真正明白那些知识到底是什么意思。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浅谈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浅谈【摘要】农村小学生受生活环境与学习条件的限制,普遍感到作文难,但是只要教师善于抓住农村学生的特点,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加强习作指导,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一难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学习条件相对落后,孩子早期启蒙教育重视不够,绝大多数学生存在阅读量少,词汇蓄积量贫乏,普通话表达能力低下的缺陷,这些将造成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语病百出,长期下去给学生造成畏惧作文的心理。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要从农村学生的特征出发,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鲜活多变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法方式,让学生作文时乐意表达,学会表达一、借助童话,激发作文兴趣童话借助想象,把平凡的人物、现象错综地编成一幅不平常的图画,从而在儿童面前展开一个五彩斑斓的:“幻想王国”。
童话中的动物植物等被人格化了,具有了人类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和语言能力。
儿童的思维也带有拟人的特色。
教学时可以凭借事物,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通过编写童话启开作文的大门。
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想象的内容以某种具体的东西作为直接依据。
他们拿板凳当汽车,拿木棒当机枪……如果没有具体的东西作为依据,他们的想象便失去了源泉,丰富就无从谈起。
因此,教师必须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图画、实物、等各种直观教具和形象化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充分发挥童话想象的优势,借助童话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想象力。
面对一种实物、一种现象或一幅图,在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的同时,可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把不会思维的想象成会思维的,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会说话的,由一幅图想象成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可能发展的一连串的动作:也可提供一种情境,让学生想象自由驰骋。
这样解决了农村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的老大难问题。
二、通过模仿,学习写作方法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
只有搞好阅读教学,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有丰富的、自如的写作运用。
作文小学生活

作文小学生活
小学生活。
小学生活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在这段美好的时光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结识了许多好朋友,也经历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在小学里,我每天都会认真听讲,努力学习。
老师们教给我们很多知识,让我
们懂得了很多道理。
我喜欢上课时老师讲解知识的神情,也喜欢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光。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慢慢地变得更加聪明和有学问。
除了学习,我还和同学们一起玩耍。
每当放学后,我们总是会一起跑到操场上,玩各种游戏。
有时候我们会玩捉迷藏,有时候我们会一起踢足球,有时候我们还会一起跳绳。
在游戏中,我们学会了团结合作,也收获了友谊和快乐。
在小学里,我还参加了许多有趣的活动。
比如参加运动会,我会全力以赴地跑步,为班级争得荣誉;比如参加文艺汇演,我会和同学们一起排练节目,为家长和老师们带来欢乐。
这些活动让我学会了自信和勇敢,也让我更加热爱学校生活。
小学生活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会永远珍惜这段时光。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希望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够一直保持着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结合实践如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文

结合实践如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结合实践如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些想法和看法。
什么是科技自立自强呢?科技自立自强就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能够自己研究、自己创新,不受外界的限制和控制,自主掌握核心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让我们国家在科学技术上强起来,再也不用过多依赖别人。
为什么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呢?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实力就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如果我们的科技实力很强,那就可以支撑起强大的经济、国防等多方面实力。
反过来,如果我们的科技实力不行,别人可以制裁我们,让我们吃不了哪是哪根葱。
所以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很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呢?我想到了几点建议:第一,从小培养对科学的热爱。
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
可以多带孩子们去科技馆、植物园等场所,让他们亲眼看看神奇的科学原理。
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做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第二,重视科技创新教育。
学校要从小学开始就加强科技创新教育,让学生养成动手实践、勇于创新的习惯。
可以开设机器人课程、编程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动脑筋、动手做项目。
还要多组织科技竞赛,给有创新想法的孩子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第三,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科研需要大笔经费投入,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
不仅要在经费上多投入,还要制定优惠政策,如减免科研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等,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同时也要压实科研单位的责任,把钱花在刀刃上,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第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科研成果要落地转化,因此产学研三方要紧密合作。
企业要给科研人员一些实践机会,让他们的研究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
反过来,科研人员要多听取企业的意见,研究更符合市场和实际需求。
政府也要出台政策,推动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深度合作。
第五,聚焦前沿科技赛道。
小学生作文题材生活化的尝试

小学生作文题材生活化的尝试作者:瞿兰英朱仲祖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5年第06期小学生认识世界局限性较大,尤其寄宿制小学学生因其生活环境所限,缺少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不善于积累素材,加之作文训练时,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编、抄、套”等现象比较严重。
寄宿制小学作文题材生活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强调作文教学要培养观察、思考、表现等能力,要求学生在作文时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但是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习作的题材上存在严重的雷同问题,相当一部分作文是抄袭套用范文的,如写体现人间真情的习作,全班20多名学生,不是写下雨天送伞的,就是写公交车上让座的。
学生在作文时常常找不到适合他们写作的题材,出现“编、抄、套”等现象,很难从中触摸到生活的气息。
原因如下:1.平时不善于积累题材小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也有很大的随意性,再加上玩性大,忘性更大,所以,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不管是有趣的游戏,生动的课堂,优美的大自然,也常常是熟视无睹,不屑一顾,没有记录与积累的习惯。
到习作时,就会出现搜肠刮肚,无从下笔的窘境,因此,也就只好东拼西凑胡乱交“差”了。
2.缺少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而在寄宿制学校中,学生课余生活枯燥,乏味,因为寄宿在学校里,每天除了学习之外,很少有广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而双休日、寒暑假又整天待在家里看电视。
如果不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又怎能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来呢?3.课堂上没有激发兴趣、打开思维的大门因为应试思想特别严重,习作又是一个漫长的提高过程,所以大多数老师都是让学生借鉴模仿,甚至背诵为主,而作文训练时,如果没有运用多种手段,没有选择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把作文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紧地联系起来,学生作文就没有兴趣,很容易产生“交差”的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小学生作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大理州巍山县青华乡中心学校王有权
内容摘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把小学生作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结合作文教学内容,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
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活
小学生怕写作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提高,这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一大困惑,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把小学生作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下面根据笔者近十年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感受例文,联系实际。
让学生感受例文中的一些情景,联想现实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例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有许多文章能再现生活中的情境,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读着此类文章使人感到就像是回到生活中一样,要把生活渗透到作文教学中来。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把生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把生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它虽然立足于文本,但又从根本上超越了文本,让学生可以在掌握课文原有的语言材料和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借用、模仿、延伸或扩展。
把例文中的情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的感受会十分亲切,深刻。
而且写起文章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人教义务版第九册第六课《荔枝》的时候,让学生体会文中母亲临终前也舍不得吃一颗荔枝,而要把它留给自己的子女和孙子,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生活实际中自己的亲人是如何关心自己的,这样既深化了学习内容,又为学生本单元的习作“写关心疼爱自己的一个人”打下了伏笔。
同样,像《地震中的父与子》、《挑山工》、《少年闰土》等课文的教学也能达到这种效果。
二、先谈后写,可写可谈。
使学生在不经意中把作文内容说出来。
提起作文,很多学生就发愁,犯难。
碰到这样情况,教师不必担心,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尝试让学生开展讨论活动,小组讨论或师生互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一些经历,体验。
在这个时候教师不能给学生提硬性要求,只要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讨论当中来就可以,不能给学生作文的心理压力,让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开心地交流,可以不告诉学生作文的目的,甚至可以干脆不让学生知道是在上作文课,等
讨论活动结束后,再征求学生的意愿,问他们愿不愿意把刚才讨论的内容回忆一下写下来,能写多少写多少,如果不愿意也完全可以不让学生去写。
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况且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比如,在小学阶段有好多次作文是要求学生写活动的,在写这一类作文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回顾自己经历过的活动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去作文,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会感到轻松自如。
三、走出教室,体验生活。
把学生带到室外去体验生活,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一些放松。
有时,学生作文时会觉得很枯燥,很乏味。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作文内容及要求把学生带到室外去体验生活,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一些放松,比如说让学生到教室外,走到校园外去看看户外的风景,如观察校园,观察田野或市场。
例如,小学语文人教义务版第九册积累运用一的习作,是要求学生写校园景物或其它景物的,小学语文人教义务版第十册积累运用一的习作是写春天的景物,在写此类作文之前就可以让学生先到校园里走一走,到田野里看一看,让他们亲自观察、感受校园内外的景物。
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会觉得有内容可写,而且写起来亲切自然。
四、观察生活,引导体验。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
语文素养并不单单指掌握语文的知识体系,也并不仅仅指我们常说的
谊,然后结合插图和现实让学生来作文,这样一来,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饱满,情感真实。
有些同学在教师节这天还亲自采来野花送给老师。
接下来,有些同学说,他们要给班主任开生日晚会,我同意了。
班主任生日那天,学生们自主地忙开了,晚会的气氛让班主任和其他的老师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二天,我让学生把前一天晚上的活动也写下来,学生们又轻轻松松地写出了一篇篇感人的作文,让我感受到了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喜悦。
总之,在指导高年级小学生作文时,尽量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会让学生感觉到作文不再是被动作文,也不是一项枯燥而繁重的学习任务,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再现,写作文只不过是再次感受生活,回味生活,从而不会再感到厌烦和疲惫。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参考文献: S《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月版《叶圣陶论创作》(推荐教师:郑宏鑫老师电话:135772247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