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策论”考试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选拔“策论”考试示例
争当红土创业先锋推动××科学发展
(1492字)
党的十七大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明确提出要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这两项活动紧密衔接、相互促进,适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举措。

“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它对于鼓励先进、提高中间、鞭策后进,在党内掀起比、学、赶、帮的竞赛热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为了切实把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我觉得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应紧紧围绕“争当红土创业先锋,推动××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以培育百个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百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双百”活动为载体,在以下五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纯洁党员队伍——严把口子。

从“进口”来说,就是要认真做好“加法”的文章,积极大胆地吸收各类优秀青年入党。

在党的历史上,党员发展标准一直是动态的,战争年代讲的是流血牺牲,土改时期讲的是苦大仇深,十年“文革”讲的是阶级成份,现在则要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上。

从“出口”来看,就是要慎重做好“减法”的文章,严格按照《党章》所规定的组织处理程序,如进行党员重新登记,让那些与党失去感情的党员自行离党;加大对党内腐败分子的查处力度,将那些严重违纪违法的党员清除出党,从而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增强党员意识——找准位子。

我们每位党员在党内生活中都必须找准正确的位子,时刻保持强烈的党员意识,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因此,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要敢于把党员的身份展示在工作岗位上、展现在普通群众中、体现在日常生活里,群众才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员的存在,真真切切地看到党员的作用。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每位党员只有时刻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头,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党人。

三、坚持终身学习——丰富脑子。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每位党员应当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自觉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在思想政治上更加注重世界观的改造,以实际行动净化自己的灵魂;在工作上更加积极主动地钻研业务知识和岗位流程,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

四、自觉遵纪守法——立正身子。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各级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必须在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之内立正身子: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维护基层党组织的权威;必须严守党的组织纪律,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必须严守党的群众纪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必须严守国家法律,不信神不信教,不搞聚众赌博,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

五、发挥带头作用——干出样子。

创先争优的方式之一是实行公开承诺制,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实践的检验。

实现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党支部不能光靠党旗上的镰刀和锤子;每位党员也不能光靠讲台上的承诺和表态。

因此,要大力倡导“5+2”、“白+黑”的拼搏奉献精神,大干150天,打响“五大战役”,推行领导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作风在一线转变的“五个一线工作法”,使党员
真正成为科学发展的引路人、成为跨越发展的带头人。

乘势而为推动跨越发展
(1418字)
省委八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的基本原则,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和群众大干150天,打响“五大战役”(重点项目建设战役、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城市建设战役、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民生工程战役),全力推动福建跨越发展。

这是在打造福建“生态宜居滨海大省”中吹响的进军号角,格外鼓舞人心、振奋士气。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世情为鉴,国情为据,党情为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新罗区作为闽的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在大有作为的时代必须要有奋发有为的跨越发展态势,围绕打响“五大战役”,全力打造“闽粤赣边的生态型经济强区”。

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弘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大力倡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新罗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情况下,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我们新罗区要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充分发挥新罗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及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传统优势,凝心聚力打好“五大战役”攻坚战,加快构建产业、基础设施、县域城市和民生四大体系。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尤其要把跨越发展的重心锁定在“产业、基础设施、城市”三大体系建设:——以壮大优势产业为先导,以培育领军企业为支撑,以打造产业园区为载体,持续推进“一区六基地”(海西重要的机械产业集聚区;工程机械、
环保设备、运输机械、硬质合金制造基地,建材及矿产品加工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着力构筑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持续推进“6.18”创业园建设,构筑好知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条件共享、社会创业和科技创新创业融资五大平台,不断提升我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优化以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为重点的服务环境,以优质的服务聚人心添动力、破难题促发展。

——抓好中心城市“三大板块”及“绿亮美”工程,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

主动谋划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商会经济、社区经济等都市型经济,着力以物流产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拓展休闲旅游、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消费性服务业。

当然,目标定位的确立,仅仅是为我们追求跨越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重要的还在于全面把握“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县域经济竞争格局,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举全县50万干部群众之力“求小进转大进”、“积小胜为大胜”。

省委书记孙春兰指出:一个地区的发展,首先要解放思想,关键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发展思路,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有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作风。

因此,我们不仅要弘扬老区“干革命走在前头,搞建设力争上游”的优良传统,更要大力倡导“5+2”、“白+黑”的拼搏奉献精神,大干150天,在“五大战役”上奏响包容性增长、跨越式发展的主旋律。

当前,我们应当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到跨越式发展之中,着力思想创先争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典型带动创先争优,推行领导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作风在一线转变的“五个一线工作法”,完善“月度督查通报、季度点评分析、半年考核奖惩、年终评比表彰”的工作推进机制,使党员干部真正成为科学发展的引路人、成为跨越发展的带头人。

用工业化理念加快
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1482字)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被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龙岩农业经济得到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189.7亿元,可比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134元上升到2009年6252元,增长近45倍。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村经济体制仍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改变,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以致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切入点在于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思路,着力点在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用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经济的包容性增长,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倡导市场经济理念,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根据市场需求、区域资源的特点,龙岩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应重点推进畜牧、蔬菜等5大重点产业和红心地瓜干等5大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推动农业生产的产品空间集聚和产业升级整合,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带,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第二,以科技为支撑——倡导科技创新理念,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推广应用水平。

重点培养一批能把握农业发展趋势,掌握现代科技和经营管理技术的农业人才和大批用科学技术武装的现代农民队伍,大力推广“五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普及适合山区农业生产的农机具,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力开发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以品牌为抓手——倡导工业品牌理念,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努力培育国家级、省市级龙头企业,以森宝公司为标杆,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有效对接,推动利益联结关系向紧密型发展,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促进产业化组织模式由单个企业带动向集群带动转变。

同时,引导龙头企业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争创农产品品牌、知名商标和原产地认证,大力培育象远山、梅花山这样的农产品品牌,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对农产品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控制。

第四,以营销为手段——倡导市场营销理念,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

农业产、供、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链条。

要因地制宜培养农村营销“能人”,建立当地农产品销售队伍,条件成熟时还要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推进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

在此基础上,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用足、用活财政扶持、税收优惠、信贷保险等政策,积极引导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使其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经营组织。

第五,以制度为保障——倡导制度创新理念,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在稳定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与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民支持保护制度,着力拓宽农业收入来源渠道,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

此外,还应加快转变农业部门职能,不断强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行政执法等关键环节,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好家园
(1558字)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向全国亿万农民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并对新农村作出了全景式描绘,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它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旨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现在5年时间过去了,各地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总结出不少好做法、好经验,但也存在思想认识不清、水平参差不齐、建设后劲不足及单纯以新村建设取代新农村建设等问题。

对此,我们必须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任务,决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必须打一场“持久战”。

××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由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有限,因而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积极发挥后发优势,在抓基层、打基础上狠下功夫。

第一,以科学规划引导具体实践。

坚持从实际出发,搞好科学规划,可以避免失误,少走弯路。

现在,农村盖了许多新房,但没有新村,因为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即使建了许多新村,也未必谈得上就是新农村,因为缺乏健康、文明的要素。

因此,必须按照集约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打好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对老村落进行改造、完善、提高,避免产生“空心村”;对新村镇先修路、后建房,引导农民把建房纳入规划之中;对文化、生态特色村进行保护性改造,使文化自然景观与现代风貌融为一体。

第二,以多方投入保证建设资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关键在农村,难度最大也在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显然,资金不足是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最大瓶颈。

为此,我们
要按照分类指导、渐次推进的思路,在贫困山区,着力抓好开发式扶贫;在城市近郊,利用城市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带动农村发展;在先富起来的地方,激活民间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采取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方式,鼓励农户、村集体把资金重点投向路、水、电及医疗、卫生、教育等公益项目。

第三,以发展生产实现生活宽裕。

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要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品质,发展特色经济。

要引导农民组织各类专业协会,组建各种形式的民间流通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利用优良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柑桔、密柚、水密桃等无公害农产品,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打造“绿色品牌”。

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

第四,以机制制度保障农民利益。

只有始终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农村建设才能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要围绕保障农民利益,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机制制度。

要围绕建立“低水平、广覆盖、有弹性、社会化”的社保体系,扎实抓好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保合一”工作,当前尤其要重点抓好新农合、新农保工作,破解农民在医疗、养老方面的困局。

同时,要切实加强农村民主建设,全面实行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核心内容的村级组织民主决策机制,使农民群众“话有处说,理有处讲,事有处办”。

第五,以引导教育促进农村和谐。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

要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建立以县、乡(镇)、村等为主的农民教育网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群防群治格局,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同时,以龙门镇洋畲村、岩山乡玉宝村、小池镇培斜村、万安镇竹贯村等新罗十大魅力乡村为样板,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