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拔罐疗法
耳鼻喉科中医药疗法有哪些常见方式
耳鼻喉科中医药疗法有哪些常见方式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疗法在耳鼻喉科领域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治疗选择。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耳鼻喉科常见的中医药疗法。
中药内服是中医药疗法中的重要一环。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体质以及病情的轻重缓急,开出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慢性咽炎患者,若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伴有声音嘶哑,可能会使用养阴清肺汤加减,以达到滋阴润肺、清热利咽的效果。
而对于耳鸣、耳聋属肝胆火旺者,龙胆泻肝汤往往能起到清肝泻火、通窍聪耳的作用。
中药外用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滴鼻法,将具有清热解毒、通窍作用的中药制剂滴入鼻腔,常用于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
例如,苍耳子滴鼻液可以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中药熏洗在耳鼻喉科应用广泛。
对于耳部湿疹、外耳道炎等,可用苦参、黄柏、地肤子等中药煎汤熏洗耳部,以达到清热燥湿、解毒止痒的目的。
对于慢性鼻炎患者,可用辛夷、苍耳子、白芷等中药煎汤熏鼻,有助于改善鼻腔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针灸疗法在耳鼻喉科同样具有独特的优势。
针刺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例如,针刺听会、翳风等穴位,对于耳鸣、耳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对于过敏性鼻炎,针刺迎香、合谷等穴位,能够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艾灸也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
对于虚寒性的耳鼻喉疾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艾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可以温阳散寒、扶正祛邪,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改善症状。
推拿按摩在耳鼻喉科也有一定的应用。
通过按摩耳部周围的穴位,如耳门、听宫、听会等,可以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耳部的不适。
对于鼻塞的患者,按摩鼻部周围的穴位,如迎香、印堂等,能够疏通经络,减轻鼻塞症状。
穴位贴敷也是常见的中医疗法之一。
将中药制成膏剂,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通过药物的渗透和穴位的刺激发挥作用。
例如,在三伏天或三九天,使用三伏贴或三九贴,贴敷在肺俞、大椎等穴位,对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疾病有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老中医治耳鸣的5个简单方法
老中医治耳鸣的5个简单方法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
老中医有许多治疗耳鸣的方法,其中有五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缓解耳鸣的症状。
首先,按摩太阳穴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太阳穴是人体上的一个重要穴位,按摩太阳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耳鸣。
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太阳穴,每天坚持几分钟,可以有效缓解耳鸣的症状。
其次,老中医推荐使用艾叶治疗耳鸣。
艾叶具有温经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使用艾叶可以帮助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耳鸣。
可以将艾叶煎水,取汁滴入患耳,每天坚持使用,可以有效改善耳鸣的情况。
另外,老中医还推荐使用中药治疗耳鸣。
中药有很多可以用来治疗耳鸣的药物,如黄连、白芷、丹参等。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老中医咨询,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治疗耳鸣。
此外,老中医还建议调整饮食习惯来治疗耳鸣。
一些食物如辛辣食物、油腻食物、咖啡、酒精等会加重耳鸣的症状,因此建议患者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同时,多摄入一些对耳朵有益的食物,如胡萝卜、木耳、核桃等,可以帮助改善耳鸣的症状。
最后,老中医提倡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情绪波动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影响耳部的血液循环,加重耳鸣的症状。
因此,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对于缓解耳鸣有一定的帮助。
综上所述,老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主要包括按摩太阳穴、使用艾叶、中药治疗、调整饮食习惯和保持心情舒畅。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帮助缓解耳鸣的症状。
当然,对于耳鸣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方法。
希望以上方法对于正在困扰耳鸣的朋友有所帮助。
耳鸣研究探讨耳鸣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
耳鸣研究探讨耳鸣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耳鸣是一种持续或间歇性的听觉感知,当没有外界声源时,人们会感到耳内有声音,这种声音可能是嗡嗡声、尖锐声或者风声等。
耳鸣会引起许多负面影响,如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和注意力集中困难。
为了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们一直在努力探索耳鸣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案。
一、耳鸣的发生原因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耳鸣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噪声暴露: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如工地、音乐会现场或耳机音量过大,会对听觉系统造成损伤,引发耳鸣。
2.听力损伤:年龄增长、职业性噪声暴露或慢性感染等原因都可能引起听力受损,从而导致耳鸣的发生。
3.血管问题:血液循环障碍、血压升高或动脉瘤等问题可能导致灌注耳蜗的血管发生异常,从而引起耳鸣。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和化疗药物等,可能导致耳鸣作为副作用。
5.内耳疾病:内耳疾病,如耳聋、迷路炎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综合征等,也是耳鸣发生的常见原因。
二、治疗方法虽然耳鸣的治愈并不总是可能的,但通过一些方法,可以缓解耳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听觉治疗:通过佩戴音频设备,如听力辅助设备、白噪声发生器等,可以改善听觉环境,减轻耳鸣的感知。
2.心理疗法:由于耳鸣会引起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心理疗法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放松法或应对策略培训等来减轻症状。
3.药物治疗:某些药物可能对减轻耳鸣症状有一定效果,如安抚剂、抗抑郁药或抗惊厥药等,但需谨慎使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改善生活习惯:避免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保护听力;定期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等刺激物质的摄入。
5.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耳鸣与肝肾不足有关,选择中药配方搭配针灸、拔罐等疗法进行治疗,以达到调整阴阳平衡的目的。
三、关注耳鸣研究的重要性耳鸣是一种常见的听觉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耳鸣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各种治疗方法因人而异。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
收集病例:收集耳鸣耳聋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症状等 分析病因:根据病例资料,分析耳鸣耳聋的病因,如噪音、药物、疾病等 诊断治疗:根据病因,制定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跟踪回访: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跟踪回访,了解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总结分析:总结案例分析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抗炎药物:如阿 司匹林、布洛芬 如 阿昔洛韦、伐昔 洛韦等,用于治 疗病毒感染引起 的耳鸣耳聋
抗过敏药物:如 扑尔敏、苯海拉 明等,用于治疗 过敏引起的耳鸣 耳聋
神经营养药物: 如维生素B1、维 生素B12等,用 于改善神经功能, 减轻耳鸣耳聋症 状
耳内镜手术:通过内镜观察耳道和鼓膜,进行手术治疗 耳蜗植入术:植入人工耳蜗,帮助恢复听力 听神经瘤切除术:切除听神经瘤,减轻耳鸣症状 耳道扩张术:扩张耳道,改善听力
案例一:患者A,男性,45岁,耳鸣耳聋症状持续半年,经检查发现为神经性耳聋,治疗后症状缓解。
案例二:患者B,女性,30岁,耳鸣耳聋症状突然出现,经检查发现为突发性耳聋,治疗后症状缓解。
案例三:患者C,男性,55岁,耳鸣耳聋症状持续多年,经检查发现为老年性耳聋,治疗后症状缓解。
启示:耳鸣耳聋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和心态,有助于预防耳鸣耳聋的发生。
耳鸣耳聋在中医中被认为是肾虚、肝火旺盛、气血不足等原因引起的 中医认为,耳鸣耳聋的治疗需要从整体入手,调理脏腑、气血、阴阳平衡 中医治疗耳鸣耳聋的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按摩、食疗等 中医强调预防耳鸣耳聋,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作息、运动等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改善耳鸣耳聋症状
草药疗法:使用中药如黄芪、党参、当归等,调理气血,改善耳鸣耳聋
治病时,加上神阙拔罐,效果更快
治病时,加上神阙拔罐,效果更快导读:神阙拔火罐是作者郭海涛家传之法,用针灸治病时,加上神阙拔罐,效果更快,因为加上神阙拔罐能够提升脏腑中气运转,可以达到类似于小建中汤的效用,应用范围却比之更广泛,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只要患者肚脐没有溃烂、感染,在针取胸腹部穴位时,皆可以神阙拔火罐以助针力,下面的四例病案就是加上神阙拔罐提高疗效的验证:病案一、腹泻、不欲食,素有耳鸣白马寺镇某饭店老板,其母62岁,平素体健,在老家种地5亩,播种、管理、收获皆一人为之,因现在农活不忙,特意从老家孟津常岱乡来白马寺帮小儿子打理饭店。
09年8月4日上午来诊,自述腹泻两天,多方用药不效,一天之内要上厕所十多次,不想吃饭,看见饭就反胃,但因体健,又是帮自己孩子,故而仍每天带病择菜、端盘子等,虽略感乏力,仍能勉力为之,今天听自己孩子介绍说这里针灸不错,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
望其体态中等,面色黝黑,不胖不瘦,精神低靡,脉像弱沉,舌苔黄薄,舌尖红。
遂命其仰卧床上,取穴如下:百会、中脘、双天枢、双水道、双三里、双内关。
神阙加火罐,留30分钟。
针起后病人说,感觉精神很好。
8月5日下午复诊,自述针灸后回去又泻了七八次,以为针灸无效,很是苦闷,谁想今天起床后感觉大轻,时至下午没有再泻,早上吃了一个馒头,中午又吃了一碗面,感觉很有胃口。
今天来诊,想一并治疗一下多年来的眼昏花和耳鸣。
取穴如下:1.百会、四神聪、完骨、翳风、听宫、听会、眼明;2.中脘、天枢、三里、光明、地五会。
神阙加火罐。
起针后自述眼睛比平时亮了,但因耳鸣白天不发作,看不出效果,等明天来了回复。
第三天复来说耳鸣已减轻,腹泻痊愈。
按:神阙拔火罐是家传之法,以提升脏腑中气运转,配合腹部相应穴法,可以达到类似于小建中汤的效用,应用范围却比之更广泛,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只要患者肚脐没有溃烂、感染,在针取胸腹部穴位时,皆可以神阙拔火罐以助针力。
留罐时间可以根据患者耐受度及火罐力度决定,一般以五到三十分钟为宜。
老中医治耳鸣的5个简单方法
老中医治耳鸣的5个简单方法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尤其是年纪渐长的人群。
老中医有许多治疗耳鸣的方法,其中有一些非常简单易行,可以在家中进行。
下面就介绍一下老中医治疗耳鸣的5个简单方法。
首先,按摩太阳穴。
太阳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按摩太阳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耳鸣。
具体方法是用指尖在太阳穴处轻轻按摩,每次持续5-10分钟,每天进行2-3次。
注意按摩时要轻柔,避免用力过大,以免伤及皮肤。
其次,泡足浴。
老中医认为足部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泡足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耳鸣。
在泡足水中加入一些盐或者艾叶,可以增强泡足的效果。
每天晚上泡足15-20分钟,坚持一段时间会有一定的改善。
接着,食疗调理。
根据中医理论,一些食物可以帮助缓解耳鸣。
比如,红枣可以补血养阴,核桃可以滋补肾气,菊花可以清热明目。
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的食物进行食疗调理,坚持一段时间会有一定的效果。
此外,中药熏洗。
中医认为通过熏洗可以让药物直接渗透到耳部,起到缓解耳鸣的作用。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功效的中药,如黄芩、黄连、玄参等,煎煮后进行熏洗。
每天进行1-2次,坚持一段时间会有一定的疗效。
最后,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认为情绪不畅会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影响耳部的功能,加重耳鸣症状。
因此,保持心情舒畅对于缓解耳鸣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听音乐、做瑜伽、打坐等方式来放松身心,有助于改善耳鸣症状。
总之,老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多种多样,上述介绍的5个方法都是非常简单易行的。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尝试,相信会有一定的效果。
当然,如果耳鸣症状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希望大家都能远离耳鸣的困扰,健康快乐地生活。
针刺配合刺血拔罐治疗耳鸣36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10月 第35卷10期(总第321期)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Vol.35 No.10·1260·贴敷结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慢性咳嗽[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2):2623-2625.[2] 成磊,周楠,盛锋,等.内功推拿手法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5):538-541.[3] 莫秀珠.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11):62-64.[4] 陈燕婷.对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2):144-145. [收稿日期]2019-05-24耳鸣为听觉异常的症状,以自觉一侧或两侧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或细或暴,或时断时续,或昼夜不停,以致听力有不同程度减退或致听力完全丧失。
笔者用针刺配合刺血拔罐治疗耳鸣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36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29例、女7例,年龄24~6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
参照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的耳鸣诊断要点:①临床症状:自觉一侧或两侧耳内或头颅内外有鸣响声,如蝉鸣声、吹风声、水声、电流声、沙沙声、咝咝声、嗡嗡声、唧唧声等,这种声感可出现一种或数种,呈持续性或间歇性,鸣响的部位甚至可出现在身体周围。
常因鸣响而引起烦躁、焦虑、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轻者症状断断续续,重者昼夜有如蝉鸣,以致难以入睡,且反复发作。
②检查:耳鸣音调、响度匹配及残余抑制试验等可了解耳鸣的心理学特征,听力学检查可了解是否同时存在听力损失及其性质。
经过外耳道膜检查、听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颞骨及颅脑X线、CT、MRI等以排除各种器质性病变并且符合耳鸣诊断。
中医治疗耳鸣八大偏方
中医治疗耳鸣八大偏方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表现为耳内出现嗡嗡声、响声等异常声音。
中医治疗耳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以下是中医治疗耳鸣的八大偏方:
1. 耳穴按摩法:中医认为,耳朵是全身经络的汇聚之处,通过按摩耳穴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耳鸣症状。
具体做法是,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捏揉耳垂,然后沿着耳轮向上按摩至耳尖,反复多次。
2. 中药熏蒸法:选取具有通络活血、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如菊花、金银花等,煎煮后用其蒸汽熏蒸耳朵,有助于改善耳内环境,减轻耳鸣。
3. 艾灸疗法:艾灸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法之一,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热力刺激耳周穴位,如听宫、听会等,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4. 拔罐疗法:在耳后或颈部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拔罐,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耳鸣症状。
5. 中药足浴:将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作用的中药,如红花、艾叶等,煎煮后用于泡脚,通过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影响全身,以达到治疗耳鸣的效果。
6. 耳针疗法:通过在耳部相应的穴位上施针,刺激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从而缓解耳鸣。
7. 中药内服: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耳鸣的原因,选用相应的中药进行内
服,如六味地黄丸、龙胆泻肝丸等,以调和阴阳,平衡气血。
8. 食疗调养:中医认为,饮食调养也是治疗耳鸣的重要手段。
建议耳
鸣患者多吃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黑枣、核桃、黑芝麻等,避免
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以上八大偏方在中医治疗耳鸣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需注意,每个人
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治疗。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也是预防和
治疗耳鸣的重要措施。
耳鸣耳聋理疗手法(含穴位图)及耳病偏方
耳鸣耳聋理疗手法(含穴位图)1.掩耳鸣鼓:两掌搓热,用两掌心分别掩住左右耳,手指托住后脑部,食指压在中指上,使食指从中指上滑下,以此弹击后颈发际处,可听到咚咚之声,如击天鼓。
也叫鸣天鼓。
共击108次。
2.掌心震耳(自行鼓膜按摩法):两手掌搓热,用搓热的两手掌心捂住两耳,手掌与耳朵完全封闭,然后两掌突然松开,听到叭的一声,起到震耳的作用。
共108次。
耳廓及其周边1、梳头抹耳:双手十指由前发际向后梳头,梳到头后部时两掌心贴住耳廓后部,两手分别向左右两侧抹耳廓至面颊为1次,连续梳抹108次。
2、上提----过顶提耳:先右臂弯曲过头顶,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左耳耳尖向上提拉,拉108次。
再换左手提拉右耳,也拉108次。
此动作对肩周炎也有防治作用。
3、下拉----双手拉耳:双手握空拳,用拇指、食指捏住耳垂向下拉。
拇指在后,食指弯曲在前,共拉108次。
然后两手的食指、中指叉开,中指在前,食指在后搓耳根,一上一下为1次,共搓108次。
4、上下按捏耳廓----用食指和大拇指,先从上至下按捏耳廓,然后从下至上按捏,这样反复按捏至双耳有发热感,共按捏耳廓100次。
5、掏刮耳窝----耳窝对应着胸腔和腹腔,内部分布着人体重要的内脏器官,所以经常掏刮耳窝可以调节人体的五脏六腑,防病治病。
掏刮耳窝之前修修剪食指或中指的指甲,然后将食指或中指放入耳窝内,用指甲来回掏刮,争取耳窝的每一处都能掏刮到,每天2-3次,每次20-30下。
穴位按压1.用食指或大拇指轻柔按揉听会穴5分钟左右。
这是个重点。
2.将两手掌放于两颊,食指与中指张开成“丫”字形,分别放于耳前耳后,上下摩擦耳根1分钟。
在耳前方有听宫穴、耳门穴、听会穴,耳下部有翳风穴,耳后有瘛脉穴、颅息穴,在耳尖上有角孙穴等穴位。
做这种“丫”字形的耳部摩擦,可同时刺激到此七个穴位。
3.按摩合谷穴80次。
以上动作每天早、晚分别做一次,此外,在耳鸣发作时及时按摩,如此坚持下去定见成效。
中医对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方法耳鼻喉科疾病是指耳鼻喉部位出现的各种疾病,如耳鸣、鼻窦炎、咽喉炎等。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理念。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耳鼻喉科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
一、经络调理法中医认为,耳鼻喉部位与全身经络密切相关。
经络调理法是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节人体经络的运行,达到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包括针灸、艾灸、刮痧等。
针灸通过刺激耳鼻喉部位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艾灸通过热力刺激,增强局部气血运行,提高免疫力,不仅能够治疗耳鼻喉科疾病,还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刮痧则是通过刮擦的方式,刺激局部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二、草药治疗法中医草药治疗在耳鼻喉科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药治疗耳鼻喉科疾病注重调整整个人体的阴阳平衡,草药一般具有温通、清热、解毒等功效。
例如,中药方剂龙胆泻肝汤可用来治疗急性扁桃腺炎,其成分包括黄柏、黄芩、栀子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此外,黄连黄耆汤是常用的中药方剂,可用于治疗急性咽喉炎,它由黄连、黄耆、黄芩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
三、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一种中医常用的传统疗法,通过在耳鼻喉区域施行拔罐来调理经络和疏通经血,以达到治疗耳鼻喉疾病的效果。
拔罐可以提高部位的局部温度,增强组织代谢,促进营养供应,增强免疫力,改善局部淤血和水肿等症状。
拔罐疗法对于慢性鼻窦炎、咽喉炎等耳鼻喉科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四、穴位按摩疗法中医认为,耳鼻喉科疾病与人体特定穴位存在密切关系。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和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起到治疗效果。
例如,人中穴位位于上唇中央,可以通过按摩人中穴位来缓解鼻塞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另外,人迎穴位位于耳垂前方,可以通过按摩人迎穴位来改善咽喉炎和声音嘶哑等症状。
总之,中医对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经络调理法、草药治疗法、拔罐疗法和穴位按摩疗法等。
耳鸣针灸医案
耳鸣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常常是耳聋的先兆,因听觉功能紊乱而引起。
可急性起病,亦可缓慢起病;既可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呈持续性,也可呈间歇性;耳鸣的音调可呈高音调(如蝉鸣声、汽笛声、口哨声等),亦可呈低音调(如机器声、隆隆声等);一般在夜间或安静时加重,严重时可影响睡眠及对生活、工作、情绪产生干扰;多数耳鸣患者伴有听力下降。
由外感邪气、痰火瘀滞引起的耳鸣多为实证,由脏腑虚损、久病耗损所致的耳鸣多为虚证。
耳鸣是西医学多种耳科疾病乃至全身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有时也可单独成为一种疾病;常与高血压、神经衰弱、药物中毒、巨大声音的震动引起鼓膜缺损有关。
本节收载田从豁、陈全新2位医家医案各1则。
田从豁治疗以疏肝利胆为法;陈全新治以清泻肝胆,宣通窍络。
两位医家重点在于辨证,选取耳周穴位结合全身穴位治疗,可配合中药、耳压等。
1.田从豁医案疏肝利胆针灸治疗耳鸣耳鸣日久不愈者,以局部穴位及足少阳经、足厥阴经穴为主,疏肝利胆法,收效。
邹某,男,49岁。
医案编号:089H030。
初诊:2007年1月19日。
耳鸣3年余。
患者3年前因夏季感受寒凉而出现耳鸣,未系统诊治,现双耳耳鸣,如潮水般低沉轰鸣,无听力下降,无头晕头痛,纳眠可,二便调。
舌紫黯,苔黄干,脉沉。
中医诊断为耳鸣,证属肝胆不利。
治法:疏肝利胆。
针灸处方:耳门(双)、听宫(双)、听会(双)、翳风(双)、合谷(双)、外关(双)、膈俞(双)、神庭、上星、足三里(双)、三阴交(双)。
留针30分钟,起针后背部督脉拔罐、刮痧。
二诊(2007年1月22日):耳鸣明显好转,针灸处方:率谷(双)、耳门(双)、听宫(双)、听会(双)、印堂、外关(双)、阳陵泉(双)、三阴交(双)。
三诊(2007年1月26日):耳鸣好转,针灸处方:率谷、耳门、听宫、听会、印堂、外关、阳陵泉、三阴交、肾俞、脾俞。
3次治疗症状好转。
按:“耳鸣”指自觉耳内鸣响,声音或高或低,或吱吱不休,常伴耳内胀闷。
拔罐涌泉穴有助肾气旺盛
拔罐涌泉穴有助肾气旺盛【全净通】:什么是涌泉穴?拔罐涌泉穴的功效有哪些?拔罐涌泉穴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
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
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拔罐涌泉穴可助肾气旺盛肾是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脏器,肾精充足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发乌亮,性功能强盛。
涌泉穴是肾经的关键穴位,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经常按摩它能够补肾、名目、颐养五脏六腑。
我们每个人都有多个“长寿穴”,“涌泉穴”就是其中之一。
若常“侍候”这个穴位,便可以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拔罐涌泉穴助肾气旺盛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中医认为:肾是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脏器,肾精充足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发乌亮,性功能强盛。
反之,若肾虚精少,则记忆减退,腰膝酸软,行走艰难,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
因此,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活跃肾经内气,引导肾脏虚火及上身浊气下降,具有补肾、舒肝、明目、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
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晕、头痛、高血压、耳聋、耳鸣、大便秘结等50余种疾病。
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
传统保健疗法耳穴疗法
群。主治:神经、心血管、消化系统等疾病。可协助诊断消化、神
经、心血管系统疾病。此穴还具有消炎、消肿、止汗、止痛、缓解
腹胀作用。治疗腹胀疼痛可用耳穴“皮质下”配经络穴“足三里”
6、垂体 :对耳屏内壁的底部。治疗侏儒症、肢端肥大症、尿崩
症、产後宫缩不佳、性功能障碍、内分泌紊乱。
2021/10/10
27
将对耳屏内侧分为两等分:腮腺往下0.2公分睾丸穴(卵巢)主治: 生殖系统疾病、头痛。
8、丘脑 :对耳屏内侧面中线下端。主治:单纯性肥胖、嗜睡症、 水肿、内分泌紊乱。
丘脑与睾丸二分之一处:兴奋点。主治:嗜睡症、遗尿、阳萎、肥 胖病。
9、脑 :对耳屏内侧面上1/2处。主治:失眠、多梦、眩晕、耳鸣 、哮喘、疼痛性疾病。
2021/10/10
33
对耳轮穴位
对耳轮相当于人体躯干。
分为13个区 对耳轮上脚分为上、中、下3等份; ①上1/3再分上、下两等分,下1/2 为对耳轮3区,上1/2左右各等分为 对耳轮1、2区;②中1/3对耳轮4区 ③下1/3为对耳轮5区 对耳轮下脚分为前、中、后3等份, 中、前2/3为对耳轮6区,后1/3为 对耳轮7区 对耳轮体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 至轮屏切迹分为5等分,再沿对耳轮 耳甲缘将对耳轮体分为前1/4和3/4, 前上2/5为8区,后上2/5为9区, 前中 2/5为10区, 后中2/5为11 区,前下1/5为12区,后下1/5为 13区
对屏尖=腮腺。对耳屏,腮腺和脑干。轮屏切迹只有一个穴是脑干
脑干和腮腺的中点是脑垂体。减肥必贴穴是主穴,脑垂体=缘中
平喘:在腮腺穴前下方约0.2厘米处
2021/10/10
28
中医治疗耳鸣的偏方
中医治疗耳鸣的偏方耳鸣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表现为耳内出现各种非外界声源的响声,如嗡嗡声、吱吱声等。
中医认为耳鸣的产生与肾精亏损、气血不足、肝火上扰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几种中医治疗耳鸣的偏方,供参考:1. 磁石疗法:磁石具有平肝息风、安神定志的作用。
取磁石适量,研成细末,用棉签蘸取少许,轻轻塞入患耳,每日更换一次。
2. 菊花茶: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
取干菊花10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2次。
3. 枸杞桑椹茶:枸杞和桑椹均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
取枸杞子10克,桑椹10克,加水煎煮,代茶饮用,每日1次。
4. 龙胆泻肝汤:适用于肝火上扰型耳鸣。
取龙胆草、柴胡、黄芩、山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甘草各适量,加水煎煮,取汁服用,每日1剂。
5. 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肾精亏损型耳鸣。
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可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服用。
6. 耳穴贴压:耳穴贴压是一种通过刺激耳部特定穴位来调节身体机能的方法。
可选用耳穴贴,贴于耳部的肾、肝、心等穴位上,每日更换一次。
7. 艾灸疗法:艾灸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可选择耳门、听宫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8. 按摩疗法:通过按摩耳部及周围的穴位,如听宫、翳风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耳鸣症状。
每日按摩2-3次,每次5-10分钟。
在使用这些偏方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耳鸣的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也是预防和治疗耳鸣的重要措施。
基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理论从脾胃论治耳鸣刍议
基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理论从脾胃论治耳鸣刍议【摘要】脾胃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耳鸣在中医中被视为气血失调的症状,常与脾胃虚有关。
脾胃虚引起的耳鸣病机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耳聋。
基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的治疗原则,需要通过调理脾胃来缓解耳鸣症状。
中医脾胃调理耳鸣的常用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等。
案例分析显示,脾胃治疗耳鸣具有显著效果。
结论表明,脾胃虚导致的耳鸣需要通过脾胃调理来治疗,中医治疗耳鸣需注重整体调理,达到治本的效果。
整体而言,脾胃虚导致的耳鸣需要脾胃调理来根治,中医治疗耳鸣注重整体调理,以达到治疗效果。
【关键词】脾胃虚、九窍不通、耳鸣、中医理论、治疗原则、脾胃调理、效果、整体调理、根本治疗。
1. 引言1.1 脾胃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认为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在整个五脏六腑中占有重要地位。
脾胃主管消化吸收,是人体营养的源泉,对整个身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强调了脾胃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脾胃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消化吸收,还涉及到对水液代谢的调节、对气血的生化转化等方面。
如果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影响到整个人体的运转,导致各种健康问题的产生。
在中医治疗中,脾胃被视为调节气血运行的关键。
脾胃的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人体其他脏腑的功能状态。
如果脾胃功能失调,就容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中医强调调理脾胃功能,不仅是治疗某种疾病,更是维护整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脾胃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维护人体健康的关键之一。
只有保持脾胃功能正常,才能保证气血畅通,真正实现“脾胃和五脏六腑协调共存,气血调畅,精神内守”的健康状态。
1.2 耳鸣在中医中的诊断意义耳鸣在中医中的诊断意义非常重要,可以反映患者体内脏腑经络的状况。
根据中医理论,耳鸣主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耳部经络受阻等引起的。
通过仔细观察耳鸣的表现特点,可以判断患者脾胃功能的强弱,阴阳失衡的情况,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耳鸣打鼾的治疗方案
一、引言耳鸣和打鼾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耳鸣是指在没有外界声源刺激的情况下,患者自觉耳内有声音,如蝉鸣、嗡嗡声等;而打鼾则是由于呼吸道的狭窄和软组织的振动造成的。
耳鸣和打鼾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睡眠质量,还会对周围人的休息造成干扰。
本文将针对耳鸣和打鼾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耳鸣的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抗过敏药物:对于过敏引起的耳鸣,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非那根、赛庚啶等。
(2)血管扩张剂:对于因血管狭窄引起的耳鸣,可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盐酸罂粟碱、盐酸尼莫地平等。
(3)抗病毒药物: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耳鸣,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4)神经营养药物:对于神经性耳鸣,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
2. 物理治疗(1)声疗:通过使用特定的声波进行治疗,减轻耳鸣症状。
(2)按摩:按摩头部、颈部等部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耳鸣。
(3)电疗:通过电刺激神经,改善神经功能,减轻耳鸣。
3. 生活方式调整(1)避免噪声:减少暴露在嘈杂环境中的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
(2)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戒烟限酒:烟酒对听力有损害,应尽量避免。
(4)饮食调整: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4. 心理治疗(1)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2)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方式,减轻耳鸣带来的困扰。
三、打鼾的治疗方案1. 生活方式调整(1)减肥:减轻体重,改善呼吸道狭窄情况。
(2)戒烟限酒:烟酒可加重打鼾症状,应尽量避免。
(3)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 改善睡眠姿势(1)侧卧:避免仰卧,减轻呼吸道阻塞。
(2)使用高枕:适当提高枕头高度,减轻呼吸道阻塞。
3. 鼾症器械治疗(1)鼻中隔矫正术:对于鼻中隔偏曲引起的打鼾,可通过手术矫正。
(2)口腔矫治器:通过矫正口腔结构,改善呼吸道通畅。
脑病中医特色疗法
脑病中医特色疗法1、准备工作:拔罐器、酒精、火机、棉球、消毒液、拔罐油。
2、选择穴位:选择腰背、肢体疼痛不适的穴位。
3、消毒:用消毒液擦拭拔罐器和皮肤。
4、涂拔罐油:在选择的穴位上涂抹拔罐油,以便罐子吸附。
5、点燃酒精:将酒精点燃后放入拔罐器内,使罐子内部产生负压。
6、放置罐子:将拔罐器紧贴皮肤,使罐子吸附在皮肤上,放置5-10分钟。
7、拔罐:用棉球沾酒精点燃后放入罐子内,使罐子脱离皮肤。
8、消毒:用消毒液擦拭皮肤。
9、观察:观察皮肤是否有瘀斑或其他不适症状。
10、清理:清理拔罐器和用过的棉球,做好记录并签名。
三、禁忌证1、皮肤破损、炎症、感染者不宜拔罐。
2、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拔罐。
四、注意事项1、拔罐后局部皮肤出现瘀斑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
2、拔罐后应保暖,避免受凉。
3、拔罐后应及时清洗拔罐器和消毒液,以免交叉感染。
在进行操作前,必须检查所需用物是否齐备,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在进行穴位贴敷疗法时,需要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同时,选择合理的体位,暴露腧穴,方便操作,并注意保暖。
在准确取穴时,需要正确运用进针方法、进针角度和深度。
刺激强度因人而异,急性病、体质强者宜强刺激,而慢性病、体质弱者宜弱刺激。
同时,切勿将针身全部刺入,以防折针。
在针刺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在起针时,必须核对穴位及针数,以免毫针遗留在患者身上。
用过的针具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再进行检查和修理,经再次灭菌处理后备用。
如果有条件,应使用一次性针具。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中医外治法,通过腧穴刺激疗法和药物外治法的共同作用,起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作用。
该疗法具有方便、效果好、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小等特点。
穴位贴敷疗法适用于大部分患者,但对于可引起皮肤发疱、溃疡的药物需注意。
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选取药性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进行敷贴治疗,贴敷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
贴敷期间应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适用。
中医针灸调治耳鸣耳聋
中医针灸调治耳鸣耳聋成年人耳病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耳鸣,另一种是耳聋。
当然,很多时候这两种病又同时发生,比如这位患者就是。
从经络的循行来看,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都经过耳,三焦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是说,耳后、耳前和耳中都由三焦经所主;少阳胆经有一条支脉,也是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最后再走到外眼角的瞳子髎,所以三焦经和胆经阻滞不通就会出现耳鸣耳聋。
耳鸣细分之也有2种情况,一种尖细如蝉鸣,是肾精不足的表现;另一种沉闷轰鸣如火车隆隆开过之声,是三焦经不通,肝胆火盛的表现,而引起暴发性耳鸣耳聋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生气造成的。
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人一生气,经脉不通的病马上就跟着来了,比如,有的人一生气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又比如,有的女性一生气月经马上就憋回去了,这就是中医经常说的一句话“百病皆由气作祟”。
人一生气,整个三焦都会受阻,耳朵这个孔窍的气机就容易被闭住,耳鸣耳聋也就伴随发生了。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精神过度紧张,人与人之间关系复杂,这种状况很容易让人产生焦躁、浮躁,心情压抑、郁闷等异常心理变化,从而导致经络阻滞不通的情形发生,耳鸣耳聋恰恰就在这种情形之后发生。
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耳鸣耳聋多为生气惹的祸。
另外,耳鸣耳聋还与胃气不足有关。
为什么胃气不足会导致耳鸣耳聋呢?《黄帝内经·口问》里说:“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脉有所竭者,故耳鸣。
”宗脉,是指经脉集合、汇合之处,耳朵是很多经脉所过之处,当人饮食不规律时,就会损伤胃气,水谷精微不能转变成正常的营养物质,耳朵的经脉得不到及时充足地濡养,空虚了,耳鸣耳聋也就发生了。
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出现在生气之后气得吃不进饭的时候。
这位患者同样也有这种诱发因素。
中医还认为,肾开窍于耳,耳鸣耳聋还与肾精不足有直接关系,耳鸣在临床上不太好治,就涉及肾精的虚损,因为肾虚不是短时间造成的,也就是说,治疗耳鸣应该去补肾精、补元气,但脏腑的虚损又不是短时间就能补得上来的,中医有句话叫“虚则难补,实则易泻”,你得病前消耗、损失了多久,你就要用多长时间去滋补,这个时间就是你的治疗时间。
拔罐能帮助缓解耳鸣吗?
拔罐能帮助缓解耳鸣吗?在生活中,耳鸣是一种较为常见但又令人困扰的症状。
不少人在寻求缓解耳鸣的方法时,可能会听说拔罐这个传统中医疗法。
那么,拔罐究竟能不能帮助缓解耳鸣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要了解拔罐对耳鸣是否有帮助,首先得明白耳鸣是怎么一回事。
耳鸣简单来说,就是在没有外界声源时,耳朵里却感觉到有声响。
它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耳部本身的问题,比如耵聍栓塞、中耳炎、内耳疾病等;也可能是全身性的因素,像高血压、糖尿病、贫血、颈椎病等;还有可能是因为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精神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
拔罐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在皮肤上产生负压,使得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从中医的理论角度来看,耳鸣的发生往往与人体的气血不畅、经络阻滞有关。
而拔罐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可能对缓解耳鸣起到一定的作用。
比如,对于因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等导致的耳鸣,拔罐可能会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拔罐对所有类型的耳鸣都能“药到病除”。
如果耳鸣是由耳部的器质性病变,如鼓膜穿孔、听神经瘤等引起的,单纯依靠拔罐可能效果不佳,甚至会延误病情。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手术修复、药物治疗等。
另外,拔罐的操作也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拔罐的时间过长、力度过大,或者在不适当的部位进行拔罐,可能会导致皮肤损伤、感染等不良后果。
而且,对于一些体质虚弱、皮肤过敏、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群,拔罐并不适合。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耳鸣是否适合尝试拔罐治疗呢?这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如果耳鸣是近期突然出现的,且伴有明显的其他症状,如头晕、头痛、听力下降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明确病因后再决定治疗方法。
其次,如果经过医生的诊断,排除了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且耳鸣的症状较为稳定,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考虑结合拔罐等中医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鸣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我国最古老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具有通行经气、活血化瘀、温通经脉等功效,可以有效缓耳鸣。
1.选择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室温适宜的房间作为治疗室,注意保暖。
采取合适的体位,充分暴露施术穴位或部位。
清洁施术穴位或部位,有汗液的应擦干,有粗长毛发的部位,应剃刮干净,防止发生感染和漏气。
2.用镊子夹着点燃的酒精棉球、小纸片或火柴,或将蘸有少许酒精的纱布缠绕于粗铁丝上点燃,一手握罐,将燃烧物伸入罐内一闪即出,迅速将罐扣于应拔的穴位或部位上。
操作时应注意棉球或纱布少蘸酒精,且不能沾于罐口,以免烫伤皮肤,此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3.将火罐吸拔住后,一般留置10~20分钟,使局部皮肤和浅层肌肉及其他软组织被吸拔入罐内,呈现潮红或皮下出现紫黑色瘀血。
留罐时间过长(半个小时以上),则容易出现水泡。
4.在拔罐时局部可能产生牵拉、紧缩、发胀、温暖、酸楚、透凉气等感觉,均属正常。
起罐后在吸拔部位上都会留下罐斑或罐印,一般1~2天后即可自行消失。
起罐后,应用消毒棉球轻轻擦拭拔罐部位罐斑或罐印上的小水珠,如果在拔罐部位上出现小水泡,可不做处理,任其自行吸收;对于水泡较大者,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泡中水液,涂上龙胆紫。
肝胆火盛型:症见耳鸣如闻潮声,或如风雷声,耳聋时轻时重,每于
郁怒之后突发加重,兼耳胀耳痛感,或有头痛,眩晕,目红面赤,口苦咽干,或夜寐不安,烦躁不宁,或有胁痛,大便秘结,小便黄。
【穴位】太阳、耳门、听宫、曲池(或附近暴张血络)。
【治法】按以上穴位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火罐进行吸拔,每日或隔日1次,每穴吸拔10~15分钟。
风热上扰型:耳鸣症见开始多有感冒等先期表现,起病较速。
自感耳中憋气作胀,有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而自声增强。
【穴位】听宫、中渚、耳门、百会。
【治法】按以上穴位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火罐进行吸拔,每日或隔日1次,每穴吸拔10~15分钟。
痰火郁结型:症见两耳蝉鸣不息,或“呼、呼”作响,有时闭塞憋气,听音不清,头昏沉重,胸闷脘满,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二便不畅。
【穴位】听宫、翳风、行间。
【治法】按以上穴位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火罐进行吸拔,每日或隔日1次,每穴吸拔10~15分钟。
肾精亏虚型:症见耳内常闻蝉鸣之声,昼夜不息,夜间较甚,以致虚烦失眠,听力逐渐下降,兼见头晕目暗,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带下等。
【穴位】肝俞、肾俞、太阳、听会。
【治法】按以上穴位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火罐进行吸拔,每日或隔日1次,每穴吸拔10~15分钟。
注意
拔罐疗法虽然适应证广泛,但是对于某些特殊情况还应谨慎处理,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1.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疗法,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
2.皮肤严重过敏者或皮肤患有疥癣等皮肤传染性疾病的患者不宜拔罐;恶性皮肤肿瘤患者或局部皮肤破损溃烂处、静脉曲张、体表大动脉搏动处、瘰疬、疝气处等局部不宜拔罐。
3.人体的眼、耳、口、鼻等五官部位和前后二阴部位不宜拔罐。
4.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患者和急性外伤性骨折、严重水肿、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不宜拔罐。
5.皮肤局部毛发太多、太过细嫩或充满褶皱处不宜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