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生产工艺讲义
电容器生产工艺

电容器生产工艺
电容器生产工艺是指将电容器的电介质材料和导电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制造工艺步骤,组装成最终的产品的过程。
下面介绍电容器生产工艺的一般步骤。
首先,选择合适的电介质材料。
电介质材料是电容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电容器的电容值和稳定性。
常见的电介质材料有陶瓷、塑料薄膜和铝电解等。
其次,制备导电材料。
导电材料是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用来连接电介质材料的两端。
常见的导电材料有铜箔和铝箔等。
制备导电材料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切割或化学腐蚀的方式,将金属材料加工成薄片,并进行清洗和处理。
然后,将电介质材料和导电材料层层叠放,形成电容器的结构。
在这个步骤中,需要采取适当的工艺控制,确保电介质材料和导电材料的层间电阻低,并且层间能够均匀分布。
接下来,进行电容器的连接和封装。
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焊接、压接和印刷等。
连接完成后,需要将电容器进行封装,以保护电介质和导电层不受损坏。
常见的封装方式有硅胶封装、塑料封装和金属封装等。
封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筛选,以保证电容器的质量和性能。
最后,对电容器进行电性能测试和质量检验。
常见的电性能测试有测量电容值、介质损耗和绝缘电阻等。
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性能检测等。
综上所述,电容器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多个步骤来制备和组装电容器的各个部分,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质量检验。
这一系列的工艺步骤旨在确保电容器具有稳定的性能、可靠的质量和良好的外观。
电容的生产工艺

电容的生产工艺
电容是一种存储电能的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其生产工艺包括材料选择、成型、制造和装配等环节。
首先是材料选择。
电容的内外极板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如铝、钽、镍和银等。
其中,铝电解电容使用的是铝箔作为极板,铝箔可通过电解氧化制成薄膜电极;而钽固体电解电容则使用钽金属作为极板,通过电解氧化制成钽薄膜电极。
另外,电路板上制造的表面贴装电容则使用电解液冶金技术将金属化合物沉积在极板上。
成型是电容生产的第二个环节。
对于铝电解电容,成型工艺主要是将铝箔经过电解氧化处理,在表面形成保护层,提高电容器的耐压能力。
而钽电容的成型工艺则是将钽金属箔片经过氧化、漫过硅酸等工序,形成致密的氧化钽薄膜。
制造是电容生产的核心环节。
对于电解电容,制造过程包括金箔制备、薄膜形成、注液和封装等步骤。
首先,将经过成型的极板分别与绝缘材料叠加在一起,形成电容的结构;接着,在极板上涂敷电介质液体,如电解液或组成电介质的液体。
之后,将制成的极板进行叠放,紧密贴合,形成电容的结构;最后,在封装过程中,将电容的端子连接到极板上,封装成成品。
装配则是电容的最后一个环节。
这一步骤主要是将已经制造好的电容安装到电子设备中的焊接过程。
焊接通常使用锡膏和热风枪,通过加热熔化锡膏,将电容与电路板焊接在一起,确保电容与其他元件的电连接。
总而言之,电容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材料选择、成型、制造和装配等环节。
通过合理的工艺和先进的技术,可以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电容,满足各种电子设备的需求。
电容元件的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

电容元件的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电容元件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它由两个导体之间的绝缘层组成,能够存储和释放电荷。
在制造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对电容元件进行制造,以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本文将介绍电容元件制造的关键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材料在制造电容元件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电容元件的性能达到要求。
常见的电容元件材料包括金属箔、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绝缘性能,能够满足电容元件的工作要求。
二、电容元件的制造工艺1. 切割材料首先,将所选材料按照要求的尺寸进行切割。
这一步骤需要高精度的切割设备和技术,以确保电容元件的尺寸精度和一致性。
2. 清洗材料切割完成后,对材料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清洗可以采用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以确保材料的纯净度。
3. 涂布绝缘介质接下来,在两个导体之间涂布绝缘介质。
这一步骤需要控制涂布厚度和均匀性,以确保电容元件的绝缘效果良好。
4. 电极制造电容元件的两个导体即为电极,接下来需要制造电极。
一般采用金属箔作为电极材料,通过加工和印刷技术将电极印刷在绝缘层上。
5. 叠层组装制造完电极后,将绝缘层和电极进行叠层组装。
叠层组装需要严格控制叠层的厚度和平整度,以确保电容元件的性能稳定。
6. 终端制作最后,对电容元件的两端进行终端制作。
终端制作一般包括连接电极的引线、焊接或压接终端等。
终端制作需要确保良好的连接性和可靠性,以便电容元件能够正常工作。
三、质量控制措施1. 材料质量控制在制造电容元件之前,需要对所选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包括对材料的纯度、尺寸、表面状态等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所选材料符合要求。
2. 工艺参数控制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工艺参数,以确保电容元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包括涂布厚度、叠层厚度、印刷精度等工艺参数的控制。
3. 产品测试制造完成后,对电容元件进行严格的产品测试。
电容器生产工艺讲义

电容器基础培训资料一、基本常识1、什么叫电容器及表示法、薄膜电容器主要用途两个金属导体,中间隔一介质,在电场的作用下,可储存电荷的一种装置。
表示法——并用字母“C”表示,单位为μF,法拉(F)=106微法(μF)=1012皮法(pF)用途:主要用于单相电机的启动与运转、灯具的补偿或触发作用。
2、本公司生产电容器的型号CBB60型——塑壳、圆柱型结构、有导线或端子引出,用于电机;CBB61型——塑壳、方型结构、有导线或端子引出,用于电机;CBB65型——铝壳,圆柱型结构,有导线或端子引出,用于电机、灯具;CBB65A/B型——铝壳防爆圆柱型或椭圆形结构,均为端子引出,用于电极、压缩机、灯具;CBB80型——白色塑壳、圆柱型结构,其引出为接插件(刺破性连接)。
专用于灯具配套。
BKMJ型——专用直流高压脉冲电容器二、工艺流程图:三、具体工艺1、卷绕:①卷绕间温度-10℃~+26℃,相对湿度≤60%;②跑偏≤0.5mm,错边0.8~1.2mm,容量:圆芯-3%~+1%,扁芯-7%~-4%;③卷前应检查辊轴的转动灵活性,核对穿膜路线是否正确,膜面质量检查:膜有无划伤、擦伤、氧化、起皱;190机张力=膜宽x膜厚x 1.8~2.0/100,180机张力=膜宽x膜厚x 1.2~1.5/10④试装外壳。
2、压扁芯子压扁①冷压:上下对称排放,冷压压力≥0.6MPa。
3、喷金、点焊:①喷金厚度为0.6±0.1mm;②喷金后芯子端面根据制造工作单或其他工艺文件规定预点焊焊点,焊接时间不大于3秒,点焊温度320℃~420℃;③如点焊的芯子直径小于20mm时,允许用100W的电烙铁,其余须用200W电烙铁;④去除外包纸时,千万不可划伤芯子,并检查芯子表面应无残留喷金灰尘,特别注意两极连极现象发生。
4、热聚合:按《电容器芯子热聚合工艺汇总表》①芯子热聚合后降温60℃以下,方可流入下一道工序;②严防温度失控,发生质量大事故。
铝电解电容生产工艺

铝电解电容生产工艺铝电解电容是一种常见的电容器,它由铝箔和电解液构成。
铝电解电容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频率响应快、寿命长等优点,在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铝电解电容的生产工艺。
一、铝箔制备铝电解电容的核心材料是铝箔,铝箔的制备过程通常分为两步:铝锭的熔炼和铝箔的轧制。
1. 铝锭的熔炼铝锭是铝箔的原料,通常采用铝电解槽熔炼法或者电炉熔炼法制备铝锭。
首先,将铝矿石经过粉碎、浮选等步骤提取出铝精矿,然后通过电解槽或电炉将铝精矿还原为铝金属。
最后,将铝金属浇铸成铝锭。
2. 铝箔的轧制铝锭经过熔炼后,需要经过轧制工艺制备成铝箔。
首先,将铝锭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变得柔软。
然后,将柔软的铝锭经过多道次的轧制、退火等工艺,逐渐减薄为所需厚度的铝箔。
最后,将铝箔切割成所需尺寸。
二、电解液制备电解液是铝电解电容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由硼酸盐和有机溶剂混合而成。
硼酸盐可以提供离子导电性,而有机溶剂可以提供电解液的流动性。
1. 硼酸盐的制备硼酸盐是电解液中的主要成分,它通常由硼矿石经过粉碎、浸出等工艺提取得到。
首先,将硼矿石粉碎成一定粒度的颗粒,然后将颗粒矿石浸入酸性溶液中,使硼酸盐溶解出来。
最后,通过蒸发、结晶等步骤得到纯净的硼酸盐。
2. 有机溶剂的选择有机溶剂是电解液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提供电解液的流动性。
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乙二醇、甲醇等。
在制备电解液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并与硼酸盐按一定比例混合。
三、铝电解电容的组装铝箔和电解液是铝电解电容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们需要经过组装工艺才能形成完整的电容器。
1. 铝箔的堆叠将多张铝箔叠放在一起,铝箔之间用绝缘纸隔开。
这样可以增加电容器的极板面积,提高电容值。
2. 电解液的注入在铝箔堆叠好后,将电解液注入到铝箔之间的空隙中。
注入电解液时需要控制好注入量,以确保电容器内部充满电解液,同时避免电解液溢出。
3. 密封和封装注入电解液后,需要对电容器进行密封和封装,以防止电解液的挥发和外界的污染。
电力电容器生产工艺

电力电容器生产工艺
电力电容器生产工艺是指将电力电容器的基本构件,即正负极板、电介质和外壳等部分进行加工、组装和测试的一系列工序。
首先,电力电容器的生产工艺包括钣金加工和制备电介质。
钣金加工主要是对正负极板和外壳进行切割、冲压、折弯和焊接等工艺,以制备出具有一定规格和形状的构件。
制备电介质则是将电介质片与气液介质进行组合,通过添加适当的添加剂和改变电介质的混合工艺,来提高电介质的性能。
其次,电力电容器的生产工艺还包括组装和封装。
组装包括将正负极板、电介质和外壳等构件进行合理组合安装,以便形成完整的电容器。
封装则是通过焊接、胶水封合或者其他封装工艺,将电容器的外壳进行封闭,以保护内部构件和电介质不受损坏。
再次,电力电容器的生产工艺还包括测试和调试。
测试是为了检验电容器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产品要求,包括电容量、耐压、绝缘电阻等方面的测试。
调试则是在测试完毕后,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重新调整和修复,以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最后,电力电容器的生产工艺还包括包装和质量控制。
包装是将已经测试和调试合格的电容器进行包装,以便储运和销售。
质量控制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包括原材料的进货检验、中间工序的检查、工艺参数的控制等,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综上所述,电力电容器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对材料和工艺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稳定和可靠。
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结构讲解和生产流程

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结构和制作过程讲解一、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的结构与特性片式铝电解电容器是指适合于表面贴装技术(SMT)的铝电解电容器的总称。
它是新一代微型化电子元器件,其引出端的焊接面在同一个平面上,适合表面贴装技术专用。
本项目所生产的片式铝电解电容器为非固体电解质片式铝电解电容器。
这种片式铝电解电容器与其它片式电容器相比,价格低,标称电容量大,工作电压高,是其它片式电容器所无法替代的。
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二、生产工艺流程(一)工艺流程三、主要工艺流程简介1.切割工序规定了绕箔(纸)环尺寸、分切宽度和允许偏差、切割毛刺、箔(纸)盘直径、纸和箔卷接头数及接头标记等, 详见«片式铝电解电容器通用工艺»。
2.刺铆卷绕工序规定了开片极限长度、打扁厚度要求、开花状况、开裂程度、接触电阻要求、芯子质量要求、芯子X光透视要求和芯子编带质量要求等,详见«片式铝电解电容器通用工艺»。
3.浸渍装配工序规定了封口形状和尺寸、封口后外观质量要求、产品X光透视要求、芯子对外壳短路要求和产品再流焊要求等,详见«片式铝电解电容器通用工艺»。
4.老化分选工序规定了老化的电压、温度、时间;规定了分选产品的电容量允许偏差、损耗角正切、漏电流等,详见«片式铝电解电容器通用工艺»。
5.座板编带工序规定了座板产品的电容量允许偏差、损耗角正切、漏电流的要求;规定了座板尺寸、导针打扁厚度和宽度、导针翘起、导针在座板槽内位置、产品编带要求、坑带和盖带的相对位置和盖带的剥离强度等,详见«片式铝电解电容器通用工艺»。
四、市场情况1.主要客户国内:厦华、夏新、长虹、TCL、康佳、冠捷、中兴通讯国外:三星、夏普、松下2.主要应用主要应用在显卡、显示器、计算机主板、液晶彩电、PDP-TV\LCD-TV、CD音响、汽车DVD 和数码相机等,目前用的最多的是显卡。
mlcc电容的生产工艺

mlcc电容的生产工艺
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干式流延工艺、湿式印刷工艺和瓷胶移膜工艺。
以下是具体流程:
干式流延工艺:在基带上流延出连续、厚度均匀的浆料层。
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浆料层形成光滑的自然表面,干燥后形成柔软如皮革状的膜带,再经印刷电极、层压、冲片、排粘、烧结后形成电容器芯片。
湿式印刷工艺:将陶瓷介质浆料通过丝网印刷制成陶瓷薄膜作为多层陶瓷电容器的介质,金属电极和上下保护片都采用丝网印刷形成,达到设计的层数后进行烘干,再按片式电容器的尺寸要求切割成芯片。
瓷胶移膜工艺:以卷式胶膜为载体,通过特殊浆料挤出设备,将陶瓷浆料均匀挤在载体上,以获得陶瓷介质层连续性卷材,膜厚精准,可做到2μm以下,实现介质层的超薄制作。
制作电容器时,以陶瓷介质卷材为基础,在上面印刷金属电极后再套印瓷浆层。
电容器生产工艺流程

电容器生产工艺流程
《电容器生产工艺流程》
电容器是一种用于储存电荷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通信设备、汽车电子系统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材料准备、加工处理、组装、测试等环节。
1. 材料准备
电容器的主要材料包括电极材料、介质材料、封装材料等。
首先需要准备这些原材料,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筛选和储存,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 加工处理
首先是电极的制备,通常采用溅射沉积等方法在电极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然后是介质的制备,将介质材料制成均匀的薄片或膜。
接着是电极和介质的组合,将电极和介质层叠组合,通过卷绕、叠片等方式制成电容器的结构。
3. 组装
组装阶段将制备好的电容器结构与封装材料进行封装,形成最终的电容器产品。
封装的过程需要保证电容器结构的稳定和密封性。
4. 测试
最后是对电容器进行测试,包括电容量、介质损耗、绝缘电阻、工作温度等性能指标的测试。
通过严格的测试流程,保证电容器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上述是电容器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具体生产工艺会因不同类型的电容器而有所不同。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容器生产工艺流程也在不断优化,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对电容器性能和品质的要求。
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工艺流程

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工艺流程简介铝电解电容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具有高电容、低ESR(等效串联电阻)、低ESL(等效串联电感)等特点,在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选择、制备电解液、组装与封装等环节。
原材料选择铝电解电容器的主要材料包括阳极铝箔、电解液、阳极氧化膜和外壳。
在选择原材料时,需要考虑铝箔的纯度、电解液的成分、阳极氧化膜的厚度等因素。
•阳极铝箔:选择高纯度的铝箔作为阳极材料,以确保电容器具有较低的ESR。
•电解液:根据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和电容值选择适当的电解液类型,常用的电解液包括有机电解液和固态电解液。
•阳极氧化膜:通过控制阳极氧化的时间和电压,可以获得不同厚度的氧化膜,从而实现不同电容值的电解电容器。
•外壳:外壳通常采用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用于保护电容器内部元件。
制备电解液制备电解液是铝电解电容器生产中的重要步骤,不同类型的电解液需要根据不同的配方和工艺来制备。
1.有机电解液制备:–按照一定比例将电解质和溶剂混合,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溶解均匀。
–经过过滤和脱泡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气泡。
–经过离心或沉淀过程,以获得纯净的电解液。
2.固态电解液制备:–将固态电解质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熔化。
–经过过滤和脱泡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气泡。
–经过冷却和凝固过程,以获得固态电解液。
组装与封装在组装与封装环节,将铝箔、阳极氧化膜和电解液等元件组装到外壳中,并进行封装,以保护内部元件。
1.组装阴阳极:–将阳极铝箔和阴极材料(通常为金属箔)按一定顺序叠放,并通过压制或卷绕等方式固定在一起。
–在叠放的过程中,要确保阳极铝箔与阴极材料之间不产生短路或导通。
2.注入电解液:–在组装好的电容器外壳中注入适量的电解液。
–控制注液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3.封装:–将注入了电解液的电容器外壳进行密封,防止电解液泄漏或蒸发。
–常用的封装方式包括机械封装、热封装和焊接封装等。
检测与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控制,以确保铝电解电容器的品质。
mlcc陶瓷电容的生产工艺

MLCC陶瓷电容的生产工艺
4. 层叠:将多个涂有电极的陶瓷片叠放在一起,形成多层结构。每一层都有电极与相邻层 的电极形成连接。
5. 压制和成型:将层叠好的陶瓷片组进行压制,使其形成坚固的结构。压制可以采用机械 压制或注射成型等方式。
9. 包装和成品检验:对合格的MLCC进行包装,通常采用盘装或卷装的方式。进行成品检 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标记和包装检查等。
MLCC陶瓷电容的生产工艺
多层陶瓷电容(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简称MLCC)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 用于电路中的电容器。下面是MLCC陶瓷电容的典型生产工艺步骤:
1. 材料准备:准备陶瓷粉末、金属电极材料(如银、铜)、有机溶剂和添加剂等。பைடு நூலகம்
2. 陶瓷制备:将陶瓷粉末与有机溶剂混合,形成陶瓷浆料。浆料经过搅拌、过滤和干燥等 工艺处理,得到均匀的陶瓷片。
6. 烧结:将压制好的陶瓷片组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烧结。在高温下,陶瓷粉末颗粒会熔融并 形成致密的陶瓷结构。
MLCC陶瓷电容的生产工艺
7. 电极连接:通过金属线或焊料等将电极与外部引线连接起来。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 焊锡等方式。
8. 测试和分选:对生产好的MLCC进行测试,包括电容值、电压容忍度、漏电流等参数的 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将电容器分为不同的等级和规格。
mlcc烧结工艺

mlcc烧结工艺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烧结工艺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于储存和释放电能。
它由一系列陶瓷层和金属电极组成,通过烧结工艺将它们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MLCC烧结工艺是生产高质量电容器的关键步骤之一,下面将介绍MLCC烧结工艺的过程和特点。
1. 烧结工艺概述烧结是将陶瓷层和金属电极在高温下热处理,使其结合成一体的工艺过程。
MLCC烧结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混合和制备瓷浆:将陶瓷粉末与有机物混合,形成瓷浆,用于制备陶瓷层。
(2)制备电极浆料:将金属粉末与有机物混合,形成电极浆料,用于制备金属电极。
(3)涂覆:将瓷浆和电极浆料分别涂覆在基板上,形成多层结构。
(4)干燥:将涂覆的基板在低温下进行干燥,以去除有机物。
(5)烧结:将干燥后的基板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使陶瓷层和金属电极结合成一体。
(6)金属化:在烧结后的基板上进行金属化处理,形成电极的连接端子。
2. MLCC烧结工艺的特点MLCC烧结工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温烧结:MLCC烧结工艺需要在高温下进行,通常在1000摄氏度以上,以确保陶瓷层和金属电极能够充分结合。
高温烧结还有助于提高电容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层与层之间的结合:烧结过程中,陶瓷层和金属电极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和物理结合,使它们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种结合力强大,能够确保电容器的结构稳定。
(3)均匀性和一致性:烧结过程中,需要保证瓷浆和电极浆料均匀涂覆在基板上,并且烧结温度和时间要控制得精确一致,以保证电容器的性能稳定。
(4)烧结气氛控制:烧结过程中需要控制烧结气氛,以防止陶瓷层和金属电极受到污染或氧化。
通常使用惰性气体或还原气氛来保护电容器。
3. MLCC烧结工艺的影响因素MLCC烧结工艺的质量和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1)瓷浆和电极浆料的配方:瓷浆和电极浆料的成分和配比会影响烧结过程中的粘度、流动性和烧结性能。
(2)烧结温度和时间:烧结温度和时间的选择会影响陶瓷层和金属电极的结合程度和电容器的性能。
电容器工艺流程及控制要点ppt课件

lOgO
2
一.电容器内部结构
(一)电容器理论模型
1.工作介质为金属氧化膜 (AL2O3); 2.正极是金属基体; 3.真正的负极是电解液,实 际负极是引出负极。
lOgO
3
一.电容器内部结构
(二)电容器实物内部结构
1.引线,又名导针; 2.正极箔,又名正极铝箔,阳极箔; 3.负极箔,又名阴极箔; 4.电解纸,又名隔离纸; 5.胶盖,又名胶塞,黑豆; 6.铝壳 7.套管,又名胶管 8.芯包,又名素子 9.胶带,胶水 10.电解液
a.极性标示不得相反 或偏差﹔
15
二.电容器制造工艺
自动老化&分选
No.
工程 名
说明
管控重点
lOgO
设备/产品图标
81
老化
目的:修复因裁切、 钉卷被破坏的Al203 皮膜,以降低LC, a.容量; 稳定E/C特性﹔
b.损失角; 方法:将套管后的 电容通过自动老化、 c.漏电流 选别机对电容作充 电、测试。
16
二.电容器制造工艺
手工老化
N o.
工程名
说明
管控重点
a.充电电压; b.温度设定﹔
8 - 老化 2
目的:修复因裁切 被破坏的Al203皮膜, 以降低LC稳定E/C 特性﹔
方法:将套管后的 电容通过自动老化、 选别机对电容作充 电、测试。
设备/产品图标
lOgO
17
二.电容器制造工艺
分选
No. 工程名
c.钉接厚度:即铝箔导针复 合厚度﹔
d.钉接花瓣:四方向的花瓣 需均匀分开, 铝箔﹑导针 花瓣一体重迭, 导针花瓣 要压住铝箔。
电容生产工艺范文

电容生产工艺范文电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的 pass 组件。
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并释放电荷,用来实现信号的滤波、耦合、隔离、频率选择等功能。
电容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家电产品、汽车电子等领域。
电容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制备电容芯片、制作电极、组装和密封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容的生产工艺。
首先是电容芯片的制备。
电容芯片是电容器的核心部分,通常使用陶瓷、塑料或铝电解质作为基材制造。
其中,陶瓷电容是最常见的电容器之一、陶瓷电容器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原料选用、粉末磨制、成型和烧结等工序。
原料选用需要选择合适的陶瓷材料,通常有Z5U、X5R、X7R和Y5V 等规格。
粉末磨制是将原料进行机械研磨,以获得合适的粒径和表面平整度。
成型是将粉末通过压制或注射成型的工艺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芯片。
烧结是将成型后的芯片置于高温下进行烧结,以获得更高的电容率和稳定性。
陶瓷电容器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但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细节和参数。
其次是电极的制作。
陶瓷电容器通常使用银电极进行制作。
银电极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银浆制备、电极印刷和电极烧结等步骤。
银浆是将纳米级银粉与适当的溶剂和增稠剂混合得到的粘稠浆料。
电极印刷是将银浆印在电容器芯片的表面上,通常采用丝网印刷或喷墨印刷等方法。
电极烧结是将印刷好的电极芯片置于高温下进行烧结,以使银浆融合并与芯片表面紧密结合。
电极的制作工艺需要注意电极的粘结强度、导电性能和表面光滑度。
接下来是组装和密封。
组装是将制作好的电容芯片和电极组装在一起,并通过引线连接到外部电路。
组装通常包括焊接、粘合和引线装配等步骤。
焊接是通过热焊或超声波焊接等方法将电容芯片和电极焊接在一起。
粘合是通过胶水或黏合剂将电容芯片和电极粘合在一起,以增加结构强度和封装效果。
引线装配是将引线通过焊接或压接的方法连接到电容芯片和电极,以实现引线的导电和固定功能。
密封是将组装好的电容器进行密封,常见的方法有全封密封和开放式密封等。
mlcc生产工艺

mlcc生产工艺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是一种关键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
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准备MLCC的生产始于原料准备。
这一步骤包括确定所需的原料成分,以及它们的比例和纯度。
主要的原料包括陶瓷粉末、内电极材料、外部电极材料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仔细的挑选和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2.浆料制备在确定原料后,需要将这些原料制备成浆料。
这一步骤包括将原料混合、球磨、分散等,以便获得均匀、稳定的浆料。
浆料的制备是MLCC生产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3.电极涂布在制备好浆料后,需要将浆料涂布到基板上。
这一步骤包括使用涂布机将浆料涂布到基板上,并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厚度。
电极涂布是MLCC生产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因为它决定了电容器的结构和性能。
4.压制成型在电极涂布完成后,需要将基板进行压制成型。
这一步骤包括将基板放入模具中,然后施加压力和温度,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和结构。
压制成型是MLCC生产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因为它决定了电容器的形状和大小。
5.烧结在压制成型完成后,需要进行烧结处理。
这一步骤包括将产品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以使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烧结是MLCC生产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因为它决定了产品的物理和电气性能。
6.内电极切割在烧结完成后,需要进行内电极切割。
这一步骤包括使用切割机将内电极切割成所需的长度和宽度,以便与外电极相连接。
内电极切割是MLCC生产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因为它决定了电容器的连接方式和性能。
7.外部电极涂布在内电极切割完成后,需要进行外部电极涂布。
这一步骤包括使用涂布机将外部电极材料涂布到产品表面,以便与内电极相连接。
外部电极涂布是MLCC生产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因为它决定了电容器的连接方式和性能。
8.包装在外部电极涂布完成后,需要进行包装。
这一步骤包括将产品进行封装,以保护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包装是MLCC生产中的最后一步,它决定了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180419电容器工艺流程及控制要点

180419电容器工艺流程及控制要点一、电容器工艺流程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存储和释放电能的设备,在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
电容器的制造过程涉及多个环节,下面是一般的电容器制造工艺流程:1.母材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电容器母材,通常是金属箔和电解液。
金属箔是电容器的极板,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金属具体制作,如铝箔、钽箔等;电解液是电容器内部的介质,常用的有酸性电解液、有机溶液等。
2.金属箔处理:金属箔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包括清洗、氧化、切割等。
清洗可以去除表面的污垢,氧化可以增加金属箔的表面积和抗腐蚀性,同时也有利于与电解液的反应。
3.组装:经过处理的金属箔需要层叠叠加,与介质一起组装成电容器的具体结构。
组装过程中要注意金属箔的对称性、间距的控制等,以确保电容器的性能。
4.包封:组装好的电容器需要进行包封处理,通常使用封装材料将电容器密封起来,以保护电容器内部的结构和介质。
5.激活:最后,制造好的电容器需要进行激活处理,即通过施加一定的电压或电流来激活电容器的性能。
以上是一般电容器的制造工艺流程,不同类型的电容器可能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些电容器制造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控制要点。
二、电容器制造过程的控制要点1.材料选择:选择适合电容器制造的金属箔和电解液是非常重要的。
金属箔的选择要考虑其导电性、耐腐蚀性等因素;电解液的选择要考虑其介电常数、电导率、化学稳定性等因素。
2.工艺参数控制:在金属箔处理和组装过程中,需要控制一些关键的工艺参数。
比如,在金属箔氧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氧化温度、氧化时间等参数,以确保金属箔具有良好的氧化层;在组装过程中,需要控制金属箔的层叠方式、间距等参数,以确保电容器结构的合理性。
3.质量检测:电容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的质量检测,包括金属箔的厚度检测、氧化层的质量检测、包封的质量检测等。
这些检测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4.工艺流程控制:电容器制造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需要合理控制每个环节的操作顺序和时间节点。
电解电容器生产工艺及关键技术研发

电解电容器生产工艺及关键技术研发一、电解电容器的生产工艺:1.材料选择:电解电容器的关键材料包括电极材料、电介质和电解液。
电极材料通常选用铝箔或是铝箔上涂有氧化铝薄膜的铝箔。
电介质主要包括氧化铝和陶瓷电解质。
电解液则根据使用环境的要求选择有机电解液或固体电解质。
2.材料处理:电解电容器的材料处理主要包括铝箔的去氧化、氧化、电极的制备和电介质的涂敷等环节。
其中,铝箔的去氧化过程是关键,其目的是去除铝箔表面的氧化膜,以提高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3.卷绕:材料处理完成后,将铝箔和电介质按照一定尺寸和结构进行卷绕。
卷绕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材料的紧密度和层间电位。
4.封装:卷绕完成后,将电解电容器封装在金属壳体中,通常采用焊接或是焊锡封装的方式。
5.测量和测试: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解电容器进行测量和测试,包括电容值、电压稳定性、耐久性和ESR等性能的测试。
二、电解电容器的关键技术研发:1.高容量和微型化: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对电容器容量的不断增加和体积的不断缩小的需求,研发高容量和微型化的电解电容器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
通过优化材料和工艺,提高电介质的比表面积和提高电极的电导率,可以实现电容器容量的提高和体积的缩小。
2.高温工作性能:电解电容器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时容易发生膨胀、泄漏和失效等问题。
因此,研发高温工作性能的电解电容器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通过优化电解液的组成和电介质的结构,可以提高电容器的工作温度和耐温性能。
3.长寿命:电解电容器的寿命主要受限于电解液的稳定性和电解质的电导率。
因此,研发稳定的电解液和具有高电导率的电介质,可以延长电容器的寿命。
4. 低ESR:ESR(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是电容器内部的等效串联电阻,会导致电容器的能耗和功率损耗。
因此,研发低ESR的电解电容器是关键技术之一、通过选用低电阻的电介质和优化电极的结构,可以降低电容器的ESR。
综上所述,电解电容器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技术研发对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电化学电容器的制作工艺

电化学电容器的制作工艺
电化学电容器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通常采用活性材料,如碳材料(如石墨)或金属材料(如铝或钽)。
根据电容器的具体用途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
2. 制备电解液:电解液是电容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提供离子导电作用。
根据电容器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解液,并按照特定的配方制备。
3. 制备电极片:使用选定的电极材料制备电极片。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如机械切割或激光切割。
4. 组装电容器:将电解液浸渍到电极片中,然后将电极片叠放在一起,形成电容器。
电极片之间可以使用隔离层(如纸、聚酰亚胺薄膜等)进行分隔,以防止短路。
5. 密封封装:将制备好的电容器进行密封封装,以防止电解液的挥发和外界杂质的进入。
这可以通过不同的封装方式实现,如金属壳体封装或塑料外壳封装。
6. 电容器测试:制备完成的电容器需要进行各项性能测试,例如电容量、工作电压、内电阻和寿命等方面的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对电容器进行筛选和分类。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电化学电容器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和工艺要求。
此外,电容器的制作过程中还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安规电容的生产工艺

安规电容的生产工艺安全规范(安规)电容是一种满足特定安全要求的电容器,用于各种电气设备和系统中。
其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材料准备。
安规电容主要由两个重要的材料组成,即电介质和电极。
电介质可以是陶瓷、塑料或纸质材料,而电极则通常由金属箔或金属氧化物薄膜构成。
在生产过程中,这些材料需要经过精确的配方和处理,以确保电容的性能和可靠性。
第二步是电介质制备和涂覆。
首先,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将其制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然后,根据电容的规格,在电介质上涂覆一层薄膜。
这一步骤需要使用特殊的涂料和精密的涂覆机器,以确保薄膜的均匀和一致性。
第三步是电极制备和涂覆。
根据电容的设计要求,将金属箔切割成所需形状和尺寸。
然后,使用特殊的方法将电极与电介质薄膜连接在一起。
这可以通过热压、真空涂覆或印刷等方法实现。
为了确保电极与电介质之间的良好粘结,常常需要进行特殊的化学处理和固化过程。
第四步是外壳组装。
经过前面三个步骤,安规电容的主体部分已经完成。
现在需要将其放入适当的外壳中,以保护电容器内部的结构和电路。
外壳通常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绝缘和抗腐蚀性能。
组装时,需要确保电容器的尺寸和结构符合规定,并采取适当的封装和固定措施,以确保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和可靠。
最后一步是质量测试和品质控制。
在生产过程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各种质量测试,以确保电容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这些测试包括电容值、电压容限、损耗因子、等效串联电阻等测试。
通过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的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可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安规电容。
总结起来,安规电容的生产工艺包括材料准备、电介质制备和涂覆、电极制备和涂覆、外壳组装以及质量测试和品质控制。
这些步骤需要精确仔细地进行,以确保生产出符合安规标准的电容器,并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电容生产工艺

电容生产工艺电容是一种将电荷储存起来并能随时释放的被动元件。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用于稳定电流、滤波、调节电压等功能。
电容的制造工艺是保证其性能稳定和可靠的基础。
下面就介绍一下电容的生产工艺。
首先,电容的生产过程始于材料的选择。
电容主要由两种材料构成:电介质和电极。
电介质是用于储存电荷的材料,常见的电介质有陶瓷、铝电解质、聚酯薄膜等。
电极是用于引导电荷流动的材料,常见的电极有铝箔、银漆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能够保证电容的性能和工作寿命。
接下来是电容的制备过程。
制备电容的第一步是将电介质片切割成适当的尺寸。
然后,将电介质片通过模切工艺处理成所需形状的颗粒或片材。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电介质的尺寸和形状,以保证制造的电容性能均匀稳定。
然后是电极的制备。
铝电解质电容需要铝箔作为电极,因此,制备铝箔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制备铝箔的过程主要包括铝合金锭熔炼、连铸、轧制、热处理等环节。
锭熔炼是将铝合金锭炉熔成液态铝的过程,连铸是将液态铝通过连铸机冷却成箔,轧制是将连铸铝箔通过轧机压轧成要求的厚度,热处理是对铝箔进行退火处理以提高其机械性能。
接下来是电容的组装。
在组装过程中,将电介质片和电极层层堆叠组装起来,并通过电极与电介质之间的电极连接导电浆料来连接各个层次。
在堆叠过程中,需要保证电介质和电极之间没有气泡和杂质,并且层与层之间绝缘良好,以确保电容的性能稳定和可靠。
最后是电容的测试和包装。
测试是确保电容性能合格的关键一步。
在测试过程中,会对电容的容量、电压、损耗等进行测试,并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淘汰。
符合要求的产品将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方式有卷装、盒装等。
包装过程需要注意防潮、防尘、防震等,以保证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不受影响。
以上就是电容的生产工艺的简单介绍。
电容的生产过程需要精细仔细地操作,以保证电容的质量和性能。
电容是电子产品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其稳定和可靠的性能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容器基础培训资料
一、基本常识
1、什么叫电容器及表示法、薄膜电容器主要用途
两个金属导体,中间隔一介质,在电场的作用下,可储存电荷的一种装置。
表示法——并用字母“C”表示,单位为μF,法拉(F)=106微法(μF)=1012皮法(pF)
用途:主要用于单相电机的启动与运转、灯具的补偿或触发作用。
2、本公司生产电容器的型号
CBB60型——塑壳、圆柱型结构、有导线或端子引出,用于电机;
CBB61型——塑壳、方型结构、有导线或端子引出,用于电机;
CBB65型——铝壳,圆柱型结构,有导线或端子引出,用于电机、灯具;
CBB65A/B型——铝壳防爆圆柱型或椭圆形结构,均为端子引出,用于电极、压缩机、灯具;
CBB80型——白色塑壳、圆柱型结构,其引出为接插件(刺破性连接)。
专用于灯具配套。
BKMJ型——专用直流高压脉冲电容器
二、工艺流程图:
三、具体工艺
1、卷绕:
①卷绕间温度-10℃~+26℃,相对湿度≤60%;
②跑偏≤0.5mm,错边0.8~1.2mm,容量:圆芯-3%~+1%,扁芯-7%~-4%;
③卷前应检查辊轴的转动灵活性,核对穿膜路线是否正确,膜面质量检查:膜有无划伤、擦伤、氧化、起皱;
190机张力=膜宽x膜厚x 1.8~2.0/100,180机张力=膜宽x膜厚x 1.2~1.5/10
④试装外壳。
2、压扁芯子压扁
①冷压:上下对称排放,冷压压力≥0.6MPa。
3、喷金、点焊:
①喷金厚度为0.6±0.1mm;
②喷金后芯子端面根据制造工作单或其他工艺文件规定预点焊焊点,焊接时间不大于3秒,点焊温度
320℃~420℃;
③如点焊的芯子直径小于20mm时,允许用100W的电烙铁,其余须用200W电烙铁;
④去除外包纸时,千万不可划伤芯子,并检查芯子表面应无残留喷金灰尘,特别注意两极连极现象发生。
4、热聚合:按《电容器芯子热聚合工艺汇总表》
①芯子热聚合后降温60℃以下,方可流入下一道工序;
②严防温度失控,发生质量大事故。
5、半测:
①赋能:交流低压50V、交流高压250V、直流低压100V/μm
直流高压:5μm为710V、6μm为852V、7、8μm为1278V、9、10μm为1420V;
②交流耐压:2Un0+20,5S
③C、tgδ测量,1KHz ,具体见《芯子和成品电容量、损耗角正切测量要求数据汇总表》;
④严防错测、漏测。
⑤BKMJ脉冲电容:
直流脉冲电容:直流高压赋能电压按上表交流电压计算,即2.84x交流数
极间耐电压:交流:按以上膜厚的交流电压值的1.8倍,历时2s,无击穿现象。
直流:1.2倍Un,历时10s,无击穿现象。
6、电容器芯子点焊引出端
①点焊产品外观质量要求无严重打火痕迹,引出端应半埋于喷金层下,焊接强度要求沿芯子喷金面方向
引出端能承受30N拉力。
②点焊位置应避免靠近芯子边缘和芯管,以防止焊伤芯子和打火,同一位置不允许连续点焊2次以上。
7、焊接装配:焊接注意防止烫伤芯子;装配注意极壳绝缘。
8、灌注:
①环氧预处理:≥60℃、≥0.5h;
②固化剂桶(4kg/桶),充分搅拌至少3分钟,每桶环氧封小样
③《电容器灌注工艺、环氧树脂固化条件汇总表》
9、成品测试:
①交流耐压测试:T-T:2Un0+20(V)/5s; T-C: 2000V AC/10s,
铝壳:T-C:2500V AC/10s;
BKMJ 型T-T:1.2Un/10s;
T-C:Un≤3KV AC3KV AC /10s 、Un>3KV AC 1.2Un(AC)/10s
②电容、损耗角正切测量:1KHz
具体见《芯子和成品电容量、损耗角正切测量要求数据汇总表》
③严防错测、漏测。
10、电容器产品打印、包装、入库:
打印前核对图纸、做好首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