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垂直地带性
高一地理《垂直地带性》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垂直地带性》知识点总结一、垂直地带性的影响因素垂直地带性的形成在于气温、降水等随海拔高度而发生变化。
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每上升1千米气温下降6℃,这与纬度水平变化每相差1个纬度(约110)气温相差1℃相比,要大600倍左右,只要山体有足够的高度,自下而上便可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带,在高差几千米之内便可出现从热带至极地的巨大变化。
但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比较复杂:在湿润的迎风坡,降水随高度增加而增多,过了一定限度(即最大降水带),降水出现减少的趋势;在背风坡由于焚风作用,降水量由下向上递增甚微,且同一高度背风坡降水往往低于迎风坡。
如阿尔卑斯山的最大降水带是海拔2000左右;我国东北的长白山从山麓(海拔500左右)到山顶(海拔2749)降水一直增加;而珠穆朗玛峰的南坡,从山麓到山顶降水一直递减。
在山地,最大降水带出现的高度与气候的干湿度有关,一般是气候越湿润的地区,最大降水高度就越低,相反,越干旱的地区,最大降水高度就越高。
(方精云等,2004年)二、垂直带谱的几条重要的界限垂直带的数量和顺序等结构型式,称为垂直带谱。
垂直带谱的性质和类型主要取决于带谱所处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中的位置,即基带座落的具体地点,以及山体本身的特点,如相对高度与绝对高度、坡向、山脉排列形式及局部地貌条件的变化等。
由于沿海向内陆湿润状况的变化,沿海气候湿润地区的山地形成森林型海洋性垂直地带谱,大陆内部气候干旱地区的山地则产生大陆性草原荒漠型垂直地带谱。
一般随着离海距离的增加,带谱的性质由湿润趋向干旱,带谱的结构由复杂趋向简单,同类型垂直分带的分布高度则有上升的趋势。
一个完整的垂直带谱有几条重要的界限(或带):1. 基带指垂直带普的起始带,基带一般与所处的水平地带一致,决定了整个垂直带普的`性质。
森林上限是垂直带普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这条界线以下发育着以乔木为主的郁闭的森林带;以上则是无林带,发育着灌木或草甸,常形成垫状植物带,在海洋性条件下有的可发育成高山苔原带。
山地土壤
类型三:山地草原性土壤
(二)亚高山草原土 1、分布::主要分布在藏南喜马拉雅山北侧高原宽谷湖盆区,帕 米尔高原、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西部的高山带下部。 2、形成条件: 气候:此区气候温凉干燥年,平均气温1.2℃,年降雨量250mm,集 中于6~8月,年蒸发量2300mm,土壤较长时间处于干燥情况下。 生物:以干草原固沙草、白草为主,伴生锦鸡儿、金腊梅等灌丛, 盖度30%~60%。啮齿类动物数量繁多。土壤发育时间较长,人类 活动干扰也较大。 地形:高原山前湖盆周围、冰水平原和冲洪积平原 母质:母质多为残积一被积物、洪积物、水积物、湖积物或为几种 选加的堆积物
山地土壤的特点
(三)山体的坡向 阴坡与阳坡在气温与土壤湿度 上的差异,山体的迎风面与背风面 的气候也有差异,特别是我国许多 东西走向和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体 往往和一些土区气候界线相结合 (如秦岭、燕山等)时,由于山体 两侧基带土壤类型不同,这种坡向 性的垂直带结构就差异更大。
山地土壤的特点 (四)高原下切河谷的“下垂直带谱” 这是一种特殊情况下产生的垂直带结构。即在高 原地区,河谷深切而在谷坡面上产生土壤的垂直带分 异,这种垂直带的基带位于最上端,犹如垂帘,故一 般称为下垂带谱,以有别于基带位于下部的向上的垂 直带谱。这种情况在我国的西藏高原和云南高原的金 沙江河谷内有分布。 土壤下垂带谱结构因河谷的地理位置不同而异, 在焚风河谷,则愈向下而愈干燥,如雅鲁藏布江河谷 在朗县一带的下垂带谱上出现灌丛草原土,在云南的 金沙江河谷谷底出现燥红土,在湿润的迎风波,其带 谱的最下部则出现最湿润的土壤类型。
地形—高原面平缓波谷、古冰碛平台,侧碛堤和底碛丘陵上。
类型二:山地草甸性土壤
3、形成过程与剖面形态 O-Ah-Bg-C-R剖面构型
垂直带性分异规律
构造隆起和山地地形是产生垂直分异的前提条件。
隆起的山地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就可分化出不同的垂直地带。
而垂直分异的直接原因则是山地热量及其与水分的组合随地势高度的变化。
首先从热量分析,随着海拔增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损耗相应减少,使到达山地的太阳总辐射随高度递增。
而有效辐射随山地高度的变化,受到两个相反因素影响。
一方面主要因大气柱中水汽含量减少和气温降低,使到达地面的大气逆辐射急剧减弱;而另一方面却因地面温度降低而减少地面向上辐射的长波辐射。
所以有效辐射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取决于何种因素占主导地位。
这导致山地辐射平衡随高度的变化无一致的趋势。
无论如何,根据太阳总辐射随山地高度递增、土温随高度变化不大的观测事实,可以推断,山地与同高度自由大气间的感热交换和潜热交换是山地热量损失的主要因素(2) 垂直自然带在垂直地带性规律支配下,具有一定高度的山体所产生的由下而上的带状更迭,称之为垂直自然带。
垂直带间相互配置的形式和次序称为垂直带带谱结构。
垂直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和土壤为主导标志。
山地垂直自然带结构从属于一定的水平地带,是第二性的。
发育在不同地域山体的垂直自然带具有各自特殊的带谱性质、类型组合和结构特征,不同水平地带的垂直自然带的各类型之间,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反映出它们在三度空间上的规律变化。
对不同地域山地垂直自然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带谱结构,确定基带和优势垂直分带,并给予恰当的分类,是系统认识不同地域垂直自然带及不同带谱结构的形成和特点所必需,也是进行高原山地地域系统研究的重要前提。
任何垂直自然带都是纬向、经向和高度变化因素对自然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
同一自然带类型分布的海拔高度,因温度、水分条件组合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如矮半灌木荒漠在干旱温和的阿尔泰山麓仅限于海拔500m以下;而到天山北坡,因气温稍高,可升高至海拔1000m左右;到极干旱温暖的昆仑山北坡,则可达海拔3000m。
垂直带谱类型是极其复杂多样的,它不完全重现纬度地带的序列。
垂直地带性
因素影响。
❖ 一方面主要因大气柱中水汽含量减少和气温降 低,使到达地面的大气逆辐射急剧减弱;而另 一方面却因地面温度降低而减少地面向上辐射 的长波辐射。
❖ 有效辐射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取决于何种因素 占主导地位。这导致山地辐射平衡随高度的变 化无一致的趋势。无论如何,根据太阳总辐射 随山地高度递增、土温随高度变化不大的观测 事实,可以推断,山地与同高度自由大气间的 感热交换和潜热交换是山地热量损失的主要因 素。
一、垂直地带性的概念
❖ (一)定义 ❖ (二)形成条件和原因 ❖ (三) ❖ (四)
(一)定义
❖ 垂直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 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发生垂直更替的规律。
❖ 它同时受到两种基本地域分异因素作用,是叠加了 地带性影响的非地带性在地表垂直方向的具体表现, 即垂直地带性与纬向地带性及经向地带性相互作用 共同支配着自然地理环境三度空间地域分异,被合 称为“三维地带性”。
❖ 在高山的峰脊,地表温度长期保持在0℃以下, 固体降水被长期滞留形成冰雪带。
3.小结
❖ 综合起来,一方面是热量和温度随高度的递 减,另一方面是水分随高度递增而后转为递 减,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制约植被和相应土 壤发育的气候条件随高度的变化,也就产生 了山地自然带的垂直更替。
二、垂直地带谱
❖ 1.定义 ❖ 垂直地带谱是山地垂直带的更替方式。 ❖ 它反映了自然综合体在山地的空间分布格局,
(二)形成条件和原因
❖ 1.构造隆起和山地地形是产生垂直地带的前 提条件。隆起的山地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就 可分化出不同的垂直地带。
❖ 2.直接原因则是山地热量及其与水分的组合 随地势高度的变化。
土壤地理学:山地土壤ppt
山地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三
山体的坡向 对土壤垂直带谱 的影响
阴坡与阳坡在气温与土壤湿度 上的差异,山体的迎风面与背风面 的气候也有差异,特别是我国许多
东西走向和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体
往往和一些土区气候界线相结合 (如秦岭、燕山等)时,由于山体
两侧基带土壤类型不同,这种坡向
性的垂直带结构就差异更大。
图 秦岭南北坡垂直带谱比较
高山寒漠土:
基本理化性质
机械组成:土壤质地较粗,砾石含量很高 有机质与养分:由于生物化学过程微弱,
高山寒漠土中有机质含量少,化学分解度低, 腐殖质组分中的 HA/FA比值为0.1,活性酸的 含量极低。
pH值与盐基饱和度: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为10cmol/kg左右,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 PH7.0~8.5。
形成条件:
气候:高山寒漠土区气候寒冷,多大风,年平均气温约-4—-12℃,年降水量 400~700mm,寒冻风化严重,山体陡峭。 植被:一些冷生壳状地衣生长在地表稳定的岩表和砾石的背风,在背风向阳 低洼的间歇性流水沟边或石缝中,生长着高等植物如垫状点滴梅、垫状金腊 梅、高山毛莨、风毛菊等,但覆盖度不足1%~2%。 地形:土壤主要在地形部位较平缓低洼的分水岭、冰斗、U谷及冰蚀平台地 区的冰碛、残积坡积物上发育,因而不能形成连片的土被。 母质:岩屑、冰漂砾、岩石堆、石流体广布。细粒物质甚少,仅存在冰川运 动过程中因腐蚀作用形成的粘粒。
基本理化性质
通体无石灰反应,盐基饱和度和阳离 子交换量可以有很大不同,一般南方地, 北方高。pH呈酸性到中性。
山地草原性土壤:
高山草原土
分布:主要分布在藏北中部和定日以西喜马
拉雅山麓山前及宽谷湖盐区、长江河源准平原 化高原面上。海拔一般4400~5200m。
[全]高中地理(山地的垂直地带性、雪线、珠穆朗玛峰)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山地的垂直地带性、雪线、珠穆朗玛峰)考点详解•垂直地带性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0.6℃/100m),分布的植被类型也会发生变化。
山地垂直地带性的植被分布,主要有4个规律:①基带。
山麓地区分布的植被(基带),与当地的植被分布一致;②山脚-山顶。
从山脚至山顶,气温越来越低(热量条件越来越差),植被越来越稀疏;③迎风坡、阳坡。
迎风坡和阳坡的光照、水汽更加充足,因此同样的海拔时,植被比背风坡和阴坡更加茂盛;④自然带的个数:同一座山脉,纬度越低,相对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个数越多)。
例题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更丰富,原因是南坡()A. 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 坡向朝南,温度高C. 坡度大,纬度低D. 海拔高,降水多14、与北坡相比,南坡雪线(永久冰雪带的下限)较低,原因是南坡()A. 迎风坡,降水丰富B. 阳坡,光照充足C. 坡度大,积雪下滑D. 纬度低,温度高答案:A、A精讲精析:(1)分析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
①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则自然带的数量越多;②珠穆朗玛峰位于北半球,即南坡更靠近赤道,纬度更低;③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坡的相对高度更大,因此南坡纬度低+相对高度大,自然带更丰富,选项A正确。
(2)分析南坡雪线较低的原因。
①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降水、地形等。
温度越低、降水越充足、地形坡度越小,雪线的高度越低;②图中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水汽来自印度洋),降水很丰富,因此雪线较低,选项A正确;③其他影响因素中,南坡为阳坡(光照充足),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并且地形更陡峭,这都会导致南坡雪线升高,而不是降低,因此选项BCD错误。
总结•雪线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从纬度、相对高度方面,分析南坡自然带更丰富的原因;②从地形、降水、气温等方面,分析南坡雪线较低的原因(降水是主导因素)。
雪线,指的是在高纬高山地区,常年积雪带的下限(年降雪量=年消融量)。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垂直地带性
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如土壤的厚度、质地、酸 碱度等。
04
垂直地带性的生态与环境 影响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增加
垂直地带性导致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而增加了生物多 样性。
生态适应性
垂直地带性使得不同高度的生物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从而 形成
• 垂直地带性的基本概念 • 垂直地带性的表现 • 垂直地带性的形成机制 • 垂直地带性的生态与环境影响 • 垂直地带性的应用与实践 • 总结与展望
01
垂直地带性的基本概念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垂直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在垂直 方向上的分异规律,表现为不同海拔 高度的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 的差异。
研究方法的展望
高技术手段的应用
随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研究将更加依赖 于这些技术手段,以实现更快速、准确的数据获取和分析。
综合研究方法的探索
未来研究应探索更多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以更全面地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垂直地带性规律。
跨学科合作
加强跨学科合作,如生态学、地质学、气象学等,以更深入地探究自 然地理环境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过程。
农业可持续性
垂直地带性可能导致农业的可持续性问题,如过 度开发和不当利用可能导致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 。
05
垂直地带性的应用与实践
山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保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山地特有的动植物种群, 维护生态平衡。
恢复退化生态系统
采取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退化的山地生 态系统,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03
垂直地带性的形成机制
长白山垂直地带性
哪座山位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暖温带地区?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 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
• 就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 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较低。
天 山 北 坡 夏 季 牧 场 分 布 于 森 林 带 之 上
天山垂直地带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北坡 4000 3500 3000 2500
汽气 易温 凝降 结低
水
高水 度汽 减含 少量
随
案例一:下图是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其中位于北半球暖温带的是 ()
D
案例二: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P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则该地位于(D) A.欧洲西部沿海
B.美国西部沿海
C.非洲西南沿海
D.南美西南沿海
地中海气候
(2)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带影响,则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火山
B.断块山
山
D.向斜山
C.背斜
(2)该山麓的人工植被带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B )
A.棉花、花生 B.可可、油棕 花 D.亚麻、葡萄
C.茶叶、棉
• 形成基础:热量 • 形成原因:太阳辐射、气温、降水 • 典型地区:中低纬高山地区 • 表现形式(分布规律):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由基带向山顶垂直更替
长白山垂直地带性
山体所在纬度影响自然带谱复杂程度
影响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的因素:
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纬度越高,海拔越低
&
低 纬 度 海 拔 高
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带是热带雨林带
西 藏 旅 游 对 比 图
随海拔的高度增加而发生。。。
太阳直 紫外线 气温 接辐射
气压
高中地理-山地垂直地带性
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 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A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 ,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例1:(2009年高考地理海南卷) 图2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 为500 mm。图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 10~12题。
10.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 C.地形 D.洋流
11.图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7.途经甲、乙、 丙和丁四地,遭 遇不同的自然灾 害。其中受到高 山冰雪冻害威胁 乙 地。 的是______
58.在图上甲、 乙、丙、丁四地 区中,垂直地域 分异最明显的是 乙 地。 ______
荒漠
草原
森林
背风坡
迎风坡
阴坡
阳坡
对于干旱区的 山地而言,基 带的降水量较 少并由此向上 增加,故森林 带开始出现的 下限高度较湿 润地区的山地 高。在此基础 上,森林带以 上的各带谱开 始出现的下限 高度也相应地 比湿润地区的 山地要来得高
垂直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似性
“三度”
纬度
低
绝对高度
高
人类活动
少
相对高度
大
同一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分布 ①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②坡向:阳坡高,阴坡低。
雪线高度(气温、降水) ①纬度:纬度低,雪线偏高;纬度高,雪线偏低。 ②坡向:阳坡雪线偏高,阴坡雪线偏低; 迎风坡雪线偏低,背风坡雪线偏高。 如果既是迎风坡又是阳坡,雪线往往偏低
垂直地带性
7“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 ) B A.差异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区域性 8.我国缺少而南美洲有的陆地自然带是 ( ) A A.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冰原带、苔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混交林带 D.热带季雨林带、温带荒漠带 9.下述的地理环境中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的 是 (D ) A.青藏高原的高山植物区 B.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C.秦淮以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澳大利亚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带的半 环状分布
高山草甸带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疏林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基带
纬度地带性
通过观察山地由基带到山顶垂直带谱变化和 从赤道到两极自然带变化。
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与 山体基带所在纬度(该地)向极地(较高纬度) 地区出现的水平地带性变化规律相似
结论 :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自然带分 布越复杂,垂直带谱越完整.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 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陆分布
荒漠中的绿洲、四 水分条件变化、 川盆地的紫色土 岩性改变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 漠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 沿海岸狭长延伸 地形起伏 地形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 叶林带,大陆西岸 分布纬度高,大陆 东岸分布纬度低
洋流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关系
1、非地带性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使地带性分布规 律变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 2、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非地带性的 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
高考地理常考的垂直地带性问题
高考地理常考的垂直地带性问题垂直地带性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垂直地带性的基本规律,很简单,就8条,常握这8条,所有的相关题目都可以拿下了。
闲言碎语不要讲,直奔主题里格啷1.概念定律:垂直地带性是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规律,自然带随高度更替,沿高度延伸。
如下图,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变化,基本沿等高线延伸。
2.因素定律:纬度地带性的基础因素是热量,经度地带性的基础因素是水分,而垂直地带性的这种带谱变化影响因素是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热量随高度变化好理解,随高度升高而递减。
降水随高度变化略微麻烦些,如果山足够高,降水是随高度先递增后递减的。
先递增的原因是随高度增加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后递减的原因是前面把空气里的水汽都挤出来了,即使再降温,里面的水汽也不多了。
放到邯郸来说,如果是摩天岭这座相对高度1800米的山,降水应该是这样先增后减的,如果是鸡毛山这样10来米的山,那可能就增都不增,更别提后面的降了。
正是因为热量和水分随高度都在发生变化,也就引起了自然带的变化。
如下题: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4.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A.大致相等 B.北坡较多C.南坡较多 D.难以判断5.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A.南坡3500米B.南坡2000米C.北坡3500米D.北坡2000米6.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A.南岭 B.秦岭C.阴山山脉 D.天山山脉答案是BDD,不再解析,放张图帮助大家理解下。
上面这个题是天山哦,天山是最经常被考的一座山,所以一定要记住天山的自然带的分布图,下图就是: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北坡2000米左右降水多对天山自然带的影响,在这个位置突然出现了一个山地针叶林带,林带的上下前后都是草原。
降水多少的主要影响就是这样,降水多,长树;少,长灌木;再少,长草;再再少,草也不长了,成了荒漠。
影响水分的因素除了降水,还有蒸发,降水多,水分充足,蒸发弱,也可以水分充足一些,尤其是降水少的地区,蒸发对水分的影响更大。
【学法指导】专题--地带性分异规律最全总结
【学法指导】专题--地带性分异规律最全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规律)是高考频率比较高的知识点之一......正如上图中的知识框架所示,分异规律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但从近几年高考考查角度来看:综合性很强,尺度越来越小。
考查方向1: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来看,非地带性综合性更强,考查频率高。
考查方向2:垂直地带比水平地带性综合性更强,考查频率高。
垂直地带性主要规律总结一、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成因二、垂直地带性分异主要规律1、相似规律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谱,与从当地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
应用:以带谱推断某处自然带类型依据带谱与当地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一致规律,可推断某一自然带名称。
2、基带规律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见下图)应用:以基带判定温度带、气候类型可依据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通过基带自然带确定该地温度带、气候类型,进而判断该山地所属位置,甚至山体名称。
如基带为常绿阔叶林,说明位于亚热带地区。
3、带谱数量规律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纬度、海拔、相对高度4、高度规律(含林线高度)影响因素有三个: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分布海拔高,纬度高,分布海拔低;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③降水:温带地区南北走向的山,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高,迎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如下图)。
应用: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差异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5、坡向规律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应用1: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
由此也可判断南北半球。
如下图甲所示。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图乙所示。
【高考专题】高考常考的自然地理的垂直地带性问题
【高考专题】高考常考的自然地理的垂直地带性问题1.概念定律:垂直地带性是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规律,自然带随高度更替,沿高度延伸。
如下图,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变化,基本沿等高线延伸。
2.因素定律:纬度地带性的基础因素是热量,经度地带性的基础因素是水分,而垂直地带性的这种带谱变化影响因素是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热量随高度变化好理解,随高度升高而递减。
降水随高度变化略微麻烦些,如果山足够高,降水是随高度先递增后递减的。
先递增的原因是随高度增加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后递减的原因是前面把空气里的水汽都挤出来了,即使再降温,里面的水汽也不多了。
放到邯郸来说,如果是摩天岭这座相对高度1800米的山,降水应该是这样先增后减的,如果是鸡毛山这样10来米的山,那可能就增都不增,更别提后面的降了。
正是因为热量和水分随高度都在发生变化,也就引起了自然带的变化。
如下题: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4.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A.大致相等B.北坡较多C.南坡较多D.难以判断5.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A.南坡3500米B.南坡2000米C.北坡3500米D.北坡2000米6.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A.南岭 B.秦岭C.阴山山脉D.天山山脉答案是BDD,不再解析,放张图帮助大家理解下上面这个题是天山哦,天山是最经常被考的一座山,所以一定要记住天山的自然带的分布图,下图就是: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北坡2000米左右降水多对天山自然带的影响,在这个位置突然出现了一个山地针叶林带,林带的上下前后都是草原。
降水多少的主要影响就是这样,降水多,长树;少,长灌木;再少,长草;再再少,草也不长了,成了荒漠。
影响水分的因素除了降水,还有蒸发,降水多,水分充足,蒸发弱,也可以水分充足一些,尤其是降水少的地区,蒸发对水分的影响更大。
我国北方的山地北坡受太阳照射少,蒸发弱,水分条件更好,如下面这道高考题。
影响垂直地带性的因素
影响垂直地带性的因素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带性或高度带性。
形成垂直带的基本条件是构造隆起的山体,而其直接原因是热量随高度的迅速降低(每千米下降-6℃)。
只要山体有足够的高度,自下而上便可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带。
那么影响垂直地带性的因素有哪些呢?一: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
垂直带性分异是山地特有的地域分异现象。
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地带性分异的两个前提。
足够高的海拔使垂直地带性分异得以充分表现。
足够大的相对高度差则使垂直带性的分异产物—山地垂直带普更完备和复杂。
当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时,通常只要有足够的相对高度(一般500米),山地就会出现垂直带的分异。
如:海拔1867m 的海南岛五指山,土壤垂直带普由5个土壤带组成,而喜马拉雅山系中的许多山脉土壤垂直带普之完整为世界所罕见。
二:气温、湿度及降水。
气温通常随山地高度增加而降低,降水与空气湿度在一定高度一下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受温度、水分条件制约的植被、土壤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自下而上组合排列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
在青藏高原南缘的中喜马拉雅山脉南翼,从低到高有如下各垂直自然带:低山季雨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暗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高山草甸带-亚冰雪带-冰雪带。
三:与海洋的距离(湿润与干旱地区)距海洋的远近不仅影响水热条件,而且还影响带普的性质,除极地和高纬区山地外,均有海洋性带普与大陆性带普之分。
海洋性带普如:马来西亚的基那卢巴山,基带为热带雨林、季雨林,自海拔600~3700m,分别发育山地雨林、季雨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山地苔藓林带,热带亚高山矮林带。
大陆性垂直带如:阿尔金山脉北坡也只有山地荒漠、山地荒漠草原、高寒草原或高寒草甸带。
干旱区山地在气温垂直递减和降水量随高度增加的规律作用下,往往必须在比同纬度湿润山地更高处才适宜森林上生长的水热条件,因此干旱区的山地森林分布界线总是高于同纬度湿润山地。
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影响雪线高度的影响
气温 降水 气温高,雪线高 气温低,雪线低 降水多,雪线低 降水少,雪线高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水热组合
球的北坡)分布的海拔较高。
2.坡向:同一自然带,向阳坡(北半球的南坡,南半
02
分布的海拔较高,反之相反。
1.山体所处的纬度:纬度低,同一高度上热量条件好,
01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温带荒漠带
高纬度地区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形成:
”
你知道吗: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大致北纬27度)按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应是什么?
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关系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
若在同一纬度的山,海拔越高,垂直带 谱越丰富 山地基带与当地水平的自然带一致 纬度越高,山地的垂直带谱越 简单, 纬度越低,垂直带谱也复杂。 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更替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同一座山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垂直带谱也不 同,相对高度越高,垂直带谱越复杂。
小结: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水热组合
高
低
高
低
低
大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
随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 水热 状况差异 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
形成基础:水热状况形成原因:从山麓到源自顶的 水热 状况随着高度的 增加而变化
垂直带谱:最下面的为 基带
典型地区:低纬度、海拔较高的山地, 垂直带谱更完整。
影响同一垂直带分布高度的因素:
2)、 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更替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故纬度愈____,海拔愈_____,垂直自然带谱数量越多;相对高度越_____则垂直自然带谱数量越多。
高中地理综合题题型——山地垂直地带性类
26高中地理综合题题型——山地垂直地带性类一、综合题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横断山区由南北走向的7条山脉、6条大江构成了高山深谷相间分布的地貌,多地分布着干热河谷。
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特点一般是接近山谷的地区适合高大乔木生长,往山上则逐渐变化为灌木再到草甸。
但是在金沙江(28°15'N)西岸海拔2100—4100米处出现了植被(灌丛及针叶林带、暗针叶林带、灌丛带)逆向分布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干热河谷倒置的植被垂直地带性。
材料二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处亚热带,但盛产热带水果,且品质优良。
下图为金沙江流域图和干热河谷景观图。
(1)绘制金沙江西岸倒置的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图,并说出该地倒置的植被垂直地带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6分)(2)分析该地区热带水果品质优良的气候条件。
(4分)参考答案:(1)(纵坐标轴名称及单位正确、纵坐标刻度值正确、三个植被带正确,4分)主要原因:地处西南季风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
(2分)(2)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增温),河谷热量不易散失,积(气)温高,热量充足;年日照时数长,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多晴天,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降水少,干燥度大,不利于害虫的成活,病虫害少。
(任答2点即可,4分)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横断山最为典型的地貌特征,就是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平行相间。
我国的干热河谷就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金沙江、怒江、澜沧江、雅磬江、岷江等干流及其支流河谷的部分地段(左图)。
一般而言,在并不缺少降水的湿润地区,山地的垂直地带性是森林在下面,灌丛和草地在上面。
在横断山区干热河谷中常见的景象是森林生长在河谷顶部或山腰上,谷底是灌丛和荒漠草地,地理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
右图为金沙江(北纬28°15')两岸的植被垂直分布。
(1)横断山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是干热河谷造就的奇特景观。
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总结
……………………………………………………………最新资料推荐…………………………………………………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总结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更替方向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地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水热状况(水分、热量)由山麓到山顶的垂直更替高大的山地【注】①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②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从山麓到山顶的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
【专题1】山麓自然带(基带)的确定: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带一致。
【专题2】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与山地所在纬度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
(或者说,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具有相似性。
)【专题3】垂直自然带谱数目的影响因素:1.山体的海拔高度;2.山体所处的纬度;3.山体的相对高度(从山麓到山顶)。
一般海拔越高,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的数目越多,完整程度越好。
【专题4】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1.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
2.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一般来说,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坡,因为阳坡热量条件优于阴坡。
【注】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但判断该类题目时往往以热量作为主要依据,一般地,自然带分布高的坡为阳坡。
【专题5】雪线的分布高度1.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
2.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①—雪线高度②—气温③—降水量(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3)坡度:坡度越小,越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低;而陡坡积雪易下滑,雪线越高。
【注】①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并不在赤道而是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
②雪线高度同样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但常以降水为主要依据,因此,雪线低的坡往往确立为迎风坡。
山地垂直性地带分异规律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必修1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授课内容: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课标解读“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是“运用、分析”,要求学生达到知识的应用水平。
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最后一节内容,它的作用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
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
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学情分析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并且学生初中已经学过气温、降水与海拔的关系,有助于对本节课的理解。
本节课以问题导向型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通过观察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图,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乞力马扎罗山垂直地域分异图,总结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阳坡自然带比阴坡多、分布高度高;迎风坡雪线低于背风坡。
2.通过观察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总结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对比两幅垂直地域分异图,总结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谱数目越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地里,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地理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难点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方法与媒体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讨论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教学媒体PPT、黑板。
教学过程环节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导入图中的这座山是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素有“非洲屋脊之称”,是非洲最高大的山脉。
自然带之山地垂直地带性DOC 文档
补偿练习:自然带之山地垂直地带性A.基础知识自然带分布高低与水热条件关系密切,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和坡向。
如下:受纬度影响,同一自然带在高纬分布低,低纬地区分布高,低纬地区热量充足,有利于植被的生长,能分布到更高的海拔,如上面专题4图片。
第二,受坡向影响,从光照角度看分阳坡阴坡,从降水角度来看,分迎风坡背风坡。
阳坡与阴坡热带地区阳坡与阴坡差异较小,实际分析时较少考虑,称为热量盈余区,温带寒带地区暂称为热量非盈余区.,区分阴阳坡就显得极为重要.热带地区,热量盈余区南北坡热量差异不大,引起自然带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水份。
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以南附近,热量充足,南坡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条件优于北坡,相同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南坡高于北坡。
因此我们发现自然带高低受水热条件影响,但两者有主次之分。
特点:(1)由山脚到山顶,水热条件逐渐变差,植被也越来越稀疏。
(2)迎风坡降水多,植被更加繁茂。
(3)南坡光照充足,植被更加繁茂。
(4)总体来说,迎风坡、南坡的水热条件更好,因此自然带(植被)的分布更高,可以在更高的海拔生存。
温带寒带地区,暂称为热量非盈余区. 一般来说,东西走向的山脉分为南坡和北坡,回归线外的--阳坡接收太阳辐射量多,气温较高,自然带分布高;阴坡接收太阳辐射量少,气温低,自然带分布低。
阿尔卑斯山,处于热量非盈余区,南坡为阳坡,气温高,同一自然带分布高,而北坡为阴坡且为迎风坡降水多,气候冷湿因而自然带普照遍较低。
天山,北坡为阴坡气温低,又为迎风坡降水多,从而气候冷湿自然带低,而且还出现了针叶林。
针叶林一般生长在冷湿的环境中。
阴山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也为阳坡,但是迎风坡的影响大于阳坡,从而自然带较北坡低并且也见到了喜冷湿的针叶林。
秦岭的南坡既是阳坡同时又是夏季风的迎风坡,但是阳坡的影响大于迎风坡,从而同一自然带分布南坡比北坡高。
热量非盈余区山区,降水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下,随着海拔的进一步升高,气温降低,当地热量条件就会接近某种植物生长的下限,由于气温降低,蒸发减弱,降水较多的迎风坡就会在某个高度,首先出现土壤中水分含量过多,土壤温度下降,土壤缺氧,影响某类植物生长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通过自然带数量判断山地所在纬 度和相对高度。 原理:山地所在纬度越低、相对 高度越大,自然带数量越多。 4、通过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山地的分 布高度确定山地的纬度分布。 原理:同一自然带,山地所在的纬 度越高,其分布的海拔越低。
利用4分钟时间做资料P57 相关运用3(1)-(3)小题
相关运用 3 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 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问题。
3号展示、1号点评
请同学们结合地图册图2-3-10 探究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的一 般思路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思路:
1、通过同一自然带在山地南坡和北坡 分布的高低判断南北半球,如果该自然 带在山地南坡比北坡高,则表明位于北 半球。
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雪线的分析。
2、通过基带名称确定山地所在热量带 或气候区。
易错点:重点注意南北半球、阳坡与阴 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判读,不能混淆! 答题技巧:1、在答题时注意条理的梳 理与表述的准确性。2、有效地从图示 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注意 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相结合, 充分利用图例等信息,灵活解题 。
1、画出甲处的风向
2、写出A-E代表的气候类型
3、写出自然带①②③④⑤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 因素;写出自然带⑤⑥⑦⑧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 响因素。
第五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课时
考点11 垂直地带性
主备:张佳龙
辅备:马胜时 尹俊泽
多给出山地垂直带谱(重难点), 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或者给出 典型区域示意图或气候资料图,考 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重点)。如 2012年天津文综卷10-11题、浙江 文综卷第7题。
结合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世界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注意重点关注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中常见规律和原 理,并能够结合典型地区如喜马拉 雅山、阿尔卑斯山、乞力马扎罗山 等进行分析,尤其注意变式图的解 读。
识图记忆:
参照地图册P32图2-3-10记 忆导读内容里的三个问题
写出地图册P32图2-3-10记忆 导读内容里的三个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