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蝈蝈与蛐蛐夜》教案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采用先学后教的洋思模式。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本课教学要点:学习诗歌《蝈蝈与蛐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三、展示学习目标:1.在诵读中感受自然的美。
2.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并尝试写简单的诗。
3.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
四、自学指导:1、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2、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3、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
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五、合作展示:1、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2、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
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3、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
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六、当堂训练:1、熟读成诵。
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一七、提升小结:这首诗通过对盛夏“蝈蝈的音乐”和冬天“蛐蛐儿的歌”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盛夏——蝈蝈的乐音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严冬——蛐蛐的歌儿第二课时本课教学要点:学习诗歌《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外国诗两首教案设计(优秀8篇)
外国诗两首教案设计(优秀8篇)《外国诗两首》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领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了解诗歌用语同散文的区别。
蝈蝈与蛐蛐济慈(英国)教学要点: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诗歌联想的特点。
教学进程:一、引入新课1、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区别。
今天我们要学习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感受一下外国作家笔下的大自然的美好。
2、朗读课文。
(根据前面学过的读诗的方法,请同学们在读诗之前先给诗歌划上节奏和重音,然后自由朗读,注意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二、解题1、请一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济慈。
2、请说一说你对“蝈蝈与蛐蛐”这个题目的理解。
3、诗人写这两种小动物是为了给我们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吗?(回忆《绿色蝈蝈》)明确面对大自然,诗人有唱不完的歌。
济慈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三、体会诗人的情感1、朗读全诗。
划出的重音处要强调一下。
2、将你认为最能体现出诗人情感的地方作上记号,并且在旁边写上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3、抽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4、小结: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喜悦之情,在朗读时要读出高兴的语气和赞叹四、分析诗歌构图的特点1、提问诗人是怎样描写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的?又是怎样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如何理解“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句诗的含义?分析这道思考题意在引导学生注意在朗读中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了解作者的夜叶赛宁(俄罗斯)教学要点: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认识诗人的写景技巧、比较两首诗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教学进程:一、引入新课1、朗读诗歌。
回忆以前学过的写夜的诗歌。
提问人们对夜的认识是怎样的?2、关于叶赛宁。
二、体会诗人的情感1、问题:诗人在《夜》中主要想表达一些什么思想呢?(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补充。
)明确《夜》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全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蝈蝈与蛐蛐夜》的教案
《蝈蝈与蛐蛐夜》的教案《蝈蝈与蛐蛐夜》的教案「篇一」知识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2、写景诗的特点能力目标:分析写景诗的意境教育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四、整体把握;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问题研究: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六、课后练习一: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首:《夜》一、作者简介: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第一节:写夜的静谧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三、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四、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五、当堂做完《目标检测》教学课后记:这首诗意境非常美,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从中体会诗歌的美,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试验着写一首小诗。
如《月光下的校园》、《静静的公园》等。
《蝈蝈与蛐蛐夜》的教案「篇二」叫化子济慈教学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九年级语文上册《蝈蝈与蛐蛐》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在诗歌鉴赏方面仍有待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有较强的感知能力,但往往缺乏将这种感知转化为文字表达的能力。因此,在进行《蝈蝈与蛐蛐》这首诗歌的教学时,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诗歌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不同,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提问:“为什么诗人会选择蝈蝈和蛐蛐作为诗歌的主题?它们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思考。
3.展示蝈蝈和蛐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两种小生物,为接下来的诗歌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500字
1.诗人简介:介绍诗人的人生经历、创作特点,使学生了解诗人的背景,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
5.课堂反馈:
-学生在课后对课堂所学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诗歌鉴赏和创作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要求:以书面形式提交,不少于200字。
九年级语文上册《蝈蝈与蛐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蝈蝈与蛐蛐》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的一首诗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诗歌中出现的生词、成语、典故,如“轻歌曼舞”、“低吟浅唱”等,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2.了解诗人的背景和创作特点,掌握《蝈蝈与蛐蛐》的文学地位及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诗歌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一首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诗歌。
3.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给予针对性指导。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隐喻等知日常生活中关注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采用先学后教的洋思模式。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本课教学要点:学习诗歌《蝈蝈与蛐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
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
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
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
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
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
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
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
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展示学习目标:1.在诵读中感受自然的美。
2.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并尝试写简单的诗。
3.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
四、自学指导:1、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2、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3、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
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五、合作展示:1、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2、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
九(上)4《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 夜》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教学设计与说课稿一、《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能力目标】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教育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四、整体把握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问题研究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六、课后练习一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七、知识概述《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
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交织而成的“大地的诗歌”,是那样富有生机,那样充满“喜悦”。
八、重点知识介绍《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
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歌颂大自然美如诗歌,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
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
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来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
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
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
《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
《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下文是我为您细心整理的《《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您浏览的《《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正文如下:《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3、观赏和宠爱大自然,培育生活的趣味。
【重点难点】如何观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1、指名朗读这首诗。
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引导同学阅读注释①,老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
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
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
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托付两名疼惜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
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连续学习外科。
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
他的诗诗中有画,颜色感和立体感都很强。
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自然接受力”的思想。
他曾说,他可以深化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惋惜正值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3、同学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留意处理朗读语调,留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把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秀丽。
盛夏──蝈蝈的乐音大地的诗歌布满生气严冬──蛐蛐的歌儿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诗人制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当给人以劝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
蝈蝈和蛐蛐布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采用先学后教的洋思模式。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本课教学要点:学习诗歌《蝈蝈与蛐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
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
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
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
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
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
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
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
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展示学习目标:1.在诵读中感受自然的美。
2.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并尝试写简单的诗。
3.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
四、自学指导:1、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2、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3、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
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五、合作展示:1、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2、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教学方案设计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教学方案设计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思绪随之蔓延。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两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蝈蝈与蛐蛐》和《夜》。
这两首诗分别来自英国诗人济慈和俄国诗人普希金,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生机。
一、教学目标1.了解济慈和普希金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分析《蝈蝈与蛐蛐》和《夜》中的意象和情感。
3.探讨两首诗所表达的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想。
4.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分析两首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难点:探讨诗歌中的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想。
三、教学步骤1.导入(1)简要介绍济慈和普希金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思考:为什么济慈将诗歌命名为《蝈蝈与蛐蛐》,普希金则命名为《夜》?2.分析《蝈蝈与蛐蛐》(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如蝈蝈、蛐蛐、草地、月光等。
(2)讨论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喜悦、宁静、哀愁等。
(3)探讨诗歌中的自然主义思想,如何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3.分析《夜》(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如夜幕、月光、星星、寂静等。
(2)讨论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孤独、思念、宁静等。
(3)探讨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思想,如何体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对比分析(1)引导学生对比两首诗中的意象、情感和思想。
(2)讨论两首诗的异同,如《蝈蝈与蛐蛐》中的自然主义与《夜》中的浪漫主义。
(2)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济慈和普希金的其他作品,如《夜莺颂》、《致云雀》等。
四、作业设计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蝈蝈与蛐蛐》和《夜》两首诗歌,让学生领略了济慈和普希金的诗歌魅力,提高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细节,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
同时,也要注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济慈和普希金的诗歌创作,分析了《蝈蝈与蛐蛐》和《夜》中的意象、情感和思想。
《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
《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1、指名朗读这首诗。
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
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
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
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
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
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
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
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
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严冬──蛐蛐的歌儿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4《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4《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蝈蝈与蛐蛐》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蝈蝈与蛐蛐这两种昆虫的生活习性,通过对比表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
此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并通过对蝈蝈与蛐蛐的描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对于课文的分析能力逐渐增强。
然而,对于一些较为细腻的描绘和深层次的情感表达,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结构,品味课文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分析课文的结构,品味课文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相关图片等。
2.媒体资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频、视频等资源。
3.教学用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蝈蝈与蛐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昆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生字词竞赛,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蝈蝈与蛐蛐的教案(精选6篇)
蝈蝈与蛐蛐的教案(精选6篇)蝈蝈与蛐蛐的教案1一、教学设想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对本诗歌的教学我旨在探索用诗歌的方式解读诗歌。
所以,在反复阅读诗歌的基础上抓以下五个点来构建课堂教学:1、从“蝈蝈的乐音”与“蛐蛐的歌儿”入手,把握诗歌语言的诗意特点,并由此引出诗歌的主旨:大自然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2、阅读诗歌中“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两个句子变化,把握诗歌行文的特点。
3、抓住夏天“蝈蝈乐音”中的“喜悦”与冬天“蛐蛐歌儿”中的“温暖”体会诗歌词语的凝练和诗意的美。
4、从诗歌的形式出发,溯源“十四行”格律诗,了解英国“十四行”格律诗的特点。
5、回归内容,提问由“蝈蝈”与“蛐蛐”你联想到什么?体会:诗歌,是诗人的隐喻;诗歌,会留下诗人的影子。
“蝈蝈”与“蛐蛐”就是诗人的化身。
二、教学目的(一)通过诗歌的词语、意象、诗句解密诗歌。
(二)重点把握“蝈蝈”与“蛐蛐”两个意象,从中体会诗人的“喜悦”与“温暖”。
(三)通过阅读与观察,发现“十四行”诗的结构特点。
(四)通过联想,理解“蝈蝈”与“蛐蛐”就是诗人的化身。
三、教学过程(一)热课。
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调试话筒,播放音乐。
)导入:同学们刚才听到的音乐是瑞士著名的音乐团队班得瑞的《森林狂想曲》,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从刚才的音乐中抽出了一种声音,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放蝈蝈的鸣叫。
)请你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夏日里蝈蝈的叫声。
用“叫声”不好,换一个优美的词语?“歌唱”。
“听到夏日里蝈蝈在歌唱。
”其实,我们在七年级上册学过一篇有关蝈蝈的__,大家还有印象吗?法布尔的《绿色蝈蝈》,我们来看看法布尔是怎么描写蝈蝈的叫声:“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法布尔把蝈蝈的叫声比作“歌声和乐段”,那么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诗歌中把蝈蝈与蛐蛐的叫声描写成什么?“蝈蝈的乐音”、“蛐蛐的歌儿”请大家从诗歌中划出来。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外国诗两首
4.《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超超级精品教学课件详细配套教案蝈蝈与蛐蛐夜比较阅读课堂总结拓展延伸作业找找看:哪首是田园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春望》《过故人庄》中国田园诗的特点:1、标举隐逸2、寄情山水3、歌咏田园生活歌唱自然,赞美自然——诗歌的永恒主题。
田园诗蝈蝈与蛐蛐(英)济慈教学目标: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感觉诗人对大自然的爱作者简介约翰•济慈(1795——189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生活贫困,自幼喜爱文学。
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的著名诗篇有《夜莺颂》、《秋颂》等。
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对世人具有极大的影响。
积累下列字音昏晕.( yūn )树篱.( lí)栖.息( qī)草茸.茸( róng )喧.响( xuān )撒.下( sǎ)微漾.(yàng )沉浸.( jìn )积累下列词语沉醉:指大醉;多用于比喻,有“痴迷”、“迷恋”、“沉浸”之意思。
如:沉醉于节日的欢乐中。
栖息:①止息;歇宿:一群归鸦,栖息在林间。
②指隐居:栖息烟霞。
喧响:1.发出喧闹的声音;2.喧闹声。
听读课文,思考:全诗描写了哪两种昆虫的鸣唱,勾勒了哪两幅小景?这首诗的构思有什么特点?研习诗歌内容一、全诗描写了哪两种昆虫的鸣唱?勾勒了哪两幅小景?这首诗的构思有什么特点?解析:两种昆虫:蝈蝈和蛐蛐两幅小景:(夏)蝈蝈的乐音(冬)蛐蛐的歌儿诗歌构思:构思巧妙,短小精致又十分大气(解析: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
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
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
九年级语文《蝈蝈与蛐蛐夜》教案-文档资料
九年级语文《蝈蝈与蛐蛐夜》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3.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
学习方法1.诵读法: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下列字词。
虔(qián)信颤(chàn)抖镶嵌(qiàn)深邃(suì)晨曦(xī)河畔(pàn)瞰(kàn)望黝(yǒu)黑2.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济慈、叶塞宁的资料。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年—1821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
自糼喜爱文学。
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和蛐蛐》,从此崭露头角。
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夜莺颂》《秋颂》《忧郁颂》《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和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
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
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大的影响。
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
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叶塞宁(1895~1925)原苏联诗人。
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
他五岁开始阅读,八九岁就能写诗。
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
1912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
他的诗早期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蝈蝈与蛐蛐夜》教案学习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
学习方法
1.诵读法: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下列字词。
虔(qi a n)信颤(ch a n)抖镶嵌(qi a n)深邃(su i)晨曦(x i)河畔(p a 口)瞰(k a n)望黝(y o u)黑
2.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济慈、叶塞宁的资料。
约翰•济慈(John • Keats, 1795年一1821年),英国
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
自糼喜爱文学。
1817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和蛐蛐》,从此崭露头角。
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夜莺颂》《秋颂》《忧郁颂》《白天逝去了》等。
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和进
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
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
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 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大的影响。
诗人25 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
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叶塞宁(1895〜1925)原苏联诗人。
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
他五岁开始阅读,八九岁就能写诗。
1904〜1912
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
1912 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
他的诗早期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
十月革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应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
他的抒情情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的景色。
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3.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4.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下来,相互交流。
二、学习研讨(一)导入。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赏过了雪,听过了雨,看过了星星,今天让我们来一个垄上行,到田园中去走一走。
(复习田园诗的知识: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提示学生背诵《过故人庄》《归园田居》《饮酒》等田园诗。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 请一生介绍作者。
2. 范读。
其余学生听读,在课文里标记节奏、重音与情感。
交流朗读体验并进行片断范读。
3. 齐读。
4.提问,如果让你给诗歌添加一个副标题,你会怎么加?为什么?
(借此问,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
5.激发想象,感受画面。
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从这首诗歌里,你看到了怎样画面?用散文性的语言描述出业。
6.大自然的歌声还有哪些?(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感受大自然的生机。
)
如:蝉的叫声,蛙的叫声、树林的鸟叫声、风穿过树叶的声音、冰雪覆盖下的流水声、、、、、、
7.学生模仿课方吟诵一节诗: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三)指导自读《夜》。
小组合作学习法。
1. 小组合作配乐朗读。
(先自由练习,再配乐范读。
把握语调:轻柔舒缓,体会意境,静谧美丽。
)
2.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练习。
(1)诗歌抓住了夜的什么特点来写?明确:诗歌写出了夜静谧
美丽的特点。
(2)诗歌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明确:诗人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
在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3)比较本课两首诗在内容和手法上的异同。
明确:内容上,两首诗都在描写大自然,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一首重在表现大自然的生机,第二首重在表现大自然的静谧和美丽。
表现手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反复吟诵的表现形式形成回环复沓的旋律美。
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第一首是以静衬动,后一首是以动衬静。
三、学生小结学习感受。
教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