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手抄报资料-端午忆屈原【精选】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图片8张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图片8张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图片端午节句子一、沿河而居,珠水两岸的原居民把划龙舟当作一种探亲访友、祭祀先人、纪念屈原的民俗。
二、划龙舟,挂菖蒲,前途事业不用愁;喝黄酒,贴五毒,年年岁岁都有福;系百索,戴荷包,一生一世避邪毒;过端午,吃粽子,中华传统永长久。
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四、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五、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六、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七、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八、端午,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
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
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九、端午节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
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
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
十、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十一、如此悲壮的伟人,如此悲壮的事迹。
时过境迁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忘了这一切一切。
端午节手抄报屈原
端午节手抄报屈原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端午节手抄报屈原》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在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二十二项,其中"端午节"是唯一一个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这就说明了"端午节"文化的代表性。
做端午节手抄...中国在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二十二项,其中"端午节"是唯一一个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这就说明了"端午节"文化的代表性。
做端午节手抄报让你更了解端午节。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欣赏图一图二图三端午节手抄报资料1:端午节屈原的传说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2:屈原投江的故事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
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手抄报
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手抄报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手抄报屈原与端午节故事就在公无前221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不怀好意的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说其中的利害,可是楚怀王不但不听,而且还将屈原逐出郢都。
之后楚怀王按时赴会,果然不出屈原所料,他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的不得了,忧郁成疾,三年后便客死于秦国。
后来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就这样攻占了郢城。
而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国家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便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个个都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目的是为了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不被伤害。
之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就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今天是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去姥爷家吃午饭。
一开饭,姥姥就端上来一盆自己包的粽子。
我见后很高兴,急忙伸手拿了一个大的,剥开粽子叶就咬了一大口。
姥姥包的粽子里有蜜枣、花生和红枣,非常好吃。
这时,姥爷说:“先别忙着吃,谁能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呢?”我忽然想起了前几天看过一本关于端午节传说的书,于是我便脱口而出:“我知道!我知道!”。
原来,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春秋五霸”之首。
因为楚国的实力最强大,有雄兵百万,战马无数,战车千乘。
屈原就是楚国的一个大臣。
屈原给楚王献了许多有利的政策,昏庸的楚王都没有采纳。
有些大臣对楚王说:“大王,如果你听了屈原的话,楚国将毁在屈原的手里,连您都活不成了!”楚王便将屈原削职为民,逐出京城。
从此以后屈原便被流放在一个小村庄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屈原也老了。
在屈原晚年时,楚国被秦国灭亡了,屈原很伤心,便来到汨罗江边,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
关于端午节古诗词小报内容
关于端午节古诗词小报内容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端午节就有许多与之有关的古诗词。
这些诗词不仅记录了端午节的起源和传承,还抒发了人们对祖先的崇敬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端午节古诗词展开探讨,带您领略端午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屈原与端午节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被称为“楚辞之祖”。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天问”等诗篇,皆非常优美精妙。
端午节与屈原之间的联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屈原的境况屈原是生活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家与政治家,他出生于楚国郢(今湖北省江陵县)贵族家庭。
作为一个国士,屈原头脑聪慧、杰出优秀,是楚国的一位重要官员。
然而,他却因为一次政治斗争被贬到了远离家园的地方。
据传,屈原被贬到了长江流域的“汨罗江”,河水潺潺,景色宜人,却也让屈原凄苦落魄。
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常泪流满面,深陷孤独与绝望之中。
2.端午节的由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传说和流传至今的说法。
其中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古代巫师“楚”人白居易的故事。
相传,在饱受倭寇侵扰的古代,人们求助于巫师白居易,白居易之女驾龙舟为其助,成功降服了倭寇。
从此,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壮举,就把每年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
3.屈原的“投江”端午节与屈原之间的联系就在于,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78年,屈原的离奇死亡先纪录上,他在大年夜江上投水身亡。
屈原生前因为被贬谪而感到无望,又因为时代动荡,所以他的“离奇身亡”非常易于引起人们的怀想和猜测,也正因此,人们对屈原、端午节的传承与热爱,愈发深厚。
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古诗词这项文化,而古诗词对我们的视野和意识的启发,确实会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和更深刻的人生。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50字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50字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 端午节日期: 2023年6月16日 (农历五月初五)
- 背景起源: 用于纪念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 相关传统活动:
1. 龙舟竞渡: 在水上划龙舟比赛,象征祈求平安和丰收
2. 粽子制作与食用: 用粽叶包裹糯米等馅料做成的象征性食品
3. 赛百龙: 用彩绸制成的百米长龙,在节日游行庆祝
4. 贴香包: 用香、草药等制作的袋子,放置于室内驱邪辟邪
5. 吃菖蒲酒: 酒中放菖蒲叶,相信可驱邪、辟邪、祈福
- 地区特色:
1. 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各地举办龙舟赛、端午节庙会等活动
2. 粤港澳地区:香港、广州、澳门等地举办热闹的龙舟赛事
3. 云南地区:云南省的宣威市举办规模宏大的龙舟竞渡比赛
- 端午节的意义: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爱国精神、祈福和祝福的节日
- 符号象征及寓意:
1. 龙舟:象征屈原,寓意追求正义和勇敢
2. 粽子:象征屈原,寓意保佑平安和吉祥
3. 菖蒲酒:象征驱邪和祈福
4. 百龙:象征团结一致,寓意吉祥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希望通过这份手抄报内容资料能让更多人了解、传承和喜爱这个节日。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一、关于端午节的介绍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因为其与屈原有关,又叫作屈节、端阳等节日。
最初的端午节与我国古代的习惯有关,古人认为五月初五日是夏季开始的日子,因此要庆祝、纪念、防御等等。
后来又与屈原有关联,成为怀念屈原、纪念先贤、扶危济困、化解瘟疫的节日。
如今的端午节,已成为庆祝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加强国际友谊交流的重要节庆之一。
二、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有着许多传说。
其中最有名的是屈原的故事。
屈原生活在公元前340年时的楚国。
他有着卓越的才华和领导能力,曾经成为楚国的重要政治家,但是他的忠诚和守信让他成为了有些人的敌人。
在楚国的政治斗争和压迫下,他离开了王宫,流浪在外。
一天,他听到了楚国被侵略的消息,他深感忧虑,以致于去世。
屈原的死让人们非常悲痛,为了纪念他,人们每年的五月初五会烧火、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
还有一种传说比较多的是因为端午节恰逢高温酷暑,而蛇是冷血动物,所以会躲在草丛、树下等阴凉处,以免中暑,以点燃香火、挂菖蒲、闹龙舟等方式除恶驱邪,保佑家宅平安、稳定,防治疫病。
这些习俗大多有推拿、采药来自中医文化,也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与尊重。
三、端午节的习俗和意义端午节不仅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从新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开始了庆祝、祭祖、迎夏等系列活动。
比如:吃粽子、划龙舟、挂艾叶、挂香扇、游山玩水、清扫墓葬、穿五彩的彩带和果皮、用田螺缄和蟹钳、扼脖绳、饮料等装饰家门,并对家庭或亲朋好友进行拜访,亲笔写心灵鸡血等。
这些活动既难度也不易,比如吃粽子需要捏完后再蒸,至少需要半天以上的准备时间;划龙舟更是需要团队的合作,才能划得顺畅,领跑;清扫墓葬则要细心、有节制。
除了这些传统的文化习俗之外,端午节也有着现代化的表现和风俗。
比如今天的五一假期和情人节一样被很多人用作旅游时间,一些景点和旅游胜地也精心准备了热烈的节日庆祝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
同时,端午节也被一些人用作健康放松和锻炼的时候,比如划龙舟运动,也是一种对人体的健康锻炼。
四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四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1.四班级学校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传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立刻划船捞救,始终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合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予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渐渐进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四班级学校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端午节起源传奇相关人物:屈原与伍子胥端午节的其次个传奇,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士气昂扬,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毁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队入城灭吴。
”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四班级学校生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端午节别称1、粽子节:自古以来,吃货从来不会缺席,提到端午就想到粽子,因此也就有了这个直截了当的名字咯。
2、端阳节:午为“阳辰”,午月中的第一个午日,这一天时为仲夏,也是登高踏青的好天气,因此也有“端阳节”之称。
3、龙舟节:端午节也是上古时代,先人以龙舟竞渡的形式祭祀龙神的节日,****于部族的图腾祭祀。
4、正阳节:端午节从中国传入到越南以后,在越南,五月初五就称为“正阳节”。
5、屈原日:端午也是纪年屈原在这一天投江的日子,纪念屈原的爱国情怀,因此也有屈原日之称。
6、解粽节:这源自于端午的小游戏,端午食粽,粽叶长短各不相同,解下粽叶长者为胜,因此有“解粽节”之称。
7、夏节、五月节:这个名称就与端午的时节密切相关了,五月五日为仲夏之日,过后气温上升,因此得名。
8、重午节:古时以天干地支为纪年,端午节最初为干支历的五月五日,第五月即为“午”,双午为之“重”,因此端午节也称“重午节”。
9、端礼节:在湘南地区,五月五日,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挂上艾叶,驱除蚊虫,洗礼身心,古代因蚊虫而感染疟疾的几率非常高,而且难以医治,古人相信这样可以驱除疾病,安全度过夏季。
因此端午也称端礼。
10、五黄节:古时,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以外,还有食五黄的传统,即: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黄酒。
因端午一天,阳气至盛,天气闷热,气血不畅,因此食五黄调顺理气,健脾润肺,让心脉畅通。
11、龙日节:龙日节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称呼,与龙舟有关,最开始端午节是源于吴越部族纪念龙神的日子,龙是吴越的部族图腾,而仲夏五月五日,既是苍龙飞天的时节,苍龙主火,次日阳气鼎盛,因此也被称为龙日节。
12、沐兰节:端午时为仲夏,也是热病高发的一个季节,而端午也是一味中草药,沐浴可去湿除热驱邪13、浴兰节:民间有用端午草沐浴的风俗,因此端午又称“浴兰节”。
14、菖蒲节: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因为民间风俗,菖蒲被认为有驱邪镇宅的作用,古时端午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挂上菖蒲,以求福泽平安。
端午节的传说手抄报图片文字
端午节的传说手抄报图片文字端午节的传说手抄报图片加文字资料等端午盼端午,享端午品端午,粽子美味填饱肚。
迎端午闹端午,祝你快乐不胜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的传说手抄报图片加文字资料,欢迎大家阅读转发!端午节的传说手抄报图片端午节关于屈原的传说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芈(mǐ)姓屈氏,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屈原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
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
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楚怀王被囚死于秦国。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mì)罗江自杀。
老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
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
端午的意义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纪念伍子胥的忌辰(因吴王夫差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於五月初五投入大江);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敬仰其诗其人,在五月初五诗人节与屈原合并举行纪念)。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文字资料
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文字资料202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文字资料1、吃粽子粽子最初是用来祭祀的,为了让江中的鱼儿不吃楚国屈原大夫的身体,所以将粽子投入水中,后来便渐渐成为端午的一种传统食物。
2、赛龙舟赛龙舟现在不仅是一种民间习俗活动,也是一种正式的体育竞技项目,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长江流域都很流行。
3、点雄黄酒将雄黄浸泡在酒中,然后将雄黄酒点在人的额头、耳朵、鼻子、手心等地,期望远离毒虫,消灾防病。
4、佩戴香囊端午节来临之际,给小孩子佩戴香囊或者荷包,寄托辟邪、远离瘟疫的意思,另外是一种很好的点缀装饰物。
5、挂艾草端午的时候,人们喜欢把艾草挂在大门的两侧,寓意消除疾病、驱除晦气、招福,让家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好运气。
6、系五彩绳。
古代认为五彩色是吉祥色,所以在端午节用五彩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或者颈子上,寓意消灾躲难、远离疾病、平安长寿。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身体。
为了寄托哀思,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端午吃粽子有什么寓意呢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粽”字本作“糵”,芦叶裹米也。
从米,葼声。
西汉把粽子做为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枭羹”。
《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
以恶鸟,故食之”。
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
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过端午忆屈原手抄报内容
过端午忆屈原手抄报内容端午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其来源于: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
这一传统延续至今,今天我们纪念屈原,既是对爱国诗人的绚怀,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
下面小编整理《过端午忆屈原》为主题手抄报供大家参考学习。
过端午忆屈原手抄报怎么画实例分解步骤1、第一步2、第二步3、第三步4、第四步5、第五步(作文吧手抄报原创,未授权请勿转载)过端午忆屈原手抄报内容怎么写端午节屈原故事简介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个贤臣叫屈原,他原是楚怀王的手下,后来失去重用,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屈原看着自己的祖国遭受侵略,痛心疾首,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楚国百姓得知后,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也有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这一习俗传承至今,就变成了端午当天吃粽子的习惯。
纪念屈原的诗词端午三首宋·赵蕃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食角黍怀江陵》宋·项安世经年不食三闾饵,一日相逢似故人。
旋剥青菰香满手,试餐黄颗软粘唇。
蔗浆下箸甘无敌,昌本浮杯小作巡。
正是乡人行乐处,画旗鼍鼓隘江津。
端午日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纪念屈原的诗词楹联唐·杜甫:祠南夕望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缅怀屈原的爱国精神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缅怀屈原的爱国精神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缅怀屈原的爱国精神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缅怀屈原的爱国精神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
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你轻轻地哀叹,眼角间流下难以掩饰的泪水,一滴滴那么晶莹,发出多么柔弱的泪光,苍白的脸色中,勾住过往,遥望蓝天长长地哀叹一声,无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诗歌,歌声响彻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义。
悲哀的声音中,表达了你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你怀才不遇的无奈心情;表达了你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哀怜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声,可伯乐却不知在何处,你的一腔热血只能演变成满腹悲愤。
你无奈,发出千叹万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泪罗江边,大风狂吹,江水更加汹涌,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轻轻一跃,就此殉身。
你,就是这一跃。
从此,大地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中国传统节日中就多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端午节。
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为你而泪流满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为你感概不已。
你那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让我们赞叹不已,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你的爱国精神。
从你殉身的那一日,赛龙舟便出现了,和吃粽子一起成为端午节的特色,和你一起成为中国的传说。
为了什么呢?为了纪念你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缅怀你的爱国精神!一本《离骚》,使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个端午节,使中华民族拥有传奇的一面;一种爱国情怀,更使中华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
或许在你投江之前,你为自己无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感到遗憾,但是我想你现在知道你为中华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一定会感到很欣慰。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完整版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完整版
一、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二、端午节的习俗
1. 吃粽子:用糯米包裹馅料,口味多样。
2.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极具竞技性和观赏性。
3. 挂艾叶、菖蒲:有驱邪避瘟之意。
4. 饮雄黄酒:据说可以驱虫解毒。
5. 佩香囊:寓意驱邪避瘟,保佑平安。
三、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学识渊博,一心为国家和人民。
但遭奸臣排挤,被流放。
最终在楚国沦陷时,投江自
尽,百姓为了纪念他,就有了端午节。
四、端午节的诗词
例如:“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李隆基《端午》
五、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爱国精神的崇尚、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家庭团圆的重视。
你可以根据手抄报的版面设计和个人喜好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排版,再配上精美的插图,一份端午节手抄报就完成啦。
忆屈原手抄报内容
忆屈原手抄报内容
忆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代表了楚文化的精髓,被誉为“楚辞之祖”。
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举行龙舟竞渡、吃粽子等活动,这就是端午节。
以下是忆屈原手抄报的内容:
一、屈原的生平
屈原,字子山,约生于公元前340年,是楚国的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曾任楚国宰相,但因为反对与秦国通婚而被贬到汨罗江。
据说,他在江边写下了《离骚》等著名诗篇。
公元前278年,屈原在汨罗江投水自尽,年仅62岁。
二、屈原的诗歌
屈原的诗歌以《 离骚》为代表,这是一篇长诗,描写了屈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流亡生活的苦闷。
此外,他还创作了《天问》、 九歌》等多篇著名诗歌,其中《九歌》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奇迹。
三、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据说屈原在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防止鱼虾啃食他的尸体,就在江边放了许多粽子。
后来,这个习俗就传承下来,成为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
四、端午节的习俗
除了吃粽子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
最著名的就是龙舟竞渡,这是为了纪念人们划船去救屈原的故事。
此外,还有挂艾叶、穿香囊、赛龙舟等活动,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五、屈原的影响
屈原的诗歌和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被誉为“楚辞之祖”,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他的思想也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端午节黑板报内容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小学生端午节黑板报内容:端午节屈原的故事战国时代,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七国,攻城掠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
在屈原还长着青春痘的的时候,因为是世家出身,所以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是楚怀王的左徒官。
当时的楚国处在一个尴尬的环境,国家处在一个新旧交错的局面,吴起的改革有一定效果的时候,却因为楚悼王的去世,而被楚国旧贵族反扑而导致改革失败!虽说屈原是楚国世家出身,但青年屈原经常看见百姓饱受战争灾难,流离失所,而十分痛心,因此小青年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在任左徒官时,就经常劝谏楚怀王要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当时楚国西方的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后,在七雄中实力最为强大,时常攻击与之接壤的邻国。
出于自保及遏制秦国的考虑,在当时合纵思想的指导下,屈原亲自到其他五国去联络,采用六国合纵的力量对付秦国。
怀王十一年时,屈原的在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成功的让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都郢都,结成合纵联盟,怀王成了联盟的盟主。
并成功组建了合纵联军,陈师函谷关,有效地制止了强秦在短时间内的扩张。
虽说联军最后被秦国冲散,合纵也被张仪的连横政策给打败了,但屈原的才能也在此更加得到了怀王的赏识,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楚怀王都凭屈原作主。
在内政方面,屈原深刻地了解到楚国的积弱,在于改革失败,而秦国从一个西陲小国一举而强大到能威胁山东六国的原因就是商鞅变法的成功,因此,屈原在楚国时也一意地推行各种变法,组建新军,给普通百姓建功立业的机会,他推行新政,给普通士子走进庙堂的道路,然后,任何一种改革,都将会触犯到利益集团的根本,就必然会遭受到旧势力的反扑,屈原的一系列新政,遭到了其他世家的忌恨,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就处心积虑地想将屈原除去,因此,各种挑拨和谗言就经常出现在楚怀王耳边,说屈原独断专权,无视王权等等。
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不满起来。
而秦国也及时地收集到了楚国这一情况,加上之前六国联军陈师函谷关时给秦国上下的危机感,秦王就趁着这个机会,忙把当时的秦国丞相张仪召来商议,一致认定不能让屈原的改革成功,趁着楚国现在内部不和的机会,定下通过离间楚怀王与屈原,进而离间齐楚联盟,最后瓦解那个早已名存实亡的六国合纵联盟。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一、手抄报标题端午安康粽香端午浓情端午二、节日的由来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屈原因忠事楚怀王遭排挤,后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自尽。
百姓闻讯划船捞救,但无果,遂荡舟江河寄托哀思,后演变为龙舟竞赛。
又投米团入江以防鱼食屈原身体,形成吃粽子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皆源于纪念屈原。
三、节日别称端午节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别称最多,有二十多个。
如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上日、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
四、民俗活动龙舟竞渡、吃粽子: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活动。
这两项民俗与吴越地区渊源深厚。
《汉书·地理志》记载了古代越人“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的习俗。
古代越人以龙为图腾,在每年端午,他们会举办盛大的图腾祭,使用刻画为龙形的独木舟,在江河上竞渡游戏,同时把粽子投入水里祭祀龙神。
铜钺上绘两龙,下绘竞渡,体现了“飞龙在天人在地”的天地宇宙观,是古越人祭祀神龙和图腾崇拜的实物佐证。
拴五色丝线: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
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
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挂草药: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 (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他原因。
通常将挂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因为菖蒲为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形,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五、端午食俗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 (或柊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
传承端午节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
传承端午节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传承端午节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端午节是什么?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手抄报应该怎么制作?端午节手抄报篇一:端午节关于屈原的传说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芈(mǐ)姓屈氏,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屈原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
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
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楚怀王被囚死于秦国。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mì)罗江自杀。
老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
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
端午节手抄报篇二:端午节竞渡习俗端午节少不了的一项活动就是划龙舟,很多人都会趁热闹,顶着烈日看这一年一度的赛龙舟盛况,其实赛龙舟的习俗早在先秦就已经有记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
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
处都端阳。
”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
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
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
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
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
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
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
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