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喻角度解析数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隐喻角度解析数字

摘要:数字除了作为数学符号具有计算功能之外,同时也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社会文化历史意义,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图从隐喻的视角来看待数字,以分析其所富含的生动的隐喻意义。

关键词:数字隐喻;网络用语;文化偏好

在日常生活中,数字随处可见,人们用数字进行数学计算、衡量4rr种物品的数量和价值以及进行排序和名次等。因此,数字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正如Hurford(1987;5)在Language and Number一书中写的那样,“一般说来,数字明显是神秘的、不规则的语言,因为它们所表示的那些数目,并不像其他语言表示人、位置、事物、行为、状况和性质这样实际存在的东西。”“数字系统以清晰的方式与语言充分融合在一起,并根植于其中。”因此,数字不仅是用来表示数量、顺序、范围大小等概念的计算符号,同时富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还是一种文化语言和认知手段,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之中,赋予语言生动的隐喻意义。这就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数字认识客观世界和生活成为可能。本文试图研究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数字隐喻。

一、隐喻与数字隐喻

隐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进入20世纪70年代,隐喻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得到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是不同的研究理论。但传统的语言学仅将隐喻视作一种语言现象,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1980年,美国学者Lakoff 和Johnson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之后,人们对隐喻的理解发生了变化,隐喻不再被狭义地从修辞角度理解,仅仅是用一个事物的名称来表征另一个事物,而是上升到了认知的层面,认为隐喻不只属于纯语言的范畴,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Lakoff,1980:1)

数字本身可以表达数量概念,用来计算和表示顺序,精确严谨,给人们以具体的概念。但数字有时并不表示数目概念,而是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信息表示某种引申的意思。正如美国语言哲学家John Seaxle(1979;77)所说,“隐喻意义不是字面意义,而是说话者的表述意义。”因此要理解隐喻,首先要区分开词或句子的字面意义和说话人的意义,而隐喻意义往往就是指说话人的表述意义。当数字用来表示数量、顺序等确定的数目概念时,实际上就是Settle所指的字面意义,而当数字被赋予不同的联想意义,表达某种引申意义时,指的就是表述意义。即隐喻意义。

二、数字隐喻的认知分析

隐喻的认知分析实质上是隐喻相似性的解读。隐喻的相似性其实就是指始源

域与目标域两者之间的相似性,而这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并非指两者整体上的相似,而是指两者在某一面或某一点上的相似。王文斌(2007:298)认为施喻者往往是突显了两个事物中的某一外在特征或内在特性,寻求彼此的相似性。

数字最原始的功能就是用来计算,表示事物的数量和排列的顺序。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认识的加深,数字并不只表示具体的概念,而是蕴含着隐喻意义,广泛应用于成语、口语、谚语、政治用语和网络用语等诸多方面,通过数字隐喻来理解抽象的概念,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中喻意不同。因此隐喻的数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认知过程。

1.历史典故

生活中的许多数字隐喻都源于历史典故,但这其中的数字已失去其原来的意思,而是富有隐喻意义,其隐喻意义来源于历史事件和典故。“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孟母三迁”等都出自于中国的历史典故。但是其中的“三”并非确切的三个或三次,而是从中抽象出来,给人以引申意义。“桃园三结义”不再只是刘备、关羽和张飞的那段佳话,更是人们向往的那种兄弟义气。同样,“三顾茅庐”和“孟母三迁”也具有隐喻意义,分别喻指真,心诚意地一再邀请和父母为了子女健康成长的那份苦心。“五十步笑百步”(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千里眼”(目光敏锐、看得极远)、“九牛一毛”(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等许多带有数字的表达方式都是来自于历史典故,而这些历史典故已为人所熟知,因此当人们见到诸如此类的表达时,能够体会到其隐喻意义,而非单纯地把它们当作历史典故。

2.政治用语

政治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认识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国家政治。而数字隐喻在政治中也不足为奇。我们常说的“一把手”、“二把手”并不是数字所表示的第一个、第二个的概念,而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机关等的最主要或次要的负责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也不是指具体的两只手,而是中国政治中的特色词汇,喻意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这是确切的数字概念。但是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等都是具有隐喻意义的中国文化特色的数字表达。人们对这些政治中的数字隐喻耳熟能详,既体现了中国特色文化又言简意赅,生动明了,给人以深刻印象。

3.网络用语

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网络语言也势必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数字隐喻在网络用语中极为普遍。“二”本来只是普通的数字,但在网络上进而在生活中发现人们用它来形容人,常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随着网络的流行,当再次听见用“二”描述人时,首先人们就会联想到其隐喻意义,这样一种生动的形象便会映入脑海。“小三”则更不陌生,它是人们对破坏别人家庭的人及介入别人恋情的人的称呼,他们的做法由于违背道

德,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进而“小三”成了这类人的贬称。一提到“小三”,那种不好的形象便会呈现在眼前,让人咬牙切齿。

网络中的数字隐喻更为常见的是运用数字的谐音,所谓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以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这种谐音其实是通过发现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发音上的相似点,经过施喻者的联想,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的。“1314”(一生一世)、“9494”(就是就是)、“886”(拜拜喽)等涌现出的一大批数字语言都已失去其原始意义,而其联想意义即隐喻意义却以简单的形式和生动形象的喻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4.文化偏好

王文斌(2007)认为词的隐喻性词义有时也具有独特的个性,这是因为隐喻性词义往往又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形成的,难以摆脱特定文化的束缚。比如在汉语文化中,人们对“6”、“8”和“10”情有独钟,因为它们的隐喻意义给人以美好的想象。“6”表示顺利,因而有“六六大顺”、“六十大寿”等说法。“8”则表示发财。“10”喻意十全十美。而“4”却遭到人们的厌恶,因为它象征死亡,被看作是不吉利的。自古以来,这些数字就由于人们的偏爱和厌恶而被赋予不同的隐喻内涵,并延续至今。

结语

本文的研究表明,数字除了作为数学符号具有计算功能之外,同时也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社会文化历5P_意义,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数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数字在多数情况下表达的并不是字面意思,而是富有生动形象的隐喻意义,使人们能够通过数字隐喻更形象直观地认识客观世界和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