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特色及影响
从电视节目策划看《非诚勿扰》的成功与不足

从电视节目策划看《非诚勿扰》的成功与不足【摘要】电视节目《非诚勿扰》在节目策划上成功之处包括独特的节目主题、创新的嘉宾互动形式等。
节目内容设置成功之处在于紧扣年轻人恋爱话题、快节奏的互动环节等。
节目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过度商业化、嘉宾素质参差不齐等方面。
未来改进方向建议包括激活节目氛围、提升节目品质等。
综合评价来看,《非诚勿扰》在观众吸引力和话题度方面取得成功,但在节目深度和素质上尚有改进空间。
未来建议节目方向要更加注重内容质量和嘉宾选拔,以提升整体节目品质和影响力。
【关键词】《非诚勿扰》、电视节目、背景介绍、成功之处、节目策划、节目内容、成功因素、改进空间、不足之处、综合评价、未来节目、建议。
1. 引言1.1 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背景介绍《非诚勿扰》是一档由江苏卫视推出的相亲节目,首播于2010年。
节目以“非诚勿扰”的原则进行选嘉宾,即只有真心想要结识对象的人才能参与节目录制。
节目设立了“灯光效果”的互动环节,使得选手在舞台上相识,通过一系列互动游戏和问答环节来了解对方,并最终做出相互选择。
节目播出后,迅速走红,成为中国内地收视率较高的综艺节目之一。
许多观众对于节目中选手的真诚和勇敢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节目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单身人群的相亲困境和心态,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脱单的机会。
1.2 《非诚勿扰》的成功之处该节目在节目策划方面具有独特的创新,采用了以“非诚勿扰”为主题的相亲模式,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该节目结合了真人秀和娱乐节目的元素,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真实的相亲场景,增加了节目的互动性和吸引力。
节目内容设置方面成功之处在于节目制作团队精心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情境和任务,让选手在相亲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个性、魅力和才华。
节目中参与的选手来自各行各业,各具特点,让观众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相亲场景,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可看性。
《非诚勿扰》成功之处在于节目策划独特创新,内容设置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非诚勿扰 影评

非诚勿扰影评
《非诚勿扰》是一部让人忍俊不禁的爱情喜剧片,它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现代
社交婚恋中的种种现象和困境。
影片通过一系列精彩的场景和对话,让观众在笑声中思考爱情和婚姻的真谛。
首先,影片的角色塑造非常生动,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性格和特点。
从主角
小青和建国的刻板印象,到其他角色的丰富多彩,每个人物都展现了不同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观众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挑战。
其次,影片的情节设计紧凑,笑料不断,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不失深刻的思考。
影片通过一系列荒诞的场景和对话,揭示了现代社交婚恋中的种种现象和困境,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爱情和婚姻的无奈和真实。
最后,影片的导演和演员表现出色,将影片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小青和建
国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动,他们的坚持和勇敢让人为之动容。
影片的结局也让人满怀期待和希望,让人对爱情和婚姻充满信心。
总的来说,《非诚勿扰》是一部充满温暖和幽默的爱情喜剧片,它让观众在笑
声中思考爱情和婚姻的真谛,让人感受到爱情的力量和美好。
这部影片不仅让人忍俊不禁,更让人感受到共鸣和感动。
当幸福来敲门——浅析电视栏目《非诚勿扰》

当幸福来敲门——浅析电视栏目《非诚勿扰》《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强力打造的一档婚恋家庭真人秀节目。
它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择偶节目,也是超越了相亲的界限,进入了一个探讨当代年轻人情感婚恋和家庭生活价值观的更高境界。
栏目从创办至今,有着‚找真爱、选合适、要圆满、给祝福‛的节目特点,给观众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栏目基本上分为四个阶段模块,有一定的固定模式,但也成了节目良好进展的必备因素之一,已经成为中国婚恋家庭类真人秀节目的一个经典个案。
每一期的节目中,嘉宾即两位咨询老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观众熟知的宁财神老师等,嘉宾的出现有力的促进了节目的有序进行,是给选手提供建议的好帮手,这一贯继承了《非诚勿扰》所邀嘉宾的特点,都是生活上经验丰富且对婚恋有独到见解的资深人士。
每次男生权利阶段,嘉宾都会抓住时机给男女选手们一些意见,以便他们更好地做出选择,从一定程度上都是符合栏目要求的。
通过观众的深刻印象,不会忘记嘉宾们那幽默的谈吐和真心劝告,而男嘉宾遗憾离场时,也时不时地说一些安慰或哲理性话语,这些都是具有深刻印象的。
无论嘉宾如何选择、怎样表现,都是符合栏目主题的,即帮助男女选手找到真爱,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期望。
节目的有力推手-主持人也是取得成功的一大因素。
孟非那扎实的主持功底,流俐而不失幽默的主持风格给观众印象深刻。
每当节目开始人物介绍时,他都会简洁明了的提一些重要问题。
当男嘉宾选手选择或有要求时,他也会给其说明一些要求或提些建议。
选手们拉手失败后,孟非又不失风度的给出安慰,这使得主持人的形象给栏目又增添了不少特色,同样孟非根据现场气氛的有力把握,使得栏目更好地进行,概括地说:孟非的精彩主持已成为节目不可缺少的因素。
章度有力的栏目结构安排成为节目受关注度高的因素之一,每一期的节目基本都是按照‚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四个模块进行,这也使观众逐步了解并对栏目有好的认识方向。
在‘爱之初体验’时,给观众初次了解的感觉。
非诚勿扰 节目分析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论文

目录摘要 (1)1引言 (1)2《非诚勿扰》节目内容分析 (1)2.1《非诚勿扰》节目简介 (1)2.2《非诚勿扰》节目内容 (2)2.3《非诚勿扰》节目定位 (2)3《非诚勿扰》节目特色 (3)3.1《非诚勿扰》节目整体特色 (3)3.1.1节目内容上的特色 (3)3.1.2节目形式上的特色 (4)3.2《非诚勿扰》主持人特色 (4)3.3《非诚勿扰》男女嘉宾特色 (5)4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影响 (5)4.1《非诚勿扰》对年轻人可能的影响 (5)4.2《非诚勿扰》给嘉宾带来的影响 (6)4.3《非诚勿扰》对江苏卫视的影响 (7)5节目发展建议 (8)6结语 (9)参考文献 (9)《非诚勿扰》节目分析摘要:《非诚勿扰》电视节目作为江苏卫视的一档大型婚恋交友类节目,自播出以来,深受广大观众所热议,引起了观众广泛的关注的同时,节目也在播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但其除了赢得观众的喜爱外,也对年轻人和同类节目引起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对《非诚勿扰》节目所进行的分析和研究,旨在从节目的整体的特色、主持人特色、男女嘉宾特色,讨论其对年轻人和节目嘉宾的影响,并追求其对《江苏卫视》的电视价值。
同时也有一些建议和影响要表达。
正因为节目有其偶的价值和意义及对人们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才使其如此受关注。
关键词: 《非诚勿扰》江苏卫视相亲交友类节目节目特色节目影响建议1.引言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增大,也使带有约会和交友性质平台,继续出现,相比过去找对象的尴尬,对于找对象不敢表达,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媒介的不断发展。
各种电视婚恋交友节目不断涌现,其吸引观众的手法不断完善。
然而,早在上个世纪末,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的婚恋节目火爆一时。
随着时代的变迁,相亲类节目卷土重来,成为收视率前列节目。
2010年1月江苏卫视开播的《非诚勿扰》再次将婚恋交友节目带入大家视野,该档节目自推出之后就迎来了电视节目收视率节节攀高,在各大卫视竞争最激烈的周末晚间时段稳居第一,但到底是什么样的特点使其在柱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脱颖而出?2.《非诚勿扰》节目内容分析2.1《非诚勿扰》节目简介《非诚勿扰》是2010年江苏卫视制作的一档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
非诚勿扰 影评

非诚勿扰影评
《非诚勿扰》是一部让人忍俊不禁的浪漫喜剧片,它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现代
社会中的爱情困境和人际关系。
影片通过一系列令人捧腹的情节和对话,以及精彩的演员表现,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了对爱情的思考和对生活的启发。
首先,影片通过对现代社交方式的嘲讽和反思,让人深刻地反省了当下人们对
爱情的态度和追求。
从相亲角的一连串“奇葩”男女,到主人公在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感情纠葛,影片展现了当代人在寻找爱情时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
这种现实的反映让观众不禁感叹社会的变化和人们对爱情的追求。
其次,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都非常生动有趣。
从主人公的“相亲达人”姜文,到女主角的“非诚勿扰”宣言,再到一系列相亲过程中的搞笑情节,每一个角色都展现了丰富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
同时,影片也通过这些情节展现了爱情中的喜怒哀乐,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了对爱情的共鸣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影片的导演和演员表现也非常出色。
姜文和周冬雨的精彩演绎让观众对
他们的角色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而导演冯小刚则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节奏控制,将整个故事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了对爱情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非诚勿扰》是一部充满了笑声和感动的电影,它通过幽默的方式
展现了现代社会中的爱情困境和人际关系,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了对爱情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部电影不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观众在欢乐中得到了共鸣和启发。
非诚勿扰节目分析

非诚勿扰节目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非诚勿扰节目分析1.节目特点《非诚勿扰》突破了以往传统的相亲交友方式,用电视真人、网络等全新空间为平台,体现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
两位主持人孟飞和乐嘉,以为女嘉宾老师黄菡,主持着节目。
节目中有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报名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规则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
24位嘉宾都是时尚靓丽的年轻人,这首先吸引到80后、90后的群体,其次的观众是“家庭主妇”和“剩男剩女”“非诚勿扰”三年打造一剑,其品牌已经形成稳定的形态体系、包装体系和品牌开发体系。
随着观众需求的水涨船高,同时“超女”面临收视率降低广告商提出索赔的种种负面新闻,变革是拉升收视率必做功课。
由于其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在2011年7月推出澳洲专场;2011年10月推出美国专场;2012年1月推出英国专场;2012年6月推出法国专场;2012年8月推出加拿大专场;2012年11月推出韩国专场。
2.吸引点《非诚勿扰》是国内收视率极高的真人秀婚恋交友节目,它不重游戏化,而重视展示个性,将每一位嘉宾的性格特点展示出来。
当今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和相亲两个难题,在闲暇时间看看《非诚勿扰》这样的相亲节目,未尝不是为自己单调生活增加乐趣的调味剂。
节目中的嘉宾表达自己对恋爱的观点,其中不乏富二代,已婚者,在校大学生等群体。
他们当中有部分人语言犀利,部分女嘉宾性格刚烈。
观众看节目的时候,不仅仅看到节目中当事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在思考、验证自己和亲朋好友的价值观,他们一边看节目,一边讨论的不仅仅是节目中那些人的观点,同时也会交流自己和身边人的观念和态度。
他们不仅仅是在配对恋人,同时也是在让所有观众探讨婚恋爱情的观念与态度。
节目不论是环境、灯光、服装、化妆、道具等等,还是背景音乐、节奏控制等等,都已经达到了同类节目最上乘的水准,所以胜出是没有悬念的。
从电视节目策划看《非诚勿扰》的成功与不足

从电视节目策划看《非诚勿扰》的成功与不足【摘要】电视节目《非诚勿扰》以其独特的嘉宾匹配方式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观众,获得了极大的热度。
一些嘉宾的过激行为和不当言行,以及部分情节的煽情也引起了争议。
尽管如此,《非诚勿扰》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真实感人的情感表达。
未来,《非诚勿扰》可以更加注重嘉宾的心理健康和情感管理,避免过度煽情,同时保持节目的独特魅力和创新性,以保持观众的喜爱和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非诚勿扰》、电视节目、成功、不足、嘉宾匹配、情感真挚、观众热度、嘉宾行为、言行不当、煽情情节、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背景《非诚勿扰》是一档由江苏卫视推出的相亲节目,首播于2010年。
该节目的灵感源自于同名电影,通过一系列相亲环节展现了单身男女在舞台上寻找真爱的过程。
节目组会邀请一批单身男女作为嘉宾,他们通过自我介绍和各种互动环节,最终选择心仪的对象。
这种嘉宾自行选择匹配的方式为观众带来了一种新颖而真实的感受,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关注。
除了相亲嘉宾的精彩表现外,节目还邀请了一些明星或公众人物作为特邀嘉宾,增加了节目的娱乐性和吸引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非诚勿扰》凭借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众多忠实观众,成为江苏卫视的一大看点。
该节目在中国大陆引起了一股相亲风潮,也为许多单身男女提供了一种新的相亲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口味的不断拓展,《非诚勿扰》也在不断调整和创新节目形式,以适应观众需求的变化。
1.2 该节目在观众中的热度《非诚勿扰》是一档备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其独特的嘉宾匹配方式和真挚打动人心的情感故事成为了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该节目在观众中拥有极高的热度,每一期都吸引了大量的收视群体。
观众们通过观看《非诚勿扰》,不仅能够享受到娱乐的乐趣,更能够在情感纠结、爱情选择上得到启发和启示。
该节目不仅在中国国内受到欢迎,还受到了海外华人的喜爱和追捧。
“非诚勿扰”节目语言特色分析

五、结论与启示
《非诚勿扰》节目名称侵权案虽然以被告无罪的结果告终,但这一案件带给 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于此。首先,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需要进一步明确。在本案中, 《非诚勿扰》节目名称并未被注册为商标,因此无法受到商标法的保护。这提示 我们应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将创新成果注册为知识产权。其次, 侵权行为的判断标准需要更加科学和明确。
在本案中,虽然法院认定《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两个节目名称在表 达和带给观众的联想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尚不足以构成侵权。这提示我们在 未来的法律实践中,需要更加科学和明确地界定侵权行为判断标准。最后,知识 产权的保护需要更加注重长远利益。在本案中,虽然法院认定被告不构成侵权, 但这并不能排除未来可能出现的侵权行为。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注重长远利益的 保护,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鼓励创新和发展。
3、损害赔偿:如果节目名称侵权成立,那么赔偿责任如何承担?仅仅是停 止侵权行为是否足够?是否需要赔偿经济损失?
四、裁决结果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两个节目名称在表达 和带给观众的联想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尚不足以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相似。因此,判决被告不构成侵权。这一判决结果引发了一定的社会反响,有人 认为法院的判决合理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也有人认为法院的判决忽略了知识 产权保护的长远利益。
结论
“非诚勿扰”节目的语言特色为其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支持。其清新简 洁的语言风格、生动有趣的俚语运用以及灵活多变的词语搭配,让观众在轻松愉 快的氛围中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这些语言特色不仅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 还为观众提供了宝贵的情感体验和语言享受。
展望未来,“非诚勿扰”节目的语言特色有望继续发扬光大,为更多的观众 带来温暖与欢乐。节目的创新和进步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完善语言特色, 以满足不同时期观众的需求和口味。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非诚勿扰”节目将 持续以其独特的语言特色为观众带来更多惊喜和感动。
非诚勿扰节目分析概述

《非诚勿扰》节目制作分析汪洋1、节目概况:《非诚勿扰》作为江苏卫视的新王牌节目,在2010年年初异军突起,收视率一再刷新记录,节目中引发婚恋观点激烈碰撞,从而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热点。
节目中的嘉宾特色鲜明,言语犀利大胆,极具个人观点,同时不乏具有动人情感故事的征友选手,因此在节目收视高的同时,多位嘉宾也迅速成为网络红人。
根据索福瑞34城市收视调查显示,连续三期节目收视有突破3%的表现,在4月中旬的节目收视率高达3.76%。
节目由江苏电视台主持人孟非主持,节目形式是以EFP方式在江苏电视台3千平米的剧场录制,每周六录制两档,经过编辑后于两个星期之后的周六和周日各播出一档。
每档节目的男嘉宾为5人,女嘉宾24人,还有一位节目点评人乐嘉。
(参见《非诚勿扰》节目录制现场图)2、录制现场:现场中的圆形平台是主持人和男嘉宾的活动区域,男嘉宾由进场电梯进入现场;24位女嘉宾分为两列从对面的进场门进入现场。
嘉宾的自我介绍之后,各位女嘉宾便会对男嘉宾进行评价或评议,各种社会婚恋交友观点的碰撞由此展开,各种社会价值观的激烈交锋,“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观点,幽默搞笑对话,再加上主持人孟飞的插科打诨、煽风点火或正面点评,点评人乐嘉的旁敲侧击等等,或许就是收视率较高的原因。
女嘉宾用亮灯或灭灯来表示接纳或不接纳男嘉宾,男嘉宾也选择心仪的女嘉宾;如果都看中了对方,男嘉宾即可牵手女嘉宾,如果没有一位女嘉宾的接纳,那么男嘉宾就会被淘汰出局,这样下一位男嘉宾即可进入现场,继续节目的进行。
舞台的正面是女嘉宾的表现场地,席位上标出女嘉宾的姓名和序号,并有一支鹅颈话筒,可随时将女嘉宾的发言经现场扩音和进入节目制作系统,便于观众和工作人员监听,便于录像机进行录制。
女嘉宾身后的大屏幕,既可以显示亮灯和灭灯的数据,也可播放嘉宾的图像资料。
观众一般不参加节目的互动,只是在必要时导播会切一些观众的反应镜头,如:嘉宾进场时的欢呼、拍手,被现场对话所感染的感情流露等等。
非诚勿扰影评

非诚勿扰影评
《非诚勿扰》是一部让人忍俊不禁的浪漫喜剧,它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现代社会中的爱情困境和人际关系。
影片以其幽默风趣的对白和精彩的表演吸引了观众,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了对爱情的思考和共鸣。
首先,影片通过一系列搞笑的相亲场景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单身男女之间的种种尴尬和误会。
这些场景不仅让人捧腹大笑,更让人深刻地反思了现代社交方式对于爱情的影响。
影片中的角色不仅仅是单纯的喜剧人物,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矛盾也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让观众对他们产生了共鸣。
其次,影片也通过一些真挚的情感场景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和复杂。
无论是男主角和女主角之间的甜蜜时刻,还是配角之间的爱恨情仇,都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影片中的爱情故事不仅仅是单纯的甜蜜,更是对现实生活中爱情的真实描绘,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了对爱情的珍视和思考。
最后,影片的结局也给观众带来了一些启发和思考。
通过男主角和女主角的成长和情感转变,影片展现了爱情的力量和人生的转折点。
影片以幽默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了对爱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让观众在笑声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和共鸣。
总的来说,《非诚勿扰》是一部充满笑声和感动的影片,它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现代社会中的爱情困境和人际关系,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了对爱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部喜剧电影,更是一部让人产生共鸣和思考的好作品。
《非诚勿扰》观后感

《非诚勿扰》观后感《非诚勿扰》是中国一档相亲类电视节目,该节目于2010年开播至今深受观众喜爱。
通过该节目,我们可以见证相亲的过程、感受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生活的多姿多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节目的设定《非诚勿扰》的节目设定相对简单,每期节目中,会有24位参与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男嘉宾,一组女嘉宾。
男嘉宾会通过介绍自己的个人情况和家庭背景来吸引女嘉宾的注意,而女嘉宾则可以通过表白和提问来了解男嘉宾。
通过这种互动,男嘉宾和女嘉宾可以选择是否继续接触,甚至选择进入下一阶段的相处。
这种相亲的方式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使得节目更加紧凑,同时也更加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观众可以在节目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通过观察嘉宾们的交流和选择,思考和反思自己在感情中的态度和决策。
二、家庭背景的考量在相亲节目中,嘉宾们通常会介绍自己的家庭背景,并将其作为吸引对方的资本。
而观众也往往在嘉宾的家庭背景中找到共鸣,并对其有所期待。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家庭背景并不是婚姻的决定性因素。
相互的吸引和相处的默契才是更重要的。
过于侧重家庭背景的婚姻往往会面临相处困难,因为人的本质是彼此了解和相互理解的基础,而非表面的虚荣和功利。
三、个性的差异与冲突在相亲的过程中,嘉宾们会展现出各种各样的个性,其中有些可能会引起冲突。
对于观众而言,这些冲突不仅带来了视觉的乐趣,更让人反思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
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个性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塑造了每个人独特的性格。
在相处中,我们需要尊重对方的个性,并学会妥协和沟通。
四、婚姻观的反思《非诚勿扰》给了观众一个机会去反思自己的婚姻观。
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嘉宾对婚姻有着不同的期待和态度。
有些人看重物质条件,有些人追求浪漫爱情,而有些人则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包容自己的伴侣。
通过观察嘉宾们的选择和交流,我们可以发现现代人的婚姻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心灵的契合和情感的交流,而非仅仅看重物质条件。
非诚勿扰电视栏目评析

“非诚勿扰”电视栏目解析江苏卫视的相亲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自2010年推出后,吸引了大批的观众,而且观众的年龄层下至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上至七老八十的爷爷奶奶,非常火爆,甚至成了大学课堂上的素材。
伴随着高收视率和社会关注度,也推动各大省台卫视推出相亲交友节目,像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山东卫视的“幸福来敲门”、安徽卫视的“周末我最大”等等。
但《非诚勿扰》所引起的社会争议也源源不断,“宝马女”、“富二代”、“毒舌”等话题引起极大反响。
本人对于栏目作以下解析。
一、《非诚勿扰》电视栏目的类型《非诚勿扰》是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它为现今的很多单身人士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
从狭义上说,它也属于娱乐谈话类节目,它可以说是以谈话为载体,充分展现话语的幽默和情景的滑稽,极力营造轻松愉悦的收视氛围,以取悦观众。
同时,《非诚勿扰》电视栏目也是一个纪实叙事文本,它的定位是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
作为一个叙事文本的《非诚勿扰》,讲述的是当代社会“剩男剩女”们相亲交友的情感故事,不同个体的婚恋观在其中进行碰撞。
它符合叙事模式的基本特征:有人物、有情节、有戏剧冲突,并且通过独特的电视叙述语言——声音和影像传递着文本信息。
二、《非诚勿扰》电视栏目的收视语境2009年12月24日湖南卫视一档全新的相亲节目《我们约会吧》热播荧屏,2010年1月15题日,江苏卫视打造的《非诚勿扰》首播,拉开了相亲类节目的收视大战。
沉默了很多年的相亲节目再战荧屏,而且来势汹汹,《非诚勿扰》更是打败了同时段地收视神话《快乐大本营》,夺得收视第一的宝座。
从几年前《玫瑰之约》等相亲类节目的无声陨落,到今天新一轮相亲节目的大战,这其中的原因与我国日渐成熟的消费主义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1、收视,优质收视《非诚勿扰》这一年轻化的节目,自今年1月开播以来,屡创收收视新高!在一周两集地高密度下,依然强势超越众多老牌综艺节目,直逼央视一套,主打年轻受众的《非诚勿扰》,已经牢牢占据各大央视视频网站电视点播榜首。
非诚勿扰节目

非诚勿扰节目《非诚勿扰》节目《非诚勿扰》是中国江苏卫视自2008年开始播出的一档相亲交友节目,由孟非担任主持人。
该节目以其独特的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并成为中国相亲文化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从节目的背景、亮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非诚勿扰》节目源于韩国的一档相亲节目,中国版的节目思路是将单身男女通过相亲的方式进行匹配,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另一半。
该节目以婚恋为主题,通过参选男女嘉宾自我介绍、互动环节以及嘉宾家庭介绍,让观众了解他们的个性、家庭背景等方面,以便最终取得成功的相亲结果。
《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与嘉宾之间的默契以及他风趣幽默的主持风格是该节目的亮点之一。
孟非总是能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给嘉宾提出问题,并透露一些流行的台词,使观众们捧腹大笑。
此外,该节目对于嘉宾的筛选也非常严格,有一些参选的嘉宾会因为个性、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原因被淘汰,而这种淘汰的方式也成为观众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非诚勿扰》节目提供给参选者丰富的相亲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节目更好地了解对方,选择合适的伴侣。
该节目在相亲的过程中会提供一些互动环节,如游戏形式的相互了解、暗访对方家庭等,让嘉宾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更好地展示自己。
而这种相互了解的方式也给观众们提供了一种参与的方式,他们可以根据嘉宾的表现来评价、选择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对象。
除了提供相亲机会外,该节目还为观众们提供了一种关注社会现象的窗口。
《非诚勿扰》通过参选者的相亲交流,反映了现代都市人的婚恋观。
观众们可以从节目中观察到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的单身男女对婚姻的态度,以及他们在相亲过程中的互动和选择。
这对于一些犹豫不决的观众来说,可以给予一些启示和借鉴。
然而,《非诚勿扰》节目也存在一些争议和质疑。
一些观众认为该节目太过商业化,追求收视率而忽视了婚姻的本质。
此外,有人认为该节目的选嘉宾标准过于功利,对于有特殊需求或背景的嘉宾不够包容。
这些问题引发了一些关于相亲节目在婚恋交友领域所起作用和影响的讨论。
《非诚勿扰》栏目分析

《非诚勿扰》栏目定位分析《非诚勿扰》是2010年江苏卫视制作的一档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
由孟非主持,每周六、周日晚21点05分播出。
《非诚勿扰》是一个速配交友节目,台上有24个女生,1个男人面对24个女人,何其壮观每次见面都有奇妙的戏剧冲突,讨论现在网络上和社会上非常流行的切合实际的话题:房子、孩子、婆媳关系等等。
作为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并不是第一个,自从湖南卫视在全国首家推出了第一档婚恋交友真实秀节目《我们相约吧》之后,才推出来的。
此栏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的关注。
婚恋交友类的节目这个创意,其实并不算新鲜,因此它的成功还在于它的栏目定位。
明确的对象定位:《非诚勿扰》对受众对象有明确的定位。
婚恋是每一个成年人都要直面的生活大事。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单身人口已达1.8亿,而“剩男”、“剩女”的出现,更使婚恋问题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婚恋交友主题的电视节目无疑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性。
《非诚勿扰》的主要对象就是当今这些“剩男”、“剩女”们,《非诚勿扰》一个为剩男剩女打造的节目,以其独特的娱乐性与参与性收到了广泛的欢迎。
此节目被定位为大型婚恋交友节目,以婚恋为主题,针对80、90后以及其亲属。
内容定位:一个成功的栏目需要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位,《非诚勿扰》也不例外。
但是这个定位似乎并没有跳出传统的婚恋栏目的定位,其实不然,这个定位只是表面与粗略的,其个性化定位还主要得益于它的深层定位。
《非诚勿扰》超越了“相亲”的界限,进入了一个探讨“当代年轻人情感婚恋和家庭生活价值观”的这一更高境界,触及到了当代人们在爱情与现实之间的迷茫。
这不同于以往的定位,没有书面的认定却深深植根于栏目中的,考虑的是深层次的东西,我把这个叫做深层定位。
《非诚勿扰》的深层定位就是引发人们对婚恋观的思考。
不论是富二代个性内心想法的袒露,还是美女对试婚、同居、男友经济实力考核评价,都在不知不觉中探讨着当代社会生活所有人对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价值观的思考。
《非诚勿扰》节目赏析

非诚勿扰2010年江苏卫视推出了一档酝酿已久的大型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了社会的广发关注。
一时间各种声音纷沓而至,有批评它造假作秀、媚俗拜金、宣传不正确的价值观的,也有支持它敢说真话、反映社会本来面目的。
尽管《非诚勿扰》存在一些负面的声音,但从影视艺术的角度看,它是一档优秀的电视栏目,它遵循影视艺术创造的规律,必定会有高的收视率。
自从老师播放了一集《非诚勿扰》后,我便开始关注这一类电视节目。
自从1月15日首播以来,《非诚勿扰》便红透了大江南北,并使得各个竞争对手相继效仿并推出相类似的节目,如湖南芒果台的《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等,现在的竞争可谓达到白热化的阶段了,然而,《非诚勿扰》依然占据着领头羊的位置,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是我对这一现象的一些个人看法。
首先,我认为是主持人的风格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像《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这些电视相亲秀是真人秀的一种,在这类节目中那些真实的人和事才是主角,吸引观众的,也恰恰是这些真实存在的来源于生活却又与日常生活有所不同的东西,而节目的主持人的角色,我觉得是一个引导者,引导我们去了解这些人和事情。
毫无疑问,何炅在《快乐大本营》所积累的人气和娱乐搞笑功力都是无人能敌的,这也为《我们约会吧》加入一个重要的看点,不少的观众看这节目也是为了看何炅的表演。
而与何炅相比,孟飞的娱乐性质就差太远了,我们都知道孟飞是做电视新闻节目而出名的,在节目上一本正经的,那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为什么在这娱乐性极强的节目中,何炅会输给孟飞呢?我想,或许何炅的个人魅力实在太强了,他的表演太抢眼了,这已经完全盖过所有的嘉宾了,人们看这节目,其实,看到的只有他,而对于这样一个真人秀节目来说,他已经“喧宾夺主”了。
而孟飞呢,他很好地扮演着一个说书员或者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他更多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各嘉宾身上,让嘉宾们能各抒己见,这也使得观众能看到和听到更多更新奇的不可预料的东西。
浅析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特色及影响

浅析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特色及影响专业:新闻学号:010*********学生姓名:卫奕羽指导教师:蔡俊摘要:《非诚勿扰》作为江苏卫视的一档大型婚恋交友节目,自年初推出以来,一直热播荧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同时,节目在持续的播出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对年轻人和同类相亲节目施加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对《非诚勿扰》所进行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探求节目的整体特色、主持人的特色、男女嘉宾的特色,旨在探求其对年轻人和同类相亲节目所施加的作用及影响,并寻求其对《江苏卫视》的价值。
从分析和研究中可以看出,正因为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重大的影响与价值,才使其如此火爆和受关注。
关键词:《非诚勿扰》相亲节目特色影响目录摘要 0第一章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播出进程 (2)1 .1 开播时的《非诚勿扰》 (2)1.2 整改之前的《非诚勿扰》 (3)1. 3 整改之后的《非诚勿扰》 (4)第二章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特色 (7)2. 1 《非诚勿扰》的整体特色 (7)2. 2 《非诚勿扰》中主持人的特色 02. 3 《非诚勿扰》中男女嘉宾的特色 (1)第三章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影响 (3)3. 1 《非诚勿扰》对年轻人可能的影响 (3)3. 2 《非诚勿扰》与同类相亲节目 03. 3 《非诚勿扰》对《江苏卫视》的价值 0结论 0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播出进程1 .1 开播时的《非诚勿扰》《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它于2010年1月15日正式开播,著名主持人孟飞担任节目主持,在每周六、周日晚21点20分播出。
该节目旨在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
节目中有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报名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规则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
非诚勿扰观后感

非诚勿扰观后感《非诚勿扰》是一部中国大陆非常受欢迎的相亲节目,由江苏卫视制作并播出。
本节目采用了独特的方式,通过问答环节、专家点评和灯光表演等不同环节,帮助单身男女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另一半。
我近期观看了一期《非诚勿扰》,在这里我将分享我的观后感。
首先,我对《非诚勿扰》的一个印象深刻之处是该节目给人一种轻松、真实的感觉。
相比于其他相亲节目,这个节目不仅打破了传统相亲的生硬局面,更加注重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问答环节中,嘉宾们以一个问题为由,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特点,而观众们则可以在心仪的嘉宾当中选出自己心动的人。
其次,该节目设计了专家点评环节,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部分。
专家会从心理学、婚姻学等专业角度对嘉宾表现进行点评和分析。
他们的分析不仅帮助嘉宾更好地了解自己,也使观众对嘉宾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专家们的点评不仅充满智慧和见解,也给观众们带来了许多启示,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
除了问答环节和专家点评,节目还融入了灯光表演,这给整个节目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氛围。
当嘉宾选中了观众也选中的灯时,灯光会亮起,为选中的两个人之间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嘉宾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也让整个节目更富有戏剧性。
这部分设计是《非诚勿扰》独树一帜的特点之一,也是我觉得非常有创意和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此外,我还注意到《非诚勿扰》在节目的安排上力求多样化和公正性。
嘉宾来自不同的背景和职业,性格各异,这样的设置也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可观赏性。
如果一直在看同样类型的选秀节目,我可能会产生审美疲劳。
这种多样性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也更能满足不同观众的口味。
在观看《非诚勿扰》时,我也意识到了婚姻和爱情的复杂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价值观和需求,选择一个合适的伴侣是一项需要深思熟虑的大事。
通过观察嘉宾们和专家的互动,我体会到了恋爱和婚姻背后的问题和挑战,也对双方如何共同努力,维系一段稳定幸福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非诚勿扰简介观后感

非诚勿扰简介观后感《非诚勿扰》是中国大陆一档极具影响力的相亲节目,每周播出。
通过这个节目,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当代青年群体的婚恋观念和现状。
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相亲这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觉得《非诚勿扰》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多样性。
节目中参与相亲的男女嘉宾都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之间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
这种多样性使得节目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当代青年群体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
在节目中,男嘉宾需要在不同的女嘉宾之间进行选择。
这一环节揭示了当今社会中的相亲现象:男性在选择伴侣时更加注重外貌和身份背景,而女性则更加看重对方的内在品质和经济实力。
这种选择方式反映了中国传统观念中男女角色的分工和社会地位的差异。
尽管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已经有所改变,但仍然存在,并且在相亲中得到了体现。
除了多样性和选择方式,我觉得《非诚勿扰》还展示了中国当代青年在婚恋观念上的变化。
节目中的男女嘉宾大多都是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一代人,他们对婚姻的态度和期望也不同于前辈们。
他们更加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婚姻关系,不再将婚姻视为生活的唯一目标,而是将事业、个人发展放在婚姻之前。
这种变化反映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青年群体思想观念的变化。
另外,我也很喜欢《非诚勿扰》中的互动环节。
这个环节充满了欢笑和泪水,嘉宾们在节目中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魅力,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对婚姻的渴望和希冀。
这些互动让人深入了解了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让观众们在嘉宾们的经历中找到了共鸣。
总的来说,《非诚勿扰》作为一档相亲节目,在娱乐性的基础上,通过展示当代青年群体的婚恋观念和现状,给人们带来了反思和启发。
节目中的嘉宾们都在追求真爱,他们充满希望和勇气地面对相亲的挑战,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借鉴和启示。
相亲虽然可能会遇到重重困难和挫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寻找真爱的机会。
正如节目中所强调的,只有在真诚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找到合适的伴侣。
《非诚勿扰》节目亮点分析

节目定位非常准确
市场营销界有个铁律:准确的品牌和产品定位,决定了80% 的成功度。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定位在时尚、婚恋的真人 秀节目,非常准确。参与者从20到30为核心,他们不是娶不 到嫁不出去才来相亲,这个比剩男剩女大聚会更充满可变性和 魅力。而这个核心年龄层,带动了所有亲朋好友,只要家有适 婚青年,全家都可以看这个节目,这样无疑把80%的观众都 锁定成目标观众群,这招实在太高明了。
节目安排的游戏规则合理准确又充满趣味,这 使得整个节目过程中出现很多戏剧性的变数, 让整个节目颇有情节剧的味道,每三五分钟都 有一个小高潮,每十多分钟就有一个中高潮, 到了尾声必定有个大高潮,这种节奏把控能力, 确实让观众连广告时段都舍不得离开。
情节跌宕起伏 具戏剧性
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不知道是江苏卫视《非诚勿扰》 的节目组有意设计还是无意获得,他们的节目,超越 了“相亲”的界限,进入了一个探讨“当代年轻人情 感婚恋和家庭生活价值观”的这一更高境界。
成功之处
如果有一个电视节目,能把经济、民生、时尚、欲望、隐私、亲 情等等元素一锅端,这个节目绝对不是新闻类节目,不是电视剧, 而是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一个相亲节目之所以得 到了大于一个相亲节目的关注效应,全因为后面有整个时代在衬 底。
满足看客心理
现在的我们处于一个看与被看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 步推进,国人性格逐步变得开放,乐于看别人表现,更乐 于自我表现。另外,“偷窥”和“好奇心”是每个人的心
得第26届金鹰节最佳节目主持人。
孟非的主持风格偏内敛、说话也很有见地,与乐嘉在
场上很多时候类似有着“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的作用。除了主持《非诚勿扰》,他还担任着《南京
从电视节目策划看《非诚勿扰》的成功与不足

从电视节目策划看《非诚勿扰》的成功与不足2010 年众多类别主题的电视节目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各大相亲类电视节目,包括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安徽卫视的《相亲赢未来》及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等在内的电视节目一时间占据了各大卫视频道黄金时段。
这其中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尤为夺人眼球: 5 月 9 日的一期《非诚勿扰》的收视率达到4.15%,与2009 年湖南卫视“快乐女声” 总决赛持平; 2010 年 5 月 14目,在视频网站优酷上,《非诚勿扰》以 4822 万次点击率,占据综艺节目“大陆热播” 第一名。
超过“台湾热播” 第一名《康熙来了》的3297 万次。
作为一款电视节目,高的收视率即意味着节目的成功,也意味着节目策划的成功。
本文将以《非诚勿扰》作为分析对象,从电视节目策划的角度对其进行剖析,以找到其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之高的收视率以及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的原因,同时研究节目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准确的受众定位。
电视节目策划成功的首要条件便是对节目进行准确的受众定位。
《非诚勿扰》定位于新派婚恋交友节目,它所关注的单身男女婚恋交友话题为目前时代热门话题。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生存压力的加大,男女交友婚恋问题日益突出。
“剩男”“剩女” 逐渐成为一种快节奏社会下的生活状态,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并已经演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
江苏卫视顺应时代潮流,推出人性化的新式婚恋交友节目,借此节目来帮助单身男女们速配交友。
但同时《非诚勿扰》不仅仅只是一款相亲的节目,更是提供了一个当代年轻人探讨情感、家庭、生活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的大舞台。
同时因婚恋问题不仅关乎单身男女本人,还受到整个家庭包括家庭长辈、亲朋好友和很多相关的人们的关注,因此节目也获得了极为广泛的收视群体。
“只有定位获得了目标市场的认可,媒体才有可能形成现实竞争优势。
” 源于这样一种现实大环境,《非诚勿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是毋庸置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特色及影响专业:新闻学号:010*********学生姓名:卫奕羽指导教师:蔡俊摘要:《非诚勿扰》作为江苏卫视的一档大型婚恋交友节目,自年初推出以来,一直热播荧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同时,节目在持续的播出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对年轻人和同类相亲节目施加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对《非诚勿扰》所进行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探求节目的整体特色、主持人的特色、男女嘉宾的特色,旨在探求其对年轻人和同类相亲节目所施加的作用及影响,并寻求其对《江苏卫视》的价值。
从分析和研究中可以看出,正因为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重大的影响与价值,才使其如此火爆和受关注。
关键词:《非诚勿扰》相亲节目特色影响目录摘要 0第一章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播出进程 (2)1 .1 开播时的《非诚勿扰》 (2)1.2 整改之前的《非诚勿扰》 (3)1. 3 整改之后的《非诚勿扰》 (4)第二章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特色 (7)2. 1 《非诚勿扰》的整体特色 (7)2. 2 《非诚勿扰》中主持人的特色 02. 3 《非诚勿扰》中男女嘉宾的特色 (1)第三章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影响 (3)3. 1 《非诚勿扰》对年轻人可能的影响 (3)3. 2 《非诚勿扰》与同类相亲节目 03. 3 《非诚勿扰》对《江苏卫视》的价值 0结论 0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播出进程1 .1 开播时的《非诚勿扰》《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它于2010年1月15日正式开播,著名主持人孟飞担任节目主持,在每周六、周日晚21点20分播出。
该节目旨在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
节目中有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报名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规则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
节目的互动形式突破了过去传统的交友方式,体现出了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自2010年1月15日播出以来受到了观众和网友的广泛关注。
[ 1 ]《非诚勿扰》作为一档新的婚恋交友节目,其在开播时的环境,可以说是压力与机遇并存,挑战与希望同在。
在压力与挑战上,一方面来自各省级电视台所主办的相亲节目,另一方面来自江苏卫视以往主办过的相亲节目。
在来自各省级电视台主办的相亲节目上,由于当时全国的相亲节目还不是很多,故《非诚勿扰》的压力与挑战主要来自湖南卫视主办的《我们约会吧》,《我们约会吧》自2009年12月24日开播以来一直都很红火,新推出的《非诚勿扰》如何在其与《我们约会吧》的竞争中取胜?如何翻越《我们约会吧》这座高山?这是开播时的《非诚勿扰》面临的现实压力和挑战。
在来自江苏卫视以往主办过的同类节目的上,由于其过去的相亲节目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功,其相亲模式已不适应现在的环境,所以现在没有多少可以借鉴的地方。
相反,正因为其过去的相亲节目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功,所以这次新推出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不能再走老路,不能再无所作为。
如何突破过去?如何超越过去?对《非诚勿扰》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和挑战。
面对这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开播时的《非诚勿扰》着力修炼内功,力图提升自身实力。
其在节目定位、节目规则设置,节目配对模式、节目的讨论话题,嘉宾甄选、主持人选择等各个方面下足了功夫,结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面临压力和挑战的同时,开播时的《非诚勿扰》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希望。
一是因为当下社会“剩男”“剩女”众多,他们对婚恋交友有很大的需求,主办一个像样的婚恋交友节目,既会满足他们的需要,更会给节目本身带来更多的成果。
二是因为在《非诚勿扰》开播之时,适应现代年轻人的婚恋交友节目还不多,其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后来的实践证明,《非诚勿扰》抓住了机遇,赢得了希望。
因此,对于开播时的《非诚勿扰》来说,可谓压力与机遇并存,挑战与希望同在。
1.2 整改之前的《非诚勿扰》《非诚勿扰》自今年1月15日播出以来到6月上旬被要求整改的这将近5个月内,受到了极大的关注,造就了巨大的影响力,创造了神话般的收视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同时在成功的背后也暴露了许多的问题,遭到了不少的诟病和批评,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毫无疑问,极高的收视率和巨大的影响力是判断《非诚勿扰》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收视率方面,《非诚勿扰》自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一路攀升。
2010年3月28日,《非诚勿扰》收视率创下2. 82%的新高,位居中国国内周末节目收视冠军。
2010年4月11日,18期收视率再次攀升,创下3. 76%的新高,2010年5月9日,25期收视率已达4. 15%。
其收视率仅次于央视一套新闻联播(所有频道在内的所有节目),牢牢霸占着全国卫视所有上星节目每周收视第一的宝座。
[ 2 ]在影响力方面,但就几个方面而言也是巨大的。
比如节目造成了全社会对现代年轻人婚恋观、金钱观、审美观、择偶观等价值观的大讨论,促使更多的人关注“剩男”“剩女”这一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再比如节目造成了海内外观众对江苏卫视、对《非诚勿扰》、对节目主持人,对参加节目的嘉宾们的极大关注。
因此,不管是在节目收视率上,还是在节目影响力上,《非诚勿扰》无疑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 3 ]在这将近5个月的时间里,《非诚勿扰》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的问题,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存在刻意策划和造假,欠缺真情实感,为观众所质疑与批评。
节目自播出以来,一直有观众指责节目曾在刻意策划和造假,缺少真情实感。
观众指出所谓小饰店的老板、煤老板的女儿、火锅店老板娘,不过是兼职模特、临时演员、在校学生,另外有观众反映,节目曾在太多刻意策划的痕迹,比如说刘欢母女同场、高矮雪娇搭配、双胞胎姐妹并列等等。
不可否认,节目自播出以来的确有不少女嘉宾身份造假,少数节目存在故意策划。
(二)出场嘉宾言语出位,刻意制造敏感话题,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宝马女”马诺一句“宁在‘宝马’里哭,不愿在自行车后笑”、“豪宅女”朱真芳一句“我的手只给我男朋友握,其他人握一次20万……”引来舆论哗然。
以马诺、朱真芳等为代表的“拜金女”,以富二代刘云超、自大狂赵贤伟为代表的“炫富男”的畸形“婚恋观”充斥节目始终。
(三)女嘉宾频现“绯闻”与“丑闻”,极尽恶俗与低俗,故意炒作吸引眼球。
这以闫凤娇为代表,“清纯玉女”闫凤娇由于在网上爆出“艳照”,从而一夜成为网络“红人”。
也难怪,观众对节目之中暴露出来了的这些问题提出了质疑与批评,这无形给节目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纵观以上不难看出,《非诚勿扰》在取得极大成功的同时,也危机四伏,因此到了今年6月上旬,广电总局再三要求包括《非诚勿扰》在内的电视相亲节目进行整改也是在情理之中,同时也是势在必行。
1. 3 整改之后的《非诚勿扰》2010年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两份文件,对风靡全国的相亲类节目进行了批评,同时提出了整改要求。
不久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也对诸多相亲栏目进行了批评报道。
[ 4 ]面对广电总局的整改要求和央视媒体的批评报道,《非诚勿扰》和其他相亲类节目一样,对节目进行了大面积整改。
《非诚勿扰》的整改主要体现在:(一)严格挑选嘉宾,确保嘉宾身份真实,努力践行非“诚”勿“扰”。
(二)谨慎选择讨论话题,严格节目审查,防止导向偏差。
(三)新增党校女教授黄菡,让其与乐嘉一起作评论嘉宾。
《非诚勿扰》进行了开播以来最大的整改,随后节目陆续进行了不同的整改,整改之后的《非诚勿扰》发生了诸多变化,主要表现在:(一)男女嘉宾大换血,“主流”嘉宾受欢迎。
节目组遵照有关整改要求,对不符合主流价值观所认可的嘉宾进行了辞退,同时严把选拔观,杜绝了“非主流”嘉宾的上场。
整改之后场上更多的是那些具有较高修养与素质的嘉宾,没有了“宝马女”、“豪宅女”,也没有了“自大狂”、“炫富男”。
有的是那些“奋斗男”和“志愿者”。
(二)出位言论明显减少,理性包容成为主流。
从整改过了的几期节目中明显可以看出,嘉宾们的言论变得理性温和多了,特别是女嘉宾的言论基本回归了主流,过去那些刻薄出位、炫富拜金的言论,恶俗、低贱的作秀基本找不到了。
取而代之的是男女嘉宾之间的相敬如宾、互相理解和包容,以及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对美好婚姻的憧憬。
(三)节目收视率短暂下降,不久后明显回暖。
节目整改之后收视率一度由最高的4.5%回落至3.2%,跌幅在同类节目中最大。
这样的低迷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不过不久之后有了改观,收视率一度回升至了3.7%左右,到来9月上旬收视率再度突破了4%。
收视前景依然大好。
(四)推出节目专场,增强节目服务功能。
节目在整改之后的不到一个半月内推出了务工专场,紧随其后又推出了教师专场,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和收视率。
(五)开放录制现场,邀请主流媒体共同监督节目制作流程。
(六)为坚决防止导向偏差,节目组对所有已播出节目涉及话题进行了一次全面整理分析,列出容易出现偏差的话题和禁止的话题,提高主创人员的警觉和辨别能力。
(七)为确保节目真实性,节目组逐步构建了确保嘉宾身份真实、表达真实的"四道防线":包括调整嘉宾选择标准,从综合考虑外形、表达、职业、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调整为以"真实、真诚、健康、有强烈相亲欲望"为第一诉求。
(八)规范嘉宾选择流程,通过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对其所填写的个人资料予以核实;拓展嘉宾信息来源,通过对入选嘉宾所在单位或居委会、街道的实地采访或电话沟通,核实个人信息真伪,并对其生活状况、个人性格、价值观念等方面情况深入了解。
(九)提前在网络推出“抢先版”,打造网络提前播出模式。
不是传统的点播模式,而是限时收看,在2011年3月31日下午14:00到15∶30这个时段,网络播出4月2日晚上的节目《非诚勿扰》“抢先看”不但提前播出,播出内容也会不一样。
网络版和电视版可能会有些不一样,电视上因为时间限制无法呈现的内容,将有机会在网络版中看到。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网友的兴趣。
江苏卫视也表明“试水”的目的性,“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达到电视剧提前网络收看的效果。
”业内人士就表示,如果江苏卫视一旦把新剧提前放到网上播,不管是否是自制的,那么其他卫视肯定会想出相应的对策,和江苏卫视抢夺网络上这块资源。
高清视频网站认为此举不靠谱。
他们认为,综艺节目网络抢播,就已经要冒很大的风险,而电视剧抢播,直接损害的是制片方的利益,这是制片方绝不容许的。
即使是自制剧,也是要考虑投入与产出比,如果网络提前播出,势必会对广告、收视率产生巨大的影响,江苏卫视提前在网络推出“抢先版”,极有可能流失一部分观众,导致收视率下降,从而引起广告商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