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养生-黄牛角的功效与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导读
黄牛的牛角是一种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活血,而且黄牛角的药效,是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中医发现,一直流传下来的,传说中,夜晚将黄牛角燃烧它放出的光亮可以照出心中所想念的逝去人的影子,黄牛角还可以做梳子,经常用黄牛角梳头发可以养发护发,下面详细说一下黄牛角的功效与作用。
(1)治出血: 牛、羊角及蹄甲,洗净后,放入密闭容器里焚烧炭化,研成细粉过筛。
内出血,每日三次,每次二克,口服;外出血,撒于患处。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治喉痹肿塞欲死者: 沙牛角,烧,刮取灰,细筛,和酒服枣许大,水调亦得。
又小儿饮乳不快觉似喉痹者,亦取此灰涂乳上,咽下。
(《海上集验方》)
(3)治石淋,破血: 牛角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五服。
(《圣济总录》)
(4)治血上逆心,烦闷刺痛: 水牛角,烧末,酒服方寸匕。
(《子母秘录》)
(5)治牛程蹇肿痛,肿高突起,支脚难行,久则破裂,脓水相流: 牛角尖(烧灰)、水龙骨、松香、轻粉各等分。
共为末。
牛骨髓调搽,虚弱者辣服十全大补汤。
( 《外科正宗》牛角散)
(6)治赤秃发落: 牛角、羊角(烧灰)等分。
牛角的历史
历史久远,其起源于原始狩猎的巫觋等活动有密切关系。
在我国的陕西、河南、山东等地,曾有新石器时代所用的陶制角出土。
陕西省华县井家堡出土的一支陶角,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其形与牛角相似,全长42厘米、吹口内径1.8厘米、喇叭口内径7.4厘米~ 7.6厘米,管壁厚0.8厘米~ 1厘米。
这支陶角虽吹口较细,但仍能吹出音响,音量还较大。
当牛角等兽角普遍使用之后,方有这种陶角的产生。
在史前及夏商时期,无论牛角还是陶角,均作为信号器具使用。
秦汉时期,牛角已在军中仪仗和鼓吹乐中使用,除动物的天然角以外,还出现了用竹、
木、皮革、铜等材料制成的角。
从《汉代鼓吹乐队图》中可以看出,汉代所用的角很大,已不是牛角等天然的角,而是人工制作的角了。
古代的角,先在少数民族中使用,与牧业、狩猎生活关系密切。
东晋徐广《车服仪制》中有:“角,前世书记所不载,或云本出羌胡,吹以惊中国马,或云本出吴越。
”(引自《北堂书抄》)。
《通典》也有:“角,书记所不载,马融又云出吴越。
”
各地牛角的简述
桂北南丹和黔南荔波等地的瑶族人民,使用的大牛角最富有特色。
瑶语称舟欧、勒力,直译为牛角,管体用一只特别长大的水牛角制作,锯掉角尖,钻一直径3厘米圆孔与角内腔
相通,以长30厘米的竹管或空心桐木管为吹嘴,插入牛角尖端圆孔中,角口处外接一截长20厘米~ 30厘米、用棕毛和当地粘胶树的脂液粘缠制成的喇叭口,管体全长100厘米~ 120厘米。
吹奏时,角用绳带挂肩,右手扶持角的腰部,左手持吹嘴木管,喇叭口朝向身后,吹气发音,音色低沉、深厚,音量较洪大。
为增加角的共鸣和使音色变化,常在角的弯腔处灌些清水并放进三、四块拳头大的鹅卵石。
适宜演奏徐缓悠长的曲调。
每逢春节、传统节且、喜庆丰收等场合,瑶家人便欢聚一起吹奏助兴。
除可独奏外,还常与铜鼓、瑶族大鼓、拉篥等乐器一起合奏。
除瑶族外,土家、仡佬、黎、苗等族人民也使用这种大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