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片段教案《桂林山水》赏析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桂林山水”【7篇】

小学语文教案“桂林山水”【7篇】

小学语文教案“桂林山水”【7篇】小学语文教案桂林山水【篇1】教学要求: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品读文字语言,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桂林山水的独特美。

2、通过录像等想象手段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领会作者具体形象地描绘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桂林山水的美,品读体验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去广西著名的游览胜地桂林领略一下那里的山水风光。

2、课件演示。

学生观看。

3、桂林旅游局需要一批宣传员对那里的山水风光进行宣传,大家来出个主意,该怎样宣传?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自读课文。

找出文中最能反映作者的感受的一段话。

2、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理解甲的意思。

理解整句话的意思。

说说为什么这段话最能反映作者的感受。

3、提出目标。

三、学生质疑,讨论筛选。

1、学生提出问题。

2、讨论筛选。

四、合作探究,品读体验。

(一)、提出学习方法。

教师指导方法。

(二)、小组合作讨论。

(三)、交流:探究词句,品读体验。

(研究桂林的水)1、小组交流:桂林的水:(1)、抓住水的特点静,清,绿来概括说说桂林的水的特点。

(2)、感悟出自己最深的地方,可以抓住一个方面具体来分析。

看课件同时感受。

(与大海,西湖进行比较。

)(3)、同时指导朗读。

2、积累语言,美读欣赏。

(1)、教师引读。

学生接读。

注意读啊。

(2)、熟读成诵,尝试配音。

自由练习。

看课件配音诵。

3、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宣传桂林的水。

(四)、按照以上方法学习研究桂林的山。

1、学习说一说学习方法。

2、学生自学。

3、交流。

(1)、抓住山的特点进行交流。

(结合泰山,香山来比较。

)(2)、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同时进行分析。

(3)、可以用简笔画一画最喜欢的形状。

同时想象。

看课件。

进行朗读。

并积累语言。

(4)、通过学习多种形式宣传桂林的山。

五、总结。

板书设计:大海西湖泰山香山水桂林山 (甲天下)静清绿奇秀险小学语文教案桂林山水【篇2】【教学目标】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桂林山水》。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观察和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

学习通过描写和对比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桂林山水》的内容简介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描绘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引导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和特色。

2.2 生字词的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进行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练习。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

3.2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3.3 生字词学习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学生进行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练习。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4.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练习,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4.3 课文理解与表达能力通过回答问题和书写作文,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桂林山水》的文本,方便学生朗读和理解。

5.2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生字词。

5.3 桂林山水图片和视频收集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导入和课堂教学。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生字词,传授相关知识。

6.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6.3 情景教学通过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七章:教学设计7.1 课堂导入利用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教案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教案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来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进行适当的写作练习。

2. 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桂林山水的想象力。

(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营造桂林山水的美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写作指导法: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描绘景物的方法,并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桂林山水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写作练习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桂林山水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桂林山水的印象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如比喻、拟人等。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桂林山水的特点。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桂林山水的特色。

4.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桂林山水的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鼓励学生课后去了解更多关于桂林山水的知识,进行拓展学习。

小学语文人教版《桂林山水》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桂林山水》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桂林山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认识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通过描绘景物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会欣赏自然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认识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描绘景物的方法。

1. 课件:课文配图、生字词卡片、桂林山水图片等。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生字词卡片等。

3. 事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桂林山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桂林山水的了解。

(3)简介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

(3)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讨论交流:(1)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课文中描写的景物的感受。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然之美,培养环保意识。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段关于家乡景物的描述。

3. 调查身边同学对桂林山水的了解,了解他们对自然美的感受。

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精选10篇)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精选10篇)【教学目的】1、运用自制CAI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抓住静、清、绿、奇、秀、险,理解桂林山水的独特美,学习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图文结合,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静、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画面展示和朗读,品味桂林山水的秀美。

3、想像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教学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静、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等词语的意思。

2、对观察到的及合理的想象能流畅地表达出来。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计算机课件(高亮度投影设备或大屏幕彩电一台和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出示课件:放一些风景胜地的图片(红叶似火的香山,峰峦雄伟的泰山,神奇峻秀的黄山。

水平如镜的西湖,波澜壮阔的大海,幽深壮美的三峡),让学生初步感知祖国河山是如此多娇。

师谈话:同学们看了录像,有很多同学又喜欢去旅游,到过很多地方,知道了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壮观。

有无数名山大川像一颗颗珍珠撒落在祖国大地上。

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以山水秀丽闻名的广西桂林去旅游,欣赏那里的秀丽风光。

好不好?(好)请同学们边听朗读看画面,边想: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出示课件,配画配乐的课文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看图、欣赏、理解、学文(采取变序法教学)的确,桂林山水非常美,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美景的?1、学习第二自然段:⑴初读,整体感知:自读课文,学生质疑。

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提出来与同学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桂林山水

小学语文教案:桂林山水

小学语文教案:桂林山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脉络。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让学生对桂林山水有直观的认识。

2.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课文中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桂林山水的优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背诵。

1.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1.3生字、生词的学习与运用。

2.教学难点2.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美。

2.2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独特韵味。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1.2学生分享自己对桂林山水的了解。

2.课文朗读与理解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并指导。

2.4学生背诵课文,教师检查。

3.课文分析3.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清课文脉络。

3.2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4.生字、生词学习4.1教师出示生字、生词,引导学生认读。

4.2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生字、生词的理解。

4.3教师讲解生字、生词的用法,并进行练习。

5.拓展延伸5.1教师出示与桂林山水相关的诗歌、文章,引导学生欣赏。

5.2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6.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6.3布置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桂林山水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让学生对桂林山水有了直观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朗读与理解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

3.生字、生词学习环节,学生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理解,课堂氛围活跃。

4.拓展延伸环节,学生对桂林山水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5.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与点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山水”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向往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

三、教学难点:1. 描绘画面,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

2. 用“山水”造句。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关于桂林山水的信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如“碧绿、静止、翠绿”等。

(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

3. 朗读感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解释原因。

4. 课堂练习:(1)学生用“山水”造句。

(2)学生互相交流,欣赏彼此的句子。

5.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桂林山水》,欣赏了美丽的桂林山水,学会了用“山水”造句。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桂林山水的魅力。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桂林山水的美丽。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桂林山水》,大家能简单描述一下桂林山水的特点吗?2. 深入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如“翠绿、碧绿”等词语的含义。

(3)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

3. 想象与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课文中的画面。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互相交流。

4. 课堂练习:(1)学生用“山水”造句。

(2)学生互相交流,欣赏彼此的句子。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桂林山水》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桂林山水》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桂林山水》教案语文《桂林山水》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句子.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图文对照,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一.整体感知观察图画,说一说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波澜壮阔:指大海波浪翻滚,景象壮观。

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拔地而起:从地面上突起。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危峰兀立:危,高;兀立,直立。

高高的山峰耸立着。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2)通过预习,说一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3)小组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学生质疑问难。

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语:(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它以其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成为外国人到中国不能不去的旅游区。

在我们祖国的南方也有一个外国旅游者不能不去的地方,它就是以山水清秀闻名的桂林。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桂林山水》。

(板书课题)(2)出示彩图,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而后让学生感受。

3.出示图、结合课后题进行提问。

(1)先整体观察,再部分观察。

分部观察时先看水,后看山,最后把山、水和游人结合起来进行观察。

(2)在分别看水和山时注意它的特点,边看边想象,用欣赏的方法看。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在网络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条件下,体现学生在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浏览、比较、感悟、加工的同时进朗读、精思、吸纳、交流的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领悟桂山水的特点及作者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设计特色】情境生动,信息丰富,平等交流,自主探索,以读促写。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伴着音乐利用播放祖国风景名胜的图片,揭题后,让学生登录桂林网站,了解桂林的历史、特点。

设计意图: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中,学生初步感悟到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到桂林山水历史悠久,闻名天下,为后面的学习、朗读、理解打下良好基础。

二、观看网络视频,整体感知课文1、围绕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让学生看网络视频,听课文朗读。

然后学生再自读课文,边读边想,确定符合自己学习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学生在看、听、读、想中,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美,欣赏了课文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学习目标的交流与确定,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收获,学习更主动。

2、理清课文结构,找出中心句:围绕中心句让学生上网搜集、浏览相关资料,再口头综述所看到的资料、景象。

设计意图:对语文的学习须建立在一个整体感悟的基础上,不能把课文内容弄得支离破碎。

所以,学生抓住中心句,知道了学习的重点,也可以围绕中心句收集信息,浏览资料,准确理解课文。

归纳、描述所浏览的资料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可进行创新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指导学习第二段1、学生先看图、读书、质疑,利用电子邮件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找出并理解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句子。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一、教材内容本教案所述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是《桂林山水》,出自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教学重点为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叙述山水画,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中华美学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欣赏山水画的形式和美学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观察力。

2.让学生了解中华美学传统,从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让学生掌握叙述技巧,能够简洁准确地描述所看到的山水画作品。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欣赏山水画的形式和美学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观察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中华美学传统,从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方法1.导入在教学开始前,给学生展示一些山水画作品,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画作的印象。

2.讲解介绍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独特的美学内涵,让学生了解中华美学传统。

3.欣赏教师推荐一些著名山水画家的作品给学生,让学生欣赏画面中的山水形象,感受画作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在意蕴。

4.训练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叙述技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山水画作品,提高其叙述能力。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然后向他们介绍更多有关山水画的知识。

五、教学流程1.导入展示一些山水画作品,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画作的印象。

2.讲解介绍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独特的美学内涵,让学生了解中华美学传统。

3.欣赏推荐一些著名山水画家的作品给学生,让学生欣赏画面中的山水形象,感受画作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在意蕴。

4.训练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叙述技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山水画作品,提高其叙述能力。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然后向他们介绍更多有关山水画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主题: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2.板块:(1)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独特的美学内涵。

(2)推荐一些著名山水画家的作品给学生,让学生欣赏画面中的山水形象,感受画作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在意蕴。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简要描述桂林山水的美丽。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课文描述,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利用思维导图或绘画,帮助学生形象地记忆课文内容。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桂林山水的理解和感受。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基本语法结构。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

2.2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和运用生字词。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描写。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桂林山水》文本。

桂林山水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生字词卡片或黑板。

3.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创造舒适的学习氛围。

多媒体设备准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利用桂林山水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兴趣。

简要介绍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自主掌握生字词。

4.3 课堂讲解与练习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学生进行生字词书写和运用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桂林山水的理解和感受。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桂林山水画。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桂林山水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5.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同伴评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和进步。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活动设计组织一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桂林山水的美丽。

小学三年级语文《桂林山水》经典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桂林山水》经典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桂林山水》经典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桂林山水》经典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桂林山水》经典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桂林山水》经典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读课文,感悟桂林山水的特点和优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4、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都游览过我国的哪些名胜古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是的,这些景色确实都很美,你们还想不想再去一个景色更加迷人饿地方看一看呀?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板书:桂林山水)。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欣赏桂林的山水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7个生字,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四人为一小组,互相正音,把课文读通顺。

3、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认为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体现你的这种感受?(找出并说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由这句话引入课文精读部分。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1、指导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

说:你觉得漓江美在什么地方?(板书:静、清、绿)(2)读课文,边读边想像画面,读出自己的感悟。

(3)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读出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的?(4)推荐小导游,给同学们介绍漓江水的特点。

(要求:准确、有感情、声情并茂。

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然后评价。

(5)齐读第二自然段。

2、引导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欣赏图片:桂林的山(2)自由读,把你看到的桂林山的美带入课文读一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桂林山水》课文原文及赏析《桂林山水》课文原文: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就是美丽的桂林,这里的山环绕着水,水倒映着山,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桂林山水》课文赏析: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独特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先,文章通过对大海、西湖与漓江的对比,突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三个特点,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漓江水的魅力。

接着,作者又通过对比泰山、香山与桂林的山,描绘了桂林山的奇、秀、险三个特征,同样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手法,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桂林山的壮观和美丽。

此外,文章还巧妙地运用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既总结了全文,又升华了主题,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美。

总的来说,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结构严谨,情感真挚,不仅让读者领略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风光,也激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之情。

同时,它也教育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美,用心去体验和欣赏大自然的奇妙和魅力。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1.1 设计意图《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描绘了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桂林的山水美景,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2 课文简介《桂林山水》一文以优美的文字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仿佛置身于那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之间。

1.3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答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生字词2.1.1 桂林: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城市,以其山水美景著称。

2.1.2 漓江:流经桂林的一条著名河流,两岸风景秀丽。

2.1.3 峦:山峰的一种形态,常用来形容山峰连绵。

2.2 句子理解2.2.1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这句话说明了桂林山水的美丽程度,以及阳朔山水的地位。

2.2.2 “舟行波上,如在画中游。

”:形象地描绘了游览漓江时的美妙感受。

2.3 文章结构2.3.1 总分总:文章开头总体介绍桂林山水的美,中间部分详细描绘了漓江山水的美,结尾再次总结桂林山水的美丽。

2.3.2 动静结合:文章在描绘山水时,既有静态的山峰、河流,又有动态的舟行、倒影,使画面更加生动。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3.1.1 学生自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意境。

3.1.2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1.3 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3.2 生字词学习3.2.1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3.2.2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3.2.3 小组交流,巩固记忆。

3.3 句子理解3.3.1 学生自主理解句子,体会句子的美感。

3.3.2 教师讲解句子,学生跟读。

3.3.3 小组讨论,分享心得。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桂林山水的文化知识,并能够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和景点。

2.学习使用适当的汉语表达方法,能够使用简单的中文介绍桂林山水。

3.能够鼓励学生形成对文化旅游的兴趣和欲望,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二、教学重点:1.桂林山水的特点和景点。

2.使用合适的中文介绍桂林山水。

三、教学难点:1.桂林山水的文化知识。

2.鼓励学生形成对文化旅游的兴趣和欲望。

四、教学内容:1.桂林山水的概述桂林山水是中国三大山水名胜之一,以优美的山水风光和灵秀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

桂林山水是以桂江、漓江为主体,但是桂林周边还有其他很多山水美景,如金奇峰、明月岭、芦笛岩、刘三姐山、象山和尧山等,这些景点都是可以令人流连忘返。

2.桂林山水的特点桂林山水以独特的四大特点(奇山秀水、清幽洁净、小桥流水、绿树葱笼)而著称。

奇山秀水便是以漓江的奇山与清幽相互交织的自然景观为主体。

清幽洁净则是指桂林山水清澈如镜,空气清新,如同童话般的美景。

小桥流水则是指小溪、小山、小桥等自然景观的组合成为一个十分优美的图景。

绿树葱笼便是指整座桂林城区深深地被绿树覆盖,在阳光和绿叶的映衬下显得十分亲切自然。

3.桂林山水的景点桂林山水有着众多的自然景观和旅游景点,其中包括了七星岩、芦笛岩、刘三姐山等,这些景点都是桂林山水的代表性景点之一。

七星岩是桂林山水最独特的景点,它是一处由七座以巍峨屹立于江中的山峰组成的自然景观。

芦笛岩是由南北二山相依而成的,其景色明媚,色彩鲜艳,每天有中国民乐演奏的演出活动。

刘三姐山则是指中粮神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一个文化旅游度假区,它的主要景点是以黄姚古镇和刘三姐故乡为主。

五、教学活动:1.介绍桂林山水的背景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和了解这个中国山水之旅的文化。

2.使用汉语来描述桂林山水的景点和奇特之处,并布置学生练习配合使用产生的语言描述。

3.讨论和介绍学生最喜欢的桂林山水景点,并考虑为什么他们会这样。

4.引导学生形成文化旅游的兴趣和欲望,同时探索如何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法。

《桂林山水》的课文教案

《桂林山水》的课文教案

《桂林山水》的课文教案《桂林山水》的课文教案1《桂林山水》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美丽、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酷爱祖国大好河山、酷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白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欣赏桂林山水的缘由。

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点。

最终,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备的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妙,培育酷爱祖国大好河山、酷爱大自然的感情。

4、通过品尝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酷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老师先创设美丽的生活情境,把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使他们主动主动地参加学习。

然后,通过看图、学文,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学生随着绘声绘色的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酷爱祖国大好河山、酷爱大自然的情感,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

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1、搜集到的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或投影片。

3、制作的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或投影片。

过渡语: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桂林一带,奇峰突起,怪石峥嵘,江流弯转,岩洞幽深,其岩溶奇观为世所罕见,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同学们,今日我们去领会那奇妙秀丽的桂林风光,一起走进那迷人的画卷。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例文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例文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案例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重点短语。

2.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准确运用课文中的语法和句型。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热爱。

4.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美景。

3.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创作,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真实感受和想象。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用投影仪播放桂林山水的美图,让学生凭直觉说出美丽的山水画面。

2.引导学生讨论所看到的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

第二步:阅读课文1.让学生一起朗读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基本情况。

2.分发文章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默读并标记难点词汇和短语。

3.让学生交流彼此的理解,讨论课文的关键词汇和重点短语。

第三步:讲解课文1.分段讲解课文,注重解释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2.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并引导学生利用课文给出的线索去理解它们。

3.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展现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

第四步:小组合作学习1.随机分配学生到小组中,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文中的景点进行介绍。

2.鼓励学生合作讨论,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话去描绘美景。

3.每个小组选代一人,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进行介绍。

第五步:创作绘画作品1.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描述和自己的想象创作一幅桂林山水绘画作品。

2.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表达对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3.提供美术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出自己的绘画作品。

第六步:展示和评价1.让学生把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和感受。

2.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桂林山水的了解更加深入,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热爱也得到培养。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3篇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3篇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3篇《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篇11.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第1课。

本单元以写景为主,《桂林山水》是开篇的精读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按“漓江水—桂林山”的顺序展开,用饱醮激情的笔触直抒胸臆,在一连串的对比与排比中,通过众多的比喻,巧妙地勾勒出桂林山水的独特风貌,可谓情景交融,形神兼备。

本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感受祖国山河和祖国语言的美;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直接表达、间接表达__思想感情的方法。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通过品读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认识排比句,领悟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并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感。

体会蕴含在词句中的热爱之情。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3)能力目标:在多元的教学环境下,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和学生自己搜集来的资料来领略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一番独具特色的美,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课文第二、第三两个自然段分别具体描绘了桂林水、山的特点,是全文的主体,也是重点。

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及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最后一段是一个比喻句,中间又夹着一个排比句。

(教案 ) 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的山水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山水是画的主体,空中的云雾迷蒙,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则是点缀。

多美的一幅山水画!大自然这位雕塑家以鬼斧神工,雕刻出如此巧夺天工的画卷,作者简直入迷了,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感觉到自己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沉浸在桂林山水的幽静美之中。

小学语文三年级片段教案——层层剖析领悟内涵——《桂林山水》句子教学一得

小学语文三年级片段教案——层层剖析领悟内涵——《桂林山水》句子教学一得

小学语文三年级片段教案——层层剖析领悟内涵——《桂林山水》句子教学一得多媒体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同学们,假如把这句话换个写法。

(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请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读句子)生: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话写得很具体。

生:当然第一句写得好。

因为这句具体地写出了漓江的水静得怎么样,清得怎么样,绿得怎么样,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我也认为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话把漓江水静、清、绿的程度写清楚了,更令人体会到漓江水的美。

师:(去掉第二句)同学们说得真棒。

的确,这句话具体地写出了漓江水的特点,让我们能够真切地体会到漓江水的美。

师:要是把这句话再换个写法。

(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现在哪句话写得好呢?为什么?(请两位学生分别读句子)生:第一句好,因为这句话用了感叹句,语气比较强烈。

生:我也觉得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话用一些感叹句,把作者赞美漓江水的强烈感情写出来了。

师:(去掉第二句)同学们真会读书,说得很好。

不错,这句话运用了感叹句,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赞美之情,让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漓江水的美。

师:如果再把这句话换种写法。

(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绿得很,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现在,哪句话写得好呢?为什么?(同桌一人读一句)生:我还是认为第一句写得好。

因为这句话用了“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读起来琅琅上口,而第二句用“真静啊”、“很清”、“绿得很”,感觉有点乱。

生:我也觉得第一句好,因为这句话是个排比句,写得十分有节奏感,更令人体会到漓江水的美;而第二句没有运用排比句,显得有点零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三年级片段教案《桂林山水》赏析师: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漓江的水。

先看图,再读读书。

看看漓江水怎样美,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大家读书的时候,要学会把主要的意思抓住。

这一节课文有哪些词语把桂林的水的特点写了出来?找出这些词,画上这样的符号。

(生自学,教师巡视)
师:看好了吗?找好的请举手,请你说。

生:静。

师:你找到了桂林的水的一个特点静,还有呢?
生:清、绿。

师:(板书:静、清、绿)漓江的水静、清、绿。

请小朋友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连接起来,把写漓江水特点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生: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对不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对的。

还可以这么说,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又清又绿。

师:刚才同学们用一些词,把几个词连起来成为一句话,这几句话就是这小节的内容。

如果我们告诉人家: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能让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吗?假如我们把静、清、绿三个字重叠起来,怎么说?漓江的水----
生:漓江的水静静的。

生:漓江的水清清的。

生:漓江的水绿绿的。

师:把静、清、绿几个字重叠起来,语气加重,就使人觉得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

我们看到漓江的水这么美,感叹起来,怎么说?
生: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离间的水真绿啊!
师:这三句话,大家说得很有感情。

现在请你们读课文中的这句话。

【赏析】
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老师曾指出:我以为小学阅读教学要进行一定的品词品句的训练词和句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词和句的理解是理解文章的基础。

李吉林老师的这则教例给我们较大的启示:
1、进行了词句逻辑训练上的联系:找出重点词,并用关联词组成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既进行了阅读能力、概括能力的训练,又进行了字、词、句基本的训练----理解静、清、绿三个字在句子中是并列的;
2、培养学生在词句意义上的联系训练:将形容词重叠,让学生感知词语的感情色彩;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进行词句思想上的训练,将陈述句变为感叹句,一个真字,学生不仅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上知道了漓江的水是如何之美,而且通过学生的再想象在头脑中出现美的意境。

由此可见,李吉林老师《桂林山水》的教例给了我们重要的收获:语文教学应当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