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0地理底图DLG数据说明
1比5万DLG数据处理流程

1比5万DLG数据处理流程一、原数据整体说明1、分幅编号及范围全区1比5万DLG数据的图幅总数为,编号按GB/T 13989-9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
2、数学基础1比5万DLG数据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地理坐标系统,坐标单位为度。
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数据格式1比5万DLG数据为ARC/INFO的coverage格式。
二、数据处理流程1、合并将幅1比5万DLG数据按19个要素层分别合并成一幅全区图,并转为AcrGIS的shape格式。
4人共做了5天。
2、接边将合并后的19个要素层分别进行接边,主要是线状和面状数据集。
(1)线状数据集接边采用人工接边。
根据线状要素的基本属性将分幅线两侧要素属性完全相同的线状地物连接在一起。
(2)面状数据集接边采用人工接边。
先将面状要素转换成线状要素,将分幅线两侧一定容差范围内的两条线连接。
连接后进行拓扑检查并构面,生成新的面状数据集。
最后给新的面状数据集赋予原面状数据集的基本属性。
4人共做了45天3、裁切将接边好后的19个要素层分别按照109个市县区行政区界线进行裁切。
4人共做了5天。
4、数据检查检查109个市县区文件夹中都有19个要素层,各个要素层符合拓扑关系,属性字段无误。
4人共做了5天。
三、成果数据说明全区1比5万DLG数据为shape格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地理坐标系统,坐标单位为度。
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按市县区行政界线共分为109幅,每幅19层要素层,具体内容见下表:四、数据用途。
DLG数据说明

一数据整体说明1 分幅编号及范围全国1:50000 DLG数据的图幅总数为21098,其中5万分幅数为20058,西部地区5万无图区采用10万地形图生产,10万分幅数为1040。
1∶5万DLG编号按GB/T 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
2 数学基础(1)平面坐标系与投影方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地理坐标系统,坐标单位为度。
(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3 采用的分类代码(1)要素分类代码全国1:50000 DLG数据的要素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并根据需要扩充了一些代码。
(2)行政区划代码国内陆域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铁路路线名称代码铁路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铁路车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车站站名代码》。
(4)公路路线名称代码公路国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线路标识规则国道名称和编号》,公路省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省道路线名称和编号》(报批稿)。
(5)水系名称代码水系要素的名称代码采用《河流、湖泊及水库名称编码》(1:5万数据库暂行规定)。
4 数据采集方法利用航片DOM、卫片DOM与LANDSAT多光谱影像融合,经分幅裁切与DRG复合配准,不更新地形要素以DRG为背景进行采集;需更新的地形要素内容,在地形图或现势资料引导下以DOM为背景进行采集。
对已有最新车载GPS采集的国省道数据、地名数据库的成果经数据和代码转换后导入。
数据成果经编辑、检查后转换成ARC/INFO 的数据格式。
二数据分层说明1 数据分层及命名全国1:50000 DLG数据根据不同的要素类型及几何特征,共分为14个数据层,具体内容见下表:2 属性分层及结构全国1:50000 DLG数据各层包括1至2类属性表,每一个属性表包括相应若干个属性项,具体内容见下表:3 要素分层及说明(1)水系(面、线)层名:HYDNT层描述:所有面、线状水系要素的数据集合,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
1比5万地质填图要求

(3) 所有地质界线,重要接触关系,重要地质构造, 或重要地质现象等均应有地质观测点控制,观测控制 点的记录务必详实,测量数据准确齐全,并附必要的 照片和素描图、或录像资料,采集必要的实物标本。
12.2.5 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简报。 12.2.6 其它类文件:半年和年度简报、阶段性总结, 各级质量检查记录资料。 12.2.7 上述全部资料经项目工作单位组织初审通过, 并提交了初审意见书。
13.2 地质图和专题图的编制
13.2.1 最终地质图件的编制,必须经过 野外验收后按验收意见完成有关补充工作 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编制地质图所用资料 必须与各项原始资料和基础图件吻合一致, 並正确处理好与周围邻幅的接图问题。
4.8
4.9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所涉 及的专业内容、技术要求和工 作量等,合理组队。一般一个 单幅项目组应由4—5名地质技 术骨干组成。多幅联测的项目 组酌情增加地质技术人员数量。 项目组要保持技术骨干人员的 相对稳定。
5.1 数字地形资料准备 5.1.1 1:50000地质图的地理底图采
用国家测绘局出版的1:50000地形图或 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50000矢量 化地形图(数据)。野外工作底图(野外 数据采集手图)原则上采用符合精度要 求的1:25000的(矢量化)地形图为工作 底图。
11 地质调查中的测试鉴定工作
11.1 为保证各类样品测试与分析质量, 对 不同地质体的测试技术方法和测试数量, 应反映在设计书中,最终以上级主管部门 批复意见书为准。
11.4 调查中采集的古生物化石、同位素 年龄测定、电子探针、稀土元素、稳定同 位素、微量元素、古地磁测定等重要样品 应及时送交国家认证的权威机构或国家级、 省部级开放实验室进行测试或鉴定。
基于ArcMap实现1∶5万DLG数据库到传统地形图的转换

2021年38卷第1期(总第1%期)Vol. 38 No. l(Tol. 146)2021-85 •贵 州 地 质GUIZHOU GEOLOGY基于ArcMap 实现1 :5万DLG 数据库到传统地形图的转换魏泽权,钟启稳,范耀宏(贵州地矿局102地质大队,贵州 遵义563003)[摘 要]DLG 是一种将地理要素分层存储的矢量数据集,其包含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利用其属性信息,将空间展布的各要素以符号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传统地形图以供使用者判读、应用,将会大大提升传统地形图的生产成本、成图周期,弥补传统地形图现势性差的弱点。
笔者 借助ArcMap 平台,通过投影转换、样式符号制作及要素符号化、符号标注、制图综合及图面整饰 一系列过程,详细介绍了从1 :5万DLG 数据库至传统地形图的转换过程,并总结出了转换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工作,同时提出了利用mxd 文件模板采用修改数据源的方法可实现同比例尺其他图幅的快速转换,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ArcMap ; 1 :5万DLG 数据库;地形图;转换[中图分类号JTP3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43 (2021) -01-0085-07传统地形图是采用特定的符号、颜色、注记等 详细表示地表上居民地、道路、水系、境界、土质、 植被等基本地理要素且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 一种按统一规范生产的可供使用者直接判读的地形图(图1)。
DLG 数据库是以点、线、面三类几何 图形并赋予不同属性来表示各地图要素的矢量数据集,每一个几何要素既体现了特定的空间关系,还具备固有的属性信息。
其技术特征及地理内 容、分幅、投影、精度、坐标系统与同比例尺地形图一致,图形输出为矢量格式,任意缩放均不变形。
1 :5万DLG 数据库主要包含了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与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 质、地名及注记九类地形要素及其属性信息(国家 测绘地理信息局,2014),这九类要素信息如不经图形化处理,其直观可看到的的只有点、线、面三 种图形元素,不利于使用者的直接判读(图2) o笔者在参与贵州省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和贵州省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排查工作的质量检查图1 1:5万地形图Fig, 1 1 :50000 topographic map图2 1:5万DLG 数据图Fig, 2 1 *50000 DLG data graph[收稿日期]2020-03-29 [修回日期]2021-3-23[作者简介]魏泽权(1971—),贵州遵义人,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长期从事地质勘査及地理信息相关工作。
国家1_50000DLG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使用、生产技术、生产进度、数据成果交换等 方面进行合作。
1∶50 000 DLG 数据 质 量 检 查 的 技 术 复杂、工作量巨大, 采用常规的方法难以完成,一方面不能保证数据的质量, 另一方面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还要影响工程的进度。
为此, 1∶50 000 DLG 建库项目组在深入术角度看, G IS 包括硬件条件、软件条件、G IS 数据、GIS 基础设施 ( 技术人员、资金支持) 等。
空间数据是 G IS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 G IS 项目中的投资重点。
空间数据 的 质 量 直 接 影 响 到 数 据 的 适 用 性 以 及 GIS 应用的成败。
全国 1∶50 000 DLG 数据库作为1∶50 000 DLG 质量检查软 件的设计进的 GIS 技术支撑下, 充分挖掘数据 2000、WINDOWS XP 。
2) 专业软件Arc/i nfo 8( 或更高版本) 。
3) 软件的运行环境如图 2 所示1 的内部逻辑规律和外 部 一致 性 关 系, 将大部分检查内容通过程序进行自动检查, 必要时辅助于人机交互核对, 尽量降低人工检查的工作量, 从而高效彻底 地 满 足 了 1 ∶50 000 DLG 数 据 质 量检查的要求。
目前技术条件下, 空间数据质量 检查常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主要有下 功能模块 检查软件的功能, 涉及到 1∶50 000 1.3 列 3 种, 优势。
不同的检查方法具有各自的 DLG 数据质量的多个方面, 包括数据1) 人工对照检查通过 人 工 智能 检 查 核 对实 物 、数 据表格或可视化图形, 从而判断检查内容的正确性。
具有简便、易操作的特 点。
2) 程序自动检查通过设计模型算法和编制计算机 程序, 利用空间数据的图形与属性、图 形与图形、属性与属性之间存在有一 定的逻辑关系和规律, 检查和发现数 据中存在的错误。
3) 人机交互检查数据中很多地方靠程序检查不能开发环境 1 ∶50 000 DLG 质量 检 查 软 件 是 1.1 的完整性、结构一致性、位置 精 度 、属性精度、接边精度以及资料源质量和 在 ARC /INFO 环境下, 利用高级编程元数据质量等, 将所有能够用于程序语言和控件技术开发而成的, 并应用了专业的打包系统进行分发安装。
1:50000DLG数据质量检查方法探讨

图 1 : 1:5 0 0 0 0 D L G数 据 文 件 组 织 结 构
杂 、参 与 生产 的单位 多 ,这些 情 况使 得 1: 5 0 0 0 0 4 D L G数 据检查 要 点 数 据 检 查验 收 首先 要 根据 任 务 的要 求确 定检 查 的依据 ,质量 指标 应遵循 相应 标准 、规范及相关要求。 空 间数据 质 量信 息 采 用质 量 元 素进 行 描述 ,质 性 。表 1 为D L G数 据检 查质量 元 素与质 量子 元素 :
测绘 技术 装备
批 量检 查 模式 下需 关注 的几 个 问题 :
季刊
第 l 5卷
2 0 1 3年第 2期
技 术交 流 6 7
问题 排 查 后 ,软 件 提供 了与 常用 生 产软 件 的错
( 1 )注 意 检查顺 序 。批量 检查 前应 首先 进行 数 误 定位接 口,可 以方便 地利 用生 产软件 修 改 D L G数 据 组 织 形 式检 查 及 元数 据 检 查 ,避 免数 据 出现 重 大 据 中的错 误 。
表 1 D L G数据 质量 元素 及质 量子 元素
质 量 元 素 质量 子元 素
D L G数据 内容主要 包括 :数学 要素 、地理要 素和 量 元 素 是指 产 品满 足 用户 要 求和 使 用 目的的 基本 特 辅助 要素 。 数 学要 素 是 地 图具 有特 殊 的数 学法 则 这一 重 要 特 征 的表 示 ,主 要 包括 : 图幅 范 围、 坐标 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 图
地 图检查
1: 5 0 0 0 0 地形 图更新工程 D L G数据进行质量检查的一些经验 与方法,仅供 同行参考 。
DLG技术规定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万数据库1:5万矢量地形数据(DLG)生产技术规定(试行本)国家测绘局二○○一年四月目录1、产品简介 (2)2、技术指标 (2)3、数据基本内容 (4)4、引用标准 (4)5、数据采集的总体技术路线 (5)6、数据采集技术要求 (8)7、要素的更新 (14)8、生产作业流程及工序技术要求 (16)9、质量控制 (24)10、数据文件组织 (25)11、产品归档 (25)12、附录 (27)附录一:1:5万矢量地形数据(DLG)分层规定附录二:1:5万矢量地形数据(DLG)属性表附录三:1:5万矢量地形数据(DLG)要素内容及分类代码表附录四:1:5万矢量地形数据(DLG)要素采集几何精度统计表1 产品简介1:5万矢量地形数据(DLG; Digital Line Graphic)是地形要素的矢量数据集。
该数据遵循特定的标准分类组织和编码,且保持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属性信息。
2技术指标2.1 定位参考系2.1.1 平面坐标系与投影方式以“1980西安坐标系”为大地基准。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6゜分带。
2.1.2 高程基准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2.2 分幅编号及空间单元1:5万DLG编号按GB/T 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
空间存储单元:15′(经差)*10′(纬差)。
为便于检查、验收,图幅分幅范围与原图保持一致。
2.3 数据分类与编码2.3.1 矢量地形数据(DLG)分层参见附录一:1:5万矢量地形数据(DLG)分层规定2.3.2 矢量地形要素(DLG)属性参见附录二: 1:5万矢量地形数据(DLG)属性表2.3.3 矢量地形要素(DLG)内容及分类代码参见附录三: 1:5万矢量地形要素(DLG)内容及分类代码表2.4 数据格式在生产、检验阶段数据存储格式暂定为ARC/INFO的E00格式,待数据入库后统一转换为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最新1-05-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解析

1-05-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解析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 000)DZ/T 0001—91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总则规定了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的性质、目的任务、基本准则、填图内容与方法、工作程度与精度要求、资料综合整理、图件及说明书编制、评审验收和提交的办法。
1.2 适用范围本总则适用于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是该项工作设计编写、成果验收、质量监控的主要依据。
2 引用标准GB958 区域地质图例(1:50000)ZB/TD10004 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3 目的任务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以下简称一比五万区调)是一项基础地质工作。
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区内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4 基本准则4.1 以先进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运用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4.2 在优先考虑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基础上,按照构造单元完整性和地质矿产条件的相似性划分片区,进行总体部署,并采用国际分幅的单幅或多幅(一般2~4幅)测制。
4.3 对区内已有的遥感图象、地质、矿产、地球化学等资料,在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充分合理地加以应用。
4.4 采取实测或编测结合的方式进行填图,已有符合精度要求的大于一比五万比例尺地质图件资料的地区,可以编为主,编测结合方式进行。
4.5 地质填图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可立项专题研究。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4.6 承担地质填图项目的单位,以短小精干的分队为宜,一般一个分队应配备3~5名地质技术骨干。
浅谈利用ArcGIS制作1:50000地形图地表覆盖数据的方法

浅谈利用ArcGIS制作1:50000地形图地表覆盖数据的方法作者:李丽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05期摘要:本文针对西部1:5万地表覆盖数据的形成,详细介绍了采用ArcGIS软件制作1:50000地形图地表覆盖数据的方法,并就实施细节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地表覆盖 ArcGIS 方法引言地表覆盖(Land Cover)是指在地球上陆地表面的各种生物或者物理的覆盖类型,包括地表的植被、人类的建设用地(建筑、道路等)、湖泊、冰川、裸岩和沙地等。
它是主要反映土地覆盖的,能够如实描述地表涉及到地形图和地物要素及表现形态。
地表覆盖不仅仅是单一的土地或者植被类型,而是土地类型及其所具有的一系列自然属性和特征的综合体。
本文就西部1:50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的地表覆盖数据(LC)的制作方法予以说明。
1.立体数据采集及Geoway数据编辑1.1立体数据采集由外业所做像控点进行加密后,利用Virtuozo或jx4等航测内业软件对照调绘片进行数据采集。
1.2 Geoway 数据编辑按传统的方法经检查后将采集好的数据导入Geoway下,对照调绘片进行编辑,并对其进行赋属性,因为此时的数据也用于后期制印数据,因此先按库数据的要求对数据赋属性。
经过二级检查验收后,对数据进行四条边的无缝接边。
为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将数据备份后分别在库数据、地表覆盖数据、制印数据中进行各自的处理。
2.ArcGIS数据采集及编辑我们知道,ArcGIS是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开发的新一代软件,是世界上应用广泛的GIS软件之一,是一个全面的、完善的、可伸缩的GIS软件平台,无论是单用户,还是多用户,无论是在桌面端、服务器端、互联网还是野外操作,都可以通过ArcGIS构建地理信息系统。
2.1 ArcGIS下地表覆盖数据编辑过程⑴首先在ArcGIS其中之一的应用程序ArcCatalog下新建一个mdb格式的文件包,并在其下建立图层LC(Land Cover简称),由于库数据与地表覆盖数据对属性的要求不同,按照《西部1:5万地形要素数据规定》的要求,在ArcCatalog下组织数据结构,规划数据库表。
5万DLG内容及分类代码表

1:5万矢量地形要素(DLG)内容及分类代码表(暂行规定)1 范围本暂行规定规定了代码。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1:50000矢量地形要素的分类与编码。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暂行规定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暂行规定的条文。
GB 12342-90《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GB 13923-92《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3 要素内容与分类代码矢量地形要素内容按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的共性要求,并顾及专业部门对要素的一般需求,分为核心要素和一般要素两大特性类供选用,核心要素选取了1:5万地形图上的主要内容,一般要素相当于现有1:5万地形图上除植被外的全部内容,对部分次要素内容进行了取舍。
矢量地形要素主要内容有:测量控制点、水系要素、居民地、交通要素、境界要素、地貌要素、其它要素(管线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公共设施和独立地物)、地名和要素名称。
对GB 13923-92中没有的要素按类增补了代码,并对个别要素进行了合并。
数据分层时基本上按原有类进行划分,但对个别要素只进行了分层调整,仍采用原有国标分类代码。
为便于使用要素分类与代码按图式编号、符号名称、图式符号、几何特征、要素特性、国标分类码、层号、采集方法、采集属性、说明共10栏进行列表编排(见表)。
说明栏主要对某些要素的选取指标做了特别定量说明,未说明的一般按图式、规范执行。
4 要素采集方法点状要素采集其定位点。
线状要素采集中心线,有方向的线状要素采集时符号放在前进方向的右面。
面状要素采集轮廓线或范围线,面状要素多边形线分类码除特殊注明用类型界线码或公共边及辅助线以外,多边形线和标识点为同一分类码。
点(有向点)、线(有向线)、多边形标识点属性项具有该要素的所有属性,多边形线属性项只有国标分类代码。
要素采集的方向、方法在图式符号、采集方法栏做了规定。
采集的技术要求详见“1:5万矢量地形数据(DLG)生产技术规定”。
注:表中,★为核心要素;√为一般要素; 22011为新增国标码;为在实体层要采集属性。
2017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

2017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第一题(20分)某单位承接某市范围内地理国情普查任务,主要是地理国情信息采集:该市已建成卫星导航定位服务(CORS),实时提供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亚米级定位服务。
1.已有资料(1)覆盖全市的原始卫星影像(实相为2014年2月,含轨道或RPC参数),全色波段影像分辨率0.5m,多光谱分辨率2.0m;(2)1∶10000的DEM,格网间距5m,现势性为2013年;(3)1∶10000的DLG,现势性为2013年;(4)1∶50000的DLG,现势性为2014年;(5)控制点库;(6)收集有全市交通图及水利普查资料、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医疗机构信息一览表、学校分布数据表等专业部门资料。
2.拥有的主要仪器及软件(1)GNSS接收机;(2)遥感影像处理软件;(3)地理国情普查内业处理系统;(4)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核查软件。
3.工作的要求(1)利用已有资料,制作满足1∶10000精度,0.5m分辨率,按1∶25000标准分幅的彩色DOM;(2)采用内业—外业—内业的作业模式,进行地面覆盖分类(耕地、林地、草地)和地理国情要素(道路、水域等)的采集。
2014年8月到12月开展外业调绘核查,对新增和变化的图斑和要素进行补测补调;(3)2014年底前完成成果整理,质检工作,验收合格,提交用于标准时点校核。
问题:1.按上述标准制作的彩色DOM的工作流程。
2.简述已有资料在地理国情采集工作中的用途。
3.简述外业调绘调查中,新增或变化的图斑和要素补调补测可采用的方法。
【参考答案】1.按上述标准制作的彩色DOM的工作流程。
答:制作的彩色DOM的工作流程如下:(1)资料准备、技术路线设定:根据已有的资料制定技术路线,采用覆盖全市的原始卫星影像,全色波段影像分辨率为0.5m,作为基础影像资料。
(2)定向建模、影像纠正:利用1∶10000的DEM用于正射纠正。
作业前对用于纠正的DEM数据进行预处理,对分幅DEM数据进行拼接,生成大于整景范围的DEM数据。
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编绘

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编绘一、概述这次土地更新调查,大多数市、县都是在1:1万比例尺图上进行,少数县份是1:2.5万的工作底图,最后形成的成果图。
一是1:1万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再就是以1:1万图为基本资料编绘而成的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最后是各县、市的土地利用现状的挂图,就是在1:5万图的基础上编绘形成的。
地图的种类很多,比如地形图、地理图等等。
各种图都存在比例尺问题,各种比例尺地图的成图方法各不相同,有外业测量法、航空摄影测量法,一般大比例尺地图都是直接测量得到的,小比例尺的地图,则通过编绘的方法取得。
各种图的用途不同,因此所表示的内容也各不相同。
比如地形图,它与其他图最大的不同就是详尽地表现了地表的高低起伏情况,而一般地理图主要表示城镇村乡的分布情况和道路交通情况。
当然地理图也表示山川、河流的分布情况,但这些表示都比较粗略,远没有地形图那么详尽,而我们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主要就是表示各种用地的分布情况。
土地利用现状图属专题图,就像交通图、政区图、旅游图等都属于专题地图。
比例尺是地图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所代表的直接含义是图上1cm相当实地多少米,而深层含义是同类要素的详尽程度。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越详尽;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越粗略。
大比例尺图是基层具体管理用的,小比例尺图是上级机关宏观管理用的。
军事地形图分为三个层次:战术用图、战役用图、战略用图。
地图比例尺的系列:1:500 1:1000 1:2000 1:50001:1万 1:2.5万 1:5万 1:10万 1:25万1:50万 1:100万编绘图一般是从下一个比例尺编上一个比例尺。
比如:1:1万编1:2.5万,1:2.5万编1:5万,直接由1:1万编1:5万图,属跨比例尺编绘,这种编绘的难度要大一些。
一幅1:5万图由16幅1:1万图编绘而成,一幅1:1万图的幅面大概40×60cm缩到1:5万图上大概只有9×13cm,有一张普通彩照那么大,把那么大一幅图上的内容浓缩到那么一小块地方,还要表示清楚,所以把图编好不是那么容易。
1:5万比例尺地形图

第一节 1∶5万比例尺地形图1914年,北洋政府参谋本部第五局制定了“十年速测计划”,并于1916年开始将原定测绘的1∶2.5万比例尺地形图改为1∶5万比例尺地形图,遂将测制任务下达到各省陆军测量局。
1916年,东三省陆军测量局黑龙江出张所以其测定的三、四等三角网作为平面控制,以辽宁假定高程点为起算点,将测图任务按36厘米×46厘米图廓以某地为中心进行矩形分幅,测绘1∶5万比例尺地形图。
实测前,把图纸裱糊在测板上,在图幅内适当位置定出平面坐标,再将经纬点按坐标展绘在图上。
实测时,用齐普雷盖尔按交会法补测地形控制点,再用测斜照准仪(即小平板仪)进行地物、地貌测绘,基本等高距20米。
至1929年,完成黑龙江地区南部8.3万平方公里地域内202幅,单色石印印刷。
从1933年起,日本陆地测量部、关东军司令部测量队、伪满洲国军政部和治安部,以其在黑龙江地区建立的大地控制网,采用长春坐标系和大连高程系,使用大平板仪由西向东测绘了东经123°00′—127°30′、北纬45°10′—48°10′的松嫩平原地区1∶5万比例尺地形图。
截止1943年底,共测绘274幅,约9.5万平方公里。
该图以经纬度分幅,每幅经差15′、纬差10′,以某一地方为中心,按“满洲五万分之一图”统一编号,采用伪《满洲地形图图式》绘制。
所有图内注记均用中日两种文字,单色印刷。
该图内水系、植被、居民地、交通网的表示与上述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相同,地貌采用等高线配合地貌符号表示,基本等高距10米,平坦地区绘制了5米间曲线。
建国后,国家测绘总局和总参测绘局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规划和设计的需要,为军事上提供主要的战术地图,同时为编制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普通地理图和专题地图提供基础资料,从1960年起,进行了建国后黑龙江省第一代1∶5万比例尺地形图测制工作。
国家测绘总局系统于1960年开始,首先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进行野外测绘,以后逐渐推进到嫩江及小兴安岭测区,至1968年用航空摄影测量微分法成图204幅,此外利用1∶2.5万比例尺地形图编绘366幅,共完成570幅。
1:50000 DLG数据说明

一数据整体说明1 分幅编号及范围全国1:50000 DLG数据的图幅总数为21098,其中5万分幅数为20058,西部地区5万无图区采用10万地形图生产,10万分幅数为1040。
1∶5万DLG编号按GB/T 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
2 数学基础(1)平面坐标系与投影方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地理坐标系统,坐标单位为度。
(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3 采用的分类代码(1)要素分类代码全国1:50000 DLG数据的要素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并根据需要扩充了一些代码。
(2)行政区划代码国内陆域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铁路路线名称代码铁路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铁路车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车站站名代码》。
(4)公路路线名称代码公路国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线路标识规则国道名称和编号》,公路省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省道路线名称和编号》(报批稿)。
(5)水系名称代码水系要素的名称代码采用《河流、湖泊及水库名称编码》(1:5万数据库暂行规定)。
4 数据采集方法利用航片DOM、卫片DOM与LANDSAT多光谱影像融合,经分幅裁切与DRG复合配准,不更新地形要素以DRG为背景进行采集;需更新的地形要素内容,在地形图或现势资料引导下以DOM为背景进行采集。
对已有最新车载GPS采集的国省道数据、地名数据库的成果经数据和代码转换后导入。
数据成果经编辑、检查后转换成ARC/INFO 的数据格式。
二数据分层说明1 数据分层及命名全国1:50000 DLG数据根据不同的要素类型及几何特征,共分为14个数据层,具体内容见下表:2 属性分层及结构全国1:50000 DLG数据各层包括1至2类属性表,每一个属性表包括相应若干个属性项,具体内容见下表:3 要素分层及说明(1)水系(面、线)层名:HYDNT层描述:所有面、线状水系要素的数据集合,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
1∶5万DLG空间数据位置精度的分析与研究

1∶5万DLG空间数据位置精度的分析与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GPS RTK技术在1∶5万DLG缩编成图数学精度外业检测的应用,并对1∶5万DLG位置精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1∶5万DLG数据缩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前言为了满足我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要,浙江省测绘局组织进行了1∶5万DLG数据工程建设。
1∶5万DLG采用现有1∶1万地形图数字产品缩编技术方法进行采集,同时根据现有航片和SPOT 5卫片数据进行更新修测。
1∶5万DLG缩编的数据源既有“九五”、“十五”期间完成的1∶1万DLG数据又有1∶1万航摄DOM、1∶1万DRG及国家测绘局1∶5万等高线数据等。
不同类型的源数据的位置精度、坐标系统等都不尽相同,涉及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和数据的整合,才能统一到本次1∶5万DLG 的数学基础,满足1∶5万DLG数据的位置精度要求。
为满足对1∶5万DLG数据的位置精度评价的需要,笔者参与并组织了1∶5万DLG数据位置精度的外业检测工作。
本文围绕1∶5万DLG位置精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1∶5万DLG数据缩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与大家商讨以提高1∶5万DLG数据的缩编精度。
2位置精度检测一般的GPS接收机对精度的描述是以相对精度进行的,对RTK实时定位精度描述为10mm+(1~2)ppm(水平)/2cm+((1~2)ppm(垂直),这是在WGS-84框架下的相对精度。
虽然转换到我国现行的西安、北京坐标系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有一定的精度损失,但大量的实践证明,只要起算控制点图形强度合理、精度储备充分,GPS RTK施测时将作业半径控制在6km以内,其施测的点位精度能够满足城市测量中图根控制点的精度要求,因此利用GPS RTK技术对1∶5万DLG进行位置精度的检测完全能达到精度检测的要求。
而且进行大面积的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地物、地貌位置精度的检测,GPS RTK实时定位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导线测量加全站仪的检测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
1:50000地理底图DLG数据说明

一数据整体说明1 分幅编号及范围全国1:50000 DLG数据的图幅总数为21098,其中5万分幅数为20058,西部地区5万无图区采用10万地形图生产,10万分幅数为1040。
1∶5万DLG编号按GB/T 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
2 数学基础(1)平面坐标系与投影方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地理坐标系统,坐标单位为度。
(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3 采用的分类代码(1)要素分类代码全国1:50000 DLG数据的要素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并根据需要扩充了一些代码。
(2)行政区划代码国内陆域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铁路路线名称代码铁路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铁路车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车站站名代码》。
(4)公路路线名称代码公路国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线路标识规则国道名称和编号》,公路省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省道路线名称和编号》(报批稿)。
(5)水系名称代码水系要素的名称代码采用《河流、湖泊及水库名称编码》(1:5万数据库暂行规定)。
4 数据采集方法利用航片DOM、卫片DOM与LANDSAT多光谱影像融合,经分幅裁切与DRG复合配准,不更新地形要素以DRG为背景进行采集;需更新的地形要素内容,在地形图或现势资料引导下以DOM为背景进行采集。
对已有最新车载GPS采集的国省道数据、地名数据库的成果经数据和代码转换后导入。
数据成果经编辑、检查后转换成ARC/INFO 的数据格式。
二数据分层说明1 数据分层及命名全国1:50000 DLG数据根据不同的要素类型及几何特征,共分为14个数据层,具体内容见下表:2 属性分层及结构全国1:50000 DLG数据各层包括1至2类属性表,每一个属性表包括相应若干个属性项,具体内容见下表:3 要素分层及说明(1)水系(面、线)层名:HYDNT层描述:所有面、线状水系要素的数据集合,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
浅谈1:50000(DLG)线划图入库作业过程

tepat a s p ew rigpoeue t s t d cdte p l a o e o ai a 15 0 aaaeU dt gQ a t h rccl t snt okn rcdr.Ia oi r u e p ctnm t d f t n :00 0D t s p ai u i i e i h l no ha i i h o N ol b n ly
及各层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存储要 素, 使其在使用 、 查找某 3 作 业 的方 法 类 信息 时更 加方便 。
3 1 对扫描的调绘片进行纠正 .
1 基 本 要 求
要 正 确 使 用 所 给 的 各 种 资 料 数 据 源 , 中 包 括 其 15 0 核心 要 素 D G 最 新 的 D G D M、 :0 0 0 L 、 R 、 O 道路 整 合 数 据 、 界更 新成果 、 境 车载 G S 据 以及 外业 调 绘好 的调 绘 P数 片 。首先 要用 A t e a 04软 件根 据 D M 影 像 进 u ds M p20 o k O
2 作 业使 用 的软 件
我院 15 0 ( L ) :000 D G 线划图入库主要应用的软件是
G O Y 其 中还会用 到 A t e a 0 ,r a , R E WA , u ds M p2 4 Ac p E — o k 0 M D SI A I E以及 国家 15 0数据 库更新 质量 检查 软 A GN M :0 0 0 件等。
关键词 : L D G数据 ; E WA 检 查软件 G O Y; 中图分类号 :2 15 P 3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62— 8 7 2 1 )2— 2 1 0 17 5 6 (0 1 0 0 5 — 2
S alw D sus n o r igP o e u eo : 00 0 ( G) h l i si n Wo kn r cd r f1 5 0 DL o c o
利用1∶1万DLG数据缩编1∶5万地形图方法的探讨

利用1∶1万DLG数据缩编1∶5万地形图方法的探讨作者:冯鹤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01期摘要:该文结合工作实践,比较详细阐述了利用1∶1万数字线划图缩编成1∶5万地形图的地物综合基本要求,浅显探讨了各类要素在缩编过程中的取舍、综合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选取概括制图综合地图缩编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1随着测绘事业的蓬勃发展,小比例尺地形图在国家经济建设、国土整治、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但许多现有的1∶5万地形图已经非常陈旧,失去了地形图的时效性,因此1∶5万地形图的更新就非常有必要,而1∶5万地形图更新的最常用方法就是利用现有的1∶1万地形图数据资料,通过综合取舍的方法来实现缩编。
1 缩编更新的基本要求1.1 现有资料分析(1)1∶1万数字化地形图是进行1∶5万地形图缩编的基本数据资料,作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1万数字地形图,数据基本完备,资料也很详尽,而且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更新也较快,现势性比较强,把它作为1∶5 万地形图数据的基础资料,基本能满足缩编更新的要求。
(2)DOM 影像数据:由于缩编更新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数据的缺失或数据现势性不够等情况,那么利用DOM 影像数据进行采集和判读,就可以补充数据资料的不足。
1.2基本原则把1∶1万比例尺地形图缩编成为1∶5 比例尺地形图,基本原则就是:选取、综合、概括、删除,而更新缩编过的1∶5万地形图应保持与其比例尺相应的地物、地貌、植被等的地图内容表达程度,从而满足用图单位的需要。
2 缩编更新的方法2.1 测量控制点及高程点控制点和水准点应尽量保留,高程点应尽量选在地形变换处,比如:道路交叉口、桥梁上、山顶或鞍部等,一般图上每100 cm2:平原、丘陵地区10~20个,山地、高山区8~15个,但在选取过程也要注意高程的分布情况,除了保证高程选取位置外还要保证图面分布的均匀美观;协调高程点和附近曲线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相互矛盾。
浅谈1:5万立体测图过程中地貌的数据采集

55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工 程 技 术新疆第二测绘院在西部无图区1∶5万测图过程中采用卫星影像数据,利用IMU/DGPS辅助的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完成1∶5万无图区罗布泊测区、库姆塔格沙漠、阿尔金山,青藏西部等测区的测图任务。
西部1∶5万无图区地貌复杂,罗布泊测区和库姆塔格沙漠由于植被稀少和强烈的物理分化作用形成了风沙地貌,常见的风蚀地貌有风蚀残丘和雅丹地貌,风积地貌有窝状沙丘,垄状沙丘及新月型沙丘和新月型沙丘链。
青西B5区域主要是黄土地貌常见的有黄土沟谷地貌。
真实准确反映地貌的特征是地貌数据采集的重点。
1 立体测图数据源1∶5万无图区测图工程利用S P O T -5H RS 立体条带和三影像立体条带5M X 10M (HRS)+5M(HRG)卫星影像数据作为DLG和DEM的主要数据源,采用全色立体影像和IMU /DGP S辅助的航空影像形成的架构航线获取符合精度要求的S P O T -5H R S 影像区域网平差的像控点,利用GP S连续运行GPS像控点的施测,由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统一进行处理。
平差前需对原始影像进行增强处理及几何成像模型参数计算。
在对地面控制点量测的同时应选取一定数量点位目标清晰定位准确的检查点,用于检测D E M 和D O M 的精度。
2 立体测图数据采集2.1基于地图概括的数据采集立体测图采集采用JX-4,Vi rtuoZo/DPGrid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数据采集前应对作业员进行培训,1∶5万数据采集和基础测绘数据有不同采集方法,包括地物地貌的综合取舍。
地图比例尺决定地理信息选取的指标,1∶1万地形图由于是基础测绘项目,在地物采集上应尽量详细,地物地貌采集一般是按模型采集,地物地貌位置精度要求准确,1∶5万由于地面范围大,地物地貌表示的详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可以说是“基于地图概括的数据采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数据整体说明1 分幅编号及范围全国1:50000 DLG数据的图幅总数为21098,其中5万分幅数为20058,西部地区5万无图区采用10万地形图生产,10万分幅数为1040。
1∶5万DLG编号按GB/T 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
2 数学基础(1)平面坐标系与投影方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地理坐标系统,坐标单位为度。
(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3 采用的分类代码(1)要素分类代码全国1:50000 DLG数据的要素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并根据需要扩充了一些代码。
(2)行政区划代码国内陆域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铁路路线名称代码铁路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铁路车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车站站名代码》。
(4)公路路线名称代码公路国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线路标识规则国道名称和编号》,公路省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省道路线名称和编号》(报批稿)。
(5)水系名称代码水系要素的名称代码采用《河流、湖泊及水库名称编码》(1:5万数据库暂行规定)。
4 数据采集方法利用航片DOM、卫片DOM与LANDSAT多光谱影像融合,经分幅裁切与DRG复合配准,不更新地形要素以DRG为背景进行采集;需更新的地形要素内容,在地形图或现势资料引导下以DOM为背景进行采集。
对已有最新车载GPS采集的国省道数据、地名数据库的成果经数据和代码转换后导入。
数据成果经编辑、检查后转换成ARC/INFO 的数据格式。
二数据分层说明1 数据分层及命名全国1:50000 DLG数据根据不同的要素类型及几何特征,共分为14个数据层,具体内容见下表:2 属性分层及结构全国1:50000 DLG数据各层包括1至2类属性表,每一个属性表包括相应若干个属性项,具体内容见下表:3 要素分层及说明(1)水系(面、线)层名:HYDNT层描述:所有面、线状水系要素的数据集合,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
原始资料源:地形图、数字栅格地图。
更新资料源:1:50000航片正射影像、卫星遥感影像、地名数据、水系名称代码。
数据现势性:面状水域轮廓线的现势性可达到1996~2003年,与更新影像资料源现势性一致;水系名称、级别的现势性可达到2000年,与1:5万地名数据、水系名称代码现势性一致。
●面属性表表名:HYDNT.PAT属性表结构:属性项名名称描述数据类型输入宽度输出宽度小数位数GB 国标分类码I 6 6 -HYDC 水系名称代码 C 8 8 -NAME 名称 C 60 60 -WQL 水质 C 4 4 -VOL 库容量I 6 6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要素GB 图式符号双线常年河21012双线时令河21022双线消失河段21032运河22010双线沟渠22020常年湖23010时令湖23020水库24010水中滩25050海域26012可通行沼泽85021不可通行沼泽85022依比例盐田93110陆地(河心岛、湖心岛、海岛等)79200由软件自动生成的不具有实际意义的99600多边形●线属性表表名:HYDNT.AAT属性表结构:属性项名名称描述数据类型输入宽度输出宽度小数位数GB 国标分类码I 6 6 - HYDC 水系名称代码 C 8 8 - NAME 名称 C 60 60 -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要素GB 图式符号单线长年河21011双线长年河21012单线时令河21021双线时令河21022单线消失河段21031双线消失河段21032地下河、渠段21040运河22010双线沟渠22020单线渠22030常年湖23010时令湖23020水库24010坎尔井24120海岸线26010内图廓线99100无边线的面状要素类型界线(沙滩、植被、土质等范围线),不同名称99300双线河分界辅助线,双线河入湖、入海处辅助线(2)水系(点、线)层名:HYDLK层描述:所有点、线状水系要素的数据集合,主要包括堤、坝、水闸、陡岸等。
原始资料源:地形图、数字栅格地图。
更新资料源:1:50000航片正射影像、卫星遥感影像、地名数据。
●点属性表表名:HYDLK.PAT属性表结构:属性项名名称描述数据类型输入宽度输出宽度小数位数GB 国标分类码I 6 6 -NAME 名称 C 60 60 -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要素GB 图式符号水井24110泉25010●线属性表表名:HYDLK.AAT属性表结构:属性项名名称描述数据类型输入宽度输出宽度小数位数GB 国标分类码I 6 6 -NAME 名称 C 60 60 -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要素GB 图式符号主要堤24040一般堤24050单坡堤24045依比例水闸24061拦水坝、水库坝24080防波堤24090瀑布25020有滩陡岸25060无滩陡岸25070(3)居民地(面、线)层名:RESNT层描述:所有面、线状居民地要素的数据集合。
原始资料源:地形图、数字栅格地图。
更新资料源:1:50000航片正射影像、卫星遥感影像、地名数据。
数据现势性:面状居民地轮廓线的现势性可达到1997~2003年,与更新影像资料源现势性一致;居民地名称、级别的现势性可达到2000年,与1:5万地名数据现势性一致(参考最新行政区划简册,县级以上居民地的名称、级别现势性应达到2003年年底)。
●面属性表表名:RESNT.PAT属性表结构:属性项名名称描述数据类型输入宽度输出宽度小数位数GB 国标分类码I 6 6 -NAME 名称 C 60 60 -PAC 行政区划代码I 6 6 -要素GB 图式符号首都31010驻地(省、自治区、直辖市)31020驻地(地区、自治州、盟、地级31030市)驻地(县、自治县、旗、县级市)31050驻地(乡、镇、农场)31080行政村31091自然村31092其他建筑区33010独立房屋32021由软件自动生成的不具有实际意义的99600多边形注:在黄土地貌台塬上(地势平坦),根据DRG、影像,能清晰判别密集分布、成街区特征的窑洞式居民地,可以按照其外围轮廓采集窑洞式面状居民地范围线,面状居民地代码在原居民地代码前加一位“3”。
●线属性表表名:RESNT.AAT属性表结构:属性项名名称描述数据类型输入宽度输出宽度小数位数GB 国标分类码I 6 6 -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要素GB 图式符号面状居民地轮廓线32010窑洞32025独立房屋32021内图廓线99100(4)居民地(点)层名:RESPT层描述:所有点、线状居民地要素的数据集合。
原始资料源:地形图、数字栅格地图。
更新资料源:1:50000航片正射影像、卫星遥感影像、地名数据。
●点属性表表名:RESPT.PAT属性表结构:属性项名名称描述数据类型输入宽度输出宽度小数位数GB 国标分类码I 6 6 - NAME 标准名称 C 60 60 - MNAME 图上名称 C 60 60 - PRONU 汉语拼音 C 60 60 - CLAS 类别码 C 3 3 - PAC 政区代码I 6 6 - STCODE 标准码 C 8 8 - X-COOR X坐标 F 8 11 3 Y-COOR Y坐标 F 8 10 3 (5)铁路(点、线)层名:RAILK层描述:所有点、线状铁路要素的数据集合。
原始资料源:地形图、数字栅格地图。
更新资料源:1:50000航片正射影像、卫星遥感影像、地名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报批稿)、《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车站站名代码》(报批稿)、1:5万地名数据、《中国铁路交通地图册》。
数据现势性:根据更新影像资料源情况,铁路及其附属设施的现势性可达到1997~2003年。
●点属性表表名:RAILK.PAT属性表结构:属性项名名称描述数据类型输入宽度输出宽度小数位数GB 国标分类码I 6 6 -RN 道路编码 C 7 7 -NAME 名称 C 60 60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要素GB 图式符号铁路车站41060●线属性表表名:RAILK.AAT属性表结构:属性项名名称描述数据类型输入宽度输出宽度小数位数GB 国标分类码I 6 6 -RN 道路编码 C 7 7 -NAME 名称 C 60 60 -要素GB 图式符号复线铁路41021单线铁路41022窄轨铁路41030(6)公路(点、线)层名:ROALK层描述:所有点、线状公路要素的数据集合。
原始资料源:地形图、数字栅格地图。
更新资料源:车载GPS采集的国省道数据、1:50000航片正射影像、卫星遥感影像、地名数据、《公路线路标识规则国道名称和编号》、《省道路线名称和编号》(报批稿)、《国道名称和编号变化情况对照表》、《省道名称和编号变化情况对照表》、《中国交通营运里程图集》等资料。
数据现势性:国省道及其附属设施的现势性可达到1999~2000年,根据更新影像资料源情况,其他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的现势性可达到1997~2003年。
●点属性表表名:ROALK.PAT属性表结构:属性项名名称描述数据类型输入宽度输出宽度小数位数GB 国标分类码I 6 6 -NAME 名称 C 60 60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要素GB 图式符号飞机场46010表名:ROALK.AAT属性表结构:属性项名名称描述数据类型输入宽度输出宽度小数位数GB 国标分类码I 6 6 - RN 道路编码 C 7 7 - NAME 名称 C 60 60 - RTEG 公路技术等级 C 4 4 - 铺设材料铺设材料 C 6 6 - 车道数车道数 C 2 2 - 单/双行线单/双行线 C 2 2 - 路宽路宽I 2 2 -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要素GB 图式符号国道42220省道42230县乡道42240汽车渡45042主要街道42102次要街道42103机耕路42110小路42130固定码头45026(7)境界(面、线)层名:BOUNT层描述:所有面、线状境界要素的数据集合。
原始资料源:地形图、数字栅格地图。
更新资料源:境界资料。
●面属性表表名:BOUNT.PAT属性表结构:属性项名名称描述数据类型输入宽度输出宽度小数位数PAC 行政区划代码I 6 6 - ●线属性表表名:BOUNT.AAT属性表结构:属性项名名称描述数据类型输入宽度输出宽度小数位数GB 国标分类码I 6 6 - CLASS 省界原始代码I 6 6 -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要素GB 图式符号已定国界61010未定国界61020特别61090行政区界省、直辖市、自治区界61030地区、自治州、盟、地级市界61040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界6105061032海岸线26010图廓线99100(8)境界(点)层名:BOUPT层描述:所有点状境界要素的数据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