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规范

合集下载

微服务平台功能技术规范

微服务平台功能技术规范

微服务平台功能技术规范目录1适用范围 (5)2规范性引用文件 (5)3术语定义 (5)4总体功能要求 (6)4.1系统门户 (6)4.1.1服务订阅者视图 (6)4.1.2系统管理视图 (6)4.1.3租户运营运维视图 (6)4.2API网关 (6)4.2.1服务开放发布 (7)4.2.2API订阅管理 (7)4.2.3路由配置及管理 (7)4.2.4鉴权 (8)4.2.5服务过滤 (8)4.2.6编排 (8)4.3服务部署及管理 (9)4.3.1服务注册与发现 (9)4.3.2服务部署/升级/回退 (9)4.3.3服务版本管理 (10)4.3.4服务编排/依赖管理 (10)4.3.5服务目录 (10)4.3.6服务定义和SLA (11)4.3.7灰度发布 (11)4.3.8服务配置管理 (12)4.4服务核心能力 (12)4.4.1容错/熔断 (12)4.4.2服务隔离与迁移 (13)4.4.4负载均衡 (13)4.4.5安全访问控制 (14)4.4.6※通信框架 (14)4.4.7一致性 (14)4.5服务监控及治理 (15)4.5.1告警管理 (15)4.5.2资源监控 (15)4.5.3日志管理 (15)4.5.4性能监控 (16)4.5.5服务生命周期管理 (16)4.5.6服务调用链分析 (16)4.5.7安全管理 (17)4.5.8备份及容灾 (18)5总体技术要求 (19)5.1系统设计要求 (19)5.2系统设计指标 (19)5.3系统质量要求 (21)5.3.1功能完备性 (21)5.3.2开放性和扩展性 (21)5.3.3高可靠性 (22)5.3.4安全性 (23)5.3.5可监控性 (23)5.3.6鲁棒性 (23)5.3.7匹配性 (23)5.3.8兼容性 (24)5.3.9灵活性 (24)5.3.10准确性 (24)5.3.11易用性 (24)1适用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微服务整改方案

微服务整改方案

微服务整改方案微服务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它将一个应用拆分为一组小型、独立部署的服务。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对微服务进行整改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以下是一些微服务整改方案的建议:1. 规范化微服务架构:确保微服务的接口设计一致、统一,方便团队协作和代码管理。

可以使用API网关来统一管理和路由微服务的请求。

2. 引入服务注册与发现:使用服务注册与发现工具来帮助微服务之间的通信和协作。

这可以提高系统的弹性和可伸缩性。

3. 引入容器化技术:使用容器化技术(如Docker)来打包和部署微服务。

这样可以提高部署效率,简化环境配置和管理,并实现跨平台部署。

4. 引入监控和日志管理:使用监控工具来实时监控微服务的运行状况和性能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集中管理微服务的日志,方便故障排查和分析。

5. 引入自动化测试和CI/CD:建立自动化测试框架,确保代码质量和系统稳定性。

使用CI/CD工具来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微服务,提高开发效率并减少发布风险。

6. 提供服务治理和限流机制:引入服务网格或API网关来实现服务治理,包括负载均衡、限流、熔断等机制。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7. 使用弹性计算和自动伸缩:根据系统负载和需求,动态调整微服务的资源配置。

使用弹性计算资源和自动伸缩机制,可以高效地利用资源,并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8. 建立团队协作和沟通机制: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良好的开发、测试和运维流程。

定期进行代码审查、知识分享和团队培训,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技术能力。

以上是一些微服务整改方案的建议,具体的整改措施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执行。

微服务基本配置方案

微服务基本配置方案

微服务基本配置方案微服务架构已经在企业中广泛应用。

微服务是一种将应用程序设计成由小型、独立的可部署单元组成的系统。

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进程和数据存储。

微服务的优点包括更好的模块化、更快的部署、更容易的扩展等。

在使用微服务的时候,必须选择适合的基本配置方案。

本文将介绍微服务基本配置方案。

一、技术栈选择微服务架构使用了一组不同的技术。

为了进行合理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服务质量:必须确保所选择的技术栈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操作系统:不同的技术栈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统。

必须考虑自己的操作系统,以便选择与之兼容的技术栈。

(3)工具:必须考虑所使用的工具的类型和功能。

(4)应用程序语言:应选择适合所需的功能的语言。

(5)开发成本:不同技术的成本也是导致企业选择不同技术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容器化一种常见的微服务基本配置方案是将应用程序容器化。

容器化使得应用程序更容易移植和部署。

容器化可以使用Docker 等工具实现。

应用程序容器化的好处有:(1)可移植性:容器可以随处部署,而不必担心环境问题。

(2)一致性:所有容器都是相同的,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中也是如此。

这可以确保在任何地方运行相同的应用程序。

(3)隔离性:容器之间是隔离的,因此可能影响一个容器的问题不会影响其他容器。

(4)更好的资源利用率:容器占用的资源比传统的虚拟机要少。

三、自动化使用自动化工具可以帮助减少操作错误率和提高部署效率。

在微服务中,有以下两种类型的自动化工具。

(1)自动化部署:自动化部署可以将应用程序直接从开发环境部署到生产环境。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人为错误的风险,并提高部署效率。

(2)自动化运维:使用运维自动化工具可以快速诊断和解决故障。

这些工具提供了对服务的监控和自动修复。

自动化的好处有:(1)减少错误率:人工部署时,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很高。

但是,通过使用自动化工具,可以减少出错的风险。

(2)更快的部署:自动化工具可以节省部署的时间,从而帮助提高部署的效率。

管家微信管理平台规范

管家微信管理平台规范

管家微信平台管理规范1、目的为了更好地体现快捷服务,灵活多样的经营机制,我物业公司建立对客一体化微服务平台,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业主,开发扩展沟通渠道,不断规范对客基础服务机制和业主群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对客户的专业化板块问题解决和答复,以避免发生群诉群访事件。

2、范围适用于物业各项目。

3、职责3.1各项目服务管家必须保证微信联络畅通对物业的各项活动和公告进行微信提醒。

(比如限号信息、天晴情况、停水电通知等)3.2对业主实行一对一跟踪式全天候24小时服务。

3.3并对业主的问题进行回访和解决,重要问题有记录。

3.4业主群由项目总担任不断关注群内业主动态以及意见和建议。

3.5在业主群内定期发表动态和公告和公司组织各项大型活动4、方法和过程控制管家制度4.1.1.针对各项目情况每位管家对客户人员进行配置(建议西园1:50中园1:100东B1:25东A 1:80)4.1.2.各项目管家配备手机一部(800--900元左右)建立微信账号,头像可用物业图标并对自己进行介绍和注明自己的服务口号。

(每月可报电话费100元多则不付)4.1.3.各项目管家建立账号后,对所负责的客户进行一对一添加其余无关人员不得随意添加。

4.1.4.此手机不得关机,必须保持联络畅通,达到24小时全天候随时沟通如报修投诉等情况及时跟进解决。

4.1.5.在微信与客户交流沟通中应使用规范的服务礼貌用语,热情的回答客户的询问。

4.1.6.制定奖惩制度,按季度对业主进行满意度回访调查,进行管家排名,跟绩效考核挂钩。

4.2.1. 业主群由项目总建立,微型群名以项目名称为主。

4.2.2.建立后加入总公司各职能部门,以方便协助项目总解决各专业性对客沟通工作,维护好良好的客户关系。

4.2.3.项目总作为群主应时刻关注业主群动态,收集业主对物业服务反馈的信息和意见建议。

4.2.4.定期在业主群内发表公司动态和公告以及公司组织的大型活动和善意提醒(如天气情况、停水电通知、毕加索画展等)4.2.5.针对群内业主讨论的敏感问题及时进行解释和答复以免发生群体投诉事件。

微服务规范

微服务规范

微服务规范概念和定义 (3)组件与服务 (3)去中心化和集中架构 (4)围绕业务功能进行组织 (5)产品不是项目? (5)强化终端及弱化通道 (5)分散治理 (5)分散数据管理 (6)基础设施自动化 (6)容错性设计 (6)设计改进 (6)其它 (7)微服务与SOA (7)多语言,多选择 (7)实践标准和强制标准 (7)原则 (8)Availability:标准的目标 (8)Production-Readiness标准 (8)Stability (8)Reliability (8)Scalability (9)FaultTolerance (9)Catastrophepreparedness (9)Performance (9)Monitoring (10)Documentation (10)服务化架构的演进历史 (10)历史 (10)MVC (10)RPC (10)SOA (11)微服务架构 (11)微服务架构的开发原则 (12)微服务架构的测试原则 (12)微服务架构的部署原则 (13)微服务架构的治理原则 (13)微服务的接口原则 (14)特征 (14)服务的业务要素必须唯一并不具有歧义 (14)服务必须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 (14)服务需要具备多态性 (15)实践 (15)微服务的粒度 (15)微服务系统多大? (15)微服务规划与设计 (15)人员角色的变化 (16)挑战 (16)问题 (17)“轻量化”解决方案 (17)安全性问题 (17)系统间耦合问题 (18)系统可靠性问题 (18)全局事务一致性问题 (18)异构系统问题 (19)组织需求与架构选择 (19)微服务是未来吗? (20)附录 (20)关于微服务概念和定义简单来说,服务的本质就是行为(业务活动)的抽象。

对于SOA,推进结构化信息标准组织(OASIS)和开放团体(OpenGroup)均给出了正式定义。

OASIS将SOA定义为:Aparadigmfororganizingandutilizingdistributedcapabilitiesthatmaybeunderthecon trolofdifferentownershipdomains.Itprovidesauniformmeanstooffer,discover,inter actwithandusecapabilitiestoproducedesiredeffectsconsistentwithmeasurablepreco nditionsandexpectations.OpenGroup将SOA定义为: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isanarchitecturalstylethatsupportsservice-or ientation.Service-orientationisawayofthinkingintermsofservicesandservice-base ddevelopmentandtheoutcomesofservices.Aservice:Isalogicalrepresentationofarepeatablebusinessactivitythat●hasaspecifiedoutcome(e.g.,checkcustomercredit,provideweatherdata,consolidatedrillingreports)●Isself-containedMaybecomposedofotherservices●Isa“blackbox”toconsumersoftheservice业界基本的认知是,SOA是一种架构模式,是一种面向服务的思维方式。

微服务架构技术规范-第一版V2.2

微服务架构技术规范-第一版V2.2

微服务架构技术规范-第一版V2.2-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微服务架构技术规范(试行稿)1总则目前研发中心的后台开发中,基于Java/Spring MVC/Spring Boot框架开发,每个部门引入的支撑组件却各异,缺乏统一性,甚至每个部门都维护着一堆非业务组件,影响开发人员对快速变化业务支持的专注性。

这套方案的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及良好的代码风格,可以为公司各类型的应用开发提供统一、通用、而强大的基础架构,完全能支持公司所有后台服务沉淀和演化出一个稳健企业中台。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创维数字本部及各分子公司,在使用微服务技术架构进行系统开发时,需遵循此技术规范3微服务概述3.1微服务定义什么是微服务1.微服务 - 也称为微服务架构 - 是一种架构风格,它将应用程序构建为一组服务2.高度可维护和可测试3.松散耦合4.可独立部署5.围绕业务能力进行组织。

6.微服务架构支持大型复杂应用程序的持续交付/部署。

它还使组织能够发展其技术堆栈。

Chris Richardson 世界著名软件大师3.2使用微服务传统的单体服务,或者模块化不彻底的项目可能存在以下弊端:1.团队职责不清晰2.构建和部署耗时长3.全量部署耗时长、影响范围广4.单体只能按整体横向扩展,无法分模块垂直扩展5.受技术栈限制,团队成员使用同一框架和语言6.升级和变革技术框架变得困难随着软件行业的发展和演变,服务器软件进入了微服务化阶段。

对服务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用性这些维度更加让从业人员关注。

而微服务化正是解决这些观注的良好的解决方案。

所以微服务化正是软件发展演化的结果。

在新的目项目应该微服务化解决方案。

微服务化的程度可以具体项目具体场景决定。

4开发规范4.1基本理念4.1.1无状态服务(Stateless)无状态就是一次操作,不能保存数据。

在编程层面,无状态对象(Stateless Bean),就是没有实例变量的对象.不能保存数据,是不变类,是线程安全的。

微服务 注意的地方

微服务 注意的地方

微服务注意的地方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软件开发和部署的架构风格,它将一个应用程序拆分为一组小型、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都有自己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

微服务架构的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边界的划分,在设计微服务架构时,需要准确地划分服务的边界,确保每个服务都是相对独立的,有清晰的职责和功能。

合理的服务边界有助于降低服务之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2. 服务之间的通信,微服务架构中的各个服务需要进行相互通信,常见的通信方式包括RESTful API、消息队列、RPC等。

在进行服务间通信时,需要考虑通信协议的选择、数据格式的定义以及容错和重试机制的设计。

3. 数据管理,每个微服务都有自己的数据存储,因此需要考虑数据一致性、数据复制和数据访问的安全性等问题。

此外,还需要注意数据的拆分和合并,避免数据耦合导致的性能和扩展性问题。

4. 监控与治理,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数量通常较多,因此需要
建立有效的监控和治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服务故障、性能问题等。

监控包括服务的健康状况、性能指标、日志记录等,治理包括服务的版本管理、部署流程、权限控制等。

5. 安全性,由于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是相互独立的,因此需要考虑服务间的安全通信、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

同时,还需要关注服务的漏洞和攻击风险,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6. 自动化部署与扩展,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通常需要频繁地进行部署和扩展,因此需要建立自动化的部署流程和扩展机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伸缩性。

综上所述,微服务架构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服务边界的划分、服务间通信、数据管理、监控与治理、安全性以及自动化部署与扩展等方面,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微服务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微服务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微服务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一、服务拆分要求微服务的拆分应当遵循业务边界清晰、功能独立的原则,每个微服务都应该具有明确的职责和独立的功能。

在拆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业务需求、技术实现和团队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避免过度拆分或拆分不足。

二、通信协议选择微服务之间需要进行通信,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

常见的通信协议包括RESTful API、gRPC、Thrift等。

在选择通信协议时,应考虑协议的易用性、性能、可扩展性和跨平台支持等因素。

三、数据一致性保证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之间的数据一致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可以采用分布式事务、事件驱动架构、数据库表结构统一规划等方式。

同时,需要对数据的一致性进行充分测试和验证。

四、服务治理要求微服务架构需要对服务进行治理,以确保服务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服务治理包括服务的注册与发现、负载均衡、容错处理、服务路由等方面。

在实施服务治理时,需要考虑使用合适的服务治理框架和技术选型。

五、服务安全要求微服务架构需要关注服务的安全性,包括用户认证、授权、数据加密等方面。

在实施服务安全时,需要遵循最小权限原则,使用强密码策略、HTTPS协议等安全措施,并定期对服务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

六、监控告警设置为了确保微服务的稳定性和可用性,需要设置合适的监控告警。

监控告警应覆盖服务性能、错误率、异常情况等方面,并能够及时发出告警通知。

此外,需要对监控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存储,以帮助团队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七、微服务日志管理微服务的日志管理对于排查问题和优化性能至关重要。

团队应使用统一的日志框架和规范,对每个微服务的日志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

同时,需要合理配置日志级别和输出格式,避免日志过大或过小影响调试效率。

八、测试验收标准为了确保微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制定详细的测试验收标准。

测试验收标准应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方面,并确保覆盖所有关键业务场景。

在测试过程中,应及时修复发现的问题,并进行回归测试以确保没有遗漏。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发布《视听媒体微服务技术架构规范》等两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的通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发布《视听媒体微服务技术架构规范》等两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的通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发布《视听媒体微服务技术架构规范》等两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公布日期】2024.05.13
•【文号】广电发〔2024〕26号
•【施行日期】2024.05.1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广播影视
正文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发布
《视听媒体微服务技术架构规范》等
两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的通知
广电发〔2024〕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中国广电集团,广电总局无线局、监管中心、卫星直播中心、广科院、规划院、设计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各有关单位: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审查了《视听媒体微服务技术架构规范》《智能电视操作系统第8部分:分类分级》等两项标准文件,现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推荐性行业标准,予以发布。

标准编号为:
GYT 402-2024《视听媒体微服务技术架构规范》
GYT 303.8-2024《智能电视操作系统第8部分:分类分级》
上述两项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标准内容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
()公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2024年5月13日。

微服务的划分方法和标准

微服务的划分方法和标准

微服务的划分方法和标准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将一个应用程序拆分成多个小型服务的方法,这些服务可以独立地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

微服务的划分方法和标准是实现微服务架构的关键,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和标准。

1. 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 DDD):将一个系统划分成多个领域,每个领域对应着一个微服务,这种方法可以使得每个微服务具有较高的内聚性和低耦合性。

2.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SRP):
将一个应用程序的功能拆分成多个小型服务,每个服务只负责一项职责,这样可以使得服务之间的交互更加简单明了。

3. RESTful API设计规范:RESTful API是微服务架构中常用的通信协议,其设计规范可以使得微服务之间的通信更加标准化和简单。

4. 分布式事务处理:由于微服务架构中每个服务都是独立的,
因此分布式事务处理是必须的,可以避免因为某个服务的故障而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5. 健康检查和监控:微服务架构中每个服务都需要进行健康检
查和监控,以保证服务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微服务的划分方法和标准需要考虑到服务的内聚性和耦合性、通信协议、分布式事务处理、健康检查和监控等多个方面,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构建出高度可靠、可扩展的微服务架构。

- 1 -。

阿里巴巴微服务开发手册

阿里巴巴微服务开发手册

阿里巴巴微服务开发手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服务架构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开发模式。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也在微服务架构的应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了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微服务开发,阿里巴巴编写了一本《阿里巴巴微服务开发手册》。

这本手册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微服务架构概述:手册首先介绍了微服务架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对微服务架构的解释,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微服务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2. 微服务开发规范:手册详细介绍了阿里巴巴在微服务开发中的规范和最佳实践。

这些规范包括代码结构、命名规范、异常处理、日志记录等方面。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3. 微服务通信:手册介绍了微服务之间的通信方式,包括同步调用、异步调用、消息队列等。

开发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4. 微服务部署和监控:手册详细介绍了微服务的部署和监控方法。

包括容器化部署、负载均衡、服务注册与发现等方面。

同时,手册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监控工具和指标,帮助开发者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 微服务安全:手册介绍了微服务的安全性问题和解决方案。

包括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等方面。

开发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安全措施。

6. 微服务测试:手册介绍了微服务的测试方法和工具。

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测试可以提高代码的质量和稳定性。

7. 微服务治理:手册介绍了微服务的治理方法和工具。

包括服务注册与发现、负载均衡、容错处理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治理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阿里巴巴微服务开发手册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

开发者可以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微服务开发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手册还提供了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和技巧,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应对实际开发中的挑战。

总之,阿里巴巴微服务开发手册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开发指南。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都可以从中获得很多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微服务的4个设计原则和19个解决方案

微服务的4个设计原则和19个解决方案

微服务的4个设计原则和19个解决方案微服务是一种架构风格,目的是将应用程序设计为一组小型服务,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部署、可独立扩展,并通过轻量级通信机制互相交互。

微服务架构具有许多设计原则和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四个重要的设计原则和19个常见的解决方案。

设计原则:1.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每个微服务应该只关注一个具体的业务功能,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领域,而不是一次实现所有功能。

单一职责原则有助于确保微服务的高内聚和低耦合,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 自包含性原则(Self-Contained Principle):每个微服务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包含所有必要的组件和资源,如数据库、配置文件等,以便可以独立部署和运行。

自包含性原则有助于降低微服务间的依赖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伸缩性。

3. 按业务边界划分原则(Bounded Context Principle):微服务应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划分,每个微服务都应该提供一组紧密相关的业务功能。

按业务边界划分原则有助于减少微服务间的交互,降低微服务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

4. 隔离性原则(Isolation Principle):微服务应该相互独立,任何一个微服务的故障和异常都不应该影响其他微服务的正常运行。

隔离性原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容错性和可用性。

解决方案:1. 服务注册与发现(Service Registration and Discovery):使用服务注册与发现机制来管理和发现微服务的位置和状态,实现微服务间的通信和协作。

2. 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使用负载均衡机制来分配请求到不同的微服务实例,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伸缩性。

3. 服务容错(Service Resilience):使用熔断、降级和限流等策略来处理微服务的故障和异常,提高系统的容错性和可用性。

4.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使用配置管理工具来管理微服务的配置信息,实现配置的动态更新和统一管理。

采用微服务架构时需遵循的原则

采用微服务架构时需遵循的原则

采用微服务架构时需遵循的原则采用微服务架构时需遵循的原则1. 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软件开发领域也在不断地迭代和更新。

微服务架构作为一种新的软件架构设计理念,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并被广泛应用。

采用微服务架构能够带来许多好处,例如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等。

然而,要想充分利用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就需要遵循一些重要的原则。

本文将就采用微服务架构时需遵循的原则进行探讨,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为读者提供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2. 原则一:单一责任原则在采用微服务架构时,单一责任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每个微服务应该只关注一项业务功能,保持功能的单一性。

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单一责任原则也有助于降低微服务之间的耦合度,使系统更加灵活。

3. 原则二:边界清晰原则微服务架构中,各个微服务之间的边界应该是清晰的。

这意味着每个微服务应该具有明确定义的接口和边界,以便与其他微服务进行通信。

通过明确的边界,可以降低微服务之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可拓展性。

4. 原则三:自治性原则每个微服务应该具有自治性,即能够独立部署、独立扩展和独立运行。

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自治性原则也能够降低微服务之间的依赖性,使系统更加灵活。

5. 原则四:可恢复性原则采用微服务架构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恢复性,即能够快速地从故障中恢复并保持正常运行。

为了实现可恢复性,可以采用断路器、隔离和容错等技术手段,以应对各种意外情况。

6. 原则五:自动化原则在微服务架构中,自动化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自动化可以提高开发和部署的效率,降低出错率。

可以通过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工具来实现自动化,以加快软件交付的速度。

7. 总结回顾采用微服务架构时需遵循的原则包括单一责任原则、边界清晰原则、自治性原则、可恢复性原则和自动化原则。

遵循这些原则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出高质量、灵活性强的系统,充分发挥微服务架构的优势。

8.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资深软件开发者,我深刻理解采用微服务架构时需遵循的原则的重要性。

微服务接口定义规范标准[详]

微服务接口定义规范标准[详]

接口定义规范研发部2018/011.URI命名规范32.使用方法表示动作行为43.使用内容协商处理资源表示内容44.使用响应状态码标识处理结果状态55.使用HAL<HypertextApplicationLanguage>作为响应数据格式6 6.各方法成功处理后的返回数据87.不要对返回结果进行封装88.支持资源的字段裁剪,减少响应中返回的字段数量99.使用 OAuth2 来确保API 的安全性910.确保GET,PUT,DELETE 请求是幂等的911.API版本9微服务接口设计采用Restful风格的接口规范,下面是基于Restful风格要求制订的接口设计规范。

1.URI命名规范➢不用大写;➢用中杠-不用下杠_;➢参数列表要encode;➢使用名词作为资源名称<例如,不要在网址中使用动词>;➢使用资源集合的概念;❖每种资源有两类URI〔接口:◆资源集合〔例如,/orders;◆集合中的单个资源〔例如,/orders/{orderId}。

❖使用复数形式<使用‘orders’而不是‘order’>;❖资源名称和ID 组合可以作为一个网址的节点;例如,/orders/{orderId}/items/{itemId};❖尽可能的让网址越短越好,单个网址最好不超过三个节点。

可以使用查询参数代替路径中的节点组合➢对Composite资源的访问服务器端的组合实体必须在uri中通过父实体的id导航访问。

GET /orders/12/items➢使用有意义的资源描述;❖"禁止单纯的使用ID!" 响应信息中不应该存在单纯的ID,应使用链接或是引用的对象;❖设计资源的表述信息,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做数据库表的映射;❖合并表述信息,不要通过两个ID 直接表示两个表的关系;➢资源的集合应支持过滤,排序和分页;过滤、排序、分页应出现在参数列表中而不是Path中。

例如:GET /currencies?page=1&size=10过滤条件应该合并到一个参数里:GET ://example/users?filter="name::todd|city::denver|title::grand poobah"排序字段也应该合并到一个参数里,使用-代表倒序GET ://example/users?sort=last_name|first_name|-hire_date ➢经常使用的、复杂的查询标签化,降低维护成本。

微服务项目命名规则

微服务项目命名规则

微服务项目命名规则在进行微服务项目开发时,命名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和沟通项目中的各个微服务,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的可维护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微服务项目命名规则:1. 微服务模块命名:每个微服务模块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表意明确的名称,通常使用英文单词或短语,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模糊的命名。

命名应该简洁、具有描述性,能够准确反映模块的功能。

2. 微服务接口命名:接口的命名应该清晰明确,使用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接口的操作。

命名应该具有一致性,遵循一定的命名规范,方便团队成员理解和使用。

例如,可以使用 Get、Create、Update、Delete 等常见命名前缀。

3. 数据库表命名:数据库表的命名应该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通常使用小写字母和下划线的组合表示表名。

命名应该具有描述性,能够准确反映表的内容和用途。

例如,可以使用 user、order、product 等简洁明了的表名。

4. 日志命名:日志是微服务项目中重要的调试和错误追踪工具,因此,日志的命名应该具有描述性和可读性,方便开发人员对日志进行理解和分析。

可以根据日志的功能或类型进行命名,例如,error.log、access.log 等。

5. 文件夹和包命名:为了方便项目的管理和组织,文件夹和包的命名应该有层次性和一致性。

可以使用命名空间来表示微服务的层级结构,例如,pany.project.module.submodule。

总的来说,微服务项目的命名规则应该简洁明了、具有描述性,并且遵循一致性原则。

通过良好的命名规范,可以提高团队的沟通效率,减少歧义,提高项目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微服务项目开发规范

微服务项目开发规范

微服务项目开发规范微服务是一种架构风格,通过将一个复杂的应用程序拆分成一系列更小、更易于开发和管理的服务来实现。

每个服务在一个独立的进程中运行,并通过轻量级机制(通常是HTTP资源API)进行通信。

微服务架构具有多个优点,包括增强的可伸缩性、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为了确保微服务项目的协调开发和良好的质量,制定一套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于微服务项目开发的规范:1.项目目录结构规定项目目录结构能够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项目结构和组件之间的关系。

可以使用一种标准的目录结构,如按照领域模型来组织代码。

例如,可以按照服务、领域对象、数据访问对象等来组织代码。

2.命名约定定义一套统一的命名约定能够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例如,类名使用驼峰命名法,方法名使用动词开头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种标准的命名方式来命名微服务和API端点。

3.代码风格和规范统一的代码风格和规范有助于整个团队的协同开发。

可以选择一种常用的编码规范,如Google编码规范或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并使用代码检查工具来强制执行这些规范。

4.版本控制5.API设计和规范约定API设计规范能够确保不同服务之间的接口一致性,并易于理解和使用。

可以使用一种标准的API设计规范,如RESTful API设计规范,并使用工具来检查和验证API的一致性。

6.测试策略制定一套统一的测试策略可以确保项目的稳定性和质量。

建议使用自动化测试框架来编写和运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端到端测试,并在每次代码变更时运行测试套件。

7.依赖管理使用一种依赖管理工具(如Maven或Gradle)来管理项目的依赖关系。

确保每个服务的依赖明确地声明在配置文件中,并使用工具来自动解析和更新依赖关系。

8.性能优化和监控为了确保微服务项目的高性能和稳定性,制定一套性能优化和监控规范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一些常用的性能优化技术,如缓存、异步处理和并发控制,并使用性能监控工具来检测和解决性能问题。

微服务设计标准

微服务设计标准

微服务设计标准微服务设计标准是一组规范和指导原则,用于指导如何设计和实现微服务架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服务设计标准:1.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每个微服务应该只关注一个特定的业务功能或领域,确保每个微服务的职责清晰明确。

2.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微服务之间的接口设计应该精简明确,避免接口的冗余和过度依赖。

3. 松耦合原则(Loose Coupling Principle):微服务之间应该拥有松散的耦合关系,通过消息队列、事件驱动等方式进行异步通信,降低微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4. 高内聚原则(High Cohesion Principle):每个微服务应该包含相对自包含的功能模块,避免微服务中的功能过多或不相关的部分。

5. 容错设计原则(Fault Tolerance Principle):对于可能发生故障的部分,应该进行容错设计,如使用熔断器、限流器等机制来保护系统的稳定性。

6. 数据管理原则(Data Management Principle):每个微服务应该有自己的数据存储,避免微服务之间直接共享数据库,以保证数据的独立性和一致性。

7. 安全性原则(Security Principle):微服务应该具备一定的安全性控制,如身份验证、权限控制等,以保护系统和用户数据的安全。

8. 服务发现和注册原则(Service Discovery and Registration Principle):微服务应该能够自动注册和发现其他微服务,以便于实现水平扩展和动态部署。

9. 监控和日志原则(Monitoring and Logging Principle):微服务应该具备监控和日志记录的能力,以便于及时发现系统问题和进行故障排查。

10. 可测试性原则(Testability Principle):每个微服务应该具备可测试的特性,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以保证微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

微服务api设计标准(一)

微服务api设计标准(一)

微服务api设计标准(一)微服务API设计标准引言随着微服务架构的普及,API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好的API 设计标准能够有效地提高微服务的可维护性、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微服务API设计标准。

前言在设计微服务API之前,需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你的API将会被哪些系统或应用程序使用?•你的API需要支持哪些HTTP方法,例如GET、POST、PUT和DELETE?•你的API需要提供哪些数据格式,例如JSON、XML或者二进制数据?设计原则在设计微服务API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一致性:在整个API中,应该始终使用一致的命名约定、数据格式和错误处理方式。

2.简洁性:API应该尽可能简单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结构和嵌套。

3.可扩展性:API应该设计成可以轻松扩展和演进的,以满足未来的需求变化。

4.错误处理:API应该提供清晰的错误处理机制,包括合理的错误码和错误信息。

API设计规范下面是一些建议的API设计规范:1.URI设计:–使用复数名词表示集合,例如/users表示所有用户资源。

–使用资源的唯一标识符表示单个资源,例如/users/{id}表示特定用户的资源。

–避免使用动词,例如使用/users/create而不是/users/addUser。

2.HTTP方法:–使用GET方法获取资源,使用POST方法创建资源,使用PUT方法更新资源,使用DELETE方法删除资源。

–当获取资源集合时,可以使用查询参数进行过滤和分页,例如/users?role=admin&page=1&pageSize=10。

3.请求和响应格式:–使用JSON作为主要数据格式,因为它被广泛支持和易于阅读。

–在请求和响应中使用合适的HTTP头部,例如Content-Type和Accept。

–在响应中包含足够的元数据,例如总记录数和分页信息。

4.错误处理:–使用适当的HTTP状态码,例如404表示资源不存在,400表示请求无效,500表示服务器内部错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服务规范关于微服务 (3)概念和定义 (3)组件与服务 (3)去中心化和集中架构 (4)围绕业务功能进行组织 (5)产品不是项目 (5)强化终端及弱化通道 (5)分散治理 (5)分散数据管理 (6)基础设施自动化 (6)容错性设计 (6)设计改进 (6)其它 (7)微服务与SOA (7)多语言,多选择 (7)实践标准和强制标准 (7)原则 (8)Availability:标准的目标 (8)Production-Readiness 标准 (8)Stability (8)Reliability (8)Scalability (9)Fault Tolerance (9)Catastrophe preparedness (9)Performance (9)Monitoring (10)Documentation (10)服务化架构的演进历史 (10)历史 (10)MVC (10)RPC (10)SOA (11)微服务架构 (11)微服务架构的开发原则 (12)微服务架构的测试原则 (12)微服务架构的部署原则 (13)微服务架构的治理原则 (13)微服务的接口原则 (14)特征 (14)服务的业务要素必须唯一并不具有歧义 (14)服务必须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 (14)服务需要具备多态性 (15)实践 (15)微服务的粒度 (15)微服务系统多大? (15)微服务规划与设计 (15)人员角色的变化 (16)挑战 (16)问题 (17)“轻量化”解决方案 (17)安全性问题 (17)系统间耦合问题 (18)系统可靠性问题 (18)全局事务一致性问题 (18)异构系统问题 (19)组织需求与架构选择 (19)微服务是未来吗? (20)附录 (20)关于微服务概念和定义简单来说,服务的本质就是行为(业务活动)的抽象。

对于SOA,推进结构化信息标准组织(OASIS)和开放团体(Open Group)均给出了正式定义。

OASIS将SOA定义为:A paradigm for organizing and utilizing distributed capabilities that may be under the control of different ownership domains. It provides a uniform means to offer, discover, interact with and use capabilities to produce desired effects consistent with measurable preconditions and expectations.Open Group将SOA定义为: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is an architectural style that supports service-orientation. Service-orientation is a way of thinking in terms of services and service-based development and the outcomes of services.A service:●Is a logical representation of a repeatable business activity that●has a specified outcome (e.g., check customer credit, provide weather data, consolidatedrilling reports)●Is self-contained May be composed of other services●Is a “black box” to consumers of the service业界基本的认知是,SOA是一种架构模式,是一种面向服务的思维方式。

对于服务的定义,Open Group认为服务是一种可重复的业务活动的逻辑上的描述,是一种自包含的、可组合的“黑盒子”。

微服务在服务定义上,与传统的SOA差别不大,在实现上强调应用的颗粒度足够小,当然小到什么程度也是争论的一个话题。

在我看来,微服务“微”的并不是服务,其实微的是应用(后面我们会谈到,服务的颗粒度是和需求相关的,是不能随意变大变小的)。

组件与服务组件是指软件中独立的单元,它能独立替代和独立更新。

微服务架构也使用组件库,但是它把软件拆分成服务,并认为这是主要的组织形式。

我们把组件库定义为程序中相互关系、并使用内存中调用的组件,把服务定义为进程间使用如Web请求服务或者远程调用来相互通信的组件。

(这种定义的方式与其它面向对象程序中服务对象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把服务当成组件(而不是组件库)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服务可以独立的部署。

如果你的应用由多个组件库组成并跑在一个进程中,那么任何组件的变更都将导致整体应用的重新发布。

但是如果由许多服务构成的应用,你可以想像的到每个服务的变更仅需要发布相应的服务。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导致服务接口的变更的更新就需要相应服务的变化,但优秀微服务构架,会尽量避免这种服务间的耦合并完善服务的交互接口。

把服务当成组件的另一个考虑是这将拥有更新清晰的接口。

许多开发语言并没有良好的定义公共接口的机制。

通常只有文档和规范说明,让用户避免组件间会导致组件耦合的过度的依赖。

不过服务由是是通过明确的远程接口调用,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使用服务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远程调用比进制内部调用更消耗性能,而且远程的API比较粗糙,难以使用。

如果由于对组件的职责进行变更,影响到跨进程间的交互,那么这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

第一个可能的特性,我们看到每个服务是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上的。

注意,这只是第一个可能的特性。

服务也可以由多个进程组成,它们是同时开发和部署的,例如服务可能用到一个应用进制和一种数据禀。

去中心化和集中架构SOA发展过程中既有无中心架构,也有集中架构,前者用于互联网企业间的交互,后者在企业内部使用。

确切的讲SOA没有“去中心化”架构,只有“无中心化”架构。

架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的,而这目标源于需求和现实,那么”无中心化“架构就是SOA 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必然的架构选择。

其实也没得可选,因为SOA要解决企业间的通过互联网相互访问的需求,而互联网是一个自由的无政府环境,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共同认可的架构中心节点。

两者对比如下:其实无论是去中心还是集中架构,都是组织需要而非技术需要,需求决定技术架构。

在企业内部,无论任何架构都要满足组织对管控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必须由一个统一的中心节点来提供,所以SOA化在组织内部大多数是以ESB作为基础来实现的。

围绕业务功能进行组织微服务更倾向于围绕业务功能对服务结构进行划分、拆解。

这样的服务,是针对业务领域有着关完整实现的软件,它包含使用接口、持久存储、以及对旬的交互。

因此团队应该是跨职能的,包含完整的开发技术:用户体验、数据库、以及项目管理。

大型的整体型应用也可以按照业务功能进行模块化的,尽管这种例子不常见。

当然,我们敦促一个大型的团队将一个构建成整体型的应用依照业务功能进行拆分。

我们能看到主要问题在于,这种组件形式会导致很多的上下文依赖。

如果在大量的模块边界上都存在这种大量的调用,对于团队的每个成员来说,短期内是很难记住的。

此外,我们发现模块化方式需要大量的规范去强制执行,当然,大量明确的拆分也让服务组件在团队的边界中更加清晰。

产品不是项目开发组应该负责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一个常见的证明是:Amazon的“你编译,你运维(you build, you run it)”的理念,它要求开发团队对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

这要求开发者每天都关注软件产品的运行情况,并与用户联系的更紧密,同时承担一些售后支持。

强化终端及弱化通道微服务倾向于做如下的选择:强化终端及弱化通道。

微服务的应用致力松耦合和高内聚:采用单独的业务逻辑,表现的更像经典Unix意义上的过滤器一样,接受请求、处理业务逻辑、返回响应。

它们更喜欢简单的REST风格,而不是复杂的协议,如WS或者BPEL或者集中式框架。

分散治理集中治理的一种好处是在单一平台上进行标准化。

经验表明这种趋势的好处在缩小,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相同,而且解决方案并不是万能的。

我们更加倾向于采用适当的工具解决适当的问题,整体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比多语言环境更有优势,但也适合所有的情况。

也许分散治理普及于亚马逊“编译它,运维它”的理念。

团队为他们开发的软件负全部责任,也包含7*24小时的运行。

全责任的方式并不常见,但是我们确实发现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他们的团队中所推广。

分散数据管理当对概念模式下决心进行分散管理时,微服务也决定着分散数据管理。

当整体式的应用使用单一逻辑数据库对数据持久化时,企业通常选择在应用的范围内使用一个数据库,这些决定也受厂商的商业权限模式驱动。

微服务让每个服务管理自己的数据库:无论是相同数据库的不同实例,或者是不同的数据库系统。

这种方法叫Polyglot Persistence。

你可以把这种方法用在整体架构中,但是它更常见于微服务架构中。

微服务音分散数据现任意味着管理数据更新。

处理数据更新的常用方法是使用事务来保证不同的资源修改数据库的一致性。

这种方法通常在整体架构中使用。

基础设施自动化我们发现使用微服务的团队更加依赖于基础设施的自动化。

容错性设计使用服务作为组件的一个结果在于应用需要有能容忍服务的故障的设计。

任务服务可能因为供应商的不可靠而故障,客户端需要尽可能的优化这种场景的响应。

跟整体构架相比,这是一个缺点,因为它带来的额外的复杂性。

这将让微服务团队时刻的想到服务故障的情况下用户的体验。

由于服务可以随时故障,快速故障检测,乃至,自动恢复变更非常重要。

微服务应用把实时的监控放在应用的各个阶段中,检测构架元素(每秒数据库的接收的请求数)和业务相关的指标(把分钟接收的定单数)。

监控系统可以提供一种早期故障告警系统,让开发团队跟进并调查。

设计改进微服务实践者,通常有不断改进设计的背景,他们把服务分解成进一步的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让应用开发者在不改变速度情况下,控制都他们的应用的需求变更。

变更控制不意味首减少变更,而是使用适当的方式和工具,让它更加频繁,至少,很好让它变得可控。

不论如何,当你试图软件系统拆分成组件时,你将面临着如何拆分的问题。

那么我们的决定拆分我们应用的原则是什么呢?首要的因素,组件可以被独立替换和更新的,这意味着我们寻找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想象着重写一个组件而不影响它们之前的协作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