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舒适性 设计指南
《汽车座椅舒适姿态标准》
《汽车座椅舒适姿态标准》
汽车座椅舒适姿态标准是一项针对汽车座椅设计的指导标准,旨在保障乘客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性。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1. 座椅高度:乘客的垂直视线应该落在距离前挡风玻璃上缘约5-10cm的位置。
2.座椅倾斜角度:座椅角度应该与仪表板形成90-100度的角度,避免长时间坐着导致乘客腰部不适。
3.座椅头靠高度:头枕高度应该与乘客头部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在发生追尾事故时头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4.腰部支撑:座椅的腰部支撑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给乘客提供稳定的支撑。
5.手臂支撑:座椅应该设计有合适的手臂支撑部位,避免乘客长时间用力驾驶时手臂疲劳。
总之,汽车座椅舒适姿态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乘客的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让驾驶成为一种更加舒适、健康的体验。
载货汽车座椅设计指南
载货汽车座椅设计指南在设计载货汽车座椅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南。
1.舒适性:舒适的座椅设计对于长时间的驾驶很重要。
座椅应该提供适当的支撑,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感。
座椅的软垫应该具有足够的厚度和弹性,以提供舒适的坐姿。
座椅的背部还应该有适当的倾斜角度,以支持驾驶员的腰部。
2.调节性:座椅的调节性对于适应不同驾驶员的需求很重要。
座椅应该有多个调节位置,包括座椅高度、座椅倾斜角度和座椅前后调节等。
这样可以满足不同驾驶员的身高和体型需求,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3.安全性:座椅的安全性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座椅应该有适当的侧头枕和腰部支撑,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护。
座椅还应该有耐用的材料和结构,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有效地保护驾驶员。
4.耐久性:座椅通常需要面对艰难的工作环境,因此在设计中应该考虑其耐久性。
座椅的材料应该具有抗污染、抗磨损和抗腐蚀的特性。
此外,座椅的结构和连接件应该足够坚固,以经受长时间的使用和震动。
5.易清洁:座椅应该易于清洁和维护。
座椅的材料应该能够抵抗污渍和液体的渗透。
此外,座椅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容易拆卸和清洗的因素,以便保持其整洁和卫生。
6.人体工程学:座椅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原理,以确保其符合人体的自然曲线。
座椅的形状和轮廓应该与驾驶员的身体结构相匹配,以减轻压力点和疲劳感。
此外,座椅的辅助功能,如背部按摩和加热等,还可以提供额外的舒适性和健康益处。
综上所述,设计载货汽车座椅需要考虑舒适性、调节性、安全性、耐久性、易清洁性和人体工程学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指南,才能设计出符合驾驶员需求并提供良好体验的座椅。
汽车座椅的布置与设计
汽车座椅的布置与设计:打造舒适与美观并存的驾乘空间一、座椅布局合理性1. 空间最大化利用在汽车座椅布置与设计中,要考虑的是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通过对座椅的合理布局,确保每位乘客都能享有充裕的腿部和头部空间,提升乘坐舒适度。
2. 功能区划分明确座椅布局应与车内功能区域划分相协调,如驾驶区、乘客区、储物区等,确保各区域功能明确,互不干扰。
二、座椅材质选择1. 舒适性材质座椅材质直接影响乘坐体验。
应选用透气性好、柔软度适中的材料,如高级皮质或透气织物,为乘客提供舒适的触感和支撑。
2. 耐用性与易清洁三、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1. 符合人体曲线2. 调节功能座椅应具备多种调节功能,包括前后移动、座椅角度调整、头枕高度调节等,以适应不同身高和体型的乘客需求。
四、座椅安全性能1. 固定与保护座椅设计需确保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包括可靠的座椅固定系统和碰撞时对乘客的有效保护。
2. 安全配置配备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安全配置,提高座椅的安全性。
安全配置的设计应与座椅布局相协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发挥最大作用。
五、座椅美观性1. 设计风格统一座椅设计风格应与车内整体设计风格保持一致,通过色彩、纹理、线条的搭配,营造出和谐统一的内饰氛围。
2. 细节装饰在座椅的边缘、缝线等细节处加入装饰元素,如对比色缝线、品牌标识等,提升座椅的整体美观性和品牌识别度。
六、座椅智能化集成1. 智能化调节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座椅可以集成更多智能化调节系统。
通过传感器和记忆功能,座椅能够自动调整到驾驶员或乘客的偏好位置,提供个性化体验。
2. 温度控制智能座椅配备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乘客的需求和外界环境自动调节座椅温度,保持乘坐时的舒适度,特别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这一功能尤为重要。
七、座椅健康考量1. 腰部支撑与保健考虑到长时间驾驶可能对腰部造成的压力,座椅设计应包括可调节的腰部支撑,以减轻腰部负担,预防腰肌劳损等健康问题。
2. 透气性与散热八、座椅环保理念1. 可持续材料在座椅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
汽车座椅设计的舒适性与人体工程学
汽车座椅设计的舒适性与人体工程学汽车座椅是旅途中最密切接触的部分,其舒适性对驾驶员和乘客的长途驾驶体验至关重要。
因此,汽车座椅的设计必须考虑人体工程学原则,以确保长时间坐着时的舒适性和身体健康。
第一节:人体工程学原则在汽车座椅设计中的应用人体工程学是指将有关人体的生物力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知识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工作环境中,以提高人体舒适度和效率。
在汽车座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原则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符合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座椅。
1.1 身体支撑:座椅的设计应提供足够的支撑来保持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稳定。
座椅背部应符合脊柱曲线,以提供充分的支撑和舒适性。
此外,座椅的座垫和靠背应根据人体曲线进行相应的设计,以减少压力点和不适感。
1.2 良好的坐姿:座椅的设计应鼓励正确的坐姿,以减少驾驶员和乘客因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而引起的不适。
优秀的座椅设计应该使驾驶员的膝盖和脚踝形成90度角,同时保持脊柱的中立姿势。
此外,座椅的高度和角度应该可以调整,以适应不同个体的需求。
1.3 静音和减震:座椅的设计应考虑减少来自道路的噪音和震动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影响。
座椅的材料和结构应具有吸音和减震的功能,以提供更为安静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第二节:汽车座椅设计的舒适性因素除了人体工程学原则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对汽车座椅的舒适性产生影响。
2.1 材料选择:座椅表面的材料应具有透气性和舒适性,以防止过多的汗水和不适感。
常用的座椅材料包括皮革、织物和人造材料。
这些材料的选择应根据气候、使用环境和预算等因素进行权衡。
2.2 通风和加热功能:在一些高温地区,座椅通风功能可以减少驾驶员和乘客的汗水和不适感。
而在一些寒冷地区,座椅加热功能则可以提供额外的舒适性。
2.3 包裹感和侧支撑:优秀的座椅设计应提供足够的包裹感和侧支撑,以减少在转弯或急刹车时的身体滑动和不适感。
侧支撑还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以减少身体疲劳和腰部不适。
第三节:改善汽车座椅设计的努力近年来,汽车制造商和座椅供应商都在改善座椅设计,以满足消费者对舒适性的需求。
汽车座椅人机舒适性及布置设计指导
汽车座椅人机舒适性及布置设计指导汽车座椅是影响驾驶员和乘客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机舒适性及布置设计对于汽车座椅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人体工学、座椅材料和功能性布置三个方面探讨汽车座椅人机舒适性及布置设计的指导。
首先,人体工学是指研究人类在特定工作环境下,为了适应其工作姿势、工作强度和工作节奏所采取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方式。
在汽车座椅设计中,人体工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座椅的形状和结构应与人体曲线相匹配,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的坐姿。
其次,座椅的高度和角度应可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和体型的驾驶员和乘客。
此外,座椅的头枕和腰靠应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以减轻颈椎和腰椎的疲劳。
人体工学设计还应考虑到座椅的材料选择和使用寿命,以确保长时间使用时的舒适性和耐久性。
其次,座椅材料对于人机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
座椅的材料应具有透气性、舒适性和耐磨性。
透气性是指座椅能否在长时间使用时提供足够的通风,以防止皮肤过热和出汗。
舒适性是指座椅能否提供足够的软硬度和弹性,以减轻长时间坐姿带来的不适。
耐磨性是指座椅的材料能否经受长时间使用和摩擦,以保持良好的外观和舒适性。
目前,许多汽车座椅采用高级材料,如皮革或织物,以提供更高的舒适性和耐用性。
最后,座椅的功能性布置是汽车座椅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座椅的功能性布置应考虑到驾驶员和乘客的实际需求。
例如,座椅上应配备方便调节的控制装置,如显著的调节按钮和旋钮,以便驾驶员和乘客在行车过程中可以方便地调整座椅的位置和角度。
此外,座椅上还可以配置高级功能,如座椅加热和通风、按摩功能等,以提供更高的舒适性和愉悦感。
座椅的功能性布置还应与车内其他设备相协调,以确保驾驶和乘坐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人机舒适性及布置设计对汽车座椅的设计至关重要。
人体工学、座椅材料和功能性布置是指导汽车座椅人机舒适性及布置设计的关键要素。
通过合理的人体工学设计、选择优质的座椅材料和考虑功能性布置,可以提高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和使用寿命,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更好的乘坐体验。
汽车座椅设计应满足的要求或设计准则
汽车座椅设计应满足的要求或设计准则汽车座椅,这东西看似简单,但要是细究起来,它的设计可真得讲究得多了。
你想,座椅不就是一个大块的靠背和坐垫嘛,舒服不舒服不就是坐上去就知道了嘛?可实际上,它背后有着一堆需要考虑的细节。
你想想,车上的座椅,不仅要能支撑我们几十斤、上百斤的体重,还得让我们在几小时的车程中不至于屁股麻木、腰酸背痛,简直像是坐在钉子上。
所以啊,汽车座椅的设计,不是一个随便的事儿,它可得满足各种“要求”,让你坐着舒服,开车又安全。
座椅的舒适性绝对是第一要务,谁能忍受一个让自己屁股发麻的座椅?那种硬邦邦、坐上去就像是踩在铁板上的座椅,简直把人逼疯。
尤其是长时间开车,几百公里下来,屁股都快要跟座椅融为一体了。
如果设计不合理,屁股可能会因压力不均匀而产生不适感。
你坐久了,肯定想换个舒服的姿势,或者站起来活动活动,否则那种“屁股被夹”的感觉,简直比坐在热锅上的蚂蚁还难忍。
设计好的座椅,它的支撑力得分布得均匀,尤其是腰部的位置,应该让人有种“被温柔抱住”的感觉。
别光顾着让座椅“漂亮”,要注重它能不能给你全方位的支持,尤其是你腰背的部分。
如果腰部设计不好,开几个小时车,腰痛得你都不想再坐回车里。
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再说说安全性,汽车座椅不仅仅是个“坐”的地方,它更是我们和车相处的“第一道防线”。
想象一下,刹车急停或者发生碰撞时,座椅的设计可以决定你是否会被安全地固定住,甚至避免伤害。
这可不是小事,安全性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你想,座椅如果设计得不合适,突然的碰撞下你可能就像皮球一样被弹起来,哪儿都不安稳。
好的座椅,它的腰部和肩部支撑要到位,确保你在紧急情况下不会因重力作用而被甩出车外,或者一头栽进车前挡风玻璃。
所以,车座的安全性,背后可是得有很多复杂的计算和设计。
别小看那些复杂的材质和形状,它们都在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呢。
然后,还有座椅的调节功能。
这种功能可真的是让人“懒得不想调”的存在。
你想坐得舒服,不仅得依赖座椅的形状,还得有自由调整的空间,特别是对于不同身高、不同体型的人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汽车座椅系统舒适性设计及评价方法
汽车座椅系统舒适性设计及评价方法刘光辉摘㊀要:为了提高座椅舒适性,座椅设计要利用人机工程学合理布置人体模型㊁合理优化座椅外形尺寸㊁合理进行腰部支撑的设计,科学地设计座椅有效旋转点,从而达到座椅舒适性设计㊂座椅舒适性评价分为客观和主观评价,通过人体体压测试和动态客观评价进行舒适性验证,再结合主观感知评判座椅的舒适性㊂关键词:座椅舒适性;主观评价;客观测试;敏感度分析一㊁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一)座椅人机工程学汽车座椅人机工程学的设计理念是座椅设计的基础㊂座椅舒适性分为静态舒适性和动态舒适性两类,静态舒适性是动态舒适性的前提㊂汽车座椅靠背舒适性主要取决于人体脊骨是否处于正常生理弯曲状态㊂利用人体模板及参考参数能直观了解和评价座椅人机工程设计㊂将人体模板1ʒ1布置于模型和样车,充分校核座椅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㊂结合精致的人体模板,调节靠背角㊁臀部角㊁膝盖角等人体参数便可得到人体最佳舒适位置㊂合理布置背部和腰部的支撑,座椅设计时应对靠背形状和位置提供良好的腰部和肩部支撑㊂肩部支承位于人体第5 6胸椎之间,作为肩靠减轻劲曲变形㊂腰部支承位于腰椎偏下第3 5节区域,能保证乘坐姿势正常腰曲弧线,有利于减轻长途驾驶疲劳㊂(二)座椅尺寸设计座椅的几何尺寸是影响座椅舒适度的因素,所以座椅必须优化外形尺寸㊂利用人体模板考察车辆室内主要人机工程学设计参数,用以了解和评价汽车的人机工程设计㊂以人体参数为基础建立的人体模型是描述人体形态特征和力学特性的有效工具,是对人机系统进行考察研究㊁分析评价㊁试验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手段㊂乘员正常入座时,人体身躯与大腿的连接点 胯点(简称H点)㊂H点的位置是决定驾驶员操作方便㊁乘坐舒适性相关的车内尺寸的基准㊂座椅尺寸设计主要参数包括:坐垫的深度㊁最大压陷深度坐垫倾角;靠背的高度㊁宽度和倾角㊂座椅所有尺寸的布置以H点为基准㊂座椅靠背与坐垫的景中宽度影响乘客活动自由舒适度,座椅的侧翼高度直接影响乘客乘坐包裹性㊂H点高度影响:过高会使大腿肌肉受压,过低则增加背部肌肉负荷㊂对于座椅宽度,通常设计应以满足最宽人体需要为准,同时要校核环境数据尺寸空间㊂座椅深度其尺寸应满足:腰部得到靠背的支承,椅面前缘与小腿之间留有适当距离,以保证大腿肌肉不受挤压,腿弯部分不受阻碍㊂二㊁乘坐舒适性客观指标构建合适的舒适性座椅应保证人体的大部分质量以较大的支撑面积㊁较小的单位压力合理地分布到坐垫和靠背上,压力分布从小到大平滑过渡,无突变㊂人体在坐垫上的压力分布在坐骨结节处压力最大,由此向外逐渐减小,直到与坐垫前缘触地大腿下平面压力最小;靠背上的体压分布,应该是腰靠部位最大㊂三㊁座椅舒适性评价方法(一)座椅动态舒适性客观性评价座椅动态舒适性是指汽车在运动状态下,通过座椅将振动传递到人体,人体主观感受到的舒适程度,主要分析座椅对振动的频响;驾驶用座椅动态舒适性主要与振动特性有关㊂人体对垂直振动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4 8Hz;人体对水平振动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ɤ2Hz;眼部的共振频率为20 25Hz,如果通过座面与靠背传递给人体的振动频率在20 30Hz,会造成驾驶员视线变化范围太大而无法正常操作;座椅+人体的固有频率与车身的固有频率不能相差太大而靠近人体的主共振频率,否则,增加人体不适感,甚至造成伤害㊂(二)客观指标与主观评分敏感度分析客观指标的有效性取决于能否真实反映驾驶员的主观感觉,影响座椅舒适性的因素包括座椅尺寸㊁坐垫硬度㊁靠背硬度㊁座椅操作力㊁移动速度㊁座椅柔软度等㊂通过客观参数的敏感度分析,可以找出影响座椅舒适性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变动的原因,并为进一步进行设计优化提供依据;同时对比多个方案的敏感性大小,在更改设计成本相似的情况下,选出最优的改进方案㊂以某汽车座椅客观参数与主观评分的敏感度分析为例,发现硬度分布参数对座椅舒适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侧向支撑可以有效提高乘坐舒适性,大腿支撑硬度参数对长距离乘坐舒适性有重要影响㊂手工座椅整体压力分布评分很低,通过分析发现座椅座垫对乘员支撑不均匀,局部压力过大㊂软模座椅通过提高发泡硬度,很好地解决了驾乘动态舒适性问题,但同时带来乘员抱怨座椅偏硬,影响了静态舒适性;另外软模座椅在大腿支撑位置出现了局部压力过大,导致在长途驾驶过程中感受到局部发酸发麻㊂工装座椅首先通过合理配置座椅发泡在不同区域的硬度分布,通过多硬度发泡的应用,使座椅保持了乘员进入整车时的静态舒适性㊂四㊁结语在消费者进行购买汽车的时候,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很大的影响到汽车的性价比问题㊂汽车座椅的所选用的材料㊁构成㊁尺寸都会成为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因素;汽车座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㊂座椅舒适性设计开发中,座椅是个复杂的系统,对其舒适性影响因素很多㊂工程经验表明:座椅总成只有在符合人机工程学㊁合理的操作空间㊁对人体有良好的支撑包裹性的条件下,才能对人体各部位压力有效分解,才能为乘客提供良好的舒适效果㊂参考文献:[1]金晓萍,袁向科,王波,等.汽车泡沫坐垫舒适性的客观评价方法[J].汽车工程,2012,34(6):551-555,565.[2]王正华,喻凡,庄德军.汽车座椅舒适性的主观和客观评价研究[J].汽车工程,2006(9):817-819.[3]刘鹏,雷明星,段小刚.汽车座椅体压分布研究[J].汽车科技,2015(2):23-27.作者简介:刘光辉,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㊂651。
汽车座椅设计与舒适性分析
汽车座椅设计与舒适性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而对于乘坐汽车的人来说,舒适性是选择汽车时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汽车座椅作为乘坐体验的关键,其设计和舒适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汽车座椅的设计与舒适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提升座椅的舒适性。
一、汽车座椅设计的影响因素1.1 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它对于汽车座椅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人体的姿势、身体的曲线和压力分布等因素都需要在座椅设计中得以考虑。
合理的座椅设计应该使得乘坐者的身体负荷得到均匀分布,减少长时间乘坐造成的疲劳感。
1.2 材料选择座椅材料对于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舒适的座椅应该采用透气性和柔软度较好的材料,以确保乘坐者在长时间使用中的舒适感。
同时,材料的选择也要考虑耐磨性和易清洁性,以提高座椅的使用寿命。
1.3 座椅形状与结构座椅的形状和结构直接影响着舒适性的体验。
舒适的座椅应该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缓冲,保证乘坐者在行驶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感。
座椅的角度、高度和宽度等要素都要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进行设计,以提供最佳的乘坐体验。
二、汽车座椅舒适性的分析与提升2.1 调整性为了满足不同身体特点的乘坐者,现代汽车座椅通常具备一定的调整性能。
座椅的调整范围应该包括座椅高度、靠背角度、坐垫倾斜度等方面。
通过调整座椅,乘坐者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乘坐姿势,提高舒适性。
2.2 加热与通风功能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座椅的加热与通风功能可以大大提升乘坐的舒适性。
通过在座椅中加入加热和通风装置,可以调节座椅的温度,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
2.3 智能调节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调节系统在汽车座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系统通常配备有传感器和电机,可以根据乘坐者的身体特征进行智能调整。
例如,座椅可以根据乘坐者的身高自动调整座椅高度,根据乘坐者的体重自动调整座椅的硬度等。
2.4 音响和娱乐系统音响和娱乐系统的设计也是提升座椅舒适性的一种方式。
(仅供参考)汽车座椅系统-设计指南
1.简要说明1.1座椅设计的基本要求现代轿车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运载工具,它已经是“人、汽车与环境”的组合体。
座椅作为汽车使用者的直接支承装置,在车厢部件中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性。
汽车座椅的主要功能是为驾驶者提供便于操纵、舒适、安全和不易疲劳的驾驶座位。
座椅设计时应同时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1.1具有良好的静态特性,即座椅的尺寸和形状应使人具有合适的坐姿,良好的体压分布,触感良好,并能调整尺寸与位置,以保证乘坐稳定、舒适,操作方便,视野良好;1.1.2有良好的动态特性,以缓和与衰减由车身传来的冲击和震动,以保证驾驶员能较长时间工作而不感到疲劳,乘客能感到乘坐舒适愉快;1.1.3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刚度与寿命,具有足够的安全性;1.1.4结构紧凑、外形与色彩应美观大方,与车身内饰相协调,并尽可能减轻质量、降低成本、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1.2座椅的布置座椅布置要体现出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座椅安装位置的尺寸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驾驶座椅是最关键的座椅。
它的基本要求是布置合理,操纵方便,即乘坐时驾驶者对方向盘、操纵杆和踏板的良好可及性。
驾驶座椅必须要有调节机构,以适应大部分人的身材(汽车工业中所应用的总范围在5%和95%之间,也就是包括了90%人群。
设计时一般取5%的女性及95%男性人体样板)。
驾驶座椅对方向盘、操纵杆和踏板的可及性决定了人体乘坐的姿势,姿势是由座椅的安排位置和形状设计所决定的。
驾驶者乘坐姿势不理想就容易疲劳甚至引起劳损。
因此,日本及欧美各大车厂设计驾驶座椅位置都有基本姿势、头部、肩部、手臂、腹部、腿部等活动空间的参考数据,不能随意设计。
另外座椅布置还应考虑座椅与周边部件的距离,即在座椅所有调节位置,座椅都应与周边部件保持适当距离,以免干涉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应考虑成员头部与顶棚距离,避免正常颠簸时成员头部与顶棚碰撞;还有两排座椅之间的距离也应根据不同的假人来设计,以保证成员的舒适坐姿。
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设计
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设计在人们选择购买汽车时,舒适性往往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而汽车座椅作为驾乘者在车内长时间接触的部分,其设计对于乘坐的体验和驾驶安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设计,从座椅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座椅结构设计汽车座椅的结构设计对于乘坐者的舒适性体验至关重要。
首先,座椅形状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度。
座椅的背部应该具有符合人体脊柱曲线的弧度,以保证驾乘者腰部和背部的良好支撑,减少腰部和背部的疲劳感。
同时,座椅的座垫部分应该设计成合适的厚度和角度,以保证乘坐者的舒适性。
其次,座椅的材质也是影响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座椅面料应该选择透气性好、柔软舒适的材质,以提供良好的触感和通风性。
座椅垫料也应该选择具有弹性和支撑性的材料,以保证长时间坐着不会感到疲劳。
另外,座椅的填充物应该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以减少颠簸和震动对于乘坐者身体的冲击,提升乘坐的平稳性。
最后,座椅的可调节性也是舒适性设计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座椅的可调节性可以根据乘坐者的身高和体型进行个性化调整,以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
常见的座椅可调节功能包括座椅高度、靠背倾斜角度、座椅前后位置等。
这些可调节功能不仅可以提高乘坐者的舒适度,还可以减少在行驶过程中对于乘坐者的不适感。
二、座椅功能设计除了基本的结构设计外,汽车座椅的功能设计也是提升舒适性的重要途径。
首先,加热和通风功能是现代汽车座椅的常见配置。
在寒冷的冬季,座椅加热功能可以提供温暖的乘坐体验;而在炎热的夏季,座椅通风功能则可以保持乘坐者的干爽和舒适感。
其次,座椅按摩功能也是当前高端汽车常见的选项之一。
通过按摩功能,座椅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按摩模式,如揉捏、敲击和推拿等,以缓解乘坐者的身体疲劳和压力。
座椅按摩功能不仅提升了乘坐者的舒适感,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舒缓身心的效果。
最后,座椅的娱乐和多媒体功能也有助于提升乘坐者的舒适性。
如后排座椅配备的娱乐屏幕、支持连接外部设备的多媒体接口以及独立的座椅控制面板等,都可以让乘坐者在车内享受丰富的娱乐和便利功能,提升驾乘体验。
汽车座椅的舒适性与调节方法
汽车座椅的舒适性与调节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而在汽车的舒适性方面,座椅的设计和调节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汽车座椅的舒适性以及调节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是评价一款汽车的重要指标之一。
舒适的座椅设计可以有效缓解驾驶者或乘客长时间乘坐时带来的疲劳感,并提升驾乘体验。
下面是一些影响汽车座椅舒适性的要点:1. 座椅材质舒适的座椅材质是影响舒适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见的座椅材质有皮革、织物和人造革等。
皮革座椅具有良好的质感和透气性,但在夏季容易产生粘腻感;织物座椅则相对更透气,但清洁保养稍显麻烦。
选择合适的座椅材质可以提升乘坐的舒适感。
2. 座椅形状座椅的形状对座椅的舒适性影响很大。
合理的座椅形状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力,使驾驶者或乘客的身体更好地适应座椅,减少长时间乘坐带来的疲劳感。
此外,座椅的大小也需要考虑,以适应不同体型的人。
3. 座椅支撑座椅的支撑性决定了座椅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较好的支撑性可以减轻乘坐者颈部、背部、腰部等部位的负担,并起到保护骨骼健康的作用。
因此,在选择汽车座椅时,要尽量选择具备良好支撑性的座椅产品。
二、汽车座椅的调节方法为了满足不同驾驶者或乘客的需求,汽车座椅普遍设计有多种调节功能,可根据个人喜好和身体状况进行调节。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汽车座椅调节方法:1. 座椅高度调节座椅高度调节是最基础的调节功能之一。
通过调节座椅的高度,可以使驾驶者腿部得到更好的支撑,以便更好地控制汽车。
同时,合适的座椅高度还可以保证驾驶者的视野更为开阔,提高行车安全性。
2. 座椅角度调节座椅角度调节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改变座椅的后倾角度,以提供舒适的坐姿。
驾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座椅的角度,改善长时间坐车时的疲劳感。
3. 腰部支撑调节腰部支撑是一些高档汽车座椅的常见功能之一。
通过调节腰部支撑的高度和硬度,可以为驾驶者或乘客提供更好的腰部支撑,减轻腰部压力,改善驾驶或乘坐的舒适性。
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评估和调整方法
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评估和调整方法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健康与安全至关重要。
一个舒适的座椅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适宜的姿势,从而减少疲劳和腰背疼痛等不适感。
本文将介绍汽车座椅舒适性评估的几个要点,并提供一些调整方法,以帮助您在驾驶或乘坐汽车时获得更好的座椅舒适性。
一、座椅背部支撑座椅背部支撑是舒适性评估中的关键指标之一。
一个好的座椅背部支撑能够保持脊椎的正常曲度,减轻腰背压力。
当评估座椅背部支撑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调整座椅的躯干角度,使背部与座椅保持贴合。
避免背部过度前倾或后仰。
2.检查座椅背部的曲线设计是否合适。
座椅背部应该具有适度的弧度,以支撑腰部和背部。
3.使用腰部支撑垫或腰靠来增加背部支撑。
这些附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
二、座椅高度和角度调整座椅高度和角度的调整也对座椅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调整方法:1.调整座椅的高度,使膝盖和髋关节呈90度角。
这样可以减少下肢疲劳和膝关节不适。
2.调整座椅的倾斜角度,使骨盆和背部保持舒适的支撑。
避免座椅过于平直或倾斜过度。
3.如果发现座位角度不合适,可以使用座椅垫或靠垫进行调整,以增加座椅的舒适度。
三、头枕和腰托的调整头枕和腰托是增加座椅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建议及调整方法:1.调整头枕的高度和角度,使头部能够得到良好的支撑。
头枕的位置应该与头部的后部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颈部压力。
2.调整腰托的位置和高度,使腰部得到适当的支撑。
腰托的位置应该适应驾驶员或乘客的腰部曲线。
3.如果座椅自带的头枕和腰托无法满足要求,可以选择购买符合个人需求的头枕和腰托。
四、座椅表面材质与通风性座椅表面材质和通风性也是舒适性评估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以下是几个注意事项:1.选择适当的座椅材料,如皮革、织物或人造革。
每种材料都有其优缺点,根据个人偏好进行选择。
2.座椅表面应具备适当的透气性,以减少长时间坐车时的不适感。
3.定期清洁座椅表面,保持其整洁,以提高座椅的舒适度和使用寿命。
汽车座椅设计与舒适性的提升
汽车座椅设计与舒适性的提升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
而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汽车座椅的设计与舒适性。
汽车座椅的设计不仅仅关乎乘客的舒适感受,还与安全性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汽车座椅设计与舒适性的提升,以及它们对驾驶体验和安全的影响。
1. 研究人体工程学汽车座椅的设计需要参考人体工程学原理。
人体工程学研究人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以确定最佳人体姿势和舒适度。
在汽车座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指导着座椅的形状、角度和支撑点的选择。
合理的设计可以减少乘客的疲劳感,并避免身体不适或损伤。
2. 支撑和调节功能为了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支持,汽车座椅需要具备调节功能。
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座椅的高度、角度和腰部支撑,以便更好地适应个人的身体结构。
座椅的支撑点也需要合理安放,以减少头部和颈部的压力。
3. 材料选择座椅的材料选择也对舒适性起着重要作用。
舒适的座椅材料应该具备透气性、吸湿性和柔软性,以保持乘客的干爽和舒适感。
同时,材料还需要具备耐磨损和易清洗的特性,以应对长时间使用和清洁的需求。
4. 高级辅助功能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汽车座椅还配备了高级辅助功能来提升舒适性。
例如,座椅加热和通风功能可以在冷热季节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体验。
座椅按摩功能可以帮助减轻肌肉疲劳和压力。
这些辅助功能不仅提升了舒适性,还使长时间的驾驶更加宜人。
5. 安全性考虑除了舒适性,汽车座椅设计还必须兼顾安全性。
座椅结构应该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和稳定性,以在事故发生时保护乘客免受伤害。
安全带和头枕的设计也是关键因素,它们用于固定乘客并减少颈部和头部的损伤风险。
结论汽车座椅设计与舒适性的提升对乘客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研究人体工程学原理,合理选择支撑和调节功能,选择适合的材料以及加入高级辅助功能,可以提供更好的座椅舒适性。
而安全性的考虑也是不可或缺的,座椅设计应该具备抗冲击性和稳定性,并配备安全带和头枕。
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创新,汽车座椅设计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座椅舒适性设计指导
座椅舒适性设计指导书目录第1章舒适性介绍 (4)1.1.座椅舒适性是什么 (4)1.2.与舒适性相关的影响因素 (4)1.3.主观评价 (4)1.3.1.外观评价 (4)1.3.2.乘坐评价 (5)1.4.座椅试验评价 (5)1.5.感性工程学 (5)第2章全球人体数据 (6)2.1.人体百分位划分 (6)2.2.数据统计组织 (6)2.3.欧美及亚洲人体尺寸比较 (6)第3章人机工程学 (7)3.1.概述 (7)3.2.人体姿态 (7)3.3.座椅尺寸 (8)第4章舒适性设计 (10)4.1.舒适性设计流程 (10)4.2.座椅系统舒适性主要设计准则 (10)4.3.舒适性设计布置图 (11)第5章静态舒适性 (14)5.1.座椅压力分布 (14)5.1.1.测试设备 (14)5.1.2.测量方法 (14)5.1.3.评价准则 (14)5.1.4.结果控制 (15)5.2.座椅H点测量 (15)5.2.1.测试设备 (15)5.2.2.座椅测试前预处理 (15)5.2.3.记录数据 (15)5.2.4.评价准则 (17)5.2.5.结果控制 (17)第6章动态舒适性 (18)6.1.振动技术基础 (18)6.2.振动特性(B-LAH 190.1 4.2 ) (19)6.3.振动特性(VR 600.1) (20)6.4.振动特性(EP 84.300.42) (21)第7章泡沫特性数据 (23)7.1.泡沫块压应力-形变(CLD) (23)7.2.泡沫垫压入硬度(ILD) (23)7.3.前座椅总成的舒适性值 (26)第8章护面的舒适性相关的技术要求 (29)8.1.护面材料要求 (29)8.1.1.织物(VW 50105) (29)8.1.1.1.延伸率 (29)8.1.1.2.耐磨性 (29)8.1.1.3.透气性 (31)8.1.1.4.触感 (31)8.1.1.5.温、湿度特性 (31)8.1.2.真皮(TL52064) (31)8.1.2.1.油脂含量 (31)8.1.2.2.弯曲刚度 (31)8.1.2.3.耐汗性 (32)8.1.2.4.水蒸汽渗透性 (32)8.1.2.5.延伸率 (32)8.2.护面松紧度 (32)8.2.1.沟槽深度(LAH.000.881.F) (32)8.2.2.护面固定位位置 (34)8.3.重要部位尺寸(如:TAB.026.175.FL) (34)8.4.护面对舒适性影响综合评价 (35)附录A、奥迪评价流程 (36)(一)评价因素 (36)(二)Audi座椅舒适性认可流程 (37)(三)X77座椅舒适性认可举例 (37)(四)Audi护面开发流程(鞠琳完善) (39)(五)X77护面开发流程举例(鞠琳完善) (39)(六)注意事项: (41)附录B、FJC舒适性评价表格 (42)附录C、FJC舒适性测试设备 (43)(一)H点测量假人 (43)(二)H点测量关节臂 (43)(三)体压分布测量垫 (44)(四)振动测试平台 (45)第1章舒适性介绍1.1.座椅舒适性是什么汽车座椅是人与汽车之间的连接部件,它应当是能够让驾驶员不受限制地完成其驾驶任务,当刹车时以及快速变换方向时,驾驶员能坐稳,并在较长时间的行驶中尽可能少的感到疲劳。
车辆座椅舒适性优化的技巧与方法
车辆座椅舒适性优化的技巧与方法车辆座椅舒适性对于驾乘者来说至关重要。
长时间的驾驶或乘坐在不舒适的座椅上会导致身体疲劳和不适感,影响驾驶安全和乘坐体验。
因此,车辆座椅舒适性的优化非常重要。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技巧和方法,以帮助您改善车辆座椅的舒适性。
1. 调整座椅位置和倾斜角度:正确的座椅位置和倾斜角度是确保舒适性的关键。
调整座椅的位置和倾斜角度,使您的脊椎保持正常的曲线,以减轻脊椎的压力。
座椅应该与身体的关键部位(如脊椎、腰部和大腿)保持良好的接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不适感。
2. 使用座椅支撑垫:座椅支撑垫是提高座椅舒适性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这些垫子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缓冲,帮助减轻压力点的压力,改善坐姿和腰椎的支撑。
选择适合您身体需求的座椅支撑垫,可以减少疲劳和不适感。
3. 调整座椅通风系统:座椅通风是现代汽车座椅的一项常见功能,有助于改善舒适性。
通过调整座椅通风系统以适应您的需求、调整通风系统的强度和温度,可以提供舒适的座椅温度和通风效果,减轻在长途驾驶中因座椅过热而引起的不适感。
4. 使用座椅加热系统:座椅加热系统可以提供温暖的座椅表面,改善驾驶或乘坐时的舒适性。
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座椅加热系统可以帮助减轻肌肉紧张和疲劳,提供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5. 选择合适的座椅面料:座椅面料对舒适性和气候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呼吸性好、舒适柔软的面料可以改善座椅的舒适度,同时帮助调节座椅的温度和湿度。
选择适合您需求的面料材质,可以提供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6. 调节座椅的支撑和硬度:某些汽车座椅提供多种支撑和硬度调节功能,以满足不同驾驶员和乘客的需求。
通过调整座椅支撑和硬度,可以提供更好的腰椎支撑和坐姿姿势,减轻背部压力,并改善舒适度。
7. 考虑使用座椅按摩功能:一些高级汽车座椅配备有按摩功能,可以提供额外的舒适性和放松肌肉的效果。
座椅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疲劳,改善身体舒适度。
8. 定期保养和清洁座椅:定期保养和清洁座椅是保持座椅舒适性的重要步骤。
汽车座椅人机舒适性及布置设计指导
汽车座椅人机舒适性及布置设计指导1座椅总布置概述1.1座椅综述汽车座椅是车内和乘员最直接的接触体,汽车座椅和其他家用、公用座椅的基本功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车这一特定的环境下,附加了许多额外的功能,座椅可前后、上下调节,靠背角度可前倾、后倾,座椅可360度旋转,后座椅可以折叠、翻转,头枕可以上下、前后调节,还可以装备DVD显示屏等,因此座椅作为整车的一部分,正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所以座椅布置和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1.2座椅布置的目的保证驾驶员、乘员处于舒适的驾驶和乘坐姿势的状态,并实现驾驶员与操纵机构的相对位置、乘员的一些功能操作。
2座椅布置2.1座椅布置输入布置输入✧了解整车配置、座椅的配置,以及将来销售区域的分布,从而来确认所需遵循的法规条例以及相关保险行业要求;✧了解座椅的功能要求,结合相应的市场,初步制定座椅的VTS;✧座椅布置图、CAS以及相关边界数据,如下图所示的数据;✧参考座椅的相关数据以及骨架,用于座椅的布置,同时尽量考虑座椅骨架的沿用;✧竞争车型以及座椅的分析比较,包括座椅的功能,造型等等;2.2座椅布置座椅,作为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于乘客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座椅的布置的同时,同样需要考虑到其他与之相关件的布置以及内在的校核。
2.2.1座椅法规校核座椅法规校核主要包括:内部突出物校核,头枕校核。
内部突出物校核:在ECE R21和GB11552中,明确内部突出物的要求,对于座椅而言,主要包括三个区域的校核:12图1-1区域一:圆角大于2.5mma.对不带头枕的独立式座椅该区域是指位于距过座椅中心线的纵向中心面100mm 的左右两纵向垂直面之间且在过从靠背顶点沿基准线向下100mm处垂直于基准线的平面以上的靠背后面的区域;b.对不带头枕的长条座椅该区域是指位于距由制造厂提供的每个外侧座椅纵向中心面100mm的左右两纵向垂直面之间且在过从靠背顶点沿基准线向下100mm处垂直于基准线的平面以上的靠背后面的区域;c.对带有头枕的座椅或长条座椅该区域是指位于距座椅纵向中心面70mm的左右两纵向垂直面之间且在过从R点沿基准线向上635mm处垂直于基准线的平面以上的区域,试验时对可调头枕应将其在可调范围内调到最不利的位置一般是最高点。
如何优化汽车的座椅舒适性设计
如何优化汽车的座椅舒适性设计在汽车的众多部件中,座椅是与驾驶者和乘客接触最为频繁、时间最长的部件之一。
一个舒适的座椅不仅能够减轻长时间驾驶或乘坐带来的疲劳感,还能提升整个驾乘体验。
那么,如何优化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设计呢?这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首先,座椅的尺寸和形状至关重要。
座椅的宽度、深度和高度需要适应不同身材的人群。
过窄或过浅的座椅会让人感到局促,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而过高或过低的座椅则可能导致腿部和腰部的不适。
为了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设计师通常会参考人体工程学的数据,以确定合理的座椅尺寸范围。
例如,座椅的宽度应该能够容纳大多数人的臀部,同时保证一定的活动空间;座椅的深度要能够支撑到大腿的大部分,避免腿部悬空;座椅的高度则要使得驾驶者或乘客的双脚能够自然地放置在地板上,并且膝盖不会顶到前方。
座椅的靠背设计也是影响舒适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好的靠背应该能够贴合人体的脊柱曲线,提供良好的腰部支撑。
如果靠背的形状不符合人体脊柱的自然弯曲,长时间乘坐后容易导致腰部疼痛。
为了实现这一点,设计师会在靠背的腰部位置设置可调节的支撑垫,或者采用具有一定弹性和形状记忆功能的材料,以适应不同人的腰部曲线。
此外,靠背的角度也需要精心设计。
一般来说,靠背与座椅之间的夹角在 100 度到 120 度之间较为舒适,既能保持身体的自然姿态,又能提供一定的支撑力。
座椅的填充材料对舒适性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常见的填充材料有海绵、记忆棉、乳胶等。
海绵具有成本低、弹性适中的特点,但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变形和硬度下降的问题。
记忆棉则能够根据人体的重量和形状进行自适应调整,提供更好的贴合感和支撑力,但价格相对较高。
乳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抗菌性能,能够提供舒适的坐感,但也存在成本较高和耐久性有限的缺点。
在实际设计中,往往会采用多种填充材料的组合,以达到性能和成本的平衡。
例如,在座椅的表面使用柔软的海绵或记忆棉,提供舒适的触感;在深层使用硬度较高的海绵,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提升驾乘舒适度的方法
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提升驾乘舒适度的方法驾乘舒适度是汽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则是影响驾乘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升驾乘舒适度的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方法,以满足乘客对于长时间坐车时的需求。
1. 合理的座椅形状设计座椅的形状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良好的支撑性和舒适性。
座椅背部应与脊柱保持一定的曲度,能够提供良好的腰部支撑,缓解腰椎压力。
座椅底部应有合适的倾斜度和凸起设计,以提供大腿的支撑和舒适感。
2. 高品质的座椅材料选择座椅材料的选择对于舒适性起着重要作用。
优质的材料能够提供适度的柔软度和透气性,以增加乘客的舒适感。
同时,材料的耐磨性和防污性也是考虑因素,以确保座椅长时间使用后的品质和舒适性。
3. 座椅加热和通风系统在冷冬季节,座椅的加热功能可以提供暖意,提高驾乘的舒适度。
而在炎热夏季,座椅的通风系统可以将热量从座椅中排出,保持座椅表面的凉爽,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
4. 座椅按摩功能设计久坐车辆后,人体容易出现疲劳和肌肉紧张。
因此,座椅的按摩功能设计可以提供舒缓肌肉、减轻疲劳的效果。
通过按摩功能的应用,乘客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和舒适感,提升驾乘舒适度。
5. 多功能调节设计不同的人对于座椅的需求和体型也有所不同。
因此,多功能调节设计可以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提供更舒适的驾乘体验。
调节功能可以包括座椅的高度、角度、前后位置等,让乘客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坐姿,减少对身体的压力。
6. 主动安全设计座椅的安全性同样重要,对于乘客的健康和驾乘舒适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座椅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主动安全性,如头枕的高度和倾角可调节,以提供良好的头颈支撑。
同时,座椅的加强结构和可调节的安全带位置也是重要因素,确保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的统一。
通过合理的座椅形状设计、高品质的座椅材料选择、座椅加热和通风系统、座椅按摩功能设计、多功能调节设计和主动安全设计,可以有效提升汽车座椅舒适性,进而提升驾乘舒适度。
汽车座椅舒适性 设计指南
主观评价山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两部分组成,是通过多人次实际驾乘以打分的形式进行评价,它是 设计参数调整的依据。 6.1 座椅舒适性主观评价指标与内容
10
座椅舒适性主观评价指标与依据应当符合表4的规定, 座椅舒适性主观评价内容见表5。
表4 舒适性评价指标与依据
非常棒 10分 很 好 9分 良 好 8分 满意的 7分 可接受 6分 可接受 5分 差 的 4分 很 差 3分 糟糕的 2分 太差了 1分
5
b) 人体对靠背的体压分布呈等高线形式(见图7 Cb)), 腰靠部位压力最大(2. 46 kPa), 肩 脾骨部位次之(2. 1 kPa), 抓骨部位最弱(0.7 kPa);
c) 座椅设计时, 座椅制造部门提供所设计座椅的体压分布曲线。
单位为千帕
,l
3
仆 心~
0. 7
(c11)
(IJ, ) -�,
4 腰部嵌入宽度 5 肩部嵌入宽度 6 座垫长度 7 座垫高度 8 座垫倾角
9 靠背角 10 头部支撑
11 肩部支撑 12 腰部支撑
13 臀部支撑 14 座垫前缘上托感(静态) 15 头枕硬度(静态) 16 靠背硬度(静态) 17 座垫硬度(静态) 18 滑轨调节力和顺畅程度
19 靠背角调节力及操作空间 20 座垫调高力及操作空间 21 腰托调节力及操作空间
单位为毫米
图14 靠背轮廓到硬物的距离 5.5.4 聚氨酷泡沫参数 5.5.4.1 影响座垫及靠背的聚氨酕泡沫的舒适性参数(具体数值参见QC/T 850—2011的规定)如下:
a) 压陷硬度; b) 芯部密度; c) 压陷比; d) 回复百分率; e) 50%压缩永久变形率;
9
f) 75%压缩永久变形率; g) 回弹率。 5.5.4.2 座垫及靠背区域定义如图15, 一般区域l较区域 2的泡沫硬度低。 不同区域的泡沫可设置不 同的硬度及密度, 具体数值依据实际而定。 5.5.4.3 座垫的底面及靠背的背面不建议挖空发泡, 否则会影响发泡的支撑强度, 长期乘坐会时降低 发泡的耐久性及乘坐舒适性。
座椅舒适性设计指导
座椅舒适性设计指导书目录第1章舒适性介绍 (4)1.1.座椅舒适性是什么 (4)1.2.与舒适性相关的影响因素 (4)1.3.主观评价 (4)1.3.1.外观评价 (4)1.3.2.乘坐评价 (5)1.4.座椅试验评价 (5)1.5.感性工程学 (5)第2章全球人体数据 (6)2.1.人体百分位划分 (6)2.2.数据统计组织 (6)2.3.欧美及亚洲人体尺寸比较 (6)第3章人机工程学 (7)3.1.概述 (7)3.2.人体姿态 (7)3.3.座椅尺寸 (8)第4章舒适性设计 (10)4.1.舒适性设计流程 (10)4.2.座椅系统舒适性主要设计准则 (10)4.3.舒适性设计布置图 (11)第5章静态舒适性 (14)5.1.座椅压力分布 (14)5.1.1.测试设备 (14)5.1.2.测量方法 (14)5.1.3.评价准则 (14)5.1.4.结果控制 (15)5.2.座椅H点测量 (15)5.2.1.测试设备 (15)5.2.2.座椅测试前预处理 (15)5.2.3.记录数据 (15)5.2.4.评价准则 (17)5.2.5.结果控制 (17)第6章动态舒适性 (18)6.1.振动技术基础 (18)6.2.振动特性(B-LAH 190.1 4.2 ) (19)6.3.振动特性(VR 600.1) (20)6.4.振动特性(EP 84.300.42) (21)第7章泡沫特性数据 (23)7.1.泡沫块压应力-形变(CLD) (23)7.2.泡沫垫压入硬度(ILD) (23)7.3.前座椅总成的舒适性值 (26)第8章护面的舒适性相关的技术要求 (29)8.1.护面材料要求 (29)8.1.1.织物(VW 50105) (29)8.1.1.1.延伸率 (29)8.1.1.2.耐磨性 (29)8.1.1.3.透气性 (31)8.1.1.4.触感 (31)8.1.1.5.温、湿度特性 (31)8.1.2.真皮(TL52064) (31)8.1.2.1.油脂含量 (31)8.1.2.2.弯曲刚度 (31)8.1.2.3.耐汗性 (32)8.1.2.4.水蒸汽渗透性 (32)8.1.2.5.延伸率 (32)8.2.护面松紧度 (32)8.2.1.沟槽深度(LAH.000.881.F) (32)8.2.2.护面固定位位置 (34)8.3.重要部位尺寸(如:TAB.026.175.FL) (34)8.4.护面对舒适性影响综合评价 (35)附录A、奥迪评价流程 (36)(一)评价因素 (36)(二)Audi座椅舒适性认可流程 (37)(三)X77座椅舒适性认可举例 (37)(四)Audi护面开发流程(鞠琳完善) (39)(五)X77护面开发流程举例(鞠琳完善) (39)(六)注意事项: (41)附录B、FJC舒适性评价表格 (42)附录C、FJC舒适性测试设备 (43)(一)H点测量假人 (43)(二)H点测量关节臂 (43)(三)体压分布测量垫 (44)(四)振动测试平台 (45)第1章舒适性介绍1.1.座椅舒适性是什么汽车座椅是人与汽车之间的连接部件,它应当是能够让驾驶员不受限制地完成其驾驶任务,当刹车时以及快速变换方向时,驾驶员能坐稳,并在较长时间的行驶中尽可能少的感到疲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E J 833-1989 GB/T 10000—1988
SAE J 833-1989 GB/T 10000—1988
4
5 设计推荐
5.1 支撑位置的选定
坐姿时座椅对骨骼的支撑位肯见图6, 参考数据见表2。 5.1.1 头部支撑位千枕骨及颈椎Cl与C2之间, 对应座椅的头部支撑区。 5.1.2 肩部支撑位千肩胖骨及胸椎T5与T6之间, 对应座椅的肩部支撑区。 5.1.3 腰部支撑位千腰椎L4、L5之间, 对应座椅的腰部支撑区。 5.1.4 坐骨支撑位千坐骨结节处, 对应座椅的坐骨区。
美国
482
440
I
398
中国
473
438
367
美国
634
574
514
中国
641
598
518
美国
960
879
I
798
中国
958
908
809
参见标准 SAE J 833-1989 GB/T 10000—1988
SAE J 833-1989 GB/T 10000—1988
SAE J 833-1989 GB/T 10000—1988
190~210
430~495
枕骨到硬座面的距离 mm
740~810 720~790
5.2 体压分布
随着人体單僵的不同, 体压分布的数值也不同。 以75 kg人体坐姿的体压分布为例, 说明体压分布 存在如下规律:
a) 人体对座垫的体压分布呈等高线形式(见图7(a)), 坐骨结节处最大(7 kPa), 由此向外 压力逐渐减小, 座面前缘与大腿接触的部位压力最小;
3
项目 体重 立姿身高(赤足) 最大肩宽 肩(关节)宽 胸宽 立姿臀宽 坐姿臀宽 座深 椅面离地高度(含25 mm 鞋跟高度) 坐姿肩高 坐姿高
图5 人体尺寸定义
表1 中国人体与美国人体(裸体)尺寸对比
国别 美国
单位 kg
_ 95分位男性 98
50分位男性 73
5分位女性 48
中国
75
59
42
美国
2
Hale Waihona Puke (a)(b)图3 脊柱
4.1.3 坐骨
人体处千坐姿状态时, 坐骨承受整个上肢体的重晕的60 %。 坐骨结节位千坐骨的最下端, 成年男性 坐骨结节间距大致在100 mm左右(见图4)。
图4 坐骨 4.2 人体尺寸 4.2.1 中国成年人体尺寸见GB/T 10000—1988; 4.2.2 美国成年人体尺寸见SAE ]833-1989; 4.2.3 坐姿下的人体尺寸定义见图5, 中国人体与美国人体尺寸对比见表1。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汽车座椅舒适性的术语和定义、 人体骨骼与人体尺寸、 设计推荐和主观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队和N1类系列车型的座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千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0—1988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QC/T 55—1993 汽车座椅的动态舒适性试验方法 QC/T 850—2011 乘用车座椅用聚氨酣泡沫 Q/CC JT247—2010 汽车座椅用革技术条件 Q/CC JT248—2010 汽车座椅用真皮面料技术条件 Q/CC JT249—2010 汽车座椅用织物面料技术条件 Q/CC SJ123—2012 座椅人机工程设计规范 Q/CC SJ142—2012 汽车座椅数模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审核 SAE J 833-19891) 人体尺寸
3 术语和定义 Q/CC SJ123—201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千本标准。
4 人体骨骼与人体尺寸 人体骨骼特征的研究是座椅舒适性研究的基础。 骨骼的大小决定了人体的基本尺寸(见图1)。
1) SAE J 833-1989 (2003) 均已作废, 但目前还未见最新替代版本, 一且有新的替代版本, 应以最新版本为准。
I
弓l
I
i::::::i
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受到造型设计、结构设计、车身环境、总布置等因素的影响, 对舒适的期望值因 人而异且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因此准确地评价座椅舒适性是困难的。
本设计指南给出了座椅舒适性参数的经验值,旨在以探究汽车座椅舒适性的规律为目的,对汽车座 椅的设计仅供参考。
II
汽车座椅舒适性 设计指南
1-H.�;
心“
3
(b)
图6 支撑位置
表2 支撑位置的参考数据
性别
男性 女性
身高 mm
1 700~1 760 1 580~1 700
坐骨结节间 距 mm
100
腰椎第 4、5 节脊凸之 间的凹陷处到硬坐面 的距离
mm
200~225
胸椎第 5、 6 节脊凸之 间的凹陷处到硬坐面 的距离
mm
440~520
汽车座椅舒适性 设计指南
The comfortable of automobile seats—Plan guideline
`'
I
i::::::i
本标准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提出。 本标准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标准化部归口。 本标准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内外饰工程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SAE J 833-1989 GB/T 10000—1988
SAE J 833-1989 GB/T 10000—1988
SAE J 833-1989 GB/T 10000—1988
SAE J 833-1989 GB/T 10000—1988
SAE J 833-1989 GB/T 10000—1988
1 880
1 715
1 550
中国
1 775
1 678
1 464
美国
485
431
377
中国
469
431
363
美国
376
334
297
中国
403
375
I
320
美国
中国
315
280
233
美国
395
360
325
中国
334
306
325
mm
美国
中国
355
320
310
美国
505
457
I
409
中国
494
457
401
图1 人体骨骼(背视图) 4. 1 人体骨骼 4. 1. 1 头骨
头骨由头盖骨、 颅骨、 枕骨组成。 颅腔是大脑的保护壳体(见图2)。
礼山竹
l�1 I t .,必节
Yt
图2 头部骨骼 4.1.2 脊柱
脊柱是人休的主要支柱, 由颈椎(7节)、 胸椎(12节)、腰椎(5节)、 祗椎(5块)、 尾椎(4 块)组成, 有颈部、 胸部、腰部、阰部四个生理弯曲。 其中颈部与腰部向前弯曲, 胸部与抓部向后弯曲 (见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