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投资路,风雨成长史-2006年以来牛市历程回顾
复盘:一文回顾历次商品牛市是如何发生的
复盘:一文回顾历次商品牛市是如何发生的春节过后,商品全线暴涨,有色、能化、农产品等多个品种纷纷创下数年新高!商品涨势猛烈,不少投资者表示“雾里看花”。
那么,本文将以沪铜行情为例,简单梳理下,历次牛市发生时,市场是处于何种背景。
第一次:2002-2006沪铜期间涨近400%背景:全球走出1997年金融危机阴影,各国经济持续向好;同期,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通胀越来越明显,美元持续贬值。
此外,中国房地产迎来建设高潮。
第二次:2009-2011沪铜期间涨近200%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恶化,各国纷纷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回暖,通胀预期升温,美元继续贬值;同时,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刺激。
第三次:2016-2017沪铜期间涨超50%背景:全球经济呈现增长疲软迹象,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美元走强;同期,中国实施供给侧改革。
第四次:2020-至今沪铜期间涨近80%背景:2020新冠疫情引发全球经济下滑,各国纷纷推出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美元再次走低,通胀预期抬头。
此外,中国经济率先全球复苏。
粗略来看,当下商品所处环境和2009年阶段较为相似,后续走势可适当参考当时背景。
另外,天风证券(601162)在最新报告中也指出,当下铜价走势相对更有借鉴意义的是2009年的上涨。
天风证券指出,从主要因素看,2009年全球货币宽松、偏弱的美元,以及强劲的中国传统领域需求推升了铜价,而本轮虽然海外同样释放巨量流动性,但是中国方面对于流动性的态度始终偏谨慎,传统需求领域的弹性不如2009年时的情景,基于多种因素考量,本轮涨幅可能小于2009年的那一轮,但是上方仍有可观。
在短期经历了快速拉涨之后,需要谨防央行更为严格的态度、可能的交仓,以及当下对于需求过于乐观而潜在的预期差。
责任编辑:fjj。
2006年资本市场大事记
2006年资本市场大事记2006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一年,各种重大事件相继发生,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为大家梳理2006年的资本市场大事记。
1. 2006年1月4日,中国A股市场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上证综指首次突破了1000点大关,达到了1091.79点,创下了新高。
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2006年2月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公布了《新股发行暂行办法》,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新股发行制度的重要改革,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加强了对新股发行的监管,提高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3. 2006年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为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结束了长期以来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这一改革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使得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4. 2006年4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通知》,明确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这一举措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5. 2006年7月2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监管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范了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行为,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
这一举措有助于提高市场的规范性和健康发展。
6. 2006年8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宣布,将开展股指期货试点工作。
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突破,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工具和机会。
7. 2006年9月2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公司行为的若干意见》,加强了对证券公司的监管,规范了证券公司的经营行为,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8. 2006年10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监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行为,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维护了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中国历次大牛市大熊市起止时间和原因
中国历次大牛市大熊市起止时间和原因牛市和熊市,听起来就像过山车,时而让人欢天喜地,时而让人愁眉苦脸。
我们聊聊中国股市的那些大牛市和大熊市,看看它们的起止时间,还有背后的原因。
一起感受那股风起云涌的激情。
一、牛市的崛起1.1 1990年代的第一波牛市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股市一开,很多人都抱着“买股票就能发财”的心态。
短短几年,指数从几百点蹿升到近1400点。
真是牛气冲天!当时的原因,首先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活力。
还有的支持,相关部门鼓励投资,带动了人们的热情。
那些年,市场上充满了“只要敢买,谁都能赚钱”的气氛。
1.2 2006年的牛市再往后,2006年又迎来了一个大牛市。
这个时候,股市的牛气真是让人咋舌,指数从1000点一路飙升到6000多点。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很多企业上市,吸引了大量资金入市。
其次,老百姓的投资意识逐渐提高,越来越多人愿意参与到这个“财富游戏”中来。
那种兴奋的感觉,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二、熊市的低谷2.1 1992年的熊市当然,牛市有多好,熊市就有多惨。
1992年,市场开始了大幅回调。
股指从1400点一路下滑,最终跌破了1000点。
大家都知道,股市有涨有跌,这一波熊市的原因主要是过热的市场导致的泡沫。
很多人像是被打了鸡血,盲目跟风,结果最后就像跌入深渊,损失惨重。
人心惶惶,那个时候真是“人心如焚”。
2.2 2008年的熊市接下来,2008年也是一个令人心痛的年份。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股市瞬间崩盘。
中国股市从6000多点跌到2000多点,大家的心都凉了。
这个时候,经济放缓,企业盈利下滑,投资者信心崩溃。
人们都在想:“这次还能翻身吗?”大家都惶惶不安,简直是“惊弓之鸟”。
2.3 2015年的股灾再说说2015年。
那一年,股市似乎在狂欢,指数一度突破5000点。
但好景不长,随后暴跌,短短几个月就跌去了三分之一。
原因嘛,除了杠杆融资的泛滥,投资者情绪的过度乐观,监管的不确定性也让人心烦意乱。
牛市简史pdf
牛市简史pdf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股市的波动成为了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牛市是指股票市场的股价持续上升,而熊市则相反,股票市场的股价持续下跌。
今天,我们将一起回顾一下过去的牛市简史。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股市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波牛市。
1988年,中国股票市场宣布在上海和深圳开业,这标志着中国的股票市场正式成立。
1990年开始,中国股市迎来了一段持续的牛市期,股票价格开始翻倍甚至数倍增长,投资者争相进入股市投资。
然而,这段牛市并不持续,1992年就迎来了股市的崩盘,股票价格一度下跌了60%以上。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2007年我国继续出现了一波股市上涨行情,被誉为“世纪牛市”。
然而,2008年金融风暴爆发,全球多国股市价格下跌,中国股市也受到很大影响。
2009年起,中国经济形势好转,股市也开始复苏,但直到2015年迎来了实质性的牛市。
2015年股市火爆,股票价格一路飙升,上证指数甚至一度涨到5178点,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该波牛市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月时间,随后股市价格持续下跌。
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遭到重大影响,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各种市场都出现了大幅波动。
然而,在不少国家推出大规模刺激计划后,股市逐渐恢复。
今年以来,我国股市持续上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等指数均几度创下历史新高。
总的来说,牛市是股市上涨的时期,人们可能会争相进入股市投资,但也不排除股市出现暴跌、崩盘等情况。
股票市场的波动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产生的,对于投资者而言,应该根据自身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走势,谨慎进行投资。
998点到6124点的大牛市(六段论)
998点到6124点的大牛市(六段论)第一波:熊尾行情2005年6月6日-2005年12月30日,大盘从998点涨到1160点,涨幅约15%,沪市日均成交88亿元。
这段时期内大盘成交量几乎没有放大,指数涨幅也微不足道,不过大盘在2005年12月的最后2天一举突破了年线这一牛熊分水岭,这是目前大盘还未能做到的。
在此期间,中小板个股平均上涨50%(算数平均,下同),上证50涨23%,沪深300涨21%,很明显市场的领涨板块是小盘股,这一点和前期的“中小板牛市”极为相似。
个股方面,2/3个股出现上涨,天威保变(600550)、苏宁环球(000718)等7只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均在这段时期完成股改,股改抢权行情是当时主线。
板块方面,地产、信息服务领涨。
彼时是中国股市的一个特殊时期:股改和汇改正是在这里起步,这两大题材日后支撑起了整个大牛市。
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大牛市需要大故事。
回看近期,虽然行情起步形式类似,但仍然看不到支撑行情的大故事,这也是我们理财一周报本期所致力于寻找的。
第二波:牛角行情2006年1月1日-2006年7月6日,大盘从1160点涨到1700点,涨幅约45%,沪市日均成交211亿元,较前一波放大了1倍,大盘一路杀到之前的熊市“铁顶”1700点,并在此点位出现反复。
在此期间,沪深300涨87%,上证50涨82%,中小板涨50%,市场首度出现普涨格局,98%的个股上涨,资金开始流向蓝筹股。
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多达270只,新疆众和(600888)、驰宏锌锗(600497)等有色金属股,以及辽宁成大(600739)、中信证券(600030)等券商概念股集体爆发。
有色金属板块走出翻番行情。
总的来说,在经济加快增长、宏观调控温和的背景下,市场开始摆脱熊市阴影,市场也在2006年5月恢复了融资功能。
反观现在,尽管市场已经历了类似的普涨阶段,但融资功能的缺失仍是新牛市不成立的主因。
第三波:牛头行情2006年7月7日-2006年12月14日,大盘从1700点涨到2245点,涨幅约40%,沪市日均成交254亿元,较前一波微幅放大,大盘在所有均线都呈多头排列的架势下一举冲过2245的历史最高点,确立牛市格局。
中国历次大牛市大熊市起止时间和原因
中国历次大牛市大熊市起止时间和原因在中国的股市历史上,大牛市和大熊市如同潮水般起伏,影响着无数投资者的心态和财富。
回顾这些历史时刻,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市场的变化,也能反思其中的深意。
首先,我们来看几次重要的大牛市。
1990年代初,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中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
1992年,深圳证券市场正式开市,资本市场的活跃让很多人看到财富的希望。
特别是1996年到1997年间,股市迎来了第一次大牛市,主要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的鼓励。
那段时间,股指从数百点飙升至几千点,市场气氛极其火热,很多普通人都争相入市,纷纷希望一夜暴富。
就连街边小摊也贴上了“炒股”的广告,大家一片欢腾。
接下来是2006年至2007年间的牛市,这是中国股市历史上又一个辉煌时刻。
随着经济持续向好、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以及国际资金的流入,A股市场再度迎来盛宴。
上证指数从1000点一路攀升至6000多点,甚至有人称之为“千年一遇”的行情。
股民们在交易所里频繁进出,很多人开始借钱入市,甚至家里的存款都拿出来投资。
这个时期的牛市不仅是股市的狂欢,更是社会情绪的集体高涨,大家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幻想。
然而,市场的涨幅往往伴随着风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牛市戛然而止,接踵而来的是2008年的大熊市。
随着股指暴跌,很多投资者的信心瞬间崩塌,整个市场陷入恐慌。
这场危机不仅影响了股市,也对整个经济体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人在一夜之间失去了财富,生活的压力骤然加大。
人们开始反思,为什么在看似光鲜的牛市中,却埋藏着如此巨大的风险。
接下来,2015年的牛市和随之而来的熊市更是让人唏嘘。
那时,A股市场的涨幅令人瞩目,股指在短短几个月内翻了一番,很多人再次疯狂追逐股市的财富。
在这种热情中,国家的刺激和市场情绪的高涨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推动了股市的快速上涨。
然而,这场牛市同样没有持续太久,随后因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监管的缺失,股市迅速崩盘,许多投资者再次经历了巨大的损失。
中国股市成年记:2006年
中国股市成年记:2006年中国股市成年记:2006年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来说,2006年是一个转折性的年份:5年熊市的阵痛刚刚退去,牛市的喜悦就接踵而来。
12月14日,上证综指成功突破5年前2245点的高点,创出历史新高。
次日,深证成指也成功改写了10年前的历史高点。
上证指数年内实现翻番;市值规模翻番,突破7万亿元;股票成交金额翻番有余;融资金额刷新历史纪录……这些数字的跳跃式增长,都印证了证券市场今年的不平凡。
2006年也被称为"清欠年",在这一年380家上市公司完成清欠工作。
相关阅读:2006证券中国2006年终专题报道市场扫描2006年起,沪深股市走出了一轮爆发式的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行情,其力度之大,时间之短,涨幅之大,不仅多年未遇,更创下了中国股市的种种历史之最。
在经济高速发展,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等等利好的烘托下,上证指数持续上扬,更于当年底一举突破01年创造的2245历史最高点,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年线拉出了一根近乎光头光脚,16年来最大的拔地长阳线,从年头涨到年尾,一年收复五年失地,多方牛气冲天,势如破竹!2006年上证指数走势图2006年,中国股市告别了长达4年的漫漫“熊”途,开始步入良性循环。
期间,上证指数从1月4日的1163点起步,几乎是以单边上行之势稳步攀升,将2245点的历史高点远远抛在身后,以距2700点仅一步之遥的2698.90点创出新高。
按照12月29日的收盘指数计算,沪市和深市的全年涨幅各达到130.4%和132.3%。
伴随股指的持续上行,截至12月28日,沪深市场总市值分别达到68714亿元和173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7.5%和85.5%。
在公司业绩的带动下,中国股市的多个行业在2006年联袂上演精彩一幕:证券、银行、机械等行业涨幅超过100%,更有30只个股涨幅直逼300%。
十年百倍收益,风生水起2006年-2013年投资年度总结
十年百倍收益,风生水起2006年-2013年投资年度总结2006年投资总结与回顾(2007-01-02 10:44:37)分类:年度总结2006年的中国股市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牛!牛!牛!"第一个牛是指数牛.06年的指数涨幅估计任何人都未曾预料到,涨幅高达130%,指数不断刷新着历史高点,而且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就上涨了近600点,可谓"牛气冲天"!第二个牛是大盘蓝筹牛.06年的指数大涨很大程度归功于大盘蓝筹股,大盘蓝筹的风光无限使得今年的"二八"现象格外突出,全年跑赢指数的个股共330家,所占比重为23%,而这23%里几乎清一色是大盘股,绝大多数中小盘个股在下半年成了市场冷落的对象,大盘蓝筹在2006年里堪称"牛气逼人"!第三个牛是机构牛.以基金和券商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终于在06年扬眉吐气了一把,也许是前些年窝囊太久,趁着06年赚了些钱,机构投资者的腰杆直了,胆子也大了,在舆论上又开始放卫星了.券商写的公司研究报告,不管是否属实,只要发布利马就引发股价异动,仿佛令老股民又重回昔日"南雷北赵"的时代.财大气粗的现象在今年甚为流行,股市的火暴导致基金销售空前高涨,有了这些坚强的资金后盾,机构投资者底气十足,一边在鼓吹"股市黄金十年",另一边则放言"消灭中小散户",绝对"牛X哄哄"!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一年的战果:总体而言还算满意,只是略微有些遗憾.06年资金帐户总的收益为107%,是近几年收益率最高的一个年份,利润的绝对值也创下了个人历史纪录.其中上半年收益率为83%,下半年收益率为24%,全年无追加投资,累计提取的资金约占利润总额的10%.06年总共操作的股票不算多,其中600271一直持有未动,全年的涨副为149%,算是跑赢了指数.由于投资600410缺乏足够的耐性,以及600326和600714的操作失误,影响了总体的收益,导致06年的收益率头一次落后于指数涨副.诚然,去年指数的大涨和以往相比是大不相同,据中证报统计分析,2006年70%的投资者盈利赚钱,5%收益翻番,2%亏损过半.但是对于我自身来说,06年的操作相比05年应该是有所退步(据了解去年和我战绩差不多的投资者今年的收益很多都超过200%),如果不遏制这种势头,只怕用不了多久我也要被这些机构大鳄们所消灭了.尽管成绩尚不尽人意,但06年在理念和心态上则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这2年的实践和摸索,我对自己的价值投资理念和选股思路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而且也找准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这比前几年在市场中被人牵着走的感觉要好得多.心态上虽说还有些浮躁,但总体而言应该算很平和了,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如果今后在一些细节上加以克服,相信用不了几年就真正达到"手中有股心中无股"的境界了.2006年已经成为历史,对2007年我们都充满了新的期待,关于今年的投资思路和计划,我将在明天的<2007年投资展望>中详细叙述.2007年投资回顾与总结(2007-12-29 16:00:09)标签:股票分类:年度总结2007年对我来说是有着特别意义的一年,不仅仅是收益再次翻番,更重要的是意志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有效的抵制了各种外来因素的干扰,这为今后股票投资的进一步成功又奠定了基础。
历年牛市时间表
历年牛市时间表
历年牛市时间表是指过去一段时间内股市经历的牛市周期。
以下是中国A股市场近年来的牛市时间表:
1. 2006-2007年:全球金融市场牛市潮带动,中国A股自2006年10月开始进入牛市,到2007年10月达到顶峰,此后开始下跌。
2. 2014-2015年: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中国A股市场自2014年的第一季度开始进入牛市,到2015年6月达到高点,此后经历了一波大幅调整。
3.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市场动荡,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中国A股市场从2020年3月开始进入牛市,一直持续到2021年2月。
需要注意的是,牛市时间表是根据市场情况和股票指数的涨幅来判断的,并不是固定的时间段。
同时,股市走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过去的牛市时间表并不能完全预测未来市场的走势。
中国历次大牛市大熊市起止时间和原因
中国历次大牛市大熊市起止时间和原因牛市和熊市,简直就是股市的两个极端。
一说到牛市,大家脑海中肯定会浮现出股市红红火火的画面,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过年,心里乐开了花。
而熊市呢,简直就像是冬天的寒风,刺骨又让人心寒。
我们来聊聊中国历史上那些大牛市和大熊市,看看它们的起止时间和背后的原因。
首先,得说说1990年代的那波牛市。
记得当时,经济改革如火如荼,股市刚刚起步,投资者热情高涨。
那时的牛市从1992年开始,一直到1994年。
股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像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很多人纷纷涌入市场,甚至连那些不太懂投资的人也开始参与。
大家都想着“只要进了市场,就能发财”,那种气氛真是让人热血沸腾。
不过,这波牛市的背后,有着相关部门的推动。
改革开放带来的资金流入和国企上市,使得市场活力十足。
紧接着,1994年之后,市场却进入了漫长的熊市。
股民们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刚刚在牛市中欢呼,现在却变得失落。
熊市持续到1998年,许多人赔了个底朝天。
这个时候,市场泡沫破裂,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
经济增速放缓,的不确定性让人感到无奈,大家都在问:“到底该怎么办?”这段时间的经历真是让人痛心。
进入21世纪,2005年开始的牛市让大家看到了一丝希望。
股市在2005年到2007年之间蓬勃发展,真是人心所向。
那时候,大家都在讨论“买股票、发财”的事情,股市被热捧。
国家的经济形势也不错,外资涌入,市场资金充足,整个社会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
可惜,好景不长。
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而来,中国股市也难逃其劫。
熊市迅速降临,投资者纷纷慌了神,哀声遍野。
很多人觉得自己辛苦积累的钱瞬间化为乌有,心中无奈极了。
2014年以后,市场又迎来了新的牛市,持续到2015年。
这一波牛市真是高潮迭起,股民们心潮澎湃。
尤其是在2015年,大家都觉得“股市就是个大摇钱树”。
这个时候,媒体和一些机构也不断渲染牛市的热度,导致了更加疯狂的投资热潮。
然而,牛市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隐患。
中国历次大牛市大熊市起止时间和原因
中国历次大牛市大熊市起止时间和原因中国股市历经风雨,牛市与熊市交替出现,给投资者带来了无数的欢乐与痛苦。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回顾一下中国历次大牛市大熊市的起止时间和原因,让我们在投资的路上更加游刃有余。
我们来说说牛市。
牛市是指股票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阶段,投资者在这个阶段可以获得丰厚的收益。
中国股市的牛市始于哪一年呢?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股市就迎来了一波牛市。
这波牛市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股市的繁荣。
这波牛市也离不开广大投资者的热情参与,大家都怀揣着发财的梦想,争相买入股票。
在这波牛市中,许多投资者都实现了财富的增值,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好景不长,牛市终究会走向熊市。
中国股市的大熊市始于哪一年呢?这个问题要追溯到2007年。
当时,中国股市正处于一轮牛市之中,投资者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谁也没想到,这场牛市竟然以一场大崩盘告终。
大崩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
许多投资者盲目追涨杀跌,导致市场泡沫不断积累。
最终,在2007年下半年,市场泡沫破裂,股市开始大幅下跌。
这场大熊市让许多投资者损失惨重,股市一度陷入低谷。
在大熊市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股市。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资金流入股市,防止市场泡沫再次形成。
政府还加大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要求上市公司提高质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中国股市逐渐走出了低谷,开始了新一轮的牛市。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股市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牢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原则。
我们还要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把握市场动态,做好风险防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股市的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财富的最大化。
中国股市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满激情与挑战的传奇。
从牛市到熊市,再从熊市到牛市,股市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与发展。
中国历次大牛市大熊市起止时间和原因
中国历次大牛市大熊市起止时间和原因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
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
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
这种行情在现在看来,足以让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
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
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2006年至2016年,这10年我们错过的赚钱机会
4年的漫漫熊市终于结束,迎来牛市的喜悦。从2006年起, 中国股市走出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行情,其涨幅之 大,不仅从来没有过,更创下了
中国股市的种种历史之最。2006年是资本市场的改革之 年。在经济高速发展、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等等 利好的烘托下,上证指数持续上扬,
更于当年底一举突破2001年创造的2245历史最高点。期 间,上证指数从1月4日的1163点起步,几乎是以单边上 行之势稳步上涨,以距2
解套还很遥远。2010 黄金遭抢购 最高涨幅接近40%2010 年,农产品以“蒜你狠”为急先锋,拉开了价格狂飙的 前奏,从此以后,“豆你
玩”“姜你军”“糖高宗”“棉花疯”继往开来。当然, 全年表现最惹眼的,还是黄金。这一年,黄金年度涨幅 超过40%,金店破天荒地迎来“抢金
潮”。以2001年“9·11”事件为标志,黄金开始漫长的牛 市之路,但从来没有哪一年像2010年那么耀眼。这一年, 国际黄金现货市场年初
绪再度加速蔓延,两市近700只个股跌停。6月4日,沪指 连续跌破4000点、3900点、3800点、3700点的四个整数 关口,沪深两市
创下单日下跌点数历史纪录,800余只股票跌停。但是顽 强的股市没有受到打压,从9月份开始,蓝筹股挟持着大 盘,沪指从5300点一路上攻至
6100点,短短9个交易日,沪指上涨超过15%。大盘创出 了6124.04点的高位以后,开始了这一轮牛市最触目惊心 的调整行情。到12月
从2006年到2016年这十年时间,中国的投资市场走过了 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们既迎来了最好的时候,也遇 到了最严峻的时刻。说最好,是
因为期间遇到了太多机会,其中有十年房产超级大牛市, 遇到了两大股票牛市和一个黄金牛市;说不好,因为在这 十年间很多人却没有赚到钱,两个股
历史上六次牛市成因分析
历史上六次牛市成因分析历史上六次牛市成因分析中国股市迄今已有25年的历史,实事求是地说,A股从它一出生起就是一个有基因缺陷的孩子。
离奇的倒是,这个只管快速长大,也不管健康与否的畸形儿,“癫痫性”出现过六次短暂的牛市,这也就是一直以来人们常提常新的话题。
为了研究股市,但更在于搞明白中国股市,我认为由此必要说清楚一些真相,也给投资者提供一点有价值的投资帮助。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牛市是有定义的,一个是从时间上说,跨度要长,持续时间至少应该一年以上,几个月行情就很难称得上了;一个是从指数涨幅上说,涨幅至少应该超过100%,涨幅过低也极不可能是。
从这两个条件出发,A股历史上的牛市,统计下来应该有这么六次。
第一次牛市:时间周期:1991年至1993年。
上涨幅度:上证指数从100点攀升到1558点。
成因分析:社会背景:那是一个经济社会重新洗牌的年代。
证券市场借着改革开放之风,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试验田”开市了。
由于股票交易数量少,在股票市场赚钱效应的刺激下,全国各地的热钱蜂拥而至,在不长的时间内,投资者开户数量从0到几百万户,将当时仅有的几十家股票的价格,短时间推高到十倍以上,市场炒作登峰造极。
脉冲真相:开市发令枪与赚钱效应的驱动简单结论:“实验田”种出了快速发家致富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也启动了炒风盛行的投机市(单边市——单边上涨,单边下跌,)也就是暴涨暴跌,牛熊分明。
搭建了一个最为典型的行政市架构市场——国家开,百姓赌。
第二次牛市:时间周期:1996年初到1997年5月。
上涨幅度:上证指数从512点涨到1510点,深圳成指从900点狂飚到6100点的高位。
成因分析社会背景:得益于计算机通讯技术快速进步,证券公司营业网点开始向全国扩张,股票买卖的地域从原来的上海、深圳扩展到各大城市,投资者开户数量从几百万户增加到2000万户,加上银行利率的大幅下降,储蓄资金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涌进股市避险。
脉冲真相:证券交易网络化与利率大幅下降简单结论:开启了一轮“大盘搭台,小盘唱戏”的新玩法,市场向炒新、炒小、炒垃圾方向快速演变,讲故事成了市场最大的买点,内幕消息充斥于市,资金坐庄爆炒肆虐。
中国股市十年回顾
中国股市十年回顾(1998—2008)【1998年】借壳上市营造局部牛市98年开年后,高开低走2月跌幅1.34%,而资产重组板块在4、5月引发一轮局部牛市。
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并未使中国受到很严重的冲击,98年股市是一个调整年。
大事记:1)由于上市公司可以轻松地筹集到大笔资金,一些实力强的非上市公司开始借壳上市。
一些高科技企业的借壳上市更是成为股票二级市场上惹人注目的亮点。
据记载:借壳上市94年有2家,95年有1家,96年有9家,97年有33家,而到98年有44家。
如西藏圣地,每股收益8.6分,98年最高涨幅358.4%,五一文每股收益1.3毛,最高涨幅达326%。
2) 3月23日金泰、开元、兴华、裕阳、安信等五大证券投资基金和南化转债、丝绸转债两个可转换债券相继登场。
专家理财是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工具扩大的一种标志。
3)4月22日,深沪两市实行《特别处理制度》,辽物资A成为第一家ST公司。
4)6月12日国家宣布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从单边交易千分之五降低到千分之四。
5)98年央行先后在3月25日,7月1日,12月7日连续三次降息。
上证综指98-99年月线【1999年】引发5·19井喷拉开大牛序幕99年初持续阴跌,春节后曾探底1084点,随后产生一轮小反弹。
5月19日,由东方明珠、广电股份、中信国安领头,沪深股市突然爆发井喷行情,开始由网络股启动,行情前后持续了32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由1057点涨至1739点,涨幅达到63.57%。
6月底创出历史新高,上海综指比98年底上升610点,升幅为53%。
但因新股发行上市步伐加大加快、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及配股等扩容对市场压力太大,数百家的上市公司市值普遍下降,引发7月以后沪深股市持续下跌,令股市全年的升幅大为减少,仅比98年底上升19%。
大事记:1)年底中国公布修改公司法,准备模仿美国开辟二板市场。
相继出台优惠政策,扶持高科技发展,一批困难企业开始"脱困",弄虚作假的企业越来越多,后来暴露出来的很多违规造假的企业都是那时上市的。
a股历史牛市曲线
a股历史牛市曲线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A股市场已经经历了几个历史性的牛市。
下面我们将带您回顾这些牛市的曲线,并探讨其中的指导意义。
第一个历史牛市曲线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的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
1990年至1992年间,A股市场表现出了强劲的上涨势头。
这段时间的牛市主要受益于中国市场对于金融业和国企改革的预期。
投资者们追逐着新的机会,推动了股市的上涨。
第一段牛市的经验教训是,市场预期和政策导向对于股市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时的国企改革和金融开放政策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投资者们对此充满信心。
因此,了解政策走向和市场预期是投资者在牛市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随后的几年中,A股市场陷入了低迷。
1995年至2005年,A股市场经历了一个熊市期,被称为“十年熊”。
这段时间里,市场流动性不足、监管不力以及投资风格的转变,使得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此时的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面临较高的风险。
十年熊市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是,长期投资并非简单易行。
在这段时间里,很多投资者锁定了底仓,并且难以接受亏损,这导致了更多的恶性循环和市场杂音。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投资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止损和风控机制,以及对市场环境的快速反应能力。
然而,在2005年至2007年间,A股市场迎来了第二个历史性的牛市。
这次牛市的兴起是由于市场改革和政策刺激,尤其是QFII制度的推出和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
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金融系统的开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推动了股市的大幅上涨。
第二个历史牛市曲线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教训,那就是市场环境的变化会为不同行业或部门带来不同的机会。
当时,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在牛市中表现突出,而后来因为多方面原因,在牛市后遭遇了调整。
因此,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A股市场在2014年到2015年间经历的第三个历史牛市。
历史上的中国股市牛市
1: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 涨幅1487.8%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内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而当时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能买到股票等于中了头彩,因为没人愿意抛出。
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
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第一次回头: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1429.01-386.85 跌幅73%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
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
这次熊市仅仅持续了半年时间。
2: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85-1558.95 涨幅301%1992年,邓小平南巡,在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的试”这四个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15.22, 0.04,0.26%)(600620)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轮牛市启动。
3个月内快速上涨,涨幅达到了301%。
第二次熊回头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1558.95-325.89 跌幅79%1992年开始,新股发行大幅扩容。
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第二次熊市来临。
沪指在94年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跌到全年最低325点。
3:第三次牛市 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89-1052.94 涨幅224.4%1994年7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的三大就是措施。
(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扩大入市资金范围),一个月时间,股指涨幅超过200%,最高达到1052点。
2006-2007中国牛市动因分析
.第五轮牛熊更替:998点——4081点——?(跌幅超过50%)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
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幅超过50%,故标志着此轮熊市目标位的正式确立。
正常的技术性反转,再加上“股改”的东风,2005年5月,管理层启动股改试点,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1000点附近再次启动,2006年5月9日,上证指数终于再次站上1500点。
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站上2000点。
2006年12月14日,上证指数首次创出历史最高记录,收于2249.11点。
8个交易日后,2006年12月27日,上证指数首次冲上2500点关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盘首次站上3000点大关。
2007年5月9日,大盘首次站上4000点大关。
2007年5月14日,大盘再次创下记录4081点。
2007年10月16日,大盘创造历史最高点6124.04点。
其后,由于股改承诺的大小非解禁,估值偏高,平安再融资,CPI值不断升高,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国次贷危机等问题。
大盘一度回落到2008年4月22日的3147.79点。
当天最低点已破3000点。
中国股市正式从牛转熊。
银行股虚增利润流量市值远远小于总市值,市净率远远超过国际同行业标准(国际2 工行5.99)值得注意的是,疯狂行情中最有代表性时间段,是从12月25日到12月28日的四天时间。
在这四天中,上证指数大涨223.92点,不过同时却有66%的个股,市值出现缩水。
根据上证指数的特点,这意味着,只有少数权重大的大盘股真正吸收了流入股市的资金,并起到了推动大盘迅速上扬的作用。
其中,最引入瞩目的当数银行股.我们可以通过数据计算来看有关的市况,在12月22日至28日的四个交易日里,沪综指代表的市值总额增加了5979.44亿元,对应的指数上涨是223.92点。
但Wind资讯的统计结果显示,同期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两只个股在沪综指中的市值增加额就达到4457.18亿元,占比达74.54%;由于工行、中行、中石化、宝钢、联通、浦发、民生、武钢、长电、招行等10只大盘股的市值增幅占沪综指总市值增额的98.01%,因此上证指数的上涨,几乎只体现在了这10只股票身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坎坷投资路,风雨成长史-2006年以来牛市历程回顾如果要说2005年中旬开始的牛市,一直到2007年6月30日(当然未必是本轮牛市结束日),很多事情值得我们总结。
回顾和总结历史,可以让我们发现我们一路走来的历程,记录我们投资的艰苦历程,为了更好的成长。
让我们从2001年6月27日开始吧。
那一天上证指数经历了网络概念的疯狂后,创出了2237点的当时最高点,收盘2229点,谁又能想到我们又相隔5年才又看见这个数字呢?从那一天开始,我们经历了长达4年的历史最长的下跌,悲惨吗?看见股价就知道了,很多股票从几十元,跌到了几元钱,整整把前面的十位数抹去,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就是下跌,但是最大的利空就是国有股减持,威胁了中国股票市场几年的命题。
当时很多专家都说如果国有股减持会造成崩盘,当然现在又是这些专家又在说4000点的估值不高,市场有投资价值。
在长达4年的下跌中,出现过2002年1月29日从1339点反弹到2002年6月5日的1748点,上涨409点或30%,2003年1月6日1311点反弹到2003年4月16日1649点,上涨338点或25%,2003年11月13日1307点反弹到2004年4月7日1783点,上涨476点或36%,最后再2005年6月6日达到998点。
随后就展开了有史以来最为精彩的牛市上涨。
2001年上一轮牛市结束的时候,我同样认为不会下跌到什么地步,当时买进的是宏达股份和新安股份,买入价格是14-15元,最后在2002年底和2003年初都斩仓出局了,很遗憾,如果留到现在都会有10倍以上收益了。
随后的2003年只留下一部分仓位不管了,直到2005年底,给我的唯一感觉就是市场的股价真的便宜了,真的太便宜了,但是刚刚从悲惨的下跌中走来,同样感觉迷茫,只有一个信念告诉我,必须买股票了,买什么?不知道,但是必须买。
这就是我的经验告诉我的,我属于风险厌恶型,几年前的投资经历告诉了我,当我感觉风险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大笔买入,以前在这种时候我总是试探性买入,这次,我没有放过,我必须让我的宝贵经验变成财富,我毫不犹豫的全仓买进,由于我躲过了漫长的熊市,我的大部队还在,我比很多人多了勇气。
2005年下半年市场仅仅是试探性的上涨,很多人都犹豫,毕竟被市场打怕了,我的很多朋友80-90%的市值都灰飞烟灭了,为什么当时我同样很犹豫了,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很明确和有说服力的板块起到带头作用。
2005年和2006年初的龙头板块是重金属概念,以山东黄金和中金黄金为代表的股票纷纷表演,同时还有以天威保变为代表的太阳能概念。
我当时认为黄金的周期性很强,太阳能主要都是概念性的,没有实质性,对这些板块不屑一顾,没有想到中国发展带动的原材料紧缺,(我不是学经济的,没时间研究宏观经济,平时的工作很忙,很长时间放弃了对市场的关注),没有想到这是一次大行情,但是比较单纯的理解国有股上市就是利空,其实在2006年的中期,我的想法有转变了,减持是利好,因为所有的市场参与者,会不择手段的装饰上市公司,为了更好的减持,假设给上市公司装进去1元钱,通过30倍市盈率的放大,得到的就是30元钱。
财富来的就是这么容易。
谁都想赚钱,不管大股东还是小投资人。
只是后来没有想到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变得疯狂了,对财富的疯狂掠夺,就像现实社会中对资源、环境的掠夺一样,10年的饭要在1年吃完。
回想这次行情的走势脉络,可以看出,我国的股票市场依然没有逃脱资金市的局面,我在以前的分析的只有两次波段,第一是先知先觉波段,第二是后知后觉波段。
这次也是不利外,唯一的不同就是时间段被拉长了,压抑了四年的激情,被不断的激发,最后形成了无法控制的疯牛。
行情刚刚开始的时候主要以金属资源股为主,当时认为这个板块没有什么想象力,不认为这是大的行情,没想到资源股完了,又是太阳能概念,最后是军工概念,整体上市概念,券商概念,房地产概念,反正概念的东西多,实际的东西少。
行情的演变过程中出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简单总结如下: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牛市总是在犹豫中不断的前进。
行情开始的时候,多数人总是犹豫不绝,总会错过最好的进场机会,如何改进呢?需要长期的投资经验积累,对人性恐惧的战胜。
2、牛市只有补涨,熊市只有补跌。
在牛市中总是出现补涨现象,比如先是绩优股,然后是绩平股,最后是垃圾股和题材股。
在牛市中没有不涨的股票,只要拿住了,就会取得平均收益。
如果运气好,可以在几个板块中来回运作,会有更好的收益。
在熊市中,这种情况就会反过来,只会有补跌的行情,多数股票不会躲过下跌的命运。
目前,垃圾股已经暴跌,不知道下跌是否会蔓延到高价股,这也是验证本轮行情是否结束的一个标志。
3、大象也能跳舞,而且很疯狂。
2006年9月左右,以工商银行为首的大盘股,集体起舞,演绎了风光的行情,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竟然出现了连续三个涨停板。
很多人迷惑,小盘股是否还有机会?没问题,随后就是小盘股的天下了。
这也是牛市补涨的验证,大家都有表现的机会。
当然两大银行暴涨随后就是暴跌。
至今最高点还没有重见。
涨多了,必然跌,不管是什么股票。
4、没有什么做不到,只有我们想不到。
每一次的行情来临,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的想象力总是在不断的被提高,水平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谁能想到会出现大批的百元股票,大批的70元以上的股票。
大批的股票出现10倍以上的上涨,很多垃圾股变凤凰。
华峰氨纶从10元涨到50元。
粤传媒从7元涨到22元。
再次说明: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5、疯狂散户唱出“死了都不卖”。
在经历了2月份的调整,市场总是顽强的上涨回来,每次卖出都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在小投资人中间一种新的说法:死了都不卖。
这就死危险来临的信号。
5月30日开始的暴跌,使很多散户知道什么是风险。
我知道的一些人竟然计算每天在股市中挣多少钱,怎么想都比上班好,准备辞职专职炒股。
6、散户开户数量成为另类指标。
新股民的开户数从几万迅速的上升到30万每天。
股民开户数成了一个新的指标,随着开户数的不断升高,指数也不断的创出新高。
不管是证券营业部还是银行营业部,都是人满为患,排着长队办手续。
随着股市的暴跌,开户数迅速回落到不到10万人每天。
散户总是很悲哀。
下跌不是很好的入市机会吗?7、中国股市没有新事物。
中国股市发展了将近20年了,很少发现新事物。
只有1996年的上涨行情带来了一次新鲜的空气,那就是价值投资。
那次是真正的价值投资的启蒙教育。
后来就没有了新事物了。
不管哪次行情,都有基金黑幕。
不管哪次行情都是以疯狂而告终。
不管哪次行情都要以政策的打压结束。
不管哪次行情都是消息满天飞,庄家横行。
不管哪次行情都有上市公司作假。
不管哪次行情都是概念股风光无限。
不管哪次行情都会有一批新的投资人成为牺牲品,在山上站岗。
不管哪次行情都有大批的黑嘴白嘴胡说八道。
不管哪次行情都会有莫明其妙的事情发生。
不管哪次行情政府都漠视践踏法律的行为出现而无能为力。
不管哪次行情都是资金市,政策市。
不管哪次行情,多数人都是涨时看涨,跌时看跌。
不管哪次行情,多数人都无法战胜贪婪和恐惧。
8、废纸更疯狂。
什么是最贵的废纸,那当然是中国的认沽权证。
没有价值的废纸,可以在几天之内上涨10倍。
最后在变成废纸的刹那还以0.10元成交。
什么人在炒作废纸,后来才知道,我有同学就在炒。
人和人就是不一样。
9、投资人总是很快改变自己的想法。
就像彼得林奇说的一样,当你还在给别人讲通货膨胀的时候,人家已经开始担心通货紧缩了。
投资人总是很快地改变自己的想法。
总是对莫明其妙的事情担忧和操心。
很少关心自己投资的企业未来会如何发展。
很少分析自己投资企业的投资价值。
10、题材股满天飞,翻几番不是梦。
题材股满天飞。
最有意思的就是参股券商概念股。
中国的券商目前是靠天吃饭的,以今年的成长判断未来的成长是可笑的,很多人是知道的,但是乐于参与其中,难得糊涂啊,管他呢,只要涨,咱们就追。
11、股神满街走,老子是老大。
很多人因为买了题材股,概念股,大大的赚了一笔,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以为自己是股神,上帝老大,他老二,看不起所有人,嗨,时间还长着呢。
十年后,你还活着就不错了。
12、看空的言论总是招来骂声。
股市就是百花齐放的地方,人和人的看法不同。
可是为什么现在只要你说偏空的言论,就会招来骂声?而说看多的言论就很少看到空头的骂声呢?可能说明,很多多头都是新手,心里脆弱。
很多时候,这也是行情到头的一个现象。
而大多数谨慎的空头都是过来人,其实只是善意的提示风险,让新投资人多多注意。
13、这就是牛市。
这就是牛市,行情初期,要记住这句话。
每一次上涨都会创出新高。
不要过分害怕,因为这就是牛市。
只有一次下跌是反转,其余的都是调整。
当然,反过来就是:这就是熊市。
每次下跌都会创出新低,每次上涨都是反弹,只有一次是反转。
股市就像万花筒,折射出人性。
记录我们走过的每一步会告诉我们下一步怎么走得更好。
(时间仓促,天气炎热,胡乱写了这么多,实在懒得整理了,就是它了。
有时间再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