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3 京剧趣谈(教案)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京剧趣谈》教学设计
《京剧趣谈》课时导学案1.(1)教师提出要求:默读《马鞭》第1自然段,根据表格圈画相关内容。
(2)学生阅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
(3)汇报交流2.(1)文中是怎样体现马鞭可以给演员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的?预设: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2)教师追问:运用“可以……可以……可以……可以……”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预设:这样的句式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
(3)教师继续追问:你能根据这些描述想象手持马鞭的人物的形象、姿态或是心情吗?当高扬马鞭的时候我仿佛看到武将打马扬鞭,驰骋疆场,英气勃勃的1、默读《马鞭》第1自然段,根据表格圈画相关内容。
学生汇报交流2、默读《马鞭》第2、3自然段,并思考相关问题。
汇报交流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感受在京剧舞台上使用马鞭的妙处,使学生感受京剧表演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学习活动三:学习《亮相》部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评价标准)1.(1)教师提出要求:默读《亮相》,根据表格圈画相关内容。
(2)学生阅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
(3)汇报交流预设1:“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是亮相的场景。
预设2: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时,“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这是静态亮相。
在“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时,“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这是动态亮相。
预设3:“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这是与现实的冲突。
预设4:“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为了突显人1、默读《亮相》,根据表格圈画相关内容,学生汇报交流。
2、学生明确:京剧表演亮相具有动静结合的特点。
通过表格圈画你能让学生更直观的掌握课文内容。
物的英雄气概”,这是亮相的好处。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京剧趣谈》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的“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作者徐城北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这些奥秘娓娓道来,不仅介绍了关于京剧的知识,也流露了作者对于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表达的条理性与趣味性。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表达的条理性与趣味性。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知京剧1.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京剧表演。
谈谈你发现了什么?2.视频结束,学生交流。
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在黑板上画京剧人物简笔画。
(板书内容)课件出示:3.师:这些都是什么表演的行头?生答:京剧。
4.师:除了同学们看到的这些,京剧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在徐城北的带领下,一睹京剧之趣。
板书课题:京剧趣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默读课文,通过借助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在默读的过程中,请学生概括文章每部分的内容,试着提出质疑。
3.理解词语。
(1)认识新词。
课件出示:驰骋尴尬虚拟唯恐无穷无尽风雨不透(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①“驰骋”:出示相关加深印象;②“唯恐”:借助近义词“恐怕”加以理解;③“风雨不透”“无穷无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④“尴尬”“虚拟”: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含义。
课件出示:驰骋:骑马奔跑、奔驰。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形容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虚拟: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虚拟的情况。
唯恐:唯独害怕(担心)只怕某一事物。
无穷无尽:穷,完。
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风雨不透:风刮不进,雨水透不过。
形容封闭或包围得十分紧密。
4.整体感知。
(1)男生读《马鞭》部分,女生读《亮相》部分,师相机正音。
2019-2020学年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京剧趣谈》教学设计、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
第23课《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中“驰骋、尴尬、虚拟”等几个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京剧表演的特点及运用的说明方法。
3.想象京剧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喜欢京剧吗?说一说你喜欢的京剧名段吧。
2.教师板书课题点明“趣谈”。
“趣谈”是什么意思?3.“京剧趣谈”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1.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不理解的词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词语。
2.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
3.再读一遍课文。
看看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几种艺术特色?(一是利用虚拟的道具能演出得具有神韵,二是奇特的亮相表演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四、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1.老师导语引入:作为戏曲表演,要在舞台上展示各种生活场景。
但是,舞台的空间总是有限的。
要表现骑马的一个场景,应该怎样来实现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
2.用虚拟的马鞭来表现骑马,成功吗?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指导:演员用马鞭来表演骑马很成功。
主要表现在:(1)骑马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
(2)马鞭拿在手里,演员可以很自由地做出各种动作,表示出各种意义。
3.京剧中有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使用,为了说明这个事实,作者举出了哪两个例子?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然后回答。
五、出示要求,自主学习。
1.出示学习要求:自读《亮相》一部分课文,看看作者讲出了京剧的什么艺术特色。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3《京剧趣谈》教案新人教版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京剧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京剧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 布置一些研究性作业,如让学生调查京剧在当地的传承和发展情况,了解京剧的社会影响力,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作业反馈:
- 在学生提交作业后,及时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作业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
- 对于实践活动和研究性作业,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成果和体验,同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3. 例题3:请简要介绍京剧的唱腔特点。
答案:京剧的唱腔特点是优美动听,具有独特的韵味和节奏感。京剧的唱腔通常分为唱、念、做、打等部分,其中唱是指唱腔的演唱,念是指念白的朗读,做是指表演的动作,打是指武打的技巧。
4. 例题4:请举例说明京剧中的脸谱艺术。
答案:京剧中的脸谱艺术是用来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脸谱通常采用红、蓝、黑、白等颜色,通过线条和图案的组合来表现角色的特点。例如,红色脸谱代表忠诚、正直的角色,蓝色脸谱代表勇猛、豪放的角色,黑色脸谱代表刚毅、严肃的角色,白色脸谱代表奸诈、阴险的角色。
5. 例题5:请简述京剧表演中的“四功五法”。
答案:京剧表演中的“四功五法”是指表演的基本功和技巧。四功是指唱、念、做、打,五法是指手、眼、身、法、步。唱是指演唱技巧,念是指念白朗读,做是指表演的动作,打是指武打的技巧。手是指手势动作,眼是指眼神运用,身是指身体姿态,法是指表演的法则,步是指步伐行走。这些基本功和技巧是京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演员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才能掌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23*京剧趣谈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表达的条理性与趣味性。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重点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表达的条理性与趣味性。
难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教学策略1.生词教学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借助近义词、反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
如:“驰骋”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唯恐”可借助近义词“恐怕”加以理解;“风雨不透”“无穷无尽”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尴尬”可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由此体会马鞭的独特作用。
2.阅读理解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
在默读课文后,请学生提出对文本产生的疑问,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课文写了关于京剧的哪几种艺术特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京剧之趣、文本之趣?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披文入情,既研究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又品味了文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体会表达的趣味性。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是本单元的重点研究内容。
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表演,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3.兴趣培养京剧虽为我国的国粹,但因社会发展的变化,许多小学生在此领域较为薄弱。
研究本文,通过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研究作者的趣味表达,让学生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从而使学生主动去了解京剧,观看京剧,爱上京剧。
学前准备1.预提纲(1)通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驰骋”“尴尬”“无穷无尽”等新词。
(2)收集有关京剧的资料。
(3)借助查阅的资料初步了解京剧。
2.多媒体课件3.京剧扮演视频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知京剧1.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京剧扮演。
谈谈你发现了什么?2.视频结束,学生交流。
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在黑板上画京剧人物简笔画。
(板书内容)课件出示:3.师:这些都是什么表演的行头?生答:京剧。
4.师:除了同学们看到的这些,京剧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部编版《京剧趣谈》教案完整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京剧趣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人教部编版人教版部编六年级上册23《京剧趣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教具准备京剧演出片段的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新课说起中国的国粹,有些同学可能会想起京剧。
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每一位中国人无不为此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京剧艺术不仅深受炎黄子孙的喜爱,同时,她那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魅力,征服了全世界各国酷爱艺术的人们。
这节课,我们就走近京剧,了解一下京剧的艺术特色。
【课件1:课题】(板书课题: 京剧趣谈)齐读课题。
二、读通读准课文1.课文从哪两个角度讲了京剧表演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课件2】出示词语认读:驰骋尴尬虚拟高扬低垂装饰约定俗成绱鞋底酒宴唯恐不可开交戛然而止越发三、了解京剧特点1.【课件3】出示第一部分《马鞭》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京剧表演骑马时,为什么不用真马?(2)京剧表演中,用什么道具来表演骑马?(3)演员拿着马鞭代替真实的骑马有什么好处?(4)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哪两个例子?2.小组交流,明确问题答案。
3.指名汇报,教师点拨指导:舞台方圆太小,马无法驰骋,所以只能找一样东西来替代,马鞭是比较合适的。
(板书:虚拟)演员手拿马鞭,骑马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演员有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随心所欲,不受限制。
(板书:马鞭)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用的线是虚的,一个是宴席上举杯喝酒是虚的。
第23课《京剧趣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欣赏京剧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举例解释:
-在讲解京剧表演特色时,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模仿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虚拟性、程序性等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
-在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练习,如仿写、改写等,引导学生将所学修辞手法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在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京剧艺术的魅力,如音乐、舞蹈、表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23课《京剧趣谈》。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过京剧或者听说过京剧行当?”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京剧艺术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表演体验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京剧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京剧的魅力、分析其文化价值并探讨传承方法。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通过学习《京剧趣谈》,使学生能够:
1.感悟京剧艺术的魅力,了解并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京剧表演艺术;
3.培养创新思维,尝试运用课文中所学的修辞手法创作个性化表达;
六年级上册23《京剧趣谈》教案
六年级上册23《京剧趣谈》教案
1)京剧亮相表演的艺术手法,如何通过服装、化妆、动作等方面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2)京剧亮相表演的特点,如何利用舞台设计、灯光效果等手段来营造气氛,增强观众的观赏体验。
6.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自己的想法。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拓展延伸,提高应用
1.让学生观看京剧表演视频,分析演员如何运用马鞭、虚拟道具等表演手段来表现角色特点和情感变化。
2.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京剧角色,包括服装、化妆、动作等方面,并通过表演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可以组织小组比赛,评选最佳表演者。
3.让学生了解其他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如昆曲、豫剧等,比较它们与京剧的异同,探讨不同戏曲形式的艺术魅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第1篇】23 《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重点)3.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难点)【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观察:京剧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2.助读资料: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重点)3.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这篇课文从道具和动作两个方面描述了我国京剧独有的几个艺术特色。
四、品读释疑1.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几个方面的特色?课文介绍了中国京剧在两个方面独有的艺术特色,一是道具:有实在道具如马鞭,还有一些虚拟道具;二是动作:亮相。
2.读“马鞭”这一部分,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用马鞭代替真马,这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
(2)京剧中运用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
(2019部编)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京剧趣谈教案+实录
23* 京剧趣谈文本分析:本文详细介绍了京剧表演中使用的马鞭等道具的来历和作用以及亮相的特点和作用,展示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抒发了作者对京剧艺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了我们了解京剧、欣赏京剧的兴趣。
文章围绕一个“趣”字,介绍了京剧的一些趣味知识,从中体现了京剧的智慧和韵味。
京剧虽然是我们的国粹,但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不多,能听懂京剧、会欣赏京剧的同学肯定很少。
所以本课教学一定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与京剧相关的知识,欣赏一些经典片段。
教师更要准备好相关多媒体课件,将京剧欣赏与教材文本结合起来,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边学边欣赏,感受京剧独特的艺术特色。
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中一些道具的来历和作用,理解亮相的特点和作用,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2.品味京剧的韵味,获得审美体验,激发对京剧这一国粹的喜爱之情;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资料介绍,了解更多关于京剧的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知识,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起学生了解京剧、热爱京剧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中国的国粹有许多,誉满中外的有三大国粹:京剧、国画和中医。
京剧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
对于享有如此盛誉的京剧,大家又有多少了解?谁能唱出一段京剧选段?(生结合已有知识回答。
)京剧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生活中我们能听到京剧的机会也不多,这真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京剧的知识,让京剧重返我们的生活。
2.理解课题。
过渡:现在让我们齐读一下课题。
(生齐读:京剧趣谈。
)大家会注意到课题中的哪个字?(生回答:趣。
)对!“趣”字是关键,这个字提示了我们这篇课文虽然是讲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但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有趣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第【1】篇〗六年级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中“驰骋、尴尬、虚拟”等几个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京剧表演的特点及运用的说明方法。
3.体会京剧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京剧吗?说一说你喜欢的京剧名段吧。
2.教师板书课题点明“趣谈”。
“趣谈”是什么意思3.“京剧趣谈”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1.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不理解的词可在小组内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词语。
2.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
3.再读一遍课文。
看看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几种艺术特色(一是利用虚拟的道具能表演得具有神韵,二是奇特的亮相表演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四、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1.老师导语引入:作为戏曲表演,要在舞台上展示各种生活场景。
但是,舞台的空间总是有限的,要表现骑马的一个场景,应该怎样来实现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
2.用虚拟的马鞭来表现骑马,成功吗?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指导:演员用马鞭来表演骑马很成功。
2024最新-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优秀4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优秀4篇)《京剧趣谈》一文描述了京剧中的马鞭、演员亮相,展示了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六年级《京剧趣谈》知识点,欢迎阅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编的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优秀4篇),仅供借鉴。
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11个生字,识记并掌握“静谧、亲戚、寒暄、熙熙攘攘、俏丽、烘烤、勤勉、庞然大物、音韵、僻静、亲吻、大街小巷”等词语。
2、感受草虫村落的生活情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进行联想去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爱恋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
2、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
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2、字词检查。
(1)读准字音。
幻灯片出示:(齐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静谧亲戚寒暄熙熙攘攘俏丽烘烤勤勉庞然大物音韵僻静亲吻大街小巷(2)理解词义。
分小组讨论,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
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我”躺在田野里,目光跟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一次奇异的游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了解课文大意。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京剧趣谈》教案+教学反思(特级教师)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京剧趣谈》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教学目标】1.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3.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基本常识,体会表达的条理性;4.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板题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猜猜看,这是哪里的标志呢?和什么主题相关的标志?为什么呢?师:一谈到京剧,我们马上能想到的就是脸谱、锣鼓,关于京剧,你还了解哪些呢?师: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京剧趣谈》。
二、初读,理清脉络1.读文,找出两个部分师:迅速浏览课文,看这篇课文介绍了京剧的什么?2.理解小标题的用途师:两个小标题让读者一目了然,如果我还想再后面介绍京剧的唱腔,可以再加个小标题---唱腔。
三、品读,体会虚实相生板块一:发现马鞭之美1.理解马鞭之美师:京剧艺术里有这样一句话“小小砌末,大大学问,一鞭一马,一桨一船”,猜猜看,这里的砌末指什么?师:下面通过一个视频来看看小小砌末的运用。
(播放京剧《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片段)师:边欣赏边思考,杨子荣在林海雪原上干什么?从哪里看出骑马?师:一根马鞭加上演员传神的动作就能看出杨子荣在跃马扬鞭、驰骋原野。
人家说,京剧的马鞭特别的美,我们来看看。
美吗?什么美?师:小小的一根马鞭在舞台上可以美轮美奂。
猜猜看,《霸王别姬》里虞姬会用什么颜色的马鞭?《穆桂英挂帅》里的穆桂英着红装,会选什么颜色的马鞭?为什么?皇帝出场会用什么颜色的马鞭呢?为什么?师:我们不仅要看其形,更要看其神,形神兼具才有感染力。
我们读一读课文,看课文里是怎么介绍的。
部编版2019学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3《京剧趣谈》教案设计
23*京剧趣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京剧趣谈》是一篇略读课文,介绍中国国剧京剧中的奥秘——“马鞭”“亮相”,从中让我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在教学中借助抓住关键词概括文章内容,运用思维导图理清课文脉络。
引导学生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体会京剧奥秘中的“趣”,这正是京剧的博大精深所在。
鼓励学生搜集具有艺术特色的戏剧,并进行对比阅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读通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京剧片段)激趣:同学们,你们能猜猜这是哪一种戏剧吗?预设:京剧,听到了锣鼓声。
2.是的,看来同学们对京剧有些了解,那你们还能深入地说一说吗?预设:生1:我知道京剧中的人物分类:生、旦、净、末、丑。
生2:我知道脸谱知识,红色代表忠贞,比如关羽。
黑色代表正直,比如包公。
3.导入:同学们对京剧的知识了解得真多,但是听说过“马鞭”与“亮相”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京剧趣谈》了解一下吧!设计意图:通过京剧音频引入新课,将了解的相关资料与同伴分享,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教师检查读文情况。
设计意图:朗读是语文学习重要的途径之一。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读通文字,读懂文义,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做好铺垫。
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请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作好批注。
3.学生汇报。
预设:这篇文章介绍了京剧中的“马鞭”与“亮相”,感受到京剧的艺术魅力。
4.你觉得哪部分的内容最吸引你?把阅读引向深入,促使学生真正地走进课文内容,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透彻地理解“马鞭”和“亮相”的意义。
预设:生1:“马鞭”这一部分内容是我喜欢的,想深入了解一下京剧中“马鞭”有怎样的作用。
生2:我想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亮相与京剧中的“亮相”有啥不同?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去阅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阅读期待的课堂才能让孩子真正地获得知识。
第23课 《京剧趣谈》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第23课《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
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
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京剧演出片段的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说起中国的国粹,有些同学可能会想起京剧。
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每一位中国人无不为此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京剧艺术不仅深受炎黄子孙的喜爱,同时,她那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魅力,征服了全世界各国酷爱艺术的人们。
这节课,我们就走近京剧,了解一下京剧的艺术特色。
(板书课题: 京剧趣谈)齐读课题。
二、读通读准课文1.课文从哪两个角度讲了京剧表演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驰骋尴尬虚拟高扬低垂装饰约定俗成绱鞋底酒宴唯恐不可开交戛然而止越发三、了解京剧特点1.出示第一部分《马鞭》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京剧表演骑马时,为什么不用真马?(2)京剧表演中,用什么道具来表演骑马?(3)演员拿着马鞭代替真实的骑马有什么好处?(4)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哪两个例子?2.小组交流,明确问题答案。
3.指名汇报,教师点拨指导:舞台方圆太小,马无法驰骋,所以只能找一样东西来替代,马鞭是比较合适的。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⒈学会“遮”,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⒈借助想象,感受六月西湖的雨之奇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⒈拓展关于西湖的古诗,进行组诗积累。
教学过程:一、词语对接,激趣导入1、词语对接。
君子一言,;八仙过海,;螳螂捕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因为有美丽的西子湖,才声名远扬,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以书画来赞美西湖。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杭州任职的时候就写了不少关于西湖的诗篇。
2、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这是他在西湖观景时,偶遇一场大雨后,即兴写下的。
3、说说你了解的苏轼。
教师相机补充。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1、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重点指导:未(wegrave;i)遮(zhē)山(shān) 乱(luagrave;n)入(rugrave;)船(chuaacute;n) 忽(hū)吹(chuī)散(sagrave;n) 水(shuǐ)如(ruacute;)天(tiān)3、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师范读,学生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同座互读,并相互正音。
三、学法渗透,熟读成诵1、释诗题。
读读诗题,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六月二十七日”写的是时间;“望湖楼”告诉的是地点;“醉书”告诉我们这首诗是作者陶醉后而写下的)2、知诗人。
3、明诗意。
诗人陶醉于什么?(雨)那么诗人在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雨前:黑云/翻墨//未遮山雨时:白雨/跳珠//乱入船雨后: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4、悟诗情。
第23课 《京剧趣谈》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
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
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作者介绍】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10月20日生于重庆,长于北京,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
曾在新疆和河北工作了15年,“文革”当中被迫在全国游走了22个省。
粉碎“四人帮”后专业归口,调回首都,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
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
经常进入戏曲实践和民俗背景当中进行探查,经常在国内外各类报刊发表文章,多次获奖。
【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京剧演出片段的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说起中国的国粹,有些同学可能会想起京剧。
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每一位中国人无不为此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京剧艺术不仅深受炎黄子孙的喜爱,同时,她那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魅力,征服了全世界各国酷爱艺术的人们。
这节课,我们就走近京剧,了解一下京剧的艺术特色。
(板书课题: 京剧趣谈)齐读课题。
二、读通读准课文1.课文从哪两个角度讲了京剧表演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部编版六年级(上)京剧趣谈教案完整版
23*京剧趣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1.自主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关于京剧的常识。
2.通过自读、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3.在小组交流过程中,理解京剧的“奇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2.感悟京剧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自读、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难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体会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一些经典的京剧视频片段和京剧人物图片。
学生:课前搜集京剧相关资料信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京剧,被称为“国粹”,谁会唱上一段京剧?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们了解到了哪些?(学生畅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来认识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个究竟吧!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马鞭》(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马鞭》,思考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马鞭》。
3.学生汇报。
第1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
第2自然段:介绍京剧中的虚拟道具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第3自然段:介绍虚拟道具的妙处以及真道具表现夸张的特点。
4.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学生汇报)课件呈现:《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介绍了京剧中的虚拟道具的妙处。
(二)研读课文,加深感悟研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说说京剧表演中的“马鞭”是如何产生的?(“马鞭”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骑真马没办法在舞台上表现的尴尬。
)2.出示课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模板第【1】篇〗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中“驰骋、尴尬、虚拟”等几个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京剧表演的特点及运用的说明方法。
3.体会京剧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京剧吗?说一说你喜欢的京剧名段吧。
2.教师板书课题点明“趣谈”。
“趣谈”是什么意思3.“京剧趣谈”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1.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不理解的词可在小组内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词语。
2.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
3.再读一遍课文。
看看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几种艺术特色(一是利用虚拟的道具能表演得具有神韵,二是奇特的亮相表演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四、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1.老师导语引入:作为戏曲表演,要在舞台上展示各种生活场景。
但是,舞台的空间总是有限的,要表现骑马的一个场景,应该怎样来实现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
2.用虚拟的马鞭来表现骑马,成功吗?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指导:演员用马鞭来表演骑马很成功。
主要表现在:(1)骑马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
(2)马鞭拿在手里,演员可以很**地做出各种动作,表示出各种意义。
3.京剧中有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为了说明这个事实,作者举出了哪两个例子?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然后回答。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第1篇】《京剧趣谈》配套教案一、教材简析:课文讲了“马鞭”这一道具在京剧表演中的运用,讲了舞台上双方作战时两种表演手法的作用。
重点是从描述中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五、教具准备京剧演出片段的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平时喜欢听歌还是听戏?那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和京戏相关的歌曲《说唱脸谱》。
(播放歌曲)歌曲欣赏听完了,接下来咱们来看脸谱,猜猜这些脸谱代表歌中唱的那些人物。
这些人物分别是窦尔敦、关羽、典韦、曹操、张飞。
大家说京剧脸谱是不是很有趣呢?其实,京剧的有趣之处不仅仅体现在脸谱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要介绍京剧的其它有趣之处。
一起来看——出示题目:《京剧趣谈》设疑自探:看到题目后,你的脑海中产生了什么疑问想通过本节课去了解呢?主要问题梳理:1.什么是京剧?2.本文要从哪些方面和我们谈京剧的趣味?3.京剧趣在哪里?解疑合探1:什么是京剧?京剧:戏曲的主要剧种。
中国的“国粹”,国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享誉海内外。
表演上唱、念、做、打并重。
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故又名皮黄戏。
它的行当全面(分生、旦、净、丑四大类)、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解疑合探2:本文要从哪些方面和我们谈京剧的趣味?自探提示: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课文的小标题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谈京剧的趣味。
1.马鞭(道具)2.亮相(表演)解疑合探3:京剧趣在哪里?自探提示1:自读《马鞭》这一部分,思考讨论:1.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哪两类道具?(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2.说说京剧表演中为什么演员不能骑真马?(1.舞台小2.真马难以控制)3.京剧是如何解决“骑马”表演中遇到的问题的?(以“鞭”代马)4.舞台表演中使用“马鞭”的作用是什么?(1.突出姿态优美 2.表演更自由 3.具有装饰美)5.说说作者举了哪些虚拟道具的例子,找出能体现虚拟道具妙处的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京剧趣谈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表达的条理性与趣味性。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重点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表达的条理性与趣味性。
难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1.生词教学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借助近义词、反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
如:“驰骋”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唯恐”可借助近义词“恐怕”加以理解;“风雨不透”“无穷无尽”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尴尬”可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由此体会马鞭的独特作用。
2.阅读理解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
在默读课文后,请学生提出对文本产生的疑问,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课文写了关于京剧的哪几种艺术特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京剧之趣、文本之趣?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披文入情,既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又品味了文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体会表达的趣味性。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
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表演,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3.兴趣培养京剧虽为我国的国粹,但因社会发展的变化,许多小学生在此领域较为薄弱。
学习本文,通过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学习作者的趣味表达,让学生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从而使学生主动去了解京剧,观看京剧,爱上京剧。
1.预习提纲(1)通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驰骋”“尴尬”“无穷无尽”等新词。
(2)收集有关京剧的资料。
(3)借助查阅的资料初步了解京剧。
2.多媒体课件3.京剧表演视频教学课时1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知京剧1.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京剧表演。
谈谈你发现了什么?2.视频结束,学生交流。
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在黑板上画京剧人物简笔画。
(板书内容)课件出示:3.师:这些都是什么表演的行头?生答:京剧。
4.师:除了同学们看到的这些,京剧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在徐城北的带领下,一睹京剧之趣。
板书课题:京剧趣谈【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让学生体会京剧之趣,就必须让学生对京剧感兴趣。
在导入中,我将本地三小的京剧表演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从直观上,情感上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也为接下来的课堂表演做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默读课文,通过借助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在默读的过程中,请学生概括文章每部分的内容,试着提出质疑。
【设计意图】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因此,课堂上让学生乐于提问,可以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3.理解词语。
(1)认识新词。
课件出示:驰骋尴尬虚拟唯恐无穷无尽风雨不透(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①“驰骋”: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②“唯恐”:借助近义词“恐怕”加以理解;③“风雨不透”“无穷无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④“尴尬”“虚拟”: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含义。
课件出示:驰骋:骑马奔跑、奔驰。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形容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虚拟: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虚拟的情况。
唯恐:唯独害怕(担心)只怕某一事物。
无穷无尽:穷,完。
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风雨不透:风刮不进,雨水透不过。
形容封闭或包围得十分紧密。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不仅复习了三年级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教学内容,也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自主理解、运用词语。
4.整体感知。
(1)男生读《马鞭》部分,女生读《亮相》部分,师相机正音。
预设:“彻底”读作“chè dǐ”;“绱鞋底”读作“shànɡxié dǐ”。
(2)概括《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介绍了京剧道具的妙处。
课件出示:《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介绍了京剧中道具的妙处。
(3)概括《亮相》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预设: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亮相》介绍了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以及它的独特魅力。
5.交流提问。
过渡: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介绍的就是“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与独特魅力。
对于课文的整体内容我们有了初步了解,大家对课文内容有哪些疑问呢?预设:生答:(1)京剧向来给人严肃的感觉,为什么题目叫作“趣谈”?(2)马鞭有什么独特的地方?(3)京剧里有杂技,那是不是就和杂技一样了呢?……(提示:在第三环节中随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6.师总结。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其中有位同学讲到了课题中的一个“趣”字,那我们赶紧进入课文,看看都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板书“趣”)(板书内容)课件出示:【设计意图】语文新课标强调指出“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
本文由两个小标题组成,分别介绍了“马鞭”和“亮相”这两个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概括每部分内容,而后由教师总结出课文内容,将由部分到整体的学习方法于无形中教予学生。
三、析词入心,三品京剧之趣(一)探讨“趣谈”。
1.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你读出了哪些“趣”?2.生交流。
预设:生:道具有趣;京剧的表演非常有趣。
(提示: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导入中的京剧表演,从而想到“表演之趣”)(板书内容)课件出示:【设计意图】文章介绍的是京剧的表演形式。
京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博大精深而又充满美感的舞台艺术,学生们平时接触很少,对于很多专业术语更是无从谈起,也不明白这种艺术形式的美学内涵。
加之这篇文章的作者徐城北先生是著名的京剧理论家、戏曲研究员,对京剧颇有研究,其文笔不仅老练,对于艺术的阐释也能通俗幽默、深入浅出。
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从题眼中的“趣”入手,将文章的“趣”剖析在眼前。
如此,拉近了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也让学生对文章更感兴趣。
(二)品悟“道具之趣”,体验“表演之趣”。
1.过渡:同学们总结得可真有趣,原来这就是题目中写的“趣谈”。
可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些“趣”的呢?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将你的想法写在旁边。
2.学生交流。
A.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一(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很有趣,一根马鞭有这么大的作用,将问题彻底解决了,还解决得非常漂亮。
(1)你从“彻底”和“无比漂亮”中读出了什么?“马鞭”的出现不仅完全解决了骑马没办法在舞台上表现的尴尬,而且极具艺术的美感,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
(2)“马鞭”这种表现形式有什么作用?又具有怎样的魅力呢?(提示:引导学生结合前文内容进行分析)(作用: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魅力: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3)老师拿出准备好的道具马鞭,在课堂上手持马鞭表演,演绎“上马”和“骑马”的动作。
(4)请学生上台模仿老师的表演进行展示。
(提示:当学生用京剧道具马鞭来表演“上马”和“骑马”的动作时,可以让学生一边回忆老师刚刚的表演,一边用说明性的语言概括动作的过程,一边拿着马鞭进行模仿表演。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运用一连串准确的动作,如“牵”“抚”“按”“蹬”“跨”“扬”等,把语文因素和京剧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设计意图】《京剧趣谈》中有关马鞭使用的内容糅合着京剧艺术。
对于“马鞭”,学生了解甚少,在讲到“马鞭”时,教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马鞭进行表演,使该艺术在学生表演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且“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欢笑声此起彼伏。
B.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二(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
预设:(1)“做戏”“狠狠”是什么意思?(“做戏”是“表演”之意,而“狠狠”写出了表演的到位,“狠狠做戏”就是尽力地展现京剧表演艺术的魅力。
)(2)你从中读出了什么?作者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展示了京剧的独特艺术。
(3)再一次读“马鞭”这一部分的内容,体会京剧道具的“趣”,感受这一独特的表演形式。
C.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三(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预设:这句话通过三次“对着”这个词语的运用,把舞台上这种面面相觑的趣味性表现了出来,同时又用了“定身术”这个术语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想到武艺高强之人点穴定身,瞬间能在脑海中呈现形象化的画面,使人觉得趣在其中。
(1)圈出语句中的“对着”,并想象画面。
(三次“对着”,让人看到了舞台上这种面面相觑的趣味性;又用了“定身术”这个术语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武侠片中武艺高强之人点穴定身,有趣极了。
)(2)师小结:通过有趣的文字我们看到了有趣的画面,这真是艺术的魅力。
(板书内容)课件出示:【设计意图】“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
教师通过对三个“对着”的指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有趣的画面,使学生体会到艺术之美。
D.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四(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
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预设:“抡”起胳膊已经表现一种勇力了,“抡圆”比“抡”起胳膊还要勇猛。
“耍”表面上是随意玩玩的,可是背后却是武艺高强的表现。
演员手中的棍棒刀枪被耍起来,似乎形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这速度,这力量,这技巧,简直是绝了!(1)体会“抡圆”“耍”“密不透风”。
(“抡圆”体现了胜利方的勇猛,“耍”看似玩玩,实则是武艺高强的表现,这力量和技巧仿佛形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
)(2)请学生表演“抡圆胳膊”等动作。
(预设:学生表演精湛,演出了胜利方的英雄气概。
)【设计意图】作者的用词别具匠心,他的文字功底高深熟稔,同时,表达无一不体现出语言的趣味性。
教师在教学本文时,紧抓一个“趣”字,体会“文字之趣”,体验“表演之趣”,如此,方能让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
四、升华入情,四叹京剧之趣1.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了“马鞭”和“亮相”这两种京剧表现形式,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京剧的知识呢?生结合课前资料的收集,自由交流。
预设:生:我知道京剧唢呐;生:我知道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生:我知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师无需加以干涉,让学生交流准备好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