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考古诗文曹刿论战,马说
韩愈《马说》文言文注释
韩愈《马说》文言文注释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今天,小编为您带来的是韩愈《马说》文言文注释,欢迎阅读!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1、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而:表转折。
可是,但是3、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故:因此、。
虽:即使。
名:名贵的。
4、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
只(zhǐ):只是。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5、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6、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
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
以:用。
、称:著称。
7、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8、一食:吃一顿。
食,吃。
10、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1、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2、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北京中考古诗文背诵篇目
北京市中考古诗词背诵篇目40篇1、《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曹刿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论语》——孔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舟,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篇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50 篇1、孔子语录(《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马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马说体裁:文言文题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作者:名字:韩愈年代:唐代描述: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翻译: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原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译文: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原文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原文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原文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原文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原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译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原文呜呼!译文:唉!原文其真无马邪?译文: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原文其真不知马也!译文: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马说》写于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
初中古诗文必背72篇
初中古诗文必背72篇以下是初中生必背的72篇古诗文: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 《鱼我所欲也》4. 《曹刿论战》5. 《邹忌讽齐王纳谏》6. 《出师表》7. 《桃花源记》8. 《三峡》9. 《马说》10. 《陋室铭》11. 《小石潭记》12. 《岳阳楼记》13. 《醉翁亭记》14. 《爱莲说》15. 《记承天寺夜游》16.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17. 《湖心亭看雪》18. 《河中石兽》19. 《十五从军征》2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2.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3. 《过零丁洋》24. 《山坡羊·潼关怀古》25.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26.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7. 《渔家傲·秋思》28. 《江城子·密州出猎》29.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0.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3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2.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33. 《游山西村》34. 《己亥杂诗(其五)》35. 《满江红·小住京华》36. 《论语十二章》37. 《大学之道》38. 《孟子·公孙丑上(节选)》39. 《逍遥游(节选)》40. 《礼记·大道之行也》4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3. 《钱塘湖春行》44. 《雁门太守行》45. 《赤壁》46. 《泊秦淮》47. 《夜雨寄北》48. 《无题》49. 《商山早行》50. 《望江南·梳洗罢》51.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52.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53.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54. 《登飞来峰》55. 《江城子·密州出猎》5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57. 《游山西村》58.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9. 《过零丁洋》60. 《天净沙·秋思》61. 《山坡羊·潼关怀古》62. 《己亥杂诗》63. 《满江红》64. 《《论语》十则》65. 《鱼我所欲也》6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7. 《曹刿论战》68. 《邹忌讽齐王纳谏》69. 《出师表》70. 《桃花源记》71. 《三峡》72. 《马说》这些只是一部分古诗文,初中生必背的72 篇古诗文可能因地区、学校或课程要求而有所不同。
专题36《曹刿论战》(真题专练)(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36:《曹刿论战》(解析版)真题专练【1202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A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左传》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 下列文言文句子和成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曹刿请见.见.缝插针B. 弗敢加.也雪上加.霜C. 下视其辙.如出一辙.D. 公问其故.故.弄玄虚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彼竭我盈,故克之。
1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选文开头点出“远谋”,后文多次写曹刿的“远谋”,“远谋”二字乃全文“眼目”。
B. “将鼓”“将驰”刻而出庄公的急躁冒进:“未可”“可矣”体现出曹刿对战况的精准把掘,表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才能。
C. 选文将曹刿与乡人进行对比,以突出曹刿爱国、护国的责任感和政治热忱。
D. 全文剪裁合理,笔墨精练,详写战争起因、曹刿首论,略写战争经过、取胜原因。
12. 曹刿和毛遂皆“古今奇人”,他们“奇”在哪里?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分析。
【链接材料】曹刿请见,毛遂①自荐,皆古今奇人也。
草茅下士,朝不列,燕不与②,急国家之难,奋义来前。
刿一出而齐师败,遂一出而赵纵合。
有此识见,故能鄙夷一切。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曹刿论战是中国古代史书《史记》中的一篇著名文章,该文是战国时期齐国将领曹刿与秦国将领白起进行辩论的场景。
曹刿以其聪明才智,锐利的辩论技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为您提供曹刿论战的原文及汉英翻译。
曹刿论战原文曹刿论战的原文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的第二十一篇,原文如下:太公与晏子友,问曰:“人何以处乎?”对曰:“情欲忌讳相干,交结由之;利害得失,与之争之;礼义贵贱,富贫制之;先知死生,遭逢逸乱,常欲昭发,其与人泰斗!”晏子而问之曰:“嵇生善政,而出仕主人,欲为万乘之德,则必短於晏子,而长於他人也;与人政,则必长於晏子,而短於他人也。
由之与政,与之与治,其与人何以独无介乎?介者日用而无厌也。
”曰:“介之与人,无厌也;介之与人无厌,象之与物亦无厌。
”曹刿论战翻译现在我们来翻译一下曹刿论战的原文:太公与晏子交好,问道:“人类应该怎样处世?”晏子回答道:“情感和欲望应当相互牵制,交往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在利害得失面前,应当勇于争取自己的权益;在礼仪和道义中,应当依据贵贱和富贫的原则进行调整;对于生死和逆境的预知,常常希望能够表明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一同竞争。
”晏子继续追问:“嵇生擅长治理和政务,但选择了侍奉主人的职位,意图追求千秋万世的美德,那么他一定在某些方面比不上晏子,但在某些方面却超过了其他人;若嵇生与他人共同治理国家,则必然胜过晏子,但在某些方面却逊于其他人。
不管是往何方面发展,若与人共同治理,与他人共同建立治理,又何必单独推崇他人呢?对于他人来说,晏子就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曹刿回答道:“对于他人来说,晏子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他人来说,晏子是不可或缺的,就像物品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结语以上就是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的内容。
曹刿在辩论中展现出了卓越的辩才和智慧,以及对于人类处世的深刻理解。
通过曹刿论战,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智者在思想和辩论上的卓越表现,这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思考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曹刿论战》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
《曹刿论战》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曹刿论战》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笔者发现, 许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缺乏兴趣的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授课时缺少激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曹刿论战》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2.《左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
它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3.《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
二、原文十年春,齐师(2)伐(3)我。
公将战(4)。
曹刿请见(5)。
其乡人曰:“肉食者(6)谋(7)之,又何间(8)焉?”刿曰:“肉食者鄙(9),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10)战?”公曰:“衣食所安(11),弗(12)敢专(13)也,必以(14)分人。
”对(15)曰:“小惠未遍(16),民弗从(17)也。
”公曰:“牺牲(18)玉帛(19),弗敢加(20)也,必以(21)信(22)。
”对曰:“小信未孚(23),神弗福(24)也。
”公曰:“小大之狱(25),虽(26)不能察(27),必以情(28)。
”对曰:“忠(29)之属(30)也,可以(31)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32)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33)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34)。
公将驰(35)之。
刿曰:“未可。
”下视(36)其辙(37),登轼(38)而望(39)之,曰:“可矣。
”遂逐(40)齐师。
既(41)克(42),公问其故(43)。
对曰:“夫(44)战,勇气也。
一鼓作(45)气,再(46)而衰,三而竭(47)。
彼竭我盈(48),故(49)克之。
夫大国,难测(50)也,惧(51)有伏(52)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53),故逐之。
”三、注释(1) 战:战略,战术。
中考必考文言文之马说
马说 分析(二)
●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这个命题本身就不合逻辑。因为物质决
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自然界存在着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 所以有人曾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不可否认,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他这句 话是错误的。但把它作为诗的语言,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因为世上有伯乐这 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于是作者紧接着在下文从正面点明主旨,一泻无余地把千里马的无 限委屈倾诉出来。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是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了无知小人的腌臜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一群群地死于槽 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当然,结果更是死不瞑目,谁也不把这些 有价值的神骏称为千里马,它们的死也自然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这句话,包含着这 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它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 面看,作者说得已相当透彻;而实际上这里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还没有尽情吐露,看似奔放,其 内涵则甚为丰富,含蓄不尽。这真是抒情诗的写法了。
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
己的才能,它嘶鸣的时候,又不能明白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
面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
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马说 分析(一)
● 《马说》大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当时韩愈初 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以求得提拔,却一直未被采纳。虽然没能得 到重用,但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来的几年内, 他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也并未得到特别的赏识,所 以常常郁郁寡欢,并有“伯乐不常有”之叹。他进京城应试以图做官,在京城上 下奔走相告,待了十年之久,最终还是怀着无限怨愤离开了长安。韩愈的坎坷遭 遇正是写作《马说》的思想基础,而此文的另一用意是委婉地表白心迹,并抒发 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必背古诗文汇总(部编版七八九年级共六册)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必背)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必背)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必背)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必背)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论语·十二则》(全文必背)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七年级下册《木兰辞》(全文必背!)北朝民歌(节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陋室铭》(全文必背)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全文必背)宋·周敦颐(节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登幽州台歌》(必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望》(必背)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中考语文必备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1)《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2)《鱼我所欲也》1.《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4)《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2.《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3.《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4.《曹刿论战》中表明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人民的拥护上的句子是:5.《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5)《邹忌讽齐王纳谏》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是: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效果的句子是:(6)《出师表》1.《出师表》中表示作者感恩图报的句子是: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3.《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4.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5.《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6.《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7.《出师表》中作者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8.《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9.《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10.《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7)《桃花源记》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的句子: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8)《三峡》1.《三峡》中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2.《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4.《三峡》中写水势凶险的句子:5.《三峡》中写水流湍急的句子:6.《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7.《三峡》中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8.《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9.《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10.《三峡》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9)《马说》1.《马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3.《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4.《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5.《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6.《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7.《马说》中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8.《马说》中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9.《马说》中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10.《马说》中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11.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12.《马说》中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10)《小石潭记》1.《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2.《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3.《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初三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下册
初三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下册1.《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2.《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可能因地区和考试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供您参考:
1. 《论语》
2. 《鱼我所欲也》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曹刿论战》
5. 《左传》
6. 《邹忌讽齐王纳谏》
7. 《战国策》
8. 《出师表》
9. 《桃花源记》
10. 《三峡》
11. 《马说》
12. 《小石潭记》
13. 《陋室铭》
14. 《岳阳楼记》
15. 《醉翁亭记》
16. 《记承天寺夜游》
17. 《爱莲说》
18. 《送东阳马生序》
以上仅是常见的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具体考试范围和要求请以当地考试院或教育局发布的官方信息为准。
建议考生在备考时,注重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多读、多写、多练,以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
《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战争的短文,但重点不是记叙战争的经过,而是着重写曹刿的“论战”,凡是与表现主题无关的枝节就尽量省略。
中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第36篇 曹刿论战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重点翻译用铺底标识)
公与之乘,战于长
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
勺。公将鼓• 之• 。刿曰: 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 “未可。”齐人三鼓。 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次战鼓后。
刿曰:“可矣。”齐师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
可以凭借
表示可能或能够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忠诚
虚夸,夸大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 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4. 一词多义
从 民弗从也(听从)
•
战则请从• (跟随) 故 故克之(因此,所以)
•
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
温故而知新(旧,旧的事物。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
加 弗敢加也(虚夸,夸大)
•
万钟于我何加焉(有益于)
•
败• 绩• 。公将驰• 之• 。刿曰:庄公准备驱车追赶。曹刿说:“还不 “未可。”下视其辙, 行。”(说完就)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
登轼而望之,曰:“可 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这才)说:
矣。”遂逐• 齐师。
“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重点翻译用铺底标识)
既克,公问其故。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
九年级下册 第36篇
曹刿论战 《左传》
文言文梳理
1 文学常识 2 作品主旨 3 字词梳理
文学常识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 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 编。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重点翻译用铺底标识)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
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曹刿论战》
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曹刿论战》《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鄙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课文下面注释:1、选自《左传》。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本文所写的战争又称“长勺之战”。
2、肉食者: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3、间():参与。
4、鄙: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第 1 页共2 页5、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
专,个人专有。
7、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8、对:回答。
第 2 页共2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1论战43十年2春,齐师3伐4我5。
公6将战,曹刿(guì)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7谋8之,又何间9(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10,未能远谋。
”乃11入见。
问:“何以战12?”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专也13,必以分人14。
”对曰:“小惠未徧15,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16(bó),弗敢加17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18(fú),神弗福19也。
”公曰:“小大之狱20,虽不能察21,必以情22。
”对曰:“忠之属也23,可以一战24。
战则请从25。
”公与之乘26。
战于长勺27。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28。
公将驰29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30,登轼31(shì)而望之,曰:“可矣。
”遂32逐33齐师。
既克34,公问其故。
对曰:“夫(fú)战,勇气也35。
一鼓作气36,再37而衰,三38而竭。
彼竭我盈39,故克之。
夫(fú)大国,难测40也,惧有伏41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42,故逐之。
”[1-2]词句注释1、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
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2、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3、齐师:齐国的军队。
齐,在今山东省中部。
师,军队。
4、伐:攻打。
5、我:指鲁国。
《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
6、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
7、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
8、谋:谋议。
9、间(jiàn):参与。
10、鄙:鄙陋,目光短浅。
11、乃:于是,就。
12、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
1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
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
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
14、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以,把。
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
15、遍:又一版本为徧,遍及,普遍。
16、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玉,玉器。
帛,丝织品。
17、加:虚报夸大。
18、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孚,使人信服。
19、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20、狱:(诉讼)案件。
21、察:明察。
22、情:实情。
23、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
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属,种类。
24、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可,可以。
以,凭借。
25、战则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去。
从:随行,跟从。
26、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
之,指曹刿。
27、长勺:鲁国地名,今山东莱芜东北。
28、败绩:军队溃败。
29、驰:驱车追赶。
30、辙(zhé):车轮碾出的痕迹。
31、轼:古代车厢前做扶手的横木。
32、遂:于是,就。
33、逐:追赶,这里指追击。
34、既克:已经战胜。
既,已经。
35、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
夫(fú),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没有实际意义。
36、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
作,振作。
37、再:第二次。
38、三:第三次。
39、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
彼,代词,指齐军方面。
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
40、难测:难以推测。
测,推测,估计。
41、伏:埋伏。
42、靡(mǐ):倒下。
43、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题目是后加的。
[1][3-4]白话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大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
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
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二、曹刿论战【考情回顾】近五年,河南古诗文阅读没有考过本篇。
2014年中考考查的可能性很大。
考点:实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拓展延伸题。
除此以外,人物形象分析、前后照应手法应关注。
【教材挖宝】1.通假字小惠未徧“徧”通“遍”,意思为遍及,普遍。
2.古今异义(1)齐师伐我(古义:讨伐;今义:砍伐。
)(2)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中间,隔开。
)(3)肉食者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卑鄙。
)(4)牺牲玉帛(古义:指猪、牛、羊等;今义:为了正义的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5)弗敢加也(古义:虚报;今义:增加。
)(6)必以信(古义:实情;今义:书信。
)(7)小大之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8)虽不能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9)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10)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又一次。
)3.一词多义(1)请:①曹刿请见(请求)②战则请从(请允许)(2)故:①公问其故(缘故,原因)②故克之(所以)(3)之:①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②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③公与之乘(代词,他)4.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神弗福也(福:原意为福气,在文中意思为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鼓:原意为战鼓,在文中意思为击鼓进军。
)5.重点翻译(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翻译: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考虑这件事,你又何必要参与呢?(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翻译: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消失殆尽了。
6.问题探究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反衬曹刿的远见卓识。
7.作品简介《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它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8.人物思想性格概括曹刿:热爱祖国,勇于进谏,有远见卓识,有军事才能。
鲁庄公:才能平庸、知人善任、知错就改。
9.写作特点(1)详略得当。
详写了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结构紧凑。
(2)语言描写精彩。
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
通过对话,展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负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在对话过程中,又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刻画出曹刿及鲁庄公的性格。
(3)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本文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把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马说世有伯乐1,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2辱于奴隶人3之手,骈(pián)死4于槽(cáo)枥(lì)5之间,不以千里称也6。
马之千里者7,一食(shí)或8尽粟(sù)一石(dàn)9。
食(sì)10马者,不知其11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12马也,虽有千里之能13,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1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5,安16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17,食(sì)之不能尽其材18,鸣之19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20,曰:“天下无马!”呜呼21!其22真无马邪(yé)23?其24真不知25马也![1-4]注释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
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祗:只是。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的才能。
3.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4.骈死:并列而死。
骈:两马并驾。
5.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枥:马棚、马厩。
6.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被称道。
以,按照,介词。
称,称颂,称道。
7.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
之,助词。
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8.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
或:有时。
9.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
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石,十斗为一石,一石约为120斤。
10.食(sì):通“饲”,喂养。
11.其:指千里马,代词。
能千里:能走千里。
12.是:这,指示代词。
13.能:才能。
14.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
见,同“现”,表露。
1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犹,尚且。
欲:想要,要。
等:相当。
不可得:不可能。
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6.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17.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
之,指千里马,代词。
以其道:用(对待)它的办法。
18.尽其材:发挥它的全部才能。
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19.鸣之:(马)嘶鸣。
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20.执策:拿着马鞭。
策,赶马的鞭子,名词。
临之:临视着马。
临,从高处往下看。
21.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22.其:难道,表示推测。
23.邪:通“ 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4.其:其实。
[5]25.知:懂得。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