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 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
2014-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知识讲解
2014 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一、一般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一)粉碎与过筛内服:细粉儿科、外用:最细粉眼用:极细粉二、特殊散剂的制备1.含毒性药物的散剂倍散:指在小剂量的毒性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量的辅料制成的稀释散。
0.01-0.1g:10倍散0.001-0.01g:100倍散等量递增法混合<0.001g:1000倍散剂量上限×稀释倍数=12.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低共熔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
低共熔药物:薄荷脑+樟脑;薄荷脑+冰片樟脑+水杨酸苯酯视药理作用变化,决定是否低共熔药理作用增强或无变化——可低共熔药理作用减弱——避免出现低共熔3.含液体药物的散剂4.眼用散剂无菌、过200目的极细粉极细粉: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二、合剂的制备1.工艺流程:浸提→纯化→浓缩→配液→分装→灭菌。
2.制备要点:浸提:煎煮法、双提法(芳香挥发性成分)。
纯化:离心分离→水醇法→吸附澄清法。
方法及其参数的选择(如含醇量、澄清剂用量以及离心的转速等)应以不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指标。
浓缩:每次服用量——10~20ml。
配液:添加矫味剂、防腐剂,调节pH,加液体药料(酊剂、醑剂、流浸膏,应以细流缓缓加入药液中,随加随搅拌,使析出物细腻,分散均匀)。
灭菌:小包装:流通蒸汽、煮沸(100℃,30min)大包装:热压三、糖浆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二、煎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炼糖方法:蔗糖+水+酒石酸—→加热溶解—→微沸熬炼—→滴水成珠,脆不粘牙,色泽金黄(糖转化率达到40%~50%)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二、分类和制备注射液的配制:稀配法:一次配成→原料质量好,配制小剂量注射剂。
浓配法:半成品加入部分溶剂中,配成浓溶液,加热滤过后再加溶剂稀释至全量→原料质量一般,配制大剂量注射剂。
处理措施:水处理,冷藏;热处理,冷藏;活性炭处理;加入附加剂;已经调配好的注射液应在当日完成滤过、灌封、灭菌。
药剂学的处方工艺流程
药剂学的处方工艺流程
药剂学的处方工艺流程通常分为下述几个步骤:
1. 处方设计:根据药物的配方要求和目标,设计药物的处方。
这包括选择药物的成分、确定药物品种和浓度、确定添加剂和溶剂等。
2. 材料准备:根据处方,准备所需的药物原料和辅料。
这包括粉碎、混合、称量、筛分、溶解等操作。
3. 溶剂处理:如果在处方中需要使用溶剂,需对溶剂进行处理。
处理方式可以是过滤、蒸馏、浓缩等。
4. 配方调配:按照处方中指定的配比和方法,将原料和辅料进行合理的配方调配。
这包括溶解、混合、搅拌、研磨等操作。
5. 过滤和纯化:将调配好的药物溶液经过滤,去除杂质和不溶物。
过滤操作可以采用滤纸、滤膜、过滤棉等。
6. 灭菌处理:对处方中涉及到的容器、药剂等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产品的无菌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灭菌方法有高温蒸汽灭菌、紫外线灭菌、过滤灭菌等。
7. 包装和标签:将制备好的药物按照规定的包装方式进行包装,并在包装上标
明药物的名称、成分、用法、批号等必要信息。
8. 质量控制:对制备好的药物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包括对溶液的pH值、浓度、纯度等进行检测。
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有色谱分析、光谱分析、重金属测试等。
以上是药剂学的一般处方工艺流程,具体的流程会根据不同的药物种类和制剂方式而有所差异。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药剂学7
第六章浸出药剂考点:八种剂型的含义、特点;具体数值;质量要求。
一、浸出药剂的含义与特点浸出制剂系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提取药材中有效部位而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浸出制剂常以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
以水为溶剂时,多用煎煮法制备;采用其他非水溶剂时,可选用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提取法等方法制备。
浸出制剂的主要特点有:①复合组分的综合疗效适应了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②药效缓和、持久、副作用小;③服用剂量较小,使用方便;④某些浸出制剂的稳定性较差。
二、汤剂的含义与特点汤剂系指将药材饮片或粗颗粒加水煎煮或沸水浸泡后,去渣取汁而得到的液体制剂。
汤剂为液体复合分散体系,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多的一种剂型,目前中医临床仍然广泛使用。
汤剂之所以数千年延用至今,是因为该剂型组方灵活,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同时制法简便,以水为溶剂,价廉易得,起效又较为迅速,但也存在着味苦量大,必须临时制备等缺点。
三、合剂与口服液的含义与特点中药合剂系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纯化、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
单剂量包装者又称口服液。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是在汤剂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而成的,它克服了汤剂临用时制备的麻烦,浓度较高,剂量较小,便于服用、携带和贮藏。
口服液多灌封于易拉盖瓶中,质量相对稳定,适合工业生产,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剂型之一。
但两者的组方固定,不能随证加减。
四、合剂与口服液的制备(一)中药合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浸提→纯化→浓缩→分装→灭菌。
1.浸提:一般按煎煮法操作,每次煎煮1~2h,煎煮2~3次。
含有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如薄荷、荆芥、菊花、柴胡等,可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性成分,药渣再与处方中其他药材一起加水煎煮。
亦可根据药材有效成分的特点,选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其他溶剂,采用渗漉、回流提取等方法浸提。
2.纯化:含有淀粉、粘液质、蛋白质、果胶及泥沙、植物组织等杂质的药材煎煮液,经静置初滤后,尚需进一步纯化处理。
常用的纯化方法有高速离心法、乙醇沉淀法、吸附澄清法等。
中药丸剂制作工艺
中药丸剂制作工艺
中药丸剂制作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研磨:将所需的中药材研磨成适当大小的颗粒或粉末,以便于后续工艺的操作。
2. 配伍:根据中药方剂的配方,将已研磨好的中药材按比例混合,进行配伍。
3. 调和:将已配伍好的中药材加入适量的辅料,如糖、蜂蜜或蜡质等,进行调和,以增加药丸的黏合力和整形性。
4. 压制成丸:将调和好的中药材用专用的药丸机或手工丸剂器进行压制,使其形成固定大小和形状的丸剂。
5. 干燥:将制成的药丸进行适当的干燥,以去除丸剂中的水分,提高药丸的稳定性和保质期。
6. 包装:将干燥好的药丸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方式有塑料袋、瓶装或铝箔包装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中药丸剂制作工艺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具体操作需要根据具体的中药方剂和药材特性进行调整。
另外,制作过程中需要提高卫生条件,保持操作场所的洁净,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药剂学常见剂型的制备方法
1.软胶囊滴制法、压制法2.滴丸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3.栓剂冷压法、热熔法4.软膏剂研和法、熔和法、乳化法5.膜剂匀浆制膜法、热塑制膜法、复合制膜法6.固体分散体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研磨法7.包合物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8.TDDS 涂膜复合工艺、充填热合工艺、骨架黏合工艺摘要:1、芳香水剂芳香水剂一般系指挥发油或其他挥发性芳香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澄明水溶液。
个别芳香水剂有用水和乙醇的混合液作溶剂。
主要用作制剂的溶剂和矫味剂。
2、溶液剂...1、芳香水剂芳香水剂一般系指挥发油或其他挥发性芳香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澄明水溶液。
个别芳香水剂有用水和乙醇的混合液作溶剂。
主要用作制剂的溶剂和矫味剂。
2、溶液剂溶液剂一般为非挥发性药物或少数挥发性药物的澄明溶液,大多以水为溶剂,也有以乙醇、植物油或其他液体为溶剂者,溶液剂供内服和外用。
3、合剂合剂系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可溶性或不溶性药物制成的液体制剂,一般以水作溶剂,供内服用。
可分为:溶液型合剂、混悬型合剂、胶体型合剂、乳剂型合剂。
4、糖浆剂糖浆剂指含有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糖水溶液。
含糖量应不低于65%〔g/ml〕,可分为:单糖浆〔85%〕、药用糖浆、芳香糖浆。
5、胶浆剂胶浆剂系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在水中分散而成的制剂。
分散相粒子半径在1~100μm之间。
用于制备胶浆剂的高分子物质有:明胶、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白及胶淀粉、琼脂、聚乙烯醇〔PVA〕、甲基纤维素〔MC〕、CMC~Na等。
6、酊剂酊剂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制药材或溶解化学药物而成的澄清液体,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备。
7、醑剂醑剂指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凡用于制备芳香水剂的药物一般都可以制成醑剂外用或内服。
8、擦剂擦剂一般系指含油、醇等为溶剂的外用液体制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乳浊液型及混悬液型。
不宜用于伤口或粘膜。
水丸制备工艺流程
水丸制备工艺流程
《水丸制备工艺流程》
水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剂型,通常由药物粉末和膜衣料制成。
水丸的制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混合制粒、造丸、烘干和包衣五个步骤。
首先,原料准备是水丸制备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需要准备好各种药材和辅料,确保它们的质量符合要求。
药物粉末需要通过筛网,使其颗粒均匀。
膜衣料也需要在此时准备好。
接下来是混合制粒阶段。
这个阶段需要将药物粉末和辅料进行混合制粒。
通常使用混合机将药物粉末、黏合剂和润滑剂进行混合,形成颗粒状的混合物。
然后再通过制粒机将混合物制成颗粒。
第三步是造丸。
将制成的颗粒通过给药机造成固定大小的水丸,通常要根据配方和要求进行调整。
造丸完成后,水丸需要进行烘干。
通过烘干设备将水丸的水分蒸发,以提高水丸的硬度和稳定性。
最后一步是包衣。
包衣是为了提高水丸的稳定性和口感,包括酥脆、易吞服、美观等。
通常使用包衣机将水丸进行包衣,将膜衣料均匀地涂抹在水丸表面,形成均匀的包衣层。
整个水丸制备工艺流程包括了原料准备、混合制粒、造丸、烘
干和包衣五个步骤,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水丸的质量和稳定性。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 第八章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及膜剂
三、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物料
粉碎 过筛 混合
制软材
制粒
干燥
整粒
质量检查
分剂量
颗粒剂
湿法制粒
制软材(捏合):药物+辅料
润湿剂 粘合剂
软材 制湿颗粒:通过筛网挤出制粒 湿颗粒干燥: 整粒:
一步制粒法:流化(沸腾)制粒,流 化制粒可在一台机器内完成混合、制 粒、干燥,因此称为 一步制粒法。
外观
水分
硬胶囊内容物<9.0% 装量差异 崩解度与溶出度
第五节 滴丸剂
一、定义: 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 基质加热溶化混匀后,滴入不相 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 成的小丸状制剂。
二、特点:
1、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率高。 2、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 受热时间短,可增加其稳定性。 3、容纳液态药物量大,可使液态药物固形化。 4、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吸收迅速、生物利 用度高。
三、滴丸剂常用基质 -不等温溶胶和凝较的互变形
水溶性基质
PEG类(PEG6000,PEG4000) 肥皂类(硬脂酸钠) 甘油明胶等。 脂溶性基质 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 植物油、虫蜡等
四、常用冷却液 1、水性冷却液:水、不同浓度的乙
醇等。 2、油性冷却液:液体石蜡、植物油、 二甲基硅油和其混合物等。
五、制备工艺
膜剂的一般处方组成: 主药 成膜材料(PVA等) 增塑剂(甘油、山梨醇等) 表面活性剂(Tween80) 填充剂(CaCO3、SiO2、淀粉等) 着色剂(色素、TiO2) 脱膜剂(液体石蜡)
制备方法:
1、匀浆制膜法-----PVA
(完整版)各制剂工艺流程图
各制剂工艺流程图1 、片剂生产工艺流程图2、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图3、胶囊剂生产工艺流程图4、合剂生产工艺流程图5、糖浆剂生产工艺流程图6, 丸剂生产工艺流程图2 、工艺流程说明2 . 1 、前处理工艺流程说明外购的药材经过挑、选、检、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后,川选药机或不绣钢洗药池,将药材上的泥土、灰尘洗净,根据不同品种的要求湿润,以达到提取、榨油、细粉的标准。
用J 六提取的药材,采取切割的方法切片,后经多层带式}气燥机干燥,中药粉碎机粉碎,筛分得到合格粒度的药材,送到净药库。
用J 屯榨油的药材,经多层带式干燥机干燥后,直接送去榨汕。
榨油前,按配方要求混合,用中药粉碎机粗碎,经蒸汽湿润后进入螺旋榨油机榨油,榨出的油经过过滤,再送到综合伟lJ 剂车间。
用一于细粉的药材切片,经多层带式十燥机十燥后,送到双扇灭菌柜灭菌,再用高效粉碎机组和震荡筛粉碎,筛分合格后包装,转入综合制剂车间。
2 . 2 、热回流提取工艺流程说明来自净药库的药材,按配方配料,加入乙醇,用热回流抽提机组进行第· 次醉提,过滤后剩余的药渣,加上辅料,再进行次水提,使有效成分尽量提出。
醇体液静置后过滤,除去杂质,减压浓缩,回收乙醉,并得到醇提浸膏。
水提液静置后过滤,除去杂质,减压浓缩,并得到水提浸膏。
将醇提浸膏与水提浸膏混合,采用可倾式反应锅浓缩,得到稠浸膏,用周转桶送到综合制剂车间。
2 .3 、片剂工艺流程说明原料和辅料经过粉碎过筛,达到要求细度后,按配方称取配料。
配制好的物料,根据需要混合制粒、干燥、整粒、总棍后,再压片、包衣、抛光,经检验合格,按规定包装,送入成品库房。
2 . 4 、合剂工艺流程说明原料和辅料按处方称量后,加入纯化水配制成药液,经力热煮沸、冷却、过滤后,再灌装和轧盖,经过蒸汽检漏、晾瓶、灯检、贴签,检验合格后,装箱送入成品库房。
2 . 5 、糖浆剂工艺流程说明将原料和辅料按处方称量后,加入纯化水配制成药液,经力热煮沸、冷却、过滤、调整浓度后,再灌装和轧盖,经过幻检、贴签,检验合格后,装箱送入成品库房。
中药生产工艺流程
中药生产工艺流程
《中药生产工艺流程》
中药生产工艺流程是指根据中药的性质和用途,运用一系列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将原材料加工成成品中药的过程。
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和操作,直接影响着中药的质量和功效。
下面是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
1. 原药加工:首先是对原材料进行清洗、晾晒、研磨、加工等处理,使其符合药材质量标准,并为后续工序做好准备。
2. 熬制提取:采用水煎、酒浸、蒸馏等方法,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获得浓缩的中药浸膏或提取液。
3. 过滤纯化:利用滤网、活性炭等物质对提取液进行过滤和纯化,去除杂质、提高纯度。
4. 醇沉沉淀:将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经过醇浸或沉淀,获得纯净的中药粉末或颗粒。
5. 加工成品:将沉淀后的中药粉末或颗粒,按照不同的制剂要求,加工成丸、散、胶囊等形式的成品中药。
6. 包装贮存:对成品中药进行包装、标签和贮存,确保产品的安全和稳定性。
以上便是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
要根据不同的中药材和制剂要求,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调整,以确保生产出质量合格、安全有效的中药产品。
希望这些工艺步骤能够对读者们有所帮助。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是指通过工艺方法将中药原料加工制成中药制剂的过程。
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原料采集和筛选:中药制剂的原料主要包括中药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在采集原料时要注意选择新鲜、完整、无病虫害的,避免使用受污染的原料。
采集的原料需要进行筛选和清洗,除去杂质和异物。
研究和加工:中药原料一般需要进行研磨、粉碎等加工步骤。
根据制剂的要求,可以选择研磨成粉末或切成小片。
加工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炒、煮、晒等处理,提高药材的药效。
药材提取:中药制剂的药效主要来自于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药材提取是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并得到满足药效要求的提取液。
常见的药材提取方法包括水提、醇提、油提等。
提取液一般需要进行浓缩、干燥等处理,得到粉末或浓缩液。
配方调配:中药制剂的配方根据药材的药性和功效要求来确定。
根据药方配方比例和剂型需求,进行药材和药物配比,混合均匀。
药物制剂:药物制剂主要是指将草药提取液或粉末转化为各种剂型,如丸剂、散剂、浸膏、水剂、酊剂、软膏等。
在制剂过程中,需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要求加入辅料、增味剂、溶剂等,进行混合、研磨、过筛等步骤。
包装和贮存:中药制剂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包装和贮存。
包装时要选择符合药品包装标准的材料,保证制剂的质量和安全。
贮存时要注意避光、干燥、通风等,防止霉变和有效成分的损失。
以上就是中药制剂生产工艺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工艺中,还需要根据具体药材和制剂的特点进行调整和改进,保证制剂的质量和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同时,制剂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药品生产的规范和标准,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药物剂型工艺流程
药物剂型工艺流程
《药物剂型工艺流程》
药物剂型工艺流程是指药物制剂的生产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混合、制粒、压片、包衣、包装等环节。
这个流程对于药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首先是原料准备,这一步骤需要对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以确保原料的纯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接着是混合,将各种原料按照配方进行混合,并加入适量的辅料和溶剂。
接下来是制粒,将混合好的材料进行制粒,以便后续加工。
然后是压片,将制粒好的材料压制成片剂的形状。
然后是包衣,对压片后的药物进行包衣处理,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口感。
最后是包装,将包衣好的药片进行包装,以便于储存和使用。
整个药物剂型工艺流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温度、湿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在整个流程中,还需要进行多次的质量检验和控制,以排除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最终的药物产品符合相关规定的标准。
总之,药物剂型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生产流程,需要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才能产生安全有效的药物产品。
2014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docx
2014 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一、一般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一)粉碎与过筛内服:细粉儿科、外用:最细粉眼用:极细粉二、特殊散剂的制备1.含毒性药物的散剂倍散:指在小剂量的毒性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量的辅料制成的稀释散。
0.01-0.1g:10倍散0.001-0.01g:100倍散等量递增法混合<0.001g:1000倍散剂量上限×稀释倍数=12.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低共熔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
低共熔药物:薄荷脑+樟脑;薄荷脑+冰片樟脑+水杨酸苯酯视药理作用变化,决定是否低共熔药理作用增强或无变化——可低共熔药理作用减弱——避免出现低共熔3.含液体药物的散剂4.眼用散剂无菌、过200目的极细粉极细粉: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二、合剂的制备1.工艺流程:浸提→纯化→浓缩→配液→分装→灭菌。
2.制备要点:浸提:煎煮法、双提法(芳香挥发性成分)。
纯化:离心分离→水醇法→吸附澄清法。
方法及其参数的选择(如含醇量、澄清剂用量以及离心的转速等)应以不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指标。
浓缩:每次服用量——10~20ml。
配液:添加矫味剂、防腐剂,调节pH,加液体药料(酊剂、醑剂、流浸膏,应以细流缓缓加入药液中,随加随搅拌,使析出物细腻,分散均匀)。
灭菌:小包装:流通蒸汽、煮沸(100℃,30min)大包装:热压三、糖浆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二、煎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炼糖方法:蔗糖+水+酒石酸—→加热溶解—→微沸熬炼—→滴水成珠,脆不粘牙,色泽金黄(糖转化率达到40%~50%)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二、分类和制备注射液的配制:稀配法:一次配成→原料质量好,配制小剂量注射剂。
浓配法:半成品加入部分溶剂中,配成浓溶液,加热滤过后再加溶剂稀释至全量→原料质量一般,配制大剂量注射剂。
处理措施:水处理,冷藏;热处理,冷藏;活性炭处理;加入附加剂;已经调配好的注射液应在当日完成滤过、灌封、灭菌。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第十六章 其他剂型
第十六章其他剂型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16100000001第一节胶剂学习要点:1.胶剂的特点与分类2.胶剂的质量要求3.胶剂原辅料的种类,辅料的作用4.胶剂的制备要点一、概述1.胶剂的含义与特点胶剂:用动物的皮、骨、甲或角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稠胶状,经干燥后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
滋补强壮皮胶——补血角胶——温阳甲胶——滋阴甲胶——活血祛风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161000001012.胶剂的种类——原料来源不同皮胶:动物皮——阿胶(驴)、新阿胶(猪)、黄明胶(牛)骨胶:动物骨骼——豹、狗、鹿甲胶:动物甲壳——龟、鳖角胶:动物骨化的角——鹿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16100000102二、胶剂的制备1.原料的种类与选用皮:驴皮是熬制阿胶的原料,以张大毛黑、质地肥厚、无病害者为优骨:以骨骼粗壮、质地坚实、质润色黄之新品为佳甲:板大质厚、颜色鲜明、未经水煮者为佳角:以质重、坚硬、有光泽、角尖对光照呈粉红色的砍角为佳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161000001032.辅料的种类与选择☆冰糖/白糖:增加透明度、硬度,矫味油类(花生油、豆油、麻油):降低黏度,便于切胶,收胶时有利于气泡逸散酒类(绍兴黄酒/白酒):矫味、矫臭,收胶时有利于气泡逸散。
明矾:除杂、增加透明度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161000001043.胶剂制备工艺流程原辅料的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滤过澄清(明矾)→浓缩收胶(豆油、糖、酒)→胶凝与切胶(麻油)→干燥与包装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16100000105以下有关胶剂干燥的操作,叙述错误的是:A.胶片一般每隔3~5天将胶片翻动一次,使两面水分均匀蒸发,以免发生成品胶片弯曲现象(塌顶)B.数日后,将胶片装入铺有石灰的木箱内,密闭闷胶(伏胶)C.2~3天后,将胶片取出,再晾。
数日后,再将胶片置木箱中闷胶2~3天D.如此反复2~3次,至干透为止E.胶片干燥后,及时包装并做无菌检查【正确答案】E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16100000106三、胶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1.外观:色泽均匀、无异常臭味的半透明固体2.总灰分、重金属、砷盐、微生物限度:符合相关规定3.水分≯15.0%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16100000107第二节膜剂学习要点:1.膜剂的特点与分类;2.膜剂的质量要求3.常用成膜材料及其他辅料3.膜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一、概述1.膜剂的含义与特点膜剂: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
药剂学的处方工艺有哪些
药剂学的处方工艺有哪些
药剂学的处方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料选取:根据处方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并对其进行检验和筛选。
2. 手工操作:根据处方要求,如称量、研磨、搅拌、过滤等,采用手工操作进行药物的制备。
3. 化学合成:有些药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合成,包括酯化、酰化、还原、氧化等反应。
4. 萃取提取:对草药等天然产物进行萃取,通过溶剂提取目标成分,如活性物质、色素等。
5. 固体制剂:制备固体剂型的药物,如片剂、胶囊、颗粒、糖衣片等。
6. 液体制剂:制备液体剂型的药物,如注射液、糖浆、溶液等。
7. 半固体制剂:制备半固体剂型的药物,如软膏、栓剂、膏剂等。
8. 包装与贮存:对制得的药物进行包装,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并进行适当的贮存和保管。
总之,药剂学的处方工艺是指将处方中所需的药物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和要求进行制备和加工,以制得规定剂型和规定用途的药物制剂。
中药制药工艺操作手册
中药制药工艺操作手册第1章中药制药基本知识 (4)1.1 中药及其制药概述 (4)1.2 中药制药的工艺流程 (4)1.3 常用中药制药设备与仪器 (4)第2章原料药的准备与处理 (5)2.1 原料药的选购与验收 (5)2.1.1 选购原则 (5)2.1.2 验收标准 (5)2.1.3 验收流程 (5)2.2 原料药的预处理方法 (6)2.2.1 粉碎 (6)2.2.2 筛分 (6)2.2.3 混合 (6)2.2.4 干燥 (6)2.2.5 杀菌消毒 (6)2.3 原料药的储存与管理 (6)2.3.1 储存条件 (6)2.3.2 储存容器 (6)2.3.3 有效期管理 (6)2.3.4 库存管理 (6)2.3.5 质量监控 (6)第3章粉碎与过筛 (7)3.1 粉碎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7)3.1.1 冲击粉碎 (7)3.1.2 摩擦粉碎 (7)3.1.3 剪切粉碎 (7)3.1.4 压缩粉碎 (7)3.2 粉碎设备的选择与操作 (7)3.2.1 锤式粉碎机 (7)3.2.2 刀片式粉碎机 (7)3.2.3 球磨机 (7)3.2.4 振动磨 (7)3.3 筛分工艺的操作要点 (8)3.3.1 筛网的选择 (8)3.3.2 筛分方法 (8)3.3.3 筛分操作要点 (8)第4章混合与制粒 (8)4.1 混合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8)4.2 混合设备的选择与操作 (9)4.3 制粒工艺的操作要点 (9)第5章干燥与灭菌 (10)5.1.1 干燥原理 (10)5.1.2 干燥方法 (10)5.2 干燥设备的选择与操作 (10)5.2.1 干燥设备的选择 (10)5.2.2 干燥设备的操作 (10)5.3 灭菌工艺的操作要点 (11)5.3.1 灭菌方法 (11)5.3.2 灭菌操作要点 (11)第6章浸提与浓缩 (11)6.1 浸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1)6.1.1 煎煮法 (11)6.1.2 渗漉法 (11)6.1.3 超声提取法 (12)6.1.4 酶解法 (12)6.2 浸提设备的选择与操作 (12)6.2.1 设备选择 (12)6.2.2 设备操作 (12)6.3 浓缩工艺的操作要点 (12)6.3.1 选择合适的浓缩设备,如旋转蒸发器、膜式蒸发器等。
中药膏方制剂流程
中药膏方制备工艺流程一、膏方的制备流程大概六步: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包装1、浸泡加8-10倍量清水(一般加水量应高于药面2cm),常规煎煮方法煎药,浸泡时间应大于8小时;加压煎药法,通常要浸泡12个小时左右。
2、煎煮常规煎煮方法,煎煮二次,第一次大于1.5小时,第二次大于1小时。
采用煎药机煎煮,第一次大于1小时,第二次大于半小时。
每次药液静置取上清液,混合后,再静置取上清液过80目筛,备用。
3、浓缩将煎煮液浓缩,水沸腾后,用勺不断捞去浮沫,随水分不断地减少,药汁也越来越稠厚,因而药汁渐浓时要注意调整火候,不能太猛。
4、收膏在上述浓缩的药汁中加入处方规定的糖和胶类(事先加热炼制或烊化),同时适当调节火候,充分搅拌,以免粘底起焦,在收膏行将结束前兑入细料药粉,以及其他经加工备用的辅料(核桃肉等),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直至成膏。
成膏的判定:药汁在竹片上挂旗或挂丝或滴水成珠;膏体加热时呈蜂窝状,习称翻云头。
5、盛装将成膏趁热移入药罐、药瓶或盒(经过洗净消毒干燥),贴上标签,移入凉膏间,自然放凉,时间大约需12小时,凉透加盖。
如未凉透加盖,极易霉变。
采用膏方包装机包装时应趁热包装。
二、膏方的制备常用设备1、煎药机、浓缩收稿机、膏方包装机常压(直火)煎制膏方的锅具须采用不锈钢制品夹层锅或者自动煎药机。
浓缩收膏机可以继续使用不锈钢制品的夹层锅蒸发收膏,或者选用多功能真空浓缩收膏机(YZN50)。
膏方包装机采用适用于粘稠液包装的全自动膏方包装机(YB10-50A)。
2、不锈钢筛网:药液粗滤根据药液稠度和过滤的难易,可选用24-40目的不锈钢筛,合并两次或三次药液经过沉淀后再选用80-100目(常用80目)的不锈钢筛过滤。
3、药液存放用具:应首先选用不锈钢桶,其次选用无毒的塑料桶如聚乙烯、聚丙烯桶,均须带盖。
严禁使用聚氯乙烯桶,药液不能久贮,特别是温度很高的煎液,最好不要用塑料桶存放,以免药液的某些成分与塑料起化学反应,既影响效果,又有可能产生有害人体健康的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 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一、一般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一)粉碎与过筛内服:细粉儿科、外用:最细粉眼用:极细粉二、特殊散剂的制备1.含毒性药物的散剂倍散:指在小剂量的毒性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量的辅料制成的稀释散。
-0.1g:10倍散-0.01g:100倍散等量递增法混合<0.001g:1000倍散剂量上限×稀释倍数=12.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低共熔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
低共熔药物:薄荷脑+樟脑;薄荷脑+冰片樟脑+水杨酸苯酯视药理作用变化,决定是否低共熔药理作用增强或无变化——可低共熔药理作用减弱——避免出现低共熔3.含液体药物的散剂4.眼用散剂无菌、过200目的极细粉极细粉: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二、合剂的制备1.工艺流程:浸提→纯化→浓缩→配液→分装→灭菌。
2.制备要点:浸提:煎煮法、双提法(芳香挥发性成分)。
纯化:离心分离→水醇法→吸附澄清法。
方法及其参数的选择(如含醇量、澄清剂用量以及离心的转速等)应以不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指标。
浓缩:每次服用量——10~20ml。
配液:添加矫味剂、防腐剂,调节pH,加液体药料(酊剂、醑剂、流浸膏,应以细流缓缓加入药液中,随加随搅拌,使析出物细腻,分散均匀)。
灭菌:小包装:流通蒸汽、煮沸(100℃,30min)大包装:热压三、糖浆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二、煎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炼糖方法:蔗糖+水+酒石酸—→加热溶解—→微沸熬炼—→滴水成珠,脆不粘牙,色泽金黄(糖转化率达到40%~50%)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二、分类和制备注射液的配制:稀配法:一次配成→原料质量好,配制小剂量注射剂。
浓配法:半成品加入部分溶剂中,配成浓溶液,加热滤过后再加溶剂稀释至全量→原料质量一般,配制大剂量注射剂。
处理措施:水处理,冷藏;热处理,冷藏;活性炭处理;加入附加剂;已经调配好的注射液应在当日完成滤过、灌封、灭菌。
注射液的滤过:先粗滤后精滤。
2.安瓿的处理工序:切割→圆口→灌水蒸煮→洗涤→干燥与灭菌注射用水的制备工艺流程:饮用水→细过滤器→电渗析装置或反渗透装置→阳离子树脂床(H+ 被置换到水中)→脱气塔→阴离子树脂床(过2次交换:先强后弱,OH- 被置换到水中)→混合树脂床(消灭漏网之鱼)→纯化水→多效蒸馏水器→热贮水器(80℃)→注射用水★背记技巧★渗阳阴、混合床、纯蒸馏二、中药注射用半成品的制备1.蒸馏法:2.综合法:根据有效成分的性质,采用水醇法进行提取分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有效成分的性质,选择以下方法进一步精制以达到注射用半成品的质量要求。
溶剂萃取法酸碱沉淀法吸附分离法超滤法一、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制备工艺流程: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二、输液剂的制备1.容器的处理(自学)2.制备要点:配制→滤过→灌封→灭菌→质检与包装灌封后的输液立即灭菌:热压、115℃、30min 四、滴眼剂的制备(自学)用于眼外伤或眼部手术的滴眼剂,应单剂量包装;灌装后再进行灭菌处理。
1.软膏制备方法(1)研合法操作方法:将药物细粉用少量基质研匀或用适宜液体研磨成细糊状,再递加其余基质研匀的制备方法。
适用:当软膏基质稠度适中或主药不宜加热,且在常温下通过研磨即能均匀混合时,可用此法(2)熔合法(热熔法)操作方法:将基质先加热熔化,再将药物分次逐渐加入,同时不断搅拌,直至冷凝。
(3)乳化法操作方法:将油溶性组分(油相)混合加热熔融;另将水溶性组分(水相)加热至与油相相同温度(约80℃)时,两相等温混合,不断搅拌,直至冷凝。
大量生产,2.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药料提取(炸料)→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 →摊涂3.橡胶膏剂的制备①溶剂法(常用)工艺流程:药料提取—→膏浆制备—→涂布—→回收溶剂—→切割—→加衬—→包装。
②热压法4.凝胶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药物→基质→混匀→膏料→涂布→压防粘层→切割→包装。
附:制备每粒栓剂所需基质的理论用量(X)为:四、栓剂的制法1.搓捏法——临时小量制备脂肪性基质栓剂2.冷压法——大量生产脂肪性基质栓剂3.热熔法——最为广泛,油脂性基质及水溶性基质的栓剂均可用此法制备工艺流程:熔融基质→加入药物(混匀)→注模→冷却→刮削→取出→成品栓剂1.空胶囊的制备流程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截割→整理。
2.空胶囊的规格及选用规格:000、00、0、1、2、3、4、5大——————————→小空胶囊的选择—一常用0~3号3.软胶囊的制法1.压制法(软胶囊、块状茶剂)2.滴制法(软胶囊、滴丸)一、水丸的制备——泛制法工艺流程:1.原料的准备2.起模——关键操作二、蜜丸的制备工艺流程:物料的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搓圆→干燥→整丸→质检→包装制丸块——关键工序影响丸块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干燥:老蜜制备无需干燥,立即分装4.糊丸的制备塑制法糊粉用s量:药粉总量30%三、蜡丸3.制备:塑制法四、滴丸的制备1.滴制法工艺流程:基质熔融→加入饮片提取、纯化物制成滴制液→滴制→冷凝→洗涤→干燥→质检→包装★考点回顾★滴制法(软胶囊、滴丸)牛黄解毒丸:大蜜丸、塑制法苏冰滴:滴丸、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6000)、油脂性冷凝液(液状石蜡)香连丸:水丸、泛制法——米醋加水一、水溶颗粒剂的制备制备工艺流程:饮片的提取—→提取液的纯化制(软材)颗粒—→干燥—→整粒包装。
.干燥干燥温度:60~80℃、逐渐上升干燥程度:含水量≤2%(注意区别于颗粒剂的含水量%)干燥设备:沸腾干燥床、烘箱、烘房二、酒溶颗粒剂的制备提取:渗漉法、浸渍法或回流法溶剂:60%左右(以欲制药酒的含醇量为准)的乙醇三、混悬颗粒剂的制备混悬颗粒剂:含有药材细粉,用水冲后不能全部溶解,而成混悬性液体。
四、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泡腾颗粒剂:由药物与泡腾崩解剂制成,遇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药液产生气泡而呈泡腾状态的颗粒剂。
特点:速溶、矫味。
第十四章片剂一、湿制颗粒压片法(一)工艺流程(半)浸膏片制备工艺流程:中药材—→净选、炮制、粉碎、提取—→浸膏(半浸膏片为部分浸膏、部分粉末)—→加辅料(润湿剂或黏合剂)—→制软材—→制颗粒—→干燥—→整粒(加润滑剂、崩解剂)—→压片—→(包衣)—→质检—→包装四)湿颗粒的干燥颗粒干燥的程度可以含水量控制,但不同品种差异较大。
含水量过高压片时会产生黏冲现象,含水量过低则易出现顶裂现象。
第十五章气雾剂与喷雾剂一、气雾剂的制备(一)工艺流程容器、阀门系统的处理与装配→饮片粉末或提取液的制备、配制与分装→填充抛射剂→质量检查→成品二.胶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滤过澄清(明矾)→浓缩收胶(豆油、冰糖、黄酒)→胶凝与切胶(麻油)→干燥与包装制备要点☆(1)原料的处理皮、骨、甲、角——水洗或浸泡→碱水洗除油脂→水反复冲洗净三、膜剂的制备制法:涂膜法工艺流程:溶浆→加药及辅料→脱泡→涂膜→干燥→脱膜→分剂量→包装2.涂膜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溶解成膜材料→加药及增塑剂→混合→分剂量→包装(无干燥)第十七章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2.环糊精包合物的制法★背记技巧★冷喷饱研(冷鹏保研,一个叫冷鹏的同学保研了)(三)微囊的制备★背记技巧★微囊有3法,物理和化学,凝聚单和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固体或液体药物在高分子溶液中的分散程度影响微囊的粒径大小,pH值等影响微囊的成囊,甲醛固化条件影响微囊的稳定性以及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1.单凝聚法制备微囊★考点回顾★高分子溶液:三、固体分散技术.类型★背记技巧★共溶各成双3.制备与应用(1)熔融法:对热稳定的药物(2)溶剂法(共沉淀法):对热不稳定或易挥发的药物(3)溶剂-熔融法:小剂量的药物★背记技巧★分散3法熔或溶第十八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半衰期和有效期的计算一级反应的半衰期(药物含量降低50%所需的时间):一级反应的有效期(药物含量降低10%所需的时间):复习小贴士:注意区别于生物半衰期★背记技巧★半衰期是6个九三学社的人有效期是10个五四青年半衰期大有效期小不管浓度只反k值第十九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概论★考点回顾★——剂型选择的4条基本原则一、根据疾病防治需要二、根据药物性质三、根据“用、产、带、运、贮”五方便的要求四、根据方药不同剂型的生物有效性参数和生产条件要求☆★考点回顾★需要掌握的具体计算1.液体药剂:混合乳化剂HLB值的计算2.注射剂:调节渗透压的计算(冰点降低数据法、氯化钠等渗当量法)3.栓剂:置换价的计算4.片剂:片重的计算5.稳定性试验:经典恒温法的计算、半衰期和有效期的计算需要掌握的计算公式1.生物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的计算2.单室模型单(多)剂量静注、静脉滴注、血管外给药血药浓度-时间关系计算公式——共9组公式3.生物利用度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