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诚信考试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诚信考试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题是“大学生诚信考试”,我们将通过学习《思想道
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中的“诚信与法律”这一节,来探讨诚信在考试中的重要性。
具体内容包括:诚信的定义
与内涵、诚信与法律的关系、诚信在考试中的体现等。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认识到诚信对于一个人的成
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对考试作弊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诚信与法律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心底里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诚信与作弊的故事,引发学生
对诚信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诚信与法律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考试作弊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作弊
的危害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诚信考试,如何防止作弊。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诚信考试的作文题目,让学生结合自
己的经历去思考。
六、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诚信的含义与重要性
诚信与法律的关系
诚信考试的必要性
七、作业设计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诚信考试的作文。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理解诚信的含义和重
要性,是否能认识到诚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是否能
从心底里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诚信的故事或者案例,下节
课分享,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诚信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诚信与法律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心底里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二、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诚信与作弊的故事,引发学生
对诚信的思考。
故事情境:小明是某高校的一名大学生,他在一次期末考试中,
遇到了一道难题。
他想了想,决定向旁边的同学小李求助。
小李告诉他,这道题的答案是。
小明感激地看了小李一眼,然后把答案写在了
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小明和小李一起去了食堂吃饭。
在食堂,小明
突然发现,小李给他的答案是错误的。
他感到很疑惑,不明白小李为
什么要骗他。
他决定去找小李问个明白。
2. 新课导入:讲解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诚信与法律的关系。
讲解内容:诚信是指遵循道德规范,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
不说谎、不作假、不欺骗、不偷窃、不侵权等。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人格的支撑,是社会的基石。
诚信与法律密切相关,法律是诚信的保障,诚信是法律的基础。
在考试中,诚信意味着
遵循考试规则,不作弊,公平竞争。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考试作弊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作弊
的危害性。
案例一:某高校学生小张,因为在一次期末考试中作弊,被学校
开除学籍。
毕业后,他找工作屡屡碰壁,原来,他在求职过程中,被
发现有作弊记录,失去了就业机会。
案例二:某企业招聘员工,小王和小李同时参加面试。
面试过程中,小王诚实地说自己在大学时曾经作弊,而小李则隐瞒了这一事实。
最终,小王被录用,小李因为诚信问题被淘汰。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诚信考试,如何防止作弊。
讨论议题:如何做到诚信考试?如何防止作弊?如何看待作弊行为?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诚信考试的作文题目,让学生结合自
己的经历去思考。
作文题目:谈一谈你对诚信考试的认识和体会。
作业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阐述对诚信考试的认识,分析自己
在考试中如何做到诚信,以及诚信考试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 语言语调:在讲解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时,教师应采用激昂、
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分析案例时,语调应客观、严肃,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作弊行为。
3. 课堂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诚
信的重要性。
例如:“你们认为诚信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有哪些影
响?”“你们在考试中是如何做到诚信的?”等。
4. 情景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诚信与作弊的故事,
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
故事应具有现实意义,使学生能从中体会到
诚信的重要性。
5. 教案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教学
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能从心底里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
教学效果。
教学改进措施:
1. 在讲解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时,增加相关的故事和案例,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2. 在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在课后作业布置环节,增加一些实践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信。
4. 定期进行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体会,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