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现车信息管理系统

合集下载

车站现在车管理信息系统(货调)

车站现在车管理信息系统(货调)

车站现在车管理信息系统(货调)
系统建议书
修订历史记录
第一章需求定义报告
1 引言
货调是货运站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岗位,负责指挥全站货运生产作业,通过和运转车间区长的协调,完成分局下达的日装卸车计划中规定的装卸车任务。

因此可以说,货调是货运站装卸车作业的指挥者。

一个良好高效的货调系统,直接影响着车站现在车管理的运作效率。

2 系统需求报告
2.1 项目背景(项目发起人,系统所有者,系统用户)
鉴于如今飞速发展的经济,火车已经变成了茫茫大地最主要的运输工具之一,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拥有十几亿人口的超级大国而言,铁路运输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火车数量在不断的增长,火车站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依靠人工对现在车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经变的越来越困难。

如何有效的对这些车辆的进行调度,怎样提高火车的运行效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安全的,稳定的,更加智能化的系统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鉴于此背景,北京铁路局要求开发一个车站现在车管理系统,来对南仓站及塘沽站的车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度。

项目发起人:北京铁路局***部主管***
系统所有者:北京铁路局
系统用户:南仓站和塘沽站的主管和相关负责人员
2.2 业务要求
通过这个系统对大规模的车辆的货调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和组织,以合理有效的方式对到站的货物进行规划装卸以提高货调效率,从而提高火车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2.3 业务需求。

车站管理信息系统与STP系统研究

车站管理信息系统与STP系统研究

车站管理信息系统与STP系统研究摘要: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是重要的车站调车作业安全防护系统,在车站专用调车机安全防护和调车监控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朔黄铁路为例,通过研究车站管理信息系统与STP系统的关系,以及系统数据对接与数据共享的实现方式,解析了车站各个应用系统的内在联系,为车站日常作业的信息化闭环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据对接;车站管理信息化;安全防护;数据共享序言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中国路网运营里程飞速增长,自2003年起,中国铁路进入跨越式发展新时期。

同时,铁路运输体质的改革、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铁路各项新技术的创新。

车站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简称TMI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TMIS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车站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之初,解决了车站作业的不少问题,但由于系统在设计及功能上存在很多的不足,不仅不能很好满足现场实际工作,而且也制约了整个TMIS功能的发挥。

对于重载专线铁路而言,传统车站管理信息系统在与调度集中系统(简称CTC系统)、STP等专业的对接和数据利用上仍有瓶颈,没有对各种行车数据进行有效的综合利用,严重制约了车站综合信息利用的优越性的发挥。

本文主要探讨诸如朔黄铁路这样的重载专线铁路在车站管理信息系统与STP系统在数据利用和深度整合上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

1目前现状随着朔黄铁路运量的不断攀升,对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调度层面主要使用了运输管理、综合调度、调度集中等系统。

在车站管理层面,主要使用铁路车站管理信息系统。

由于重载铁路运输组织比较复杂,万吨列车、1.74万吨列车、2万吨列车混跑,车站作业较以往更为繁琐,基于重载铁路的车站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整合和利用的研究,可有效改善车站作业水平,提升铁路的整体运输效率。

朔黄线共有40个车站,其中神池南站、肃宁北站、黄骅港站、神港站是最为关键的四个技术站,承担着全线重车接入、空车编组、万吨重组和解编、调车编组等作业内容。

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

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

CTCSCTCS是(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的英文缩写,中文意为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TCS系统有两个子系统,即车载子系统和地面子系统。

CTCS根据功能要求和设配置划分应用等级,分为0~4级。

1. CTCS概述TDCS是铁路调度指挥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完成调度指挥信息的记录、分析、车次号校核、自动报点、正晚点统计、运行图自动绘制、调度命令及计划的下达、行车日志自动生成等功能,换句话说就是原来行车调度员和车站值班员需要用笔记下的东西现在都可以由TDCS自动完成。

中国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参考欧洲ETCS规范,中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CTCS(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标准体系。

如何吸收ETCS规范并结合中国国情更好地再创新,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是社会的基础设施,铁路运输部门又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它肩负着国民经济各种物资运输的重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满足国民对铁路运输的要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铁路部门致力于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建设,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为了适应中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迅速发展和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需要,铁道部有关部门研制成功了“CTCS系统”(即:铁路列车控制系统,是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的缩写“CTCS”)2. 产生背景由于早期欧洲铁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种类繁多,且各国信号制式复杂、互不兼容,为有效解决各种列车控制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保证高速列车在欧洲铁路网内跨线、跨国互通运行,1982年12月欧洲运输部长会议做出决定,就欧洲大陆铁路互联互通中的技术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2001年欧盟通过立法形式确定ETCS(European Train Control System)为强制性技术规范。

ETCS的主要目标是互通互用、安全高效、降低成本、扩展市场,在规范的设计上融入了欧洲各主要列控系统的功能,制定了比较丰富的互联互通接口。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铁路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承担着大量人员和物资的运输任务。

为了确保铁路运输的高效、安全和有序,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

这一系统就像是铁路运输的“智慧大脑”,对整个运输过程进行着全面的管控和优化。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系统,它涵盖了从客运到货运,从车站管理到列车调度等多个方面。

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对铁路运输业务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首先,在客运方面,该系统能够实现车票的预订、发售和管理。

乘客可以通过网络、电话或者售票窗口等多种渠道购买车票。

系统会实时更新车票的库存信息,确保乘客能够准确获取车票的余量和座位情况。

同时,对于旅客的个人信息和行程安排,系统也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记录,为旅客提供便捷的服务,比如改签、退票等操作。

在货运方面,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对货物的运输需求进行登记和处理,合理安排货运列车的车次和路线。

系统还可以对货物的装卸、运输过程进行监控,及时掌握货物的位置和状态,确保货物能够按时、安全地送达目的地。

车站管理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环节之一。

这一系统可以对车站的设备设施、人员安排、列车进出站等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调度。

例如,通过实时监测车站的客流量,合理调整安检通道的开放数量,优化旅客的进站流程;对于车站内的各种设备,如电梯、自动售票机等,系统能够进行远程监控和故障报警,及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列车调度是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它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列车的运行速度、线路的繁忙程度、天气状况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列车运行计划。

系统会实时监控列车的运行状态,一旦出现晚点或其他异常情况,能够及时调整运行计划,确保整个铁路运输网络的顺畅运行。

此外,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

通过对大量运输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够发现运输过程中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TDCS简介

TDCS简介

TDCS简介TDCS系统TDCS系统系统简介TDCS(Train Operation Dispatching Command System)是覆盖全路的调度指挥管理系统,能及时、准确地为全路各级调度指挥管理人员提供现代化的调度指挥管理手段和平台。

TDCS 以现代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为基本技术手段,实现对列车在车站和区间运行的实时监视,动态调整、自动生成列车运行三小时阶段计划,实现列车调度命令的自动下达和实迹运行图的自动描绘;实现分界口交接列车数、列车运行正点率、行车密度、早晚点原因、重点列车跟踪等实时宏观统计分析并形成相关统计报表;为各级调度人员提供列车的动态运行情况,便于机车合理调配,提高运输能力和安全程度;显示铁路路网、沿线线路、车站、重要列车和救援列车分布等主要信息,为铁路事故救援、灾害抢险、防洪等提供决策参考。

TDCS系统采用各种新技术与铁路信号技术的特点相互融合,把传统的以车站为单位的分散信号系统逐步改造成为一个全国统一的网络信号系统,由提高安全提高效率向提高运输效能转变,由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由模拟传输向数字传输转变,由手工绘制向辅助及自动绘制转变;通过建立一个融先进通信、信号、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多媒体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信息系统,为各级调度人员提供先进的调度指挥和处理手段,提高应变和处理能力,减少调度人员通话和手工制表数量,改善调度指挥人员的工作条件,从而提高铁路运输组织的科学性、劳动生产效率和铁路服务质量,为铁道部生产布局的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系统结构中心局域网采用高性能的交换机组成双100M 高速以太网,所有设备通过双网卡连接到双局域网上,确保各节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车站局域网采用高性能的交换机组成双100M 高速以太网,所有车站设备通过双网卡连接到双局域网上,确保各节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调度中心子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为通过双冗余局域网实现的以太网网络接口,接口为RJ45 接口规范、网络介质为5 类双绞线,速率为100M。

铁路12306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案例

铁路12306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案例

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应用——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目录一、软件名称 (3)二、软件简介 (3)三、软件内容 (3)(一)系统的登录与注册 (3)(二)软件的模块 (3)(三)模块的内容 (4)1、首页 (4)2、客运服务 (4)3、货运服务 (4)4、行包服务 (5)5、车站引导 (5)6、铁路常识 (5)7、站车风采 (6)8、客户信箱 (6)(四)软件的工作流程 (6)1、网上订票流程 (7)2、货运服务流程 (7)3、行包服务流程 (7)4、客户信箱使用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软件的使用情况 (1)五、软件的使用给用户带来的影响 (8)六、总结 (9)一、软件名称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系统二、软件简介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是铁路服务客户的重要窗口,将集成全路客货运输信息,为社会和铁路客户提供客货运输业务和公共信息查询服务。

客户通过登录本网站,可以查询旅客列车时刻表、票价、列车正晚点、车票余票、售票代售点、货物运价、车辆技术参数以及有关客货运规章。

铁路货运大客户可以通过本网站办理业务。

三、软件内容(一)系统的登录与注册打开浏览器(支持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地址栏输入/mormhweb/,即可进入“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系统”首页。

这时可以选择网上购票用户登录或者注册。

第一次登录用户名CF1771018109,密码123456,继续输入实名信息进行注册。

如图:(二)、软件的模块软件的模块主要有:首页、客运服务、货运服务、行包服务、车站引导、铁路常识、站车风采、客户信箱共八个模块。

如图:(三)模块的内容1、首页2、客运服务客运服务包括客运首页、车票预订、余票查询、出行向导、信息服务五个内容。

如图:3、货运服务货运服务包括业务办理流程、服务场所综合信息、货物运输条件、车辆和集装箱参数、货运办理常见问题、价格查询、货运班列、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货物快运八个内容。

CTCS列车运行控制系统ppt课件

CTCS列车运行控制系统ppt课件

轨道电路定位技术
轨道电路原理
01
通过轨道上的电路和车载设备之间的电磁感应或电信号传输实
现列车位置检测。
轨道电路在列车定位中的应用
02
利用轨道电路分段或编码方式,确定列车在轨道上的具体位置。
轨道电路定位技术的优缺点
03
优点包括成熟可靠、适用于各种天气条件;缺点包括精度相对
较低、需要铺设专用轨道电路等。
基于时间间隔的控制策略
列车追踪间隔控制
通过调整前行列车与后行列车的追踪间隔时间,确保列车在区间 内安全、有序运行。
车站间隔时间控制
根据车站到发线运用和列车停站时间等因素,合理设置车站间隔 时间,提高车站通过能力。
时间间隔的动态调整
根据线路条件和列车运行状况,对时间间隔进行动态调整,以适 应不同运行场景和需求。
系统架构将向更加分布式、智 能化、自适应的方向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列车协同控制将实现更加精细化、个性化 的运行调整和优化。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应用前景展望
01
02
03
CTCS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将在高 速铁路、城际铁路等更多领域得 到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 CTCS系统将不断升级和完善, 为铁路运输提供更加安全、高效、 智能的保障。
多列车协同控制的复杂性
解决方案
采用高速、可靠的通信技术,如 LTE-R等,确保车地通信的实时性和 准确性。
关键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
采用冗余设计和故障导向安全原则, 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安全性。
采用先进的列车协同控制算法,实现 多列车的协同控制和优化运行。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技术发展趋势
车地通信将向更高速度、更大 容量、更低时延的方向发展。

CTCS—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TCS—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科普:CTCS—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来源:宋佳奇K7382/1的日志CTCS是(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的英文缩写,中文意为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TCS系统有两个子系统,即车载子系统和地面子系统。

CTCS根据功能要求和设配置划分应用等级分,分为0~4级。

CTCS基本介绍CTCS概述地面子系统可由以下部分组成:应答器、轨道电路、无线通信网络(GSM-R)、列车控制中心(TCC)/无线闭塞中心(RBC)。

其中GSM-R不属于CTCS设备,但是重要组成部分。

应答器是一种能向车载子系统发送报文信息的传输设备,既可以传送固定信息,也可连接轨旁单元传送可变信息。

轨道电路具有轨道占用检查、沿轨道连续传送地车信息功能,应采用UM系列轨道电路或数字轨道电路。

无线通信网络(GSM-R)是用于车载子系统和列车控制中心进行双向信息传输的车地通信系统。

列车控制中心是基于安全计算机的控制系统,它根据地面子系统或来自外部地面系统的信息,如轨道占用信息、联锁状态等产生列车行车许可命令,并通过车地信息传输系统传输给车载子系统,保证列车控制中心管辖内列车的运行安全。

车载子系统可由以下部分组成:CTCS车载设备、无线系统车载模块。

CTCS车载设备是基于安全计算机的控制系统,通过与地面子系统交换信息来控制列车运行。

无线系统车载模块用于车载子系统和列车控制中心进行双向信息交换。

CTCS - 简介TDCS是铁路调度指挥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完成调度指挥信息的记录、分析、车次号校核、自动报点、正晚点统计、运行图自动绘制、调度命令及计划的下达、行车日志自动生成等功能,还句话说就是原来行车调度员和车站值班员需要用笔记下的东西现在都可以由TDCS自动完成。

中国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参考欧洲ETCS规范,中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CTCS(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标准体系。

如何吸收ETCS规范并结合中国国情更好地再创新,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铁路车站现车信息管理系统

铁路车站现车信息管理系统

一.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任何一个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地把内部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须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是在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数据库技术支持下完成的。

本文在结构上首先论述了毕业设计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叙述了开发环境、开发平台以及数据库技术,接着用表格和图片的方式介绍了系统的整体规划,接下来是系统在具体实现中的详细内容,最终本系统能够完成信息的输入、输出,数据的修改、查询以及打印报表等功能,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比较实用.课题目的及意义由于现今的铁路车站现车信息管理非常繁琐,行政人员付出大量的工作时间,得到的效率很低。

因此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铁路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决定开发铁路车站现车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第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为了解决传统铁路车站现车信息的管理正面临着的这些问题,我所设计的铁路车站现车信息管理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开发环境、工具介绍该软件是在Windows XP Professional + Visual Basic 6。

0 + SQL Server 2000的环境下完成的.下面就对这些开发工具进行介绍:1.1 SQL Server 2000 简介SQL Server 2000是微软公司最新版的大型数据库服务器,其性能指标在各方面都有赶超Oracle数据库的趋势。

用它可以方便地管理数据库和开发应用程序,它使用了最先进的数据库构架,与Windows NT/2000平台紧密集成,具有完全的Web功能。

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现车系统关键技术

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现车系统关键技术

特别策划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现车系统关键技术钟立民,罗常津,胡宸瀚(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铁路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对减少车号员手工作业、取消纸质票据传递、实现货运票据电子流转具有关键性作用。

对货运票据电子化铁路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做分解阐述,分析铁路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货运票据电子化前后的情况,提出货运票据电子化铁路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的关键环节、作业流程,并对涉及的多项关键技术进行详细论述,分析实施效果,最后对铁路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铁路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现车系统;信息化中图分类号:U29;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3X(2021)11-0019-05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1.11.0192018年3月28日,全路正式实施货运票据电子化,铁路货运开启“电子票据”时代。

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整合、优化了货运生产及运输流程,实现了票据信息电子化流转,破解了铁路货运票据长期手工作业的历史难题,对于铁路货运信息化建设具有革命性意义[1]。

铁路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简称现车系统)[2]是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货运装车、出发、途中运输、到达、卸车等多个环节。

现车系统的成功改造是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整体实现的关键部分之一。

1货运票据电子化实施前现车系统概况1.1相关系统与作业情况1.1.1相关系统现车系统是车站实现现车管理的信息系统,属于车务作业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车站调度、值班员、区长、车号、统计以及统计分析等。

实施货运票据电子化前,全路现车系统版本众多,包括SAM及SMIS2.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CIPS(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小站版现车(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版现车(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版现车(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第一作者:钟立民(1979—),男,高级工程师,硕士。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概述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为了管理和优化铁路运输过程而开发的一套信息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于收集、处理和存储与铁路运输相关的数据,并提供实时的监控、分析和决策支持。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运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通过该系统,铁路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测列车运行状态、货物运输情况和车站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进行调度和安排,最大程度地减少行车事故和运输延误。

系统功能1.实时监控和调度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列车的位置、速度和运行状态。

通过对运行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提前预警列车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行车事故、故障等,并及时进行调度和安排。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输延误和提高列车安全性。

2.运输计划和资源管理该系统可以根据铁路运输需求和资源情况,自动生成运输计划。

运输计划包括列车的出发时间、到达时间、途径站点等信息。

系统还可以管理铁路资源,包括列车、车厢、货物、人员等,并优化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

3.票务管理系统还提供了票务管理功能,包括车票的售卖、退票、改签等操作。

乘客可以通过系统预订车票,系统会自动计算适合的座位,并生成电子车票。

乘客可以通过系统查询车票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4.统计和分析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统计和分析铁路运输的各种数据,比如列车的运行时刻、车站的客流量、行车里程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找出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系统还可以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帮助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铁路运输的情况。

系统架构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1.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铁路运输现场收集各种数据,包括列车位置、速度、运行状态等。

采集方式可以是手动输入,也可以是自动化设备定时上传。

采集模块还负责数据的处理和存储,以便后续的分析和使用。

2.数据处理和存储模块数据处理和存储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

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

CTCS 是(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的英文缩写,中文意为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TCS 系统有两个子系统,即车载子系统和地面子系统。

CTCS 根据功能要求和设配置划分应用等级,分为 0~4 级。

TDCS 是铁路调度指挥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完成调度指挥信息的记录、分析、车次号校核、自动报点、正晚点统计、运行图自动绘制、调度命令及方案的下达、行车日志自动生成等功能,换句话说就是原来行车调度员和车站值班员需要用笔记下的东西现在都可以由 TDCS 自动完成。

中国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参考欧洲 ETCS 规,中国逐步形成为了自己的 CTCS〔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标准体系。

如何吸收 ETCS 规并结合中国国情更好地再创新,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开展的先行产业,是社会的根底设施,铁路运输部门又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它肩负着国民经济各种物资运输的重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立事业的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满足国民对铁路运输的要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铁路部门致力于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建立,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为了适应中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迅速开展和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需要,铁道部有关部门研制成功了"CTCS 系统〞〔即:铁路列车控制系统,是 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 的缩写"CTCS〞〕由于早期欧洲铁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种类繁多,且各国信号制式复杂、互不兼容,为有效解决各种列车控制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保证高速列车在欧洲铁路网跨线、跨国互通运行, 1982 年 12 月欧洲运输部长会议做出决定,就欧洲大陆铁路互联互通中的技术问题寻觅解决方案。

2001 年欧盟通过立法形式确定 ETCS〔European Train Control System〕为强制性技术规。

CTC概述

CTC概述
(1)铁路枢纽。以芝加哥铁路枢纽为例,有16家铁路公司的线路接入了芝加哥枢纽,枢纽内的16个编组站除一个共同编组站为多家铁路公司进行车流交换外,其余编组站都为各自公司服务。
(2)编组站。芝加哥最大的编组站是UP公司的普洛维索编组站,与13个铁路公司的线路接轨,共有5个场,到达场有30条线路,编组场有66条分类线。每天办理车数为2200辆,到达24列,始发24列。其中开往本公司线路的列车有12列,有4—6列单元列车,每列编组120辆,4台机车重联牵引;与其他铁路公司交换12列;平均中时26.4h,每办理一辆车的清算费用为26.74美元。
4货运营销
由公司一级的营销部门进行市场调查,确定营销政策,稳定长期用户,招揽新的货主。营销部门有权协商定价。对货主提出的运输要求,按日历通报调度部门,由调度部门组织落实。例如CSX铁路公司运输收入的81%,来自10项长期稳定的货源(煤炭、化工、农产品、化肥、粮食、汽车及零部件、集装箱、木材及纸张、钢铁金属、食品及消费品),这些货源基本都是以单元(始发直达)列车的组织方式进行运输。
3运行图
各铁路公司都设有专门的编图部门,自主编制本公司的运行图。一般是根据货运市场的需求、营销计划和大中型维修施工,每周编一次。美国铁路客运公司(Amtrak)的客车运行图由客运公司统一编制,有关铁路公司将客车运行图纳入本公司的运行图内。各铁路公司对客运公司提出的增加运行线的要求,在线路能力允许时,能够给予安排,但线路能力不足时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
德国
德国ICE高速列车通过LZB系统列车一地面问双向通信、险情报警信息系统(包括风、雪、塌方、热轴)、车载无线故障监视诊断系统与地面控制中心和维修中心构成集行车调度指挥、控制、故障监测、维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
欧洲其他国家

铁路车站货车车流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铁路车站货车车流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国 民经济 的 高速 发展 对 铁路 运输 生 产 的效率 提 了新 的 标 准 。车流 分 析 目的在 于 对车 站到 发 车流 进 行动 态 的监 测 ,掌 握车 流 变化 的规 律 ,以便 及 时调 整 货物 列 车 编 组 计 划 和车 站 技 术 设 备 的运 用 方 案 , 制定 相应 的 作业 组织 方 法 ,保 证 运输 生 产的 顺利 进 行 。为 了掌握 和分 析 车 流 动 态并 且积 累车 流 资料 , 各编组 站 、区段 站 和主要 货 运站 ,都 建立 有车 流 平 衡 表逐 列 统计 到发 列车 所 编 挂 的车流 去 向 ,并 根 据 车 流 平 衡 表 编制 车 流 汇 总 表 ,按 旬 向铁 路 局 报 告 。 由于车 流 分析 工 作在 各编 组 站 、 区段 站和 主要 货 运

2 ntue f o uig eh ooy h a ae yo R i yS i csB in 10 8 , h a . st C mp t cn l , i dm f awa c ne, e ig 0 0 1C i ) I ito nT g C n Ac l e j n
Ab ta t T ep r o eo t e g nfo a ay i wa n tr gt earvn d d p r n g nfo o temas al g s r c : h u p s f h wa o w n l ss s l mo i i rii ga e a t gwa o w f rh l n on h n i l h i sain a dt ed s a t tt n a d c n o l g t ec a g n f erg lt n o t ewa o o T ewa o o a ay i tt i r c ai o t l n h o n h t s o n r i h n me t t u a i f h g n f w. h g n f w lss o h e o l l n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

第二节 TMIS设计目标及总体结构方案设计 一、TMIS设计目标 总体设计目标(5项目标 ): 1、建立全国铁路中央集中数据库和铁路计算机专用网络; (连接15个铁路局和2200个重要站段信息报告点的铁路计算机专用网络系统) 2、实现全国铁路移动设备及货物的实时动态追踪管理; (实时进行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收集及追踪管理) 3、实现全国铁路营销系统和各级调度系统的计算机管理; (货票、确报、编组站、区段站、货运站、货运营销及各级调度系统计算机管理) 4、为全国铁路各级运输生产计划提供辅助决策管理支持; (为发展规划、生产计划等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和辅助决策管理支持) 5、为铁路用户和货主提供优质服务,并逐步与国际运输管理模式接轨。
功能:根据列车实际运行轨迹和列车运行图,对列车实行进路控制,自动描绘列车实迹运行图,对运 行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等管理。
日本新干线的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COMTRAC就是一个很成功的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实施计划系统、运 行管理系统和运行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2、编组站自动化
功能:列车到达、解体、编组和出发作业过程自动控制,作业计划自动编制执行和处理。 加拿大国营铁路公司(CN)的编组站现车管理系统(Yard Inventory System, YIS)就是一个较为成 功和先进的系统。 3、铁路运输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 功能:铁路运输生产系统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运输计划、行车指挥、机车及车辆的技术管理、货 车运用及管理、集装箱运用管理、编组站、货运站、机务段、车辆段的管理、运输设备管理、财务管理 和统计报告等子系统。 美国南太平洋铁路公司(SP)的综合运营管理信息系统(TOPS),获得了很大成功。
月度精密统计资料的交换、办公厅信息交换等等。 2、1989年建成郑州北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郑州北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信息处理和驼峰调车作业自动控制两大系统,是在引进加拿大国铁

CTC系统

CTC系统
10、列车作业和调车作业实现分散自律控制
11、信号设备集中自动控制
12、列车进路按计划自动排路
13、 中间站调车作业纳入 14、无线列车进路预告 15、无线调度命令 16、行车凭证发送 17、进路智能冲突检测 18、站细数据库纳入集中控制

列控中心设备原理
计算机联锁系统
CTC系统 中心设备 CTC系统 车站列控中心 车站设备 应答器地面 电子单元LEU

青藏铁路西哈段是中国铁路历史上第一条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 统。
二、CTC系统的组成

我国铁路的CTC系统,是在TDCS平台基础上建立的、集调度指挥管与控制一体的 调度指挥系统,由调度中心、车站和调度中心及车站之间的网络三部组成。
铁路CTC总体结构 调度所 CTC 其他信息 系统 调度所 CTC 其他信息 系统 调度所 CTC 其他信息 系统

(调度中心)
车站
ATP车载设备 地面应答器
室内 室外
车次号


车次号是CTC系统进行列车跟踪和列车进路控制的重要依 据,也就是说,当一个列车没有车次或具有一个错误车次 时,FZ-CTC就不可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跟踪和进路控制。 为了进行进路控制,需要在系统内部进行列车跟踪,即在 系统内部模拟现场列车的移动,以便定位在线列车的当前 位置,并在显示器上相应的地点将该车次号显示出来。通 过对列车运行的自动跟踪,当列车到达应排列进路的位置 时,CTC系统进行车次校核等必要的合理性检查后,自动 给连锁系统下达进路的命令,对相应的进路进行控制。
车站 车站 CTC CTC
车站 CTC
车站 CTC
车站 CTC
车站 CTC

CTC调度中心设备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 调度员工作站、电源设备、防雷设备、网管工作站、系统 维护工作站等,实现进路自动控制、列车运行监视、运行 计划编制、运行图铺画与调整、列车追踪、列车采点和绘 制列车实际运行图、调度命令管理等功能。 CTC车站子系统主要设备包括车站自律机、车务终端、综 合维修终端、电务维护终端、网络设备、电源设备、防雷 设备、联锁系统接口设备和无线系统接口设备等。车站自 律机实时接收车站信号设备状态表示信息,进行列车车次 号跟踪,收集行车运行实际数据,并上传至调度中心; CTC系统网络由调度中心局域网、车站系统局域网和二者 之间的广域网构成。调度中心和车站系统局域网采用 10/100M以太网,安装双交换机,各服务器和工作站具备 双网卡,物理上和逻辑上构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子网。

铁路信息系统

铁路信息系统

一、TMIS-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功能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主要包括:确报、货票、运输计划、车辆、编组站、货运站、区段站、分局调度、货车实时追踪、机车实时追踪、集装箱实时追踪、日常运输统计、现在车及车流推算、军交运输等子系统。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建立全路计算机网络,将全路部、局、分局、主要站段的计算机设备联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对全路近50万辆货车、1万多台机车、2万多列列车、几十万个集装箱及所运货物实施追踪管理。

计算机系统可以随时提供任何一辆货车、一台机车、一列列车、一个集装箱及所运货物的地点及设备的技术状态,并预见它们3天内的动态变化,随时提供车流的动态变化情况,特别是预见编组站、分界口、限制口的车流变化,从而为铁路系统运输指挥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动态信息和决策方案,同时也为货主服务。

特点铁路走向市场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转换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的经营活力;二是要有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在TMIS建成之前的铁路运输犹如一个―黑洞‖,车辆、集装箱和所运货物,一经发出就不容易知道在何处,直到到达目的地后才从―黑洞‖中冒出来,这种服务质量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

有了TMIS,这种状况将得到彻底改变,它可以提供车辆、集装箱和货物的实时查询。

中国铁路所承担的巨大运量,决定了中国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将是世界铁路中最复杂、最庞大的运输管理系统。

结构组成TMIS的总体结构由四部分组成:一、信息源部分TMIS采用集中建库与分布处理相结合的模式,完成中央数据库系统,站段系统,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应用系统,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的建设。

中央数据库通过中央系统直接经铁路专用通信网,从编组站、区段站、货运站、分界站、车务段、机务段、车辆段等2200个联网报告点(非联网报告点向车务段或分局上报)等收取列车、货车、机车、集装箱、货票等实时信息。

SAM系统介绍

SAM系统介绍

调度指挥智能化
提供技术作业图表、配流表和机车交路图表,指挥运输生产。 技术作业图表,实时反映了各岗位和资源,计划实际完成信息,使对 车站各岗位作业和进度一目了然,计划调整有据可依。 配流表,预推出发车流和到达车流的关系,指导解体和编组作业。 机车交路图表,铺画本务机的计划和实际。
作业过程自动化与安全保障
新丰镇调度大厅实景
八、新丰镇编组站SAM系统实施过程
路网性编组站,是中国内陆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 联结“陆桥通道”,“宁西通道”,“包柳通道”三条主要大通道咽喉。 衔接陇海、包西、西康、宁西等8条铁路共9个方向的运输任务。
陇海上行线 北环上行线
北环下行线 陇海下行线
上行到达场
上行环道线
下行出发场


信 息
业务终端(普通用户网)


内部服务网
|


安全生产网
防火墙1 防火墙2
无线数据通信网
路局行调 路局机调
铁路计算机网络
其它系统
路局货调
列检手持机 车号员手持机 调车机车载终端 手持终端机
TDCS专网
基站天馈
控制信息网络-双环型
下行 驼峰/到达场
下行 编尾/出发场
以太双环网
上行 驼峰/到达场
上行 编尾/出发场
3、结构图
* 平面调车: 具有小组通话和指令传送的功能; 调车长便携台和机车台间具有测机功能; 各便携台具有接收调车作业单并显示的功能
BSC
MSC
SSP
VLR
GCR
IWF
NSS
AC
HLR AuC
* SDH环网: 环网用于调度中心与驼峰、峰尾机械室 的有线通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任何一个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地把内部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须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是在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数据库技术支持下完成的。

本文在结构上首先论述了毕业设计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叙述了开发环境、开发平台以及数据库技术,接着用表格和图片的方式介绍了系统的整体规划,接下来是系统在具体实现中的详细内容,最终本系统能够完成信息的输入、输出,数据的修改、查询以及打印报表等功能,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比较实用。

课题目的及意义由于现今的铁路车站现车信息管理非常繁琐,行政人员付出大量的工作时间,得到的效率很低。

因此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铁路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决定开发铁路车站现车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第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为了解决传统铁路车站现车信息的管理正面临着的这些问题,我所设计的铁路车站现车信息管理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开发环境、工具介绍该软件是在Windows XP Professional + Visual Basic 6.0 + SQL Server 2000的环境下完成的。

下面就对这些开发工具进行介绍:1.1 SQL Server 2000 简介SQL Server 2000是微软公司最新版的大型数据库服务器,其性能指标在各方面都有赶超Oracle数据库的趋势。

用它可以方便地管理数据库和开发应用程序,它使用了最先进的数据库构架,与Windows NT/2000平台紧密集成,具有完全的Web功能。

通过对高端硬件平台、网络和存储技术的支持,为WEB站和企业的应用最大限度地提供了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能在Internet商业领域快速建立并应用。

此外,还增强了安全性,保护防火墙内外的数据。

支持基于角色的安全并拥有安全审计工具。

在经历了SQL Server 6.5和7.0两个版本的尝试后,微软公司终于开始了大规模的业务。

记得在以前各种关于SQL Server的文章,都会将其定位成中小型应用方面,这种感觉被大家自然的延续到了2000版之中。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微软公司聘请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数据库专家以及专门搭建了信息量可谓空前的地理信息系统,励精图治,就是为了摘掉扣在自己头上的这顶帽子。

有了强大的性能和功能支持,再配合其一向为人称道的易用性,SQL Server可以说成为了开发者手中的一柄利器!另外,目前国内的一些关于微软平台的数据库编程教程,喜欢使用Access 作为数据库平台的案例,并展开相关的内容。

这其实对于开发真正的数据库应用并没有直接的帮助作用,只能使大家停留在应用的初级阶段。

SQL Server 2000提供的非常傻瓜的缺省安装和使用模式,其上手难度并不比Access大。

另外,SQL Server 2000可以兼顾小、中、大规模的应用,有着远远比Access强大的伸缩性。

1.2 SQL Server 数据库特点概括起来,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丰富的图形管理工具,使系统管理、操作更为直观方便。

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是一个基于图形用户界面(GUI)的集成管理工具,利用它可以配置管理SQL Server服务器、管理数据库和数据库对象、备份和恢复数据、调度任务和管理警报、实现数据复制和转换操作等。

此外,SQL Server 2000还提供了SQL事件探查器、SQL查询分析器、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和多种操作向导等图形界面管理工具,大大简化了用户操作,从而增强了系统的易用性。

2)、动态自动管理和优化功能。

即使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员不做任何设置,SQL Server也能够在运行过程中根据环境配置和用户访问情况动态自动配置,以达到最优性能,从而减轻管理员工作。

3)、充分的Internet技术支持。

Internet网络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条重要的信息发布渠道,SQL Server增强了对Internet技术支持,它除保留了前期版本中的数据库Web出版工具“Web助手”外,还增强了对XML和HTTP技术的支持,这使得电子商务系统能够通过XML等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也扩展了SQL Server在数据挖掘和分析服务领域的应用。

4)、丰富的编程接口工具,使用户开发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程序更加灵活。

SQL Server提供了Transact-SQL、DB-Library for C、嵌入式SQL(ESQL)等开发工具,Transact-SQL与工业标准SQL语言兼容,并在其基础上加以扩充,使它更适合事务处理方面的需要。

此外,SQL Server 2000还支持ODBC、OLE DB、ADO规范,可以使用ODBC、OLE DB、ADO接口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

5)、具有很好的伸缩性和可靠性。

SQL Server 2000既能运行在Windows桌面操作系统下,又可运行在服务器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NT和Windows 2000)下;既能运行在单CPU计算机上,又能运行在对称多处理系统下。

所以,它具有很好的伸缩性,能够满足从桌面应用到大型企业分布式应用到不同层次用户的要求。

6)、简单的管理方式。

SQL Server 2000与Microsoft Windows 2000有机集成,所以可以使用Windows 2000的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功能对SQL Server 进行集中管理,大大简化大型企业中的系统管理工作。

此外,与Windows 2000的集成还使SQL Server能够充分利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和功能(如安全管理、事件日志、性能监视器、内存管理和异步I/O等),从而增强了SQL Server 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并且只需要占用很少的系统资源。

1.3 ADO 对象概述ADO对象能够存取到数据库的内容,首先要求数据库的驱动程序( ODBC驱动程序与OLE DB驱动程序)必须安装上,否则,ADO对象是无法存取数据库中内容,其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注意:上图中的“各种数据库所对应的驱动程序”即ODBC驱动程序与OLE DB驱动程序。

1.4 利用ADO开发网络数据库应用程序ADO(Active Date Objects,即ActiveX数据对象)是一个ASP内置的ActiveX 服务器组件(ActiveX Server Component)。

可把它与ASP结合起来,建立提供数据库信息的网页内容,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并可以把在用户端实现“网上实时更新显示”的最新Web数据库技术。

要执行ADO,服务器端必须安装Windows NT Server 和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而客户端只要有IE或NETSCAPE较新版本的浏览器即可。

利用ADO开发网络数据库应用程序有以下几个优点:1)、支持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lient/Server)与Web系统开发技术。

2)、内部有多个互相独立的对象模型。

3)、支持分批修改数据库内容。

4)、支持多种不同的数据控制指标形式。

5)、先进的Recordset数据高速缓存管理功能。

6)、允许在程序中使用多个Recordset对象或者多个分批修改区块传送。

7)、ADO属于Free_threaded对象,利用它可以开发出更有效的Web应用程序。

1.5 ADO组件的主要对象及其功能ADO组件又称为数据库访问组件,它提供了以下七种对象:1)、Connection对象:提供对数据库的连接服务。

2)、Command对象:定义对数据库源操作的命令。

3)、Recordset对象:由数据库服务器所返回的记录集。

Recordset对象的LockType属性的设置值如下表所示:4)、Fields对象:由数据库服务器所返回的单一数据字段5)、Parametes对象:表示Command对象的参数。

6)、Property对象:单独的一个Property对象,提供属性功能。

7)、Error对象:提供处理错误的功能。

使用ADO对象可以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连接,按数据库服务器的要求获得数据,执行更新、删除、添加数据等操作,获取ODBC的错误信息等。

1.6 用来操控数据的SQL命令SQL命令是发送给数据库并要求数据库操作的指令,它是专门为数据库设计的语言,比一般的计算机程序语言简单的多。

SQL命令主要分成两部分: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和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其中DDL是建立数据表及数据列的指令群,而DML则是操作数据库记录的指令群,如数据库记录的添加、更新、删除、和查询等。

SQL命令,包括Select、Delete、Update、Insert Into、Select Into等。

1)、筛选及排序记录的Select指令基本句型一:Select 字段串列 From 数据表基本句型二:Select … From … Where 筛选条件基本句型三:Select … From … Order By字段串列Select Top:限定选取数据的条数2)、删除数据记录的Delete指令基本语法:Delete From 数据表 Where 条件式3)、更新数据记录的Update指令基本语法:Update 数据表Set 表达式4)、增加数据记录的Insert Into 指令基本句型一:Insert Into 数据表 (字段串列) Values (字段串列)基本句型二:Insert Into 数据表 (字段1,字段2,…,字段n) Select …5)、建立新数据表的Select Into 指令该指令与“Insert Into … Select …”指令的区别是,这个指令将建立另一个新的数据表,而Insert Into是增加数据记录到“现存的”数据表中。

1.7 VB访问数据库过程1)、定义数据库组件Dim conn As New ADODB.Connection其中conn为连接对象Dim reco As New ADODB.Recordset 其中reco为结果集对象2)、打开数据库对于SQL数据库,其连接语句为conn.Open "driver={sql server};server= localhost;uid=sa;pwd=;database=stud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