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小短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小短文材料一:明朝的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后,曾发布了一道命令:“天下田,见任者则归之;其不任者,许之耕者。
”要求凡天下田地无论在谁手里,都必须归还原主。
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他想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繁荣富强。
(1)这道命令与明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 8分)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狂妄野心不断膨胀,先后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和侵略亚洲的日本侵华战争,由于种种原因,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在东南亚各国,特别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也遭到失败。
日本为了挽回战局,不惜投靠德、意等法西斯国家,向德、意宣战。
1942年5月,日军对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发动进攻,开始了新的战争。
(2)美国为什么要向日本宣战?( 4分)( 1)从材料一看出,明朝的朱元璋深知国家治理离不开人民群众,所以命令天下田地只要是无主的都归还给原来的农民,希望天下能够安定富裕起来,繁荣兴旺。
(3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政府的力量带领广大百姓致富,实现自我发展,是可行的。
(2分)材料二中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破坏了世界的和平环境,严重威胁着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各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违反了国际法准则,破坏了二战的战后秩序,因此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反法西斯国家的一致反对。
(4分)( 2)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向日本宣战是出于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在二战中,美国处于反法西斯阵营,承担着反法西斯的重任,英国和美国有共同的敌人,有合作的基础。
(3分)。
二战中,美国、英国等主要参战国经过多次磋商,于1942年8月1日在伦敦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该宣言宣布:“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3分)这表明二战已发展成为联合反法西斯的国际性的战争,(3分)通过联合反法西斯国家的努力,能够战胜法西斯国家。
(2分)。
(3)联合国家宣言中规定的战后秩序指的是“太平洋安全保障体系”,该体系建立后,要确保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并避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
材料⼆有⼀幅漫画,图中的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在起劲地扳⼿腕,他们的另⼀只⼿分别摁向控制对⽅导弹的按钮,赫鲁晓夫满头⼤汗……
材料三尼克松说:“……如果某个核⼤国威胁我们盟国的⾃由,我们将提供保护。
在涉及其他⽅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
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防务提供⼈⼒的主要责任。
”他还说:“过去25年,已经发⽣了⾮常巨⼤的变化。
”
请回答:
(1)杜鲁门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尼克松所说的“巨⼤变化”⼜指什么?
(2)材料⼆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起劲地扳⼿腕,说明了什么?他们的另⼀只⼿分别摁向控制对⽅导弹的按钮,反映了什么?
(3)⽐较材料⼀和材料三的不同点和本质上的相同点。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教,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懂。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教,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懂。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同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同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孝武(刘彻)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
--《汉书•武帝纪》
1、材料一中哪句话典型地反映了西汉建立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出现上述经济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原因:秦的残暴统治和连年战争,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材料一中的“上”指的是谁?他和材料二中的继任者共同推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受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影响?
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政策。
道家。
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中汉武帝所采取措施的意义。
有利于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统一了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
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分封制中.封国是世袭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之内享有行政.军事。。。
【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分封制中,封国是世袭的,诸侯在⾃⼰的封国之内享有⾏政、军事、经济等权利,有相对的独⽴性。
这就使得周王⽆法对诸侯势⼒进⾏直接的⼲涉和控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间⼒量的差距越来越⼤,出现了⼀些⼒量强⼤的诸侯国。
请回答:(1)西周初期,周王为什么要实⾏分封制?(2)分封制的施⾏,起到了什么作⽤?(3)分封制在什么时期逐渐⽡解?试分析⼀下分封制⽡解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周王实⾏分封制的⽬的是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
(2)分封制的施⾏,是周王加强了对地⽅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了统治范围。
(3)分封制在春秋后起逐渐⽡解。
原因⼀是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或⽣产⼒的发展),⼆是王室的衰微,宗法制度被破坏。
(酌情给分)【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武王建⽴西周后,为了对征服的⼴⼤地区进⾏有效统治,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把若⼲⼟地及⼟地上的奴⾪和平民分封给诸侯,根本⽬的是维护奴⾪主国家的统治。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分封制,强化了中央控制地⽅的能⼒,加强了周天⼦对地⽅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了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及全国的交通⽹络,使周成为⼀个延续数百年的奴⾪制强国。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诸侯国具有相对独⽴性,随着⼀些诸侯国势⼒⽇益壮⼤,到西周后期,即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破坏并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分封制⽡解的原因:周王室⽇益衰微,⼤诸侯国为争夺⼟地、⼈⼝及对其他诸侯国的⽀配权,不断进⾏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
随着铁农具和⽜耕的推⼴,私⽥⼤量出现,周王室⽇益衰微,⼤诸侯国为争夺⼟地、⼈⼝及对其他诸侯国的⽀配权,不断进⾏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
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是的,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和变革,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公平、正义、自由等价值理念的追求。
法治和民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
它们强调了法律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保障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然而,实现法治和民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反思和改进政治制度,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总之,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对公平、正义、自由等价值理念的追求,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材料解析题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读→先读设问,后读材料。
1、读设问:
(1)通过读题,明确材料主题。 (2)明确设问求答项(命题意图)。
阅读下列材料:
读问题,明确要求。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 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2分)
井田制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 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2分)
井田制正式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2分)生产力的发 展(2分)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兼并 材料二:“用商鞅之法„„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 造成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影响了国家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苦难,社会动荡不安 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等(3分)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2分)这种生产 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2分)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3分)它对 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有哪些影响?(8分)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 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 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 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3)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经济模式在古代发展 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哪些?。(4分) (4)新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以说是“现代的自耕 农经济”。它与传统的自耕农经济在生产资料方面有何本质区 别?“现代的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6分)
应用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1] 题材料一郑成功接受荷军投
应用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1] 题材料一郑成功接受
荷军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郑成功致荷军总督揆一招降书:“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
材料二康熙八年,郑经(郑成功之子)要求台湾,于版图疆域之外别立乾坤,为康熙帝拒绝。
——《清史稿》
请回答:
(1)“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结合学过的知识加以说明。
(2)简述郑成功是如何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的?
(3)材料二中郑经要求的本质意图是什么?
(4)康熙帝拒绝后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5)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对台湾的措施有何意义?
试题答案
答案:略
解析: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三国东吴、隋朝都曾派人到现在的台湾;元朝时设置澎湖巡检司,正式对台湾和澎湖列岛行使管理权。
(2)1661年郑成功率将士从金门渡台湾海峡,在台湾人民支
持下,1662年打败了荷兰殖民者,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袍。
(3)材料二郑经要求的本质意图是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4)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5)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发展。
16.(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非选择题,共55分材料
16.(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非选择题,共55分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花生是旱生植物,根系发达,根系中有粒状小体,在瘠薄的土地里生长良好,茎秆含大量蛋白质。
有人测算,一亩地的花生连同枝叶的含氮量,超过地里被吸收的含氮无机盐,其中部分氮来自于___________,由根系粒状小体中的__________合成含氮化合物。
材料二:在花生地里,当水分适当增加时,花生吸收水分与无机盐的量均正常。
但当连续阴雨,地里水分大量增加时,无机盐的吸收量逐渐减少,水的吸收量也减少甚至出现叶片萎蔫现象。
请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花生地里有一种穴居昆虫蛴螬,严重地破坏花生的根系和果实。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改种水稻进行轮作。
除了能解决害虫危害外,还能够___________。
A。
提高矿质元素的利用率B。
提高光能利用率C。
促进农田的物质循环D。
提高农田能量的传递效率材料一:空气中的氮气固氮菌(根瘤菌)材料二:(1)有氧呼吸受抑制,无机盐吸收减少(2)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过多,使根毛细胞死亡,吸水减少材料三:A解析:(1)花生为豆科植物,其根部有共生的根瘤菌,可固氮。
(2)阴雨天导致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透气性差,影响根细胞有氧呼吸,进而使根细胞吸收的矿质离子减少。
同时无氧呼吸增强,其产物中的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使根毛细胞死亡,吸水减少。
(3)由于不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情况不同,轮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1)图B所示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因为耳朵小、短,热量不易散失.(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生存环境相适应.(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减少、甚至灭绝.(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减少废气排放或开发绿色能源等(至少答出两项).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特点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两方面来切入.解答:解:(1)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北极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狐为了适应环境减少热量的散失,因此北极狐耳朵小、短,(热量不易散失);沙漠温度高,为了散失热量降低体温,因此沙漠狐耳朵大、长.故图B是北极狐.(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生存环境相适应.(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北极地带的气温将升高、冰将消失,北极狐将不再适应环境,数量减少甚至灭绝.(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必须降低产生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减少废气排放(或开发绿色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使用石油或煤等矿物能源,减少工业排放,减少空调与冰箱的使用).故答案为:(1)B;因为耳朵小、短,热量不易散失.(2)生存环境;(3)减少甚至灭绝;(4)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减少废气排放或开发绿色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使用石油或煤等矿物能源,减少工业排放,减少空调与冰箱的使用等.。
阅读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材料
•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 (1分)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 消云散?(1分) • (2)列举一文艺复兴在艺术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1分) •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 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的?(2分) • (4)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 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 以改正。(2分) • 从材料中找出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1分) • (5)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何共同影 响?(1分)
• ①天主教会的蒙昧主义。资本主义萌 芽和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在意大利发生。 ②“大胆分子”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共和化了的上帝王国”是加尔文教; “人间王国”是荷兰共和国。③文艺 复兴,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思想解放, 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运动,进而引起 了社会革命;而社会革命反过来又推 动了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生产力的进 一步发展。
• 材料一:在自然法则下面,一切人生来都 是自由的,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对 自己的身体有支配的权利。——杰弗逊 • 材料二:所有正确的或合理的事情都 为分离作辩护。被杀死人的鲜血和造化的 啜泣声在喊着:现在是分手的时候 了。……在这个时候,人们即使竭尽智慧, 要不谈独立而保证这个大陆苟安一年,也 是办不到的。和解是个荒谬的梦想……— —潘恩《常识》
阅读下列材料写你探究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写你探究结果————————————————————————————————作者:————————————————————————————————日期: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材料一:一个劳改犯人外出修路时,捡到1000元钱,不假思索地交给警察。
警察轻蔑地说:“别来这一套,用自己的钱变着花样贿赂我,换资本减刑,你们这号人就是不老实。
”囚犯万念俱灰,晚上他越狱了。
材料二:材料一中的那位囚犯亡命途中大肆抢劫。
抢得大量钱财后,乘上火车,由于车挤站在厕所旁,这时一位漂亮的姑娘上厕所。
关门时发现门扣坏了。
她走出来轻声对他说:“你能帮我把门吗?”他看着姑娘纯洁无邪的眼神点点头。
刹那间,他突然改变了主意,下一站,他到车站派出所投案自首了。
材料三:一对中年夫妇,摆个油条摊点,由于人手少,就随便在油锅旁边放个纸盒让顾客买油条时把钱放在盒子里,因为他们夫妇的真诚和随和,小摊的生意非常红火,吸引着好多人绕远到他的摊子上买油条。
材料四:从前有一个猎人,养一条狗,外出打猎时把狗留在家里看护儿子。
回来后发现儿子不见了,而狗嘴全是血,猎人顿时火起射杀了狗,这时儿子从床底下钻出,告诉父亲,狗是因为咬正要吃自己的大蟒蛇而满嘴鲜血的,猎人后悔不已。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材料一:比尔盖茨19岁时看到了电脑软件行业的巨大商机从哈拂辍学,后来成了世界首富。
盖茨成了盖茨,我们依旧“微软”。
材料二: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使人类在认识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当时有很多人提名牛胰岛素的研制者应当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可由于作出此贡献的人多,国内因为报名争议得很厉害,送给评审委员会的名单多达14人,而诺贝尔奖只奖给有突出贡献的一两个人,最多不超过3个,这样他们与此奖擦肩而过。
穿越时空的伟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穿越时空的伟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一、题目:穿越时空的伟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图片“水利工程促发展”,写出李冰修筑的这项水利工程名称。
它使哪一地区成为“天府之国”?(2)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哪里?(3)结合图片“运河恩泽利千秋”分析,修建隋朝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二、答案:(1)结合图片“水利工程促发展”,可知,李冰修筑的这项水利工程名称是都江堰。
它使成都平原地区成为“天府之国”。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
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
都江堰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3)结合图片“运河恩泽利千秋”可知,修建隋朝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中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故答案为:(1)都江堰。
成都平原。
(2)东至辽东。
(3)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
洛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25年英国第一条“铁路”在斯托克顿和达林顿之间开通,但距离很短。
1830年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投入使用,时速达到29英里。
这以后铁路时代迅速到来,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而1836年和1837年两年中又批准44条铁路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到1843年已经有2036英里铁路了,1845—1847年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
19世纪中叶,铁路已成为英国国内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其密集程度甚至在20世纪末尚未被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赶上。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二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私自修筑了吴淞铁路,清廷把铁路看作是奇技淫巧,担心它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花了28.5万两白银把它赎回后,即行拆掉。
1880年7月,唐山煤矿开始产煤,为了把煤运出,清政府准许修从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
铁路开通后,为了避免火车震动陵寝,决定车厢由骡马牵引。
至甲午战争时,大清境内仅有铁路483公里。
战后,列强强行攫取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
至1911年,中国铁路里程才达到0.91万公里。
但大部分都是借洋债修路,甚至是外资公司直接投资筑路。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铁路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与英国铁路发展的主要差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14年7月,乔治·史蒂芬逊设计制造出第一台蒸汽机车,在矿区车道上运煤。
1825年9月,斯托克顿和达灵顿之间的铁道正式运管,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铁路。
在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与港口城市利物浦铁路开通时,首相惠灵顿亲自参加典礼,史带芬逊名声大噪。
在铁路建设投资热中,资本大亨乔治·赫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精心策划新线路通车典礼,擅长利用公众场合激发投资热情。
他承诺修建铁路高额红利回报,融资非常顺利,获得巨额资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材料二对于罗斯福新政,当时的美国、中国都颇有看法,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美国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
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
——美国某艺术家的歌曲(1934年前后)中国罗斯福的经济控制主张,实际上并未离开美国的传统政策,其结果是“不会有几分收成的”、“是不能乐观的”。
它恐怕“连许多经济的坏习和制度的缺点”都无力或不敢加以改革。
——刘觉民:《罗斯福的经济复兴计划与美国的经济控制政策》(1933年)材料三长期以来,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众说纷纭。
1949年—1978年,我国史学界不重视对李鸿章的研究,在为数不多的论著中,以否定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多持肯定态度,对其评价更加客观、全面。
——戴仕军:《李鸿章研究概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民主与古希腊雅典民主相比,它提供了哪些“新东西”?(6分)(2)以罗斯福新政中“新东西”为出发点,分析材料二中两种看法的局限性。
(8分)(3)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推断1978年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李鸿章评价的各自依据,并分析对其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10分)(1)新东西:代议制、间接民主;民主范围的扩大;权利分割与制衡;实行政党政治;(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得6分)(2)罗斯福新政中的“新东西”:国家干预经济(2分);社会福利制度(2分);(如果答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成立工会;实行以工代赈;加强社会立法;加大金融监管力度等,可各得1分)。
分析材料一的局限性:材料一中美国的看法只看到了新政政策中有利于工人、农民的内容,但对整个新政的目的、性质、结果认识不足。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一、问答题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鸿章指责清朝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
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
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材料二清湖南巡抚王文韶说:“夫四民(士、农、工、商)之中,农居大半,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渐众,……”——《洋务运动》材料三(清朝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
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神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
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回答:(1)根据有关材料概述洋务运动对外近代技术的态度。
你如何评价这种态度?(4分)(2)根据有关材料指出顽固派反对洋务活动的理由?(4分)并进一步分析其社会历史根源。
(4分)2.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
……加以贿赂昏行,**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
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时许多欧洲中心论者乐观地认为,20世纪,还会是欧洲的世纪。
——(据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等)材料二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
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永久性变化”的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
——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材料三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
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
……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
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霍布斯鲍姆“欧洲世纪”论断和欧洲中心论者“欧洲世纪”预言的看法。
(12分)(2)阅读材料二,用史实说明,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导致“永久性变化”的要素?(6分)(3)据材料三,归纳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
请运用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起源的原因。
(4分)(4)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历史由“两”走向“多”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表现,这种多极化趋势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分)39.(共28分)(1)霍布斯鲍姆的论断符合实际。
(2分)理由:19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成为它们的经济附庸(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资本输出场所);英镑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主导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除欲望,刻苦修行,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材料二: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三: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应信仰“真主”不要信仰本部落的神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是那种宗教的教义?
材料一:佛教材料二:基督教材料三:伊斯兰教
2.三大宗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
佛教:公元前6世纪印度乔达摩悉达多
基督教: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耶稣
伊斯兰教:公元610年阿拉伯半岛穆罕穆德
3.三大宗教的核心教义是什么?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就是教导人们如何消除人的欲望而避免苦的因果。
基督教:宣扬对人类的博爱
伊斯兰教:信奉真主安拉,认为真主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神
4.三大宗教的相同点是什么?
1.都产生与亚洲
2.教义中都有让人忍受苦难放弃斗争的内容
3.都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4.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5.与三大宗教有关的节日
佛教:浴佛节、涅槃节
基督教:复活节、圣诞节
伊斯兰教:开斋节、古尔邦节。
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并加以简单说明齐景公问政于
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并加以简单说明齐景公问政于题目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
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
……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
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
……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梁启超《世界伟人传》材料三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
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
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诸子百家考》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根据材料概括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地位。
答案解析(1)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
(2)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
(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思想及其历史影响这一知识点,要求学生能按照相关知识整体性地思考材料,并能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叙述。
阅读下列有关汉字霍的材料
阅读下面有关汉字“霍”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甲骨文中,“隹”字偏旁的汉字大多跟鸟有关,比如“霍”字。
起初,甲骨文中的字,是根据自然情境① 而生;后来,字逐渐② 为“”字;最终,这个字在隶书中写作。
(2)下面是一段师生对话。
请在横线处填写合适的语句。
生:周杰伦的《霍元甲》中,有一句“霍霍霍霍霍霍霍霍,霍家拳的套路招式灵活”,这几个“霍”字连用挺奇怪的,有什么意思吗?
师:这里是拟声词。
其实我们在《木兰诗》里学过的,你记得吗?
生:想起来了,就是那句“__________________”。
师:其实从字的起源来看,_______________,所以它原本就是表示声音的词语。
生:哦,老师这个解释让我豁然开朗!
师:不仅如此,“霍”字还有_______的意思,与霍家拳的套路招式“灵活”相
呼应。
答案:(1)A
(2)磨刀霍霍向猪羊“霍”字最早指群鸟(双鸟)在雨中飞翔而发出的声响迅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材料二师夷智以造炮制船。
材料三“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
”“君主者权偏于止,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主共主者权得其平。
”“欲行公均,莫要于张国是;欲张国是,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谷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
——《郑观应语》材料四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论》材料五“自由人权平等之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
”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
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税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之风息焉。
”
“国人而欲脱脑蒙昧时代,羞为浅代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求科学与人权并重。
”
——《敬告青年》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是反映了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概述其基本思想。
(2)比较材料一、二的异同点。
(3)材料三所说的“商务”指什么?“与外人商战”是什么意思?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在对待中国传统儒学方面,材料四与材料五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材料一:地主阶级改革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1分)材料三:早期维新派,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有些人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3分)材料四:维新派,主张实施社会诸多变革。
(1分)材料五:资产阶级激进派,反对封建道德,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
(1分)
(2)同:都主张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
(1分)异:洋务派却失去了林、魏“制夷”的
观念。
(1分)
(3)“商务”是指新生的民族资本主义。
“与外国人商战”实际上是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2分)
(4)维新派将西方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道德相结合。
激进派较为彻底地批判传统儒家道德。
(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今次中国之问题,当以何者为基础而成和议乎?大率不外三策:一曰分割其领土,二日变更其皇统,三日扶植满洲政府是也……。
策之最易行者,莫如扶植满洲朝廷。
而漫然扶植之,则亦不能绝后来之祸根,故论中国最终之处分,则瓜分之事实无所逃避,而无奈瓜分政策,又不可剧行于今日。
”
──赫德《中国实测论》
材料2:“盖中国数千年在沉睡之中,今大梦将党,渐有‘中国是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思想。
故义和团之运动,实由其爱国心所发,以强中国,拒外国人为目的者也。
虽此次初起,无人材,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非无故也。
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
他日又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竞之志者。
”
──赫德《中国实测论》
材料3:故今之计,列强当以瓜分为最后之一定目的,而现实当一面设法,顺中国人之感情,使其渐忘其军事思想,而倾服于我欧人,如是则将来所谓“黄祸”者,可以烟消灰尽矣。
──赫德《中国实测论》
回答
①以上言论发表,其背景和实质是什么?
②从材料看,赫德认为“瓜分政策又不可剧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③从材料2可以看出赫德认识到什么?
④据以上材料,说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背景: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
实质:要把清政府变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理人。
②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
③认识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认识到中国觉醒时代已经到来。
④在政治上瓜分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