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报刊业的发展过程,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
(2)掌握影视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分析影视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3)了解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认识互联网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分期、社会调查、文字表达等方式渗透历史学习的新思维、新方法。
(2)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1)当前我国报刊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2)根据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
(3)报刊媒介的局限性是什么?
自主学习,过程总结:
(1)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大;集团化;市场化。
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支持;人们对科技文化更加重视等。
(2)影响:开阔眼界、影响观念;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本节课通过对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的介绍,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揭示出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目“报刊业走向繁荣”主要介绍了中国报刊业形成、发展、繁荣的全过程以及报刊业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所起的作用。第二目“影视事业的发展”则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中国电影事业和电视事业的发展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三目“互联网的兴起”叙述了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着重叙述它与以往的传统媒介相比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课的内容贴近于学生生活的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个媒介的发展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在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型的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讲课时应用启发式谈话法、小范围讨论法、多媒体手段,这既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本课概述
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信息传播的途径非常有限,口语和书籍是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发挥着迟缓而重要的作用。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于是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报刊应运而生,这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的政论性报刊与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题情境3: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哪些?
自主学习: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合作探究:
多媒体展示材料:
报纸
刊物
1978年
186
930
2000年
2007
8725
1996年,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该集团目前共有19种报刊,日均发行量达163万份,2000年广告总收入达13亿,连续几年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位……目前我国批准的报业集团有31家。
请完成:
(3)文化素质的限制、形象性相对薄弱……
过渡:是的,报纸有其自身的缺陷,有时很片面,更大的问题是你必须识字,有一定文化水平才能看报纸,这样普及面就不广了,而且直观感染力也不强,在这方面就不如影视了。
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结:
阶段
时期或时间
代表刊物
影响
形成
19世纪中前期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纸
(2)尽管外国报纸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其本身就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问题情境2:报刊业对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自主学习:(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探究问题:今天我们如何传递信息呢?……在本堂课中,同学们将找到答案。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推进新课
(板书)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法国著名哲学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邸报。
1972年
《申报》
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
1873年
《昭文新报》
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发展
戊戌变法时期
《时务报》
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源自文库
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青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央精神的最主要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内容,整理出报刊业发展的线索。
(板书)形成(19世纪中前期至19世纪末)→发展(19世纪末至改革开放前)→繁荣(改革开放以后)
问题情境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待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自主学习:(1)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的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特别是精神生活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明确大胆借鉴、勇于创新的重要性。
导入设计
情境导入
播放《天龙八部》中阿朱飞鸽传书的镜头。
探究问题:俗语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大家想一想这在古代社会里可能吗?古人用什么传递信息?
自主学习:飞鸽传书、烽火传信等。
(1)了解报刊业的发展过程,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
(2)掌握影视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分析影视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3)了解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认识互联网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分期、社会调查、文字表达等方式渗透历史学习的新思维、新方法。
(2)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1)当前我国报刊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2)根据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
(3)报刊媒介的局限性是什么?
自主学习,过程总结:
(1)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大;集团化;市场化。
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支持;人们对科技文化更加重视等。
(2)影响:开阔眼界、影响观念;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本节课通过对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的介绍,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揭示出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目“报刊业走向繁荣”主要介绍了中国报刊业形成、发展、繁荣的全过程以及报刊业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所起的作用。第二目“影视事业的发展”则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中国电影事业和电视事业的发展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三目“互联网的兴起”叙述了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着重叙述它与以往的传统媒介相比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课的内容贴近于学生生活的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个媒介的发展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在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型的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讲课时应用启发式谈话法、小范围讨论法、多媒体手段,这既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本课概述
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信息传播的途径非常有限,口语和书籍是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发挥着迟缓而重要的作用。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于是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报刊应运而生,这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的政论性报刊与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题情境3: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哪些?
自主学习: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合作探究:
多媒体展示材料:
报纸
刊物
1978年
186
930
2000年
2007
8725
1996年,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该集团目前共有19种报刊,日均发行量达163万份,2000年广告总收入达13亿,连续几年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位……目前我国批准的报业集团有31家。
请完成:
(3)文化素质的限制、形象性相对薄弱……
过渡:是的,报纸有其自身的缺陷,有时很片面,更大的问题是你必须识字,有一定文化水平才能看报纸,这样普及面就不广了,而且直观感染力也不强,在这方面就不如影视了。
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结:
阶段
时期或时间
代表刊物
影响
形成
19世纪中前期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纸
(2)尽管外国报纸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其本身就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问题情境2:报刊业对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自主学习:(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探究问题:今天我们如何传递信息呢?……在本堂课中,同学们将找到答案。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推进新课
(板书)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法国著名哲学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邸报。
1972年
《申报》
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
1873年
《昭文新报》
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发展
戊戌变法时期
《时务报》
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源自文库
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青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央精神的最主要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内容,整理出报刊业发展的线索。
(板书)形成(19世纪中前期至19世纪末)→发展(19世纪末至改革开放前)→繁荣(改革开放以后)
问题情境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待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自主学习:(1)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的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特别是精神生活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明确大胆借鉴、勇于创新的重要性。
导入设计
情境导入
播放《天龙八部》中阿朱飞鸽传书的镜头。
探究问题:俗语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大家想一想这在古代社会里可能吗?古人用什么传递信息?
自主学习:飞鸽传书、烽火传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