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精简版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客观题核心考点速记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客观题核心考点速记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部分以往偏重道德,从开始,在法律部分开始涉及大题。
今关注法律和道德相关部分内容,重点掌握的是第三、四、五、七章这四个章节。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部分以往偏重道德,从开始,在法律部分开始涉及大题。
今关注法律和道德相关部分内容,重点掌握的是第三、四、五、七章这四个章节。
专题一:理想信念
1.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梦)
2.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试题及答案汇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决定其性质和方向的是( B )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B.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情C.信念是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计和想象D.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3.马克思主义认为,除了人间社会之外并不存在什么神灵的世界或天堂地狱,因而人应该在这个唯一的现实世界中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离开社会、离开世界去追求想象中的天堂幻景。
因此,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人类社会之中的一个未来目标,具有( )A.虚幻性B.抽象性C.现实性D.狭隘性4.“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虚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
”这句话说明,在确立理想信念时,应该( )A.超越人的生活体验和实际行动B.把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C.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D.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5.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团结一切爱国同胞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6.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B.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C.彻底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7.任何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 )A.人生目的B.人的本质C.人生道路D.人生态度8.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B.人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9.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一些价值。
2024考研政治知识点提炼
2024考研政治知识点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哲学部分:1.1、唯物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2、辩证法:包括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曲折前进的。
1.3、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本质、过程和规律,真理与价值。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和相对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同时要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1.4、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政治经济学部分:2.1、商品经济基础理论: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内容包括: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其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023硕士研究生考试 政治
2023硕士研究生考试政治202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政治科目,题型及知识点如下: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1分,共16分。
知识点分布: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4题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4题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2题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2题
5.时事政治约4题
二、多项选择题:共17题,每题2分,共34分。
知识点分布: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5题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5题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3题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2题
5.时事政治约2题
三、分析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知识点分布: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
以上为202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政治科目的大致题型及知识点分布,具体内容可能会有所调整,建议考生查看考试大纲或相关通知以获取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未考试试卷(含答案)
考 生 答 卷 不 能 超 过 密 封 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未考试试卷(含答案)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阅卷一、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18周岁,终于死亡。
× 2、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法律,并不都对全国公民有效。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 对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 )5、人只要活着,不论其是否参加社会实践,他的人生价值都存在。
(×)6、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的胜诉权随之丧失。
因此即使义务人自动履行义务,权利人也无权接受。
(错) 7、所有权的义务主体是特定的,因为谁侵犯了他人的所有权,谁就是义务主体。
√ 8、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 错 ) 9、人类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
(对)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主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对 ) 11、举行游行集合示威必须有负责人。
(对)12、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对) 13、社会主义法律是人民自己的法律,所以对人民来说他不具有强制性。
(错) (错) 14、依法治国是针对领导而言,以德治国是针对百姓。
(错)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 对)16、对集体主义中的集体的解释,是指国家的利益集团,而不是社会中各种单位和团体。
(×) 17、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 对 )18、现代意义上的宪法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反映着阶级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
(对)19、马克思说,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这说明,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 (错) 20、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
( 对 )21、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
2024年考研政 治马原部分考试大纲解析
2024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考试大纲解析一、关键信息1、考试大纲版本:2024 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2、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考试形式:笔试4、考试时间:具体时间5、考试分值:具体分值二、考试大纲内容解析11 马克思主义哲学111 唯物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12 辩证法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思维方法113 认识论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真理与价值认识的发展过程114 历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21 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价值规律及其作用货币的本质与职能12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123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13 科学社会主义131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132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三、考试重点与难点1、重点内容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认识论中的真理与价值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2、难点内容哲学部分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政治经济学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复杂运行机制四、备考建议1、系统学习教材选择权威的考研政治教材,全面、深入地学习马原部分的知识点。
建立知识框架,将各个章节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
2、多做练习题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命题规律。
分析错题,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关注时事热点结合当前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理解马原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4、参加辅导班或学习小组可以参加专业的考研辅导班,听取老师的讲解和指导。
考研政治知识点精编版总结
考研政治知识点精编版总结考研政治知识点精编版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它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以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实事求是、崇尚科学。
1.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还强调历史的发展是客观的、前进的、无止境的。
2. 阶级斗争理论: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认为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推动力,而且阶级斗争的结果必然是社会主义的胜利。
3.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剥削工人所得到的那部分价值,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和破坏源泉。
4.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它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强调市场的调节作用,追求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还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贫困问题,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强调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题(含答案)6
考 生 答 卷 不 能 超 过 密 封 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题(含答案)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阅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1、在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监督是 (B )A .会性监督B .家行政机关的监督C .家权力机关的监督D .家司法机关的监督2、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 (D )A .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 .“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C .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 .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 3、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关系是。
(B )A .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无关B .生态度既受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决定,又影响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实现C .生态度决定人生价值D .生态度决定人生目的4、所谓人生观是指。
(C )A .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B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C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 .科学的人生态度5、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____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B )。
(D ) A 、10日B 、15日C 、30日D 、60日6、信念是。
( A )A .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B .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C .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D .惟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7、对于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 ( D )A .活理想B .业理想C .德理想D .会政治理想8、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他的意思是说 (B )A .个人的社会价值越大,他的自我价值就越小B .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在于他对社会作出的贡献C .个人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越多,他的社会价值就越高D .力大的人更容易实现社会价值,能力小的人不可能实现社会价值9、“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卷考重点
思政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卷考试!写在书本上容易找!免得开卷乱翻浪费时间!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P13灵魂: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础。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内涵。
P40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1)、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2)、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3)、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4)、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3.经济全球化形式下弘扬爱国主义。
P48(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速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3)以全球视野和开放意识来建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在这样一个并不太平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坚定不移地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需要广泛深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使爱国主义教育成为社会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要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础性工程.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而现在在校学习的学生再经过十年八年即将走上社会,他们是新世纪的主角,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将由他们去绘制,变成为现实.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爱国感情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未来公民的爱国之心,立国之志和报国之举,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并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这对于培养青少年具有爱国的情感、志向和报效祖国的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国民族的素质,增强全体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精神,这样才能推动全体人民奋发前进的,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24年考研政 治马原部分考试大纲解析
2024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考试大纲解析考研政治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一直是众多考生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备战 2024 年考研的学子来说,深入理解和把握新一年的考试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 2024 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的考试大纲进行详细解析,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考试大纲的整体变化与往年相比,2024 年马原部分的考试大纲在整体框架上保持了相对稳定,但在具体内容和侧重点上有了一些细微的调整。
首先,在哲学部分,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考查更加深入,要求考生不仅要熟知理论,更要能够运用这些原理分析现实问题。
其次,在政治经济学部分,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规律的考查有所加强,特别是在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方面,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
此外,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也根据时代发展和理论创新进行了适当的更新和补充。
二、哲学部分1、唯物论唯物论部分重点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等。
考生需要理解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掌握意识的本质和作用,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辩证法辩证法是马原中的重点和难点,包括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考生要学会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法分析事物的发展变化,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关系。
3、认识论认识论部分主要涉及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过程、真理与价值等内容。
考生需要明确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以及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4、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部分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
要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政治经济学部分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部分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等。
2019考研政 治思修肖四精缩和记忆框架整理
2019考研政治思修肖四精缩和记忆框架整理1、重点题:第一卷问题2,类似的,可能考全军挂像英模;第四套问题1,为什么修改宪法。
小心宪法考到毛概大题里。
2、思修押题准确率不如当代、近代史、毛概。
根据历年真题规律,思修答案以从材料中提炼为主。
一、第一套肖4卷37题思修大题问题1:为什么说爱国是第一位的?(或:如何理解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原答: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
没有国就没有家。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已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是对祖国的报答。
精缩的答案:小道理:首先,没有国就没有家。
每个人无论是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还是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
大道理:其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是对祖国的报答。
对于精缩答案的说明,教你理解一遍:先讲小道理:没有国就没有家。
获取物质条件,还是寻求精神慰藉,祖国是前提。
再讲大道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问题2:如何理解王继才“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呆萌小学渣或:为什么“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道求”?)原答: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彰显了以身许国的奉献精神。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掌握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才能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
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zyxt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统一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doc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统一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之试题及参考答案木次考试涉及“思想道徳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占整套试题的18%,即18分,包括单项选择题4道(4分)、多项选择题2道(4分),分析题1道(10分)。
试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第11题(1分).爱因斯坦曾经说:“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
”下列名言与这段话含义一致的是BA.“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B.“才者,徳Z资也;徳者,才Z帅也”C.“不学礼,无以立”D.“是非Z心,智也”第12题(1分).屮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其屮,“夸父追LI”、“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集屮体现出的屮华民族精神是cA.勤劳勇敢B.团结统一C.自强不息D.爱好和平第13题(1分).2001年屮共屮央印发的《公民道徳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公民基木道徳规范的主要内容。
公民道徳建设的重点是BA.爱国守法B.诚实守信C.勤俭自强D.团结友善第14题(1分).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的根木要求是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C.立法公开、执法公平、司法公正D.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二、多项选择题第30题(2分).1955年,钱学森冲破冲破重重阻力,冋到魂牵梦绕的祖国。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冋国时, 他说:“我为什么要走冋归祖国这条道路?我认为道理很简单。
一一鸦片战争近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断。
革命先烈为兴邦,为了炎黄了孙的强国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血沃屮华热土。
我个人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只能追随先烈的足迹。
在千万般艰险屮,探索追求,不顾及其他,再看看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们,在百废待兴的贫瘠土地上,盯住国内的贫穷,国外的封锁,经过多少个风风雨雨的春秋,让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考研政 治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考研政治涵盖了多个板块的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以下是对这些板块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物质与意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5、质量互变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6、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否定实现的,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7、认识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认识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8、真理与价值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是辩证统一的。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其主要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2、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含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分析:绪论中(二)社会主义就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教材3页“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参考答案:A.社会主义荣辱观2.“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
其中,信念是指A.人们对未来发展状况的随心所欲的想象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分析:理想信念含义问题在第一章《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及其作用》中有详细介绍;13页参考答案:D. 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3.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其中,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做一个为他人所喜欢、为社会所推崇的人,属于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分析:一章《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及其作用》理想信念的四种类型。
要求掌握每种类型的包含的内容。
17页参考答案: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4.在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
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工业化 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境界“。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政治)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政治)是中国大陆地区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一部分,通常称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政治理论科目。
该科目主要测试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的理论和政策。
考试内容大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部分涉及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自邓小平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察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要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部分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伦理教育和法律基础知识。
5. 时事政治:考察当前国内外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和国际关系等内容。
考试形式通常是笔试,包含选择题和主观题。
考生需要系统地学习和复习相关知识,并关注最新的政策指导和考试大纲变化。
准备这一科目的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复习:
-研读教育部颁布的最新考试大纲,了解考试内容和题型分布。
-阅读指定的教材和辅导书籍,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风格和题型。
-关注时事新闻,掌握最新的政治动态和政策方向。
考试的难度和内容深度根据不同学科和招生单位的要求有所不同。
考生应根据自己报考的具体专业和学校要求来准备。
2020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带答案
2020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带答案第Ⅰ部分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在当代,我国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 A.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创造财富,改善个人物质生活条件 C.面向世界,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模式 D.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 A.人们的主观意志 B.人们的丰富想象 C.人生的现实境遇 D.人生的精神支柱 3.左邻右舍、楼上楼下不得乱抛垃圾杂物,不占用公用通道,不随便制造噪声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公德中的【】 A.邻里团结的要求 B.保护环境的要求 C.爱护公物的要求 D.遵纪守法的要求 4.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B.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 C.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 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5.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义的理解不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A.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B.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C.人们对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D.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6.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真正主人。
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A.为人民服务 B.为自己服务 C.为少数人服务 D.为统治者服务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当学会宽容,善于原谅。
原谅他人是【】 A.有失体面的表现 B.软弱可欺的表现 C.宽以待人的表现 D.好坏不分的表现 8.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9.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未考试试卷(含答案)
考 生 答 卷 不 能 超 过 密 封 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未考试试卷(含答案)题号 一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阅卷一、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1、在大学阶段,学习是同学们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
( 对 )2、违法是给社会带来危害的一切行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 错 )4、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是现代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对)5、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崇高、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
( 对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 )7、马克思说过,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这句话的含义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8、在我国,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错) 9、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要求。
( 对 ) 10、市场经济必然带来道德沦丧。
(错 )11、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 对 ) 12、在我国古代,“道”和“德”起初是两个分开使用的概念。
(对 )13、爱国主义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
( 对 ) 14、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
( 对 ) 15、集会游行示威任何时候都可以。
(错)16、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定胜天”,可以尽取所需。
(×)17、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学理解释也可被视为正式解释,具有法律约束力。
(错) (错) 18、善意占有属于合法占有。
×19、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是两个截然分开的领域。
(错)20、法规清理,是最常见的一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工作。
(错) (错) 21、国家也可以成为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修第一章重点总结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1)理想的含义: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类型:从性质和层次上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3)信念的含义: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4)理想和信念的关系:理想和信念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5)理想信念的作用与意义: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1)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2)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
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
(2)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
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中。
思修第二章重点总结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1)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2)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1、爱国主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组带。
(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3)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4、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上,需要树立的观念有:(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3、做忠诚的爱国者:1推进祖国统一;2促进民族团结;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思修第三章重点总结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1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2人生道路的方向;3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2、人生观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
3、人生目标,回答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1)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2)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完善自我、全面发展的保障。
2、人生价值的标准(1)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
(2)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
(3)劳动和贡献的尺度是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
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1、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1)平等原则。
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2)诚信原则。
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
(3)宽容原则。
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4)互助原则。
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2、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
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1)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2)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思修第四章背诵知识点总结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1)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
1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2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的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3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2)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1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影响;3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4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5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二、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中国革命道德:(1)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3)是中华传统美德新的升华和质的飞跃;(4)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三、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1、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2)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要破解的难题更多,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大,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会更大。
推进改革全面深化,需要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
(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4)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知道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型原则。
思修第五章背诵知识点总结一、社会公德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的重要基础;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2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3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4保护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人民未来;5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二、职业道德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爱岗敬业(最基本要求);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三、个人品德1、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2、个人品德具有鲜明的特点:1实践性;2综合性;3稳定性。
3、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3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的主题精神力量。
思修第六章背诵知识点总结一、法律的概念及发展1、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四个原则:(1)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2)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3)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4)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适应的人权保障原则。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1、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首先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此外,法律还有指引、预测、评价、强制、教育等重要作用。
(1)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
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来实现的。
1授权性规范指引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2禁止性规范指引人们不得做什么;3义务性规范指引人们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
(2)预测作用。
法律通过对某种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使人们能够预见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从而自觉地实施合法的行为,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3)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评价行为法律意义的作用。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实施的行为,可以根据法律作出合法与非法,正当与不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