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测绘步骤

房产测绘步骤
房产测绘步骤

(1)基础测量。首先,测绘人员利用测绘仪器,对测区布设房产平面控制点,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其次,

测绘人员依据房产平面控制点,对测区内的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测量,绘制1:500 房地产总平面图。

(2)外业项目测量。测绘人员依据房地产总平面图和房屋竣工图,对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实地测量,分幢逐户丈量记录,调查房屋权界、共有部位,采集房屋内、外部各类边长数据。房产测绘要求当事人现场配合,指认产权界限、共有面积。

(3)内业绘图、测算面积。测绘人员依据外业测量采集的各类边长数据,利用计算机绘制房产平面图,计算房屋建筑面积。房产测绘及房屋面积计算工作应当执行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和建设部《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面积分摊规则》。

(4)质量检查验收。测绘人员将测绘成果提交质量检查部门,质检部门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对测绘成果进行检查验收。

(5)出具测绘成果。房产测绘成果经检查验收质量合格的,转交产权登记部门用于房屋产权登记。

11、成套房屋建筑面积如何计算?

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套(单元)内房屋使用面积;第二、套内墙体面积;第三、

阳台建筑面积。

套(单元)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单元)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套内墙体面积是套内使用面积空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或其它承重支撑体所占的面积。其中各套之间的分隔墙和套与共有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等共有墙,均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套内自有墙体按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均按阳台外围与房屋外墙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其中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计算建筑面积,未封闭的阳台计算一半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推荐一种多功能公摊面积计算公式

笔者认为:公摊面积计算是一项非常繁锁、复杂的工作,当然用专业软件好,但现在开发的多数专业软件,只计算出结果,而没有列出计算公式与计算步骤,这恰恰又是广大消费者最容易提出质疑的地方; 另外,对涉及多功能的建筑面积计算,公摊面积不够直观,分摊规则也比较复杂,消费者难于直观而准确地判断

公摊面积和部位。因此,基于这样一种思想,笔者向大家推荐一种多功能的公摊面积计算公式,其公式特

点是:“ 快速、简便、直观、精确”。下面推荐公式如下:

Ki=A/B+Ai/Bi+(A/B)x(Ai/Bi)

公式含义:

Ki :为公摊面积系数,其中i 为第几层或第几功能区代号;

A:为全幢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Ai :为功能区独用共用建筑面积;

B:为参与分摊的全幢套内建筑面积(含功能区独用共用建筑面积) ;

Bi :为参与分摊的功能区套内建筑面积;

A/B :就是常说的一级分摊,在一幢楼中它是一个常数;

Ai/Bi :就是常说的二级分摊,在一幢中它是一个变数,随功能区不同而变化。

对以上公式的应用,如果采用《0ffice 中的电子表格》软件计算,其速度是相当快的,因为只要按电子表

格中的程序要求,计算出一个功能区的公摊系数,其余功能区的系数,是不用你一、一计算的,只需要用

鼠标一拖,瞬间各功能区的系数就会自动全部显示。采用推荐的这种多功能的公摊面积计算公式和采用电子表格计算方法的计算速度,是不亚于一些专业软件。如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