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央视三维银幕映前媒体基础调研报告(一线城市)-2
回眸2010电视荧屏

回眸2010电视荧屏:后综艺时代的卫视之战《北方传媒研究》杂志供稿2010年的电视圈异常热闹,300多部电视剧和种类繁多的综艺节目让观众应接不暇,随着《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等一系列“零门槛”节目的迅速走红,以及明星娱乐、选秀风潮的日趋平淡,中国电视已经提前进入了“后选秀、后综艺”时代。
纵观往年的电视台竞争,央视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可撼动,卫视中湖南卫视的老二地位也无人动摇,其他卫视你争我夺的只是“季军”地位。
而2010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尽管央视不断开设新频道(目前有15个频道,包括一个戏曲专业频道),但在上星频道竞争中,央视的优势下滑得厉害,并且首次出现省级卫视收视份额超过央视的现象,上海传媒集团、湖南电视台与浙江电视台这样的省级广电机构,各分配有一个卫视频道,在2010年初,它们拥有的观众总数已经超过了央视。
在省级上星卫视的争霸战中,湖南卫视仍然蝉联霸主宝座,不过芒果台坐得并不安稳,湖南卫视领先其他卫视的绝对优势也正在急剧缩小,先后被江苏卫视在《非诚勿扰》、跨年晚会、热播大戏等方面大举超越,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安徽卫视同样不示弱,齐力抢占收视蛋糕,力图重新洗牌卫视排位。
岁末年初,回眸2010年的电视荧屏,我们会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透过这些现象,或许能对中国省级卫视的竞争、发展态势管窥一斑。
现象一:自制剧抢占先机,植入广告太雷人目前电视圈实行制播分离制度,使得电视台不能拥有电视剧的绝对独播权,即便花再大价钱买来的剧集,也无法摆脱“我有人有”的境况。
因此,一些有实力的电视台开始把目光投向自制剧,行动最早的是湖南卫视和东方卫视。
湖南卫视在2008年以一部《丑女无敌》拉开了自制剧序幕。
随后,《一起来看流星雨》、新《还珠格格》更是让自制剧成为香饽饽。
东方卫视也有《网球王子》、《加油!优雅》,浙江卫视则率先打造了名著自制剧《西游记》,之后又为当家主持朱丹量身打造了《爱上女主播》。
自制剧的最大优势是保证了电视台资源的独享性,避免恶性竞争,同时还可根据本台的品牌形象进行打造。
2010年上半年我国电视剧收视市场盘点

稚 菡
阱
随着20年晚问黄金时段各类剧 目让人眼花缭 09
1 4 投稿信箱 a ma @sn o 0 d g iac m
媒 介 J电视
的编排 方式 逐步退 场 ,也带来 另一 个 问题 :步 调 度 集 中局面 。 敛的播 山节奏 l加 考验 各省级 卫视、 n对 观众 的 是 E F, J -
现 好 的题 材 也 同样 呈现 出 高度 集 中 的特 征 ,与 其 能 消化高 昂的购剧 成本 。巾是 ,实力不 同的省级 卫 播 出比重 的绝 对 差额 保持在 2 %以 内。8 城 市播 出 视 互相结合 ,构成不 同的购 片模 式 :3 1 ,2 O 强+ 弱 强 了3 多 类 电视 剧 ,社会 伦理 、近 代 传奇 、都 市 生 + 弱 ,l 3 … … 0 2 强+ 弱
省级 卫视之 所以选 择独 播剧不 仅仪 是为 厂 收视
目。不足 的一面 是好剧 依 旧稀缺 ,电视 台对 此趋之 若鹜 ,导 致明 星剧 日所 占分 量过 重 。
的博弃 ,要是 造 品柳 力 、 响 力的 良好 机 。 影
争环 境 中占据 话题 优 势和编排 灵活性 ,喜欢 看的 呖 ,给 频 道 带 来 更高 的 收 视 和 更多 的 广 告收
M ei 介I视 da媒 电
21 0 0年上半年我国电视剧收视市场盘点
■文 I 李红玲
四家上 星模 式 “ ”“ ”呈 新趋 势 质 量 不 同省 级 卫视运 作理 念发 生转 变
2 1年上半年 的 电视剧 市场可 谓群剧 闪耀 、看 00 N家上星 联合播 出是 省级 卫视一 种比 较常见 的 点十 足 ,播 出类型 、市场格 局和竞争态 势 ,既 与往 购 买模式 ,尤 以四家上 星首播最 为流行 。然而 ,进 年一 脉相承 ,又 有别 于国庆6 周年色彩 浓厚 的2 0 入2 1年 以来 ,逐 渐 出现 了耐人寻 味的趋 势 :前 两 0 09 00
央视三维电影传媒介绍

FILMORE MEDIA
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连续3年50%以上票房增长 Nhomakorabea2011,目标直指150亿
观影人次1.5倍年增长率
2010,观影人次增长迅猛
2011,增长势头延续
高速发展的建设投资
2010,影院投资全球罕见
2011,建设速度叹为观止
2011年 +3/天
全国银幕数量增长情况(块)
主题影院
首映礼/形象授权/后产品应用
银幕前,我们和谁沟通
观影受众-20-35岁人群占70%
观影受众-高素质高学历人群
观影受众-高收入白领人群
观影受众-高频次媒体接触
发展历程
推出银幕巨阵
与分众传媒整合,正式 更名为
电影广告进入 媒体化操作时代
央视三维电影传媒
肯德基 国内第一条 贴片广告
央视三维 公司成立
期待继续投稿,好稿件请投 zhangzhifs@ ,你将获得
1 2 3 4 5
《说服力》系列作者秋叶老师一对一邮件点评
经你同意后在博客 全文点评 经你授权后在新浪爱问等等网盘全文转发分享 入选《说服力工作型PPT该这样做》悦读计划 入选《说服力》系列书籍案例,如录用获赠书
数据:艺恩咨询
+450座/天
高度认可的传播平台
票房高速增长、人次迅猛提升、影院建设加快
银幕,传播价值日益提升
银幕,高价值的传播载体
封闭空间,排除干扰,到达率高 震撼视听,近距接触,记忆深刻
形式多样的传播及营销手段
品牌提升 销售拉动 整合营销
大品牌 大银幕 大声势 银幕巨阵
线上线下、拉动销售
多手段并举,电影元素全面整合
国产系列电影传播效果研究(2010-2016年)

国产系列电影传播效果研究(2010-2016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2010-2016年间国产系列电影的传播效果。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证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影响电影传播效果的因素
1.导演与演员:国产系列电影中,导演和演员的知名度、口碑评价等因素对电影的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2.电影题材和类型:社会热点、时代主题等与观众密切相关的题材和类型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3.宣传推广:国产系列电影的宣传推广对其传播效果具有关键作用。
良好的品牌营销、网络宣传、新媒体营销等手段能够有效增强电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国产系列电影的传播效果
1.票房成绩:国产系列电影的票房成绩是衡量其传播效果最直观的指标。
通过数据统计,可以发现国产系列电影的票房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
2.口碑评价:观众的口碑评价是影响电影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相关平台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国产系列电影的口碑评价普遍较高,表明其在观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较高。
3.社会影响力:国产系列电影的社会影响力也是衡量其传播效
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对国内外媒体的报道以及社交媒体的反应等渠道,可以发现国产系列电影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总体而言,国产系列电影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不俗的传播效果,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盗版、自身水平不够等,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2010—2019年中国城市电影院线规模等级结构研究

2010—2019年中国城市电影院线规模等级结构研究作者:***来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20年第04期摘要:目前,有关电影经济的各类研究已有很多,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对我国电影院线发展的等级规模结构和时空演变进行研究的仍然较少。
因此,本研究利用城市地理学的首位度和等级钟两个经典方法,对我国电影院线发展的等级规模结构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1)我国电影院线的等级规模结构分布整体而言呈现出明显的“位序—规模”分布特征,大公司的集聚效应有限;(2)电影院线的等级距离在高排位的变化相对较小,头部院线之后的时变线变化相对较大,整个系统的活跃度较大;(3)我国电影院线产业近十年内的活跃度较高,呈现出越好越高、活跃度显著的特征。
关键词:电影院线;首位度;等级钟;等级规模;城市中图分类号:J9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4657(2020)04-0084-0820世纪初,中国人自建的联华公司逐渐垄断了北方的电影市场,在整个华北地区拥有了自己的影院系统,其可以说是中国大陆自建的最早的专业电影院线[1]。
改革开放之后,国内文化娱乐消费市场迅速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新中国成立后的“统购统销+层级发行”的电影发行放映模式也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因此,2002年,我国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了电影院线系统,力图增加电影的发行效率,逐步打破由地方电影公司垄断和控制电影院的局面。
最初,国内只有32条城市电影院线,但随着文娱消费市场的繁荣活跃,二线以下的中小城市电影市场被不断挖掘、开拓,加之大量新建且技术含量更高的影院诞生,持续推动了中国电影放映行业的增长。
在经历了增长高峰和行业整合之后,到2019年,全国城市电影院线维持在50条,与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相互推动和促进[2]。
伴随着中国影院建设的推进和整个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电影院线从市场化改革初期的30余条,快速增长超过了40条。
2010广告项目CCTV3、8数据对比091221

1.2 2.5 1.9 10.0 2.4 5.8 6.1 1.3 3.3 9.5 75,500 1063.9
17.2 8.8 4.3 12.6 4.2 6.5 4.7 2.6 4.3 5.8 71
0.7 2.5 3.5 8.0 4.0 10.6 8.4 2.8 6.7 16.5 75,500 872.3
ZHEJIANG HANGZHOU
TARGET: F 18-35
4A公司:收规率高的项目幵非一定占优势
目标人群35岁-55岁女性
收规率%
非目标人群收规率
19:30-22:00频次
评分
晚间经典 晚间套播
5 4.5
低 高
2次 3次
90 91
所占分值
90%
5%
5%
独特的加权体系,背后是利益的驱动
4
CCTV-3、8常觃项目比较
选择
CCTV-3、6、8的不同表现
到达率
CCTV-3 CCTV-6 CCTV-8
平均暴露频次
CCTV-8
毛评点相同
CCTV-6 CCTV-3
关于4A项目效果评估
• 相同的项目,4A公司评估出的效果为什么和我们会背道而驰? • 原因: • 我们是代理全国性媒体的资源性公司,项目评估要以全国11.15亿电 视人口为基数,体现媒体项目在全国普遍的广告效果。 • 4A公司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性公司,项目评估要以客户下一阶段目 标市场为依据,相同的项目也会因为客户的丌同而产生巨大差异。
主题
1 2 3 4
目前我们的数据系统
相同节目数据不同?
效果评估数据应用方式
CCTV-3、6、8常觃项目比较
1
目前我们的数据系统
47城市?我们拥有更多
电视媒体调研报告样本

电视媒体调研报告样本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电视媒体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重要的娱乐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之一。
因此,针对电视媒体的调研成为了一项必要的任务,以了解观众的收视习惯、节目偏好以及对电视媒体的评价。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对观众对电视媒体的使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以便针对观众的需求和偏好,对电视媒体进行优化和改进。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了一份面向观众的调查问卷。
问卷包含了观众的个人信息、收视习惯、喜爱的电视节目类型、对电视媒体的评价以及对未来电视媒体的期望等方面的问题。
调研结果:共有500名观众参与了本次调查,以下是部分调研结果的总结:1. 观众年龄分布:18-24岁(25%)、25-34岁(40%)、35-44岁(20%)、45岁以上(15%)。
2. 观众收视时间分布:每天1-2小时(20%)、2-4小时(45%)、4小时以上(35%)。
3. 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类型:综艺节目(35%)、电视剧(30%)、新闻报道(15%)、体育赛事(10%)、纪录片(5%)、其他(5%)。
4. 观众对电视媒体的评价:节目内容丰富多样(45%)、时效性不够(20%)、广告过多(15%)、节目质量有待提高(10%)、其他(10%)。
5. 观众对未来电视媒体的期望:更多高质量的电视节目(40%)、更少的广告干扰(25%)、更多与观众互动的节目(20%)、在各个平台上进行观看(10%)、其他(5%)。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观众的收视时间较长,对电视媒体的依赖度较高。
2. 综艺节目和电视剧是观众最喜爱的节目类型。
3. 观众对电视媒体的评价相对较为中立,希望媒体能够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内容,并减少广告的干扰。
4. 观众对未来电视媒体的期望主要包括更多高质量的节目和更少的广告。
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向相关部门提出以下建议:1. 在编排节目时,兼顾观众的喜好,增加综艺节目和电视剧的数量和质量。
2010年10月电视月报

目录一、2010年10月电视行业整体研究 (3)二、2010年10月各类电视栏目关注排行 (4)三、2010年10月电视剧关注度排行 (7)四、个案分析:《单身公主相亲记》 (8)研究背景 (11)研究对象 (11)研究方法 (13)法律声明 (13)一、2010年10月电视行业整体研究2010年10月电视行业搜索指数基本与9月持平数据显示:2010年10月电视行业搜索指数日均检索量为541.82万次,与9月基本持平。
受到国庆长假影响,行业整体关注未见明显上涨。
服务类栏目小幅上涨,栏目类型关注情况与9月无明显变化从栏目类型来看,2010年10月服务类栏目关注出现小幅上涨,占比达到23.99%比9月上升了1个百分点。
整体关注状况与9月基本一致。
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700000080000002010-10-12010-10-32010-10-52010-10-72010-10-92010-10-112010-10-132010-10-152010-10-172010-10-192010-10-212010-10-232010-10-252010-10-272010-10-292010-10-312010年10月电视行业搜索指数数据来源:百度数据研究中心,2010年11月2010年10月电视行业日均检索量:541.82万次二、2010年10月各类电视栏目关注排行娱乐类栏目:“达人秀”关注排行荣升亚军,“百科全说”再次上榜2010年10月的综艺银屏可谓精彩不断,娱乐类栏目关注度排行变化明显:尽管第一位依然是“快乐大本营”,但榜单上湖南卫视占领前三甲的局面被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打破。
“达人秀”以9.32%的关注度荣升亚军;同时东方市卫视的另一档娱乐脱口秀“壹周立波秀”也从第十跃升至第六。
而湖南卫视除了长期盘踞前十的“大本营”、“天天向上”以及余热未去的“快乐男声”外,全新改版的“百科全说”也再次上榜。
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

《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出版2009年,中国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广播影视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改革“黄金机遇期”,各项工作继续保持了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体现了几个突出特点:政策杠杆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着力建构新形势下的科学政策体系与高效管理机制;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保障文化民生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广电产业逆势上扬,成为文化产业支柱与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内容生产数量质量齐升,精品力作频频亮相;三网融合正式启程,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提速;广播影视“走出去”取得重要成果,国际传播能力显著提升。
庞井君指出,2009年,国家层面出台的与广播影视行业相关的政策有7个,以广电总局令形式发布的文件有5个,此外广电总局发布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共330多项。
广电行政部门对广电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更加注重发挥政策杠杆的调控作用,有力推进了科学管理、有序管理和高效管理。
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方面:2009年,广播影视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核心,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出成效。
2009年全年财政投入245.18亿元,同比增长17.71%,在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的比重为13.23%,与上年基本持平。
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6.31%、97.23%,比2008年分别增长0.37%、0.29%。
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51座,电视台272座,广播电视台2087座,教育台44座。
开办了3985套开路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其中广播节目2675套、电视节目1310套,此外还有付费电视139套、付费广播39套。
有线电视网络400多万公里。
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以直播卫星为手段,已按计划完成首批近370万套直播卫星接受设备的配售与安装任务,使19万个“盲村”农户受益,第二批865万套也已完成招标工作,全国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村村通今年年底可望全面实现。
CCTV-高清频道2010年度报告

CCTV-高清频道2010年度报告前言CCTV-高清频道自2008年1月1日试验播出,5月1日正式播出,截至2010年底,已运行三年的时间。
作为我国第一个开路播出的全高清频道,CCTV-高清频道圆满完成了以北京奥运会、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世界杯赛事为代表的重大赛事和活动的高清转播工作,在节目源有限的条件下积累了一批高清节目资源,并建立了一套高清节目的评价标准和价格标准,对我国高清电视市场的培育、扩大及中央电视台高清化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央视的高清电视事业在节目、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但随着我国高清电视的快速发展,CCTV-高清频道正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CCTV-高清频道通过对频道发展环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在频道三年来的运营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规划。
第一章CCTV-高清频道发展环境分析2008年,CCTV-高清频道在我国高清电视产业刚刚起步的阶段扮演了重要的公益示范作用,进入到2009年,特别是9月28日以后,CCTV-高清频道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十家卫视的高标清同播标志着高清电视频道从技术竞争转变为内容竞争。
1、高清频道数量快速增加,技术竞争转变为内容竞争2009年9月28日,CCTV-1、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黑龙江卫视、浙江卫视、广东卫视、深圳卫视9个上星频道正式启动高标清同播。
2010年7月5日,天津卫视也实现高标清同播。
至此,加上原有的CCTV-高清频道、CHC高清影视频道、BTV-纪实高清频道、上海新视觉高清频道四家全高清频道,中国高清电视频道形成了"10+4"的格局。
2010年9月2日,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和规范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对进一步促进和规范高清电视的发展提出了资金投入、节目制作、同播率和高清率、技术质量和规范、节目引进和购买、频道开办、落地推广等方面的明确要求。
通知要求,现有高、标清同播频道,从2010年9月28日起,同播的高清频道高清节目同播率和高清播出率必须高于70%,同播的高清频道黄金时段(18:30-23:00)所有节目,包括影视剧、气象和广告等,必须全高清播出。
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摘要:本文对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该年度纪录片产量、类型、内容、风格等方面的调查和统计,本文总结了当时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其中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本文也对纪录片从业者的心态和创作动力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纪录片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的观点和意见。
关键词:纪录片、发展状况、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心态、创作动力一、引言纪录片是一种以记录真实事件和事物为目的的电影创作形式,不同于传统的剧情电影,它更加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纪录片行业逐渐兴起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国内外电影节和展映活动上,中国纪录片作品的表现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赞誉。
本文旨在研究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当时纪录片产量、类型、内容、风格等方面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纪录片从业者的心态和创作动力。
二、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状况1. 纪录片产量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产量较为庞大,涵盖了各个领域和主题。
据统计,当年中国共制作并推出了300余部纪录片。
其中,部分作品获得了国内外电影节的奖项,并在国内外影院上映。
这些纪录片涉及到的领域广泛,包括社会问题、历史事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等等。
2. 纪录片类型根据调查发现,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类型主要分为社会纪录片、人物纪录片、历史纪录片、科学纪录片、自然纪录片等。
社会纪录片关注社会问题,展现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变迁;人物纪录片以某位或某类人物的生活和经历为主题;历史纪录片追溯历史事件和人物;科学纪录片关注科学领域的发展和成果;自然纪录片呈现自然界的美丽和奇妙。
3. 纪录片内容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内容多样丰富。
其中,一些作品关注社会问题,如城市化、环境保护、教育问题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热点和关切;一些作品探索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真相,深入挖掘历史背后的故事;还有一些作品记录了科学领域的突破和成就,向观众展示了科技的进步与应用;此外,还有部分纪录片关注自然界的美丽和保护,呼吁人们关爱环境并保护生态。
专注电影映前广告的央视三维

行业/平台/媒体/未来
3个角度
行业
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
观察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
1
票房与人次
2
影院建设
3
过亿标准
全国电影市场票房增长情况(亿元)
数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
130
101
62 33
'07
150
9
15
'04
20
'05
26
'06
43
'08 '09 2010 2011 2012
站在产业前沿引领行业发展
2005
推出银幕巨阵
2006-2010
与分众集团整合 江南春出任CEO 纳入分众生活圈媒体
2011
央视三维旗下银幕巨阵居行业领导地位
电影映前广告进入媒体化操作时代
电影映前广告市场份额超60%
核心城市影院资源覆盖超80%
1995-2004 追大片时代
大片1 大片2 大片3
2005-2009 过渡时代
16%
8%
7%
13%
22% 6% 9%
四倍
1% 4%
电视
报纸
杂志
广播
网络
户外
影院 影院
备注:实力传播2009年全球广告支出预测与营销投资回报追踪调查
媒体
银幕巨阵
电影映前广告传播首选
1995
公司创始人
为肯德基运作 国内第一条电影映前广告
1998
央视三维公司成立
1999-2004
为众多知名品牌
操作电影映前广告投放 提供电影全媒体整合传播服务
家居用品
2010全国媒体投放环境总结

2010全国媒体投放环境总结本文由安徒小花生贡献2010年全国媒体投放环境总结Contents一、投放媒介分析二、投放区域分析三、投放行业和品牌分析四、投放媒体排名数据来源:CTR2010Contents一、投放媒介分析二、投放区域分析三、投放行业和品牌分析四、投放媒体排名数据来源:CTR2010投放份额分析2009年广告投放电视依旧是大头,其次是报纸。
对比可以发现,电视广告份额被其他4个媒介抢夺。
电视报纸户外杂志电台数据来源:CTR2010投放总量对比17.59%对比2009年1-5月的总投放可以看出2010年的广告投放以17.59%的速度增长,可以预见世博和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投放将比2009年同期有更大幅度的增长. 电台广告的增长最为迅速,其次是户外和报纸.数据来源:CTR2010投放季度性对比(一)2010 VS 2009年1-5月电视媒体广告投放量比较年月电视媒体广告投放量比较单位:百万元)(单位:百万元) 45,000 40,000 38,321.16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电视广告的投放低谷在2月,之后逐渐增加投放。
10,000 5,0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10 VS 2009年1-5月报纸媒体广告投放量比较年月报纸媒体广告投放量比较单位:百万元)(单位:百万元) 9,000 8,057.21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报纸广告的投放低谷在2月,4月是高峰,5月下 1,000 滑。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2010 VS 2009年1-5月电台媒体广告投放量比较年月电台媒体广告投放量比较单位:百万元)(单位:百万元)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154.81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2010 VS 2009年1-5月杂志媒体广告投放量比较年月杂志媒体广告投放量比较单位:百万元)(单位:百万元)1,357.49电台广告的投放低谷在2月,之后逐渐增加投放。
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纪录片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转型,成为文化产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旨在全面分析这个行业在2010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揭示其在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的重要作用。
一、行业背景纪录片是以真实事件和人物为素材,运用纪实手法展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电影艺术形式。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中国,纪录片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而2010年,是中国纪录片行业迈向成熟阶段的重要时间节点。
中国政府对纪录片行业的支持和对话提升了其社会地位。
二、市场规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纪录片市场也蓬勃发展。
据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纪录片市场规模达到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20%。
这一数字显示出公众对于纪录片的兴趣和认可。
三、受众群体中国纪录片的受众群体日益扩大,不再局限于学术之中。
年轻人成为纪录片的核心受众,因为他们对于真实、原创和有思想深度的故事的追求。
纪录片通过其多样的题材和具有社会关注度的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四、热门题材在2010年,一些热门题材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
环境问题、社会公正、历史事件、文化保护等领域成为纪录片制作的热点。
纪录片通过真实记录和深入调研,揭示社会问题,推动公众思考和对话。
五、创作技术2010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中国纪录片的创作质量的提升。
高清晰度、特效、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丰富了纪录片的视觉表达和观赏效果。
同时,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也为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随着中国纪录片行业的日益崛起,国际合作与交流也得到了推动。
中国纪录片频频参加国际影展并获奖,中国纪录片导演也与国际合作伙伴合作共同制片。
国际合作不仅提高了中国纪录片的制作水平,也扩大了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
七、面临的挑战然而,中国纪录片行业在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发布

《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发布
作者:暂无
来源:《传媒》 2010年第6期
本刊讯(记者马莉)5月18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京召开《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广电蓝皮书)发布会。
会议发布了2009年中国广播影视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广电蓝皮书主编庞井君介绍,2009年,我国广播电
影电视总收入(含财政补贴收入)达到19 59.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3%。
其中,电影产
业表现尤为突出,全年综合效益106.65亿元,同比增长26 4.7%。
预计2010年,中国广播电
视收入将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电影票房收入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广电蓝皮书还指出,2009年,中国全年故事片产量达到4.56部,跻身全球第三大电影产量大国。
随着三网融合付
诸实施,未来视听新媒体将加速发展,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是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第五次组织编写的行
业年度报告,全书共35万字,分为发展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和个案研究报告三个部分。
该报告涵盖了广播影视发展环境、公益事业发展状况、产业发展状况、技术发展状况、行政管理状况
等各个方面,内容权威、系统,富有前瞻性。
此外,发布会透露由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年度报告》
和《2010年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指数报告》也将于今年下半年与读者见面。
2010年全年国内电视频道全天收视率、收视份额、广告收入

目录2010年全年国内电视频道全天收视率及收视份额(前15名)数据 (1)2010年全年国内电视频道全天收视率(前15名)柱状图 (3)2010年全年国内电视频道全天收视份额(前15名)柱状图 (3)省级卫视新五虎将 (4)2010年度地方电视广告收入10强 (6)2010年全年国内电视频道全天收视率及收视份额(前15名)数据时间段全天日期2010-1-1至2010-12-31频道收视率% 收视份额%0.5237 4.0534央视综合0.3892 3.0125湖南卫视0.3786 2.9303央视六套0.3712 2.8733央视五套0.3358 2.5992央视三套0.2703 2.0918 浙江卫视央视新闻0.2494 1.93070.2313 1.7901 央视四套0.2207 1.7079 央视八套0.2017 1.5611 安徽卫视0.1692 1.3095 北京卫视央视少儿0.1589 1.23030.1531 1.1852 天津卫视0.1522 1.1782 央视二套(数据来源:CSM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2010年全年国内电视频道全天收视率(前15名)柱状图2010年全年国内电视频道全天收视份额(前15名)柱状图省级卫视新五虎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安徽卫视、北京卫视。
湖南卫视是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旗下以娱乐、资讯为主的个性化综合省级卫视。
频道特色:快乐、关爱、精彩,致力于打造最具活力的中国电视娱乐品牌。
频道在1997年1月1日正式通过亚洲2号卫星传送,呼号“湖南卫视”,已实现全国31个省及直辖市的完全覆盖。
每天播出24小时(7:00-次日7:00)。
江苏卫视是江苏广播电视集团旗下的以幸福为定位,以新闻、综艺、电视剧为主要内容的省级卫视,于1997年12月开播。
频道特色:现代感、传媒感、资讯感及江苏文化风味。
浙江卫视是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以浙江地方新闻和综合栏目为主,集综艺娱乐、社教、文化、法制于一体频道。
2010年中国电影院线发展报告(简版)

2010年中国电影院线发展报告2010年“中国式增长”将电影产业推向“中国式爆发”,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破100亿元,为在“十一五”加速提升的中国电影产业画上一个完美句号。
八年前,中国电影院线制改革之初,我们对“院线”一词还较为陌生。
走过八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从2003年的9.2亿元到2010年的100亿元,超过10倍的高速增长,让全球都目睹了中国电影蕴藏的巨大潜力和亟待爆发的影响力。
“院线制”改革最终成了撬动终端市场的强大引擎,给电影产业发展带来一波又一波高潮。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中国电影2010年的“高”度:2003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9.2亿元;年度排名第一院线:上海联和,年度票房1.46亿元;年度排名第一电影院:上海永华影城票房2746万元。
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100亿元;年度排名第一院线:万达院线,年度票房14亿元;年度排名第一的影院:北京华星国际影城票房9800万元。
在院线制的元年2003年,年度票房超过亿元的院线仅有两条:上海联和和北京新影联;2004年年度票房超过亿元的院线增至三条:上海联和、北京新影联和中影星美。
2006年全国年度票房超过亿元院线达到八条:上海联和、北京新影联、中影星美、南方新干线、万达院线、广州金逸珠江、浙江时代、四川太平洋。
2009年全国年度票房超过亿元院线有14条,其中超过6亿元的院线5条,万达院线以8.3亿元票房位居院线之首。
2010年,中国市场年度票房超过亿元的院线已经达到20条,占注册院线的57%.其中,年度票房超过10亿元的院线三条:万达院线14亿左右;中影星美12亿左右,上海联和10.9亿。
3亿元年度票房成为入围全国十强榜单的最低门槛线。
一条院线的年票房超过八年前全国市场年度票房的总和,这惊人的增长,这体现了“中国式增长”的电影高度。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010年院线市场从最初的割据与称霸,到现在逐渐呈现出群雄逐鹿局面,彰显了市场三股力量引领了中国电影院线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01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地面频道覆盖及收视状况TOP3(上)

201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地面频道覆盖及收视
状况TOP3(上)
无
【期刊名称】《市场观察:广告主》
【年(卷),期】2010(000)012
【摘要】数据来源: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数据说明:1.以上数据来自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CMMR)2010年度'中国电视频道覆盖及收视状况调研';调查总体是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和港澳台地区暂缺)的电视人口。
【总页数】2页(P126-127)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
【相关文献】
1.区域省级地面频道覆盖状况TOP3 2008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地面频道覆盖及收视状况 [J], ;
2.区域省级地面频道覆盖状况TOP3 2008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地面频道覆盖及收视状况 [J], 无
3.201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地面频道覆盖及收视状况TOP3(五)
[J], 无
4.201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地面频道覆盖及收视状况TOP3(中)[J], 无
5.201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地面频道覆盖及收视状况TOP3(五)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12% 12%
13% 17% 12%
10% 11% 10% 17%
5% 9% 19% 24%
5% 13% 10% 14% 30%
19% 22% 23% 16% 12% 11% 1% 合计 9% 11% 1% 北京
200
24% 23% 15% 14% 上海
200
6% 12% 1% 广州
205
19% 9% 深圳
企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
1%
7% 15% 37% 16% 16% 4% 3%
1%
12% 12% 27% 16% 5% 1%
0%
2% 19% 44% 19% 0% 7%
3%
7% 19% 29% 15% 6% 4%
0%
6% 10% 49% 13% 5% 2%
自由职业者
个体户 待业
样本量:所有被访者
3%
3% 0%
1
电影银幕映前媒体覆盖受众特征
目标受众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深圳因城市特点更趋势年轻化
平均年龄(岁)= 28 30 28 30 25
10% 40岁及以上 35-39岁 30-34岁 25-29岁 20-24岁 20岁以下 25% 10% 合计 26% 12%
15% 17%
10% 12%
核心研究发现总结
研究背景
Research Background
央视三维简介
作为分众传媒集团旗下子公司之一的央视三维电影传媒,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电影传媒公司。 公司成立早期以电影贴片和电影授权等服务内容为核心,为客户提供以电影为主题的全媒体整合传播方案。作为中国最 早专业从事电影广告运营的机构,央视三维曾经成功操作了众多经典案例,在业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样本量:所有被访者
n=810
200
200
205
205
央视三维银幕映前媒体的目标受众高学历、高收入
合计 5% 23% 29% 34% 10% 21% 15% 22% 15% 17% 10% 3% 14% 29% 19% 22% 13% 影院受众特征 (CNRS中国城市居民调查) 北京 上海 广州 4% 5% 4% 15% 30% 29% 24% 25% 35% 41% 34% 31% 17% 6% 2% 19% 27% 29% 12% 16% 27% 17% 24% 26% 17% 13% 9% 22% 9% 7% 13% 8% 2% 2% 3% 7% 13% 16% 14% 32% 41% 32% 17% 18% 23% 19% 13% 24% 17% 5% 1% 本次调研结果(四城市合计) 深圳 8% 30% 38% 22% 2% 19% 12% 27% 14% 17% 11% 4% 12% 13% 22% 33% 16%
2005年,央视三维整合全国高端影院资源,统一买断其所有的映前时段,形成全国高端影院广告联播网——“银幕巨 阵”。目前,银幕巨阵已经覆盖全国77个城市、300多家高端影院、1600块大银幕、85%左右的院线票房。
研究背景
2010年6月央视三维电影传媒委托CTR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对其电影银幕映前媒体的效果进行调研评估。
平均个人月收入(元)=
拒答 10,000元及以上 8,000-9,999元 6,000-7,999元 5,000-5,999元 4,000-4,999元 3,000-3,999元 3,000元以下 无固定收入
5214
5325
1% 13% 10% 14% 19% 8% 10% 24% 2% 北京
5033
2010年央视三维银幕映前媒体 基础调研报告
致:
洞察中国市场的专业品牌
目录
研究背景 详细研究内容 Part 1:电影银幕映前媒体覆盖受众特征 Part 2:电影银幕映前媒体与电视接触及广告观看行为 – 电影银幕映前媒体效果评估 – 电影银幕映前VS.电视媒体
Contents
– 电影银幕映前VS.其它媒体
200
205
205
目标受众家庭月收入较高,四城市合计平均为9879元
平均个人月收入(元)=
拒答 14,000元及以上 12,000-13,999元 10,000-11,999元 9,000-9,999元 8,000-8,999元 7,000-7,999元 5,000-6,999元 4,000-4,999元 4,000元以下
大学专科及以上人群占比为 83%
个人月收入4000元及以上人群比例为 56%
家庭月收入8000元及以上人群比例为 70%
2
电影银幕映前媒体与电视接触及广告观看行为
•电影银幕映前媒体效果 •电影银幕映前VS.电视媒体 •电影银幕映前VS.其它媒体
98%的目标受众会关注到银幕映前媒体的广告
媒体的到达率 定义:在某一段时期内,该媒体所在 地之环境内出入的目标受众中,声称 曾经留意过该媒体的比例
10% 12% 8% 10% 13% 19%
4985
6% 8% 12% 17% 10% 23%
5512
10% 9% 10% 15% 12% 18% 23% 2% 合计
13% 6% 10% 13% 17% 18% 19% 4% 深圳
28% 1% 上海
23% 1% 广州
样本量:所有被访者
n=810
200
9879
10225
9355
5% 8% 21% 16% 24%
9202
7% 521%
13% 11% 33%
24% 7%
14% 20%
14% 8% 13% 9% 10% 8% 7% 深圳
11% 18% 10% 15% 3% 1% 合计 6% 14% 5% 15% 2% 1% 北京
合计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通常看电影入场的情况
电影院银幕放映广告前15分钟或以上入场 电影院银幕放映广告前5-14分钟左右入场
电影院银幕放映广告前1-4分钟 电影院银幕放映广告时入场 在电影正片开始时才入场
6%
10%
4%
0%
9%
66%
73%
69%
53%
71%
27%
16%
26%
47%
19%
1%
0%
1%
调研方法说明-执行时间和地点
执行时间:6月18日-6月21日
调研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调研方式: 在该城市央视三维的影院中随机抽取2-4个
在影院门口随机拦截从影院出来的人进行访问
调研影院
北京 UME国际影城(双井) 北京博纳优唐影城 上海 永华电影城 柯达电影世界 上海环艺影城 上海大光明影城 广州 飞扬影城(天河) 飞扬影城(正佳) 深圳 博纳影院 太阳数码影院
调研方法说明-样本量与被访者条件
样本量:
每城市200样本 (按95%的置信度来计算,200样本的误差率为6.93%)
四城市实际共完成815样本
被访者条件
当地常住居民(指在当地居住一年及以上的居民) 不在相关行业工作(如广告公司/市场研究公司/公共关系公司或相关 部门,媒体/出版社/新闻机构,影视制作/发行/放映等公司) 过去6个月内没有接受过任何公司任何形式的市场调查 15-44岁 男女比例1:1
14% 16%
5% 8% 36%
16% 17% 20% 19% 12% 北京
17% 22% 28% 21%
43% 23% 10% 上海 15% 12% 广州 8% 深圳
样本量:所有被访者
n=810
200
200
205
205
目标受众拥有较高的学历
大专及以上学历 =
83%
4%
84%
8%
87%
91%
68%
n=810
5%
3% 1%
200
1%
2% 0%
200
3%
1% 0%
205
2%
5% 0%
205
目标受众大多数会与同伴一起来观影
合计 和同事/同学/朋友一起来 和男/女朋友一起来 和丈夫/妻子一起来 和孩子一起来 和兄弟姐妹/亲戚一起来 自己一个人来 和父母一起来 51% 40% 30% 17% 5% 3% 3%
205
样本量:所有被访者
n=810
目标受众中白领占据多数
合计 政党机关/社团/事业单位一般干部 专业技术人员 2% 10% 72% 企业/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企业/公司一般管理人员 企业/公司一般职员 学生 私营业主 商业/服务业一般职工 北京 5% 13% 上海 0% 8% 广州 1% 12% 深圳 1% 6%
1%
5% 33%
硕士及以上 大学本科 大专 高中/中专/技校/高职 初中及以下
29%
38% 46%
43% 38%
41%
30%
39%
58% 29%
17% 1% 合计
18% 北京
13% 上海
9% 广州
3% 深圳
样本量:所有被访者
n=810
200
200
205
205
目标受众个人月收入较高,四城市合计平均为5214元
0%
1%
0%
1%
0%
0%
0%
样本量:所有被访者
n=810
200
200
205
205
视听效果和视觉冲击力是电影银幕映前广告的主要特点
合计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大银幕观看视觉冲击力强
81%
84%
92%
75%
73%
视听效果好能感受到品牌的震撼力
待电影正片开始时打发空闲时间 影院的环境舒适让我很放松,因而愿意去欣赏广告 播放的都是创意不错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