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分析共25页文档

合集下载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地方政策法规
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环 保政策法规,对项目的环保要求进行 了细化。这些政策法规包括地方环保 标准、环保审批程序等。
验收目的与意义
验收目的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目的是对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 环保措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政 策法规要求。
验收意义
通过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可以确保项目的环保措施得到 有效实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 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推动企业加强环保管理。
重点
核实项目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了解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评估项目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和环保档 案资料的完整性。
难点
由于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加强对现场检查和资料审查的力度,确保验收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对于一些复杂的环保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得出准确 的结论。
验收内容
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情况
01
检查项目所配套的环保设施是否按照环评要求建设,包括废水
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噪声控制设施等。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02
核实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是否采取了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如施
工扬尘控制、水土保持措施等。
环境保护档案资料
03
检查项目环保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包括环评报告、验收报告、
符合环保要求
如果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 染物排放量符合环保要求,且对环境 质量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则可以 认为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需要采取措施
如果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 染物排放量超过环保要求,或者对环 境质量的影响不可接受,则需要采取 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对 环境的影响。

环保竣工验收情况汇报

环保竣工验收情况汇报

环保竣工验收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环保部门要求,我单位于近期完成了环保设施建设工程,并进行了竣工验收。

现将环保竣工验收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环保设施建设情况。

我单位在环保设施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部门要求,完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噪音控制设施等环保设施的建设工作。

所有设施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安装和调试,并取得了相关资质证书。

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经过验收,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良好。

污水处理设施能够有效地处理生产废水,达到了排放标准要求;废气处理设施能够有效控制生产废气的排放,保证了周边环境空气的质量;噪音控制设施有效降低了生产设备的噪音,对周边居民的生活没有造成影响。

三、环保设施运行维护情况。

我单位建立了完善的环保设施运行维护制度,明确了设施的日常运行和维护责任人,并进行了相关培训。

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四、环保设施使用效果。

经过环保设施的运行,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废气和噪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处理,达到了环保部门的排放标准和要求。

同时,也得到了周边居民和环保部门的好评。

五、环保设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在环保设施运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设施运行中的能耗较高、部分设备运行效率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改进措施,并将逐步进行实施,以提高环保设施的运行效率。

六、结语。

我单位将继续加大环保设施的运行维护力度,不断改进设施运行效果,确保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特此汇报。

此致。

敬礼。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进一步拓宽社会公众意见收集途径和方式,提高收集效率和覆盖面。
加强处理力度
加强对社会公众意见的处理力度,确保每条意见都能得到及时、有效 的回应和处理。
推进公众参与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 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提升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工作 的积极性。
环保政策与市场机遇
国家和地方政府将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和政策支持,为环保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 机遇。建设项目可以积极参与环保市场,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持续改进计划和目标
01
加强环保设施运营管 理
建立健全环保设施运营管理制度,加 强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 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02
社会公众意见处理结果反馈
汇总分析
对收集到的社会公众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分类整理出 主要问题和关注点。
制定措施
针对汇总分析出的主要问题和关注点,制定相应的处 理措施和改进方案。
公开反馈
将处理结果和改进方案通过政府官方网站、社交媒体 等途径向社会公众公开反馈,接受社会监督。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
完善收集机制
05
生态恢复和绿化建设情况
生态恢复措施实施效果
01
植被恢复
项目区域内植被得到有效恢复, 覆盖率达到预期目标,生态功能 逐步恢复。
水土保持
02
03
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土 壤资源。
项目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 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得到恢复和改善。
将实际采用的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措施与环评文件批复的要求进行 对比分析,评估其符合程度。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汇报人:日期:•项目背景与环境保护要求•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监测与达标分析目录•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回顾与对比•生态恢复与绿化工程实施情况•社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分析目录•总结与展望01项目背景与环境保护要求本项目位于某市某区,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总投资额为XX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XX、XX等。

项目自立项以来,经历了前期准备、设计、施工等阶段,现已完成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进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阶段。

项目概况及建设过程回顾建设过程回顾项目名称、位置及规模环境保护法规及政策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要求建设项目必须遵守环保法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环保验收。

地方层面政策本项目所在地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政策,要求建设项目必须达到一定的环保标准才能通过验收。

环保验收目的和意义确保项目符合环保要求通过环保验收,可以确保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遵守了环保法规和政策要求,达到了预定的环保标准。

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环保验收是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手段,可以确保项目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环保验收,可以推动企业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02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批复要求,设计相应的环保设施,包括废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噪声控制设施等。

环保设施设计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环保设施施工在施工完成后进行调试,确保环保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设计要求。

环保设施调试环保设施设计、施工及调试情况通过监测废水处理前后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评估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

废水处理效果废气处理效果噪声控制效果通过监测废气排放口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量,评估废气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

通过监测厂界噪声和敏感点噪声,评估噪声控制设施的控制效果。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分析分析报告(模板)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分析分析报告(模板)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工程名称:********************************工程(盖章)建设单位:贵州************有限公司(盖章)设计单位:贵州*****************公司(盖章)施工单位: ************有限公司(盖章)监理单位: ****************有限公司(盖章)时间:年月日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工程地址贵州省****** 工程基本情况建筑基本情况:值班室:地上1层,建设高度:***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办公楼:地上4层,建设高度:****米,建筑面积:******平方米;食堂宿舍:地上5层,建设高度:*****米,建筑面积:*****平方米。

其中地上1层为食堂,2~5层为职工宿舍;*******该工程项目为新建工程。

1、本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组织参建各方进行图纸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并且针对施工的特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关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

2、施工单位首先组织学习了建筑工程相关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并针对本工程特点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批。

3、建立了质量管理机构,获取和确认了公司技术质量部编制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汇编,并在专项施工方案中制定了保证措施。

4、对进场的原材料配合监理单位见证取样,送试验室试验。

5、通过以下几方面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控制:所有隐蔽工程向监理单位报验,我项目部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三方面验收;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报审,监理下达浇筑令才开盘浇筑;工程质量的控制实行三检制度,对每道工序、每个分项工程都向监理单位报审,通过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对每道工序及各个工种进行技术交底及质量标准要求交底,在施工过程中检查指导、落实,每个工序完成后进行验收。

6、施工过程中我们积极配合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对于现场存在的问题,主动按要求及时整改,达到合格后开始下道工序与施工,对混凝土的平整度,混凝土的观感质量等质量通病事先采取了防治措施;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质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的调试和优化,降低污染物排放。
噪音监测结果
监测指标
主要包括厂界噪音、设备噪音等。
监测结果
噪音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未对周边居民生活造 成明显影响。
问题与建议
在部分噪音较大的设备附近,建议企业采取隔音、降噪措施,进 一步降低噪音污染。
固体废物监测结果
监测指标
主要包括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处置方式等。
评价目的
说明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 意义,如预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程度、提出环保措施等。
评价方法
介绍所采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如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比较 分析等。
01 02 03 04
评价范围
明确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包括 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和评价对象 等。
评价结果
概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果, 包括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环保措 施的可行性等。
废气处理设施运行效果
排放浓度检测
废气处理设施应确保排放 浓度稳定低于相关标准限 值,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 放。
设备性能评估
废气处理设备应正常运行 ,达到设计处理能力,确 保废气得到有效处理。
运行稳定性评估
通过分析废气处理设施的 运行数据,评估设施的运 行稳定性及可靠性。
噪音控制设施运行效果
噪音水平检测
监测范围
包括项目建设过程中和投产后可能产生的所有污染源及其周边环境 。
监测方法
采用国家认可的标准监测方法和先进设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废水监测结果
监测指标
主要包括废水的流量、pH值、COD、BOD、SS、重金属含量等 。
监测结果
根据监测数据,废水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均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限值。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04
验收资料整理与评估
验收监测数据整理分析
数据收集
收集建设项目运行期间的各项环 境监测数据,包括大气、水体、
噪声等方面的数据。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按 照时间序列、监测点位进行归类,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
采用统计学和环境学方法对整理后 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污染物 排放是否达标,识别可能的环境风 险。
03 国际公约
中国作为国际环保公约的缔约国,还需履行相关 国际公约规定的环保义务。
验收流程简介
现场检查
对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措施 进行现场核查,确保其按照设 计要求建设完成。
编制验收报告
根据检查、测试结果,编制环 保竣工验收报告,详细阐述建 设项目的环保状况。
前期准备
明确验收对象、范围,收集相 关资料,制定验收方案。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 工验收
汇报人:
2023-11-Βιβλιοθήκη 9目录• 引言 • 环保设施及措施核查 • 环保指标验收监测 • 验收资料整理与评估 • 竣工验收结论及后续工作
01
引言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是指建设项目在竣工后,对 其环保设施、措施和效果进行检查、测试、评估,以确 保其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标准的过程。
物的排放是否达标,以及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02
风险评估
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及所处环境,进行环境影响的风险评估,判定是否
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
03
遵守法律法规
核查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环境保护
法律法规。
后续工作建议

环境竣工验收报告

环境竣工验收报告

环境竣工验收报告报告编号:XX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项目信息:项目名称:XXX环境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地点:XXX省XXX市XXX区XXX街道XX号项目施工单位:XXX建设有限公司竣工日期:XXXX年XX月XX日二、项目概述:XXX环境工程建设项目是为了改善XXX地区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而进行的一项大型工程,主要包括XXX的建设和改造,XXX的设施安装,以及相关的管网建设等。

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达到XXX环境质量标准,并具备较好的运营和管理能力。

三、竣工验收内容:1.工程建设实施情况(1)建筑物和设施的设计和施工情况,包括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管网建设等。

(2)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情况,包括噪音、振动、粉尘等的防控措施,以及对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的影响管理措施。

(3)施工期间的监测数据和报告,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等环境指标的监测结果,以及相关的监测手段和频次。

2.设施运行和管理情况(1)设施的功能正常运行情况,包括排放、处理、处置等环节的运行状况。

(2)设施的运行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设置、责任分工和管理规范等。

(3)设施的日常监测和报告制度,包括操作记录、排放指标监测、事故情况汇报等。

3.环境质量情况(1)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包括大气、水域、土壤等环境要素。

(2)项目建设后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等指标的监测,与环境质量标准的对比分析。

(3)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包括对生物多样性、植被、水生态等的影响评价。

四、验收结果与建议:经过对项目的全面验收,我单位认为:1.项目的工程建设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各项工程质量达到或超过验收标准。

2.设施运行和管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设备功能正常,运行管理规范。

3.竣工后的环境质量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未发现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基于以上认定,我单位建议:1.运维单位应继续加强设施的运行和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运维工作,确保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环境保护措施效果监测竣工验收报告

环境保护措施效果监测竣工验收报告

环境保护措施效果监测竣工验收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环境保护部的相关要求,我单位于XXXX年对项目进行了环境保护措施效果监测工作,并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XXXX项目项目地点:XXXX建设单位:XXXX有限公司监测单位:XXXX环境监测中心二、监测目的本次监测的目的在于评估该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并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环保法规的要求,为项目竣工验收提供依据。

三、监测范围和方法本次监测涵盖了项目周边的空气质量、水质和噪声等方面。

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和监测仪器设备进行,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四、监测结果及评价1. 空气质量监测结果通过对项目周边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监测,监测结果显示,项目施工期间空气质量未发生明显恶化,各项指标均在规定范围内,符合相关环保标准要求。

2. 水质监测结果针对项目的污水排放口和周边水体进行了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项目的排水处理系统运行良好,排入水体中的污水经处理后水质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3. 噪声监测结果通过对项目周边噪声水平的监测,结果显示项目施工期间噪声水平在合理范围内,未对周边居民产生明显干扰,符合相关噪声控制要求。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通过本次监测工作,发现如下问题:1. 在施工过程中,个别施工人员存在未按要求佩戴防护装备的情况,建议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全面了解和正确使用防护装备。

2. 在排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中,发现一处设备故障,导致部分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建议及时修复,并加强设备维护管理,保证排放水质的稳定性。

六、环境保护措施改进计划根据存在问题,我单位制定了以下改进计划:1. 完善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体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个人防护装备的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全程佩戴。

2. 对排水处理设备进行维修,并制定定期的维护计划,加强设备使用和管理。

七、结论根据本次监测结果和改进计划,经过评估,认为该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相对有效,基本符合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3
处理设施效果
分析废气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提出优化建议。
噪声排放达标情况分析
噪声排放标准
明确建设项目所采用的噪声排放标准及其限值 。
监测数据与评价
提供厂界和敏感点噪声监测数据,评价噪声排 放是否达标。
降噪措施效果
分析采取的降噪措施的有效性,提出改进建议。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效果评价
固体废物来源与分类
实际废气排放量、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低 于环评预测值,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废水排放情况
实际废水排放量、排放浓度和排放去向均符合环评 预测要求,满足相关排放标准。
噪声排放情况
实际噪声排放量低于环评预测值,且符合相 关噪声排放标准,未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影 响。
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评估
废气治理设,有效降低了废 气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作技能。
06
后续管理与监测计划
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设施运行管理
建立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设施运行维护责任 主体,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发挥其预期的环境效益。
设施维护检修
定期对环境保护设施进行维护检修,确保设施性能稳定, 延长使用寿命,防止因设施故障导致的环境污染事故。
运行记录管理
建立完善的设施运行记录管理制度,记录设施运行状况、 维护检修情况、异常处理等信息,为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提 供依据。
项目地点
XX市XX区XX镇
建设规模
日处理污水XX万吨,占地面积XX平方米
环境保护目标与要求
废气排放
确保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废气排放符合国 家及地方相关标准。
废水处理
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 标准。
噪声控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模板】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模板】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建设单位: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盖章)项目名称: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废水处理项目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0月目录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1)(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1)(二)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2)(三)投资情况 (2)(四)验收范围 (2)二、工程变动情况 (2)三、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情况 (4)(一)废水 (6)(二)废气 (6)(三)固体废物 (7)(四)噪声 (7)(五)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8)四、环境保护设施调试效果 (8)五、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0)六、验收结论 (10)七、后续要求 (10)八、专家签字见附件 (11)2018年10月22日,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废水处理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并对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指南、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审批部门审批决定等要求对本项目进行验收,提出意见如下: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9月投资12500万元建设“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废水处理项目”,位于淄博市周村区电厂西路69号,属于新建项目。

项目废水设计规模为2100m3/d,分二期建设,各期处理水量均为1050 m3/d。

本次只针对一期项目进行验收,本项目污水处理范围为本公司创业园厂区16万吨/年丙烯酸、20万吨/年丙烯酸酯产品项目废水、36万吨/年苯酐、1万吨/年富马酸项目废水、厂区职工生活污水、冲洗废水、初期雨水。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1.表1-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二)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企业于2014年9月委托山东同济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了《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废水处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淄博市环境保护局于2014 年11月11日以淄环审【2014】98号文件对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予以批复。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一、项目概况。

本次环境保护验收报告针对我公司在XX省XX市进行的XX工程项目进行环境保护验收工作,该项目总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XX。

项目建设单位为XX公司,施工单位为XX公司,监理单位为XX公司。

二、环境保护措施。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制定了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主要包括:1. 土地保护,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占用,最大限度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

2. 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施工现场扬尘和机械设备排放,采取湿式施工和覆盖等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3. 水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施工废水排放,采取雨污分流,设置沉淀池和生态湿地等措施,净化废水后排放,保护周边水环境。

4. 噪声控制,采取封闭施工、降噪设备、错峰施工等措施,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5. 生态恢复,对施工期间破坏的植被进行及时修复和恢复,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三、环境保护验收情况。

经过环境保护部门的现场检查和验收,我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具体情况如下:1. 土地保护,项目建设过程中未发生违法占用耕地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 大气污染防治,施工现场扬尘和机械设备排放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3. 水环境保护,施工废水排放经过处理达标排放,未对周边水环境造成污染。

4. 噪声控制,施工期间噪音控制在国家相关标准范围内,未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5. 生态恢复,对施工期间破坏的植被进行了及时修复和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在环境保护验收过程中,部分问题仍然存在,主要包括XX。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整改措施,将在XX时间内完成整改,并向环境保护部门提交整改报告。

五、环境保护效果评价。

经过环境保护部门的综合评价,我公司在本次项目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分析PPT课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分析PPT课件
第22页/共24页
哪些不应当分期
• 将密不可分的主体工程拆分 • 将主体工程与辅助公用工程拆分 • 将主体工程与环保设施拆分
第23页/共24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24页/共24页
验什么?
设施--主要指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硬件设施。
对策措施--除设施外,还包含风险防范措施、与项目有关
的原有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措施、审批时附带的其他外部条件要
求,如规划调整控制、防护距离搬迁、园区公用配套、落后淘汰
关停、区域削减总量置换等。
第2页/共24页
•关于变动(变化、变更)
• 变动是正常的!这是由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及报批工
广 义 : 《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法 》 第 二 十 六 条 , “ 建 设 项 目 建 设 过 程 中 ,
建设单位应当同时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以及环 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第1页/共24页
• 验收的称谓和内容
叫什么?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法更准确,过去习惯的 “三同时”验收说法含义不够全面。
第7页/共24页
采取的应对办法
• 对于未批已建情况的应对办法 • 2007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以“法工委复[2007]2号”文件,就建设项目环 境管理有关法律适用问题作出答复。其中关于 未批已建成项目的处理答复如下:“关于建设 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却 已建成项目,同时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 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 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应当 分别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建设项 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作出相 应处罚。”(前者为停止建设,补办手续,逾 期不补办5-20万元罚款;后者停止生产,可处 10万以下罚款)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成效与突出问题研析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成效与突出问题研析

第43卷㊀第1期2021年1月环㊀境㊀影㊀响㊀评㊀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Vol.43,No.1Jan.,2021收稿日期:2020-10-15作者简介:夏青(1982 ),女,河北人,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E -mail:xiaqing@ 通讯作者:邱立莉(1979 ),女,河北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E -mail:qiull@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成效与突出问题研析夏青,尤洋,冯亚玲,敬红,邱立莉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㊀100012摘要:回顾了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环保验收工作在提高企业责任意识㊁减轻管理部门审批负担及建立环保自验监管制度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梳理了环保验收在各地的管理现状,提出环评事中事后监管尚欠缺㊁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不完善㊁环保验收约束不足等突出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环评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并不断提高企业与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能力,以保证环评及其审批文件中各项环保设施和措施要求的真正落地㊂关键词:建设项目;环保验收;污染源管理DOI :10.14068/j.ceia.2021.01.003中图分类号:X828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6444(2021)01-0013-04Analysis on the Achievements and Outstanding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for Check and Accept of Completed ProjectXIA Qing,YOU Yang,FENG Yaling,JING Hong,Qiu Lili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Quality Control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Beijing 100012,China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eck and accept of completed project,then summarizesthe achievements in improving the awareness of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reducing the examinational and approval burden of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and establishing the self -acceptance supervision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orts out the management status ofenvironmental acceptance in various places,puts forward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supervision during and after the event,imperfect conne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and polluatant permit and insuffici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cceptance constraints.It is recommend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IA system an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during and after the event,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with polluatant permit,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technical capabilities of enterprises and technical serviceinstitutions,so as to consolid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and measures in the EIA and its approvaldocuments.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check and accept of completed project;pollution source management㊀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后续,是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并有效运行的最后一道关口,从制度上可保证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㊂近年来,环保验收工作形势和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污染源管理改革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及时总结环保验收工作的成效,梳理环保验收在各地的管理现状,并通过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探索下一步污染源管理努力的方向㊂1㊀发展历程1998年颁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及2001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2]贯彻了环境保护 预防为㊀㊀㊀环㊀境㊀影㊀响㊀评㊀价第43卷主 的方针,对加强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确保 三同时 制度的顺利实施,法律规章制度建设和推动执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高度重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㊂2017年7月16日,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⓪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82号),修订后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3](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其中删去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审批规定,改为建设单位依照规定自主验收,体现了简政放权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强化了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加强了信息公开要求㊂为贯彻落实‘条例“要求,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程序和标准,强化建设单位环境保护主体责任,2017年11月20日,原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 2017 4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4],提出企业自验主体责任不缺位㊁内容不缺项㊁标准不降低㊁结果全公开的总体要求,并明确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㊂为进一步规范环保验收的标准和程序,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又发布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为建设单位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5]㊂2㊀管理现状及工作成效2.1㊀企业责任意识逐步提高建设项目环保验收行政许可取消前,验收工作的每一步推进均需要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的介入,建设单位容易产生仅需配合验收工作的错觉,滋生依赖心理以及被动应付的心态㊂在‘条例“中,建设单位在自主验收中的地位和责任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确定㊂‘暂行办法“也进一步明确, 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责任主体 对验收内容㊁结论和所公开信息的真实性㊁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4]㊂企业自验制度实施后,生态环境管理部门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企业自主验收的程序㊁标准㊁技术要求等做出详细规定和指导,但不再直接介入企业自主验收工作,而是更强调事中事后监管㊂企业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自主实施验收并公开信息,环保验收工作由被动等待转变为主动安排㊂企业在验收实施过程中,可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落实情况逐一进行了解和排查,即使委托社会机构开展验收监测或调查,也需要了解自身环保验收的要求和需求,并对受委托的技术机构编制的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结论负责㊂企业环保责任意识将为强烈,时间方面也有更多自主空间㊂2.2㊀管理部门审批负担大大减轻自2017年10月1日‘条例“施行后,企业自主验收全面展开㊂截至2020年8月底,全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信息平台上公示完成自主验收的项目共有359502个,其中生态类项目为92561个,占比25.7%;工业类项目为266941个,占比74.3%;环评类别为报告书的为44023个,占比12.2%;环评类别为报告表的为315479个㊁占比87.8%㊂项目囊括的环评审批部门全面,地域覆盖度高,类别及行业覆盖面广,可见,‘条例“发布后,企业自主验收工作推进较为全面,大幅度减少了基层环保审批部门的工作量㊂2.3㊀环保自验监管制度逐步建立‘暂行办法“第三章规定了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验收监督检查职责,即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通过 双随机一公开 抽查制度,强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 [4]㊂2018年,原环境保护部就强化建设项目环评事中事后监管,印发了‘关于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环环评 2018 11号)㊂其中抽查重点事项包括了环境保护 三同时 落实情况㊁环境保护验收情况及相关主体责任落实情况㊂为了分析企业自主验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17 2018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分别开展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效果评估和验收调查效果评估工作,为生态环境部门的验收监管提供了参考㊂目前,对于自主验收监督管理,各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采取的方式不尽相同㊂部分省份参照生态41第1期夏青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成效与突出问题研析㊀㊀㊀环境部的做法,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效果开展评估㊂如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于2019年委托市评估中心采取现场核查及技术审核的方式对部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效果进行评估;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于2019年印发‘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效果评估工作方案(试行)“,由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会同省建设项目环境评审服务中心负责评估㊂另外,有部分省(区㊁市)对建设项目自主验收情况开展了抽查㊂例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兵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三同时 及自主验收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师生态环境部门对辖区内所有已取得环评批复的建设项目自主验收情况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了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随机抽查工作㊂但也有部分地区表示,由于人员力量有限难以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开展常态化监管㊂另外,随着行政制度改革,许多市级生态环境局的行政许可职能均已转隶至行政审批局,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工作另由执法监察部门落实,验收效果的评估往往难以在日常检查工作中得到较好的体现㊂3㊀突出问题3.1㊀环评事中事后监管尚欠缺目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仍是项目建设的准入条件之一,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审批文件中提出的环保设施和措施建议,仍是项目建设过程中配备环境保护配套设施和提出措施的重要依据㊂但建设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对环评及其审批文件的落实情况,仅在企业自主验收时会对照检查,普遍缺乏常态化监管㊂企业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实施以来,环保验收工作逐步取得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成效,但从验收效果和管理现状的调研中可以发现,由于企业的环保意识或技术水平不够高,部分建设项目变更和履行手续的规范性与合理性认定不足,环评及审批文件要求的落实往往会打折扣,加之验收文件规范性不足,验收对于建设项目环评 事后 的实际约束效果并不足㊂3.2㊀环评与排污许可衔接不完善建设项目建成排污前,由企业根据实际排污情况申领排污许可证,如果建设项目与环评内容不一致,则需要企业根据管理要求自行判定变更是否属于重大变动,属于重大变动的需要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属于重大变动的依规纳入排污许可进行管理㊂然而,建设项目环评及其审批文件落实与否并非排污许可证发放的前置条件,项目建成排污后,环评及审批文件落实情况在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中也无体现㊂在对建设项目验收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发现,至项目验收时,批建不符或存在重大变更却未正确履行相应手续的建设项目并不少见;在对各地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开展调研时,多地管理部门也表示,未落实建设项目环评要求或未依规履行手续的现象较为普遍㊂环评要求落实的情况缺乏实际有效的监管,可能会成为环评与排污许可之间的管理漏洞,从而影响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动态管理㊂3.3㊀验收技术能力不足此外,企业或技术机构验收技术能力良莠不齐,社会化检测机构编制完成的验收监测报告普遍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㊁环境管理检查等方面较为弱化[6-7],报告内容不完整㊁质控数据缺失㊁主要特征因子漏测㊁验收监测数据不可信㊁格式不规范㊁评价标准使用错误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建设项目的验收质量,加之各地区 重审批㊁轻监管 现象仍然存在,基层人员力量和技术力量不足,验收工作缺乏常态化的监督执法,仅依靠验收后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难以使环评及审批文件的落实情况取得实际的约束效果㊂4㊀相关建议4.1㊀进一步完善环评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针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审批取消后,建设项目 事后 实际约束不足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环评制度,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强化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㊂包括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认真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后续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规定;规范重新报批㊁后评价等工作程序;明确环评审批㊁日常监管与执法流程以及相关技术部门的职责,构建常态化监督管理体系;对建设项目建成后的环保设施和措施建立台账,并实施周期性㊁动态化管理,51㊀㊀㊀环㊀境㊀影㊀响㊀评㊀价第43卷跟踪存在重大问题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情况等,实现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㊂4.2㊀加强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保证环评要求切实落地目前,排污许可制度是污染源管理的核心制度,环评与验收应加强与排污许可制的衔接㊂建议在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中纳入环评及审批文件要求落实情况㊁验收情况检查,拓宽形式,加强环评要求落实情况执法检查和跟踪,在更换或申请变更排污许可证时注意核查建设项目变更和履行手续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改扩建项目㊁分期建设项目编制环评报告或对建设项目开展后评价时,将排污许可执行报告㊁证后管理中发现的问题㊁验收情况㊁原环评及审批文件落实中的遗留问题等纳入现状或回顾性评价㊂两项制度紧密衔接,以保证环评及审批文件要求不落空,环境保护措施效果不打折㊂4.3㊀不断提高企业与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能力针对企业环保验收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立足推动建设单位履行环保主体责任,在监督检查的同时,完善技术支撑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帮扶指导,增加交流和引导服务㊂同时,加强环保技术服务机构的登记㊁监督管理和质量考核,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将涉及弄虚作假行为的机构纳入 黑名单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机构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㊂帮管结合,不断提高企业与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能力㊂5㊀结语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在检验环评要求落实方面的 关卡 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政府对企业环保自主验收的监督管理较弱,以及诸多企业在环保自我约束㊁验收技术能力㊁环保问题处理方式等方面尚有差距,其效果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夯实㊂无论采取怎样的管理形式,下一步,环评要求落实情况仍需要成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点之一,以实现环评及其审批文件中各项环保设施和措施要求的真正落地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EB/OL].(2016-08-03)[2020-09-18].http:// /system/201608/104247.html.[2]㊀原环境保护部第12次局务会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EB/OL].(2012-12-18)[2020-09-18]./hjbhj/fgwj/webinfo/2012/12/1355789058454408.htm.[3]㊀国务院第177次常务会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682号)[EB/OL].(2017-08-01)[2020-09-18].http:// /zhengce/content/2017-08/01/content_5215255.htm.[4]㊀原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EB/OL].(2017-11-22)[2020-11-21].http:// /gkml/hbb/gfxwj/201711/t20171127_427000.htm.[5]㊀邱立莉,赵俊明,刘方,等.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应注意的问题[J].环境影响评价,2020,42(4)ʒ39-43. [6]㊀邱立莉,敬红,唐敏,等.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若干思考和建议[J].中国环境监测,2019,35(3)ʒ49-52.[7]㊀赵俊明,邱立莉,敬红,等.企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工作初探[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0(3)ʒ5-7,38.(上接第12页)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李天威,耿海清.我国政策环境评价模式与框架初探[J].环境影响评价,2016,38(5)ʒ1-4.[2]㊀任景明,喻元秀,张海涛,等.政策环境评价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ʒ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18.[3]㊀耿海清,李天威,徐鹤.我国开展政策环评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框架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9,11(6)ʒ23-27. [4]㊀陈吉宁.环渤海沿海地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M].北京ʒ中国环境出版社,2012.[5]㊀李天威,刘毅,李巍,等.区域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理论㊁方法与实践[M].北京ʒ科学出版社,2020.[6]㊀黄润秋.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N].经济日报,2020-09-13(01).[7]㊀李元实,郭倩倩,王占朝. 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J].环境影响评价,2020,42(5)ʒ1-4. [8]㊀汪自书,李王锋,刘毅. 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方法体系[J].环境影响评价,2020,42(5)ʒ5-10.[9]㊀许君,张敏,吴飚.探析深化环评改革的对策建议[J].环境影响评价,2019,41(4)ʒ25-27.[10]㊀刘贵云.环评体系亟待优化调整[N].中国环境报,2017-01-05(03).[11]㊀王亚男. 三线一单 对重构环境准入体系的意义及关键环节[J].中国环境管理,2020,12(1)ʒ14-17.61。

最新-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分析 精品

最新-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分析 精品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分析1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项目建设实际和环评不相符近年来,由于招商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建设项目的规模、设备材料、应用技术、污染装置,以及生产活动中的污染物排放的实际状况与环评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项目建设初期对项目缺乏规划,认为环评的作用仅仅就是拿到一纸批文。

因此,在环评编制时并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导致在项目建设时也不能按照原先环评时的内容去实施。

这些问题致使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监测的结果与前期预测存在很大的出入。

12环保验收监测没有技术支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带来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未环保验收监测机构带来了新的挑战。

现阶段,环保监测机构的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掌握先进的技术,缺乏先进的监测设备,在对一些成分无法检测之时便采取传统实验方式检测,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存在很大的误差。

此外,基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的相关规定,施工现场实行验收监测要高于75%的生产运行负荷。

但由于市场上的需求、原料使用量和当天生产量等因素,造成该规定不能有效贯彻,对环保验收监测结果的精准性与可靠性产生很大影响。

13验收监测的费用标准不完善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环保验收监测的费用也不同,它是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行确定的。

一些地区的环保验收监测费用没有确切的标准,甚至是实行的时间很长,导致环保验收监测工作很难正常开展。

此外,还存在乱收费的问题,间接影响了环保验收监测工作开展的效果。

2完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对策21健全法律法规以提升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企业中任何工作的开展必须以相应的的规章制度为依据。

企业需要明确自身所需承担的责任,落实好三同时制度,规范企业的行为,确保竣工环保验收工作的公平准确。

其次,对企业进行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宣讲和培训工作,使其明确环境污染的危害,使企业提高对环保保护工作的重视,主动落实相关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措施。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项目背景与目的 •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流程 • 验收内容及标准 • 现场检查与评估方法 • 整改要求及措施建议 • 验收结果公示与备案管理 • 经验教训与总结提高
01
项目背景与目的
项目背景介绍
01
02
03
建设项目概况
具体描述建设项目的名称 、地点、工程规模、建设 内容等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
填写完整的验收申请表,包括项目基本信息、建设内容、环保设施等。
其他相关材料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供环保设施设计、施工、监理等材料。
现场检查与评估阶段
现场踏勘
组织专业团队对项目现场进行踏勘,了解实际建设情况,核实环 保设施落实情况。
监测数据收集与整理
收集项目运行期间的监测数据,包括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物排 放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提交方式
通过环保部门指定的在线平台或现场提交方 式进行备案,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递。
备案后监管措施和注意事项
要点一
监管措施
要点二
注意事项
环保部门将定期对已备案项目进行抽查和专项检查,对存 在问题的项目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和处罚。
项目业主应严格按照备案要求,加强环保设施运行和维护 ,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应积极配合环保部门的监督 检查工作,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
简述项目在立项阶段进行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评 价结果。
环保措施与设施
概述项目建设中采取的环 保措施和已建成的环保设 施。
环保验收目的和意义
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评估环保措施有效性
通过验收,确保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已按 照设计要求建成并能够正常运行,以发挥 预期的环境保护作用。

最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分析 精品

最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分析 精品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分析摘要验收监测报告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技术依据,是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验收的重要依据。

结合日常工作实践,该文对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报告;注意的问题;解决办法1概述验收监测报告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技术依据,是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重要手段,验收监测报告质量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验收监测报告要充分反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运行和措施落实的效果、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管理的全面检查结果等情况,所以编制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注意以下问题。

2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21报告内容与实际不一致。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与建设项目实际建设现状不一致,主要表现为生产工艺不一致、主要产品不符、污染处理工艺不一致、主要生产设备或建筑物不符。

211生产工艺不一致。

部分报告编制人员照搬环境影响报告表书上所列的生产工艺,实际上有的企业因为市场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建设相应的生产工艺。

如有的企业因为受环评审批影响,高污染工艺难以通过环评审批,从而把企业深加工一起报批才能通过,实际上这种企业只有前段高污染工艺才能赚取利润,深加工利润较低,实际建设时往往未建设深加工工段。

有的是因为环保原因如环境影响报告表书有高污染工艺,企业为了减少或降低污染不建设前段污染工段,直接从外面购买原料。

例如农药生产企业,有很多企业直接把前段原料生产不建设直接购买原料。

212主要产品不符。

环境影响报告表书所列的产品与实际生产的产品不一致,因为市场或国家政策变化,有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改为效益好或利润高的产品。

实际生产工艺与环评工艺大同小异,而中间部分环节所需原料却不一样。

213污染处理设施不符。

实际建设的污染处理设施与环境影响报告表书不符,一是整个主要处理工艺与环评不一致,如有的企业生活污水环评写的是工艺,实际建设的是化粪池或者接触氧化,有的污水处理写的是氧化沟工艺,实际建设了接触氧化和工艺;废气处理环评写的是水膜喷淋工艺,实际是布袋除尘。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问题分析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问题分析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问题分析1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要求1.1环保验收依据。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其明确规定项目建设完成后,相关行政部门结合环境验收结果进行现场检查,以评估建设项目环保标准。

具体验收依据再结合其中的报告书与登记表,这是影响评价标准的重要因素。

1.2环保验收重点。

一般,建设项目自身有较大的规模,施工工艺技术比较多,其中某些工艺环节会损坏环境。

结合建设项目对环境造成的不同影响,将其划分成工业类与生态类两部分,且此类建设项目有不同的验收重点。

常规验收重点主要包含:①是否有完整的环保措施。

②环保措施是否获得预期效果。

③环保基础设备与配套设备是否完整。

④环保验收流程是否与国家规定要求与检验规范相一致。

⑤验收检测报告中,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1.3环保验收程序。

相关规定项目竣工后,要严格依照规定做好环保验收工作,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项目完成建设后,建设单位应向行政环保部门主动提出申请。

②行政部门根据申请进行现场调查。

③申请批复后,建设项目要从生产后三个月内,向环保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④申请通过后提交对应验收材料,主管验收部门要结合所提交材料给出相应意见,判断验收结构并作出最后决定。

2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存在的问题2.1企业环保意识薄弱。

一些企业不重视环保验收工作,环保意识薄弱且主动参与性不强。

企业过于追求经济利益,为获得最大化利益忽视环保工作,吝于在环保方面投入资金。

另外在环保档案管理中,一些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使得环保验收工作存在资料不齐全、手续不完整的问题,对企业开展环保验收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甚至有的企业明知道排污不符合标准依然无视法律法规的要求,超标排放污染物,环保意识差。

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建设项目,但是引入的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落后或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环保主管部门监管乏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对于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发生变动的,改变后对环境 影响基本无变化的,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环评单位修 编环评,并报原环评文件审批部门审核同意;
• 4)对于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发生重大改变的,改变后环 境影响明显增大的,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环评单 位,依据核准、备案部门同意变更的意见,重新编制并报 批项目的环评文件。
广义:《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以及环境影 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 验收的称谓和内容
叫什么?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法更准确,过去习惯的“三同
时”验收说法含义不够全面。
验什么?
采取的应对办法
• 而江苏省环保厅的应对方式则较为具体,根据江苏省环保 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审批后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 环办[2009]316号)文件提要求,原则如下:
• 1)对于未经原审批部门批准,擅自变动的,一律重新编 制并报批项目环评文件。
• 2)对于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发生变动的,改变后减轻环 境影响的,由建设单位出具详细说明材料,报原环评文件 审批部门审核同意,改变部分需环评的应另行办理审批手 续;
修编与后评价的关系
• 对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 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 大变动的,环评法规定必须重新申报,但是环评 法并未对“重大变化”作出具体说明。同时,环 评法规定“后评价”适用的条件是“在项目建设、 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 件的情形的”,强调是采取“改进措施”,因此 “后评价”强调是对项目的一个长效管理过程, 是基于现实情况对原有项目的一个回顾,也是环 保部门与时俱进、更好的履行监管职责的一个手 段。而对于修编,环评法并未给出相关依据,按 照省厅文件的精神,基本可以认为是原有环评的 一个补充环评。
采取的应对办法
• 对于已批项目变更情况的应对办法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 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 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 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第二十七条:“在项目建 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 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 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 部门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 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设施--主要指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硬件设施。
对策措施--除设施外,还包含风险防范措施、与项目有关的原
有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措施、审批时附带的其他外部条件要求,如规
划调整控制、防护距离搬迁、园区公用配套、落后淘汰关停、区域削
减总量置换等。
• 关于变动(变化、变更)
• 变动是正常的!这是由环境影响评价
文件编制及报批工作所处阶段决定的,有 些变动(优化性)可能还是合理的、必要 的。
产生的主要原因
• 二是项目环评审批后,国家宏观政策、环 境标准、行业技术水平和环保要求都在发 生变化,导致建设内容与环评阶段不一致。
• 三是设计阶段对工艺进行优化调整,即使 考虑相应环保要求,因未办理相应变动手 续,也造成批建不符的事实。
产生的主要原因
• 四是建设单位为适应市场需求,擅自调整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个别业主为节约资 金,变更或减少环保设施。
狭义与广义“三同时”
狭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建设项目需要
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产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 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 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 拆除或者闲置。”
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主要 问题
• 项目建设地点、规模、生产工艺发生变动、 污染治理设施发生变更或不到位
• 总量超出环评量 • 卫生防护距离存在争议 • 环境风险与应急要求未落实 • 其它原因
项目建设地点、规模、生产工艺 发生变动、污染治理设施发生变
更或不到位产生的主要原因
• 一是环评文件大多数是在可研阶段编制的, 有的甚至是在初可研基础上编制的。可研 因编制时间、深度等原因,本身存在较多 不确定因素,客观上导致环评决策时项目 的情况和实际建成的情况不完全一致。
• 五是环评提出的要求,以现阶段技术水平 无法实现而产生的不符情况,特别是在 “零排放”、中水回用率等方面的一些要 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实现。
采取的应对办法
• 对于未批已建情况的应对办法 • 2019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以“法工委复[2019]2号”文件,就建设项目环境 管理有关法律适用问题作出答复。其中关于未批 已建成项目的处理答复如下:“关于建设单位未 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却已建成项 目,同时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 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 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应当分别依照环境影 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 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作出相应处罚。”(前者为 停止建设,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5-20万元罚款; 后者停止生产,可处10万以下罚款)
采取的应对办法
• 对于未批已建情况的应对办法《新环保法》 • 第六十一条 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 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 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 第六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 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 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 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 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 (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 拒不执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