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爱丁顿
爱因斯坦与孩子们的通信
爱因斯坦与孩子们的通信最近美国出版了两本新书:《爱因斯坦与孩子们的通信》和《爱因斯坦的剪贴本》,其中收入了许多富有童心和童趣的信件。
纽约著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从中选出一些复印件,正在展出。
下面是部分摘录。
一位名叫第凡尼的小孩在1946年7月10日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先生:……我们老师说你在美国,我问她你是否葬在美国而不在英国。
她说你还没有死,我听了非常激动。
……我和好友派托经常讨论天文学,这是我们课余之最爱。
派托有一架望远镜,我们在学校里利用它夜观天象。
我们观察到昴宿星团、猎户星座、双子星座,还有火星和土星,……我们曾经被抓到过几次,所以这是很困难的。
……”一个半月后爱因斯坦回信:“亲爱的第凡尼:……很抱歉地告诉你:我仍然活着。
……我希望今后你和你朋友的天文研究不再被学校当局的耳目所发现。
这是多数好公民对待政府的态度,我认为这是对的。
”不知道爱因斯坦的言外之意是否能为他的这位小朋友所领会。
一位名叫萨姆的小孩在1949年5月6日的信中写道:“亲爱的爱因斯坦先生:我为了解答今天在学校里和同学争论的问题给你写信,我们都在八年级,……我的一位同学认为天才一定会发疯,因为过去所有的天才都发过疯。
我无法使他相信过去有的天才不曾发疯。
我说你是天才但没有发疯。
同学说你将在一年内发疯,我说你不会。
……请回信告诉我你对这个问题的意见(不管你是否会丧失你那著名的有价值的心智。
)”未见回信。
爱因斯坦后半生献身于探求所谓最终的理论——统一场论,不幸以失败告终。
天才耶?疯子耶?恐怕他自己也闹不清。
一位名叫富兰克的小孩在1950年3月25日信中写道:“亲爱的爱因斯坦博士:我想知道天空之外有什么,妈妈说你可以告诉我。
”未见回信。
爱因斯坦死后半个世纪以来,天文学和宇宙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对“天外有什么”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位小女孩天真的问题是很不容易回答的,就难怪爱因斯坦不回信了。
署名“六位小科学家”的在1951年的信中写道:“亲爱的教授:……我们都是六年级的学生。
伟人也犯错爱因斯坦的四大错误
伟人也犯错爱因斯坦的四大错误和所有人一样,爱因斯坦也犯过错误。
和大多数物理学家一样,他有时把这些错误写入论文发表出来。
对于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误入歧途的事很容易遗忘。
但对于爱因斯坦,即使是错误也是值得一提的。
通过这些错误,我们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的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关于宇宙的科学观念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爱因斯坦的错误也为前沿发现带来了挑战。
在推进人类知识的极限之时,我们很难知道写在纸上的理论是否与真实现象相符,也很难知道激进的新想法究竟是会带来更深刻的认识,还是会不了了之。
多年以来,爱因斯坦——大胆地重新了定义空间和时间的人——低估自己的发现并在事后批评自己的次数多得有点惊人。
今天,宇宙学中三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均建立在他曾误判的想法之上:引力透镜、引力波和宇宙的加速膨胀。
引力透镜在引力透镜的问题上,爱因斯坦的关键错误是轻视了自己的一个最重要的成果:光会在引力场中弯曲。
1936年12月,爱因斯坦在《科学》杂志(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恒星通过引力场偏折光线的类透镜行为》(Lens-Like Action of a Star by the Deviation of Light in the Gravitational Field)的短文。
这篇文章以一种现代学术论文中不可能找到的方式开头:“不久以前,R?W?曼德尔(R。
W。
Mandl,一位捷克工程师)拜访了我,让我把在他请求下进行的一点计算的结果发表出来。
这篇短文实现了他的愿望。
”这个“一点计算”探讨了引力导致光线极端偏折的可能性。
对于爱因斯坦来说,很容易就可以证明,如果天体质量足够大,且来自这个天体后方的光线与它的距离足够近,那么这些光就可以被引力强烈地扭曲,从而可以汇聚到一起,产生远方天体放大或者多重的像。
这种效应与光线通过透镜时的弯折类似,故得名引力透镜。
引力透镜已经发展成为了现代宇宙学中最重要的观测工具之一,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得到宇宙中质量分布的方法,甚至对不可见的物质也能奏效。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爱因斯坦与爱丁顿》是一部以两位伟大科学家为主角的电影,通过他们之间的友情与合作,展现了科学的力量和人类的智慧。
观看这部电影后,我深受触动,下面是我的观后感。
电影以两位科学家的相识为开端,他们在不同的领域有着迥然不同的见解和理论。
然而,正是这种不同的观点和思维碰撞,使他们逐渐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电影中的爱因斯坦是一个反叛而又理想主义的科学家,他坚信自己的理论,毫不妥协地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而爱丁顿则是一个严谨而又务实的科学家,他注重实践和实证,对于爱因斯坦的理论持保留态度。
这种不同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使他们成为了互相激励和促进的伙伴。
电影中的情节引发了我对科学的思考。
两位科学家都是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在他们的领域内有着卓越的贡献。
他们面对科学难题时的执着和探索精神令人钦佩。
无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是爱丁顿的引力波理论,都是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宇宙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电影中的爱因斯坦和爱丁顿的友情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科学的道路上,他们互相支持和鼓励,共同追求他们心中的理想。
这种友情和团队合作的精神,让我明白了科学研究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需要团队共同努力的。
他们的合作也为我树立了一个榜样,即使在不同的领域和观点上也可以取得共识,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电影中还展现了科学家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爱因斯坦和爱丁顿都遇到了来自其他科学家和机构的反对和质疑。
他们的理论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受到了强烈的反对。
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坚定地前行,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电影中的画面和音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导演通过精美的画面和恰到好处的音乐,将科学的艰辛过程和自然的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在展示宇宙的壮丽景象时,给人一种震撼和敬畏之情。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了科学的伟大和人类智慧的深度。
爱因斯坦和爱丁顿以他们的卓越才智和坚持不懈的追求,彰显了科学家的使命和责任。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500字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500字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两位伟大科学家的故事
今天,我观看了《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这部电影,深感这部电影所带给我的震撼和启示。
它讲述了两位著名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亚瑟·爱丁顿之间的故事,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和理解宇宙的奥秘。
我被这部电影所展现的科学精神深深打动。
在电影中,两位科学家对于知识的追求,对于真理的探索,以及对于科学的执着精神,让我感到十分敬佩。
他们不仅在理论上有着极深的造诣,而且对于实验数据也有着极其严谨的分析和解读。
他们的科学精神,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理论实践的重要性。
这部电影也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
两位科学家在合作的过程中,虽然有时会有分歧和矛盾,但是他们始终以互相尊重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彼此。
这种友谊的力量,让我感到十分感动。
它让我明白,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中,友谊同样是一种强大的动力。
最后,这部电影还让我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价值。
科学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奥秘,而且也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电影中,两位科学家通过他们的研究,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美丽和神秘。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
它不仅展现了两位伟大科学家的故事,也展现了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性的美。
这部
电影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价值,也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
我相信这部电影会对很多观众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爱丁顿1919年观测水星凌日来验证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简述此次实验的物理原理。
爱丁顿1919年观测水星凌日来验证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
简述此次实验的物理原理。
1919年的水星凌日实验是由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领导的一项重要观测,旨在验证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
以下是这次实验的物理原理简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出了关于引力的全新理论,其中一个重要的预言是光线在引力场中弯曲的现象。
根据广义相对论的理论,质量和能量会扭曲时空,使得光线在引力场中的传播路径发生偏转。
水星凌日实验利用了这个理论预言。
当水星位于其轨道上,并且正好从地球观察者的角度看过太阳盘面前方时,我们称之为水星凌日。
在这个时刻,我们可以观察到水星从太阳盘面上掠过的现象。
在实验中,爱丁顿领导的科学考察队分别在大不列颠和西非两个观测站点进行了观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他们使用望远镜观测水星凌日时,记录下水星通过太阳盘面的路径。
如果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成立,那么根据该理论预言,由于太阳的引力场会弯曲光线,观测到的水星凌日路径将会与经典牛顿引力理论所预言的路径有所不同。
最终,经过观测和计算,爱丁顿团队发现了实验结果与广义相对论的预言相符合。
这一发现对于广义相对论的验证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爱因斯坦理论的成功并对后来的天体物理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1919年的水星凌日实验通过观测水星在太阳盘面上的路径,验证了光线在引力场中弯曲的物理原理,从而支持了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
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有些读者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他们想知道爱因斯坦是怎么发现相对论的,是用实验的方法慢慢验证推理出来的,还是直接用数学方法和物理思想推出来的。
爱因斯坦是怎么想到要去创立相对论的呢,有哪些时代背景和机缘巧合,为什么同时代那么多权威的物理学家都没有办到,他一个毕业工作没几年的小毛头是怎么办到的?等等等等……这是个好问题,不过如果真的想要把这个搞清楚,那没个万把字肯定是说不清楚的,真的想搞清楚这些背景和细节,可以去看看《爱因斯坦传》的前部分,我这只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先直接回答你的问题:当然是数学方法+物理思想推出来的,跟实验方法几乎没关系。
相对论创立初期整个理论体系就非常完善了,但是压根没人相信他,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实验验证,直到爱丁顿在1919年观测到了和广义相对论相符的日食现象,爱因斯坦和相对论才开始慢慢被大家接受,而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的那一年是1905年,足足过去了14年。
跟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无关很多人和教科书喜欢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当作是相对论创立的背景,这种看法虽然貌似很“科学”(一个人从不符合常理的实验里开始研究,然后发现新的理论),但是却不符合事实。
爱因斯坦在1954年给达文波特的信里写到:“我本人是思想发展中,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并未引起很大的反响。
我甚至不记得,我在写关于这个问题的第一篇论文(1905年狭义相对论的那篇)的时候,我究竟是否知道它。
对此的解释是:根据一般的理由,我坚信绝对运动是不存在的,而我所考虑的问题仅仅是这种情况如何能够同电动力学的知识协调起来。
”爱因斯坦在很多场合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不论是从爱因斯坦的思想发展和论文内容来看,还是就他的人品和为人来看,他的话都是可信的。
真正一直追着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穷追猛打,试图解决其他实验所提出的疑难的是洛伦兹这些当时的大牛。
而1905年那会儿,爱因斯坦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瑞士专利局职员,他既没有处在科学的中心,又和科学名人没有任何来往,所以洛伦兹1895年后的论文爱因斯坦是不可能看到的,因为这些论文是用荷兰文在荷兰的杂志上发表的,德国皇家图书馆只有一本,而且只允许借阅一天。
20世纪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时空弯曲” 爱因斯坦的“时空弯曲”概念
1911年,广义相对论距 离完成尚远,爱因斯坦即已 预测,光并不像学校教的那 样永远走直线,虽然在大多 数情况下是直线,但当它经 过重物附近时,会因为受到 重物造成的空间变化的影响, 而走曲线。他甚至计算出某 一颗星从太阳后面发出光时, 它经过太阳附近到地球时行 走路线的曲率为何。因此照 他的计算,这颗星从地球上 看起来,会在另一个位置, 而不是我们原来设想的位置。
广义相对论创立 标志: 标志: 1916年,发表《 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 年 发表《 内容: 内容: (1)等效原理:即在一个加速运动的系统里,物体会自然改运动 )等效原理:即在一个加速运动的系统里, 的状态,而改变这种运动状态的力,就是惯性力; 的状态,而改变这种运动状态的力,就是惯性力; (2)广义相对性,即在加速运动系统里的惯性力,可以运用到时 )广义相对性,即在加速运动系统里的惯性力, 空中的各种物体运动上。 空中的各种物体运动上。 弯曲, 预言:在引力中传播的光线,也要发生弯曲 并建议在发生日食时, 预言:在引力中传播的光线,也要发生弯曲,并建议在发生日食时, 通过天文观测验证。 通过天文观测验证。 意义: 意义: 改变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广义相对论的指引下, 改变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广义相对论的指引下,天体唾宇宙演化 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蓬勃开展起来。 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蓬勃开展起来。 问题: 问题: 假设——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极限。 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极限。 假设 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极限 如何证明?证明不是,怎么办? 如何证明?证明不是,怎么办? 9月22日英国《自然》杂志报道,欧洲研究人员发现了难以解释的 日英国《 月 日英国 自然》杂志报道, 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如果这一现象属实,说明什么? 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如果这一现象属实,说明什么?
天才爱因斯坦风流成性:一生情人超10个,2次婚姻皆失败
天才爱因斯坦风流成性:一生情人超10个,2次婚姻皆失败/ 1939年,爱因斯坦出席纽约世界博览会犹太馆开幕式,坐在他腿上的是其继女(艾尔莎的二女儿玛戈特)。
1919年,艾尔莎与爱因斯坦结婚时处于离异状态,已经有两个女儿伊尔莎和玛戈特,值得一提的是,在与艾尔莎结婚前,爱因斯坦与伊尔莎有过一段暧昧关系文|赵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
然而,这位科学幸运儿的社会生活与私人生活中,却遭遇过种种不幸,甚至比一般人遭遇的不幸还要深重。
社会生活中的不幸,激发了他的政治理想;在并不完美的情感生活中,他借助某种超然,尽可能享受亲情、友情、爱情的慰藉,直到完成他那卓越而复杂的一生。
一生复杂的感情生活“人所能体验的最美和最深刻的东西是充满神秘的感情。
这是宗教和艺术、科学中所有深刻追求的基础。
我认为,体验不到这一切的人,即使不像一个死人,也像一个盲人。
”爱因斯坦说过的这段话,得以窥知感情在他生命里所占据的位置。
但爱因斯坦又自认是一个“孤独的过客”,他说“我从未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人。
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从未失去距离感和保持孤独的需要”。
这仿佛就是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看到的“冷漠与热情”在爱因斯坦身上交融呈现的一种“古怪的超然”。
沃尔特说爱因斯坦“喜欢在一群人中间演奏音乐,讨论想法,喝浓咖啡,抽刺鼻的雪茄,但他与家人和密友之间却隐隐隔着一堵墙”。
一位精神分析先驱说爱因斯坦身上“孤立隔绝与热情友好的交替轮换似乎保持了一种动态的极化”。
还有人评价爱因斯坦是“和蔼,善于交际,心系人类,却完全超然与他的环境和其中的人”“不会真正受到伤害,他的生活充满了淡淡的愉快和冷冷的情感。
他的温文友善完全是不带感情的,这些东西似乎来自另一个星球”。
爱因斯坦有过不少短暂的风流韵事,三段鲜明的爱情,两段结实的婚姻;在所有这些感情生活里,为了他视为最高信条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他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优质文档]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马基功课)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很早就听同学提过这部电影,但一直没机会看,很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机会,它讲述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发现相对论的过程,整部电影并不像以往类似电影一样枯燥,而是充满了很多细腻的感情,并且饱满哲理。
整部电影充满了很多矛盾。
在德英两国的大的政治矛盾下,爱因斯坦在因是否反抗德国研究毒气矛盾,在因女人矛盾,与此同时,爱丁顿在因同性恋矛盾,在为是否坚持真理而“背叛”祖国矛盾。
这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但是我们不能回避矛盾,必须要正视它,运用“重点论”和“两点论”分析和解决矛盾,正如爱因斯坦最终选择正义,爱丁顿最终选择真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根本原因,整部电影的情节在不断的出现矛盾和解决矛盾中展现,整个世界也是在以同样的方式向前发展。
这部电影最主要的讲的是价值观的选择问题。
爱因斯坦本来在德国享受优质的生活条件和先进的研究条件,但当他发现德国大学的教授在研究毒气时,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开,站在了正义的一方,他用实际行动捍卫了人类的和平。
爱丁顿不顾本国科学家们的反对,冒着被指责“背叛”祖国的危险,通过日全食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因他相信“科学无国界”,他站在了真理的一方。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我们的行为。
那什么才是真正正确的价值观呢?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爱因斯坦没有为了个人利益助纣为虐,而是舍小我成全大我,为人类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更多的人少受战争之苦。
正确的价值观应该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爱丁顿没有与世俗妥协,而是用事实推翻了错误的观点,发现了物体运行的正确的规律,还原了科学的本来面目,使科学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所以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为人民献身,为真理献身。
爱因斯坦的童年故事
爱因斯坦的童年故事你们知道有哪些是关于爱因斯旦的故事吗?下面是YJBYS小编精心整理的爱因斯坦的童年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爱因斯坦的童年故事一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
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旁风。
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故事是这样的:“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
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
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
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
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
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
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
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
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1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
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爱因斯坦的童年故事二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
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再三告诫他应该怎样怎样,然而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
这样,一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故事是这样的:“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
【学习经验】世界公认三大天才
【学习经验】世界公认三大天才
世界公认三大天才分别是达·芬奇(IQ:230)、爱因斯坦(IQ:200)、霍金(IQ:160)。
经过科学研究划分,智力水平可以分为7个等级,IQ大于140的都是天才。
一、达·芬奇
达·芬奇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
他还擅长雕塑、音乐、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
他全部的科研成果尽数保存在他的手稿中,爱因斯坦曾经说道,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值得一提的是坦克、潜水艇都是他发明出来的。
二、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被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为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还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他凭借卓越的科学成就使得人们自然而然的把爱因斯坦这个名字当作天才的代名词。
三、霍金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21岁时患上了渐冻症并逐渐恶化,最终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
并且他还是患了此症与病魔对抗时间最久的一个人,霍金的这种精神、毅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霍金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
引领我们从地面飞向太空,并且他还是最有可能帮助人长生不老的人,可惜天妒英才,在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的日子,霍金去世了,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爱因斯坦与艾丁顿
• 他参加了基督教教友会,就像那些主张 “爱自己的敌人”的教友们一样,对于第 一次世界大战,他只是摇头。与爱因斯坦 一样,他也是一个十足的和平主义信徒。
• 1916年春天,从中立国荷兰的莱顿大学寄 来一份《广义相对论基础》单行本。皇家 天文学会的通讯会员德· 西特教授,刚从爱 因斯坦那里收到这篇论文,就把它寄到了 剑桥。艾丁顿一眼就看出,这篇论文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他马上开始研究广义相对 论,同时请德· 西特写三篇介绍广义相对论 的文章,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的会刊上。 • 这三篇文章,引起了英国科学界的广泛 注意。因为这是英国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定律以来的两个半世纪里,第一次有人向 牛顿提出有力的挑战。
爱因斯坦(1879-195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艾丁顿( Eddington 1882-1944)
• 英国物理学家 • 艾丁顿儿时是一神童,在剑桥大学以数学好而出 名,1904年是全班第一名。从1913年起,是剑桥 大学的天文学教授;1914年为剑桥天文台台长。 他对天文学的贡献是对恒星内部的理论研究。太 阳的密度比地球的低很多,人们有理由认为太阳 里里外外都是气体。于是就产生问题:在恒星的 巨大引力作用下,什么东西使这气体不收缩成坚 实的一小团。
• • • •
光是弯曲的 广义相对论得到了证实 空间是弯曲的(空间的弯曲改变光弯曲 ) 宇宙真可能是有限的呢!
• 牛顿认为空间是平直的
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通用20篇)
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爱因斯坦(1879-1955),著名物理学家,生于德国。
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40年入美国籍,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此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
相信大家对这位科学家的童年也是非常感兴趣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通用20篇),欢迎大家查阅。
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1爱因斯坦小时候曾经被老师认为是迟缓儿,所以当老师听到爱因斯坦的母亲希望儿子将来能够做律师或老师时,都抱以无限的同情,他的老师认为这只是做母亲,望子成龙的心声,事实上这个愿望是不可能有实现的一天。
他的老师说对了一半,爱因斯坦长大后,没有成为老师或律师,而是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而这个成就也是他小学老师所始料未及的成就。
他的老师认为爱因斯坦是迟缓儿,原来爱因斯坦小时候有个习惯,就是每当大人问他问题的时候,他都等一段时间,才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大家认为他是心智迟缓的低能儿。
但爱因斯坦之所以要过一段时间才回答问题,是因为他认为不能够随便回答,必须经过脑中先思考一遍,才能回答,所以大人问他问题,他之所以隔一段时间才回答,是因为他的脑中在思考如何回答,才能比较完整回答问题,而这个时候的爱因斯坦才只是5岁的儿童而己。
当爱因斯坦因为相对论的发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声名大噪,有次记者问他问题,爱因斯坦回答说,他从不去记忆任何从书本上,就能够找得到的答案,他的职责就是找寻书本上找不到的答案。
而相对论就是书本上找不到的答案,也让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事实上爱因斯坦不应该称为是很聪明的人,而应该说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
聪明的人是反应灵敏、思想敏捷、通权达变的人,而智慧的人却是懂得作选择,有化繁为简的思考能力,能够分辨事情的轻重缓急,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事情,这就是聪明与智慧的区别。
爱因斯坦无异是个很有智慧的科学家,因为他懂得集中精力,在最有生产力的工作。
爱因斯坦的十大未解之谜
爱因斯坦的十大未解之谜爱因斯坦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有很多关于他的未解之谜。
以下列举了十个与爱因斯坦相关的未解之谜:大脑结构:爱因斯坦的大脑结构与常人相比存在差异,包括脑部尺寸、沟回数量等,这些差异是否影响了他的思维能力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科学贡献:爱因斯坦对科学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包括相对论、光电效应等,但他的部分手稿和笔记仍未公开,其中蕴含的知识和智慧仍未完全被发掘。
社交关系:爱因斯坦与妻子的关系以及他的情感生活也是未解之谜。
他对第一任妻子的态度被描述为恶劣,同时与多位女性有过亲密关系。
实验室生活:作为一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很少去实验室,他如何在不去实验室的情况下完成众多科研工作也是一个谜。
健康状况:爱因斯坦去世后,他的大脑和眼睛被病理学家偷走进行研究。
这些器官至今仍未归还,使得我们对他的健康状况和死因的了解成为谜团。
神秘数字:在一张照片中,爱因斯坦的手上写有一些神秘的数字,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义,是否与他的研究相关,仍不得而知。
创作灵感:爱因斯坦的许多科学成果都是在他放松和思考时获得的。
他是如何产生这些灵感,以及他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也是未解之谜。
帆船之谜:当爱因斯坦还在瑞士的苏黎世理工学院上学时,他就爱上了帆船运动。
尽管他从未学会游泳,但帆船运动却陪伴了他。
帆船运动如何影响了他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仍是一个谜团。
音乐与科学: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一个钢琴家,他从小就接受了音乐教育。
音乐是否对他的科学发现产生了影响,以及他如何在科学与音乐之间找到平衡,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遗嘱中的秘密:爱因斯坦在去世后留下了一份遗嘱,其中包含了一些关于他的科学发现和私人生活的秘密。
这些秘密是什么,以及它们对科学界的意义,仍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谜团。
以上十个与爱因斯坦相关的未解之谜,涵盖了他的大脑结构、科学贡献、社交关系、实验室生活、健康状况、神秘数字、创作灵感、帆船之谜、音乐与科学以及遗嘱中的秘密等方面。
这些谜团不仅增加了爱因斯坦的传奇色彩,也激发了人们对这位伟大科学家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
关于《爱因斯坦与爱丁顿》的观影感悟影片主要讲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德两国敌视的背景下,爱丁顿不顾反对坚持帮助爱因斯坦,通过观测日全食时太阳附近星体的位置,证实了相对论。
让爱因斯坦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变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影片故事横跨五年,而五年足够发生很多很多事情,从这五年的故事中,我感悟到了许多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理。
看完这个影片,整体来说最大的感悟是关于认识论和真理。
认识发展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
这也表明了认识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的。
从影片中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猜想、证实这一过程可以体现这一哲理。
当时的人们坚信牛顿的三大定律,并认为是最绝对的真理,不容置疑。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光是提出质疑都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对真理科学的热爱,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质疑了牛顿定理,但没有人承认。
爱丁顿请教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证实了正确的水星运行轨道,但还是没有人承认,当爱丁顿寻求到资金资助之后来到非洲观测日全食再回到英国证实之后,所有人都相信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从这个事件中,人们得到认识往往通过一系列实践证实,从实践中在寻找新的认识再实践。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哲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在影片最后当所有人见证了实验结果才相信爱因斯坦是正确的。
真理,顾名思义,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
在当时,牛顿定理就被人认为是真理,但真理真的是这样的吗?是,也不是。
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是其的辩证统一。
牛顿定理在当时的条件限制下是绝对的,但随着人们对真理的深入认识,也会渐渐认识到牛顿定理是相对来说的真理,而不是彻底的谬误。
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就说明牛顿的理论是错误的?矛盾具有普遍性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因此重力理论中牛顿定理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这也就促进了真理的发展。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科学无国界,海内存知己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科学无国界,海内存知己一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着一些与众不同的人。
他们为上帝所赋予的特殊使命而生,他们往往具有超常规的智商,却弃荣华富贵的世俗生活于不顾,以近乎痴狂的信念与举动,执着于常人眼中不可理解、无法认识的特殊领域,呕心沥血,以自己的智慧之光为全人类的发展点亮了一盏指路的明灯。
他们统一的名字,叫“科学家”。
爱因斯坦,这个群体中尤为杰出的代表人物。
影片《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讲述的就是爱因斯坦创造广义相对论理论,并由英国科学家爱西顿证实的故事,这一伟大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继牛顿万有引力理论之后,开启了科学发展之路的新纪元。
二我基本是个“科盲”,以我在科学方面极其有限的知识水平,根本无法认识“相对论”的深奥。
因此,我只有怀揣着一个敬畏之心,以缄默的方式,表达我对爱因斯坦的崇敬之情。
这并不妨碍我去欣赏一部讲述爱因斯坦故事的电影,并不妨碍我从社会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科学伟人所处的那个时代,并不妨碍我从人性与人生的角度去读科学伟人的内心世界。
这部传记影片,并没有因为“科学”而枯燥乏味。
其多方位的视角,使我们得以从时代、社会、家庭、爱情、人性、宗教、战争等多个角度,审视爱因斯坦与爱丁顿的个人经历,也足以带人我们诸多的思考与感动。
二十世纪初,正值第一次世界爆发前后。
英、德处于敌对状态,许多的科学家以“爱国”为由,以敌国的科学家为敌,以自己的方式投身于战争之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科研成果为本国制造杀人的武器。
当时,爱因斯坦为德国国籍,爱丁顿为英国国籍。
二人却坚守着同一个信念——科学没有国界,置身于战争之外,成为本国人眼中的“叛徒”。
与此同时,在科学界,有关宇宙的认识,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成为不容动摇与挑战的唯一真理,被西方科学界视为崇高的教条。
然而,身为剑桥大学天文台台长的爱丁顿,发现牛顿的学说并不能解决宇宙认识的所有问题,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学说,或许是解开这些问题的一把有效的钥匙。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
佚名
【期刊名称】《智慧数学》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这部电影是英国电视台BBC拍摄的,电影主要回顾了爱因斯坦发现广义相对论的过程,随后英国著名学者爱丁顿于19l9年通过观测日全食时太阳附近星体的位置,证实了广义相对论,使默默无闻的爱因斯坦瞬间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家。
【总页数】2页(P104-10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普林斯顿对爱因斯坦的“胸怀”
2.电影中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爱丁顿》与冲突的呈现
3.科学与爱情——霍尔顿眼中的爱因斯坦
4.普林斯顿对爱因斯坦的“胸怀”
5.《爱因斯坦与爱丁顿》与冲突的呈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观后感----伟人需要伟人
对科学了解不多的我,一直只知道爱因斯坦的伟大,却不知原来伟大的背后还需要更伟大。
影片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德英两国互为敌视的历史背景中,冲突与矛盾是这部影片的主旋律。
影片里有战争期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有科学研究和政治站队的冲突,有当时社会对于同性恋情不认同的冲突,更有着一个人的宗教信仰与科学信念的冲突。
我想宗教信仰与科学信念的冲突最叫人折磨。
影片中的爱丁
顿,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出身良好,学富五车,信仰虔诚——忠于内心。
他隐忍的痛苦的打破自我的界限,宗教的界限,世俗的界限——他的科学精神让人为之敬佩。
而爱因斯坦呢?与爱丁顿相反,他充满了神奇充满了天才的色彩,他在浩瀚的科学中享受着自己的年华,他的信念就是科学,他没有负担没有枷锁。
也只有这样的性格才敢于和牛顿和宗教叫板!他的性格有点像美式电影中的科学家们,光怪陆离。
脑海中永远充斥着天马行空的想法并勇于实现他们。
难怪最后爱因斯坦选择去美国生活和做研究。
也只有这样自由的大地才能包容不世出的天才吧。
这部电影也提到了当下很流行的同性恋元素,精神自由,恋爱自由!我喜欢敢于忠于内心,承认内心欲望的人。
或许现在世俗不懂你,几百年之后,当一切归于尘和土,世俗又怎会值得自己牺牲幸福去屈就呢?
080110310徐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