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的诊断效果比较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主要通过性行为和血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母婴垂直传播。
这种病原体进入人体后,经淋巴系统及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几乎可以侵犯全身所有脏器和组织。
梅毒患者是梅毒的惟一传染源,对梅毒进行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其蔓延的一个主要环节。
本研究旨在对TP-ELISA和TRUST两种方法进行方法学比较,以期为梅毒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梅毒患者的复发或再感染提供判断依据。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3246份标本均来自本市2011年1月~2011年12月的性病监测人群。
试剂:ELISA试剂盒,TRUST试剂盒,TPPA试剂盒。
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
主要检测仪器:TP-ELISA法使用的洗板机;酶标仪。
方法:采用ELISA及TRUST两种方法同时对性病监测人群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两种方法有一种为阳性的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确证。
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结果TP-ELISA法和TRUST法的检测结果:3246份标本经TP-ELISA(198份阳性,阳性率6.1%)和TRUST法(169份阳性,阳性率5.2%)筛查,221份(TP-ELISA 和TRUST法检测有一种为阳性即认定为筛查阳性)筛查结果为阳性,见表1。
两种梅毒血清学实验结果比较:221份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标本经TPPA法确证,其中阳性197份,阴性24份。
以TPPA法为标准,对TP-ELISA法和TRUST 法筛选的阳性血清进行分析。
197例确证(TPPA法)阳性标本经TP-ELISA法检测196例结果为阳性,敏感性99.5%;TP-ELISA法检出的198例阳性标本中2例经TPPA法确证为阴性,特异性92.3%。
197例确证(TPPA法)阳性标本经TRUST 法检测148例结果为阳性,敏感性80.1%;TRUST法检出的169例阳性标本中21例经TPPA法确证为阴性,特异性47.3%。
两种梅毒血清试验方法的效果评价

1 0 0 %。1 0 0 例健康体检者 R P R和 T P P A结果 均为阴性 。结论 : T P P A和 R P R都是快速有效的梅毒检测方法 , 但确诊必须结合病史 、 临床表现和
实验室检测综合分析。
【 关键词 】 梅 毒; T P P A ; R P R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2 4 . 1 0 4
Z H E N G H u i — f e i , G U O Y o n g —l i a n , X I E J i a — j i a n g
( X i a m e n X i a n y u e Ho s p i t a l , X i a me n 3 6 1 0 1 2 , C h i n a )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4 6 . 6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2 4—1 3 9— 0 2
Th e r e s u l t s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t wo k i nd s o f s y ph i l i s t e s t
w e r e d e t e c t e d i n T P P A p o s i t i v e ( 1 0 0 %) .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s o f R P R nd a T P P A o f 1 0 0 c a s e s o f h e l a t h y v o l u n t e e r s a l l w e r e 0 . O %. Co n c l u s i o n : B o t h o f T P —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梅毒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梅毒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梅毒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方法:对2017年5月~2018年9月来我院进行梅毒诊断的850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血清标本,分别采用两种检测方法:ELISA和ECILA。
经病理学检查,230例确诊为梅毒,另外620例非梅毒。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
结果:ELISA检测的阳性预测值和特异性略高于ECILA检测,ECILA的准确率、敏感度、阳性预测值略高于ELISA检测,但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ELISA、ECILA检测梅毒各有优势,临床诊断应充分参考患者的体征、症状,同时联合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综合考量,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ELISA;ECILA;梅毒;敏感性;准确性梅毒指的是因感染梅毒螺旋体而导致的急性或慢性传播性疾病,随着感染时间的推移,病情也在不断发展,很有可能损伤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心、肝、肾等重大脏器,特别是妊娠期间的隐性梅毒,很有可能会通过胎盘累及胎儿[1]。
但梅毒是一种能够治愈的感染性疾病,如果早期确诊,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患者的病情会得到控制。
而且梅毒的潜伏性很强[2],大部分患者都处于没有明显症状的潜伏期,所以早期的准确识别和诊断十分重要。
血清实验是检测梅毒的重要方法,但检测流程比较复杂。
本文比较了特异性密螺旋抗体元实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梅毒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收集2017年5月~2018年9月230份梅毒血清标本和同期620例非梅毒的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
参与研究的850例受检者中,男性435例、女性415例,年龄26岁~58岁,平均年龄(43.54±7.83)岁。
1.2方法采集所有患者的晨空腹静脉血3mL,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分离10min获得血清。
ELISA检测的试剂盒购自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ECILA检测所用到的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配套试剂均购自瑞士罗氏公司。
2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梅 毒 是一 种 危 害性 比较 严 重 的性 传 播 疾 病 ,它 的病 原 体 是 梅 毒 螺 旋 体 (rp nmaP ld m ,T ,人 是 梅 毒 的 惟 一 Te oe a iu l P) 传 染 源 ,可经 输 血 引起 输 血 后 梅 毒 。梅 毒 螺 旋 体 对 人 体 的黏 膜及 皮肤 有很 强 的亲 和 性 ,可 以 引起 全 身 各 组 织 和 脏 器 的损 害 。 梅毒 在 解 放 初 期 已基 本 消 灭 ,如 今 又 死 灰 复 燃 ,近 几 年 在 我 国梅 毒 发 病 率 呈 逐 年 上 升 的趋 势 l 目前 梅 毒 应 用 最 普 】 1 。 遍 的 实 验 室 检 测 方 法 为 梅 毒 血 清 学 检 查 , 中最 常 用 的 血 清 其 学 检 查 方 法 为 血 浆 反 应 素 环 状 卡 片 试 验 (P ) 梅 毒 螺 旋 体 R R及 明胶 颗粒 凝 集 试 验 P A ,笔 者 就 这 2种 检 测 方 法 对 1 1 P) 2 例 梅毒 患者 和 1 0例 非 梅 毒 患 者 ( 照 组 ) 5 对 的血 清 进 行 检 测 ,并 进行 统 计 分 析 。
梅 毒 是 由苍 白螺 旋 体 引 起 慢 性 、系 统 性 的 性 传 播 传 染 疾 病 ,近 年 来 在 我 国有 上 升 趋 势 ,主 要 通 过 性 传 播 ,也 可 以通 过 接 吻 、哺 乳 、输 血 及 意 外 受 伤 等 传 播 ,孕 妇 感 染 后 可 通 过 胎 盘 或 产 道 传 给 胎 儿 ,早 发 现 可 以 控 制 传 染 ,及 时 治 疗 可 减 少 对 患 者 造 成 的 损 害 。因 此 ,选 择 好 的 检 验 方 法 可 直 接 影 响 到 梅 毒 的 治 疗 和 预 防 。 由于 R R是 非 特 异 性 试 验 ,也 可 做 P 为 疗 效 观 察 手 段 ,受 多 种 因 素 影 响 检 测 时很 难避 免假 阳性 和 假 阴 性 出 现 ,有 时 会 出 现 前 滞 现 象 l , 故 诊 断 梅 毒 时 如 6 l 单 做 R R 试 验 ,容 易 漏 诊 。 特 异 性 试 验 以 T P P P A为 主 。 在 健 康 从业 人员 体 检 时适用 于 R R阳性 时 以 T P 做 确 证 。 P PA T P 试 验 对 R R 试 验 中 出现 的 生 物 学 假 阳性 病 例 能 做 出 鉴 PA P 别 诊 断 。初 筛 试 验 R R 具 有 操 作 简 便 、 快 速 和 价 格 低 廉 的 P 特 点 。但 其 灵 敏 度 、特 异 性 和 符 合 率 均 低 于 T P P A。 T P PA 试 验 的 试 剂 价 格 昂 贵 .不 适 于 大 规 模 样 品 的 检 测 。所 以 , T P 试 验 主 要 作 为 梅 毒 的 确 证 试 验 。 在 梅 毒 血 清 学 诊 断 PA 中 ,R R 为 筛 选 试 验 不 可 缺 少 ,T P 试 验 作 为 确 证 试 验 不 P PA 能 省 略 。本 次 实 验 使 用 T P 和 R R检 测 血 清 , 以 提 高 检 PA P 测 的敏 感 性 和 特 异 性 ,2种 方 法 同 时 使 用 可 提 高 梅 毒 的检 出 率 , 治疗 和 防 治性 传 播 疾 病 起 到积 极 作 用 。 对
两种快速梅毒血清学实验的临床价值

两种快速梅毒血清学实验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抗体乳胶法(TP)和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应用TP、RPR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结试验(TPPA)分别检测129例疑似梅毒患者血清,以TPPA为确诊方法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TP阳性84例;RPR阳性40例。
TP法检测的灵敏度为95.3%(81/85),特异度为93.2%(41/44),总符合率为94.6%(122/129),经字2检验分析与TP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P>0.05)。
RPR法检测的灵敏度为42.4%(36/85),特异度为88.6%(39/44),总符合率为58.1%(75/129),经字2檢验分析与TP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5.9,P<0.05)。
结论:在基层医疗机构检测TP与RPR对梅毒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标签:梅毒螺旋体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乳胶法;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性传播疾病,可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损害。
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在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更高,我国的梅毒发病率也逐年增加[1]。
梅毒的主要诊断依据临床表现、镜检病原体和血清学实验。
镜检病原体敏感性差,很少应用。
因而梅毒血清学实验已成梅毒诊断最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为此,笔者用适合基层医院使用的梅毒螺旋体抗体乳胶法(TP)和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对129例疑似梅毒标本进行检测,并用TPPA进行确诊,探讨TP和RPR检测的临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129份标本来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部、泌尿外科和妇科门诊就诊的疑似梅毒患者。
其中男80例,女49例。
1.2 试剂TP试剂盒由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生产;RPR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产;TPPA试剂盒由日本富士株式会社生产。
不同方法检验梅毒的结果对比

不同方法检验梅毒的结果对比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验梅毒结果的准确性。
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梅毒病人,回顾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TRUST、TPPA和ELISA三种检验方法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TRUST、ELISA在特异性、敏感性及阳性检出率等指标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TPPA的特异性、敏感性与阳性检出率明显要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梅毒检验中,TPPA检验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与炎性检出率较高,可用于ELISA、TRURT检验法验证性检测,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可降低误诊和漏诊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梅毒;检验方法;准确性;结果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属于危害比较大的性传播疾病,梅毒的传播方式为接吻、性交和哺乳,但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为性交传播。
在临床上的梅毒螺旋体检验中,目前的检验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梅毒螺旋体抗体被动颗粒凝集实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1]。
本研究主要对比了TPPA、TRUST及ELISA三种不同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梅毒患者100例,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为(35.5±3.4)岁,早期每组患者15例、一期梅毒患者25例、二期梅毒患者42例及三期梅毒患者8例。
1.2 方法本研究梅毒检验所用的TPPA试剂由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效责任公司生产研制,ELISA试剂由北京万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研制,而TRUSA试剂由上海荣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研制,均为质量合格产品,且未过有效期[2]。
用TPPA检验法检验梅毒螺旋体时,在室温下,采用稀释液在“U”形板上稀释血清,并加入一定的致敏与未致敏明胶颗粒,孵育2h,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在采用ELISA检验法检验梅毒螺旋体时,严格根据试剂盒操作步骤行检测,并观察检验结果;在采用TRUST检验法检测时,将含有甲苯胺溶液与抗原充分混合,主要检测与痛血清反应素发生反应的凝集块。
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

同时对 25 1 血 清标 本进 行 梅 毒 抗 体检 测 , 0 份 阳性 结 果 采 用 梅 毒 螺 旋 体 明胶 凝 集 试 验 ( P A) 行 确 TP 进
证, 并测 定 T E IA方 法 的批 内、 间 变异 系数 。结果 : T P P— LS 批 在 P A确证 的 3 5例 阳性 标 本 中, P—E IA T LS
表 2 两 组 疗 效 比较 ( ) 例
发症 的发生 方 中 柴胡 能促 进 内源 性 肾 上腺 皮 质 激素 分 泌 而抑 制炎症 ; 黄芩 能抑制纤 维 蛋 白原 转化 为纤 维蛋 白, 防止 内毒 素所 致 的 D C I 。生 大 黄有 松 弛胆 管 口括约 肌 作用 , 可使 胰胆 管 内小 结石 和胆 固醇 引 流 人肠 道 ‘ 引。 枳实可促 胃排空 , 厚朴 能改 善 内毒 素对 胃肠 电抑 制 ,促
进 胃肠蠕 动 ( 玄明粉 有 刺 激小 肠 蠕 动作 用 ) 。本 治 疗组
注 : ) 对 照 组 比 较 P <0 0 (1 与 . 5。
与对 照组疗 效 比较 , 有显 著性差 异 ( 0 0 ) 因此 , P< .5 。 我
3 讨
论
们认 为该方 辅助 治疗急性 胰腺 炎 简便 易行 、 疗效 可靠 且 无 毒副作 用 , 值得 临床推 广应用 。
衡。本组所用中药方能增加泻下作用, 促进肠菌和内毒 素排除 , 护肠道 黏膜屏 障 , 保 防止肠 菌 易位 ; 降低 尿 素合 成, 增加 尿素 和 肌酐 的排 除 , 防止肺 、 、 道 和 脑 部 并 肾 肠
[ 文章编 号 ]63—15 (08 0 08 0 17 57 20 )4— 25— 2
法检 出阳性 3 3例 , 感性 为 9 . 9 ; P 法检 出阳性 2 敏 42 % R R 0例 , 感 性 为 5 .4 。T 敏 7 1% P—E IA 法检 出的 LS
两种梅毒血清试验对梅毒诊断及疗效的价值分析

[] 1 吴炜. 宫外孕超 声图像 特征 分析 [ ] 安徽 卫生职业技 术学 院 J. 学报 ,0 1 1 6 :1 2 1 ,( ) 5 . [] 2 曹乐维. 临产 妇突发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 1例护理 [ ] 蚌埠 医 J. 学院 学报 ,0 4 4 6 :1 20 ,()5. [] 3 付春生. 双侧 子宫动脉 栓 塞治疗产 后 大 出血 1 [ ] 蚌 埠 5例 J .
参考文献
通过分析 , 可知误诊 的原 因为 : 二维超 声检 查 的时候 因为 羊
水 太少造成脐带周 围没有羊水 , 以 出现 显示 困难 , 所 形成 了假 阳 性 。另外一种情况是脐 带过 长 , 成绕 颈假 象 , 使误 诊 。此外 造 致
应 该注意 , 胎儿脐 带绕 颈检 查与分 娩间 隔的时 间 比较 长 的时候 , 超声的检查结果有可能发 生改 变。伴 随着胎儿的活动 , 部分胎儿 会 自行摆脱脐带缠绕 的情 况 , 以接近诊断时期要再做 多普勒超 所 声 复查 , 从而 能够 确定 具体的生产方式 。
方法 对 29 4 例梅毒 患者、0 1 0例非梅毒 患者 以及 8 例 正常人进行 R R与 T P 0 P P A联合检 测和 分析 。结果 29 4 例梅 毒患者 TP P A和 R R P
TP P A和 R R都是梅毒检测 P 的阳性 率分别为 10 和7 . %。10例非梅毒患者的 T P 0% 59 0 P A和 R R的 阳性率分别为 00 P . %和 40 ; .% 8 0例健康体检者 的T P P A和 R R的 P 阳性率均为 0O . %。梅毒 患者与对照组 T P R R的测定结果比较 , P A、 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 ) P< .5 。结论 快速有效的方法 , Ⅱ.A作为确诊试验特异性和灵敏度均明显要 高于 R R, 但 I ' P 在疗效观察价值上 R R则又明显优 于 T P P P A。
两种梅毒检验方法的比较

PA为阳性,5例TRUST为阳性,结果见表1。 两种方法对梅毒病人的诊断有显著性差别,螺旋体明胶
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病人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梅毒甲
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28.5,P<0.01)。
[作者简介]谢益君(1968一),女,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微生物检 验工作。
[2]叶顺章,张木有.现代性传播疾病试验诊断技术[M].广东:广东 科技出版社,1999.4—13.
[3]顾伟明,张皓,汤全贵,等.梅毒TRHA和TPPA的比较研究[J]. 性传播疾病诊疗与预防,1996,7(3):407—409. (收稿日期:2006—07—26)
本次实验检出7种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气单胞菌,温和气 单胞菌检出率最高,占55.87%(276/494),其次为嗜水气单胞 菌,占23.68%(117/494),这与文献报道不相符合口J,其中原 因有待进一步探讨。检出20株脆弱气单胞菌,而ASBA,。未检 到,这可能与脆弱气单胞菌不产生B一内酰胺酶,对氨苄青霉 素敏感的特性有关Hj。ASBA。。对舒佰特和简达气单胞菌的检 出率要低于麦康凯琼脂。因此,ASBA。。与麦康凯琼脂组合使 用分离气单胞菌,既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又可弥补ASBA。。的不 足之处。
经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可以充分证明TPPA作为确诊试验 的重要性,该方法可以弥补TRUST作为梅毒筛选试验的不足 之处。TPP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当高,是当前作为梅毒诊断
的主要方法之一。TRUST是非特异性反应,一般用于初筛,对
普通人群而言,假阳性较高,但对梅毒病人而言,由于非特异 性类脂质抗体出现较特异性抗体迟,其阳性率反而偏低。尽 管TPPA阳性明显高于TRUST,但其方法比较繁琐,临床上多
TP-ELISA与TPPA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TP-ELISA与TPPA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TP-ELISA与TPPA两种血清学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性能。
方法采用TP-ELISA法和TPPA法对633份门诊患者血清进行检测比较,其中包括81份梅毒患者血清。
结果两种方法同为阳性的78例,其中不含假阳性,两种方法同为阴性的545例,其中含假阴性1例。
TP-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为96.30%,TPPA法的阳性检出率为98.77%。
TPPA未有假阳性结果, 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1.45%。
结论 TP-ELISA法的敏感性高,TPPA的特异性高,但两种方法均不能判断是初次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关键词】 TP-ELISA TPPA 梅毒检测近年来,在我国梅毒的发病率每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采用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检验方法对于该病的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采用TP-ELISA法和TPPA法两种方法对633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我院门诊申请做梅毒血清学检测的血样633份,其中经临床确诊为梅毒的血样81份,另外552份血样为一般患者。
1.2试剂与仪器TP-ELISA试剂(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PPA试剂(日本富士瑞必欧),酶标仪(芬兰雷勃产MK3型)、移液器(上海求精)、生物安全柜(济南鑫贝西生物产A2-X型)、洗板机(上海科华产ST-96W型)。
1.3方法633份血样同时采用TP-ELISA和TPP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TP-ELISA按试剂说明书操作,酶标仪判读,TPPA按试剂说明书操作,肉眼判读。
2.结果本院2011年至2012年间门诊送检申请做梅毒血清学试验的血样633例,用TPPA和TP-ELISA两种方法同时检测。
检测结果见表1,两种方法同为阳性的78例,其中不含假阳性,两种方法同为阴性的545例,其中含假阴性1例。
两种方法的结果互相交叉10例,其中TP-ELISA方法阳性而TPPA 方法阴性的8例,后经临床及试验确认8例均为假阳性;TP-ELISA方法阴性而TPPA 方法阳性的2例,后经临床及试验确认2例均为阳性,且均是性病科的早期梅毒感染者。
梅毒螺旋体抗体两种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梅毒螺旋体抗体两种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与梅毒螺旋体抗体凝集法(TPPA)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450例阴性标本和40例梅毒阳性标本,采用TP-ELISA与TPPA检测血清梅毒螺旋体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差异。
结果TP-ELISA与TPPA各检出梅毒螺旋体陽性41例和40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4%和8.2%,TP-ELISA与TPPA 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7.6%,阴性符合率为99.8%,总符合率为99.8%。
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0.2%,TPPA 无假阳性。
结论为实现大批量自动化处理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对于梅毒检验工作使用TP-ELISA筛查联合TPPA确认更为快速,准确。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抗体;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凝集法梅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病种,其是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1],由苍白螺旋体苍白亚种(TP)感染所引起。
其主要通过性传播途径、血液、母婴垂直传播途径等传播。
随着医学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有效的抗菌药物可积极控制梅毒的发展,但梅毒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且梅毒感染还可增加患艾滋病的风险[2]。
梅毒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胎传梅毒等。
各期梅毒的临床特征分别为一期梅毒的硬下疳,通常感染TP后7~60 d 出现;二期梅毒以二期梅毒疹可伴有全身症状;三期梅毒(晚期梅毒)中,1/6为良性,1/6~1/5为严重的晚期梅毒可有皮肤黏膜溃疡性损害或内脏器官的肉芽肿样病变,近关节结节、心血管毒素、神经梅毒等表现[3],对自身组织器官的破坏性很强;潜伏梅毒(隐形梅毒)无明显临床症状,脑脊液检查正常但梅毒血清试验阳性,显性梅毒活动期后症状暂时消退后也可引起;孕期发生的显性或隐性梅毒叫妊娠梅毒,此时,TP可通过胎盘或脐静脉传给胎儿让所生婴儿患先天梅毒,梅毒孕妇极易造成流产、早产、死胎,只有少数可生健康儿。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目的: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选择适合梅毒临床检测的方法。
方法:用TRUST和ELISA对50例临床诊断梅毒患者血清标本和56例非梅毒患者正常血清标本分别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
结果:TRUST试验阳性敏感性为74.0%,假阳性率为10.7%,ELISA 法试验敏感性为98.0%,假阳性率为1.8%。
结论:ELISA 法比TRUST 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是梅毒临床检测梅毒的首选方法。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的苍白亚种即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 pallidum,TP) 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它可以侵犯皮肤、黏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传播方式有经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3种。
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了寻找实验室高效、敏感的检测方法,以便尽早对梅毒进行诊断,做到早期治疗,2010年6月-2011年12月我们对TRUST 和ELISA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选取50例梅毒患者血清作为实验组,均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并经我院性病科确诊,其中潜伏期梅毒9例、Ⅰ期梅毒15例、Ⅱ期梅毒25例、Ⅲ期梅毒 1 例。
患者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21-55岁,平均33±5.2岁。
另选56 例同期门诊或住院非梅毒病人的血清作为对照组,其中健康人21 例,高血压病10例,冠心病9例,孕妇8例,脑血栓6例,肿瘤2例。
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18-57岁,平均24±3.9岁。
所有病例均排除心、肝、肾等功能异常者。
1.2 试剂:TRUST 试剂为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ELISA购自厦门新科英创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检测操作程序和结果判断均严格按操作规则和试剂说明书进行,并在试剂有效期内使用。
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式的比较

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式的比较【关键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式比较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引发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
该病可累及全身各脏器,产生纷繁复杂的病症和体征,也能够连年无病症而呈暗藏状态。
梅毒患者是唯一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接触如性交等传染,染病的母亲也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目前检测梅毒的方式要紧有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其中血清学检测又有多种不同的方式。
最近几年来咱们采纳不加热血清反映素实验(USA)、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Anti-TP)两种血清学实验对510份手术和输血前筛查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1 材料与方式510份血清标本为我院2005年6月~2006年1月手术和输血前筛查的标本。
试剂:USA试剂盒(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提供);TP-ELISA 试剂盒(为北京万泰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实验操作步骤及结果判定均严格遵循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果510份血清标本中,USA法检测结果8例阳性,阳性率为%;Anti-TP-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0例,阳性率为%。
510份血清标本中,USA检测阴性而Anti-TP-ELISA检测阳性者2例,Anti-TP-ELISA检测阴性而USA检测阳性者1例。
3 讨论梅毒是经性和血液传播的疾病,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产生两种抗体,一种是非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是梅毒螺旋体在破坏组织时释放的抗原性物质(心磷脂)刺激机体产生的有抗体性质的反映素(抗心磷脂抗体),检测这种抗体的实验称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实验如RPR、TRUST、VDRL、USR等,被作为初筛实验;一种是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包括IgM和IgG,检测这种抗体的实验称梅毒螺旋体血清实验,如FTA-ABS、TP-ELISA等,为确认实验[1,2]。
USA检测的是反映素,在梅毒感染的不同时期检出率不同较大。
在梅毒感染的最初4 w内,由于机体产生的反映素不足,无法用USA 检测出来,一样为阴性。
两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塞用医筮苤查!Q!!生!!旦箜!堡鲞筮垫塑(甸型2』旦丛!:Q!!!!!!:!塑!:Y!!:!兰:№:垫(!!!!旦量!!翌!塑旦!Y12今后应加强农民的健康教育,把好乡村卫生所医疗器械的消毒关,切断其传播途径。
3.4严把血液质量检测关,加强健康教育丙肝的高危人群是受血者或接受血制品者,所以必须认真做好献血者的抗一HCV检测,但其方法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并不能完全排除HCV的携带者,所以各血站要严格把好血液质量的检测关,同时,临床上也要改变输血观念,凡可输、可不输血者则不输,能少输者则不输,尽最大可能不要输血。
推广成份输血、自体输血。
同时还要加强人群的健康教育,以达到预防HCV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1]陈均.昆明地区无偿与有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2,2(1):31.[2]李瑞兰.天津地区献血者抗-HCV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1999,12(2):114.(收稿日期:2007-07-02)两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董继业1,师旭敏2(1.运城市中心血站,山西运城044000;2.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运城044000)[摘要]目的:探讨在采供血机构的血液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用抗一TPELISA法替代非特异性的TRUST法的可行性。
方法:用抗一TPELISA法和TRUST法同时检测60677份血标本,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抗一TPELISA试剂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ELlSA法,同时抗一TPELISA法阴性(TRUST法检测阳性)经TPPA法鉴定有阳性结果。
结论:虽然抗一TPELISA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明显高于TRUST法,尚不能完全取代TRUST法,但两种方法可相互补充。
[关键词]无偿献血;梅毒螺旋体;反应素;抗一TP[中图分类号]1137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5098(2007)2,8-3900-02梅毒螺旋体(T.pallidum,TP)属于密螺旋体属苍白螺旋体的苍白亚种,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
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基层 医学论坛 2 1 00年第 1 卷 7 4 月上旬刊
表1 4 3份血清标本两种血清学试 验的检 测结果
T P 试 验 4 血 清 为 阳性 。 结 论 PA 3份
4 3份血 清中,8份血清 3
两 种 检 测 方 法有 各 自的
11 临床资料 .
4 3例患者 均为我 院性 病门诊确诊 者 , 其
T RUS T试验 阳性 , 份 经抗梅毒 治疗后 ,血清 T 5 RUS 阴性 ; T 适用性 ,经综合评估 , RUS T T试验 可作 为梅毒的人群 筛查 、 疗 效观察 、 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测指标 ; P A试验是梅毒 的确证 试 TP 验, 是检 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特异性方 法。
螺旋体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 P A)两种不 同的血清 学检测 方 TP
法, 测定血 清标本梅毒抗体并评价检测结果。 方法
7月一2 0 09年 7月我院性病 门诊确诊的 4 患者血 清 同时用 3例 T RUS T试验和 T P P A试验检测 ,比较 两种梅毒血清 学检测方 法的阳性 率、 灵敏度和特异性 。结果
断需要 的图像 , 大大降低受检者 的辐射剂量 , 值得推广。
( 稿 日期 :0 0 0 —9) 收 2 1— 1 0
2 结 果
两种 梅 毒血 清 学检 测 方 法 的 比较
魏欣球
( 始兴县人 民医院, 广东 始兴 5 2 0 1 5 0)
【 摘要 】 目的
应 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 清试验 ( RUS 、 T T) 将 20 04年
质结 构对 比清晰 , 完全 能满 足 临床诊 断 需要 , 能 明显 减 少 且
x线对受检者 的辐射 。
3 讨 论
C T已成为儿童颅 内病变 的重要检查手段 ,特别是在 县级 没有 MR 设备的医院。但 因 x线具有 电离辐射的特性 , I 对人体 具有损伤作用和致 癌风 险 , 近年来 , 降低 c T扫描辐射 剂量越来 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过去一味地追求高质量 图像而使用过高剂
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比较

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目前临床常用的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效果。
方法:以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为标准,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与梅毒快速检测法(The SD BIOLINE Syphilis 3.0 test)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灵敏度明显低于TPPA法;而梅毒快速检测法(The SD BIOLINE Syphilis 3.0 test)则与TPPA法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且梅毒快速检测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结论:梅毒快速检测法是临床上进行血清梅毒检测较直接快速的检验筛查方法之一,可用于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梅毒的日常筛查诊断。
关键词梅毒检测TRUST TPPA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icient of the three serum test methods for syphilis.Methods:Use TPPA as a standard test method,compare with TRUST and The SD BIOLINE Syphilis 3.0 test.Results:The sensitivity of TRUST is lower to the TPPA,and The SD BIOLINE Syphilis 3.0 test is no different with TPPA,and also rapidly and accurately.Conclusion:The SD BIOLINE Syphilis 3.0 test is one of the rapidly and accurately clinic test method for syphilis.It can be use in more clinics and hospital for syphilis screening and examine.Keywords Syphilis;test method;TRUST;TPPA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也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之一,可通过母婴传播传给下一代。
分析比较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

分析比较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摘要】目的分析比较trust与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对本院的100例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trust与tppa两种试验检测,观察其检测结果。
结果在100例梅毒患者的血清样本中,采用trust试验检测方法的结果为:9例血清结果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9%;采用tppa试验检测方法的结果为:11例血清结果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11%。
在100例梅毒患者的血清样本中,trust试验检测方法与tppa试验检测方法同时检测出为阳性的有6例,trust试验检测为阴性而tppa试验检测为阳性的有两例;tppa试验检测为阴性而trust试验检测为阳性的有1例。
结论综合使用trust与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
【关键词】血清学试验检测;trust;tppa;梅毒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4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53-01梅毒是常见的性传染疾病,致病的病毒为梅毒螺旋体。
目前在临床医学上检测梅毒主要有两种方法,即病原学的检测方法与血清学的检验方法[1]。
血清学试验检测的方法又包括了多种检测方法。
而在国内被广泛采用的试验检测方法是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的试验,简称为(trust)与明胶颗粒凝集的试验,简称为(tppa),(tppa)试验检测利用了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来完成。
本研究采用了100例已经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并采用trust与tppa两种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对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00例梅毒患者都为本院的性病门诊部收治并确诊的患者,10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61例,有女性患者39例;患者年龄的具体情况为:年龄最小者为17岁,年龄最大者为71岁,平均年龄为43.5岁。
患梅毒的病理特征情况为:ⅰ期梅毒的患者有58例,ⅱ期梅毒的患者有32例,ⅲ期梅毒的患者有20例。
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3 讨论
梅毒 ( P 是经性和血液传播 的疾病 , T) 人体感染梅 毒螺旋体后 , 血清产生两种抗体 , 一种是非梅毒螺旋体
特 异性抗 体 , 是梅 毒螺 旋 体 在 破 坏组 织 时 释 放 的抗 原 性 物质 ( 心磷 脂 ) 激 机体 产 生 的有 抗 体 性 质 的反 应 刺 素( 抗心磷 脂抗 体 ) 检测 这种 抗 体 的试 验 称 非 梅 毒螺 , 旋体 血清 试验 长期 被 作 为初 筛 试 验 , 快 速 血 浆 反应 如 素环 状卡 片试 验 ( P 、R S 、 病研 究室 玻 片试 验 R R)T U T 性 (D L 、 V R ) 血清 不加 热 的反应 素 玻 片试 验 ( S 等 ; U R) 另
组织中, 自身免疫 性 疾病 ( 如类 风 湿 性关 节 炎 、 系统 性
( R S )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 P A 2种 TUT 、 TP ) 血清学试验 , 25 对 10份手术和输血前筛查的血清标本 进行 检测 和结果 评价 。报 告如 下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材料 .
关 键词 :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 梅毒螺 旋体明胶 颗粒凝集试验 中图分类号 :7 9 1 R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187 2 1 ) 20 0 -1 10 —14(02 0 -190
我 院 应 用 甲 苯 胺 红 不 加 热 血 清 反 应 素 试 验
M dDanTet o i ra g
现代诊断与治疗
2 1 M r 3 2 0 2 a ( ) 2
两 种梅 毒 血清 学 检测 方法 的 比较
Co aio fT n so e oo y T s f rS p i s mp r n o wo Kid fS r lg e t o y hl s i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孙俊;刘美华;闫忠【摘要】目的用CHEMCLIN(R)600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仪(CLIA)法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将150例门诊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使用CLIA法与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观察二者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 150例血清标本中,CLIA法检测阳性148 例,阳性率为98.67%;TPPA法检测阳性144 例,阳性率为96.00%.结论 CLI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操作简便,结果易于保存,敏感度优于TPPA法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临床的认可和应用.【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1(008)009【总页数】2页(P1039,1041)【关键词】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梅毒;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作者】孙俊;刘美华;闫忠【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466000;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466000;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466000【正文语种】中文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其传染性与危害性大,因此梅毒的早期诊断及及时治疗已成为当前重要的问题[1]。
不同的检测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临床诊断价值。
实验室如何更合理地选用检测方法,以避免误诊、漏诊而产生医疗纠纷。
目前梅毒的血清学检测是医院检验科常规开展的检测方法,为了控制梅毒的院内感染,卫生部已规定凡是手术、输血及各种创伤性检查的患者,均需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学检测。
由于该病原体所致的传染性对健康和生命造成的危害,以及患病后对患者参军、入学、就业、婚嫁、家庭等造成的影响,因此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一直是十分敏感的医学和社会问题。
错误的检测结果是很多医疗纠纷的起因。
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仪(CLI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是近年来国内新开发的检测试剂,以其方便快捷、重复性好、结果易于保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的诊断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7-01-18T11:27:46.09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6年9月第9期作者:张丽
[导读] 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染疾病,致病菌为苍白密螺旋体的苍白亚种,全球流行。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省常德市 415000
【摘要】目的比较评估传统和新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的临床诊断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同步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化学发光试验(Tp-CL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的11693份病例,统计传统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以TRUST作为梅毒筛查试验,阳性者再以TPPA确诊)和新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以Tp-CLIA进行梅毒筛查,阳性者进一步做TPPA 确诊,做TRUST评判传染性及疗效)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和误诊率。
结果利用传统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11693病例中,筛查试验TRUST有5027例检出阳性,再用TPPA确诊,其中4652例为真阳性。
统计得出其梅毒检测敏感性为52.96%,特异性为100%;新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筛查试验Tp-CLIA有8801例检出阳性,用TPPA确诊,其中8612例为真阳性,统计得出,其梅毒检测敏感性为99.8%,特异性为100%。
结论新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梅毒检测特异性高,敏感性明显大于传统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
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染疾病,致病菌为苍白密螺旋体的苍白亚种,全球流行,在中国,梅毒发病率逐年增加,居性病之首[1]。
如早发现,并进行规范化治疗,梅毒预后良好。
但个别患者往往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延误治疗,最后发展到严重的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甚至危及生命[2]。
梅毒早期正确诊断对梅毒的防治起着关键性作用。
目前诊断梅毒的主要实验室方法是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又分为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包括以全株梅毒作为抗原的TPPA、梅毒螺旋体血凝集试验TPHA等和以重组蛋白作为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Tp-CLIA等试验)和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包括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LDL、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环状卡片试验、TRUST等)[3]。
传统梅毒诊断流程,以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的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试验作为梅毒筛查试验,检出阳性者,再用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TPPA、TPHA试验确诊。
随着检验仪器化的迅速发展,目前新的梅毒诊断流程以可批量仪器化操作的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ELISA、Tp-CLIA等试验作为梅毒筛查试验,检出阳性再用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TPPA、TPHA试验确诊,用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包括VDRL、RPR、TRUST等)评判传染性及疗效[4-5]。
本文通过统计11693例同时做过Tp-CLIA、TPPA、TRUST试验的病例的检测结果,评判两种不同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的诊断效果。
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合理的检测流程,提高梅毒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提供参考意见。
1 材料与方法
1.1血清来源选取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同时做过Tp-CLIA、TPPA及TRUST的临床病例11693例。
其中梅毒阳性者8679例,男女比例为5112/3567,0~75岁均有分布,73%的患者年龄集中在21~45岁。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同意。
不泄露患者信息。
1.2试剂与仪器TRUST试剂盒购置于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Tp-CLIA试剂盒购置于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使用的仪器型号为CHEMCLIN1500;TPPA试剂盒为珠海丽珠集团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代理的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试剂。
所有检测均严格按试剂说明书及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3检测流程流程1以TRUST作为梅毒筛查试验,检出阳性者,再用TPPA确诊;流程2以Tp-CLIA作为梅毒筛查试验,检出阳性者,再用TPPA确诊,用TRUST评判传染性及疗效。
1.4 统计分析以Tp-CLIA、TPPA及TRUST中两种和两种以上方法检测阳性,作为梅毒诊断真阳性标准。
用Excel绘制四格表,统计各种方法及两种检测流程的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
2 结果
11693份病例中,流程1筛查试验TRUST有5027例检出阳性,再用TPPA确诊,其中4652例为真阳性;流程2筛查试验Tp-CLIA有8801例检出阳性,用TPPA确诊,其中8612例为真阳性,再用TRUST评判传染性及疗效,有4652例检出阳性(见图1)。
流程1和流程2的检测特异性均为100%,大于单个实验方法Tp-CLIA、TPPA及TRUST。
流程2的检测敏感性明显大于流程1(见表1)。
3 讨论
传统梅毒血清学诊断流程以TRUST进行筛查及疗效观察、复发再感染判断;阳性时再以TPPA进行确认。
该程序的优点是排除了大多数曾经感染过梅毒但经过充分治疗,TRUST转阴的病例,有利于临床医生决定是否该进行抗梅治疗,节约检测成本。
但该流程存在明显缺点,漏诊率高达47.04%,明显高于流程2(0.2%)。
分析原因,一方面部分梅毒病人经治疗后,TRUST转阴[6];另一方面,早期梅毒、晚期梅毒以及隐性梅毒,TRUST试验检测敏感性低[7]。
故采用传统梅毒血清学诊断流程,会使很多梅毒患者被漏诊,延误治疗。
传统梅毒血清学诊断流程中,TRUST检测阳性者,有375例TPPA检测为阴性,多为梅毒检测假阳性,Fan Liu报道[8],部分孕妇、老年人、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导致TRUST检测假阳性。
新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流程,以Tp-CLIA作为梅毒筛查方法,阳性者进一步做TPPA确诊,做TRUST评判传染性及疗效。
该流程的梅毒诊断敏感性高达99.8%。
分析原因,是因为该流程选用的筛查方法Tp-CLIA,对各期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符合筛查试验的高敏感性特点。
阳性者再做TPPA确诊,两种高敏感和高特异性的梅毒特异性试验,可有效降低梅毒误诊率,但这两种方法都不能用于传染性及疗效判断,故再行TRUST评判传染性及疗效。
综上所述,新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流程检测敏感性高,检测准确性有保障,还可跟踪判断传染性和疗效,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
参考文献:
[1] Tucker JD,Cohen MS. China’s syphilis epidemic:epidemiology,proximate determinants of spread,and control responses[J]. Curr Opin Infect,2011,24(1):50–55.
[2] Jennifer Klein,Mary McLaud,Deanna Rogers. Syphilis on the Rise:Diagnosis,Treatment,and Prevention[J]. The Journal for Nurse Practitioners,2015,11(1):49-55.
[3]张丽,赵飞骏,张晓红.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其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16,56(16):106-109.
[4]Susanne Norris Zanto. Changing Algorithms in Syphilis Laboratory Diagnosis[J]. Clinical Microbiology Newsletter,2010,32(8):59-64.
[5]彭红,刘熔,赵素元.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的临床流行病学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2):329-331
[6]李军俊,廖世业.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胶体金法联合筛查梅毒结果观察[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6):178-179.
[7]林榕. 梅毒患者前带现象56例检测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5):116-118.
[8] Fan Liu,Li-Li Liu,Xiao-Jing Guo,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lassical biological false-positive reaction in the serological test for syphilis in the modern era[J].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2014,20(2):33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