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梅毒检测流程图

合集下载

艾滋病、梅毒、乙肝实验室检测技术教材

艾滋病、梅毒、乙肝实验室检测技术教材

艾滋病、梅毒、乙肝实验室检测技术岳阳市疾控中心白志永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样品保存、运送一、HIV抗体检测筛查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快速检测(RT)(建议配备合格的快速检测试剂,灰区。

)二、筛查程序初筛和复检流程(图1)样品筛查试剂初筛试验阳性反应阴性反应原有试剂+另一不同原理(或厂家)试剂或另外两种不同原理(或厂家)试剂复检试验均阳性反应一阴一阳均阴性反应确证试验报告阴性图1 HIV抗体筛查检测流程三、筛查试验结果的报告(建议用修改后报告单附表3)(例)HIV抗体筛查试验用附表1、2进行报告,阴性反应报告为“HIV抗体阴性(-)”;阳性反应报告为“HIV抗体待复检”。

四、 HIV感染产妇所生儿童HIV抗体检测策略及流程1、适用范围HIV感染产妇所生婴幼儿;已满18个月的婴幼儿,其母亲HIV感染状态不详,儿童出现H IV相关临床表现,临床怀疑HIV感染的儿童。

2、检测程序图4 艾滋病感染产妇所生儿童HIV抗体检测流程五、样品的保存、运送1、样品的保存用于抗体和抗原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短期(1周)内进行检测的可存放于2~8℃,一周以上应存放于-20℃以下。

2、样品的运送(例)(1)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2)应采用三层容器对样品进行包装。

第一层容器:直接装样品,应防渗漏。

样品应置于带盖的试管内。

在试管的周围应垫有缓冲吸水材料,以免碰碎。

第二层容器:容纳并保护第一层容器,可以装若干个第一层容器。

要求不易破碎、带盖、防渗漏、容器的材料要易于消毒处理。

第三层容器:容纳并保护第二层容器的运输用外层包装箱。

外面要贴上醒目的标签、联系方式,还应易于消毒。

(3) 用于抗体检测的血清和血浆样品应在冻存条件下运送。

质量控制一、艾滋病抗体检测的统计学室内质量控制1、试剂盒内部对照即试剂盒提供的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

用于判断实验的有效性,不能作为室内质控品使用,内部对照结果无效,必须重新试验。

艾滋病梅毒丙肝的检测及解释专业课件PPT

艾滋病梅毒丙肝的检测及解释专业课件PPT
• 未经治疗的病人,其血清内的非特异性抗体可长期存 在。经正规治疗后,非特异性抗体可以逐渐减少滴度 至转为阴性。
问题: 临床上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为什么
.
需要做定性和定量两种检测方法?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原理
• 方法包括: (1)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 (2)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3)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 (VDRL)等。
• 核酸检测:血浆4天内进行检测的可存放于4℃, 3个月以内应存放于-20℃以下,3个月以上应置 于-70℃以下。
• CD4:室温(18~25℃)保存和运输。要求48 小时内染色,染色后6小时内分析;如采血后24 小时内染色,可在染色后24小时内分析。
.
HIV抗体检测
• 筛查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 快速检测(RT)
• 致病性:自然条件下TP只感染人,尚未证明梅毒 螺旋体能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致病机理尚不清 楚。
• 传染性:感染早期传染性最强,随着病程的延长 传染性越来越小。临床上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 染后1~2年内最具有传染性,一般认为4年以上几 乎不通过性接触传染,但保持对胎儿的传染性。
• 抵抗力:TP在体外仅能存活数小时,40℃时失去 传染力,煮沸立即死亡;对干燥特别敏感,一般 的消毒剂均能容易将其杀. 灭。血库的血液和血浆
复发或再感染的指征。
.
98(9399)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特点
假阳性反应
• 技术性假阳性反应一般是由于操作错误引起的假阳 性反应,经过重复试验即可排除。
• 生物学假阳性反应(一般滴度小于1:8),应采用梅 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如TPPA等进行排除。
假阴性反应:前带现象、后带现象 血清固定:临床问题

艾梅乙流程

艾梅乙流程

附件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图1.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附件2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图2. 孕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图3 产时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适用于孕期未接受HIV检测的产妇)附件3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图4.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附件4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抗艾滋病病毒用药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可分为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和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

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I期或II期,免疫功能相对较好,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处于艾滋病临床Ⅲ期或Ⅳ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

一、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一)孕产妇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

1.孕期和分娩时。

从妊娠14周或14周后发现艾滋病感染后尽早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mg +拉米夫定(3TC)150mg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LPV/r)400/100mg,每天2次;或者AZT300mg+3TC150mg,每天2次,依非韦伦(EFV)600mg,每天1次,直至分娩结束。

2.分娩后。

若选择人工喂养,产妇可在分娩结束后停止抗病毒药物的应用;若选择母乳喂养,产妇持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停止母乳喂养后1周。

(二)婴儿应用抗病毒药物。

婴儿可以选择应用以下两种抗病毒药物方案中的任一种。

1.奈韦拉平(NVP)方案: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服用NVP 15mg (即混悬液),每天1次;出生体重<2500g且≥2000g,服用NVP 10mg (即混悬液),每天1次;出生体重<2000g,服用NVP 2mg/kg(即混悬液kg),每天1次;至出生后4~6周。

2.齐多夫定(AZT)方案: 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服用AZT 15mg (即混悬液),每天2次;出生体重<2500g且≥2000g,服用AZT 10mg (即混悬液),每天2次;出生体重<2000g,服用AZT 2mg/kg(即混悬液kg),每天2次;至出生后4~6周。

(四)艾滋病梅毒丙肝检测及结果意义PPT课件

(四)艾滋病梅毒丙肝检测及结果意义PPT课件
进行血清学检查。
最新课件
24
血清学检测
•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
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TRUST)
•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 1 耐药监测
• 用于HIV-1感染人群和抗病毒治疗人群。用于新近感
染人群的耐药性监测,了解耐药毒株流行的情况;用
于治疗前人群的监测,指导制定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
用于抗病毒治疗人群的耐药性监测,进行HIV-1耐药
发生、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导和完善大
规模公共卫生模式抗病毒治疗的程序,以及制定二线
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试验(TP-ELISA)
梅毒螺旋体快速诊断试验(TP-RT)
最新课件
25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 以心磷脂、卵磷脂、胆固醇为抗原,检测抗类脂质抗体(反
应素),主要是IgM和IgG混合体。
• 方法简单、快速、价格低廉、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适用
于大量人群的筛查。
• 治疗后血清滴度可下降并转为阴性,可作为疗效观察、判
• 3 确证方法包括免疫印迹试验(WB)、条带免疫
试验、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A)及免疫荧光试
验(IFA)等。
最新课件
9
HIV抗体不确定(±)
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可以在4周后随访检测,如带
型没有进展或呈阴性反应,则报告阴性;如随访期间
出现阳性反应,则报告阳性;如随访期间带型有进展,
但不满足阳性标准,应继续随访到8周。如带型没有进

艾梅乙流程

艾梅乙流程

艾梅乙流程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附件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图1.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附件2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图2. 孕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图3 产时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适用于孕期未接受HIV检测的产妇)附件3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图4.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附件4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抗艾滋病病毒用药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可分为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和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

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I期或II期,免疫功能相对较好,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处于艾滋病临床Ⅲ期或Ⅳ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

一、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一)孕产妇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

1.孕期和分娩时。

从妊娠14周或14周后发现艾滋病感染后尽早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mg +拉米夫定(3TC)150mg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LPV/r)400/100mg,每天2次;或者AZT300mg+3TC150mg,每天2次,依非韦伦(EFV)600mg,每天1次,直至分娩结束。

2.分娩后。

若选择人工喂养,产妇可在分娩结束后停止抗病毒药物的应用;若选择母乳喂养,产妇持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停止母乳喂养后1周。

(二)婴儿应用抗病毒药物。

婴儿可以选择应用以下两种抗病毒药物方案中的任一种。

1.奈韦拉平(NVP)方案: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服用NVP 15mg(即混悬液),每天1次;出生体重<2500g且≥2000g,服用NVP 10mg(即混悬液),每天1次;出生体重<2000g,服用NVP 2mg/kg(即混悬液kg),每天1次;至出生后4~6周。

艾梅乙、检测服务流程图

艾梅乙、检测服务流程图

附件1(产科门诊、病房上墙)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图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附件2-I(检验科上墙)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图2.孕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附件2-II(检验科上墙)产时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说明:# 再次确认结果阴性报告“阴性”,结果阳性报告“阳性”,结果仍为“不确定”继续随访, 4周后再次进行确认试验;仍为不确定结果,报告“阴性”。

必要时可进行HIV核酸检测作为辅助诊断。

图3产时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适用于孕期未接受HIV检测的产妇)附件3(检验科上墙)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图4.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抗艾滋病病毒用药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可分为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和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

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I期或II期,免疫功能相对较好,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处于艾滋病临床Ⅲ期或Ⅳ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

一、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一)孕产妇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

1.孕期和分娩时。

从妊娠14周或14周后发现艾滋病感染后尽早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mg+拉米夫定(3TC)150mg+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LPV/r)400/100mg,每天2次;或者AZT300mg+3TC150mg,每天2次,依非韦伦(EFV)600mg,每天1次,直至分娩结束。

2.分娩后。

若选择人工喂养,产妇可在分娩结束后停止抗病毒药物的应用;若选择母乳喂养,产妇持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停止母乳喂养后1周。

(二)婴儿应用抗病毒药物。

婴儿可以选择应用以下两种抗病毒药物方案中的任一种。

1.奈韦拉平(NVP)方案: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服用NVP15mg(即混悬液),每天1次;出生体重<2500g且≥2000g,服用NVP10mg(即混悬液),每天1次;出生体重<2000g,服用NVP2mg/kg(即混悬液kg),每天1次;至出生后4~6周。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流程图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流程图

孕期艾滋病检测服务流程注:*两种试剂可以是原有试剂加另一种试剂,也可以是两种不同试剂;**“有流行病学史、筛查采取抗体抗原4代试剂且检测结果为阳性”:两者有其一为“是”即为“是”,两者均为“否”才为“否临产时艾滋病检测流程注:*“有流行病学史、筛查采取抗体抗原4代试剂且检测结果为阳性”:两者有其一为“是”即为“是”,两者均为“否”才为“否”。

孕期梅毒检测流程注:*若用TPPA进行初筛阳性,不需要再复检。

临产时孕产妇梅毒检测服务流程注:*若用TPPA 进行初筛阳性,不需要再复检。

临产时乙肝检测服务流程临产时才寻求助产服务的孕妇或乙肝感染状态不明的临产孕妇!产科医生主动提供有关的检测信息, 病区护士采集血样本!进行乙肝两对半( 乙肝五项 )免费检测诊断乙肝病毒携带, 检验科填写危急值登记表建议立即做肝功能检测和HBV DNA检测、肝脏彩超详细了解其肝炎病史及诊治情况给予相关指导, 妇产科提供安全助产和母乳喂养指导所生新生儿顺产30 分钟内剖宫产2 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特殊情况除外)出院宣教: 告知母儿接受宣汉县人民医院随访管理, 新生儿按0.1.6顺序预防接种, 完成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后1 -2月到宣汉县人民医院进行乙肝两对半的免费检测, 明确感染状态。

妇产科医生提供检测后咨和常规助产服务排除乙肝感染↓表面抗原阴性表面抗原阳性梅毒感染孕产妇管理流程梅毒感染孕产妇(包括单阳/双阳)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随访及监测流程梅毒感染产妇所生儿童给予儿童预防性治疗采集新生儿静脉血 ,进行“ 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定量检测新生儿滴度≥母亲滴度的4 倍** ( 新生儿稀释度≥母亲 2 个稀释度 )母亲在孕期 接受梅毒规范治疗新生儿进行 先天梅毒治疗进入随访 ( 3 月龄 )观察临床症状 进行“ 非梅毒螺旋体 血清学试验”定量检测“ 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检测结果由阴性转为阳性 ,或者滴度上升4 倍(或上升2 个稀释度) 进行“ 梅毒螺旋体血清 学试验”检测进入随访( 6/9/12/15/18 月龄 )同时进行“ 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定 量检测和“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18 月龄后“ 梅毒螺 旋体血清学试验”结果为阳性诊断先天梅毒,进行随访任一次“ 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结果由阴性转为阳 性或者滴度上升4 倍(或上升2 个稀释度),同时“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结果为阳性新生儿滴度< 母亲滴度的4 倍** ( 新生儿稀释度< 母亲 2 个稀释度 )任一次“ 梅毒 螺旋体血清学 试验”结果为阴性母亲在孕期未接受梅毒规范治疗进行“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检测阳性阳性阴性阴性阴性是否排除先天梅毒,停止随访县人民医院 、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办孕期保健服务病毒载量<50拷贝/ml , 检测无异常 ,维持原有用药方案孕产妇产后县人民 医院产科门诊随诊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管理流程提供充分预防母婴传播咨询,孕妇医生转介卡三见面转到县人民医院无妊娠意思县人民医院实施终止妊娠手术 ,给予避孕指导术后 ,转介至辖区 抗病毒治疗机构管理抗病毒治疗服务新报告病例未治疗病毒载量、CD4细胞 、肝肾功 、 血常规尿常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 确定用药方案抗病毒治疗专人管理指导规范服药 监测治疗效果孕早 、中, 晚期进行病毒载量CD4细胞及其他相关检测(必要时增加检测次数)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调整用药方案住院分娩 ,安全助产产妇和儿童信息反馈至县预防 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办, 管理办负责暴露儿童的随访产妇产后42天转介至辖区 抗病毒治疗定点机构管理艾滋病感染孕妇病毒载量≥50拷贝/mI 检测异常 ,专家评估,酌情调整用药方案孕妇信息转介县预防 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办随访指导定期产检 随访指导规范服药 动员协调入院待产评估病毒抑制效果既往感染有妊娠意思定期信息交换治疗临产孕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绿色通道”流程。

艾梅乙流程

艾梅乙流程

附件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图1.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附件2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图2. 孕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图3 产时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适用于孕期未接受HIV检测的产妇)附件3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图4.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附件4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抗艾滋病病毒用药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可分为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和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

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I期或II期,免疫功能相对较好,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处于艾滋病临床Ⅲ期或Ⅳ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

一、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一)孕产妇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

1.孕期和分娩时。

从妊娠14周或14周后发现艾滋病感染后尽早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mg +拉米夫定(3TC)150mg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LPV/r)400/100mg,每天2次;或者AZT300mg+3TC150mg,每天2次,依非韦伦(EFV)600mg,每天1次,直至分娩结束。

2.分娩后。

若选择人工喂养,产妇可在分娩结束后停止抗病毒药物的应用;若选择母乳喂养,产妇持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停止母乳喂养后1周。

(二)婴儿应用抗病毒药物。

婴儿可以选择应用以下两种抗病毒药物方案中的任一种。

1.奈韦拉平(NVP)方案: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服用NVP 15mg(即混悬液1.5ml),每天1次;出生体重<2500g且≥2000g,服用NVP 10mg(即混悬液1.0ml),每天1次;出生体重<2000g,服用NVP 2mg/kg(即混悬液0.2ml/kg),每天1次;至出生后4~6周。

2.齐多夫定(AZT)方案: 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服用AZT 15mg(即混悬液1.5ml),每天2次;出生体重<2500g且≥2000g,服用AZT 10mg(即混悬液1.0ml),每天2次;出生体重<2000g,服用AZT 2mg/kg(即混悬液0.2ml/kg),每天2次;至出生后4~6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