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的国家诊断标准
鸡白痢_禽病学
鸡白痢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
沙门氏杆菌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大属,有2000多个血清型,它们广泛存在于人和各种动物的肠道内。
在自然界中,家禽是其最主要的贮存宿主。
禽沙门氏菌病依病原体的抗原结构不同可分为三类:1.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称为鸡白痢。
2.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称为禽伤寒。
3.由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称为禽副伤寒。
其中鸡白痢和鸡伤寒有宿主特异性,主要引起鸡和火鸡发病,而禽副伤寒则能广泛感染各种动物和人类。
目前受其污染的家禽及相关产品已成为人类沙门氏菌感染和食物中毒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禽副伤寒沙门氏菌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另外,随着家禽业的迅猛发展以及高密度饲养模式的推广,沙门氏菌病也已成为家禽最重要的蛋传递性细菌病之一,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可观。
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本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感染,主要危害鸡和火鸡。
•临床表现以雏鸡拉白色糊状稀粪为特征,死亡率很高,成年禽多为慢性经过或呈隐性感染。
历史与分布 Rettger于1899年首次报道了此病的病原,次年将本病命名为“雏鸡致死性败血症”。
1929•年正式将本病命名为“鸡白痢”,并一直延用至今。
本病在火鸡上的发现要迟一些,最早于1928年由Hewitt•报道。
目前在所有饲养鸡和火鸡的地区均有本病的发生和存在。
病原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属于肠道杆菌科沙门氏菌属D血清群中的一个成员。
无荚膜,不形成芽胞,是少数不能运动的沙门氏菌之一,为两端钝圆的细小革兰氏阴性杆菌,大小约为(1.0~2.5)µm×(0.3~0.5)µm。
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于普通的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细小、圆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露滴状、半透明、灰白色菌落,直径约为1mm~2mm。
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沙门菌的母鸡往往终生带菌 ,所产的蛋约有 3 0 %左右带 菌 , 导致受精率 、 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降低 , 因此 , 对本病的防制
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
1 发 病 情 况
4 . 3 生化试 验
取上述菌落进行纯 培养 ,纯培养后 接种生
化反应管进行 生物试验 , 结果 : 葡萄糖( + ) 、 乳 糖( 一 ) 、 麦芽糖
五华 三黄鸡 的提 纯复壮工作 , 关 键在 于种鸡 、 种 蛋的筛
选以及种鸡的生产 管理 。F 5代鸡五华三黄鸡 品种 优 良、 品系 纯正 , 有助于 以后对五华i黄鸡品种优势杂交选择。
3 . 6 . 3 F 5代鸡 已基本符合五华 三黄鸡的主要体貌 特征和 生 20 1 4年 第 0 3期
( 一 ) 、 甘 露糖 ( + ) 、 蔗糖 ( 一 ) 、 鸟氨 酸脱 羧酶 ( + ) 、 M. R( + ) 、 V . P ( 一 ) 、 S ( 一 ) , 符合鸡 白痢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 根据 发病情况 、 临床症状 、 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 断 , 可 以 初步确诊 为鸡 白痢沙 门菌感染 。 4 . 4 药敏 试验 应用纸片法对 分离到的病原 菌进行药物敏 感试验 , 可知左旋 氧氟沙星 、 氟苯尼考 、 头孢菌 素高敏 ; 环丙 沙星 、 新霉素 、 多西环素 中敏 ; 诺 氟沙 星 、 红霉素低敏。
急性死亡雏鸡病理变化不明显 , 病程长者 , 雏鸡消瘦 , 贫 血, 心包有积液 , 色泽淡黄 ; 心脏表 面有结节 , 心脏变形 ; 肝脏 肿大 , 肝脏 表面散布针头 大小的灰 白色坏死 灶 , 有的肝脏 有 点状 出血 ; 胆囊 肿大 ; 肺脏淤血 , 有 的肺脏有 黄色结节 和灰 色 肝变 ; 盲肠 内有干酪样物阻塞肠腔 ; 卵黄囊吸收不全 , 个别有 变质现象。
鸡白痢的诊断鉴别方法是
鸡白痢的诊断鉴别方法是
鸡白痢是一种常见的家禽传染病,其病原体为鸡白痢杆菌。
鸡白痢的诊断鉴别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症状观察:鸡白痢患鸡常表现为粪便呈稀水状或黏液状,有时还伴有血丝。
鸡的精神状态可能呈现不活跃、食欲减退、羽毛松散等症状。
2. 病理检查:对死亡的鸡进行解剖检查,观察器官的异常情况,常见的病变表现包括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出血,以及肠道溃疡等。
3. 细菌分离与鉴定:可以从病鸡的肠道或粪便样本中分离出鸡白痢杆菌,并通过相应的实验室技术(如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确定病原体。
4. 血清学检测:通过血清学试验,检测鸡白痢病原体的特异抗体,可以帮助确诊。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沉淀试验等。
5.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利用特异性抗原对病鸡的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可以观察到鸡白痢病原体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从而有助于诊断。
鸡白痢的诊断鉴别方法的选择与实施应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准确的诊断。
什么是鸡白痢(糊肛,弱雏多)
鸡白痢鸡白痢是由鸡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及其常见的各种年龄鸡均可发生的一种传染病。
初生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特别是2周龄以内的雏鸡死亡最多,雏鸡以白痢为特征。
成年鸡多为慢性局部感染,一般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病原菌为卵圆形小杆菌,无荚膜、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
为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发病。
对外界抵抗力不强,高温和常规消毒药均可将其杀死。
(一)诊断1、流行特点各品种鸡均有高度易感性,不同年龄的鸡发病率、死亡率差异明显。
主要是2-3周龄内的雏鸡呈现急性败血症,4-7周玲玲呈亚急性,随着日龄增加,鸡的抵抗力增强,成年鸡呈现阴性或慢性特征。
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
本病即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
经卵垂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因种鸡为阴性带菌者,其所产的蛋约有1/3带菌。
带菌种蛋入孵后,有的在胚胎中死亡,有的孵出弱雏,有的出壳于10日龄内发生鸡白痢。
水平传播可以在孵化器内感染。
病雏鸡经过鸡和带菌鸡排泄物含有的大量病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等,再经消化道传染,带菌的飞沫尘埃可经呼吸道吸入感染也可通过带菌的公鸡交配而传染给母鸡。
被病鸡污染的孵化器和育雏器常是初生雏鸡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
鸡舍通风不良、鸡群密度大、饲料品质差、采食或饮水不足、环境卫生太差等降低抵抗力的因素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
2、临床症状通常分败血型、白痢型、慢性型和阴性型。
(1)雏鸡多发败血型和白痢型。
在卵内感染者,常出现死胚或不能出壳的弱雏;有的一出壳即死亡。
一般在出壳后3-7天发病增多,开始死亡,7-15日龄为发病死亡高峰期,2周龄后逐渐减少。
最急性者,无症状迅速死亡,稍慢者病雏鸡表现羽毛蓬松,怕冷挤堆,精神沉郁,呈打瞌睡状,尾翅下垂,食欲减少或拒食,渴欲增加,生长发育不良。
呼吸困难而急促,其后腹部快速的一收一缩即呼吸困难的表现。
典型症状是粪便呈白色稠糊状,黏连于肛门周围,干后结成石灰样硬块堵塞肛门,俗称“糊腚眼”,因排便困难而发出吱吱尖叫声。
鸡白痢的诊断和综合防治
鸡白痢的诊断和综合防治一、鸡白痢的概述鸡白痢是由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或淋巴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炎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青少年鸡和育成鸡中。
该病主要通过饮用污染水源或食用污染饲料和饮水而感染,病原菌会进入鸡体肠道,引起肠粘膜受损,导致消化道炎症反应,表现为腹泻、发热、流质便甚至出血便,病程长而顽固,极易发生二次感染。
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经济效益,所以防治这种病很重要。
二、鸡白痢的诊断1.临床症状鸡白痢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多次水样便便,严重的病例也会出现黏液和血液便,伴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全身倦怠等。
病程较长,但不会传染给家犬等动物。
### 2.病原学检查对鸡白痢进行病原学检查是确诊鸡白痢的一个重要方法。
对鸡粪便或肝脏等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离,如果能够隔离出鸡白痢的病原菌,则可以确定这一鸡的确实发生鸡白痢了。
### 3.病理学检查对鸡的排泄物和病死鸡做病理解剖,可以观察到肠炎及肠黏膜水肿、出血、溃疡等。
三、鸡白痢的综合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饲养过程中要提高饲养环境的卫生条件,做好消毒杀菌工作。
注意饲料、饮水的质量,避免过度喂养和饮水不清洁。
### 2.合理预防接种通过预防接种来提高鸡的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概率。
应该合理安排疫苗接种时间以及接种方法。
### 3.使用药物治疗在发现鸡白痢的早期症状时,可以尝试使用止泻药、止血剂等药物治疗。
在病程严重时,应该选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使用,避免过度使用并合理使用药物,这也是控制抗生素类药物的重要方法。
### 4.及时封锁、消毒隔离在发现鸡白痢病情时,应该及时对病禽进行封锁、消毒和隔离,这是控制鸡白痢的重要措施。
同时加强场地卫生环境,如避免饲养密度过大。
四、总结鸡白痢是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种病,饲养时需要注意环境卫生、预防接种等方面进行,对发生鸡白痢的鸡的封锁、消毒隔离工作等必要措施进行,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合理使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净化规程
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净化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检测净化、鸡白痢阴性种鸡群生物安全措施以及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净化判定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净化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50.2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 13091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测定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种鸡场breeding chicken farm本文件所指的种鸡场包括曾祖代场、祖代场和父母代场。
3.2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雏鸡下痢和败血症,成年鸡隐性感染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发病初期病鸡表现体弱,食欲减少,继而食欲废绝;随后出现腹泻,排白色糊状粪便,常见糊状粪便堵肛现象;严重感染导致败血症而死亡。
鸡白痢沙门菌既能水平传播,也能垂直传播。
3.3鸡白痢阴性种鸡群salmonella pullorum negative breeding farm是指在鸡白痢沙门菌净化过程中通过持续检疫淘汰鸡白痢沙门菌阳性鸡后剩余的种鸡群。
3.4鸡白痢沙门菌净化eradication of salmonella pullorum在一个养殖场或指定区域内,通过持续检测和监测发现鸡白痢沙门菌病原或抗体阳性鸡只,并通过淘汰阳性鸡只和维持阴性鸡群的生物安全措施,以实现净化本场鸡群鸡白痢沙门菌的过程。
4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检测净化4.1总体原则4.1.1规模化种鸡场应为全封闭式鸡舍,具备鸡白痢沙门菌净化的生物安全防控条件。
4.1.2应强化本场引种和投入品的检测,避免外来病原传入风险。
鸡白痢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方法
此种多发生 于 5 0 ~ 8 0日龄的鸡 , 且平养 的鸡群发病率最 高 。往往 突然发病 , 虽整群鸡在饮食和精神上无 明显大 的变 化, 但 稍加观察就会发现 , 小部分鸡 只不 断出现食 欲减退 、 精 神萎靡并伴有下痢 的症状 , 且常常突然死亡 。在随后 的时间
里, 死亡 的数量 虽然不 多 , 但几 乎每天或 隔 日就有病死鸡 出
4 诊 断 要点
雏 器等 。该病 还可通过交 配 、 断喙、 性别 鉴定等方式 进行传
播。耐过的鸡将长期带菌 , 成年后又产 出带菌卵 , 如此往复 , 给养鸡 生产造成很严重 的危害 。
通常只要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 、 病雏 的临床症状 和病 理 变化 , 就可 以做 出初 步诊 断。取心 、 肝、 脾、 卵巢 、 睾丸等组 织
鸡常发本 病 , 是该菌 的 自然宿 主 , 火 鸡是另外 一个重要
宿主。 该病 由鸡 白痢沙 门氏菌所引起 , 在雏鸡 中流行最广 , 主 要发生于刚出壳 时间不长 的雏鸡 。 病鸡的排泄物是传播该病
发 白, 鸡冠耷拉 萎缩 , 精神萎靡不振 , 缩 颈垂翅 , 食欲停止 , 排
出 白色稀粪 。个别病鸡还可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 出现“ 垂腹 ”
交叉 的阳性反应 。另外 , 还要 注意与雏鸡 的曲霉 菌病加 以区
别。
本病基本上可分为败血型 、白痢型 、慢性 型和隐性 型 4 种类 型。 前两种多见于 1 月龄之内的雏鸡 , 且发病严重 , 致死 率可达 5 0 %一 7 0 %。 后两种多发生在成年鸡 , 临床上不容易察
觉到 , 偶 尔会 发 现 有死 亡 。
5 防 治措 施
5 . 1 预 防
提高和加强饲养管理水平与措施 ,是预防本病的基 础。 要 提高鸡只 的抵 抗力 ,就 要搞好鸡 舍的环境卫生 和饲料卫 生。努力控制疾病的传染源 , 认真制定 和严格执行疾病 防治
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控
急性 死亡 的雏 鸡 ,病 理变化 不 明显 ,可见 卵黄 吸收不
全 ,仅见 内脏器官充血 。病程稍 长 ,可见机体消瘦 ,在 心、
肝 、肺 、脾 、胃、肌 胃等脏器 内有粟粒大小 、呈黄 白色的坏 死灶 ,心包增厚 ,心脏上有点状出血。中雏可见到肝脏上有
2 - 3 d 就 开始 排 白痢稀便 ,缩头闭眼 、垂翅 、精神 萎靡 、行
动迟缓 、萎缩聚堆 、肛 门周 围绒毛被粪便污染 ,有时被粪便
封住肛 门,雏鸡排便时发出叽叽的叫声 ,一般病程为 1 d 。这
成鸡和隐性鸡及大群鸡检疫常用凝集试验进行诊 断。全 血平板凝集试验 临床较为常见 ,方便 、快速 。操作术式 :先 将抗原充分摇匀 ,用 吸管吸取抗原 1 滴( 约0 . 0 5 m E ) 放在事先 划好的玻璃板上 ,也可使用载玻片 ,随即刺破鸡 冠采取 1 滴 血( 约0 . 0 5 mL ) 放 于抗原上 ,用牙 签充分混 匀 ,静 止观察 , 2 m i n 内判断结果 。出现明显的颗粒凝集或块状凝集为阳性 ,
毒药均可将其杀死 。对热抵抗力不强 ,污染的鸡蛋煮沸5 mi n 即可杀死本 菌。对鸡 白痢敏感 的药物有许 多 ,如恩诺沙星 、 环丙沙 星 、氧氟沙星等奎诺酮类 、氟 苯尼考 、氨苄青霉素 、
土霉素、庆大霉毒及磺胺类等药物对本病都有 明显疗效 。
根据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和病理变化可做 出初步诊 断 , 确诊需要试验室诊断。
鸡 白痢 是 由鸡 白痢沙 门 氏菌 引起 的一 种急性 或慢性疾 病 。鸡 白痢主要侵害 2 — 3 周龄 以内的雏鸡 ,多呈急性 、败血
鸡白痢
鸡白痢1、概述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传染病。
主要侵害幼雏,两周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以白痢、衰竭、败血症为特征。
成年鸡感染后,多呈慢性经过或无明显症状。
病变局限于卵巢、卵泡、输卵管和睾丸。
隐性带菌,可随粪便排出,因卵巢带菌,可严重影响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
2、病原鸡白痢的病原菌为鸡白痢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具有高度的专一宿主适应性,为两端钝圆的细长杆菌,对一般碱性的苯胺染料着色良好,革兰氏阴性。
鸡白痢沙门菌无鞭毛、不能运动,但有报道显示,沙门菌鞭毛的抗血清可以与鸡白痢沙门菌发生反应,这说明鸡白痢沙门菌可能含有部分鞭毛抗原表位。
也有研究表明,鸡白痢沙门菌在特殊的培养基上可呈现出运动性。
有些鸡白痢沙门菌菌株在一定温度下经多次传代培养后,也可表现出运动性,通过电镜观察,这些诱导后的菌株表面有类似鞭毛的附属物出现,但它们比鞭毛更细,且易碎。
本菌抵抗力强,室温下本菌至少可生存7d之久,在被污染的土壤内毒力可保持14个月,鸡粪悬液中可存活3月以上。
本菌的抗原结构不同,抗原型上存在变异。
其抗原型的变异主要表现在抗原型122与123上。
沙门氏菌的H抗原对热不稳定,而O抗原对热稳定,一个菌体具有多个不同的O抗原鸡白痢沙门氏菌O抗原和肠炎沙门氏菌O抗原是完全一致的。
抗原结构为1、9、12,因此,可用提纯的多糖抗原进行敏感的ELISA试验,从而可快速准确的提供一种血清学诊断方法。
3、流行病学鸡和火鸡是鸡白痢沙门菌的自然宿主,感染通常是终身的;其他禽类如雏鸭、雏鹅、鹌鹑、珍珠鸡等也可自然感染,但无长期感染的表现。
由于本病能够垂直传播,所以经种蛋传递是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感染鸡常为永久带菌者,产出被感染了的受精蛋,孵出患白痢的雏鸡。
患病幸存的雏鸡及同群无临床症状的雏鸡,长大后有高比率的带菌者可达85%以上。
病鸡排除粪便,污染周围水源、饲料及用具,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即使健康的雏鸡在污染的环境中也可感染本病。
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种蛋传播,但环境及饲料饮水的污染可以通过消化道黏膜而感染,并且可以通过破损的伤口传染,特别是在断喙时,由于断喙工具的污染及环境的污染,从而可以使健康的鸡群得病。
鸡白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料要配合适 当, 防止雏鸡发生啄癖 , 防止饲槽和饮水 器被 鸡粪 污染 。 鸡舍及一切用具要经 常清洗消毒 ,搞好环境卫 生 。孵 化器 在 应用前 要用 甲醛 气 雾消 毒 , 雏 室和一 育
切 育雏 用 具应 经 常 消毒 ,种蛋 在 孵 化前 用 甲醛 气 熏 消毒 。
哼 兽 医 临 床
鸡
白 痢 的 诊 断 及 治 疗 方 法
张艳 军 ( 山西省汾阳市畜牧兽 医局 020 ) 320
卵子 呈 灰色 、 灰 色 、 黄 黄绿 色 、 黑 色 等不 正 常色 泽 , 灰
鸡 白痢是 细菌性传染病 ,0E龄内的雏鸡发病 1 t 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 危害可贯穿鸡的整个生长过程 ,
结 块 阻 塞输 卵 管 , 的卵 子 破裂 造 成 卵黄 性腹 膜 炎 , 有
肠 道 呈卡 他性 症状 。
的症状。胚胎感染 出壳后 的雏鸡 , 一般于出壳后表现 衰 弱 、 睡 、 部 膨 大 、 欲丧 失 , 大 部分 经 1 2天 嗜 腹 食 绝 — 死亡。 雏鸡 白痢病鸡在 5 7日 ~ 龄时开始发病 , 精神沉 郁, 低头缩 颈 , 闭眼 昏睡 , 羽毛松乱 , 食欲下 降或不 食 ,突 出的表 现 是 下痢 ,排 出 白色 似石 灰 浆 状 的 稀 粪, 并粘 附 于肛 门周 围 的羽毛 上 。青 年鸡 白痢 多见 于
3 治 疗
31 抗 菌素 类 药物 .
磺胺类 以磺胺嘧啶、磺胺 甲基 嘧啶和磺胺二 甲 基 嘧 啶 为 首选 药 , 饲 料 中添 加 不 超 过 05 , 水 在 .% 饮 用 01 0 %, . %~ . 连续使用 5 , 2 天 停药 3 , 天 再继续使用 2 3次 。 呋 喃 类 首 选 药 为 呋 喃 唑 酮 ,饲 料 中 添 加 ~ 0 1 0 4 连喂 1 . %~ . %, O o 星期 , 或饮水 0o %~ . %用 . 2 03 0 1 星期 , 药 3 5 再继 续使 用 。 停 —天 32 微 生物 制 剂 , 近 年来 微 生 物制 剂在 防治 畜 禽 下 痢方 面 有较 好
鸡白痢的诊断与治疗
2019年第11期(总第216期)鸡白痢的诊断与治疗郝丽霞(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鲁家沟畜牧兽医站,743025)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655(2019)11-0098-01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各种年龄鸡均可感染的一种传染病,常呈急性经过,尤其是雏鸡感染率高,成年鸡和青年鸡也可以感染发病,但是病情较轻,死亡率较低。
饲养管理粗放,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好,消毒不严,卫生条件较差,营养成分不平衡等因素都是此病的诱因。
鸡白痢的防控困难,养殖场一旦岀现此病,常反复流行,给养殖场造成很大的损失。
1诊断1.1临诊检查鸡白痢的发生不受季节影响,常年都可以传播流行,不同品种和年龄的鸡都可以感染,其中最易感的是7-14日龄的雏鸡,14-21日龄的雏鸡发病率和致死率达到高峰期,呈地方性流行。
发病后呈急性败血症经过,病鸡体温升高,没有食欲,闭眼昏睡,怕冷喜欢扎堆取暖,排岀石灰浆样的白色粪便,此病是造成雏鸡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o青年鸡也可以感染白痢,40-80日龄的鸡多发,突然发病,整个鸡群中不断的岀现临食欲差、下痢的病鸡,但是不会岀现死亡高峰,病症程较长,有的可达20-30d,死亡率在10+-20+之咨间。
成年鸡感染以慢性和隐性感染较多,发病后#没有明显的症状,以损害生殖系统为主要特征, $感染后,表现为产蛋量下降,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种蛋的孵化率和岀雏率都下降。
其中重型鸡的易感性比轻型鸡高。
病原菌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水平传播。
发病鸡和带菌鸡是此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菌,污染周围的环境、饲料、器具等,健康鸡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发病。
发病的母鸡所产的种蛋可以污染孵化设备,很快的把病菌传染给雏鸡,此种传染方式是引起雏鸡发病的主要原因。
此外,交配、性别鉴定、断喙也可以引起传播流行。
1.2病理学检查鸡白痢的感染对象不同,病理变化也存在差异。
雏鸡感染后,主要呈败血经过,下痢,肛门常常被污染的白色粪便阻塞,而造成排粪困难。
土鸡白痢病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治
土鸡白痢病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治散养土鸡由于接触地面污染源的时间较久,其自由采食过程中较容易摄入被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致病原污染的饮食源,并由此引发相关疾病。
其中,沙门氏菌是养殖环境中的常在菌种,同一个养殖场在多批次投养鸡群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数量呈递增趋势。
因此,多批次投养的同一个养禽场在第二、三批次以后,在经验技术不成熟、日常管理跟不上的情况下,普遍表现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土鸡白痢病是导致低龄雏鸡群批量死亡、育成鸡群料肉比显著下降的高危害性、常见高发病种之一,规模化(适度规模化)养殖户务必加深认识、高度重视、科学防控。
1 病原学特点主要致病原是“禽白痢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小杆菌,以麦康盖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期间可见细小、透明、光滑、不变色的类圆形微小杆菌菌落生长,无荚膜、鞭毛及芽孢。
去除有机物载体(粪污、垫料、动物机体组织等)、尽量保持菌体裸露的状态下,持续作用的干燥、光照(含紫外线)、高温及常规消毒均可将其有效抑杀之。
药物敏感性:对绝大多数抗革兰氏阴性抗菌素均有不同程度敏感度,但极易产生药物耐抗性,临床上以复方制剂、联合增效用药效果较佳,代表剂如“黄芪多糖+氟苯尼考+多西环素”。
临床表现较敏感的抗菌素时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强力霉素。
该病可导致低龄雏鸡批量发病死亡;成年鸡料肉比显著下降甚至批量死亡;该病原菌一旦污染到饮食源,可引起包括人在内的其他动物发生急性(或慢性)胃肠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定为“人畜共患病”。
2 流行病学本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四季温差波动、严寒酷暑、气候突变等因素是诱导发病的外在条件(条件下致病)。
所有鸡均易感,但重点危害3周龄以内家禽,可致低龄雏鸡批量发病及死亡,中大家禽多呈隐性感染或慢性病程,雏禽、育成阶段的家禽是重点保护对象。
常见传播途径是经种蛋、孵化环节构成垂直传播和发病群群内水平传播,种禽隐性感染或种蛋被病原菌污染、病原体净化处置不到位即可造成雏鸡在胚胎期感染发病,其出壳后极其衰弱并成为重要传染源。
鸡白痢的临床症状 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 养鸡技术
鸡白痢的临床症状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养鸡技术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的鸡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鸡白痢的临床症状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流行特点不同品种、日龄及性别的鸡都可感染患病,但以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该病常呈流行性暴发,随着鸡年龄的增加,抗病能力增强,成年鸡偶有发病死亡,但是主要表现为隐性或者慢性感染。
病鸡和带菌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因该病的流行呈散发性和区域性,因此该病的传播时间长、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
该病主要是经过种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水平传播。
不良的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方法会加剧该病的病情,还易诱发其他疾病,从而加剧了该病病情,使死亡率升高。
2、发病原因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首先是养殖者对于该病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一些喹诺酮类抗生素即可有效控制该病,可是实际上,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鸡沙门氏菌的感染。
只有经常对鸡群进行阳性筛查,彻底的净化种鸡场,减少种蛋的传播,才可杜绝该病的发生。
养殖环境差。
多年来,鸡白痢发病率的高低与养殖场的环境好坏都有着重要的关系。
通常鸡白痢为阳性的鸡场,鸡舍的条件一般较差,卫生清扫不达标,鸡舍的温度不适宜,过高或者过低,通风不良等,这些都是诱发该病发生,使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该病可以通过受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用具等进行传播。
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如果对养殖环境消毒不或者清理粪污不彻底,就会扩大受病菌污染的面积,从而使鸡群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
3、临床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来进行初步诊断。
因鸡的日龄不同,在感染发病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雏鸡。
当雏鸡感染患病后,雏鸡多为体质较弱,脐部发炎,在出壳后不久发生死亡。
一般在7-10日龄会达到死亡高峰期。
随之着雏鸡年龄增长,死亡率减少。
病雏鸡常表现为精神不振,低头缩颈,羽毛松乱无光泽,食欲下降,甚至废绝。
鸡白痢的国家诊断标准
鸡白痢的国家诊断标准NY/T 536—2002前言鸡伤寒和鸡白痢(fowl typhoid and 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和鸡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gallinarum)引起的各种日龄鸡和火鸡的传染病,以急性败血性经过或以慢性隐性感染为特征。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所有养鸡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
雏鸡发生本病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影响雏鸡成活率;青年鸡发病后,死亡率可达10%~20%,病程可达20天~30天,鸡只生长发育受阻;成年鸡感染本病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不表现明显的症状,但可长期带菌,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产蛋鸡可经蛋垂直传播,因此种鸡感染后可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播,集约化养鸡场一旦发生本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英),Office Intentional des Epizootic(法),OIE]将鸡伤寒和鸡白痢列为B 类疾病,并规定了诊断标准和相应生物制品(多价抗原)的制造、标定和使用的国际标准,指定了专业实验室向全世界提供鸡白痢阳性血清标准型(S)和变异型(V)国际标准品。
我国农业部也将其列为二类疫病。
本标准中的病原分离和鉴定及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是参照OIE《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2000版)(Manual of Standards for Diagnostic Tests And Vaccines,2000)等相关标准性文件制定的。
本标准中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本标准起草人:夏业才、张学琴、康凯、姚文生。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鸡伤寒和鸡白痢病原分离和鉴定及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技术。
本标准所规定的病原分离鉴定适用于各种日龄鸡的鸡伤寒和鸡白痢的诊断;全血平板凝集试验适用于成年鸡的鸡伤寒和鸡白痢的诊断,可用于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无本病健康鸡群监测。
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发展。
1 流行特点 本病是鸡的一种卵传性疾病 , 种鸡场如被本菌 污染 , 在孵化过程 中可造成胚胎死亡 , 孵出的雏 鸡
有 弱雏 、 雏 。同 时该病 在 同群鸡 中又 可 以互 相 感 病
病变 。病程稍长的死亡雏鸡可见心肌 、 肝等脏器 出
现黄 白色坏死灶或大小不等 的灰白色坏死点 ; 肝脏 肿大 , 有条状 出血 , 胆囊充盈 ; 心脏常 因结节 而变 形; 卵黄 吸收不 良, 内容物变性变质 ; 脾有时肿 大 ,
常见有坏死 ; 肾脏 充 血 或 出血 , 尿 管 充斥 灰 白色 输
染传播 , 给养鸡业造成很大损失。病鸡和带菌鸡是
尿酸盐。
本病 的主要传染来源 , 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鸡最 易感 , 其次是火鸡 。 各种年龄 , 不同品种的鸡都可感 染 , 以褐羽产褐壳蛋 的鸡种易感性最高 , 但 白羽产
畜牧业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 畜牧业由传统养殖逐 步向规模化、 集约化方 向发展, 规模养殖已成为今后 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然而规模养殖的的发展 , 动
物疾病 的暴发与流行呈现 出新 的情况 , 致使疫病防 控难度加大 ,给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 同时给社会环境带来一定压力 因此 , 做好规模养 殖场( 区) 小 的动物疫病 防控是保 障畜牧业健康发 展 的当务之 急 。笔 者就 规模养 殖 场疫病 防 控体 系建
色, 斜面仍为红色。马丁肉汤增菌液均匀混浊 , 长时 间后有 白色沉淀 。 4 生化试验 . 3 用接种针取单个可疑菌落 , 进行生 化试验。该菌能分解葡萄糖 、 麦芽糖 、 甘露醇 、 山梨
2 1 第8 0年 期 1
・ a翟霍圃圜 ・
・ ・
养 禽 Biblioteka 对规模养殖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鸡白痢的诊断及防治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疾病防控鸡白痢的诊断及防治宋薇(黑龙江省萝北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黑龙江鹤岗154200)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0084(2019)12-0057-01鸡白痢是一种传染性较强、对鸡生理机能危害较大的疾病,常见于雏鸡发生,对雏鸡的成活率起着巨大威胁。
掌握该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特征有助于准确诊断与防治疾病,保证养殖过程雏鸡的成活率。
1病原鸡白痢沙门氏菌为此疾病的病原体,病原体大量集中在心血、卵黄囊、肺脏、肝脏中,病菌抵抗力在自然条件下较强,室温存活可>7年,土壤存活14个月,鸡舍存活2年。
这里的一定时间长度受空气湿度、饲料木槽温度影响,适宜存活在湿度为70%与-3~8t的温度条件下,基本能够存活约60 d。
病毒抵抗热能性较差,煮沸病毒污染鸡蛋5min便可将病菌杀死,70X.20min也能够把病菌杀死,此外常见的普通消毒药同样可以将病菌快速灭杀。
2病因鸡群感染鸡白痢病的渠道多种多样,其中以鸡群生活环境被病及排泄物污染为主,一旦被污染的用具、垫草、饮水、饲料和排泄物与健康雏鸡相接触,极易导致感染发生。
除此以外,以下途径也会引起鸡白痢感染传播:饲养管理存在漏洞,比如未提供营养全价日粮、鸡舍通风不佳、鸡群环境拥挤、厂区和鸡舍消毒卫生不达标等;鸡自身的抗病力与免疫力较低;新孵出雏鸡直接受带菌种蛋传染致病;性别鉴定与断喙传播感染。
3症状此病临床症状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鸡发病时有所不同表现。
成年鸡病例感染后,以慢性发展趋势为主,并不会出现显著的疾病表现,养殖人员或者兽医等人员细致观察病鸡能够发现一些症状,即:眼部苍白,食欲较差且逐渐降低,精神萎靡不振,伴有腹泻与频繁饮水等表现。
雏鸡病例感染后,由于多在出壳前便感染病菌,所以孵出后体质无力,相较于正常雏鸡而言更加虚弱,一般孵出约10d便能够将显现出典型的疾病症状,丧失进食欲望,病情严重的雏鸡在孵出约18d便死亡,死亡具有突发性。
鸡白痢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中国畜牧 兽医文摘
2 0 1 5 年
3 1 卷
第2 期
临 床 兽 医
鸡 白痢 的鉴别 诊断 与防治
石锡芬’ 纪洪刚
( 1 . 吉林省敦化 市官地 镇畜牧兽医站 ,吉林敦化 1 3 3 7 2 2 ; 2 . 吉林省桦甸市横道河子 乡畜牧 兽医站 ,吉林桦甸 1 3 2 4 1 8 )
鸡白痢病的诊断与治疗
腹 部 膨 大 ,有 的 关 节 肿 大 。 病 雏 排 便
时 常 尖 叫 , 排 白 色 、 浆 糊 样 稀 粪 , 肛 门周 围的 绒毛 上粘 着 石灰 样 粪便 ,
干 后 结 成 硬 块 ,堵 塞 月 T门 。感 染 的鸡
如治疗不 及时 ,通常会 在 1 4 ~ 2 1日龄
内死 亡
雏 表现 为 怕冷 .常成 堆地 挤 杠一 起 、 瞌 睡 、两 翅 下 垂 , 呼 吸 困 难 而 急 促 ,
5 治 疗 于 及 时 清 除 和 淘 汰 鸡 群 中 的 带 菌 鸡 .建 立 净 化 的 种鸡群。 种鸡 场 应定 期 进 行 鸡 白痢 检 疫 , 发 现病鸡及 时淘 汰。种 蛋入孵前 用 甲 醛 气 体 熏蒸 消毒 。 鸡 舍 、育 雏 室 的 一 切 用 具 要 经 常
天。也可在其饲 料或饮水 中加入 0 . 1 %
的链 霉 素 进行 预 防 ,连 续用 药 9 ~ 1 0 天 。用 于 治 疗 时 ,药 量 应 加 倍 ,但 要 防 止 药 物 中 毒 。 对 重 病 雏 鸡 可 用 卡 那
霉 素 治 疗 ,每 只 鸡 每 天 用 l毫 升 .分 两次 胸 部 肌 肉 注射 ,连 用 2 ~ 3天 。
对 本 病 的 流行 具 有 明显 的促 进 作 用 。
2 临 床 症 状
死 亡 率 高 ,肝 脾 肿 大 ,肝 有 特 殊 条 纹
的 变 化 .部 分 脏 器 和 肠 道 有 坏 死 点 或
李印 一 贵 州省松 桃苗族 自治县 蛋 中带 瓦溪农 菌孵 出 业服务中 的雏鸡 , 心 壳∽ 后 1 第 . 0 一 结 节 ,成 年 鸡 卵 巢 萎 缩 , 卵 黄 呈 青 色 杨 正文 一 贵州 省松桃 治县畜 牧兽 医局 1 . 一 二苗族自 天 即发 病 .大 多 在 1 0 日内死 亡 。病 或灰黑色。
鸡白痢的诊断和防治
332023.6毫克/毫升的番茄红素加入低温保存的绒山羊的精液中,解冻后绒山羊精子粒线体活性、顶替完整性和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而4.0毫克/毫升的番茄红素组效果不明显。
4.3 番茄红素在猪生产中的应用在母猪的日粮中添加50毫克/公斤的番茄红素能够提升母猪的生产性能,产活仔猪数增加,并减少产死仔猪数,提升仔猪初生重。
研究者将一定浓度的番茄红素添加至猪精子冷冻稀释液中,解冻后精子质量显著提升。
将20毫克/公斤的番茄红素添加至猪的日粮中,能够显著降低新鲜猪肉的丙二醛含量。
提高番茄红素在猪肉中的含量,能够提升肉的氧化稳定性。
5 结束语番茄红素具有降血脂、调节肠道健康、提升禽畜繁殖性能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等优点。
番茄红素作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番茄红素在不同禽畜的适宜添加量,为禽畜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鸡白痢的诊断和防治柳丽萍(吉林省公主岭市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公主岭 136100)鸡白痢是的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由沙门氏菌引起,在雏鸡中流行广泛,在各地均有发生,疾病初期表现为消化道症状,随疾病发展会发展为全身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
本文对鸡白痢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解剖病理、疾病诊断以及防治措施做一总结,希望能够为养鸡生产提供参考。
1 流行特点鸡白痢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是寒冷季节发病更多,主要传染源为患病鸡和隐性感染鸡。
该病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进入健康鸡体内,应激会增大该病发生率。
不同品种的鸡易感性不同,白羽鸡比褐羽鸡抵抗力强。
该病流行性强,好发于出生3周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成年鸡发生鸡白痢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影响生殖系统,导致产蛋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2 临床症状疾病初期患病鸡精神状况不佳,畏寒,闭眼昏睡,进食减少,羽毛变的凌乱且暗淡,腹泻,排出白色黏稠或淡黄绿色稀便,将肛门周围绒毛糊住,导致排泄困难,粪便积聚肠腔,有的卵黄吸收不良或嗉囊空虚。
鸡白痢
鉴别培养基: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生长呈均匀混浊。 由于本菌对煌绿、胆盐有较强的抵抗力, 故常将这 类物质加入培养基中用以抑制大肠杆菌,有利于本病 的分离。鸡白痢沙门氏菌在煌绿琼脂上的菌落呈粉红 色至深红色,周围的培养基也变红色,透明;在 SS 琼脂上形成无色透明,圆整光滑或略粗的菌落,少数 产H2S的菌株会形成黑色中心;在亚硫酸铋琼脂上形 成黑色菌落,其周围绕以黑色或棕色的大圈,对光观 察,有金属光泽;在伊红美蓝琼脂上生长为淡蓝色菌 落,不产生金属光泽。
历史与分布
Rettger于1899年首次报道了此病的病原,次 年将本病命名为“雏鸡致死性败血症”。 1929• 正式将本病命名为“鸡白痢”,并一 年 直延用至今。本 病在火鸡上的发现要迟一些, 最早于1928年由Hewitt• 道。目前在所有饲 报 养鸡和火鸡的地区均有本病的发生和存在。
病原
防治
1.切断传播途径,搞好 种鸡场净化工作,加强卫生消毒,防止孵 化感染,可有效防止鸡白痢的发生。 2.出壳雏鸡开食时用敏感抗菌药物如 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 星、新霉素等饮水或拌料,连续使用3~5 天,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3.对发病鸡群的治疗最好在药敏试验 的基础上,选择高敏药物使用,并注意穿 梭用药,以避免产生耐药性。
S琼脂
亚硫酸铋琼脂
临床症状
胚胎期严重感染,多为死胚或弱雏,出壳 后1~2天内死亡。部分外表健康雏7~10天 发病,随即死亡。 多数病雏精神萎靡,呼吸困难而急促,发 出尖叫声,排出白色糊状稀粪,污染肛周。 3周龄后的病雏,由败血型转为白痢型。 成年鸡感染常无临诊症状,母鸡产蛋量和 受精率降低。有的感染鸡因腹膜炎,呈 “垂腹”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Y/T 536—2002前言鸡伤寒和鸡白痢(fowl typhoid and 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和鸡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gallinarum)引起的各种日龄鸡和火鸡的传染病,以急性败血性经过或以慢性隐性感染为特征。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所有养鸡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
雏鸡发生本病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影响雏鸡成活率;青年鸡发病后,死亡率可达10%~20%,病程可达20天~30天,鸡只生长发育受阻;成年鸡感染本病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不表现明显的症状,但可长期带菌,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产蛋鸡可经蛋垂直传播,因此种鸡感染后可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播,集约化养鸡场一旦发生本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英),Office Intentional des Epizootic(法),OIE]将鸡伤寒和鸡白痢列为B类疾病,并规定了诊断标准和相应生物制品(多价抗原)的制造、标定和使用的国际标准,指定了专业实验室向全世界提供鸡白痢阳性血清标准型(S)和变异型(V)国际标准品。
我国农业部也将其列为二类疫病。
本标准中的病原分离和鉴定及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是参照OIE《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2000版)(Manual of Standards for Diagnostic Tests And Vaccines,2000)等相关标准性文件制定的。
本标准中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本标准起草人:夏业才、张学琴、康凯、姚文生。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鸡伤寒和鸡白痢病原分离和鉴定及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技术。
本标准所规定的病原分离鉴定适用于各种日龄鸡的鸡伤寒和鸡白痢的诊断;全血平板凝集试验适用于成年鸡的鸡伤寒和鸡白痢的诊断,可用于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无本病健康鸡群监测。
2病原分离和鉴定2.1材料准备2.1.1培养基鉴别培养基:SS琼脂、麦康凯琼脂。
增菌培养基:亚晒酸盐煌绿增菌培养基、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培养基、三糖铁琼脂和赖氨酸铁培养基。
以上各培养基配制方法见附录A。
2.1.2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A-F多价O血清、O9因子血清、O12因子血清、H-a因子血清、H-d因子血清、H-g.m因子血清和H-g.p因子血清。
2.2采集病料可采集被检鸡的肝、脾、卵巢、输卵管等脏器,无菌取每种组织适量,研碎后进行培养。
2.3分离培养将研碎的病料分别接种亚晒酸盐煌绿增菌培养基(见第A.3章)或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培养基(见第A.4章)和SS琼脂(见第A.l章)平皿或麦康凯琼脂(见第A.2章)平皿,37℃培养24h~48h,在麦康凯或SS琼脂平皿上若出现细小无色透明、圆形的光滑菌落,判为可疑菌落。
若在鉴别培养基上无可疑菌落出现时,应从增菌培养基中取菌液在鉴别培养基上划线分离,37℃培养24h~48h,若有可疑菌落出现,则进一步做鉴定。
2.4病原鉴定2.4.1生化试验和运动性检查:将可疑菌落穿刺接种三糖铁琼脂(见第A.5章)斜面和赖氨酸铁琼脂(见第A.6章)斜面,并在斜面上划线,同时接种半固体培养基,37℃培养24h 后观察,若无运动性,并且在三糖铁琼脂培养基或在赖氨酸铁琼脂培养基上出现阳性反应时,则进一步作血清学鉴定。
2.4.2血清学鉴定:对初步判为沙门氏菌的培养物作血清型鉴定,取可疑培养物接种三糖铁琼脂斜面,37℃培养18h~24h,先用A-F多价O血清与培养物作平板凝集反应,若呈阳性反应,再分别用O9、O12、H-a、H-d、H-g.m和H-g.p单价因子血清作平板凝集反应,如果培养物与O9、O12因子血清呈阳性反应,而与H-a、H-d、H-g.m和H-g.p因子血清呈阴性反应时,则鉴定为鸡白痢沙门氏菌或鸡沙门氏菌。
2.4.3用接种环取两环因子血清于洁净玻璃板上,然后用接种环取少量被检菌苔与血清混匀,轻轻摇动玻板,于l min内呈明显凝集反应者为阳性,不出现凝集反应者为阴性,试验时设生理盐水作对照应无凝集反应出现。
3全血平板凝集试验3.1材料准备3.1.1鸡伤寒和鸡白痢多价染色平板抗原、强阳性血清(500IU/mL)、弱阳性血清(10IU/mL)、阴性血清。
3.1.2玻璃板、吸管、金属丝环(内径7.5mm~8.0mm)、反应盒、酒精灯、针头、消毒盘和酒精棉等。
3.2操作在20℃~25℃环境条件下,用定量滴管或吸管吸取抗原,垂直滴于玻璃板上1滴(相当于0.05mL),然后用针头刺破鸡的翅静脉或冠尖取血0.05mL(相当于内径7.5mm~8.omm 金属丝环的两满环血液),与抗原充分混合均匀,并使其散开至直径为2cm,不断摇动玻璃板,计时判定结果,同时设强阳性血清、弱阳性血清、阴性血清对照。
3.3结果判定3.3.1凝集反应判定标准如下:a)100%凝集(#):紫色凝集块大而明显,混合液稍浑浊;b)75%凝集(+++):紫色凝集块较明显,但混合液有轻度浑浊;c)50%凝集(++):出现明显的紫色凝集颗粒,但混合液较为浑浊;d)25%凝集(+):仅出现少量的细小颗粒,而混合液浑浊;e)0%调集(-):无凝集颗粒出现,混合液浑浊。
3.3.2在2min内,抗原与强阳性血清应呈100%凝集(#),弱阳性血清应呈50%凝集(++),阴性血清不凝集(-),判试验有效。
3.3.3在2min内,被检全血与抗原出现50%(++)以上凝集者为阳性,不发生凝集则为阴性,介于两者之间为可疑反应,将可疑鸡隔离饲养1个月后,再作检疫,若仍为可疑反应,按阳性反应判定。
附录A(规范性附录)培养基的制备A.1 SS琼脂A.1.1成分牛肉浸粉5g蛋白胨5g胆盐 2.5g蛋白胨10g乳糖10g硫代硫酸钠8.5g柠檬酸钠8.5g柠檬酸铁 1.0g中性红(1%) 2.0mL煌绿(0.01%) 3.3mL琼脂粉13g蒸镏水1000mLA.1.2制法A.1.2.1将上述材料(除中性红和煌绿溶液外)混合,加热溶解。
A.1.2.2待琼脂完全溶化后,以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至7.1~7.2。
A.1.2.3将中性红和煌绿溶液加入,混合均匀后,分装于容器中。
A.1.2.4以103.7kPa灭菌20min~30min。
A.1.3用途供鉴定沙门氏菌用。
A.2麦康凯琼脂A.2.1成分蛋白胨20g乳糖10g氯化钠5g胆盐5g中性红水溶液(1%) 0.5mL琼脂粉13g蒸镏水1000mLA.2.2制法A.2.2.1除中性红溶液外,其他成分混合,加热溶解。
A.2.2.2待琼脂完全溶化后,以氢氧化钠(NaOH)溶液调整pH至7.4。
A.2.2.3加入中性红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分装于容器中。
A.2.2.4以103.7kPa灭菌20 min~30min。
A.2.3用途供分离培养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肠道菌用。
A.3亚砸酸盐煌绿增菌培养基(SB培养基)A.3.1成分酵母浸出粉5g蛋白胨10g甘露醇5g牛磺胆酸钠 1.0g磷酸氢二钾(K2HPO4) 2.65g磷酸二氢钾(KH2PO4) 1.02g亚硒酸氢钠4g新鲜0.1%煌绿水溶液5mL蒸馏水1000mLA.3.2制法A.3.2.1除亚硝酸氢钠和煌绿溶液外,其他成分混合于800mL蒸馏水中,加热煮沸溶解,冷至60℃以下,待用。
A.3.2.2将亚硒酸氢钠加入,再加20mL蒸馏水加热煮沸溶解,冷至60℃以下,待用。
A.3.2.3将煌绿溶液加入,调整pH至6.9~7.1。
A.3.3用途为沙门氏菌选择性增菌培养基。
A.4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培养基(TTB培养基)A.4.1成分蛋白胨或多价蛋白胨5g胆盐 1.0g碳酸钙10g硫代硫酸钠30g0.1%煌绿溶液10mL碘溶液20mL蒸馏水1000mLA.4.2制法A.4.2.1除碘溶液和煌绿溶液外,其他成分混合与水中,加热溶解,分装于中号试管或玻瓶,试管每支10mL,玻瓶每瓶100mL。
在分装时不断振摇,使碳酸钙均匀地分装于试管或玻瓶。
经112 kPa 15min高压灭菌,备用。
A.4.2.2临用时,每10 mL或100mL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碘溶液0.2mL或2mL和0.1%煌绿溶液0.1mL或1mL(碘溶液由碘片6g、碘化钾5g,加20mL灭菌的蒸馏水配制而成)。
A.4.3用途供沙门氏菌增菌培养用。
A.5三糖铁培养基A.5.1成分牛肉浸粉5g酵母浸粉3g酵母浸出粉 2.5g氯化钠5g蛋白胨7.5g蛋白胨7.5g琼脂粉15g乳糖10g蔗糖10g葡萄糖 1.0g硫酸亚铁0.2g硫代硫酸钠 1.8g1%酚红0.2mL蒸馏水1000mLA.5.2制法A.5.21除糖类和酚红外,其他成分混合于水中,加热溶解。
A.5.2.2调整pH至7.4~7.6,再加糖类及指示剂,混匀。
A.5.2.3分装于试管中。
A.5.2.4以103.7kPa灭菌20min~30min,趁热取出,制成斜面,斜面及底层应各占二分之一为宜。
A.5.3用途供鉴别肠道菌用。
A.6赖氨酸铁琼脂A.6.1成分蛋白胨5g酵母浸粉3g柠檬酸铵铁0.5g硫代硫酸钠0.04gL-赖氨酸10g葡萄糖 1.0g溴甲酚紫0.02g琼脂13g水1000mLpH 6.5~6.9A.6.2制法除琼脂、指示剂外称取各成分,加于水中,加热溶解。
调整pH至6.5~6.9,加入指示剂及琼脂溶解后分装试管。
103.7kPa 20 min高压灭菌。
制成高层斜面。
A.6.3用途肠道细菌生化鉴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