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要塞.(sài)翘.首(qiào)殚.精竭虑(dān)B.窒.息(zhì)踌躇.(chú)坦荡如砥.(d ì)C.濒.临(bīn)嶙.峋(lín)重峦叠嶂.(zhàng)D.喧嚣.(xiāo)遒劲.(jìn)络绎.不绝(y ì)2.下面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朝花夕拾》等。
B.《饮酒》是一组七言古诗,共20首。
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
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代文学家。
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等。
4.李清照的《渔家傲》中①“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②词中的“谩”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3分)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1分)6.《三峡》中最后一句故渔者歌曰:“□□□□□□□,□□□□□□□。
”(2分)7.孟子认为真的大丈夫应该做到:□□□□□,□□□□□,□□□□□。
(3分)二、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5分)1(甲)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10分)8.本文的作者孟轲,战国时期,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1分)9.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舜发.于畎亩之中()②空乏..其身()③人恒.过()④而后喻.()10.开篇列举六位历史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列举他们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12.《朱子语类》中说:“人须从贫困艰苦中做来,方坚牢。
”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此句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3分)(乙)阅读《孙叔敖为楚令尹》一文,回答问题。
2018北京市西城区初二(上)期末语文
2018北京市西城区初二(上)期末语 文 2018.1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19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须将选中项涂黑涂满,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6分)参观展览,可以让同学们在新鲜直观的活动中,丰富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
2017年9月开学之后,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参观活动。
1. 9月6日“赵孟頫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展。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尤为擅长楷书和行书,其行书代表作《洛神赋》正在此次特展之列,这幅作品笔法飘逸丰润,结字端庄秀媚,笔画稍肥,却无臃肿疲软之态,尽显清利刚劲之姿。
(1)据上述信息和书法常识判断,下面四幅作品中属于赵孟頫《洛神赋》的一项是(2分)A B C D(2)同学中的小志愿者要做义务讲解员,准备了下面这则材料,其中画横线词的意思、根据拼音填入的汉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由于受到蒙古人的猜忌和排斥,赵孟頫索性抛开政坛琐屑,把志向转向书坛,提出“书学二王”的主张,并自出(x īn ) 裁创造出“赵体”楷书,风格遒劲.飘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独成一派。
这一成就使他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A.“琐屑”的意思是“繁乱不屑”,“xīn”应写成“心”,“劲”读音为“j ìn ”。
B.“琐屑”的意思是“繁乱不屑”,“xīn”应写成“新”,“劲”读音为“j ìng ”。
C.“琐屑”的意思是“细碎小事”,“xīn”应写成“新”,“劲”读音为“j ìn ”。
D.“琐屑”的意思是“细碎小事”,“xīn”应写成“心”,“劲”读音为“jìng”。
2.9月15日故宫推出“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9.1一.基础·运用(共10分)1.(1)C(2)A (3)B2.答案示例一:请问王老师,您希望学生如何去读书呢?答案示例二:王老师您好,请问您是如何指导学生读书的?)评分标准:语言得体1分,内容1分。
3.“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发巨大争议。
评分标准:共10分,每小题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22分)(一)古诗文默写(共6分)4.烈士暮年5.贫贱不能移6.谁家新燕啄春泥7.惊起一滩鸥鹭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评分标准:共6分,每空1分。
(二)古诗阅读(共5分)9.D评分标准:共2分。
10.雄浑、奇美、壮丽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11.(1)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
(2)而后喻.喻,了解,明白。
评分标准:共2分。
每个1分。
12.D评分标准:共2分。
13.示例: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评分标准:共2分。
14.出身都很贫贱(平凡)或都经过了艰苦磨练;都增长了才干或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都成了圣君贤臣、都被明主发现并委以重任)评分标准:共2分,每点1分,答出2点意思对即可。
15.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评分标准:共2分,每空1分。
附:乙文译文:淮阴侯韩信是江苏淮阴人,还是普通百姓时,经常在别人那里混吃混喝,……有许多人都很讨厌他。
(一天)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太太在河边漂洗丝绵。
有位(在水边漂洗丝绵的)老太太看到他饿了,就拿饭来给他吃,连续漂洗了几十天,天天如此。
韩信非常高兴,对那位老太太说:“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
”附:丙文译文: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剜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经》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慨而写作的。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试题(有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第一部分基础能力检测(1-5题,共27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的问题。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类的苦难不可è( )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这三种感情就像j ù( )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的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罗素《我为什么活着》)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 è( )制 j ù( )风②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2分) 肆意:。
濒临:。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 、他办任何事情总是小心翼翼,唯恐出现任何差错。
C.、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英语课,每节课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都随声附和。
D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3、古诗词背诵与默写(8分)① 青春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②,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③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作者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
④古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深远绵长,他们往往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流露出浓浓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杜甫面对国破家亡的凄凉景象,思家心切,他在《春望》中写道,。
4、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早春,芦芽破土而出,密密麻麻,亭亭玉立,粉里透红,红里含青,给大地铺上一层无处不在的淡淡新绿。
②那种壮阔之美,奔放之美,让人为之震撼。
③七里海茫茫苇海,就像一块巨大的调色板,不同季节变换着不同颜色。
④随着气温升高,万千枝干拼命疯长。
⑤新枝舒展,绿叶绽放,瞬间又变得郁郁葱葱,流碧滴翠。
那种纤尘不染、如水如苔的绿,是那样富有韵味。
⑥臵身期间,如入迷宫。
阵风吹过,绿浪翻滚,连绵起伏,直通天际。
A. ②⑥①⑤④③B. ④⑤①⑥②③ C. ①④⑤⑥③②D. ③①⑤④⑥② 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含答案
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全卷120分。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10分)3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荒芜./妩.媚义愤填膺./莺.歌燕舞呕心沥.血/销声匿.迹B.炽.热/敕.令忧心忡忡./耳聪.目明擎.天撼地/秦.晋之好C.遗骸./惊骇.花团锦簇./相形见绌.气冲斗.牛/斗.鸡走狗D.跋涉./威慑.窥伺./伺.机广袤.无垠/貌.合神离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谩骂蛊惑弄巧成拙不言而喻B.典藉糟粕稍纵既逝分道扬镳C.琐屑熟稔容光焕发世外桃园D.坦露妥贴人情事故首当其充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莫言从“内部”中国社会,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一起,令人震撼地挖掘了其中最隐秘的真实。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
③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代表的一大批平凡人物“舍生忘死”“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沉沦在冷漠与麻木中的人们: 善与美主宰着世界,恶与丑终将被A. 审视期待警醒B. 审查期盼唤醒C. 审查期待唤醒D. 审视期盼警醒4.(3分)下列括号中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沱江河沿岸乐观顽强充足的水分中华文明的摇篮(全是偏正短语)B.美丽勤劳潇洒善良强健(全是形容词)C.浅尝辄止貌合神离偃旗息鼓敷衍塞责(全是贬义词)D.蒲松龄,清代小说家。
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4分)二、(19分)5.(6分)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虽有至道,弗学,。
(2)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代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一词中,写潼关险要壮观的语句是,,。
北京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2018-2019学年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意思是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势好像奔腾的骏马。
1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注意是从原文中找到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
1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的考查,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在《三峡》中袁鸣是凄凉的,《答谢中书书》中袁鸣四美的环境。
【答案】
15.《昆虫记》所讲述的是昆虫为了生存而斗争的精彩故事。作者在一丝不苟的观察研究、实验探究的基础上,用散文的笔法,对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进行了诗意的记录,充满了对微小生命的爱,使读者深受感动。作品生动活泼的语言,轻松诙谐的风格,使人情不自禁地被昆虫世界妙不可言的灵性所吸引。在法布尔笔下,自然界的昆虫都有精彩纷呈的生活,有诗意盎然的情趣,字里行间渗透着令人感动的人文关怀,是一部为生命欢唱的动人诗篇。作者以人性观照虫性,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在这棵科学之树上,人们不仅从中获得了知识和思想,还能撷取文学之花,智慧之果。
秋天,是秋高气爽的。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们最喜爱的季节。可是无数的落叶是他们的工作变得繁忙起来。每当我看到她们勤勤恳恳的工作时,我的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暖流,这是多么神圣的职位。
冬天,凌冽的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子划过你的脸。可是你还是能看得到她们辛苦的背影,她们没有厚厚的棉袄,只是穿着薄薄的衣服;她们没有妈妈亲手织的,暖暖的围巾,只看到她们抖索的身影;她们更没有舒适的帽子和手套,只看到一双红红的双手。一滴滴雨珠打在他们的头顶上,她们却不知道用伞遮遮。我心疼啊!
2019.1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2019.1一.基础·运用(共1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6分)①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②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如初经洗(绦涤)。
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从此,山水就镌.(juān juàn)刻在他的记忆里。
③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
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牢骚不辍。
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
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
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不知迂回,不懂退让,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
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
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jiǎo jiào)呢?④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
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恹恹终日,郁郁终生。
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
人这个时候便会正襟(威危)坐,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
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
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
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镌.刻(juān)计较.(jiǎo)洗绦.正襟危.坐B.镌.刻(juàn)计较.(jiǎo)洗绦.正襟威.坐C.镌.刻(juàn)计较.(jiào)洗涤.正襟威.坐D.镌.刻(juān)计较.(jiào)洗涤.正襟危.坐(2)根据文意,文中划线词语解释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辍:辍,车辆川流不息之意;不辍,在文中是停下的意思。
2019北京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
2019北京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2019.1一.基础·运用(共1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6分)①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②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如初经洗(绦涤)。
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从此,山水就镌.(juān juàn)刻在他的记忆里。
③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
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牢骚不辍。
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
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
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不知迂回,不懂退让,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
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
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jiǎo jiào)呢?④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
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恹恹终日,郁郁终生。
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
人这个时候便会正襟(威危)坐,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
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
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
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2018-2019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一(dìyī)学期八年级语文(yǔwén)期终试卷(shìjuàn)1.主观题部分,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fúhé)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主观题答案表述不准确、不顺畅的酌情扣分。
3.附加题从严给分。
一、积累(jīlěi)与运用(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1分)(2)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写出诗人所感,感叹人生,抒发乡愁。
(2分)(3)□□□□□□□,□□□□□□□。
九万里风鹏正举。
(李清照《渔家傲》)(2分)(4)柴门何萧条,□□□□□?(曹植《梁甫行》)(1分)(5)请把朱敦儒的《相见欢》默写完整。
(4分)□□□□□□,倚清秋。
□□□□□□□□□。
中原乱,□□□,□□□?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chóu chú了一会。
(2)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qiú jìng,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3)或者是chóng lu án dié zhàng,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4)街上行人mó jiān jiē zhǒng,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一句是()(3分)A.微信提供了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平台,大到国际纷争,小到家庭琐事甚至单位工作,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流。
B.于漪老师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她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而高超的授课艺术,为不少聆听过她讲课的师生所折服。
C.电视剧《芈月传》中,所有的人物关系都建立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上,如秦王去楚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迎娶楚国嫡公主,完成秦楚联盟。
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1题;共2分)1.下列出自《论语》的语句,最能体现孔子对于信仰执着追求的一项是()A.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B.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论语·八佾》)C.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D.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二、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18分)2.篆刻是一门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古老艺术,它以美寓意,以美养心。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篆刻艺术,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一)今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日,古钟博物馆推出了篆刻展。
参观前,同学们查找了对篆刻的介绍。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篆刻”一词原为书写篆字和精心为文,本指作赋修辞时雕章琢句,后来逐渐演变成镌刻印章这一艺术的名称。
篆刻艺术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古印可谓不jì其数(甲)不同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印章(乙)先秦时期的古玺大开大合,秦印苍劲俊秀,汉印庄严雄浑,唐宋官印屈曲盘旋……可谓①。
篆刻艺术在明清两代好手如林,②:明代的文彭被人奉为“篆刻之祖”,他的篆章秀丽典雅,最具特色,开创了皖派;与文彭齐名的何震,被誉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创立了徽派;清代中叶篆刻艺术进入兴盛时期,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丁敬和邓石如,他们借古开今,成为浙派的开创者。
篆刻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厚重的文化传统,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rónɡ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体现了中国艺术家们的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质。
中国篆刻于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以上文段中划线字的读音和根据拼音填入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镌”的读音为“juàn”“jì”应写成“计”B.“镌”的读音为“juān”“jì”应写成“记”C.“髓”的读音为“suǐ”“rónɡ”应写成“融”D.“髓”的读音为“su픓rónɡ”应写成“溶”(2)以上文段中画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处应填“巧妙绝伦”处应填“各成流派”B.处应填“异彩纷呈”处应填“惟妙惟肖”C.处应填“巧妙绝伦”处应填“惟妙惟肖”D.处应填“异彩纷呈”处应填“各成流派”(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逗号(乙)句号 B.(甲)句号(乙)冒号C.(甲)冒号(乙)逗号 D.(甲)逗号(乙)冒号(4)以下是一则新闻的草拟稿。
北京西城区2021-202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北京西城区2021-202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内容预览: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语文试卷2018.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表格中。
(共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拂晓(fó)荒谬(miù)愧怍(zuò)惟妙惟肖(xiāo)B.脊椎(jǐ)绮丽(qǐ)吊唁(yàn)日薄西山(bó)C.归咎(jiù)殷红(yīn)伎俩(jì)锐不成当(dǎng)D.取缔(dì)两栖(xī)伧俗(cēng)风雪载途(z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阻遏追朔五彩斑斓无动于忠B.凑合锁屑长途跋涉物竟天择C.赃物制裁巧妙决伦再劫难逃D.颓唐次第众目睽睽穷困潦倒3.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蹒跚:因腿脚灵便走路晃动的样子。
B.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不雅。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C.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
絮说:絮絮不休地说。
D.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鸣金收兵。
鸣金收兵: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单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却在河水暴涨的时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B.在父母粗暴的干涉下,使黎爱国边上学边做创新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她痛痛快快地洗起来,连那短短的头发。
D.为了防止甲流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办理,制定严密的防范办法。
5.下列作品、作家及所生活的时代(或国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背影》--朱自清--现代B.《爱莲说》--周敦颐--唐朝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法国D.《石壕吏》--杜甫--唐朝二、填空(共10分,每空1分)6.默写(8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2019学年北京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北京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每年四月,北国草木萌发,鸿雁便翩然北飞。
鸿雁是一种大型候鸟,它们喜欢群居,飞行时排行前进。
它们喜欢将巢筑在湖泊岸边、沼泽地上或芦苇丛中等荒僻之地。
在不同的环境中,鸿雁们都能构筑自己的安乐窝,来繁衍后代。
鸿雁们看上去① 。
但它们警觉性高,一旦受到惊扰,便会张皇失()。
清代词人纳兰容若曾用“ 西风乍起峭寒生,惊雁避移营”一句写自己惶急、孤苦、无助的处境,同鸿雁遇到惊吓时的情态一样,惟妙惟(_________ )。
每年九十月间,北国衰草连天,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鸿雁便南迁。
鸿雁奋力归巢的景象,常使异乡游子触目伤(___________ )。
异乡琐屑,往往触发他们的思乡之情。
情郁于中,不能自已,游子便通过各种方式排遣乡愁。
鸿雁北飞南迁,周而复(______________ ),牵动着游子的心。
因此,在中国诗词长廊中,② 。
1.文段中加横线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萌发(méng)惶急(huáng)B .琐屑(xiè)________ 不能自已(yǐ)C .繁衍(yǎn)_________ 翩然(piān)D .荒僻(bì)_________ 风雪载途(zài)2.文段中加横线词语所填字形和对字义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惟妙惟(______________ )应填“肖”,字义为“肖像”B.触目伤(______________ )应填“怀”,字义为“心”C .张皇失(______________ )应填“错”,字义为“安排,放置”D .周而(_________ )始________ 应填“覆”,字义为“又”3.为文段①②处补充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个个沉着镇定_________ ②鸿雁作为一种特有的形象,寄托着游子的思乡之情。
北京市西城区2019年八上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9年八上语文期末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烂漫(màn)樱花(yīn)油光可鉴(jiàn)绯红(fēi)B.芦荟(huì)和蔼(ǎi)杳无消息(yǎo)发髻(jí)C.畸形(qí)不逊(xùn)驿站(yì)瞥见(piē)D.匿名(nì)诘责(jié)教诲(huì)深恶痛疾(wù)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线,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
B.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C.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蒿盘索。
D.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智入微。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
B.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么?”C.飞机在6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D.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B.《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司马光。
文章塑造了一个严于治军、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C.《富贵不能淫》一文中,孟子义正言辞地驳斥了景春的谬论,认为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叹为观止咳不容缓相形见绌有条不紊B.孜孜不倦各行其事深恶痛绝变幻莫测C.不屑置辩意想天开锋芒毕露销声匿迹D.闲情逸致目不暇接忍俊不禁潜滋暗长二、名句默写6.(9分)填空(每小题1分,计6分)(1)、悬泉瀑布,(2)、,带月荷锄归。
2019学年北京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北京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每年四月,北国草木萌发,鸿雁便翩然北飞。
鸿雁是一种大型候鸟,它们喜欢群居,飞行时排行前进。
它们喜欢将巢筑在湖泊岸边、沼泽地上或芦苇丛中等荒僻之地。
在不同的环境中,鸿雁们都能构筑自己的安乐窝,来繁衍后代。
鸿雁们看上去① 。
但它们警觉性高,一旦受到惊扰,便会张皇失()。
清代词人纳兰容若曾用“ 西风乍起峭寒生,惊雁避移营”一句写自己惶急、孤苦、无助的处境,同鸿雁遇到惊吓时的情态一样,惟妙惟(_________ )。
每年九十月间,北国衰草连天,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鸿雁便南迁。
鸿雁奋力归巢的景象,常使异乡游子触目伤(___________ )。
异乡琐屑,往往触发他们的思乡之情。
情郁于中,不能自已,游子便通过各种方式排遣乡愁。
鸿雁北飞南迁,周而复(______________ ),牵动着游子的心。
因此,在中国诗词长廊中,② 。
1.文段中加横线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萌发(méng)惶急(huáng)B .琐屑(xiè)________ 不能自已(yǐ)C .繁衍(yǎn)_________ 翩然(piān)D .荒僻(bì)_________ 风雪载途(zài)2.文段中加横线词语所填字形和对字义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惟妙惟(______________ )应填“肖”,字义为“肖像”B.触目伤(______________ )应填“怀”,字义为“心”C .张皇失(______________ )应填“错”,字义为“安排,放置”D .周而(_________ )始________ 应填“覆”,字义为“又”3.为文段①②处补充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个个沉着镇定_________ ②鸿雁作为一种特有的形象,寄托着游子的思乡之情。
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0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②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如初经洗_____(绦涤)。
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从此,山水就镌.(juān juàn)刻在他的记忆里。
③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
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牢骚不辍。
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
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
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不知迂回,不懂退让,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
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
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jiǎo jiào)呢?④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
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恹恹终日,郁郁终生。
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
人这个时候便会正襟_____(威危)坐,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
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
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
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北区)八年级语文2011.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积累与运用(共27分)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共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箱箧.(jiā)夹.带(jiá)仄.歪(zè)克.扣(kē)B.憋.住(biē)瞥.见(piē)脊.椎(jí)屹.立(yì)C.举箸.(zhù)踌躇.(chú)寒噤.(jìn)殷.红(yīn)D.估量.(liáng)模.样(mú)适应.(yìng)煞.风景(shā)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荒谬杀戮缭绕穷愁潦倒B.阻遏扼制流萤草长莺飞C.吆喝呵斥销魂消声匿迹D.和蔼凑合致密因地制宜3.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在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B.阿长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
情有可原: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C.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巧妙绝伦:灵巧高明,精美神奇。
D.每年损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无动于衷:内心毫无触动,一点也不动心。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都市民的文明素质与礼仪规范在稳步提高。
修改:在“规范”后加上“水平”B.广大师生都争先恐后地踊跃给贫困儿童捐书捐款。
修改:把“给贫困儿童”移至“捐款”后C.对于新闻的语言,首先要准确,这是新闻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
修改:去掉“对于”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订措施。
修改:把“不再”改为“再度”5.下列文学常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这学期语文书中提到的外国作家西蒙诺夫.奥斯特洛夫斯基.雨果.阿西莫夫分别是苏联人.苏联人.法国人和美国人。
B.鲁迅作品中的阿长.朱自清作品中的父亲.孙犁笔下的老头子.杨绛笔下的老王都是曾陪伴在这些作家身边的真实人物。
C.茅以升是桥梁学家,吴冠中是著名画家,叶圣陶是建筑学家,竺可桢是气象地理学家,然而他们的写作水平也都很高超。
D.陶渊明.郦道元.周敦颐.刘禹锡分别是东晋.北魏.唐朝.北宋时期的人。
二.填空题(共10分)6.默写(8分)(1)初极狭,才通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2)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4)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5)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6)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一诗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郦道元《三峡》一文中运用夸张比较的手法写三峡夏水流急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2分)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曾描述过自己的父亲:在《五猖会》一文中,写到父亲不顾孩子的心理,非要在出门看“五猖会”之前要儿子________________;在《父亲的病》一文中写到父亲因病去世前,鲁迅照旧习俗不断呼叫“父亲”,而父亲半昏半醒中低声要儿子________________。
读者由此可以品味出这部散文集的独特风格——温馨的回忆当中又时时显露批判的锋芒。
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某班举办“网络世界,铸剑为犁”的主题活动,搜集到下面一则新闻。
①人民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赵亚辉)记者从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获悉,该中心联合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机构共同实施的2009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近日发布。
②调查显示,64.9%的被调查中学生平均每次上网时长在一小时以上,其中平均每次上网两小时以上的占50.4%,最常使用的网络功能是“查阅资料”(32.3%)和“聊天”(31.0%),“下载音乐和图片”(29.4%)和“网络游戏”(19.8%)的比例也较高。
③调查显示,中学生在接受调查的最近一个月在网络聊天中接触过语言暴力的比例为50.6%,实施过语言暴力的比例为31.4%,在网络游戏中接触过带有暴力色彩的内容的比例为49%。
调查表明学生在网络中接触不良内容越多,现实中的不良行为发生几率也趋于增多;同时也表明,校园暴力的产生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④调查还显示,85.3%的被调查中学生会上网聊天,其中平均每天上网聊天时长“不到半小时”的只有28.4%。
调查表明,网络交往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现实交往减少,家庭和学校的社会化功能被削弱,电视.网络和短信等新媒体日益成为影响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8.为了向同学们介绍这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一下这则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
(字数在26个字以内,1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这则新闻中与本次活动主题关系最为密切的段落是第几段?根据这一段的数据来看,当前最令人担忧的现象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活动后,班委会要写一封致全体同学的“倡议书”,请你为这封倡议书写个结尾。
(不写落款,字数在100个字以内,3分)阅读与理解(共33分)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B.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C.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D.①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②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 (2)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你认为文段(二)中的哪一句,最能体现出类似文段(一)中“谈笑有鸿儒”那样的情景?为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说明文阅读(共11分)阅读《奇妙的克隆》选段,回答问题。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
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
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15.依据文意填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说明思路。
(2分)答:选文共分三段,首先介绍了自然的克隆,然后再介绍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加通俗易懂。
16.从选文看,“克隆”可以有三方面含义,请将其分别填写在下面序号后的横线上。
(3分)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选文中画线的数量词反复出现,有什么用意?(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判断出哪一则材料所写内容属于“克隆”,并运用原文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4分)【材料一】榕树雌株上只有雌花,雄株上有雄花和瘿花。
瘿花是雌花特化的一种中性花,不能结实,却供一种被称为榕小蜂的昆虫产卵,孵化出新一代榕小蜂。
而有一些榕小蜂从雄性榕树上飞到雌性榕树上,等待它们的只有雌花。
雌花花柱很长,榕小蜂钻进去后由于产卵器太短,无法产卵,就会继续寻找瘿花,而在这一过程中,榕小蜂就把身上的雄花花粉擦到了雌花长长的柱头上,完成传粉作用,于是榕树由于榕小蜂的传粉而结出种子,种子落地,生根发芽,经历若干年长成新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