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实训二林木病害症状观察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实训目的:
本次实训旨在学习和实践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培养对植物健康护理与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二、实训内容:
1.病虫害调查与监测:
通过对园林区域中的植物进行定期观察和调查,记录病虫害的种类、程度以及分布情况。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判断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
2.防治策略制定:
根据病虫害调查结果,结合植物学、园艺学知识和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3.预防措施:
制定植物病虫害的预防措施,包括合理的土壤管理、正常的植物生长环境维护、植物品种选择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防治实施:
根据制定的防治方案,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如剪除受感染部位、喷洒农药、放置粘虫板等,确保防治效果并保护环境。
5.效果评估:
实施防治措施一段时间后,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观察病虫害的发展趋势,评估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实训总结: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了解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和预防措施能够显著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保证园林景观的美观和植物的健康生长。
同时,我也认识到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遵循节约、安全、环保的原则。
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至关重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林木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控
林木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控林木病虫害对于森林健康的破坏具有重大影响,给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为了保护林木的健康生长,及时准确地识别和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林木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控方法。
一、病虫害识别1.观察林木的外部症状病虫害的存在常常会导致林木叶片、树干和根部等部位出现不正常的外部症状。
例如,叶片出现枯黄、凋落、斑点、腐烂等现象;树干出现凹陷、溃烂、剥皮等问题;根部呈现腐烂、变色等异常迹象。
通过观察这些外部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林木是否受到了病虫害的侵害。
2.检测病虫害的内部症状除了外部症状,病虫害还会对林木的内部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
为了更准确地识别病虫害,可以借助显微镜等工具,观察和分析林木内部的病虫害状况。
如细菌、真菌、虫卵等的存在和分布情况,这些内部症状能够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3.病虫害的病源检测为了进一步确认病虫害的类型和来源,病原体的检测是必要的。
通过采集受到病虫害侵害的林木样本,进行病原体的培养和鉴定,可以准确地识别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病原体的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病虫害的防控措施。
二、病虫害的防控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生态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
通过引入天敌、天然杀虫剂等生物因子,来消灭或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繁殖。
这种方式既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2.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一些物理手段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比如使用陷阱捕捉害虫、利用遮阳网、树皮保护剂等方式来减少病虫害对林木的危害。
此外,还可以采取温度控制、光照调节等物理手段,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病虫害防控方式,通过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药物,来杀灭或抑制病虫害的发展。
然而,在使用化学药物时必须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和剂量,并按照说明进行使用,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4.培养抗性品种通过培育出具有一定抗病虫害能力的林木品种,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对森林的危害。
林木病理实习报告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林木病害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森林资源的生长和生态安全。
为了提高我对林木病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掌握,培养我从事林业病害防治工作的能力,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我对林木病害的识别、诊断、监测和防治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病害标本采集与制作实习的第一部分是对林木病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填写采集记录,包括采集时间、地点、寄主植物、病害症状等。
在采集过程中,我注意到要收集足够数量的标本,并确保具有明显的病状和病征。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制作蜡叶标本和玻片标本,以便于后续的观察和鉴定。
2. 病害症状观察与鉴定通过对采集的病害标本进行观察,我学会了如何描述病害的症状,并掌握了观察病害症状的方法。
在导师的帮助下,我识别了多种常见的林木病害,如立枯病、叶斑病、白粉病等,并了解了它们对寄主植物的影响。
3. 病害病原生物学研究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学习了如何分离、培养和鉴定病害病原菌。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病原菌,并了解了它们的生活史和传播途径。
此外,我还掌握了病原菌检测技术,如PCR、DNA提取等,为后续的病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4. 病害监测与防治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病害监测和防治。
通过实地调查,我掌握了监测病害的方法,包括病害发生面积、病株率等指标的调查。
此外,我还了解了多种病害防治方法,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并学会了如何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林木病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林木病害的识别、诊断、监测和防治能力。
然而,我也认识到,林木病理学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领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林业病害防治工作者,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林业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木病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不断发展,林木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林业生产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病虫害防治能力,我们于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某林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林木病理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原生物学特征;2. 掌握林木病害的识别、诊断和防治方法;3. 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原生物学特征。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林木病害是由病原微生物、病原动物和病原植物引起的,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林木病害的致病机理、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
2. 野外调查在林业技术推广站的专业人员带领下,我们进行了野外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1)观察不同林木的病害症状,如叶片斑点、枝条溃疡、树干腐烂等;(2)识别病原菌,如观察菌丝、子实体、孢子等;(3)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如病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程度等。
3. 实验室操作在实验室,我们进行了以下操作:(1)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2)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3)病害的实验室诊断和防治试验。
4. 防治措施针对调查和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防治措施:(1)加强林木病虫害监测,及时掌握病害发生动态;(2)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3)推广抗病、耐病树种,提高林木抗病虫害能力;(4)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防治水平。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林木病理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原生物学特征;2. 学会了林木病害的识别、诊断和防治方法;3. 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打下了基础。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1. 对林木病害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学习;2. 实验室操作技能有待提高;3. 防治措施的具体实施还需要加强。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训报告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训报告一、引言园林植物病虫害是园林绿化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和美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进行实训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总结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训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实训目标1. 了解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和特点;2. 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3. 提高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能力;4. 培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观察和防控意识。
三、实训内容1. 病虫害种类和特点的学习在实训的第一阶段,我们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和特点进行了学习。
通过课堂讲授和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有白粉病、炭疽病、蚜虫、螨虫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危害程度。
2. 防治方法的学习在实训的第二阶段,我们学习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我们了解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不同的防治手段,并学习了它们的适用场景和操作步骤。
通过模拟实验和案例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来应对不同的病虫害问题。
3. 实地观察和诊断在实训的第三阶段,我们进行了实地观察和病虫害的诊断。
通过实地考察和植物病虫害的样本收集,我们了解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
在实验室中,我们学习了病虫害的诊断方法和技巧,并实际操作了病虫害的样本鉴定和检测。
4. 防治实践和总结在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防治实践和总结。
根据实地观察和诊断的结果,我们制定了针对不同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并进行了实地防治操作。
在防治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安全操作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并及时记录了防治效果和经验教训。
四、实训成果通过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实训,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 对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种类和特点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2. 掌握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高了防治能力;3. 培养了观察和防控病虫害的意识,提高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诊断能力;4. 在实地防治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并总结了经验教训。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最新版)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姓名:袁宜成年级专业:11林学二班学号:11102872实习日期:2014年8月8日至8月10日实习地点: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马鬃岭林场一、林木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1.实习目的:掌握优良标本的识别和采集,以及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方法。
2.实习方法与内容:A.标本的采集a.必须详细填写野外采集记录,随时采集随时填写,并同在标本上挂标签,注明采集号,采集时间,采集人等。
b.采集病害标本时必须收集足够数量的标本。
应力求具有明显的子实体,以利鉴定及保存。
c.力求寄主植物各部位器官要完整,应采集到花,果实等d.病害种类应力求单纯而不混杂e.应再采集筒彼此易污染混杂的标本,应先用草纸包裹,然后放到塑料袋中,凡压过黑粉菌,锈菌的草纸不能再用。
B.标本的制作蜡叶标本:将所采的植物叶片,嫩枝,果实等病害标本带回实验室中加以选择,除去其不合需要的部分,然后平铺在草纸上加以整形,力求保持植物体的原来形状,再加草纸数层(每一层标本放三到四张草纸),然后用标本夹压紧(以三寸左右厚为宜),置于室内通风干燥处。
压制过程中需经常换纸,以防标本因潮湿而腐烂变色,在夏季通常前三到四天每天换一到两次,以后每隔两到三天换一次,直至标本完全干燥为止。
待干燥后换装纸袋保存,即成蜡叶标本。
标本干燥愈快,愈能较好保持原有色泽。
3.实习结果完成了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具体实习结果见病理学标本。
4.结果与讨论通过林木病害的采集与制作已基本掌握蜡叶标本的制作方法。
在标本的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植物的完整,病害种类的单一。
在标本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勤换纸,防止标本因潮湿而腐烂变色。
二、林木病害的诊断1.实习目的掌握林木病害快速诊断的方法,正确判断引起病害的原因。
2.实习内容与方法A.野外病因分析通过对林间树木上有无患病症状,症状特点以及林间周围环境,气象因素等,仔细观察和判断,初步确定发病原因。
症状观察:林木感染病害后常表现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林木疾病诊断与防治技术
林木疾病诊断与防治技术林木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生物资源,它们不仅给人类提供了众多的木材和生态环境,还起到了风景绿化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的作用。
然而,由于自然环境、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林木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病木的死亡。
因此,林木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林木疾病的诊断技术1.1 症状观察法症状观察法是一种直观且简单的疾病诊断方法。
通过观察林木的生长状态、叶片颜色、树皮形态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林木是否患有疾病。
例如,黄叶、枯叶、树皮脱落等异常症状可以提示林木存在病害。
然而,症状观察法往往不能准确鉴别具体的病害类型,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手段进行进一步诊断。
1.2 病原检测法病原检测法是一种基于病原体检测的疾病诊断方法。
通过采集林木的组织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培养,可以确定具体的病原体种类,从而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现代科技的发展,如PCR技术的应用,使得病原检测更加准确和高效。
这种方法常用于病害的早期预警和病害源头的查明。
二、林木疾病的防治技术2.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利用有益生物控制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的疾病防治方法。
有益生物可以通过侵入性、竞争性或杀伤性作用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传播,从而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例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林木害虫和病菌,或通过施加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真菌和病毒来防治林木病害。
生物防治技术对环境友好且具有长期效果,然而,其防治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气候、环境和作物种类等。
2.2 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是通过物理手段降低病原体活性和传播能力的疾病防治方法。
常见的物理防治技术包括热处理、杀菌剂处理和封堵等。
例如,利用高温烘干、冷冻和蒸汽处理等物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杀灭林木病菌。
此外,使用杀菌剂喷洒、涂抹等方法,也能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物理防治技术简单易行,但其操作要求较高,误操作可能损伤林木。
林木病害的症状类型和病原种类
林木病害的症状类型和病原种类林木病害的症状和类型林木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的不正常特征称为病害的症状,症状可分为病症和病状。
病状是感病林木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病症是病原物的营养体或繁殖体在寄主发病部位上表现出来的特征。
所有的林木病害都有病状,而且一般都先表现出来;病症往往是在病害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才表现出来,并且只有某些生物病原引起的病害才具有。
由于引起病害的病原不同,对林木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所以林木的症状也千差万别。
根据其主要特征,可粗略划分如下。
•病状,林木病害的病状大致归纳为6种类型1.变色,林木发病部位细胞内的叶绿素形成受到抑制或被破坏,花青素等其他色素增多;从而表现出不正常的颜色,称为变色。
变色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体的,一般不造成细胞死亡。
常见的变色有褪绿、黄化、花叶、白化及红化等。
2.坏死,林木病部细胞和组织死亡,但不解体,称为坏死。
常表现有斑点、叶枯、溃疡、枯梢、疮痂、立枯和猝倒等。
斑点是最常见的病状,主要发生在茎、叶、果实等器官上。
根据颜色不同,一般分为褐斑、黑斑、灰斑、白斑、黄斑、紫斑、红斑和锈斑等;根据形状不同,分为圆斑、角斑、条斑、网斑、轮纹斑和不规则斑等。
3.腐烂、腐朽,林木根、茎、皮层,以及花、果实等部位的细胞、组织发生较大面积的死亡和解体,称为腐烂。
如根腐、茎腐、花腐、果腐、烂皮及果实僵化等。
根据病组织的质地不同,有湿腐(软腐)、干腐之分。
腐朽是指林木根、干木质部变质解体,有白腐、渴腐、块状腐朽、丝片状腐朽、海绵状腐朽、蜂窝状腐朽和杂斑状腐朽等。
4.萎蔫,萎蔫是指因林木缺水而使枝叶凋萎下垂。
根部和茎部的腐烂都能引起萎蔫,但典型的萎蔫是指林木茎部或根部的维管束组织受害后,大量菌体或病菌分泌的毒素堵塞或破坏导管,使水分运输受阻而引起林木凋萎枯死。
如枯萎、青枯等。
5.畸形,林木受病原物侵染后,引起整个植株或局部器官组织生长过度或受抑制而成畸形。
由植物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增多或发育过度引起的畸形有丛枝、瘦瘤、叶肿、癌肿和枝条带化等,由植物细胞体积变小、数量减少或发育不足引起的畸形有小叶、皱缩、矮化等。
实验一、林木病害的症状观察
实验一、林木病害的症状观察一、实验目的1、认识常见的林木症状类型和特点二、实验材料(一)、锈病类1、毛白杨锈病(D2)(盒装标本、幻灯、挂图)2、松针锈病(C17,18,19)(盒装标本、幻灯、挂图)3、松疱锈病(C33)(盒装标本、幻灯、浸渍标本、挂图)4、松瘤锈病(C35)(盒装标本、幻灯)5、杨叶锈病(盒装标本、幻灯)(二)、白粉病类1、黄栌白粉病2、臭椿白粉病3、苹果白粉病(三)、炭疽病类1、苹果炭疽病2、桑树炭疽病3、柿子炭疽病(盒装标本、幻灯)(四)、叶斑病类1、杨树黑斑病(D4)(盒装标本、幻灯)2、核桃细菌性黑斑病(D23)(盒装标本、幻灯、挂图)3、苹果花叶病毒病(五)、煤污病类毛白杨煤污病(D6)(盒装标本、幻灯、挂图)(六)、溃疡病类1、杨树溃疡病(C3)(Dothiorella gregaria)(盒装标本、幻灯、浸渍标本)2、杨树烂皮病(腐烂病)(C1)(V alsa sordida)(盒装标本、幻灯、)3、杨树大斑溃疡病(C37)(盒装标本、幻灯)4、核桃枝枯病(C7)(盒装标本、幻灯)5、核桃溃疡病(散装标本、幻灯)(七)、丛枝病类泡桐丛枝病(C15)(phytoplasma)(盒装标本、幻灯、挂图)枣疯病(phytoplasma)(盒装标本、幻灯、挂图)桑萎缩病(phytoplasma)(盒装标本、幻灯、挂图)(八)、猝倒病类松苗猝倒病(C31)(Pythium sp.)(盒装标本、幻灯、挂图)(九)、根癌病类毛白杨根癌病(B1)(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盒装标本、幻灯、挂图)(十)线虫病类梓树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sp.)( 盒装标本、幻灯)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幻灯)(十一)、紫纹羽病洋槐紫纹羽病(B3)(Helicobasium purpureum) (盒装标本)三、作业1、列举出上述十种病害的症状。
林木病理实习报告心得
一、实习背景林木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的学科。
为了提高我的专业素养,了解林木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我在本学期参加了林木病理实习。
实习期间,我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马鬃岭林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践学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林木病害的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
2. 掌握林木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深化对林木病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标本采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采集林木病害标本。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观察病害症状,判断病害种类。
然后,根据病害种类,采集足够数量的标本,确保标本具有代表性。
在采集过程中,要注意记录采集时间、地点、病害症状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2. 标本制作标本制作是林木病理学实习的重要环节。
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蜡叶标本。
首先,将采集到的植物叶片、嫩枝、果实等病害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选择、整形。
然后,将标本平铺在草纸上,加几层草纸,用标本夹压紧。
在压制过程中,要经常更换草纸,防止标本因潮湿而腐烂变色。
3. 标本保存标本保存是保证标本质量的关键。
我们学习了如何保存标本。
将压制好的标本置于室内通风干燥处,定期检查,防止标本发霉、变质。
4. 病害鉴定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病害鉴定。
首先,观察病害症状,了解病害种类。
然后,根据病害症状和病原特征,进行病害鉴定。
在鉴定过程中,要结合理论知识,提高鉴定准确率。
5. 防治方法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林木病害的防治方法。
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
通过学习,了解了各种防治方法的优缺点,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实习心得1. 实践出真知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虽然丰富,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采集、制作和保存标本,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林木病害症状实验报告
林木病害症状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林木病害症状,进行病害种类的初步判断。
选择了常见的木材病害,通过实地考察和病害样品观察的方式,对病害症状进行了记录和描述。
通过实验可以初步判断林木所患病害类型,为林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介绍林木病害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树木疾病,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和发展。
树木病害种类繁多,症状各异,有的直接导致树木死亡,严重威胁林木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因此研究林木病害症状及其种类,可以为林木保护和病毒检测提供重要依据。
材料与方法1. 实地选择林木:选择不同地区的常见林木,包括松树、柳树、橡树等。
2. 实地观察:仔细观察林木的整体健康状况、叶片的颜色、形态、叶片表面是否有斑点或凹陷等异常。
3. 病害样品采集:根据病害症状,选择有代表性的树木部位进行病害样品采集。
4. 样品观察:将采集的样品放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记录样品的特征和病变情况。
结果松树疫病观察到松树叶片逐渐枯萎,呈现黄色或褐色的病斑,病斑上有黑色的小点,叶片干燥变脆。
观察病害样品时,可以看到病斑下方有许多细菌繁殖,样品表面凹凸不平。
柳树霉病观察到柳树叶片出现黄点,逐渐扩散成大片,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触摸时有细微粘滞感。
观察病害样品时,可以看到叶片上有大量霉菌生长,样品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的霉斑。
橡树炭疽病观察到橡树叶片出现黑色的斑点,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橡树树干表面也有黑色的凹陷和裂缝。
观察病害样品时,可以看到炭疽病菌在样品表面形成黑色的孢子囊。
讨论通过观察不同林木的病害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林木所患病害的类型。
根据实验结果,松树叶片出现褐斑且伴有黑色小点,可初步判断为松树疫病;柳树叶片出现黄点且表面有白色粉状物,可初步判断为柳树霉病;橡树叶片出现黑色斑点且叶片逐渐枯死,可初步判断为橡树炭疽病。
这些初步判断为后续的病原学检测和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实验仅对林木病害的症状进行初步观察和判断,后续还需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诊断。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腐烂:发生在根、干、花、果上,病部组织腐烂。 枝干皮层腐烂与溃疡症状相似,但病斑范围较大, 边缘隆起不显著,常具有酒糟味。 腐朽:是指植物根、茎木质部变质解体,外部常 长出各种蕈体,可分为白腐、褐腐、海绵腐朽和 蜂窝状腐朽等。 畸形:叶片皱缩或形成毛毡,叶子变小,枝条带 化,果实变形等。 疮痂:发生在叶片、果实和枝条上。局部细胞增 生而稍微突起,形成木栓化的组织。 肿瘤:枝干和根上的局部组织增生,形成各种不 同形状和大小的瘤状物。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四.作业
1. 观察各种病害症状类型后,举例说明病状和病 症有何区别? 2. 任选10个标本,将观察结果填入下表。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病害名称 发病部位 症状类型 症状特点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园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实验园林植物病害主要症状类型观察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林木病理学实习是我本科生涯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我们深入了解了林木病害的发生规律、病原菌的类型和传播途径,以及病害的预防和治理方法。
本报告旨在总结实习期间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实习内容1. 病害调查与诊断:我们在实习期间参与了多次林木病害的调查和诊断工作。
通过观察病木的病状和病征,我们学会了初步判断病害的类型和程度,并进一步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最终确诊病害类型。
2. 病原菌鉴定: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常见的重要病原菌的鉴定方法。
例如,通过分离纯菌、培养观察菌丝的形态和孢子的类型,我们能够确定导致某种林木病害的具体病原菌,并给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3. 病害预防与治理:在实习期间,我们参与了多次病害的防治工作。
我们了解了不同病害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并学会了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如修剪病树、病害防治剂的施用等,来减少病害发生和传播的风险。
4. 实验室技能培训:我们还接受了一系列实验室技能培训,包括菌种分离与培养、病原菌的毒力测定、石蜡切片制备等。
通过这些培训,我们提升了实验操作技能,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学习收获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收获:1. 知识掌握:我深入了解了不同类型的林木病害,学会了观察病害的症状和征兆,了解了病害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
2. 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操作,我培养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学会了病害的调查、诊断和防治方法,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3. 团队合作意识:在实习中,我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团队合作,互相配合完成各项任务。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我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心得体会在实习期间,我进一步认识到林木病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危害,也更加明白了预防和控制病害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林业专业的学生,我将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森林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实习题目:林木病害调查年级专业:08林学(2)班学号:08108066姓名:沈震实习时间:20xx.08.30~20xx.09.24实验小组:第二组林木病害调查调查地马宗林林场基本慨况:马宗岭林场始建于1958年3月,1998年建立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马宗岭位于金寨县西南部,其地理位置于北纬31°10”~31°20”和东经115°30”~115°50”之间,周围与花石乡、古碑镇、燕子河镇、天堂寨镇、吴家店镇、果子园乡6个乡镇接壤。
林场总面积55010亩,其中有林地面积54587亩,活立木蓄积43万m3,公益林面积51855亩,蓄积39万m3,商品林面积2555亩,蓄积4万m3。
森林覆被率96.4%。
林场下设二股一室、2个检查站、5个营林林区、一个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辖千坪村。
现有职工172人,离退休47人。
在岗125人,建场以来,实行封、造、育、管的营林政策,营造并保护了一批珍贵的森林资源,为金寨的生态环境建设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宗岭林场地处于大别山北麓,淮河水系的源头,是我国东部北带温暖、湿润的南北过渡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5℃,年降雨量1400~1600毫米,平均海拔900米,最高峰月亮坳海拔1671米。
土壤为山地黄棕壤,PH值5~6,生态系统结构完整。
生态关系协调稳定,天然植被繁茂。
这里有高等植物1700余种,动物170余种。
1.调查目的1.1首先是巩固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对于一些常规的病害我们不光是有感官的认识,更应该有切身的体会,实地考察调查能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病害的特征,以及看到植株在受病害感染后的生长状况。
1.2森林作为木材资源的主要输出地,它的健康生长状况就设计到了木材经济效益这块,因此对森林的病害做一个调查整理可以很好地去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从而提供正确而有效的防治措施,使森林达到可观的经济效益。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版)
林木病理学实习报告姓名:袁宜成年级专业:11林学二班学号:11102872实习日期:2014年8月8日至8月10日实习地点: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马鬃岭林场一、林木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1.实习目的:掌握优良标本的识别和采集,以及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方法。
2.实习方法与内容:A.标本的采集a.必须详细填写野外采集记录,随时采集随时填写,并同在标本上挂标签,注明采集号,采集时间,采集人等。
b.采集病害标本时必须收集足够数量的标本。
应力求具有明显的子实体,以利鉴定及保存。
c.力求寄主植物各部位器官要完整,应采集到花,果实等d.病害种类应力求单纯而不混杂e.应再采集筒彼此易污染混杂的标本,应先用草纸包裹,然后放到塑料袋中,凡压过黑粉菌,锈菌的草纸不能再用。
B.标本的制作蜡叶标本:将所采的植物叶片,嫩枝,果实等病害标本带回实验室中加以选择,除去其不合需要的部分,然后平铺在草纸上加以整形,力求保持植物体的原来形状,再加草纸数层(每一层标本放三到四张草纸),然后用标本夹压紧(以三寸左右厚为宜),置于室内通风干燥处。
压制过程中需经常换纸,以防标本因潮湿而腐烂变色,在夏季通常前三到四天每天换一到两次,以后每隔两到三天换一次,直至标本完全干燥为止。
待干燥后换装纸袋保存,即成蜡叶标本。
标本干燥愈快,愈能较好保持原有色泽。
3.实习结果完成了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具体实习结果见病理学标本。
4.结果与讨论通过林木病害的采集与制作已基本掌握蜡叶标本的制作方法。
在标本的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植物的完整,病害种类的单一。
在标本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勤换纸,防止标本因潮湿而腐烂变色。
二、林木病害的诊断1.实习目的掌握林木病害快速诊断的方法,正确判断引起病害的原因。
2.实习内容与方法A.野外病因分析通过对林间树木上有无患病症状,症状特点以及林间周围环境,气象因素等,仔细观察和判断,初步确定发病原因。
症状观察:林木感染病害后常表现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训报告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和意义园林植物病虫害是园林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影响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还可能导致损失严重。
开展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园林工作者掌握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园林绿化质量。
二、实训内容1. 病害诊断与防治在实训中,首先需要学习园林植物常见的病害类型和病害诊断方法。
通过观察植物叶片、茎杆等部位的症状特征,以及实验室的病原菌检测,诊断出病害类型。
然后结合病害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以达到控制病害发生的目的。
2. 虫害诊断与防治园林植物虫害的种类繁多,应用综合的观察和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出虫害类型。
在实训中,可以学习如何通过观察植物叶片、根系、花朵等部位的虫害特征,进行虫害的初步诊断。
之后,根据不同虫害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程度,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引进天敌等,对虫害进行控制。
3. 防治技术的学习与实践通过实训,学习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包括喷洒药剂的操作技巧、防治装备的使用方法、以及化学药剂的掺配和施药量的计算等。
进行实际操作,掌握不同病害和虫害防治的具体操作步骤,提高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三、实训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授课、学习资料阅读等方式,学习病虫害的危害特点、传播途径、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本知识,为实训做好准备。
2. 实地观察到园林中进行实地观察,检测园林植物中常见的病害和虫害,认识不同的病害特征和虫害症状,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 实验室检测利用实验室设备,对采集的病害样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虫害鉴定,通过实验结果确认病害或虫害类型,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4. 技术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实际操作,包括药剂喷洒、防治装备的使用、防治方法的选择等。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技术水平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森林植物病虫害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森林植物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为了提高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培养专业人才,我国各大高校均开设了森林植物病虫害相关课程,并开展了相应的实训活动。
本实训报告以某高校森林植物病虫害课程实训为例,对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训目的1. 了解森林植物病虫害的基本知识,掌握病虫害的识别、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4. 增进学生对森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1)森林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包括病虫害的概念、分类、发生规律、病原菌、害虫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等。
(2)森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等。
2. 实践操作(1)病虫害识别: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识别不同种类的病虫害。
(2)病虫害发生规律调查:了解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特点。
(3)病虫害防治措施实施: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4)生物防治技术实践:学习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如昆虫天敌利用、病原微生物应用等。
(5)农药使用技术:了解农药的种类、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各组成员的职责。
(2)收集实训所需的资料、设备和工具。
(3)安排实训指导教师,明确实训目标和要求。
2. 实训实施(1)理论学习:组织学生进行集中授课,讲解森林植物病虫害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技术。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病虫害识别、发生规律调查、防治措施实施等实践操作。
(3)现场教学: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实训总结(1)组织学生进行实训心得交流,分享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实训二林木病害症状观察
一、目的要求
通过观察植物病害标本,了解植物病害的种类及其多样性,掌握主要病害的症状表现及特点,同时加深对植物病害的感性认识。
二、材料与用具
具有明显症状的活体标本,放大镜、显微镜、镊子、剪刀等
三、内容与方法:
(一)病状类型观察
1、变色植物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如褪绿、黄化、花叶、斑驳等
2、坏死:林木病部细胞和组织死亡,常发生在叶、茎、果等部位,造成局部
坏死,一般有明显的边缘。
3、腐烂:林木根、茎、皮层,以及花、果实等部位的细胞、组织
4、萎蔫:林木因缺水而下垂。
5、畸形:林木受病原菌侵染后,整个植株或局部器官组织生长过度或受抑制
而成畸形,如肿瘤、卷叶、丛生、矮化等。
6、流脂、流胶:病部有树脂或胶质自树皮渗出。
流脂发生于针叶树上,流胶
发生在阔叶树上。
(二)病症类型观察
1、霉状物:林木病部出现的各种颜色的霉状物。
霉霜霉、灰霉、烟煤(、白霉、黑霉、青霉、绿霉等。
2、絮状物:病部产生大量疏松的棉絮状或蛛网状物。
3.粉状物:林木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的粉末状物。
粉状物可着生于林木表面,也可在林木表皮下或组织中产生,以后表皮破裂而散出。
4、锈状物:发生在枝、干、叶、花、果等部位。
病部产生锈黄色粉状物,内含黄粉疱状物或毛状物。
5、点粒状物:病部产生黑色点状物或粒状物,半埋或埋藏在组织表皮下,不易
与组织分离;也有全部暴露在病部表面,易从病组织上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