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概论部分重点.
级铁道概论复习重点
![级铁道概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6f83ff32e3f5727a4e96288.png)
课题一 绪论( 5%)一、填空题(每空 2分,共 16 分)1.运输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 位移 ,单位是“人 .km ”、“”,为了统计的方便,一般应采 用换算 吨公里。
2. 1825 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 英 国诞生。
3.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叫 唐胥 铁路。
4.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 詹天佑 在京张铁路建设中巧妙采用 人字 型展线方案。
5.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叫 成渝 铁路。
6. 现代交通运输业主要包括铁路 . 公路. 水路 . 航空及 管道 运输。
7. 中国第一条铁路是 1876 年在上海修建的 吴淞 铁路 .8、运输生产的产品不是改变劳动对象的 算单位是人· km 或 t · km 。
课题二 铁路线路( 20%)一、填空题(每空 2分,共 48 分)1. 铁路线路 是机车、车辆和列车的运行基础。
2.铁路线路是一个整体的工程结构,包括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 三大部分。
3.铁路线路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远期客货运量分为 四 个等级。
4.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线路 中心线 表示的。
5.铁路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 。
6. 铁路线路的纵断面 反映了铁路线路的起伏变化和高程。
7.铁路线路平面由直线、 园曲线 、缓和曲线组成。
8.列车在曲线上行驶时要产生 附加阻 力,对行车非常有害。
9.我国铁路规定:在Ⅰ、 Ⅱ级铁路上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大于 3‰ ,Ⅲ级铁路上相邻坡 段坡度代数差大于 4‰ 时,应以竖曲线连接两个相邻坡段。
10.坡道的坡度有正负之分,上坡为 正 ,下坡为11.公里标、半公里标、百米标称为 里程 标。
12.线路标志按计算公里方向设在线路左 侧。
13.铁路路基的两种基本断面是路堤和路堑 。
14.钢轨的标准长度有 12.5 m 、 25m 两种。
15.轨枕按其制作的材料不同分为木枕 和钢筋混泥土枕两种。
16.普通道岔由转辙器、 辙叉 及护轨、连接部分组成。
铁道概论_精品文档
![铁道概论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e12f0c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7.png)
《铁道概论》复习题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现代化交通运输一、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单项选择题1.每一机车车辆只能保持相互平行,而不能作相对转动的最外两轴间的距离,称作固定轴距。
2.我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吴淞铁路。
二、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填空题1.管道运输方式适用于长期定距离、定点、定品种输送货物。
三、以下知识点可以出简答题1.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包括哪些?它的作用是什么?答:(1)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包括: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和闭塞类型等。
(2)这些标准是确定铁路能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一条铁路选用不同的标准对设计线的工程造价和运营质量有重大影响,同时又是确定设计线的工程标准和设备类型的依据。
(3)选定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是设计铁路的基本决策,应根据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和确定的铁路等级,考虑沿线资源分布和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并结合设计线的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经过论证比选,慎重确定。
第二章铁路的发展概况一、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单项选择题1.中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条中国自己创办铁路为唐胥铁路。
2.完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主持、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3.世界上第一条由蒸汽机车牵引的铁路,首建国家是英国。
4.我国1989年建成亚洲最大的铁路综合自动化编组站为郑州北站。
5.从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到现在,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了。
二、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填空题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铁路在技术装备上也得到了加强与更新,主要表现在大功率机车、先进合理的运输计划、新型货车、提高轴重和新型轨道结构。
2.根据各国铁路运营条件和技术装备水平的不同,重载列车的运输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单元式重载列车,二是组合式重载列车,三是整列式重载列车。
二、以下知识点可以出简答题1.机务段和折返段在任务和设备上有何区别?答:机务段和折返段都是机务部门设在铁路沿线负责机车检修和运用工作的基层生产单位。
铁道概论部分重点
![铁道概论部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5ae0dcb14e852458fb5794.png)
1.谈谈对我们国家铁路的了解?答:中国领土早期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采用欺骗和蒙混手段修建的,而我国自己创建的第一铁路是1881年建设的唐胥铁路,尽管如此但是和世界第一条铁路相比还是晚了56年。
总体来说旧中国铁路具有半封建半殖民的色彩,不仅铁路不均匀、不合理、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少、偏、低。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铁路的建设,建设新线,改造旧线,大力发展铁路。
如1958年包兰铁路、1970年的成昆铁路1987年的京广铁路和2005年建设的青藏铁路。
随着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越来越大。
2.怎样才能实现铁路的协调发展?答:首先要根据规划原则总体要求来规划和建设铁路。
简而言之就是线网布局、枢纽建设与其他交通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发展提高综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同时还要协调好点线能力,使客货通道畅通无阻。
增加网络密度、扩大路网覆盖面积,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保护生态坏境。
3.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产生的曲线附加阻力的原因是什么?曲线半径的大小,对列车运行有什么影?答:因为列车在曲线线路上运行时,除了基本的阻力外,还要受到额外的阻力。
单位曲线阻力w与半径R成反比所以曲线半径越大阻力越小,反之则越大。
4.铁路上坡道坡度如何表示?列车在坡道上运行时,产生的坡道附加阻力是什么原因?他对列车有什么影响?答:坡度是用陡与缓来表示的。
由于有了坡道,就会给列车带来不良的影响,在破倒是运行时会受到一种由坡道引起的阻力叫做附加阻力。
坡度越大,列车上坡时坡道的阻力就越大,同一台机车所牵引的列车重量就越小。
5.什么是限制坡度?它的大小对运营条件和工程条件有哪些影响?I+W》Ix的含义是什么?答:在一个区段上,决定一台某一类型机车所牵引的货物列车重量最大值的坡度叫做限制坡度。
限制坡度的大小影响运输能力,限制坡度越小,列车重量可以增加,运输能力就越大,运营费用就越少。
坡道阻力值和曲线阻力值之和,不能大于该区段规定的限制坡度的阻力值。
铁道概论部分重点.
![铁道概论部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613798b6bec0975f465e275.png)
1.谈谈对我们国家铁路的了解?答:中国领土早期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采用欺骗和蒙混手段修建的,而我国自己创建的第一铁路是1881年建设的唐胥铁路,尽管如此但是和世界第一条铁路相比还是晚了56年。
总体来说旧中国铁路具有半封建半殖民的色彩,不仅铁路不均匀、不合理、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少、偏、低。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铁路的建设,建设新线,改造旧线,大力发展铁路。
如1958年包兰铁路、1970年的成昆铁路1987年的京广铁路和2005年建设的青藏铁路。
随着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越来越大。
2.怎样才能实现铁路的协调发展?答:首先要根据规划原则总体要求来规划和建设铁路。
简而言之就是线网布局、枢纽建设与其他交通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发展提高综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同时还要协调好点线能力,使客货通道畅通无阻。
增加网络密度、扩大路网覆盖面积,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保护生态坏境。
3.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产生的曲线附加阻力的原因是什么?曲线半径的大小,对列车运行有什么影?答:因为列车在曲线线路上运行时,除了基本的阻力外,还要受到额外的阻力。
单位曲线阻力w与半径R成反比所以曲线半径越大阻力越小,反之则越大。
4.铁路上坡道坡度如何表示?列车在坡道上运行时,产生的坡道附加阻力是什么原因?他对列车有什么影响?答:坡度是用陡与缓来表示的。
由于有了坡道,就会给列车带来不良的影响,在破倒是运行时会受到一种由坡道引起的阻力叫做附加阻力。
坡度越大,列车上坡时坡道的阻力就越大,同一台机车所牵引的列车重量就越小。
5.什么是限制坡度?它的大小对运营条件和工程条件有哪些影响?I+W》Ix的含义是什么?答:在一个区段上,决定一台某一类型机车所牵引的货物列车重量最大值的坡度叫做限制坡度。
限制坡度的大小影响运输能力,限制坡度越小,列车重量可以增加,运输能力就越大,运营费用就越少。
坡道阻力值和曲线阻力值之和,不能大于该区段规定的限制坡度的阻力值。
铁道概论知识点
![铁道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502d6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e.png)
铁道概论知识点铁道概论知识点1、铁路线路平面的组成要素:曲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和直线2、附加阻力: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所受到的额外阻力,如曲线阻力,坡道阻力,起动阻力等3、缓和曲线设置原因:在缓和曲线范围内,曲线半径由无限大渐变到等于它所衔接的圆曲线半径,从而使车辆产生的离心力逐渐增加,有利于车辆平稳。
在缓和曲线范围内,外轨超高由零递增到需要的超高量,使向心力与离心力相配合。
4、平道与坡道组成了线路纵断面的要素5、限制坡度:是单机牵引普通货物列车,在持续上坡道上,最终以机车计算速度等速运行的坡度6、变坡点:平道与坡道,坡道与坡道的交点7、线路标志的目的:为方便检查和养护维修线路,方便司机和车长等工作上的需要,在线路沿路设有的各种线路标志8、路基工程由路基本体、路基防护和加固建筑物、路基排水设备3部分组成9、路基的基本形式:路堤、路堑、半路堤、半路堑、不填不挖路基10、桥梁的组成:桥面、桥跨结构、墩台、基础11、桥梁的分类:按长度(小桥≤20M,20M<中桥≤100M,100m<大桥≤500M,特大桥>500m)按桥梁结构形式分为梁桥、拱桥、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
按桥梁结构所用建筑材料可分为钢桥、混泥土桥、石桥。
12、轨枕的作用是支撑钢轨、固定钢轨及保持规定的轨距,并将轨枕传来的压力传递给道床。
13、道岔:一种使机车车辆能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
14、普通单开道岔由转撤器、撤叉、护轨、连接部分15、转撤器由两根尖轨两根基本轨和转撤机械组成16、有害空间:从两翼轨最窄处到撤叉心实际尖端之间,存在着一段轨线中断的空隙,叫做有害空间。
17、消除有害空间:采用活动心轨道岔18、曲线轨距加宽原因:由于机车车辆具有固定轴距,在曲线上运行时转向架的纵向中心线与曲线轨道中心线不一致,因而引起转向架前一轮对外侧车轮缘和后一轮对的内侧车轮轮缘压挤钢轨的情况,曲线半径越小,挤压钢轨越严重。
所以小半径曲线的轨距应适当加宽。
铁道概论课程知识点总结
![铁道概论课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af284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4.png)
铁道概论课程知识点总结一、铁道交通概念及发展历史1.1 铁道交通的概念和特点1.2 世界铁道交通的发展历史1.3 中国铁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二、铁道交通基本构造要素2.1 铁路线路的构造要素2.1.1 铁路道床2.1.2 铁路轨道2.1.3 铁路道岔2.2 铁路车辆的构造要素2.2.1 机车2.2.2 客车2.2.3 货车2.3 铁路设备的构造要素2.3.1 信号设备2.3.2 通信设备2.3.3 电气化设备三、铁道交通运输组织和管理3.1 铁路运输的组织形式3.1.1 客运列车组织3.1.2 货运列车组织3.2 铁路运输的调度管理3.2.1 列车运行图3.2.2 行车组织3.2.3 运输保障四、铁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4.1 高速铁路的发展4.1.1 高速铁路技术4.1.2 高速铁路运营管理4.2 铁路智能化技术4.2.1 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 4.2.2 人工智能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4.3 绿色铁路交通发展4.3.1 环保型铁路设施和车辆4.3.2 低碳铁路运输技术五、铁道交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5.1 国际铁路运输规则和标准5.1.1 国际铁路运输相关规章制度5.1.2 国际铁路标准化工作5.2 国际铁路交通技术合作5.2.1 跨国铁路建设合作5.2.2 国际铁路运输技术交流六、铁道交通行业发展趋势与就业前景6.1 铁路行业的发展趋势6.1.1 铁路交通技术的发展趋势6.1.2 铁路行业的市场需求6.2 铁路行业的就业前景6.2.1 铁路设计和施工岗位就业情况6.2.2 铁路运营管理岗位就业情况以上就是铁道概论课程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学习铁道概论课程时,学生不仅要掌握以上知识点,还要关注铁路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铁路相关行业做好准备。
铁道概论部分重点
![铁道概论部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cbd3a2327284b73f24250f7.png)
铁道概论部分重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1.谈谈对我们国家铁路的了解答:中国领土早期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采用欺骗和蒙混手段修建的,而我国自己创建的第一铁路是1881年建设的唐胥铁路,尽管如此但是和世界第一条铁路相比还是晚了56年。
总体来说旧中国铁路具有半封建半殖民的色彩,不仅铁路不均匀、不合理、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少、偏、低。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铁路的建设,建设新线,改造旧线,大力发展铁路。
如1958年包兰铁路、1970年的成昆铁路1987年的京广铁路和2005年建设的青藏铁路。
随着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越来越大。
2.怎样才能实现铁路的协调发展答:首先要根据规划原则总体要求来规划和建设铁路。
简而言之就是线网布局、枢纽建设与其他交通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发展提高综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同时还要协调好点线能力,使客货通道畅通无阻。
增加网络密度、扩大路网覆盖面积,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保护生态坏境。
3.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产生的曲线附加阻力的原因是什么曲线半径的大小,对列车运行有什么影答:因为列车在曲线线路上运行时,除了基本的阻力外,还要受到额外的阻力。
单位曲线阻力w 与半径R成反比所以曲线半径越大阻力越小,反之则越大。
4.铁路上坡道坡度如何表示列车在坡道上运行时,产生的坡道附加阻力是什么原因他对列车有什么影响答:坡度是用陡与缓来表示的。
由于有了坡道,就会给列车带来不良的影响,在破倒是运行时会受到一种由坡道引起的阻力叫做附加阻力。
坡度越大,列车上坡时坡道的阻力就越大,同一台机车所牵引的列车重量就越小。
5.什么是限制坡度它的大小对运营条件和工程条件有哪些影响I+W》Ix的含义是什么答:在一个区段上,决定一台某一类型机车所牵引的货物列车重量最大值的坡度叫做限制坡度。
限制坡度的大小影响运输能力,限制坡度越小,列车重量可以增加,运输能力就越大,运营费用就越少。
铁道概论复习总结
![铁道概论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d214ea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d.png)
铁道概论复习总结第一章概论1、世界铁路发展大概分为几个时期?萌芽期(1825~1870)蓬勃发展期(1870~1913)衰退期(1918~1969)复苏期(1970后)2、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了几次列车提速?六次3、高速铁路的特征?(1)速度快(2)客运量大(3)全天候(4)安全可靠(5)能耗低(6)污染轻(7)占地少(8)舒适(9)效益高第二章铁路线路1、铁路建设的三个阶段?(1)前期工作阶段(2)基本建设阶段(3)投资效果反馈2、铁路分几个等级?三个等级,即Ⅰ级、Ⅱ级、Ⅲ级。
3、铁路线路的中心线、平面、纵断面?中心线:表示线路在空间的位置。
平面: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表明线路的直、曲变化状态。
纵断面: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铅垂面上的投影,表明线路的坡度变化。
4、铁路平面组成?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5、铁路曲线要素?曲线半径R、曲线转角α、曲线长L、切线长度T、缓和曲线长度L06、曲线半径对运行的影响?小曲线对运行不利7、缓和曲线的特点?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减小到它所衔接的圆曲线半径R(或反之);离心力逐渐增加(或减小);外轨超高逐渐增加(或减少);轨距加宽值逐渐增加(或减少)8、同向曲线、反向曲线、夹直线,三者关系两相邻曲线,转向相同,称为同向曲线;转向相反,称为反向曲线。
介于两同向曲线(或反向曲线)间一般不太长的直线成为夹直线。
9、基本阻力、附加阻力基本阻力: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受到的阻力。
包括车轴与轴承之间、轮轨之间以及钢轨接头对车轮的撞击阻力等。
基本阻力在列车运行时总是存在的。
附加阻力: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阻力、起动阻力等。
10、曲线附加阻力产生原因、计算方法当列车通过曲线时,由于惯性力的作用,外侧车轮轮缘紧压外轨,使其磨耗增大。
又由于曲线外轨长于加力牵引:跨越山岭时,机车须双机牵引或多机牵引。
15、铁路线路纵断面图:用一定的比例尺和规定符号,把平面图上的线路中心线展直后投影到铅垂面上,并注有线路平面和纵断面有关资料的图。
铁道概论复习要点
![铁道概论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585fe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f.png)
铁道概论复习要点1.铁路线路定义、组成、分类?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
它直接承受机车车辆轮对传来的压力,为了保证列车能按规定的最高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使铁路运输部门能够质量良好地完成客货运输任务,铁路线路必须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铁路线路是由路基、轨道和桥隧建筑物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按照列车运行的速度,铁路线路可以分为常速铁路、快速铁路、高速铁路和超高速铁路铁路等级应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作用、性质、设计速度和客货运量确定,分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共线铁路(分为Ⅰ、Ⅰ、Ⅰ、Ⅰ级)、重载铁路。
2.正线?连结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为正线。
3.到发线?到发线是指车站线路中能办理列车到达和出发使用的线路。
4.限制坡度?在一个区段上,决定某一类型机车所能牵引的货物列车质量(最大值)的坡度叫做限制坡度ix。
5.线路中心线?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中心线来表示的。
中间线点的位置是路肩连线CD的重点,线路中心线是中间线电O在纵向上的连线。
6.平面的定义、组成?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表明线路的直、曲变化状态;线路平面由直线、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7.纵断面的定义、组成?线路中心点展直后在铅垂面上的投影,叫铁路线路的纵断面,表明线路的坡度变化。
铁路线路的纵断面由平道、坡道和竖曲线组成8.设置缓和曲线的原因?为了使列车安全、平顺地由直线运行到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运行到直线)以及乘客乘坐舒适,而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缓和曲线。
9.曲线区段为何要轨距加宽和外轨超高?为防止轮对被轨道楔住或挤翻钢轨,对于小半径曲线的轨距要适当加宽,以使机车车辆能顺利通过曲线,减少轮轨间的磨耗。
列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列车推向外股钢轨。
为了平衡离心力,使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垂直磨耗均等,旅客不因离心加速度而感到不适,将外轨抬高一定程度。
10.线路标志的类型及设置的地点?YH、HY、HZ、ZH11.铁路路基?铁路路基是经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满足轨道铺设和运营条件而修建的土工结构物12.路基的断面形式?(1)路堤当铺设轨道或路面的路基面高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填筑方式构成,这种路基称为路堤。
教案2《铁道概论》
![教案2《铁道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e89965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2.png)
教案2《铁道概论》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为《铁道概论》,是一本介绍铁路相关知识的教材。
本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铁路的起源与发展、铁路的组成和功能、铁路接触导线。
主要内容包括铁路的历史背景、铁路的发展与现状、轨道构造和运行方式等。
本教材适合初级阶段的学生,帮助学生了解铁路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方式,培养学生的交通意识和安全意识。
同时,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还能了解铁路行业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铁路事业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铁路的起源与发展,掌握铁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掌握铁路的运行方式和相关安全知识。
(3)了解铁路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示范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呈现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铁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了解铁路的运行方式和安全知识。
2.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轨道构造和运行方式。
(2)引导学生关注铁路安全问题,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多媒体资料,介绍铁路运输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板书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铁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包括铁路线路、机车车辆、信号设备等。
3.示范和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角色(如乘务员、车站工作人员等),通过模拟场景和讨论,让学生了解铁路的运行方式,包括车次安排、行车规则等。
4.安全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资料和教师讲解,向学生介绍铁路安全知识,包括如何安全乘坐火车、注意事项等。
5.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铁路在现代交通中的重要作用。
拓展内容包括现代高铁的发展和国际铁路合作等。
铁道概论重点知识总结
![铁道概论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96505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d.png)
铁道概论重点知识总结
铁道概论重点知识总结
一、铁路运输
1、铁路运输是指通过铁路把货物和乘客的运输任务完成。
2、铁路运输有着良好的经济效果,可以大大降低运费,拓宽运输的范围,提高运输能力。
3、铁路运输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较高的运输容量,具有较低的能耗,能满足货物的高速运输需求。
4、铁路运输的缺点是存在安全风险,较大的投入,较慢的运行速度。
二、铁路建设
1、铁路建设是指建设铁路路网的过程。
2、铁路建设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改善人民生活。
3、铁路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设计、资金筹集、施工施路、点检维修等。
4、铁路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有:采用新型工程技术,开发有利于建设的自然资源,改善运输环境条件。
三、铁路配置
1、铁路配置是指在铁路线路上设置的各个设施,以及运行保障系统。
2、铁路配置的设施主要有:轨道设施、桥梁设施、车站设施、
维修设施、照明设施、信号设施等。
3、铁路配置的运行保障系统有:车辆运行管理系统、车辆安全保护系统、车辆保养检测系统、运输货物监管系统等。
4、铁路配置要求符合安全要求、节能要求、质量要求、经济要求、环境要求。
铁道概论复习重点
![铁道概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60dd8d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3.png)
填空1. 车辆换长2. 空气制动机的空气压缩机、总风缸、制动阀等是装在机车上。
3. 牵引供电系统组成。
4.动车组是由动力车和拖车或全部由动力车长期固定地连接在一起的车组。
5. 盘形制动有轴盘式和轮盘式之分。
6. 铁路线路组成。
7. 铁路线路平面由直线、圆曲线曲线组成;曲线包括和缓和曲线。
3. 道岔号数(N)用辙叉角(α)的表示方法。
4. 道岔号数和机车车辆通过道岔的速度的关系。
5. 车站分类。
6.动车组的二系悬挂采用空气弹簧减振。
判断1. 车站内正线、站线编号方法2. 技术站3. 通用货车分类944. 车辆载重是车辆允许的最大载重量, 以吨为单位1245.车底架作用1006.空气制动机的部件, 一部分装在机车上, 另一部分装在车辆上7. 中国第一条铁路8. 铁路运输业的产品9. 铁路线路的纵断面10. 铁路线路坡度11. 变坡点12. 涵洞的组成13.按照辙岔形式来分, 道岔分为固定辙岔和活动心轨道岔14.车站是铁路线上设有配线的分界点15. 车站特别用途线选择1. 规模最小、数量最多的车站是( A )。
A. 中间站B. 区段站C. 编组站D. 铁路枢纽2.站内道岔的的编号原则一般为, 上行列车到达端编为(B ), 下行列车到达端编为()。
A. 单数、双数B. 双数、单数C. 单数、单数D. 双数、双数3. 车站联锁系统的室外设备主要是( D )。
A. 轨道电路B. 电动转辙机C. 信号机D. 前三项4. 办理大量的货物列车解体和编组作业的车站是( C )。
A. 中间站B. 区段站C. 编组站D. 客运站5.列车中车辆的制动与缓解作用, 是由( C )操纵制动来实现。
A. 调车员B. 调度员C. 机车司机D. 站长6. 车辆设计所允许车辆行使行驶时的最高速度称为( B )速度。
A. 旅行B. 构造C. 行驶D. 制动7. 对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的级别描述正确的是( D )。
A. CTCS0-1级B. CTCS0-2级C. CTCS0-3级D. CTCS0-4级8. ( D )防护自动闭塞区段的闭塞分区和非自动闭塞区段的所有区间。
铁道概论知识点总结
![铁道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16803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c.png)
铁道概论知识点总结一、铁道的起源与发展历史铁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水运和人力车辆运输。
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就有了用来运输煤矿和建筑材料的土桥。
后来,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铁质车轮,这标志着人类运输方式的进步。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兴起催生了蒸汽机车的发明,从而为铁路的兴建提供了动力。
在英国,世界上第一条蒸汽机车铁路——斯文顿铁路于1825年开通,标志着铁路运输正式进入了蒸汽时代。
此后,铁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了现代化交通系统的一部分。
二、铁道的构成要素1. 铁轨:铁路的最重要构成要素,用于承载列车的重量并提供行驶方向。
2. 机车和车辆:用于牵引列车和乘客、货物的运输。
3. 供电系统:一些铁路采用电气化牵引方式,因此需要电气化的供电系统以提供电力。
4. 信号与通信系统:以确保列车安全、高效地行驶的信号系统和通信设备。
5. 轨道设施:包括隧道、桥梁、路基、架空线等,用于确保铁路线路畅通。
三、铁道的技术特点1. 高速度:铁路列车在高铁、动车组等先进铁路上可以达到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驰骋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交通工具。
2. 大运力:通过扩大列车编组、提高列车速度和运行密度等方式,铁路可以实现大运力的运输需求。
3. 经济性:相对于航空运输和道路运输,铁路运输的运费相对来说较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4. 可靠性:由于铁路的专用化设计和维护,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极少发生事故。
5. 环保性:与汽车和飞机相比,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环保性,对大气和环境的污染较小。
四、铁道的运营管理1. 营运计划:铁路运营管理需要通过合理的营运计划安排列车的运行,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客流变化。
2. 安全管理:铁路运输是一项容易发生事故的高风险行业,因此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列车和乘客的安全。
3. 车辆维护:铁路运营管理需要对机车和车辆进行定期维护,以保证其性能和安全。
4. 人员管理:铁路运输需要合理安排人员的工作,包括司机、乘务员、站务人员等。
铁道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
![铁道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6ffdab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5.png)
铁道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铁道是由一系列铁轨、道岔、车站、信号系统和电气化设备组成的交通系统,用于运输货物和乘客。
铁道运输具有高效、速度快、运量大、稳定可靠等特点,是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铁道概论的知识点总结:一、铁道的发展历史1. 铁路的起源:最早的铁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在此之后,古罗马、中国、印度等地也有过铁路的早期形式。
2. 工业革命对铁路的推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得铁路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蒸汽机车的发明和使用对铁路运输产生了重大影响。
3. 铁路的全球扩张: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铁路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各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铁路的基本构成1. 铁轨:铁路上的轨道,主要由钢制钢轨和木制枕木组成,为火车提供了行驶的基础设施。
2. 车辆:主要包括机车、客车和货车等,是铁路运输的主要运输工具。
3. 信号系统:包括信号灯、信号杆、信号标志等,用于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4. 电气化设备:部分铁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以提高运输效率和环保性能。
三、铁路运输的特点1. 运输能力大:铁路运输的列车可以携带大量的乘客和货物,运输能力远远超过了公路运输。
2. 运输速度快:相比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行车速度更快,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完成长距离运输。
3. 运输安全可靠:铁路交通线路独立,信号系统完善,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4. 运输成本低: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铁路运输的成本更低,且运输量大,能够降低单位运输成本。
四、铁路运输的优势和发展前景1. 环保节能:铁路运输能够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
2. 经济效益:铁路运输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和贸易的发展,有利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
3. 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铁路运输将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望成为未来交通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
五、铁路建设和管理1. 铁路建设规划:铁路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人口密度、资源分布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
铁道概论第二章重点
![铁道概论第二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ff0ce3b5901020207409c48.png)
铁道概论
第二章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世界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11814年英国人制成世界第一台蒸汽机车。
219世纪70年代后,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
31891年德国制成世界第一台4马力的内燃机车。
41925年美国在中央铁路首次投入运用300马力的内燃机车。
第二节我国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1 中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
2 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条铁路:1881年的唐旭铁路,轨距则采用1435毫米的标准规矩。
3 1949——1979铁路恢复和构建全国路网骨架时期1979——2008铁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08——2015中国铁路进入高速时期。
铁道概论总结期末
![铁道概论总结期末](https://img.taocdn.com/s3/m/731cbf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1.png)
铁道概论总结期末铁道概论,是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铁道概论,我们可以掌握铁道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运行原理,了解铁道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知识。
本文将对铁道概论进行总结,涵盖内容包括铁道的定义、发展历史、技术和管理等方面。
一、铁道的定义和基本概念铁道是一种用于运输货物和人员的交通工具的设施,由轨道、道床、车辆和相关设备组成。
铁道的主要特点是轨道是固定的,车辆在轨道上行驶。
铁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便捷、快速、安全的交通运输服务,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铁道概论涵盖了铁道的相关基本概念,如轨距、铁轨、轨枕、道床等。
轨距是指车轮之间的间距,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铁道轨距不完全一致。
铁轨是铁道上车轮的运行轨迹,能够承受车辆轮轴的荷载。
轨枕是铺设铁轨的支撑结构,起到支撑、固定和缓冲的作用。
道床是轨枕和地基之间的填料材料,能够分散荷载,保证铁道的稳定性。
二、铁道的发展历史铁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起步。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铁道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铁路的建设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商品和人员的流通。
铁道的快速、便捷和大容量运输能力,使其成为现代运输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铁道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早期的蒸汽机车时代,火车是主要的牵引方式。
然后是电力机车时代,电力机车的出现提高了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
现在,高速铁路的出现使铁道运输更加高效、便捷和舒适,是现代化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铁道的技术和装备铁道技术和装备是铁道概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铁道技术和装备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主要的技术包括轨道技术、牵引技术、车辆技术和安全技术。
轨道技术是指轨道的设计、施工和维护。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轨道的设计和施工要求更加严格,需要掌握先进的轨道技术。
牵引技术是指列车的动力来源,主要包括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不同类型的机车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机车。
铁道概论总结
![铁道概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739d71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d.png)
铁道概论总结铁道概论总结一、铁路的发展历史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
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现代化铁路系统的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陆续建立了自己的铁路系统,铁路成为了连接各个城市和地区之间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二、铁路技术1.轨道技术:轨道是支撑车辆行驶的基础设施,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木质轨道、石头轨道和钢质轨道。
2.车辆技术:车辆是铁路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们必须能够承受高速行驶和长时间运行所带来的压力。
3.信号技术:信号系统用于确保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安全顺畅地运行。
它们包括信号灯、信号机以及列车控制器等设备。
4.电气化技术:电气化是指将直流或交流电源应用于轨道上,以便提供动力给列车。
三、铁路管理1.营销管理:营销管理包括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两个方面。
它们的目标是提高收入和利润,同时为乘客和货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运营管理:铁路运营管理包括列车调度、车站管理、信号控制等各个方面,以确保铁路系统的安全、准确和高效。
3.维护管理:维护管理是指对铁路设施和车辆进行检修、保养和修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铁路发展趋势1.高速铁路:随着技术的进步,高速铁路已成为现代化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智能化铁路:智能化铁路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实现列车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等功能,以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3.绿色环保: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环保已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
未来的铁路系统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五、结论总体而言,铁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铁路系统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谈谈对我们国家铁路的了解?
答:中国领土早期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采用欺骗和蒙混手段修建的,而我国自己创建的第一铁路是1881年建设的唐胥铁路,尽管如此但是和世界第一条铁路相比还是晚了56年。
总体来说旧中国铁路具有半封建半殖民的色彩,不仅铁路不均匀、不合理、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少、偏、低。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铁路的建设,建设新线,改造旧线,大力发展铁路。
如1958年包兰铁路、1970年的成昆铁路1987年的京广铁路和2005年建设的青藏铁路。
随着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越来越大。
2.怎样才能实现铁路的协调发展?
答:首先要根据规划原则总体要求来规划和建设铁路。
简而言之就是线网布局、枢纽建设与其他交通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发展提高综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同时还要协调好点线能力,使客货通道畅通无阻。
增加网络密度、扩大路网覆盖面积,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保护生态坏境。
3.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产生的曲线附加阻力的原因是什么?曲线半径的大小,对列车运行有什么影?
答:因为列车在曲线线路上运行时,除了基本的阻力外,还要受到额外的阻力。
单位曲线阻力w与半径R成反比所以曲线半径越大阻力越小,反之则越大。
4.铁路上坡道坡度如何表示?列车在坡道上运行时,产生的坡道附加阻力是什么原因?他对列车有什么影响?
答:坡度是用陡与缓来表示的。
由于有了坡道,就会给列车带来不良的影响,在破倒是运行时会受到一种由坡道引起的阻力叫做附加阻力。
坡度越大,列车上坡时坡道的阻力就越大,同一台机车所牵引的列车重量就越小。
5.什么是限制坡度?它的大小对运营条件和工程条件有哪些影响?I+W》Ix的含义是什么?
答:在一个区段上,决定一台某一类型机车所牵引的货物列车重量最大值的坡度叫做限制坡度。
限制坡度的大小影响运输能力,限制坡度越小,列车重量可以增加,运输能力就越大,运营费用就越少。
坡道阻力值和曲线阻力值之和,不能大于该区段规定的限制坡度的阻力值。
6.路基的基本形式与自然地面有何关系?路基的排水设备有哪些?
答:路基高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填筑方式完成,这种路基称路堤。
路基低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开挖的方式构成,这种路基叫路堑。
路基的排水设备有:纵向排水沟、侧沟、截水沟、渗沟、渗管。
7.轨道的组成及作用?我国铁路轨道有几种类型?不同类别的构造有何区别?答:轨道由钢轨、轨枕、连接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道岔组成。
钢轨:直接承受车轮的巨大作用力并引导车轮的运行方向。
轨枕:支撑钢轨,并将压力传给道床,同时可以固定钢轨位置及保持规定轨距。
连接零件:把钢轨和轨枕连接在一条道床上
道床;支承轨枕,把压力均匀传给路基,固定轨枕位置,防止位移。
防爬设备;安装在轨枕之间,用来顶住轨枕,共同防止轨枕爬行。
道岔;主要作用是为列车变道所用。
我国铁路轨道有2种类型(有砟轨和无砟轨主要区别在;无砟轨道施工简便、精确度高,混泥土道床板内钢筋布置多,采用无缝轨道电路。
8.道岔号如何表示?道岔号数大小对列车有什么影响?绘制单开道岔图。
答:辅助道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主轨道用I II...表示。
道岔数越大通行越快,反之越小。
9.限界的概论
答:为确保车辆早线路上运行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建筑物、设备规定的不允许超过的轮廓尺寸线,称为限界。
10.线路的等级和概念?线路的平面和纵面?轨道两股钢轨的位置?什么叫无缝线路?
答:我国铁路(线路划分4个等级I II III IV级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线路的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
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纵断面。
无缝线路是把若干根标准长度的钢轨经焊接成为一条长钢轨的线路。
11.铁路车辆如何分类?作用及其特点?
答:铁路车辆按用途分客车、货车及特种用途车,安轴分四、六、多轴车,按载重量分50、60、75、90T多种。
作用及特点:客车主要用来载人,货车用来载货,而特殊车辆主要用来做一些专用的事情,比如邮政车、医疗车等
货车:按用途可分为专用、通用、特种3种(通用货车有棚车、平车、罐车、冷藏车、 12.铁路车辆的基本构造分哪几部分?
答:分为车体、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车辆内部设备组成
13.货车的走行部有那几个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作用?并扼要说明货物重量是通过车辆中那些部件传到地面的?
答:由轮对、轴箱油润装置、侧架、摇枕及弹簧减震装置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