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卷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

适用范围:__________ 出题教师:__________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45 分钟;书写要工整、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一、单选题,以下各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满分70分,每小题2分)

1. 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连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

A. 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B. 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C. 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

D. 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

2. 《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材料不能说明 ( )

A. 王权借助神权维护统治

B. 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

C. 血缘是联结政治关系的纽带

D. 王族是分封的主要对象

3. 1.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 秦简的记载

B. 《史记》的记载

C. 史家的研究论文

D. 民间的传说

4. 5.战国时期各国在变法后大都实行了县制,这与分封制相比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主要表现在()

A. 地方行政体系独立,有高度的自治权

B. 地方实行分权,官员间相互监督

C. 地方官员由国君直接任免

D. 县的统治区域一般都比封国小

5. 5、"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剑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

A. 汉代的察举制

B. 隋唐的科举制

C.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D. 先秦的世袭制

6.8.《元史》载:"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A. 行省设丞相,拥有行政大权

B. 改变了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

C. 官职有明确分工并相互协调

D.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7. 清代有一位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所处机构的行事模式:"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一机构()

A. 始设于明代

B. 是当时最高的行政机关

C. 官员都出身于皇族

D. 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反映

8. 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 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力

B. 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C. 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D. 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9. 慈禧曾说:"我本来是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问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的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阻拦他们,始终总没教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

A. 太平军

B. 顽固派

C. 洋务派

D. 义和团

10.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和思想家章炳麟在1905年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下联是: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此联抨击的现象主要是( )

A. 广大人民的麻木

B. 最高统治者的腐朽

C. 西方侵略者的贪婪

D. 外交官员的卖国

11. 近代一外国驻华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B. 鸦片战争中

C. 甲午中日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12. 近代史上日本侵略军先后在中国创造了两次大规模屠杀事件,其地点是()

A. 威海卫、上海

B. 青岛、南京

C. 旅顺、广州

D. 旅顺、南京

13. 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A. 八•一三事变

B. 七•七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一•二八事变

14. 一场战争可以毁灭一个民族,也可以复兴一个民族。请问,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抗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15. 从下表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

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小计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小计3年10个月17天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8日--1945年9月2日小计3年8个月26天

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小计13年11个月16天

苏联对日作战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小计25天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各国人民协同作战的结果

③中国人民最早开始了反法西斯战争④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A. 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16. 《天朝田亩制度》中有关"分田"的各种表述,其实质是()

A.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B. 实施男女平等的方案

C. 按照平均主义原则分配

D.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17.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 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B. 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C. 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D.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18. 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A. 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B. 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C. 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D. 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19.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孙中山得出上述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A. 武昌首义成功

B. 中华民国成立

C. 《临时约法》颁布

D. 清帝下诏退位

20.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 清朝统治被推翻

B. 辛亥革命的爆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