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信仰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现阶段国人信仰情况的调查报告

——当代国民是否缺乏信仰一、摘要:如今国民的信仰问题早已备受关注,而针对信仰问题的讨论也比比皆是,众说

纷纭。也有不少人会说,当代中国人已经丢失了信仰,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将是无信仰的一代,或者伪信仰的一代。这样的说法真的科学吗?即便是再先进的科技,亦无法解说人类精神领域的终极需求与关怀。而信仰,我们向往,或许,换种方式思考,我们不曾寻找,因为从未丢失。

二、关键词:国民信仰

三、调查方法:个人信仰是每个人都必然要面对与思考的问题,因而作者结合老师要求与现实特点,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范围虽小,不足以全面准确反映问题,但对于国人如何对待个人信仰上,仍然可见一斑。

四、调查对象:本校行政管理系09级部分学生。

五、调查结果简述:绝大部分的被调查者均承认信仰对于个人的重要性,而在接下来的问题中,却有近四成的被调查者坦言没有明确信仰,而持有信仰的大多填言马克思主义,还有个别人信仰社会道德或者宗教。至于个人信仰的影响因素,绝大多数人肯定了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次被认可的依次是学校教育,社会实践和政府宣传;所有被调查者都坚信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会过时,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精华。

关于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在信仰培育中的指导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支持马克思主义在国民中的宣传教育的力度和范围,提倡并希望马克思主义能够切实应用并指导于现实生活,且使之与时俱进,重燃国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并辅助其树立正确的个人信仰。

七、关于本次调查结果的浅析:意料之中的是,如此之多的大学生可以坦言自己没有明确的信仰,但是即便如此,几乎每个人的心里都为神圣的信仰保留一片真诚的等待与期许。或许不一定能够在追求信仰的路上寻到终点,但信仰作为一种高层次精神需求,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家庭教育的方式手段,社会环境的长期熏陶,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教化,社会实践历练出的经验,国家政策的宣传倾向,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都会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塑造一个人独特的性格与价值观世界观,当然还有信仰的形成。而本次调查出类似“没有信仰”的结果,是否能合理推出“当代国人缺乏信仰”的结果呢?而那些明言自己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又有多深刻?又这个信仰又为何不足以约束国民的道德言行?那么信仰的虔诚度与真实目的是否也应该受到一定的质疑?

八、关于国民信仰的几点思考:

1,何为信仰?信仰的存在是否重要?

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与崇拜经常联系在一起,但是与崇拜还有不同。概括地说,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或许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句子来诠释信仰:所谓信仰就是对这个世界的爱,信仰的方式就是爱这个世界的方式。每个人都有选择爱的方式的权利,因而也就有选择信仰的权利。任何压制、强迫都不能够造就出真正意义上的信仰。自然信仰(如宗教信仰,神灵崇拜),社会信仰,实用信仰(如金钱崇拜)等都是信仰的方式,它们没有对错,只有人信仰的境界与领悟的程度不同,因而同一种信仰对人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

我们可以说自己没有信仰,但几乎没有人会否认有属于自己的爱世界与他人的一种方式

与思维习惯。纷繁复杂的生活需要一个人有自己的坚持与信仰,才能保证不随波逐流,不被愚昧的大多数所同化。信仰使人内心平和,更加从容的面对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信仰的存在的确有意义非凡,至少它指导着我们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而且,信仰的存在,对一个人生命价值的提升,对生命,世界的理解也大有裨益。

2.当代中国人的信仰现况如何?国人是否真的丢失了信仰?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而作为当代国人,不能汲取几千年历史经验就毫无未来可言,藐视历史往往意味着精神的荒芜。自古至今我们的民族从未缺乏信仰,从本土的道教,儒教,到佛教的本土化,都包含了一个民族持续不断的文化内核与精神追求。中国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众信仰形成的沃土,屈辱的国耻更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垦了土壤,而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泱泱大国却时常被冠以“无信仰”的罪名,是谁之过?

首先,我们并非完全丢失了信仰。或许我们可以参考许知远的话:“那个需要我们通过冷嘲热讽来摧毁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消费经济有力的荡涤了旧的意识形态观念。我们今天面临的严重问题是,旧信仰已被摧毁,而新的信仰还未形成……我们急切的需要人类历史中最精纯的品质,不管是伟大的著作还是伟大的人物,都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快捷方式。”对此,我并不完全赞同,因为一个民族信仰的形成不能割裂自己的历史与文化。的确,我们当代国人不能在信仰问题上做出明确的表态,但这并不表示我们的民族没有存在的价值,没有凝聚力与精神追求。相反,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幸福感最高的国家,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有超越众发达国家的幸福感,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自古形成的简朴与乐观的内心格局,它来源于儒家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核最终的被认可,及其深入人心的力量。中国人相信道无常法,圣无常名,因而兼容各种宗教而无明确统一的大信仰,但这又何尝不是中国人在精神领悟上超越其他民族的表现呢?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信仰只能是回归本民族的传统去寻找,淬炼,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对西方文化与信仰的无条件接受不能真正意义上替代我们曾经的信仰及其残存的根底。所以窃以为,真正的信仰,只能深刻提升并挖掘自己的内心,从心中去寻找真正的一个信仰,而内心深处,是我们民族延续留下的那些许美好的价值,把它挖掘出来,培养成一个至臻至善的信仰,这才是真正可行的办法。西方名著与宗教教导我们的处世道理都将内化为信仰形成的养料,而非直接借过来,成为寻找信仰的某种捷径。

3信仰从来不缺乏一个理由。

如今,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道德滑坡的社会,已经少有纯粹信仰的存在。信仰的背后总免不了有个人利益的成分,伪信仰实当受到应有的抨击。譬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有多少能够清楚的说出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精神核心与经典理论?太过空泛的信仰,最终经不起现实的考验。所以说,真正因为向往而后信仰的人并不是多数。信仰说:“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信仰从不需要三心二意的追随者。掺杂了太多的杂质,即便有的可信,也并不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通往信仰的道路。

4,关于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信仰的形成:

关于马克思主义,它可以是我们现阶段的信仰,但或许不会是唯一的必须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伟大思想的结晶,它指导我们的国家,社会,到个人的行为都无可非议。但国内很明显的事实是,马克思主义存在于教材中,却并未与每个公民的现实生活和思考相挂钩,宣传教育是可行的办法。但真正使民众信服,膜拜,甚至信仰的文化,应当包含无可非议的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从这个角度讲,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理应提倡。

以上是全部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