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手足口病患儿3436例实验室检测结果论文

手足口病患儿3436例实验室检测结果论文

手足口病患儿3436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手足口病患儿实验室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控制提供帮助。

方法:对3436例手足口病患儿病毒学、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及血糖(glu)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感染肠道病毒71型(ev71)1745例,柯萨奇a组16型(coxa 16)病毒936例,二者同时感染205例,其余病例两项均为阴性;wbc增高786例;crp增高409例;alt增高256例,ast增高1125例;ck-mb增高1389例;glu增高的有288例,降低的有709例。

结论:我市手足口病患儿主要由ev71病毒感染,其次为coxa 16感染,重症病例出现wbc、crp及血糖升高,合并心肌损伤者占相当比例。

关键词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心肌损伤近年手足口病(hfmd)患儿较往年有明显上升趋势,为进一步探讨该病的发病规律和流行趋势,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该病的爆发流行,为临床提供更有力的实验室依据,现将2010年3月~2010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343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对象:3436例为2010年3月~201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手足口病患儿。

其中男2012例,女1424例;年龄3个月~11岁(3.5±0.2),其中普通病例2985例,重症病例451例。

临床诊断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观察指标:病毒学、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及血糖(glu)检测方法:血常规检查采用迈瑞bc-2900三分类血细胞计数仪;crp采用基恩科技有限公司的quikread检测系统及配套试剂;生化检验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ev71和coxa 16均由贝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65 例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165 例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2.2 不同性别患儿肠道病毒 RNA 检测结果 165 例手
个月到 7 岁,其中男 97 例,女 68 例。同期收集的 102 例健康 足口病患儿中,男性 97 例、女性 68 例。男女患儿间 EV、
儿童为对照组,年龄 6 个月到 7 岁,男 52 例,女 20 例。收治 的实验组手足口病患儿,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 2019 年 6 月~2019 年 12 月阜阳市第
≤ 3 148
3~6 11
≥6 6
合计 165
χ2
-
P-
110(74.32) 19(81.82) 3(50.00) 122(73.94)
2.15 0.341
1(0.68) 0 0
1(0.61) 0.12 0.944
≥ 6( 岁 ) 占 3.64%(6/165),见表 1。
表 1 不同年龄患儿肠道病毒 RNA 检测结果 [ 例 (%)]
年龄 (岁)
例数
EV
EV71 CA16 CA6 CA10
组、对照组,两组儿童血液中 WBC、CRP、CK-MB、LDH、 AST、HBDH 水平,同时采集实验组 165 例患儿咽拭子,采用 RT-PCR 方法进行肠道病毒 RNA 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少数患 在≤ 3 岁,占 89.69%(148/165);3~6 岁,占 6.67%(11/165);
者可出现脑膜炎、肺水肿、心肌炎及循环障碍等并发症,严 重威胁儿童身体健康 [1]。为进一步探讨阜阳地区手足口病的 发病规律和流行趋势,对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的 进行鉴别,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实验室依据。本研究检测实验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1. 摘要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最近发生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报告包括疫情背景、病例分析、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措施以及建议等内容。

2. 疫情背景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

近期,某地区报告了手足口病疫情的暴发,引起了广泛关注。

疫情的暴发可能与季节性流行、传染源扩散以及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

3. 病例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对病例进行了分析。

在此次疫情中,共有XXX例手足口病病例报告。

其中,婴幼儿占XX%,幼儿园儿童占XX%,其他年龄段占XX%。

病例中男性占XX%,女性占XX%。

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4. 流行病学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疫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疫情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托儿所等儿童聚集场所。

病例之间存在密切接触史,如共同生活、共用餐具等。

此外,个人卫生习惯的差异也可能导致疫情的扩散。

5. 预防控制措施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我们提出了以下预防控制措施:- 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加强健康教育;- 加强儿童聚集场所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 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

6. 建议为了更好地应对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的建设,提高疫情应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挑战;- 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7. 结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对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通过本次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疫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和预防控制,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360例手足口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360例手足口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 5 ] 叶蕾 , 陈岚 , 杜泽丽 , 等. 正 常孕 妇 血 常 规 参 考 值 范 围 的 序 惯性测定E J ] . 华西医学 , 2 0 0 9 , 2 4 ( 2 ) : 4 0 3 — 4 0 5 . [ 6 3 乐杰 , 谢幸, 林仲秋 , 等. 妇产科学[ M] .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
立 不 同妊 娠 期 红 细 胞 参 数 区间 是 必 要 的 。
者在整个妊娠期中 , 妊 娠 中期 Hb 、 R B C、 Hc t 降到最低 , 贫 血 患 病最高 , 但 MC V值 在妊娠 中 、 晚 期 是 升 得 最 高 的 。因 此 作 者
认 为 依 据 Hb / MC V/ R D W 的正 常参 考 区 间来 预 告 妊 娠 期 妇 女 贫 血 及 类 型 是 比较 及 时 简便 和有 价值 的 。 参 考 文 献
过度治疗 的角 度 分析 , 建 立 不 同 孕 期 红 细 胞 参 数 区 间 是 重
要的 。
p o s t p a r t u m i n 4 3 4 h e a l t h y D a n i s h w o me n[ J ] .E u r J
科进展 , 2 0 1 0 , 1 9 ( 1 1 ) : 8 0 6 — 8 0 9 .
任 何 妊 娠 期 的 Hb值 小 于 1 0 0 g / L 为 目前 我 国普 遍 采 用 的诊 断 妊 娠 期 贫 血 的 标 准 ] , 照 此 标 准 本 资 料 的 贫 血 率 为 7 . 8 ( 5 3 / 6 8 3 ) 。本 资 料 统 计 出 的 妊 娠 早 、 中、 晚期 贫 血 下 限 值 为1 0 6 、 9 2 、 9 1 g / L , 依 此 标 准 所 获 得 的 本 地 区健 康 孕 妇 贫 血 率 为3 . 3 ( 2 3 / 6 8 3 ) , 降 低 i倍 多 。 妊 娠 期 的生 理 性 贫 血 是 由于 血 浆稀 释 引起 , 不 会 造 成 不 良的 妊娠 结 局 _ 7 ] 。学 者 崔 宝 奎 等 ¨ 8 提 出 妊 娠期 Hb维 持 在 8 1 ~1 3 0 g / L是 最 为 理 想 的 , 既 不 会 增

手足口pcr三项检查报告解读

手足口pcr三项检查报告解读

手足口pcr三项检查报告解读
手足口 PCR 三项检查是指通过核酸检测的方法检测手足口病病毒的三项指标,包括肠道病毒 71 型 (EV71)、柯萨奇病毒 A16 型(CA16) 和埃可病毒 (ECHO)。

这些指标的检测对于诊断手足口病的病情和指导治疗非常重要。

下面是 PCR 三项检查报告的解读:
1. EV71 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如果 EV71 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表示患者感染了 EV71 病毒,这种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EV71 病毒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毒,如果感染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 CA16 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如果 CA16 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表示患者感染了 CA16 病毒。

这种病毒虽然不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但也可能引起手足口病,需要及时治疗。

3. ECHO 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如果 echo 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表示患者感染了 echo 病毒。

这种病毒也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之一,需要及时治疗。

PCR 三项检查报告的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医生的诊断来综合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如果患者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应尽快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治疗。

对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10和A6的鉴定分析

对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10和A6的鉴定分析

对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10和A6的鉴定分析发表时间:2016-12-12T15:55:00.187Z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年7月第7期作者:孙振璐[导读] 强化手足口病病原检测工作,通过A10、A6变化来为患儿制定有效治疗决策,以确保提升临床手足口病治疗方案效果。

DOI:10.7504/nk2016010203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鉴定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10和A6的结果。

方法可以随机选取50例医院在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通过采集患儿的咽拭子作为标本,对能够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柯萨奇病毒开展鉴定分析,具体可通过BLAST 程序,分析其 A10和A6产生的影响。

结果对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10和A6进行分析,得出在患儿咽拭子病原体柯萨奇病毒引物 040-011 能够对 A10 和 A6 产生良好的基因扩增特异性;手足口病男性患儿咽拭子病原体柯萨奇病毒检测阳性率达到52.3%,女性病原体柯萨奇病毒检测阳性率达到13.8%,对比存在差异(P<0.05);其中,在原体柯萨奇病毒检测中,检测到12例为A10阳性, 3 例为A 6阳性,同时病毒中A10阳性、A 6阳性的比例分别是24.0%、6.0%,对比存在差异(P<0.05);同时A10 和 A6也是手足口病患儿的重要病原。

结论在临床诊治鉴定手足口病过程中,可以根据患儿咽拭子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10和A6鉴定结果,强化手足口病病原检测工作,通过A10、A6变化来为患儿制定有效治疗决策,以确保提升临床手足口病治疗方案效果。

关键词:咽拭子病原体、手足口病、A10、A6、柯萨奇病毒相关医学文献指出,针对临床手足口病治疗中,由于该病有一定的传染性,且3 岁以下的儿童群体多发手足口病,不仅能引起患儿的手、足、口部位出现疱疹,严重的也会引发患儿出现肺水肿、心肌炎以及循环障碍等并发症,影响患儿身体健康。

手足口病血清EV71抗体检测分析

手足口病血清EV71抗体检测分析
r ] d o t D, r e s J S ee b e 2 e K re Ma c l H, o t r o k AM. e emi ain o h i D tr n t ft e o
d g e fba t ra o t mi a in o o e b o d c l c i n sn e r e o c e ilc n a n to fwh l— l o o l to s u i g e
1 资料 与 方 法
1 2 仪 器 与 试 剂 1 7 . 5 5洗 板 机 和 6 0酶 标 仪 由 美 国 BO 8 I— R AD公 司生 产 。E 1IM 抗 体 检 测 试 剂 盒 购 自北 京 万 泰 生 V7一g
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1 3 方 法 .
1 1 一 般 资 料 对 2 0 年 常 州 市 儿 童 医 院 收 治 的 临 床 诊 断 . 09
2 0 2 1 :_. 0 6, 7( ) l 3
[ ] 张 文福 , 庆 霞 , 密 霞 . 甲蓝 光 敏 法 对 血 浆 中病 毒 的 灭 活 研 究 7 衰 王 亚 [] 中 国 消 毒学 杂 志 ,9 9 l () 6 —8 J. 19 ,6 2 :56.
过程 )还 有一 组不 经 亚 甲蓝 光 照 处 理 只 是 经 过 滤 器 过 滤 。有 , 研 究 显 示 , 活 的 血 浆 白细 胞 含 量 降 低 1 0 左 右 _ 灭 0倍 1 通 过 。 观 察 发现 , 然 过 滤 器 可 以 一 定 程 度 过 滤 白 细 胞 , 是 对 已 知 虽 但 细菌 却 没 有 过 滤作 用 , 经 正 常 灭 活 过 程 处 理 的一 组 标 本 在 室 而 温 放 置 5d后 检 测 结 果 还 是 阴 性 , 一 结 果 说 明 亚 甲蓝 光 化 学 这 法 除 了 可 以用 来 灭 活血 浆 中 的病 毒 , 还 对 血 浆 中 的细 菌 有 一 它 定 的灭 活 作 用 。下 一 步 研 究 准 备 通 过 更 多 的 实 验 来 证 明 该 法 对 细 菌 灭 活 作 用 的普 遍 性 , 同时 笔 者 也 希 望 通 过 这 一 研 究 来 提 高 同行 对 血 浆 细 菌灭 活 的关 注 。

186例手足口病病原检测及临床分析

186例手足口病病原检测及临床分析

186例手足口病病原检测及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手足口病病原学特点以及临床特征,为诊断和预防提供有力的实验室及临床依据。

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试剂盒对该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186例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咽拭子标本进行总肠道病毒、ev71、coxa16检测,并对其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 186份标本检测,146例肠道病毒通用核酸阳性(78.49%),78例肠道ev71病毒核酸阳性(41.94%),42例 coxa16核酸阳性(22.58%),26例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13.98%)118份咽拭子标本中104份为阳性,检出率为88.14%,68份粪便标本阳性42份,检出率为61.76%,咽拭子标本阳性检出率明显比粪便标本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采用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法有助于对手足口病进行早期病原学诊断,对相关流行病学调研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早期发现、治疗、预防手足口病,降低其病死率。

[关键词] 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查;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 r51;r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a)-0028-02手足口病是近几年很常见的一种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16)感染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好发人群主要为幼儿以及学龄前儿童,某些免疫力极低的成年人也会感染该病,潜伏期较短,一般为3~7 d,感染者没有十分明显的前驱临床表现和体征,一般表现为骤然起病,主要侵犯部位为口、手、足、臀[1]。

感染者最先出现口腔粘膜疹,起初表现为周围有红晕的水疱或粟米样斑丘疹,主要位于两颊侧和舌以及唇齿侧。

手足等远端的部位会出现或凹或平的疱疹或者斑丘疹,皮疹不发痒,5 d左右斑丘疹就会由红变暗,逐渐消退;疱疹内含混浊液体,呈圆形或者椭圆形且扁平凸起,皮纹和长径的走向相同,大小如黄豆一般,一般不会出现痒和痛感,愈合之后不会有瘢痕[2],为了探讨分析手足口病病原学特点以及临床特征,为诊断和预防提供有力的实验室及临床依据,现对该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186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手足口病的实验室检测

手足口病的实验室检测

整理ppt
9
四、标本采集对象
出现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所在社区(村)的临床诊
断病例和与之相邻的无病例社区(村)的托幼机 构5岁以下儿童的健康对照人群。
标本包括粪便、咽拭子和疱疹液,如果患者出 现神经系统症状,可以采集脑脊液标本。对于血 清学诊断,需要在急性期和恢复期采集双份血清 标本。临床标本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要避免反复 冻融,如果不能确保-20℃的条件,应该在0~8℃ 运输和保存。标本应冷冻运输,运输时要附有必 要的信息。
整理ppt
12
(三)血清标本
采集急性期(发病0-3d)和恢复期(发 病14-30d)双份配对血清用于抗体检测。 静脉采集3~5ml全血,置于真空无菌采血 管中,分离血清,将血清置于-20℃以 下冷冻保存。
整理ppt
13
(四)疱疹液
在手足口病的实验室诊断中,从疱疹液中分离到 病毒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同时采集多个疱疹 作为一份标本。先用75%的酒精对疱疹周围的皮肤 进行消毒,然后用消毒针将疱疹挑破用棉签蘸取 疱疹液,迅速将棉签放入内装有3~5ml保存液(维 持液或生理盐水)的采样管中,在靠近顶端处折 断棉签杆,旋紧管盖并密封。所采集标本4℃暂存 立即(12h内)送达实验室,-20℃以下低温冷冻 保藏,需长期保存的标本存于-70℃冰箱。
整理ppt
15
(六)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标本采集
选择典型病例所在的托幼机构、或所在 村,以新发病例密切接触者为采样对象, 采集单份粪便和血清标本。
(七)健康对照的标本采集
选择患儿发病所在社区(村)的临近无 病例的社区(村)或托幼机构。采集5岁 以下的儿童单份粪便和血清标本。
整理ppt
6
二、实验室诊断病例
根据手、足、口等部位典型皮疹即可作出 HFMD 临 床 诊 断 , 流 行 病 学 接 触 史 有 助 于诊断,临床诊断病例中符合下列之一, 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手足口病化验单怎么看 手足口病化验单看哪些

手足口病化验单怎么看 手足口病化验单看哪些

手足口病化验单怎么看手足口病化验单看哪些看到宝宝身上起有疹子,很担心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到医院化验检查,做了血常规和粪便病毒检测,不知道这检查出来了的化验单怎么看呢?根据哪几点判断宝宝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呢?一、血常规看什么: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三项。

怎么判断手足口病的一般病例会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分类时淋巴细胞较高,中性粒细胞较低,这在血常规的化验单上会以上升或下降的箭头标示出来,很容易识读。

二、咽拭子或粪便检测看什么:看阳性率。

怎么判断若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存在较高的指标,说明宝宝可能感染了手足口病,通常检查单上一般会有标示阳性还是阴性,比较容易判断。

三、病原学检查看什么:看肠道病毒通用型、71型、柯萨奇病毒16型三项。

怎么判断若上述病毒类型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

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较高,则可以判断为手足口病病毒是哪种类型引起的。

四、其他检查1、血生化检查怎么看手足口病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

C反应蛋白(CRP)一般不升高。

乳酸水平升高。

2、血气分析怎么看手足口病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中毒。

3、脑脊液检查怎么看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4、血清学检查怎么看手足口病的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5、影像学检查怎么看(1)胸X线检查:手足口病胸X线检查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

(2)磁共振: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者可有异常改变,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3)脑电图:手足口病脑电图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对比分析手足口病患者不同标本中肠道病毒检测结果

对比分析手足口病患者不同标本中肠道病毒检测结果

对比分析手足口病患者不同标本中肠道病毒检测结果目的:对比分析手足口病患者不同标本中肠道病毒检测结果。

方法:选取280例确诊为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标本、咽拭子标本,分别检测两种标本的柯萨奇病毒A16(CA16)、阴性肠道病毒71型(EV71)、肠道病毒通用型(EV),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两种标本的检测的阳性率,并检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粪便标本EV、EV71、CA16检测率高于咽拭子阳性检出率,但差异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种标本的EV71检出率均高于CA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标本EV、EV71、CA16的Kappa检验K值分别为0.452,0.683,0.895,检验结果P值均小于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咽拭子标本和粪便标本EV、EV71一致性为中度,CAl6一致性良好。

结论:手足口病采用粪便标本和咽拭子标本检测肠道病毒阳性检出效果相当,实际工作中可考虑标本的采集方便性,采用适当的检测方法。

标签:手足口病;不同标本;肠道病毒检测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D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有手、足、口腔等发生皮疹或疱疹并伴有发热症状,个别严重患者可出现呼吸和神经系统损害,死亡率较低。

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查通常采集咽拭子、疱疹液、脑脊液、粪便等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

其中粪便、咽拭子标本是最常用的,为探讨该两种检测标本的检测结果,本研究选取280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地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280例确诊为手足口病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79例,女101例,年龄5个月~15岁,平均年龄(3.2±0.8)岁。

1.2方法所有患儿均在发病急性期取粪便和咽拭子标本,共取得粪便标本280份,咽拭子标本280份。

经冻融后送检。

采用QIAimpViral RNA Mini Kit提取试剂盒提取病毒核酸,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试剂盒进行病毒实时荧光定量检测。

2011年眉山市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2011年眉山市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咽拭 子样本 中 ,7 1 8例 检 测 结 果 为 阳性 , 阳性 率 为 总
11 对象 按照《 . 四川省手足 口病防控方 案》 要求 ,
采 集全 市 3~ 2月份 临床诊 断为 手足 口病病 例 ( 1 发病
3日内 ) 的咽拭子标 本 , 3 1 。 共 5份
作 者单位 : 眉山市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 ( 眉山 四川 60 1 ) 2 00
口病病原体核酸 。结 果 在 3 1 患者 咽拭子标本 中,18例检测结果 为阳性 , 中 15例为肠道病毒 7 5例 7 其 3 1型 ( V 1 E 7)
阳性 (5 8 % ) 3 7 .4 ;6例为柯萨奇病毒 A组 1 6型( oA 6 阳性 ( 0 2 %) 7例 为其它肠道 病毒 阳性 ( .3 ) 3~1 Cx 1 ) 2 .2 , 39% , 2 月份均有病例报告 , 、 5 6月为发病高峰 , 发病年龄 以4岁以下儿童 (4 9 % ) 9 .4 为主, 男女性别 比为 15 .4:1 结论 。 21 01
1 对 象与方 法
光信号 。根 据 c 值 判断 结果 ,t t C 值小 于 3 8的检 测 标 本判 断为病 毒核 酸 阳性标 本 。
2 结 果
2 1 手 足 口病 病 原 特 征 .
2 1 手 足 口病 核 酸 检 0 1年
测 咽拭子样 本 共 3 1例 , 中普 通 病 例样 本 3 1例 , 5 其 4 临床 诊断 重症样 本 l ( 亡 1例 )在 3 1例 患 者 O例 死 , 5
Ttl A Kt—H 14 罗 氏 全 自 动 核 酸 提 取 ) o i aN P( 9 , ;
R a — i eP R( T—P R) el t C R m E 法选 用 上 海 之 江公 司生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所 有 病 例 标 本 采 集 后 一4℃ 运 输 , 一2 0℃ 保 存 。2 0 5 例 病 例标本 的年龄 在 8个 月 到 1 1岁 之 间。男 女 比例
为 1 . 5 3 : 1 。
核酸检测结果见表 1 。从表中的数据计算得 出, 患者 的咽拭子 的实验 室检 测 总 阳性 率 为 5 7 . 5 6 %( 1 1 8 / 2 0 5 ) , 其中, 监测病例 的实验室阳性率为 7 2 . 1 6 %( 9 6 /
中 国卫 生 统 计 2 0 1 3年 2月 第 3 O卷 第 1期

9 5・
2 0 1 1 年 北 京 市海 淀 区手足 口病 实 验 室检 测 结果 分析
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0 0 0 9 4 ) 白 婧 王 菊光 刘 方遥 纪黎 黎 何 斌
【 提 要】 目的 对北京市海淀 区 2 0 1 1 年3 ~ 1 2 月手足 口 病( h a n d — f o o t — m o u t h d i s e a s e , H F M D) 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 了分析 , 了解海淀 区 H F MD流行 特征。方法 对 2 0 1 1 年3 —1 2月在地坛医院等 6家医 院就诊 的 2 0 5例 H F MD患者咽拭 子, 应用荧光 RT — P C R的方法进行 了肠道病毒( H E V)、 肠道病毒 7 1型 ( E v 7 1 )和柯萨奇病毒 A组 1 6型 ( C V A1 6 )的特异 性核 酸检测 。结果 患 者 的咽 拭 子 的实验 室 检 测总 阳性率 为 5 7 . 5 6 %( 1 1 8 / 2 0 5 ) , 其 中, 监 测 病 例 的实 验 室 阳性率 为 7 2 . 1 6 %( 9 6 / 1 5 2 ) , 重症病例 的实验室 阳性率 为 4 1 . 5 0 %( 2 2 / 5 3 ) ; 监测 病例 C VA1 6全年均呈 现较 高 的阳性率 ; H F MD总 病例数 中, 男 性患者为 1 2 4例 , 女性患者 为 8 1例 , 男 女 比例 为 1 . 5 3 : 1 ; 从总 病例数 看 , 女性 患者 的 C A V1 6病毒 阳性率 为

2024年手足口检查总结(三篇)

2024年手足口检查总结(三篇)

2024年手足口检查总结2024年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在婴幼儿和幼儿中流行。

本文将对2024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总结,包括病情分布、发病情况、疫情防控和治疗措施等。

一、病情分布2024年手足口病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广泛存在,特别是在亚洲地区。

中国、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是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

这些地区的婴幼儿和幼儿群体中手足口病的感染率普遍较高。

在中国内地,手足口病疫情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地区以及华南地区。

其中,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份是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

受到交通和人口流动的影响,手足口病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速度很快,甚至蔓延到了一些偏远地区。

二、发病情况2024年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整体呈现出较前几年有所增长的趋势。

这可能与人口流动和孩子们聚集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场所的活动增加有关。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经口或经呼吸道传播,尤其是与被感染儿童直接接触或接触被感染儿童的排泄物时容易感染。

因此,幼儿园、托儿所、学校等场所成为疫情的高发区。

根据疫情监测数据,2024年手足口病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为主要感染人群。

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在发病过程中,多数患者出现发热、喉咙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随后在手、足或口腔黏膜等部位出现疹子、溃疡等病变。

严重病例可能会导致脑炎、肺炎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三、疫情防控针对2024年手足口病疫情,各国和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首先,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各级卫生部门建立了病例报告和信息传递机制,确保病例上报及时准确。

其次,加大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力度。

幼儿园、托儿所、学校等场所要求做好环境卫生清洁工作,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消毒,减少病毒传播。

再次,加强对儿童卫生习惯的宣传教育。

家长、教育机构和社会单位应加强对儿童手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指导和教育,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155例手足口病病原检测结果

155例手足口病病原检测结果

20155例手足口病病原检测结果张兵陈志清吴斌中图分类号:1151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0931(2010)11-0020-03手足口病(H a nd—f oot—m out h di sea se,H FM 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 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 oxA)、埃可病毒(E cho)的某些血清型,E V 7l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爆发或流行L1J。

为掌握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对金华市2009年手足口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金华市各县(市、区)的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住院病例,包括危重或死亡病例、集聚性病例以及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需要采样的对象。

2009年我市共监测手足口病病例155例,共检测各分类标本155份,以咽拭子和疱疹液为主。

2方法常规采集咽拭子、疱疹液、脑脊液、粪便/肛拭等标本。

病毒核酸提取以核酸提取试剂盒说明书为准,核酸提取试剂选用Q I A G E N R N eas y M i ni K i t(50),荧光R T—PC R法试剂盒选用T akar a公司的one st e p Pr i m e Scri pt R T—PC R (P er fect R eal t i m e),C ode:D R R064A。

各荧光R T —P C R引物和探针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3统计学方法用SPSS13.0软件统计,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单位: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金华321002结果1病原检测情况2009年金华市共检测标本155份,其中108份标本呈现总肠道病毒(Pan—EV)阳性,阳性率69.68%;C oxA16阳性61份,占39.35%;EV71阳性12份,占7.74%;EV71和C oxA16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021,P=O.0001)。

手足口病的PCR检测

手足口病的PCR检测

手足口病的PCR检测对于手足口病的准确和迅速的诊断以及疾病的控制和治疗非常重要。

在手足口病的诊断中,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

PCR技术通过检测病毒的核酸序列,可以准确、敏感地确定手足口病的存在与否,并区分不同的病毒血清型。

目前,我国对手足口病进行检测,通常采用聚合酶链式(PCR)结合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人粪便和咽拭子样本中C4亚型EV71型、CA16型及其他型(如CA2、4、5、、7、9、10、和CB1、2、3、4、5等)肠道病毒鉴别检测。

一、我国手足口病原谱现状在我国手足口病(HFMD)的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 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不同时期和地区的HFMD病原谱可能存在差异,这部分是由于肠道病毒的流行规律,另一部分可能受到近年EV71疫苗应用的影响。

在过去的20年中,HFMD在亚太地区频繁爆发,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

曾经,肠道病毒71型是导致HFMD危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

然而,随着肠道病毒的不断变化,非EV71等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HFMD的比例显著增加。

这意味着HFMD的病原谱正在发生变化,除EV71外的其他肠道病毒也开始成为引起HFMD的重要病原体。

这一变化可能对疫苗的研发和防控策略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监测来了解病原谱的动态变化,以便更好地应对HFMD的流行和控制。

二、手足口病PCR检测的原理手足口病PCR检测是一种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分子诊断方法,旨在检测手足口病毒的核酸序列。

该方法通过扩增病毒的特定DNA或RNA片段,从而实现对手足口病毒的快速、准确的检测。

PCR检测的原理基于DNA的复制过程,它涉及三个主要步骤:变性、引物结合和延伸。

手足口病样本类别间检测结果的差异比较

手足口病样本类别间检测结果的差异比较

— 65 —
当代医学 2021 年 7 月第 27 卷第 20 期总第 607 期 Contemporary Medicine,Jul.2021,Vol.27 No.20 Issue No.607
采集肛拭标本和根据患儿实际临床表现和患儿对标本采集 的过程接受情况选择咽拭子或疱疹液标本 1 份。所有标本 的采集均在发病急性期内完成。 1.2.1 临床标本的运送和保存 所有标本采集完成后均需 检查标本采集容器是否密封好 ,防止在运送过程中标本干 燥。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在 4 ℃暂存并在 12 h 内冷链送至 实验室。实验室收取标本后,若当天不能进行检测应按要求 置于-20 ℃以下核酸检测专用格保存,记录标本相关信息,禁 止与其他检测项目的标本混放。检测后需长期留存的标本 应做好标记置于-80 ℃保存。 1.2.2 实验室检查 将采集的患儿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提取 处理,试剂为湖南圣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实 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过程使用 ABI7300 型实时 荧光定量 PCR 仪。整个操作流程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来 完成,操作过程符合实验室标准化程序文件要求。 1.2.3 结果判读 所有标本检测结果以 CT 值≤35(CT 为达 到设定域值的循环数)判断为阳性;检测结果 35<Ct≤38 判 断为可疑 ,此时应对该标本重新检测 ,必要时需重新采集标 本;CT 值>38 时还未检出,则判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第一对照组肛拭、咽拭子肠道病毒检 测数据,第二组肛拭、疱疹液肠道病毒检测数据,两个对照组 中肛拭标本的病毒检测数据,以肛拭组汇总数据为参照与疱 疹液、咽拭子标本检出率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 c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手足口病流调结果分析

手足口病流调结果分析

手足口病流调结果分析摘要: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发病最多。

多发生于10岁以下婴幼儿,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我区根据国家疫情网络直报对辖区手足口病患者逐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现将2014—2016年1767例临床确诊病例按不同年份、季节、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结果:1、发病状况:我区2014--2016年共发生手足口病1767例。

其中2014年全区共发病726人发病率为79.43/10万;2015年全区共发病590人,发病率为64.54/10万;2016年全区共发病451人,发病率 49.36/10万。

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

2 时间分布:在1767例手足口病按发病时间统计结果为每月均有发病,但6—9月份发病人数最多,共发病1439人,占总发病人数81.44%,显示为高发季节。

表1 香坊区2014---2016年月份发病统计表5、职业分布:在1767例手足口病发病者中,散居儿童1132人,占发病总数64.06%,托幼儿童发病523人,占发病总数29.60%,学生发病100人,占发病总数5.66%,家政、家务及工人发病12人,占发病总数0.67%。

职业高发显示为散居儿童。

表4 香坊区手足口病2014—2016年职业发病统计表7、小结:手足口病传染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搞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在本病流行期间,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居家看护儿童,居民往往带领幼童随意活动玩耍,要告知看护人员尽量不带婴幼儿和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

同时,根据儿童生活环境是否有手足口病发生,以及与手足口病发病患儿密切接触程度,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洮南市2008--2010年手足口病检测结果及疫情分析

洮南市2008--2010年手足口病检测结果及疫情分析

E 1肠道病毒 。见表 1 Ⅵ
表 1 20 0 8—2 1 0 0年手足 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
发病 最小年 龄 为 0一岁年 龄 组 ,最 大 为 2 0一年 龄 组 , 发病 年龄集 中在 1_ -6岁 年 龄组 ,占发 病 总数 的 7 . 3 , 73%
男女 发病 性别 比 18 :。见图 3 .61
的 ,是 胃肠道间 叶组织 肿瘤 中最 常见 的一种 ,非 普通壁 上 皮样 细胞含有两种 细 胞 C 17或 ( ) C 3 D1 和 D 4表 达 阳性 的
24 . x线钡餐表现 向腔外 生长 的多无 明显 阳性 发现 ,向腔 内生长 的局 部 粘膜皱襞变 平或消 失 。发 生于肠 道 的累及一 侧肠 壁 ,并 沿
确 、可靠 。
1 临床资料
①肿块 > c ,呈分叶状 ,形态不整 ;②有 明显坏死 液 5m 化 区;③侵犯邻 近脏器或 发现转移灶。
32 影像学 比较 . 迄今为止 ,内窥镜 和 x线钡餐仍是 GS IT的常规检查 方 法 ,但对腔外生长型 的病 变效果不 佳。C T或 M I R 能直接 观 察肿瘤 的大 小 、形态 ,定位较 准确 ,对鉴别 是来 自淋 巴的 间 叶细胞组织还是 胃肠道 上皮间叶组 织方 面提供有 价值 的 信息 ,更多用于 监测肿 瘤对 药物 的反应 和是 否复 发 ,对 是
男 l ,女 1 7例 5例 ,年龄 3 1~8 3岁 ( 平均 6 ) O岁 ,临
床 主要表 现 :上 消化 道 出血 、黑 便 l 4例 ;上 腹部 疼 痛 9
例 ;腹部 肿块 不愿进 食 、消瘦 5例 ;腹 壁包 块 2例 ;无 症 状 、体检偶 然发现 2例 。
2 结 论
2 1 术后病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手足口病病原体核酸检测,掌握眉山市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状况,为手足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收集2011-03/12间351例手足口临床诊断病例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手足口病病原体核酸。

结果在351例患者咽拭子标本中,178例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135例为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75.84%);36例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阳性(20.22%),7例为其它肠道病毒阳性(3.93%),3~12月份均有病例报告,5、6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4岁以下儿童(94.94%)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54:1)。

结论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型为主,5、6月为发病高峰,以4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l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1]。

近年来随着手足口病报告数的不断上升,手足口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手足口病实验室主要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病毒核酸,此法快速、灵敏,特异强,弥补了普通PCR易污染和病毒培养分离耗时长的缺点。

本文以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收集到的2011年351份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进行检测,以期了解眉山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手足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单位:眉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眉山620010)
作者简介:杨俊英(1966-),女,大专,主管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按照《四川省手足口病防控方案》要求,采集全市3-12月份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发病3日内)的咽拭子标本,共351份。

1.2 检测方法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要求,对手足口病人的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检测手足口病病原核酸。

1.3 检测试剂核酸提取试剂选用MagNA Pure LC Total NA Kit-HP(194,罗氏全自动核酸提取);Real-time PCR(RT-PCR)法选用上海之江公司生产的肠道病毒通用(EV)、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RNA检测试剂盒。

1.4 检测设备MagNA Pure LC
2.0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博日Real-time PCR(RT-PCR)仪。

1.5 RT-PCR 反应条件及结果判断逆转录及变性:45℃10 min,95℃15 min;扩增及荧光收集:95℃15 s,60℃60 s,共40个循环,在60℃收集FAM荧光信号。

根据Ct值判断结果,Ct值小于38的检测标本判断为病毒核酸阳性标本。

2 结果
2.1 手足口病病原特征2011年手足口病核酸检测咽拭子样本共351例,其中普通病例样本341例,临床诊断重症样本10例(死亡1例),在351例患者咽拭子样本中,178例检测结果为阳性,总阳性率为50.71%,其中EV71阳性135例,占总阳性的75.84%;CoxA16阳性36例,占总阳性的20.22%,其它肠道病阳性7例,占总阳性的
3.93%。

临床诊断重症样本10例,经实验室诊断阳性9例,占总阳性的5.06%,其中EV71阳性8例(1例死亡),占重症总阳性的88.89%,CoxA16阳性1例,占重症总阳性的11.11%。

结果显示:2011年眉山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原以EV71为主,而EV7感染更易表现为重症。

2.2 手足口病阳性标本的分布特征
2.2.1 时间、性别及年龄分布全市3~12月均有病例报告,5、6份为发病高峰,有94例阳性标本集中在5月和6月(52.81%)(表1);年龄最小为2个月,最大为9岁,阳性标本以4岁以下儿童最多(94.94%)(169/178)(表2);178阳性标本中男性108例,女性70例,性别比为1.54: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男性标本共采集204份,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数分别为82、23和3份;女性标本共采集147份,EV71、CoxA16和其它肠道病毒阳性数分别为53、13和4份;不同性别的肠道病毒构成比和总的阳性率经χ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1.09, P﹥0.05,χ2=0.97, P﹥0.05)。

3 讨论
全市351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标本中,178例实验室检测为阳性,其中EV71占75.84%(135/178),说明眉山市2011年手足口病原以EV71为主,与全省网络直报一致。

10例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8例(1例死亡),占重症总阳性的88.89%,本结果显示重症病例以EV71病毒感染为主,进一步证明EV71传染性强,致病率高,易引起神经毒性,侵犯肺、心、脑,使一些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2~3],应用RT-PCR快速检测手足口病病原核酸[4],可实时监测本地手足口病病原流行情况,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以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春末夏初易发生流行,冬季发病较少。

本结果显示2011年全市3~12月均有发病,发病以5~6月份为高峰,80%重症病例的时间分布也集中在此期间。

发病年龄以4岁以下儿童为主(94.94%),表明婴幼儿抵抗力低,需要特别加强对4岁以下儿童
手足口病病原的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及早采取隔离措施,阻止疾病传播。

阳性标本中男女比例1.54:1 ,男孩发病明显高于女孩,与手足口病主要是经粪-口和呼吸道飞沫传播,病毒易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日常用品传播,且男孩相对好活动,更易被感染有关[5]
综上所述,由于HFMD至今仍无有效的疫苗和特异性治手段,因此应用RT-PCR快速检测手足口病病原体核酸,掌握其病原体流行特征,为手足病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以减少HFMD的暴发流行,降低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